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解(二)

「觀自在」,你能夠做到觀自在,做到觀察自己,沒有任何宗教上的限制,沒有任何道義上的限制,沒有任何理念上的限制,沒有任何民族的、國家的、法律的限制。沒有任何東西在你看著他的時候需要害怕,或者是要遵守,或者覺得他偉大而不敢直視。不要被這些東西限制,不見一法叫自在。所有眾生都太不自在了,那個不自在你簡直都沒有辦法。

你是被千萬個因素鎖在時空里,如果你被一條線拉住,你就像個風箏。若被二條線拉住,你最多能轉個橢圓,二根線拉住你,若你還可以在在線移動,你就轉吧,頂多是個橢圓。三條線拉住你,會怎麼樣?你就是空中的一個點了,你已經被固定了。我們現在有很多很多概念,這些亂七八糟的概念都是線,你就被鎖在時空里了。但是你不覺得你被鎖在時空里。你本來是遍在的,現在你被自己鎖在時空里,因為太多的線把你綁在這裡,所以第一件事情是要自在。

你還有區別,你想想你會自在嗎?你還有知識,會自在嗎?你還有標準,你還有理念,還有佛法,還有道法,還有你的宗教,你能自在嗎?你還有儀式,還有法規,還有傳統,你能自在嗎?沒有一個成道的人他會遵守任何傳統,如果一再的遵守傳統,就不會有新的宗教出來了。耶穌並不是基督教的,釋迦牟尼佛也不是佛教的,默罕穆德也不是伊斯蘭教的,沒有一個教主是他所創的那個教的。他們都是離經叛道者,絕對自在的人。他們必須在自在的狀況下,深入地觀察自己,沒有其它出路,這是唯一的途徑。

若講世間法就有八萬四千,再乘上天文數字都行,就算是無量無邊的法,但是到達最終的時候就是一個法,就是這個觀,就是這個看,就是這個知道。八萬四千法都名之為動,只有觀才是靜,而且是充滿光明的清凈、寧靜、寂靜。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行」,什麼叫行呢?你不斷地觀察自己,這叫行。不斷的保持這個觀察,假相一層一層被你看清楚。你前面清明的距離一再擴大,越來越接近於真相,這就叫行。行是努力,是飛躍,是對你觀察自己的一個很深刻的、很形象的描述。而實際上觀照者不可行,無所行。所說的行,是無作妙力的奇蹟而已。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就是到達彼岸的大智慧,這種智慧是觀察。這種觀察是了解、清楚自己最殊勝的方法。

照見五蘊皆空

照見。這個照就是你的觀察已經像太陽在高空一樣,在你體內所有層面,覺照之光已經是遍在了,這是照見。見是什麼?當我們看見一件事情,你不一定理解他,在你理解時已經滯後於看,這個時候這就叫「知」。啊,剛才那事我明白了,這叫「知」。隨著你看這一刻,你看清楚了,這叫「看」。你不用事後去想,當下你就明白,這叫「看」。

在你看這一刻,透過它的假相,知道後邊的真象,這叫「見」。那個「見」不是我們簡單看的這個見,而是對於實相,對於裡邊的明了,說的是那個觀察的穿透性。所以我們的「看」裡頭有兩件事:一個是它無邊無際的「照」,一個是它的深度,它的穿透性的「見」。那個「照」是它無邊無際的廣泛性、圓滿性。這個「見」是它的深度,是它的穿透性。

度一切苦厄

照見五蘊皆空,你才發現你的色受想行識,是五個大妄想。「色」是堅固大妄想,一個身體,一個具體形象;「受」是虛明大妄想;「想」是融通大妄想;「行」是幽隱大妄想;「識」是顛倒大妄想。五個妄想,除此外,你還有什麼呢?色是身體,受想行識是心,你的身心就是妄想。如果這些是妄想,根本不是真的,哪來的痛苦呢?

這個沒有痛苦,有很多層面。第一,你知道他是假的,這就不可能有痛苦。那痛苦並不是真的。第二,就是在你直接觀察痛苦的時候,那個痛苦就會在你觀察之下消散,你也知道他不是真的。第三,痛苦是以區別為基礎,有區別才會有痛苦。因有頭腦才有區別,有區別才有痛苦。如果頭腦都不在了,你就沒有區別了,所以能度一切苦厄。觀察在很多層面上都把你的痛苦給消除了,所謂消除只是譬喻幻相不在了。

舍利子

講這部心經,佛用了兩個人物:一個是觀世音菩薩,一個是舍利子。舍利子不是我們說的成就者的那個舍利子。這個舍利子是佛的一個大弟子。這個大弟子,他的名字是印度的一種鷹的名字。這種鷹在全世界所有鳥當中,眼睛最犀利詬嚦丈隙寄芸吹降厴喜堇鐧囊桓耄蛭獱劬鋃嗔撕芏嘟峁埂梢園鹽鍰逯芪У哪歉霰咴迪咔炕員仍鑾浚閱歉齠鞫誀此蹈嚀濉梢栽詬嚦湛吹降厴弦桓搿Q劬φ餉聰鵓陀蒙嶗擁拿鄭媚鬩輝俚睦斫餑閶劬Φ納衿媯愕難劬τΩ孟衲侵揮ヒ謊I嶗雍凸凼酪羝腥飭礁雒趾掀鵠淳褪竊猜蹺虻目肌

舍利子問佛,我想知道成佛的秘密。佛讓舍利子去問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就給舍利子講成佛的秘密是觀察。那現在我們知道,佛也好,觀世音也好,很顯然的是佛在說。佛說,舍利子啊,這個舍利子的另一個意思是:要是能夠認識觀察自己,你就是佛的大弟子。舍利子啊,就是你要清楚觀察,你要觀察清楚。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不異空」。這個有時候非常難講。從世間法也可以講,從理論上也可以講。但是我們盡量從觀察這個角度上去講。你真的觀察,你真的開始看,那個被觀察的東西就在消失,但你不可以有消滅那個東西的想法。他在,就像不在一樣了。你再深入觀察,你就超出三界了。這些東西一層一層都被你看過去了,但是你看過去了,後邊沒有了,你已經就到了嗎?若認為已經到終點了,你就開始騙自己。當你看見一個沒有的時候,你要冷靜的繼續看,那個沒有裡面又展現出來一個新的有。

「空不異色」,當我們注意觀察自己呼吸的時候,這呼吸也會發生變化。這呼吸是你生命剎那不能離開的。但是你一觀察它,呼吸就不對了。就像觀察走路一樣,一觀察走路你不會走了。你一觀察呼吸,就不會呼吸了。不光不會了,什麼都不對了。這時候你把自己穩住,不要再觀察了,你可以去放鬆一下,讓呼吸漸漸正常,然後悄悄地靠近那個呼吸,觀察它觀察它,它就開始慢了,這個慢就是在消失。

觀察觀察,呼吸停了,不要害怕,你不能死。呼吸停了,這就像一個東西在這裡,一觀察它就沒了。這呼吸原來那麼重要,現在沒了,沒了呼吸你就應該死去,但你又沒有死。繼續觀察,這時候,你肚子原本是空的,我不是說沒有五臟六腑,對於呼吸來說肚子是空的。在你呼吸停的這一刻,只要你不害怕,一個新的呼吸在裡邊展開了,但原來這個地方是沒有呼吸變化的。所以當你觀察一個事物,觀察空了的時候,你繼續看它,那裡面就展現出新的景像。

寧靜可以致遠,看著天,好像藍天離你不太遠。你仔細看著它不要動,這天有一刻就被打開了,好深好多東西都在那裡。所以常常到山上去,到海邊去,接觸大自然,去看山,去看海,去喜歡那些樹,太美了,那裡有數不盡的秘密,但是都離不開觀察。

所以,色不異空,這個東西是在這裡,一觀察它,它就不真實了,它就消失了。消失並不是終點,繼續看它,空不異色,這個空裡頭還有好多東西,只是你現在還沒有深度,深入它,新的一頁就打開了。

「色即是空」,再繼續看,你才發現,所有的幻像後邊,都是佛性,這叫色即是空。沒有一個現象後邊不是佛性。佛性根本不是什麼具體的東西,你說它是什麼都行,它什麼都不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四個是四個好大的層次。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刻色空是統一的,是一體的,不是對立的,一切都是佛性的顯現,而不是很像。前面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都是很像,色不異空它倆好像,空不異色,它倆也很像。現在告訴你色即是空,你不要再懷疑了,怎麼看,後邊不管多少幻相,後邊都是那一個東西,就是你的本來面目。

「空即是色」,繼續看,當你和佛性在一起的時候什麼都沒有,這個什麼都沒有就是萬物之始,就是一切生命的本源,所以空即是色。一個菩薩六度萬行,在他已做盡了所有的事情,而他什麼都沒做。一個大菩薩什麼都不做,他卻做了所有的。這就是後邊兩句話,色即是空,就是菩薩的行為,空即是色,這是個大菩薩的狀態。

這是四個截然不同的狀態,「色不異空」是一個普通人剛開始修行,很執著現象,很執著那個成果,有所得。有更深的了知的人才知道這是愚蠢,放棄對色相的執著,有所深入,認為有是錯的,反過來追求空,但是那個空也是個東西,那也叫有所得,執著那個空,你就算證了空又怎麼樣?「空不異色」,你得到空,你還是有所得。這個解釋離觀察太遠。

繼續往下面深入,菩薩知道色空不二,他已經領悟了「色即是空」。到了見佛性那個階段,佛性的顯現時名為真空妙有,所以「空即是色」。

以上解釋四個觀察的深度,是心經提供給我們的珍貴方法和方法的過程。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那是你觀察的四個層面,非常大,這中間有很多層次,現在是告訴你這個大體上的過程。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以上五蘊才分析了一個,還有四個。這四個就是受想行識,受想行識同色一樣,都有四個不同的過程。

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這個必須解釋,你所有的感受,都是你當下的狀態,就是這感受和情感。我們心是閉塞的,所以幾乎沒有感覺。這第二個基本是談心的現象。太多人的心是麻木的,你就只有腦袋會想像,你會死死的看,心卻不會活生生的感覺。心的另一個名字叫感覺,叫覺,這個覺不是覺悟的覺。感覺的覺有時候把它叫受,佛說,有受皆苦。我們把這苦分作小苦,大苦。小苦叫樂,我們的樂其實也是苦,但是你的苦在那裡。你的苦是個妄想,你得觀察它。

看著你這個苦,看著你的痛,看著你的感覺。看著它,它突然間就移動了。再看著它,它加強了,或者是減弱,或者是消失了,不在了,所以受不異空。而那個空,沒有感覺也是一個感覺。你這樣一層一層下去,和那個色一模一樣。你的受有四個很深的層面,在經歷了這四個層面之後,你不會執著任何感覺。

所有有感覺的都叫愚蠢,你曾經沒有感覺,那叫麻木,你現在步入了感覺,這個感覺就是陷阱。超越這四個感覺,到達最後那個沒有感覺,那個沒有感覺,就是最大的感覺。你最初也沒有感覺,那是麻木的感覺。

你走了一圈回來,你的感覺已經非常的不同了,所以即使這一路上你有很多神奇的感覺,你也不要再說,啊!好神奇啊!看見這個那個,我有多神通啊!看見什麼其它世界,見佛見光。這一切都叫愚蠢,沒看透。看透了全都不在了。這只是中間過程,只要你談現象,只要你談感覺,只要你談一些有形的,能觸摸到的,全都叫過程。

它有意義,它叫證量,它卻不是真實應到達的地方,它還在過程之中,這個過程要被超越。你也不要認為沒有感覺是真的沒感覺,真的沒有感覺是名斷滅,這裡所說的沒有感覺是,於殊勝的感覺中不被牽動,這才是真的沒有感覺。

色受想行識,這五個全是如此,就講這五個我們一天都講不完,等我們的觀察深刻到一個程度,我們再需要講,因為它和境界有關,我今天就大致上先這樣說。心經裡面有數不清的內容,觀察五蘊當中也有數不清的現象。你於五蘊的這些現象再沒有區別了,再沒有取捨了,這才叫照見五蘊皆空。

你再沒有區別了,再沒有取捨了,再沒有妄想了,你是非常寧靜,再不動了。心不動了,神也不動了。這裡最大的一個機密是,你觀察呼吸,呼吸會不動,這叫氣停。你觀察你的心,心會不動,這叫心停。觀察你的血脈,血脈會停,這叫脈停。不敢了吧!你氣停了你就嚇死了,心也得停,你的血脈也得停。怎麼停的?沒有其它任何的絕招,只是觀察,也沒有任何秘密,這就是佛的秘密,也是所有宗教的秘密,也是那些神仙的秘密,那個秘密是所有秘密中的秘密。

心經非常的精彩,它精彩到什麼程度?遍滿虛空都是佛的經典,也都是在解釋這部心經。在我們這世界上,佛留給我們三藏十二部經,也就是這一百本佛說的四十九年的大藏經,其中般若譯成中文的有六百卷,這六百卷是講大般若智慧的。佛講了二十二年大般若,大般若縮成一部就叫金剛經,金剛經縮成二百多個字就叫心經,心經縮成一兩個字,我不用說大家都知道了,是什麼?是看,是觀,清楚,明白。一切佛法就是這個。一切千變萬化的法,八萬四千法,都是這個看的化身。那些不可思議境界和奇蹟,就是它的報身,這個看,就是法身的妙用。

「亦復如是」,所以你這五蘊都是如此。

舍利子 舍利子,諦聽諦聽。是諸法空相

「是諸法空相」由上邊看下來,我們要連續解讀心經,不可以把它切斷,所有的經都是一個整體,講的時候都不可以切斷。一切經的宗旨就是一個觀察。但觀察有它特有的步驟與秩序,不可錯亂。你觀察你的五蘊,看清楚之後,你原來有那麼多執著的方法,有那麼多不放的東西與樣子,現在經你觀察,全都是假的。表面上千差萬別,本質上都不真實,都無自性。

舍利子,你現在看一看,法那有什麼是真的?哪個樣子是真的?就只有一個空的樣子在那裡。

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

你繼續往深入看,「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不生不滅」是從來沒有產生過,也從來沒有消失過,你找不著它的起點,也找不著它的終點,所以叫無始。看裡邊什麼也沒有,你也找不到它的源頭,也找不著它的終點,它本不生不滅。

「不垢不凈」,你從來不能污染它,你也從來不能讓它更乾淨,你下地獄它也沒臟,成佛那天它也沒更乾淨,所以不垢不凈。

「不增不減」,你成道的那天,做盡了所有的功德,它也沒增加什麼,你受盡了所有的懲罰,它也沒減少什麼,所以不增不減。在這樣一個自性的實相當中,它是不可色見、不可感受、不可思慮、沒有生死、沒有區別、不可描述、似乎什麼都沒有,但是它是實相,它是你生命的本質,是一切萬物的本質。

推薦閱讀:

《心經》中的禪 18
心經講義
潘麟《心經直解》
南師講《心經》(五)
《心經》略述 釋明證法師

TAG:心經 | 波羅蜜 | 般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