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武術的形神統一論
時間:2009-10-24-作者:寧青,田寶山
1武術形神統一的中國傳統哲學基礎
武術形神統一、內外兼修的風格即是中國傳統文化形式的一個共同特點,是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反映。
1.1太極說《易?繫辭上》:「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這裡的「太極」是派生萬物的本原,是天地萬物之根本。宇宙大自然的一切事物,包括人本身都是源於太極。從《無極圖》、《太極圖》看,古人均用一中空圓圈表示「無極」,示天地未開、陰陽未分之茫茫宇宙。體現在太極拳上,便是拳勢未始之時,抱元守一,渾然無物之中始孕著陰陽變化,同時亦顯示了太極拳的基本特徵一圓。太極拳動作的弧形來自圓,綿綿不斷地劃圈,大圈小圈的變化,圓與弧的連綿,均是「無極」的形象體現。練拳者要心胸無比開闊而純無雜念,寧靜空寂,把握到這一點,才是把握到太極拳的精髓。太極拳的動靜、剛柔、進退、開合等等均是陰陽變化的表現,也是形神統一的體現。
1.2五行說陰陽五行說是創形意拳的哲學淵源。形意拳用金木水火土作為代表符號創出劈、崩、鑽、炮、橫五拳,動作簡單樸實,左右互練,拳法多樣,富有哲理。五行「相生」意味著相互促進:劈拳變鑽拳,鑽拳變崩拳,崩拳變炮拳,炮拳變橫拳,橫拳變劈拳。五行「相剋」意味著互相排斥:劈拳破崩拳,崩拳破橫拳,橫拳破鑽拳,炮拳破劈拳。同時根據人心、肝、脾、肺、腎五臟,以及目、耳、鼻、舌、人中五官與五行拳相配形成系統的理論,如劈拳屬金、五官練鼻、五臟練肺等,要求內五行要靜、外五行要動、靜為本體、動為作用、動中求靜、靜中求動,內外五行合而為一體。這也是中華武術深受傳統哲理影響的折射,是內外合一、形神兼備的展現。
1.3道與氣說老莊哲學的本體論集中表現為「道論」與。氣論」。而在古代武術理論中「氣」佔有重要地位,「氣」被視為武術的原力和根本,它與「道」一樣是武術的精微所在。武術種種外在形態,如武術功能、神韻、絕技等,均為氣的泛化與體現。「氣」與養生更為密切,研究表明「氣」為武術養生的理論基點。在中國古代哲學中,視「道」與「氣」為事物的規律。生命的盛衰變化都是「氣」作用的結果,人體「氣」的質量好與壞。決定了人之生命狀態的優劣,養生的重要作用與目的就在於此。武術的內功,太極拳的練功。都要求「氣沉丹田」以達到中氣貫足、精神百倍」的效果。
1.4天人合一說中國傳統哲學的基本點,就是追求人與自然相互和諧的「天人合一」的觀念。宋人邵雍說「學不際天人,不足以謂之學」。宋代哲學家張載還提出「合內外,平物我,自見道之大端」。武術是人體的運動,人體自身的運動與宇宙自然的運動。二者有著內在的緊密關係,要達到武術的目的,必須達到與宇宙自然的統一和一致。順應自然,遵循自然規律是武術的主要原則,是拳道之理。武術傳統練功十分注意按自然界四季和人體機能的變化採用不同的方法,來達到練功的目的。強調順應四季的變化,主觀順應客觀。追求外在的客體世界(天道)和內在的主體世界(人道)的和諧、圓滿。
2形神兼備、內外合一的習武觀
形與神、內與外也是中國傳統哲學中有關人體生命存在的兩個緊密相關的重要命題。在武術訓練中,形神兼備首先表現為對習武者的生命本體要求。形指包括軀幹、四肢以及筋骨皮等的外在形體構成,神指包括精神、意識及精氣等的內在生命主宰。在傳統武術理論發展早期,就已涉及到了這一問題。越女論手戰之道云:「凡手戰之道,內實精神,外示安逸」,寥寥數字,刻了關於內外、形神之間的關係和內涵。其後隨著訓練理論的日趨成熟,對人體的形神問題越發得以重視。清代乾隆年間的乃周較早地提出了「鍊形合氣,鍊氣歸神,煉神還虛」的習武主張,其中他在注釋形與神時說.「形者,手足官骸也」、神者,心之靈妙觸而始即發,感而隨通也」。更有「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的武諺。需要指出的是古代作為生命觀的「神」的概念中,還包括「德」的成分。東晉的郭象曾云:「夫德充於內,則神滿於外」。傳統武術理念中所言之神.顯然也意蘊著作為精神內容重要構成的道德成分在內,《拳意述真》中所說的「尚底不尚力。意在蓄神「也是此分析的一個註腳。
其次,形神兼備與內外合一。又是對技藝的訓練要求。在這層含義上,形是指習武者在演練中表現出來的開合吞吐、鑽翻起落的形架招式;神是指習武者的攻防意識、勁力發放以及與動作招式相渾然融契後產生的一種活力和神韻。技藝層面上的神還指達到上乘境界的神明脫化之「神「,所謂「陰陽不測謂之神」,它既是傳統武術技術訓練的終極所在,也是傳統武術文化的顯著特徵之一。陳鑫在他的《陳氏太極拳圖說》中把形與神比作方與圓,他指出:」太極拳實系外方而內圓。方者.其形;圓者,其神也。」形神兼備,在武術訓練中主要表現為外在的形架招式與內在的精神意識的相從扣和。用孫祿堂的話來講就是習武練拳。「從其規矩,順其自然。外不乖於形式,內不悖於神氣。外面形式之順,是內中神氣之和;外面形式之正,是內中意氣之中。是故見其外,知其內,城於內,形於外。即內外合而為一者也。」如習拳做到形神兼備、內外合一。就是陳鑫所謂的「一片神行之景」.「其開合收放、委婉曲折種種如卿」而有情有景。正因如此,才有了「只要一伸手,就知有沒有」這句武諺。
再次,形與神、內與外之間在形神統一的前提下也有內在的辨證關係。武諺日:「只求神意足。不求形骸似」.孫祿堂的《拳意述真》中也說道,「神氣圓滿.形式雖方,亦能活動無滯.神氣不足,就是形式雖圓,動作亦不能靈通也。」清代張孔昭的《拳經拳法備要》中把「會意用力」作為習武得竅之要,指出。「心在何處力隨往,上下一線似金梭」,更是直接肯定了心和意的主導作用,展現出中國傳統以神為主形神觀的文化底蘊。在武術訓練中,一招一式的形架練習是走向神化的起步,只有「運到有形歸無跡」,才酸到達了出神入化的彼岸。內與外的相互含練,是傳統武術訓練的主要模式特徵,「其修法內外,表裡成功集大成,即上乘也」,如偏執一端,均為等而下之者。著名的峨嵋槍法傳人程真如曾有一段寓意深刻的話:習武之道「身心為本」,「手足運用,莫不由心」,但剛開始訓練「身法不正.則心無主而手足失措。」
總之,「形為神之本,神為形之用」,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全息映象,神形兼備最指向以「神」為主,在習武過程中,開始的外練只是濟內的手段。其後的內練才是要津。如太極拳訓練,。務須內外相合,周身一家。此時系以意念為主也。」即使看起來極猛烈剛硬的福建南拳在訓紡理論上也強調「內外並練,以內為主」。對神與內的鐘情,是傳統文化觀念的規定,也是傳統習武之道的內在要求。
3武術內外統一、形神兼備風格的美學談
武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體育和優秀文化遺產。武術之美真實地再現了客觀事物的運動與發展規律,顯示出人類技擊一格鬥和養生保健的主題意志。葛洪說:「區別藏否。瞻形得神,存乎與人,不可力為。」(《抱朴子?內篇》)較為具俸地說明人的形與神的關係。即從人的外形去察內神。武術舞蹈一樣通過形體的動作。體現內在的精神、情趣、意向等的心理活動。
武術不僅在動作的表現上著意模仿其尊崇的人物和動物的形似,而且力圖從眼神、情態上刻畫所達到的一種威武、剛猛、含蓄、深沉甚至更為玄而不可測的神似,從而給練習者和觀賞者以通過心理體驗去悟能及義。傳統藝術的所詡「應目會心」就是不經過邏輯思維、從對形的感觀到對神的把握,即「由形入神」、「由物會心」。武術的形體動作不外乎竄蹦、跳躍、起伏轉折和結合攻防意義上的攻守進退等技法以及各類器械的多變的方法,而要通過這些技法的表現去展現古代對自然生物、人物、哲學宗教等豐富的思想內涵,則恐怕世界上沒有能跟武術相比的美學形式更為豐富了。
剛陽之美或陰柔之美也都是對武術的美學價值的客觀評價,是武術深受國人喜愛的客觀莢的一個方面。武術的形貌要能符合於技擊法則的一般特點,即攻守進退、剛柔疾緩的變化。武術的神是以氣韻變化來反映其內在的氣質和剛中寓柔、靜中含動以及「見之似好婦。奪之似懼虎」的神色和心態。《易經》上說:「神為者,妙萬物而為言也。」(《易傳?樂辭上》)「妙」就是美,萬物之美就在於神。由此來看,在追求武術的動作形態變化自然應該注意與神的統一。在武術個流派中對形與神的關係的要求,也各有區別。一般看來,少林拳、南拳等外家拳種注重形神的真朴、剛髓、快猛。整個動作的風格一勇猛彪悍為主。其方法都變於外顯,神氣韻隨之而動之以容;而似形意、八卦、太極拳等拳種則以柔緩、沉穩的技術風格來體現含蓄深沉的氣韻變化,顯示出藏而不露、沉著穩健的不卑不亢的氣度。但這絲毫不影響武術整體中的形神統一的觀點。相反,有神韻而無形動則抻成無本之木;有形似而無神韻.則華而不實。
中華武術的形神觀不能脫離傳統美的審美思想。認為其美雖不能離開形,但本質卻都不在於形,這也是中國傳統的藝術美學性格。正如朱光潛先生所指出的,「在西方,從古希臘開始,在一個很長的歷史時期內,都把美的本質歸結為物體的形式,『黃金分割率』就是他們所找到的美的規律。」中國古代美學所走的,顯然是另外一條路。由於把美的本質歸結為「神」,所以我們的古人不停留在形式的華麗,不滿足與感觀的憐憫,而欣賞內在意蘊。認為「凡其華彩光焰呈露,燁然若無外者,深也。」(宋《書徐致遠弦稿後》)他們不機械地留意一物。從一個固定的角度去表現美,而是從事物的氛圍和聯繫中去表現。武術的風格和技擊特性在「神」、「氣」、「韻」的聯繫巧妙地表現出來正是這樣的特色,即:往往從不即不離、若有若無為理想的美,致力於虛實結合、實中求虛的美學特徵。
推薦閱讀:
※武術名家談樁功
※技擊武術
※「傳統武術家」20秒被KO,還有人敢接受挑戰嗎?
※徐曉東暴打傳武大師,此事平淡無奇
※全民一起練跆拳道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