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飲酒之人,皆成才華出眾者

本文作者:走尋

轉載請註明出處

如果你不想讓你爸強勢逼婚

請他喝米酒

如果你想讓一個姑娘說真話

請她喝燒酒

如果你想讓自己更有自信心

請自己喝黃酒

老人說,有酒窩的人,酒量不會差。很多人空有酒窩,卻不敢喝酒,比如我。每逢公司聚餐,我一定是第一個跳出來說自己不善飲酒的。同事要拼酒,我也是以果汁或可樂代酒,他們說飯桌之上要「掃黃打黑」,不可焚琴煮鶴敗壞興緻。

酒是文雅的

但我發現,身邊不少朋友,比我有過之而無不及。一說到喝酒,如談虎變色,恨不得鑽條縫跑路,好像那道舉杯歡慶的儀式,更多的是包袱,而不是由衷的幸福。

相比鯨吸百川的古人,難道我們都是膽小鬼嗎?

有一種酒,有個很美的名字叫劉伶醉,當然,借的是劉伶的品牌效應。對的,就是竹林七賢中最沒社會地位的那個,最高官至同為七賢之一王戎的幕府參軍(相當於秘書),身長六尺(身高1.5米),又不懂打扮,顏值更不用說了,沒做幾年小官,還悲催的被炒魷魚了。

這個靠顏值會餓死的男子,跟七賢中的老大哥「鼓琴論庄老,打鐵辯三玄」的嵇康相比,簡直就是天生配角相。

竹林七賢

《世說新語·容止篇》這樣描述劉伶:「劉伶貌甚丑悴,而悠悠忽忽,土木形骸。」而七賢的顏值擔當嵇康嵇叔夜則是「目送歸鴻,手揮五弦,醉酒後,巍巍然如玉山之將傾」。人長得玉樹臨風,又會寫詩,又會彈琴,還會打鐵。有這麼一個高富帥才子在,劉伶怎麼打入七賢朋友圈兒的呢?似乎是奇蹟一般。

然而,劉玲才華出眾,詩詞俱佳,更是深通玄學,世人敬仰。不僅如此,他對於酒的詮釋,可以說是莊周夢蝶,融為一體了。

嵇康飲酒撫琴

《晉書》記載,劉伶愛酒甚至到了「朝飲酒,夕可死」的地步。他常常乘鹿車,手裡抱著一大壺酒,隨飲隨行,命僕人扛著鋤頭跟在後面跑,說道:「死便埋我,與酒共葬」。反正在劉伶同志眼裡,天空為被,大地為席,就很爽。倒不是他豁達,而是他在家就是這麼做的,當然也應該說是「作的」。

吃完當時號稱長壽名葯的五石散,渾身滾燙難當,於是赤身裸體,脫光衣服豪飲。若客人來訪,他會調侃說,我把天地當做房屋,房子是我的衣褲,你們怎麼鑽進我褲襠里來了?

把「污力滔滔」的話說得理直氣壯,也是沒誰了。以此,可管窺嗜酒的劉伶之宇宙觀,他的胸襟和酒量一樣,如海。

劉伶一醉三年

但,劉伶也並非真的「唯酒是務,焉知其餘」。只是當時政局不穩,除了飲酒清談,演習玄學,政治是不可有作為的,這種寄情於酒,正是自保和對當政者一種不合作的抵抗態度。

魏晉嘛,名人都是「非湯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就是說,連商湯、周武王建立的功績都不算什麼,周公旦、孔夫子的學說也不過爾爾,要道法自然,學習老子、莊子無為之術那一套。

同為竹林七賢中的阮籍年輕時愛憎分明,凡有人去他家做客,談的觀點與他相合,他就用一種技術,把眼睛眼白部分遮住(真不知怎麼做到的),表示肯定。如果和他談不攏的,馬上就翻白眼,以此釋放心中不滿。故有成語「青眼相加」與俗話「遭人白眼」之稱。

阮籍做青白眼

然而,時至中年,看到時局動蕩,也如劉伶一般,靠醉酒裝睡,擺脫政治牢籠,成為「糊塗蟲」。以此看,還是劉伶勝出了,嵇康沒有學他,被鍾會害死,廣陵散也絕了,阮籍屈服,活了下來,而劉伶一如既往醉著,活著。

這時的酒,已不單單是強身健體之物,更是一種自衛的武器,讓這些社會名流,平安的度過亂世,不為強權所害。有酒,才能長久……

一醉三年的酒仙劉伶,也算後繼有人,他所作的《酒德頌》四百年後,還影響了李杜文章,實為功德無量。

詩仙李白對酒邀月

唐朝李白是劉伶的跨時代粉絲,鐵杆那種。李白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他是京城厲害的交際花,他手握兩大利器——詩、酒。才華是基礎,美酒是催化劑。醉了叫寵臣高力士脫靴,順便寫寫「雲想衣裳花想容」的艷詩撩撩楊貴妃,而又天子呼來不上船,高呼我輩豈是蓬蒿人。之所以能這樣,那是喝到狀態了,酒得是好酒,人才能變為狂人。

對於李白來說酒,這時的酒,是一種激發靈感和進入狀態的妙藥,酒已經上升到精神階層。從「李白」到「李太白」,酒讓人變成了仙(有說太白金星就是他)。

回想起來,整個盛唐的豪情如果有十斗,八斗都分與李太白了,還有兩斗,賀知章、張旭可各領一斗。

草聖張旭酒後狂書

飲中八仙之一的賀知章,十分喜歡拼酒,所以胸襟開闊,為了鱸魚和蒓菜,放下都市繁華解甲歸田。唐玄宗問要什麼告別禮,知章只要了鑒湖,在湖邊做一代湖主,立誓要飲酒同湖水,喝下一湖的酒,從此鑒湖又名賀湖。此後,便以酒為伴,聊此餘生,至於是否真喝了一湖的酒,那就不得而知了。

酒在賀知章眼裡,那是飲食必須元素,不喝酒,再好的鱸魚也下不了口,再鮮的蒓菜也品不出味。生活無酒,縱然有使不盡的錢糧,也得餓死,吃不下飯啊。

而張旭是草書之王,因他常喝得酩酊大醉,看公孫大娘舞劍,疾風呼叫,以頭髮蘸墨在地上書寫,故稱「草聖張顛」。

到了這裡,酒已非酒,是為燃燒藝術靈魂火焰……

酒是中國文化瑰寶

有酒方有這一切,已然成為文化之瑰寶。

當初,古人喝酒都是一碗一碗喝,如果是現在的四五十度酒,怎麼可能喝得下去,就是行者武松,十八碗也得喝死。因為那時沒有蒸餾酒,只有釀造酒,酒精度數低,也就十度左右。把米飯蒸熟,放涼,拌上酒麴,讓它發酵,發酵到一定程度,米飯都變成了酒糟,用酒篩過濾掉,放進罈子里密封起來,少則仨月,多則十年,打開罈子,成品酒就成了。這樣釀造出來的酒,最高度數不超過十五度,一般度數在六度左右,比白酒的度數低得多,所以才能多喝。

說到酒,就要說說武俠世界,當然,這會想到古龍。

古龍(中)和朋友在一起

古龍不愛香水,他愛酒。所以,在古龍的武俠小說中,主角都是無酒不歡,嗜酒如命。沈浪愛酒、楚留香愛酒、陸小鳳愛酒、三少爺愛酒、小李飛刀也愛酒。「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李白寫出了古龍的心聲。酒是古龍創作的繆斯。

倪匡是古龍的好朋友,兩個人常常對酌,喝了一杯又一杯,精彩的小說故事就出來一篇又一篇。春風桃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好酒如好劍,都需要知音。

張岱曾說:「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疵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

流浪詩人三毛

酒是古龍找到朋友的接頭暗號。古龍第一次見到三毛時,三毛光彩照人,穿著露肩裝,她笑,便如春花,古龍過去在她的肩頭咬了一口。

三毛沒有罵古龍臭流氓,從此古龍和三毛成為了朋友。一個是喜歡浪跡天涯的女子,一個是快意恩仇的性情中人,他們是一起喝過酒的。

古龍喝著酒,會和三毛大口喝酒,逸興遄飛,會說他的傳世名言:「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存心之爭,生死忘已」。在古龍的棺材裡面,朋友們放了48瓶XO,這是懂古龍。「一個有雨有肉的夜晚,和你沒頭沒尾分一瓶酒,」,這是馮唐寫給古龍的詩,也是懂古龍。

酒逢知己千杯少

酒逢知己千杯少,同樣,酒逢前輩知己少。一場好的酒醉,一定要和懂酒的人一起喝。春節小長假,喝酒氣氛好,如果你不想陪領導喝酒,請告訴他你胃出血;如果你不想讓你爸強勢逼婚,請他喝米酒;如果你想讓一個姑娘說真話,請她喝燒酒。不過要冒著姑娘罵你流氓的風險。

本文作者:走尋

轉載請註明出處

推薦閱讀:

你想成為「許三多」還是「成才」?
孝道:安身立命之本,修業成才之根
欲成才——必知齊桓公?
才、學、志、痛
自學是成才的天梯

TAG:飲酒 | 才華 | 成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