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時期的圖騰崇拜現象研究

遠古時期的圖騰崇拜現象研究

小組名稱:問水(中文1502班)

宗旨:上善若水

口號:問水不水

研究對象:遠古時期的圖騰崇拜現象

小組成員: 方欣怡,郭祉悅,江莉君,蔣秀娟,賴錦珂,李慧

前言

原始人眼中的大自然充滿了神秘而奇特的力量,他們往往認為自己的祖先來源於某種動物或植物,或是與之發生過親緣關係,於是便將其奉為本氏族的祖先,當作本氏族的標誌或名號,這就是圖騰崇拜。發生在氏族公社時期的圖騰崇拜是一種原始的宗教信仰現象,是祖先崇拜的一部分,故圖騰崇拜現象蘊含著重要的歷史人文意義。從《山海經》中豐富的圖騰文化出發,本小組對遠古時期的圖騰崇拜現象展開了討論,對蛇圖騰、鳳圖騰和牛圖騰做了重點研究,在報告中簡要闡述了這些圖騰的起源、文化背景及內在精神。

3月研究重點:蛇圖騰

主筆人:賴錦珂、李慧

從古籍記載和調查資料來看,我國古今民族均存在以蛇為圖騰的現象。《山海經·海外西經》記:「軒轅國……在女子國北。人面蛇身,尾交首上。」由此可知,軒轅國的圖騰為蛇,其圖騰祖先或圖騰神形象為半人半蛇。《山海經·海外東經》記:「雨師妾國,其為人黑,兩手各操一蛇,左耳有青蛇,右耳有赤蛇。」《左傳·昭公十七年》記「太皞氏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劉恕《通鑒外紀》載太皞部落以龍名官,又從太皞伏羲氏人首蛇身圖像來看,太皞氏的部落圖騰為龍蛇。從地域來看,東北古代民族也曾崇拜圖騰,嶺以東至海為農牧民和漁獵民,崇拜蛇、鳥等圖騰。《說文》云:「蠻,南蠻,蛇種;閩,東南越,蛇種。」由此可見,蛇是蠻和閩的部落圖騰,並且據考古發掘和文獻記載,越族是十分崇拜蛇的。

那麼為什麼先民會將蛇作為圖騰呢?蛇是上古人類打交道最多的一種爬行動物。上古時代北方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氣候溫潤、草木暢茂。據竺可楨先生研究,從仰韶文化時代到殷墟文化時代,是中國的溫和氣候時代,溫潤的氣候給蛇的生存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故而蛇便成了先民的第一大危害。但蛇在給人類帶來恐懼的同時,也提供了美味的食物。在《山海經》中記載有不少操蛇、珥蛇、戴蛇、食蛇、銜蛇的人與神,即反映了遠古以捕蛇、食蛇為生的部落習俗。一方面毒蛇的侵襲,造成部落成員的大量死亡;而另一方面,蛇又作為重要的食品,解除了先民的飢困。

這種原始信仰,在步入農牧經濟為主導的社會裡發生著變化,作為「生命之源」的蛇,化作積雲、雷電、流水等,將生命注入大地,使大自然呈現出生生不息的力量。因而出現了伏羲的「雷電——蛇」圖騰、黃帝的「雲氣——蛇」圖騰、共工的「流水——蛇」圖騰等,隨而又進了一步使蛇幻化為與生命之源「雨水」綰結在一起的巨大生命體——龍。

在蛇的氏族中,女媧最聲名顯赫,被視為象徵女陰的蟠蛇圖騰。《山海經·大荒西經》載:「女媧,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楚辭·天問》載:「女媧有體,孰制匠之?」蛇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和旺盛的生殖力,而具有蛇身的女媧是我國上古神話的創世女神和華夏族的始母神,可見與惡劣的自然災害和生存條件的鬥爭下,上古先民將生殖崇拜作為希冀和精神寄託圖像化。另同為人首蛇身的便是三皇之一的伏羲,其被當作象徵雷電的「兩頭蛇」圖騰。相傳伏羲認為自身受胎是自己的母性始祖與蛇接觸的結果,認蛇為自己的始祖,自稱是蛇的後裔。此外,

上世紀出土的女媧伏羲交尾圖表明蛇圖騰崇拜是在生殖崇拜和性文化融合下形成的原始崇拜。圖中伏羲左手執矩,女媧右手執規,二人蛇尾相交呈DNA的雙螺旋結構模式,這似乎隱含著人類生存繁衍的奧秘。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蛇圖騰崇拜作為一種信仰文化也不例外地演化以符合文化需求和社會變遷。由「蛇」到「龍」的轉變在各原始部落的相互滲透兼并下悄然發生。龍圖騰顯然是華夏民族的象徵,但其形成卻是中華各民族文化長期衝突與融合的結果。聞一多先生在《伏羲考》中說:「龍是一種圖騰,並且是只存在於圖騰中而不存在於生物界中的一種虛擬的生物……」「龍」是一個由不同圖騰糅合而成的象徵系統,但其基調是蛇(蛇亦被稱為「小龍」)。在部落兼并融合的過程中,最為強大的蛇圖騰以自身為基礎合併同化了許多弱小單位,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文化的磨合交融,最終形成了蛇身、豬嘴、魚鱗、鳥爪、鹿角……的綜合圖騰。從蛇到龍的這種變化是人類從實物信仰發展為抽象信仰的體現,也是文化在傳承過程中變化的客觀必然性。

4月研究重點:鳳圖騰

主筆人:江莉君、方欣怡

鳥類在原始先民的生活中很常見,並且帶來了許多益處,如以時而鳴、有司晨之職的公雞,作為物候時令標誌的燕子等。由於鳥類的向陽性,鳥也被認為是太陽的使者,給人類帶來光明。因而鳥圖騰是中國原始社會先民的主要圖騰之一。

中國的遠古部落東夷族人,被稱為「東方鳥夷羽民」(《大戴禮記·五帝徳》),「被服容止,皆像鳥也」(《漢書·地理志》顏師古注)。東部沿海地區海陸相接,氣候溫潤,食物豐富,是鳥類理想的棲息地,鳥類理所當然地成為了東夷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這為鳥類的神化奠定了基礎。《詩經·商頌》有云:「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傳說商代的始祖契,是其母親簡狄吞下鳥卵所生,因此,商王朝對鳥的崇祀更是十分盛行。

鳥紋是早期文化遺址中極為常見的紋樣,超凡脫俗的鶴、綺麗華美的孔雀、恩愛忠貞的鴛鴦、戀家報春的燕子、吉祥報喜的喜鵲、優雅純潔的白鷺……這些美的元素,最終綜合在一起並升華,走向了一個新的集體——鳳圖騰。

關於鳳圖騰爭議最多的問題即是——鳳究竟是不是真有其物?筆者認為,先秦原始器物上所繪製的以及古籍上所記載的「鳳鳥」是存在的,因為原始先民不是全憑想像捏造,而是有現實根據的。晉代王嘉在《拾遺記·周》中記載:「周成王四年,旃塗國獻鳳雛,載以瑤華之車。飾以五色之玉,至於京師,育與靈禽之苑。」此處說的「鳳雛」可能是任何一種漂亮的鳥兒。而甲骨文中至少有二十五中「鳳」字的表示方法,明顯可以看出是形態各異的鳥類。這些記載都表明了,鳳凰是存在在現實中的,問題的關鍵是不止有一種鳥被認為是鳳凰。體型龐大雙翼生風的鴕鳥是「鳳」,作為太陽象徵的烏鴉是「鳳」,有著華美羽毛的孔雀是「鳳」,翅膀闊大的猛禽鷹也是「鳳」。鳳凰是一種群體意象,每個人對外界的感知不同,所以每個人心目中的鳳凰形象也不同,並且原始先民會在個人印象中給神鳥的形象添枝加葉。大約從秦漢以後,鳳凰就被完全神化,不再具象了。

鳳凰作為神物,自然便有神性。所謂「見者安寧」,「有明王太平乃來」,「鳴於有道國,出則天下平」。古籍上更是多有「其政太平,鳳凰集於苑林」之言,由此可見,鳳凰作為鳥禽之長五色備舉,有昭示祥瑞的神性。另據《淮南子》、《呂氏春秋》、《尚書》等史書所載,伏羲神農時「鳳至於庭」;帝嚳時「鳳凰鼓翼而舞」;堯舜禹三代「鳳至於門」,其中「堯即政七十載,鳳凰止庭巢阿閣」;虞舜在位「鳳凰翔天下」,且「百獸鳳晨」;周室興起後,「鳳鳴岐山」,「鳳至於澤」,「鳳凰銜書游文王之都,故武王受鳳書之紀」……鳳凰庇護世人的傳說也是數不勝數。銀川也稱「鳳凰城」,相傳古時有一隻鳳凰從南方飛來,使賀蘭山和六盤山披上綠裝,銀川變成塞上江南。異族入侵時,鳳凰更是化身城池保護銀川百姓。鳳凰之「秉德」,讓人感念不已。

《山海經·南次三經》中對鳳凰概括道,「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文曰禮,腹文曰信」,將人間的五種德行和鳳凰相聯繫起來,而據《水經注》記載的「百鳥朝鳳」的故事,鳳凰舍己救眾鳥,表現出的也是一種捨己為人、惠及蒼生的崇高精神。鳳凰之德,就是古時人們理想中的帝王、賢人所應當擁有的德行:動靜有節、品行高潔、克己奉公、勤政愛民。因此,古人喜歡將聖人、賢君比作鳳凰,孔子就曾被比作鳳凰,「知孔子有聖德,故比孔子於鳳」。

「非梧桐不棲,非竹實不食,非醴泉不飲」,鳳凰習性之高潔,是一般凡鳥所不可比的。梧桐乃嘉瑞之樹,惠潤之材;竹是歲寒三友,剛柔並濟、謙虛不狷;醴泉又是「應德效靈」,德茂政清、天下太平時才出涌。這三者正與鳳凰的地位相匹,表現了鳳凰追求超越的崇高品性。關於鳳凰之崇高,宋玉曾闡發道,「鳳凰上擊九千里,絕雲霓,負蒼天,足亂浮雲,翱翔乎杳冥之上。夫蕃籬之鷃,豈能與之料天地之高哉?」正是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鳳圖騰不僅表現了古代先民們對鳳凰集眾鳥之所長的華美外形的喜愛與崇拜,和對美好事物的嚮往與追求,更多的是對鳳凰所具有的神性和品行的欽佩和神往,表達了對擁有崇高美德的人的渴求,亦或是對自身的期許。鳳圖騰既是對自然的崇拜,也是對高尚品質德性的崇拜。

「鳳凰和龍一樣,是中華民族不可多得的文化標誌和精神象徵。」「就最早的意義來說,龍與鳳代表著我們古代民族中最基本的兩個單元,夏民族和殷民族。」龍的主要融合對象是爬行動物的哺乳動物,常被稱為「鱗族之長」、「眾獸之君」,如鳳凰的主要融合對象是長翅膀的鳥禽,有「百鳥之王」之稱。那麼隨著民族的融合與歷史的發展,龍與鳳又是變為了怎樣一種關係呢?

在新石器時代的各種文化類型中,龍和鳳在一起的情形並不多見,牛河梁是龍鳳文化的起源地;紅山文化時期,鳳與龍同址出現,墓主人身份高貴,由此可見龍鳳崇拜已同步發展到一定高度,且已形成相互配合、攜手共榮的格局;到了商代,「龍鳳合體」,給人相互交融之感。春秋戰國時期,龍鳳配合、交融的情況發展到了一個高峰。

5月研究重點:牛圖騰

主筆人:郭祉悅、蔣秀娟

在以農耕文化為主導的社會裡,牛圖騰是一個顯赫的家族。傳說中的伏羲、女媧等都曾與牛有些瓜葛,據說他們都是人面,牛首,虎鼻。東漢《帝王世紀》有記載:「神農氏,姜姓也,母曰妊姒,有蟜氏女,登為少典妃,有神龍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長於姜水」。神農氏族的牛頭圖騰是火的生命化,彎彎的牛角是火的生命寓體。「炎」與「火」,也證明著炎帝光明神的神格。蚩尤在傳說中則是「頭戴牛角」、「人身牛蹄」。蚩尤部落以代表好戰的野牛為圖騰。由於圖騰忌諱,祭蚩尤神不用牛頭。

上古作為牛圖騰文化最大代表的炎帝與蚩尤,分別代表著牛文化的兩種基本精神:炎帝是農神,代表著牛文化的勤苦忍從;蚩尤是戰神,代表著牛文化的拼搏奮鬥。牛文化於中國人來說並不只是一種文化標誌,更是作為一種內在的精神,支配著中國人的行為性格。文化總是深植於歷史之中,而牛的文化意義,正是根植於中國農業社會與上古兼并史的背景之中的。

以農神為代表的牛文化主要產生於原始農牧生活的歷史之中。牛是一種體大性柔、易於馴養的動物。「牧」字、「牢」字皆從「牛」。「牢」字從「山」從,「山」代表牛圈,表示牛關於圈中。 「牧」字從「牛」從「攵」,「攵」在古文字中像手執鞭形「牧」取執鞭驅牛之意,在甲骨文中即像執鞭驅牛之狀。《說文》說「牧,養牛人也。」《玉篇》說「牧畜養也」這說明在畜牧時代,牧牛業可能是中國先民生活的支柱性產業。農牧社會中,牛起到了支柱性作用,不僅可以食用,可以服重,更重要的是可以用於耕作。可以說正是有了對牛的馴養,才有了深遠燦爛的中華農業文明。以牛為標,化牛入性,形成了中國特有的牛文化和民族個性。

牛身強力壯而吃苦耐勞,勤懇勞作,忍從持重,只要有維持生命延續的草料便滿足,默默辛勤懇勞,卻不居功自矜。以農業文明作背景的中國人從古時便對牛如此奉獻勤苦的精神歌頌不已。人們辛勤的勞作,有著令世界驚嘆的勤勞忍耐,只求靠自己的雙手掙來樸實安穩的生活。正如有著在中國生活22年經歷的美國傳教士雅瑟·亨·史密斯所著的《中國人的性格》所寫那樣:「中國人有一種日以繼夜、收我不倦的精神,懶漢和浪蕩中國不大能看見,每個人看去總像在那裡有點事做……他們沒有一天真正的閑著,沒有一天不是有許多事要做。這種勤墾勤植,在世界上怕很不容易找到一國對手。似乎他們除了整日的把一條老命拼著以外再也沒有維持生命的方法了……」中華民族還有一個鮮明的特點——忍從持重,這種性格使其在災難中歷久不衰,漢族文化也源遠流長。《列子》中移山的愚公就是典型的中國人形象,安土重遷,勤懇踏實地活著。但過度則顯得保守頑固,過於求安,缺少奮鬥精神,「以不變應萬變」,不思變通,勢必導致歷史停滯。如晚清頑固保守,屈服於列強的高壓而走向沒落。

以戰神蚩尤為代表的牛文化的產生,是以古代部落兼并戰爭為背景的。在氏族部落的融合過程中,戰爭是統一兼并的主要手段。《呂氏春秋·用民篇》中:「大禹之時天下萬國至於湯而三千餘國」周初剩千八百國,而到春秋時,僅存一百四十八國了。據此推算,平均每年就有九百多個國家或部落滅亡。可見戰爭頻繁。在那個原始的歲月,秉行著勇者生弱者亡的生存法則,只有用肉與血的碰撞鬥爭,奮力拚斗才能獲得生命的延續。於是在如此背景下,人們崇拜戰爭中誓死拼搏的精神,而野牛的勇猛與拚鬥精神正詮釋這先民所望的生命的力量,成了崇拜的對象。展示野牛精神的蚩尤也被作為戰神而供上祭壇。想要穩坐勝利寶座,便需要牛般視死如歸的拼搏。而這種精神,也一直沿著中華血脈流淌著,義和團運動,人們不顧生死,用血肉之軀迎戰外國堅船利炮,其不屈不撓的精神讓敵軍退步,感慨這是個無法被征服的民族;八年抗戰,正因有太多赤裸胸膛直堵敵軍槍口的殊死抗爭,獲得最後的勝利。而中國獨特的另一戰場——考場上,閃著此精神的光。「鑿壁偷光」「囊螢映雪」「懸樑刺股」等耳熟能詳的故事現中國人身上的牛的拼搏鬥爭精神。

  以農牧經濟為基礎的生活方式,以戰爭衝突為歷史推動方式,二者構成了中國先民的重要生活內容、這種歷史背景,成就牛圖騰的象徵意義,也鑄成了中國人的牛的精神性格。

【參考文獻】

[1]何星亮《圖騰與中華文化》,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劉毓慶《圖騰神話與中國傳統人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何新《談龍說鳳》,時事出版社,2004年版

[4]龐進《鳳圖騰——中國鳳凰文化的權威解讀》,中國和平出版社,2006年版

[5]秦芮《中國瑞獸祥禽》,黃山書社,2013年版

[6]中國知網


文責自負 概不負責

推薦閱讀:

【菲律賓研究】張行:杜特爾特訪華,菲美真會分手嗎?
燕山南北長城地帶史前聚落形態的初步研究
八字之研究
明末清初禪門「異端」——關於臨濟三峰宗的幾點研究

TAG:崇拜 | 現象 | 圖騰 | 遠古 |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