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介?上海大收藏家張建國先生文章《中國文博界偽學系列考》(之七)

第七章匡正篇

第一節科學的鑒定須用科學的思維方式作指導

藝術品鑒定工作是一門集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於一體的綜合性分析研究工作,它是集〝知識、眼界、經驗、手段(工具)、思維、道德〞於一身的分析判斷工作。它的研究過程是複雜的、綜合的、嚴謹的、漫長的、多變的、可塑性的,是基於必要的知識積累為前提和道德約束為支撐的,它的研究結論又是明確的、簡單的、穩定的、排它性的。因此,當今社會藝術品鑒定工作從〝經驗鑒定〞走上〝科學鑒定〞之路還須在漫漫征程中探索,其中運用科學的思維方式指導鑒定工作是至關重要的。 一,鑒定工作要運用歷史分析的觀點作基礎。不同的歷史階段、歷史人文環境、歷史人物都有不同的歷史特點,它的不同價值取向和生產力水平會通過各種途經、方式體現出來,特別是當今社會現代人的價值取向和生產力水平與古人差異很大,通過認真審視、分析研究完全可以區別開來。 二,鑒定工作必須運用辯證的觀點作分析。在鑒定中作出肯定和否定的結論都要問個〝為什麼〞,產生這個結論的社會歷史條件是不是存在,它所需要的社會、經濟、文化、生活環境是否與我們的判斷要求相吻合。鑒定者要經常自問一句:"我用習慣思維作的判斷,是不是會有特殊情況。" 三,鑒定工作應堅持動態的觀點作分析。前人的經驗永遠是局部的,是相對真理,絕對真理存在於事物運動變化之中,既要相信前人,又要"懷疑"前人,社會才能進步。這種科學思維方式在鑒定工作中同樣需要。 四,鑒定工作要以職業道德良知為前提。鑒定工作看似在對"物"進行鑒定,實質是在對"自己"作鑒定,把握不準的在作判斷,對歷史遺存下判決書,是不是對自己的聲譽不負責任。這項工作如同法官判案不無二致,有哪個職業操守良好的法宮在事實不清楚的情況下會妄下判決書的。 五,鑒定工作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學習不斷接受新事物的過程。在鑒定工作中不斷接受新信息、新事物,不斷對大腦中現存的信息、經驗、觀點、理念作充實、作調整,使之更完善,更接近真理,更符合客觀實際。 六,鑒定工作應從經驗型鑒定逐步向科學鑒定方向發展。把個人經驗型鑒定方法總結、提煉、概括為理性化的人人可以掌握的可以驗證的科學鑒定方法,這樣更有利於鑒定事業的發展。這就要求我們去尋找鑒定工作中的規律性東西。這規律性特點不僅僅指〝物態特徵〞,更主要的是要抽象出反映本質特徵的共性特點。 總之,鑒定工作要堅持運用歷史的、辯證的、動態的、積極的、開放的、主動吸納的、不斷修正的思維方式去分析研究,拋棄那種靜止的、固步自封的、默守成規的、視而不見的、唯心的、形而上學的觀點去對待這種實踐性科學性很強的研究工作,使中國藝術品鑒定工作走上更科學更健康的發展軌道。

第二節瓷器斷代鑒定中易出錯的幾個認識誤區

在凝聚著華夏文明的數以千萬計的傳統藝求奇葩的歷史遺存中,素有佔領中華藝術瑰寶巔峰美譽的中國瓷器,是任何一個國度不能比擬的。千百年來,它歷經蒼桑,百折不撓,在當今盛世民安之際紛紛面世,它還是千姿百態,華美艷麗,美不勝收,而且數量眾多,雷同甚少。怎麼看待此景,是歡欣鼓舞,可喜可賀,還是心存疑慮,懷疑一切,武斷地辯稱都是上世紀80年代後的贗品。筆者認為,冷靜客觀理性的對待,才不愧對我們的祖先為中華文化傳承創造的世界奇蹟。在作具體分析鑒定時要克服如下認識誤區: 1,習慣思維形成的判斷,如遇精稀珍品(官窯)出現認為必定是贗品。一些人眼裡〝清三代〞官窯精品現在市場價少則幾十萬、上百萬,幾千萬也有,據然在普通百姓中冒出來,怎麼會是真品。這種唯心主義認識論,抹殺了現在社會有兩種市場(拍賣、民間)、不同價值認同的客觀存在,致使大量的藝術珍品不被認可或流向國外。這是非常危險的信號。2,斷代鑒定中僅僅以瓷器光亮度(俗稱〝賊光〞)太亮,一票否決判為贗品。瓷器鑒定是個綜合分析研究過程,通過器型、紋飾、彩料(發色)、畫工、筆觸、胎質、聲音、重量、光澤、汽泡等因素綜合分析判斷。有人說,遠處看一眼就可以斷代,這種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認識方法是很淺薄的。陽光中紫外線照射是會使瓷器表面物氧化,年代久遠使其逐漸失去光澤,但生存條件發生變化又會怎樣。如器物長期放在箱內庫內窖內或埋於地下,長期不見陽光,它照樣光澤如新(故宮庫藏已得到證明)。因此,僅以一點依據作判斷是不科學的。 3,低值購進的器物必然是贗品。這種觀點也是少數人站在自己對器物認識的角度去看藏品。眾所周知,由於信息不對稱及接觸面的原因,市場發育在初始階段,對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價值認識,怎麼可以用價格高低來判定事物本質特性呢,這是否犯了形而上學的毛病。嚴格意義上說,器物斷代鑒定與購買價格沒有必然聯繫,這種判斷依據希望不要再出現了。 4,無使用痕迹的器物必然是贗品。器物的歷史陳舊感是判斷歷史遺存的條件之一,但不能相反思維,沒有使用痕迹的就一定是贗品。如果是如下情況呢,庫藏、窖藏、埋藏或長期放在密室且不動它,怎麼會留下使用痕迹,故單憑上述一點判斷也是不科學的。 5,畫功略粗糙或色彩較艷麗的必然是贗品。這也是對古人的苛刻。總體來說古人做事認真講究,但也不排除個別隨意之作,就是一個大師也有心情不好的時候,要求留傳下來的東西100%全是精品,這也太不符合事物發展的多樣性原理了吧。在色彩判斷方面艷麗與否是一種判斷依據之一,但前述的情況出現或我們對顏料質地認識的局限,為什麼不可能判斷出錯呢。當年〝馬王堆〞出土的2千年前的服飾在泥漿里撈出來,還能保持到這個水平,為什麼不可能出現特殊情況呢。為此,我們再也不能用〝一票否決〞這一以偏概全的不科學的非理性的認識方法對待我們的歷史遺存了,我們一定要堅持綜合的、辯證的、動態的、全面的、客觀的、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認真謹慎地對待放在我們眼前的每一件器物,客觀公正的作出綜合分析和科學判斷,這才是廣大藏友所期盼的中國文博界專家學者的形象。 第三節瓷器鑒定無一套科學理性方法,故結論不可輕信 社會常識告訴我們,凡一個領域被列入科學範疇的,都遵循一般科學規律,一般都有體系丶分類丶範圍丶內容丶運作規程丶表現形式,其都有研究對象丶方法丶手段丶途徑,都有反映本質特徵的研究結果,即科學結論。這個科學結論可以通過實證證明的,不是唯一的,無法再現的,否則,這個結論不具有科學性。然而,反觀我們的一些所謂鑒定大師,都是用非本質的外形外觀作唯一依據描述鑒定,即都是用人為作用於器物留下的信息作為判斷標準,這一筆那一划怎樣,這個當時沒有的,那個當時不是這樣的,好象他們都活了幾百年上千年,都親眼看到似的。這種鑒定方法尤如醫生給人看病,不是根據病症反映尋找發病的原因及病理,而是只看病人的體態相貌的差別來判斷得什麼病-樣可笑。 這種用感性的表象的局部的有限的信息去作判斷,是當今中國文物鑒定在技術層面爭論不休的根源,是極不科學,極不負責仼,對文物保護極其有害的方法。然而,到目前為止,大多數人還信以為真,有的捧為至寶。這種"局部經驗至上"的非理性非科學的師傅帶徒弟式的囗傳身授的落後的不遵循客觀規律的鑒定理念和方法,對中國優秀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已造成極大危害,改革開放以來大量文物堂而皇之流失海外,有的用集裝箱運,從技術層面講就是這個原因。為此,筆者向社會各界緊急呼籲: 1,一門科學如無正確的理論作指導,就不可能有正確的結論。形式邏輯學告訴我們,前提正確,結論有可能正確有可能不正確;前提不正確,結論不可能正確。所以,切不可輕信結論。 2,尤其是有些人思想不純,為保自身"寧可錯判三千,不願放過-個",那他(她)的鑒定結論,十有八九與客觀事實不符,我們怎麼能信呢。 3,動員廣大收藏愛好者,一方面自己學習探索鑒定理論與方法,另-方面要清算那些故意隨意否定中華文化遺存的當事人,醫院還有追究責任事故的,這個領域怎麼可以讓他們隨心所欲,無法無天,想怎麼說就怎麼說,這塊陽光下的陰霾一定要驅散。 4,誰在為他們刨造條件提供舞台,誰在為他們當吹鼓手,把人們的思想搞得是非顛倒,誰同樣是罪人。人民共和國成立60多年了,有哪個領域是這麼思想混亂丶是非混淆的,至今還未理出頭緒。誰干過破壞文物保護意識壞事的人,人民都一一紿他們記下帳。引用一句佛學因果報應理念: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時不報,時候未到。歷史將會作出證明。 5,在沒有提煉概括出一套符合科學規律的鑒定理論與方法前,一切鑒定結論僅供參考,尤其是否定結論更應如此,如隨意處置"砸毀",本質上說是在破壞文物。就目前文博界現狀和發展形勢看,誰也沒有權力下定論,有的要讓實踐讓後人來論證。唯有堅持這一科學態度,才能達成思想共識,這個領域的社會和諧才有可能。

第四節不科學的鑒定偽學對中華古瓷的危害

一場轟轟烈烈的歷經數年的以中國收藏家群體發起的捍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遺產尊嚴的鬥爭,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堅決阻止了近20年來至少有800萬件中華文物流失海外的悲劇再度重演,也停止了化巨資去海外購買中國流失文物的蠢事。這場以民族大業為重還是以個人私利為重的文化保衛戰正在向縱深發展,參與者很有必要靜下心來思考其發生的根源丶產生的原因丶形成的過程,以釐清下-步解決該問題的總體思路。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為什麼會發生中華古文化遺產繼續大量流失海外的總的原因是:一是管理者對中華大地家底到底有多深厚估判不足,眼晴只盯著已知的公有館藏文物,以為民間收藏文物數量不多且檔次不高;二是市場經濟負面效應導致利益集團與偽學製造者信奉者相互勾結丶相互利用,壟斷輿論,製造假象,置民族利益於腦後,乘管理漏洞,裡應外合,把大量文物堂而皇之拱手推向海外,謀取暴利;三是從技術層面說,傳統文博領域的文物鑒定總的理念丶主要方法進入誤區,基本不講科學精神,不講唯物辯證法,不講實事求是,延用舊中國師傳口傳身授的方法來對待嚴謹的古瓷科學鑒定,而且有的還著書立說在社會上流傳至今,毒害了大量收藏愛好者,造成了不可彌補的世紀文物大流失。為此,本文單就技術層面展開論述,以期扭轉這種非理性局面,為最終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遺產在我們這一代手中發揚光大服務。 一 瓷器鑒定偽學的種種表現: 表現之一:鼓吹「標型學說」。那些偽專家以為在圈內丶行內摸爬滾打了幾+年,看了館藏和社會上林林總總的藏品,稱閉著眼睛可論真假,有的說:「站在幾米遠我就知道真假」。他們的理念來源於所謂的「標型學」,他們往往以有限的館藏文物為標準,什麼器型,什麼構圖,如何筆劃,什麼色澤,這一筆應該怎樣,那種圖案應該如何,完全是唯心主義先驗論,先入為主,凡符合館藏的可以認定為真,否則一律判假。這種不知「天外有天,山外山」 的井底之蛙思維,竟然長期成為文物鑒定的座右銘,有的還振振有詞不知臉紅。他們根本不知道「人的認識永遠落後於事物發展」的唯物主義認識論,小學生還知道探究未知世界,而這批人至今始終堅持這種僵化的靜止的極端不科學的非理性思維,用這種理念去誤導人民,如再不徹底否定,它的後患無窮啊。 表現之二:所謂的「一點否定論」。那些偽專家在作鑒定時,往往以這種畫法沒有,那-點不對,這個底不對等等為理由,用所謂的「一點否定論」槍斃器物,講的時候還理直氣壯,以為真理在握,容不得你懷疑。我們的偽專家也不用腦子想-想,你是製作當事人嗎,你是怎麼知道當時他是怎麼畫的,就是宮廷官窯器,總的是非常精美的,難免有疏忽之筆吧。有人說,宮廷器都有督陶官監製如唐英等,有質量問題的都砸碎,這也是想當然的鬼話。有資料證明清乾隆皇帝就親自批准不入宮的官窯器幾十萬件投放民間換錢,並沒有全部砸碎。這種以-點瑕疵來否定文物的謬論是完全站不住腳的。 表現之三:還有諸如胎質疏鬆說丶臆造說,什麼灌漿胎丶注漿胎,什麼胎質過細過白,什麼新胎接舊底,什麼機器拉坯等等歪理邪說。請不管是收藏愛好者還是局外人仔細想-想,上述這些偽專家的論調究竟表達的是什麼意思,如何來衡量,能不能說明問題。上述論調,經筆者認真推敲,完全是唬弄人的鬼話。首先看「胎質疏鬆」,你怎麼看得出胎質疏鬆與緻密的區別。自然常識告訴我們,一個物體的質量如何,只有在兩者比較或儀器測定內部結構才能區別,你在沒有比較沒有測定情況下,僅憑大腦印象來評判物質結構這不是唬弄人嗎。「臆造說」 更不用說了,沒見到過的都是臆造,那創新這個詞就沒了。至於以制胎方法丶瓷土凈度作判定依據也是荒唐的,如何灌胎你不在現場真的看得出?手工加簡單機械拉坯就做不出極美物品?瓷土過細過白也是問題,當代人有本事,我們的前輩就沒這個本事?還有什麼「接底」 謬論,你不去想-想偽專家想像出來的「偽造者」 為什麼去接,瓷土經焙燒後能象鋼材焊接一樣熔合接上嗎,假使能接上一點也看不出嗎,有誰試過?上述似是而非的不科學的鑒定方法有人還捧為至寶,誤入歧途不知自拔,還當「真理」 在宣揚,真是又可憐又可惡,如再不回頭,貽誤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大業將罪孽更加深重。 二瓷器鑒定應走的科學之路 打破一個舊世界不是我們的目的,我們的目的是建設-個新世界,還歷史本來面目,還人民大眾一個清白,讓中華古瓷在我們這-代手中傳承發揚光大。以下是筆者結合實踐概括出的瓷器鑒定新路,供大家研究探討作參考。

〔一〕,瓷器鑒定的五大功能:區分舊存和新作(一般指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後作品):判斷製作年代(近細遠粗);辨別精品或普〔民〕品(如可能出自官窯或民窯);估計稀罕程度或當今面世狀況;介紹市場流通狀況(包括多種市場、供求關係及變數)。特別說明:鑒定的最主要功能,目前,首要任務是鑒別歷史遺存或當代新作(或偽作),因其歷史價值、社會認知價值(價格)有重大區別,故重點是第一功能。

〔二〕,微觀鑒定的五大觀察點:(儘力排除人的主觀推斷,查找物質自身運動規律在器物上的反映)

1,新舊痕迹觀察法。一件歷史遺存,只要使用過,它必然在器物上留下痕迹,從磨痕、擦痕、細微塵埃痕迹及自然包漿、釉面光滑度等都可以作觀察分析依據。這裡要區別新品做舊和舊品〝新器〞無痕迹(庫藏、窖藏等)這兩種特殊性。新品做舊是短時期擦出痕迹、多辨還是能看得出的,至於新品塗泥更容易抹去後辨真偽,若用浸、燒、埋作偽方法,一是為數不可能多,二是認真比較還是能區別的。對於可能是庫藏窖藏的舊品〝新器〞,特別不能用形而上學的觀點〝一點否決論〞,要結合其它方面進行求證。

2,物質內部運動反映即汽泡觀察法。任何事物都在無時無刻地運動著,無機物質同樣如此,這已經成為公認的常識。瓷胎也在無時無刻地運動著,只不過人肉眼看不到罷了。筆者研究發現〝瓷胎內部物質運動變化留下的痕迹〞,可作為鑒定參考依據之一。筆者用百倍顯微鏡對大量新舊器物觀察對比分析認為,瓷胎內的微量放射性物質經高溫(1300度)焙燒後表層巳釋放完畢,故新瓷釉面表面巳看不見汽泡(同樣工具),隨著時間推移,內部物質運動的痕迹反映到表面,若無釉或稀薄釉則直接釋放,若有釉則被封住釋放緩慢,形成不同形態、大小不等、不同質地的汽泡,有的藏友稱有〝死汽泡〞〝活汽泡〞之分。由於釉面不同、瓷胎土質不同,同一時期瓷器汽泡的反映也不盡一致,要繼續尋找共性的規律性的特點。但有一點,可以實證證明,新瓷(特別是近幾年出窯的)是絕對不可能有大量汽泡出現的(同樣工具),有的可以說再小的汽泡也找不到。有的專家說,汽泡也可以仿造,這是缺少基本常識的笑話,人怎麼可能支配物質內部自然運動(以上觀點一家之言,有待實證進一步證明)。

3,自然冰裂紋及爆點、霉點觀察法。由於物質運動的客觀規律及其表象特徵,完全可以用〝運動痕迹學說〞作指導對瓷器進行鑒定。器物表面的自然冰裂紋及爆點、霉點的形成,都是歷史年代的證明,都可以在百倍顯微鏡下觀察。至於要證明它是什麼年代的要結合其它證據說明,上述自然現象是不能告訴我們年份的。但有一點可用實證說明,新的近期的東西絕無可能有上述自然現象。至於人造冰裂紋和自然冰裂紋只要入門還是可以區分開的。在顯微鏡觀察到的爆點、霉點是不可能仿出來的。

4,胎質質地(輕重)觀察法。它是一種佐證輔助手段。從一般意義說,舊器(同樣器物)比新器重,因手工製作,胎質較緻密,體量就顯得重一點,但現在新仿也有手工製作,非機械加工,僅從一點是不能下定論的。但反之可以說明,同樣器型特別輕就有問題了。至於用胎質疏鬆、釉面澀滯這種評語,無法度量,是形容詞,不應列入鑒定用語。有的說,特別重的也有問題,本人不敢苟同,好象道理上說不通。作偽的為什麼要弄的特別重,是什麼原因造成重的,這個〝重〞與認定的〝重〞怎麼區分,無法解釋。

5,釉色、色澤觀察法。俗稱青花分五色,釉里紅、五彩、粉彩、琺琅彩等瓷器色調五彩繽紛,千姿百態,且各個時期用料不同,表現不同,現代用料與歷史用料完全可以在瓷器上區別開來。有的說,現在什麼都可以仿,且不說仿的可能性有多少,就是仿出來難到一點區別也沒有嗎。說什麼以假亂真,只是信息量不夠看不出區別的託詞,如實踐多了自然而然就可以區別開來。而且有的料如伊朗進口的青花〝蘇麻離青〞料據資料反映早在上世紀40年代已經封礦不可能再有,哪會出來一式一樣的東西。所以,掌握更多的色料特徵,仔細區分怎麼會新老混淆不辨呢。特別要說明的是,色彩的鮮亮度不能成為判斷的主要依據,它的生存狀況不一樣,如庫藏、窖藏、墓藏、盒藏與傳世的暴露在紫外線光照下的,它的鮮亮度怎麼會一樣呢。

[三],外型類似參考法:

用已知的館藏文物及民間認定文物作為未鑒定文物的鑒定參考依據也是-種方法。我們反對偽專家把它絕對化丶標準化,我們不反對把它作為參考,從器型丶圖案丶畫功丶釉色丶質地丶顏料丶風格等角度作仔細比較,從相似性丶歸類性丶等同性角度作分析研究,來判定其年代丶質地丶檔次如何。這裡特別要講究唯物辯證法,因為瓷器

必竟是手工製作為主的產品,完全雷同是不可能的,就象「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 一樣,我們不能陷入唯心主義泥潭,一定要堅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才能不失偏頗,真實反映器物的歷史本來面目。

[四],成份分析和成本估演算法:

現在有研究機構在收集古瓷內部成份數據資料作儀器原始資料庫,以此為依據對待鑒器物進行數據對比分析,還有熱釋光光譜分析,對有機物藏品進行「碳14」分析,這種用儀器參與鑒定與「眼鑒」 相結合的方法肯定是發展方向,前提是資料庫來源準確且參照標本越多越全越好,資料庫數據越龐大,它越接近真相。在對古瓷鑒定中有的也可運用經濟學投入產出原理來分析,即成本分析法,筆者概括為如下公式:被鑒定器物買入價<成本估算(材料費+人工費+運輸費十利潤)=非現代仿品。道理很簡單,仿造者不會做虧本買賣,如果一件器物明顯低於現行仿製成本估價,它一定不是現代仿品,那持有人為什麼會出售,因為持有者(當代人)基本沒有投入原始成本。

第五節為什麼說"一點肯定"在器物判斷中是可行的或者說是科學的 原有業內所謂專家普遍用的"一點否定"論的思維方法, 以自己有限的腦中標準器概念去衡量萬事萬物的多彩世界, 是典型的意識決定存在的唯心主義先驗論, 不值一駁。然而, 有人簡單思維, 認為既然"一點否定"論不科學, 那麼"一點肯定"也未必科學, 未必揭示真相。我們先不下結論, 不妨作如下分析論述:首先, 這兩個"一點"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相對立的觀察理念, 說的嚴重點-個是唯心論作基礎, -個是唯物論作前提, 即一個是以頭腦中的有限的個別的"已知"作基礎去認識無限的無窮的"未知", 這樣的思維方法你說對不對; 另一個是在無數個"未知"中去找一個公認的丶不可複製的丶歷史的丶自然的丶反映時代工藝特徵的或者反映原輔材料已不復存在唯-性的共性特徵, 簡言之, 就是在無數個未知中去找-個"公認已知"(共性特徵), 你說可能不可能, 這種思維方法是否具有科學性。如果連這一點常識也不認同, 那是世界不可知論者, 沒有共同語言基礎。 其次, 我們可以用實踐作分析依據, 在不用儀器檢測情況下, 是否可找到哪些共性特徵作為-點肯定依據呢, 根據實踐經驗, 以下諸方面可作判斷依據:1, 自然歷史磨痕(排除人糜磨痕);2, 不規則自然冰裂紋;3, 自然霉點(放大鏡下);4, 糜漫性黑點(顯微鏡下, 形成機理不清楚);5, 根須滲痕;6, 哈利光(寶光, 形成機理不清楚);7, 琺琅彩器的七彩光(形成機理不清楚);8, 炸點(當時工藝缺點);9, 暈散(當時工藝缺點);10, 深色鐵鏽斑(放大鏡下, 顏料集聚所致);10, 銀白色光斑((放大鏡下, 不同顏料集聚所致);11, 底足自然黃色滲透圈痕(形成機理不清楚);12, 百倍顯微鏡下芝蔴或黃豆般汽泡及死汽泡(本人觀察各個時期的瓷器進行對比, 在相同工具觀察下, 不同質地不同年代會有不同反映。初步結論:沒有汽泡不一定是新東西, 有大汽泡或死汽泡肯定是老東西。原理:物質內部運動不止原理);13, 筆劃規整性丶無遐可擊性丶至善至美性工藝(購入價與估計投入成本及與當代同類工藝品比較, 即購入價<當代同類工藝品=非現代仿品。原理: 當代藏品持有人未投入成本);14, 器物價格明顯低於仿品造價;15, 成套成批精美器物且價格低廉。 以上十五種觀察方法, 只要有一項符合就可判為"真", 有多項符合更好, 更能說明問題, 至於具體什麼年代, 是"官"是"民", 要用更多信息來證明,至於業內人士判斷較準確的多少具體數量, 是扯蛋的唯心論。再次, 現在常用的對器物的畫功丶畫意丶人物丶筆劃丶亮度丶器型丶重量丶胎質丶釉面丶金粉質地丶款識丶色彩丶火石紅痕等等, 這只是技術層面的東西, 與製作人有關係, 是人的作為留下的憑怔,它具有多樣性丶複雜性丶歷史性丶多變性特點, 現代鑒賞者作為個人能力眼界不可能窮盡了解它, 再說有的也可以複製, 所以不能作為唯一性評判依據, 它只能作參考依據之-。而現在所謂的業內人士, 恰恰只在上述問題上文章, 有的以偏概全亂作判斷。這是長期來爭論不休認識誤區的根源。 由此可見, 我們在破除迷信的前提下, 要面對如下事實, 即實際上對-個器物, 尋找自然現象客觀依據, 進而判為"真"較易, 而依據人為技術留下的痕迹判為"真"的難, 判"假"的也難。這是因為判為"真"只要"-點"客觀依據證明就可以了, 但如要判為"假", 必須是多方面的綜合的, 一點否定不足為憑,人的能力眼界永遠跟不上藏品的多樣性複雜性。是否可以這樣推斷:如真正掌握了判"真"的能力, 過去判"真"的十有八九是對的, 反而判"假"的, 我們或多或少受誤導影響, 就有可能弄錯了, 不妨大家回顧-下過去的判斷。

第六節文化收藏應該讓鬱悶心情走遠點

一-與習慣用謾罵方式發言的部分藏友促膝談心亂世藏黃金,盛世興收藏。近20多年來,老百姓茶餘飯後開始追求生活品味的提高,各類文化收藏應運而生。現在上至領導者下至平民百姓都有不同的收藏愛好,特別是一些事業成功者及一批文藝體育明星加入了收藏大軍。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中囯走向文化強國的必要條件。然而,我們的思想準備不足及管理措施的滯後,在群眾性文化收藏熱潮中也出現了諸多問題,其中一個問題應引起社會相關人士注意,就是在各網站有少數藏友出於對自己收藏品的非理性認識,採取了粗暴野蠻的方式發泄自己的情緒,用匿名方式發言,誰講事實講道理就攻擊誰。他們希望永遠生活在虛幻的夢境之中,自己的收藏品永遠是「稀世珍寶」價值連城,人家精的丶美的丶稀的東西永遠是仿品丶贗品丶垃圾貨。他們一方面竭力吹捧稱「民間收藏95%是贗品」的幾個露面的「打假」勇士,另一方面不遺餘力地專攻講實情說真話的人,以為這樣做就能達到自已的目的。 比如,近日中國收藏家協會玉器委員會主任姚政駁斥了「民間收藏95%是贗品」的謬論後,新浪網-匿名藏友說:「姚政,何許人也!?中央電視台《尋寶》專家中好像沒有這個人,他參加過尋寶嗎?他憑什麼說,民間藏品百分之九十是真的!糊塗!中國藝術品市場就是被這些傢伙搞壞了,還天天說三道四!悲慘,好不容易苦來的錢全變成了廢銅爛鐵,還沾沾自喜(講自已,筆者注)!自己毀了不要緊,老婆孩子跟著倒了霉。」有人開罵:「人生什麼最重要,當然是健康和聲譽最重要。而上海張先生、許明、姚政等人,故意顛倒是非,惡意誹謗義師,有意製造亂象。他們是中國民間收藏界中之毒瘤惡徒,邪魔妖道之代言人。他們將自毀自滅,令人不恥,遭人唾棄。他們發表的荒謬言論,藏界人士都看得很清楚。他們收了一大堆假貨,現代低級仿製品,藏界人士都能分辯出。」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社會現象呢,觸犯了他們什麼,下文結合分析與這類藏友說幾句實在話: 首先,你們也是文化收藏愛好者,否則不會關心這類事。也可能你們已痴迷到一定程度,否則不會一而再再而三幹這種事。你們收藏的普通藏品也是祖國文化遺產,同樣有歷史研究價值。至於你們聽信偽學偽專家傳播的什麼東西全世界只有多少件,什麼東西民間不可能有,才花了自已的辛苦錢去買這些東西,才蜂擁而至請所謂專家去鑒定丶去估值,想有朝一日能大幅升值,這完全是可以理解的。現在看到社會上出現這麼多精美藏品,你心裡感到憋屈丶鬱悶,中國收藏家們表示非常同情。我們都是搞文化收藏的,追求的是一種心情,一種見識。你也曾經高興過,你也曾經用自已的知識對你心儀的藏品研究過,有這個過程就是一種享受,一種滿足。文化享受本質上就是一種心情享受,為什麼不這樣理解呢?!東西能升值固然好,現在情況發生變化,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事情,至少東西還在,再說你也沒花大價錢去買這些東西。人活著要學的東西多著呢,收藏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學習過程,有這麼個過程不是你的良師益友嗎,為什麼不這樣想呢! 其次,有些人可能是開小店鋪做生意的,當然我們非常同情現在生意不好做。你看到大的拍賣公司動輒就是幾+萬丶幾百萬丶幾千萬甚至上億的東西都有人要,我的東西幾萬甚至幾千元都沒人要,搞不懂。你要了解社會實際上是分層次的,購買商品同樣有不同的消費群體。特別是那些富豪鉅賈,他們消費的是一種心態,一種社會影響力,一種財富自豪感,一種自我滿足欲,他們並不+分重視奢侈消費品本身的實際價值(當然也是考慮因素之一),如為什麼有人熱衷於去買高檔名牌表丶名牌服裝,他們追求的是商品使用價值以外的東西,而不是商品本身。同理,藝術品市場也是一樣,那些富豪鉅賈會到小店鋪來買藝術品嗎,到古玩市場來淘古董的,都是不大不小的有閑錢的人,他們也了解行情,當然生意不好做了。過去古玩界「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日子可能不會有了。為此,建議你有點賺,可以出手了。 再次,通過網路以匿名方式謾罵出氣是否能達到目的。第一,文明社會是不興謾罵的,語言表達方式本身就說明發言者的素質了,你想做一個被人看不起的人嗎;第二,被罵的人因為堅持宣傳真相丶宣傳真理,讓廣大人民群眾了解中國文博真實情況,是一種對民族大業負責的崇高事業,能被幾句不入耳的話動搖信念嗎,你沒有這種信念是不能理解的;第三,醫學知識告訴我們,長期在負面心情下生活的人,身體內要產生毒素,長期積累會造成疾病誘發。如每個人身上都有癌細胞因子,為什麼有的人得癌症,有的人就不得,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個人對生活態度怎樣,一個長期鬱鬱寡歡的人離得大病不遠了。不信你試試?!第四,你想通過謾罵來挽回中國文博真相揭露的趨勢,這可能嗎。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永遠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人民的力量大還是少數人的力量大,這點道理你不會不懂吧;第五,在網上專干無用之事是一種掩耳盜鈴式的思維方式不可取。有人說,在網上專干攻擊他人的人,自己從不發藏品,是受雇於某人(或自已親自出馬),希望藏友到他那兒鑒定或買東西(一廂情願,現實嗎)。 除前述情況外,筆者還真分析不出他們是些什麼人。是中國人陋習中的妒嫉心理嗎,非也!搞較高檔次收藏的人都是有一定文化品味的人,都不會小肚雞腸。是市場經濟負面效應仇富心理的反映嗎,也不象,了解實情的人都知道,中國收藏家們窮的只剩下古董了。是不搞收藏的局外人盲目發議論嗎,不可能。俗話說,有多少愛,才會產生多少恨。他的「恨」從何而來,是對收藏的「愛」 所至。 可見,現在收藏界提出的和諧收藏理性收藏還真不容易,大家共同努力,把民間文化收藏風氣端正好,繼續與偽學開展交鋒,為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奠定堅實的基礎。
推薦閱讀:

首個太空國家成立 目前Asgardia正在徵集國旗國徽和國歌
以色列建國曆程(十二)
飛盤奇門遁甲預測石建國預測不準案例
建國後出土九大金縷玉衣之二:中山懷王、楚王
徐建國:辨析國家負債

TAG:中國 | 上海 | 收藏 | 文章 | 先生 | 收藏家 | 建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