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傷寒論條文分析: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欲攻其表,此誤也
06-12
用桂枝湯發越之力使陽氣外散,更傷中陽。而至厥逆,咽中干,煩躁吐逆之劇變。仲聖固中陽救急之法,用甘草乾薑湯而不用四逆湯,方中無附子,其意何也?但從少陰病真武湯證有嘔者去附子加生薑之手法,參合這裡的吐逆證,似乎可以不用附子,又從金匱:乾嘔吐逆吐涎沫者,半夏乾薑湯主之。互證此條,這裡吐逆不用生薑而只用乾薑也有依據。但半夏乾薑湯中,胃氣上逆是乾薑合半夏而用,此條卻無半夏,難道是因為半夏乾薑證是因為胃中久寒而至痰涎壅上所至。而此處卻是因為誤汗至傷中陽而至四逆吐逆,未有痰涎形成故不需半夏爾。此方之理有同於四逆。而四逆湯亦有用於胸上有寒飲而乾嘔者的條文見於324條少陰篇中。又此條末尾又說,若重發汗,復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可見若亡陽甚者還是可以加附子的,即用四逆湯。那麼按理此處也可以加用附子,但卻未用者,難道是因為,如文中顯示的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是因為同時有胃氣不和證並存之故乎?在這個條文中,又顯示了諸多證型並存的情況下,先救陽後和陰,再下法和里的先後次第。而沒有如後世所謂的合方處理法。那麼我們從中也不難看出,後世自稱的經方家們的常用套路,病證複雜則合方以處之又似不妥。那麼,傷寒論中的方子,有好多都可以解釋為是幾個方子合成的,難道那是誤解,是牽強?總之,在六節生理未明之前,沒有正確生理學與病理學的有機結合,很難有踏實理解傷寒論條文的可能。只能是思之,再思之。但在有意無意中常出現突有所悟的美好感覺。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