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菩薩戒》概說

編輯:堅 鈺 來源:閩南佛學 時間: 2007-3-26 15:09:14 瀏覽次數:663一、《瑜伽菩薩戒》和的翻譯及弘揚菩薩戒本在中國的翻譯主要有三類:瓔珞及梵網為一類;瑜伽、地持、善戒為一類;優婆塞戒經獨為一類。其中,瑜伽類同出於《瑜伽師地論》,是同本異譯。《瑜伽菩薩戒》在中國的流傳有三種譯1、北魏時,印度僧人曇無讖,從《瑜伽師地論·本地分》單獨譯出第十戒品,稱為《菩薩戒本》或《地持戒本》。它的文章組織方式是仿聲聞戒本的形式,用問答語句。2、在劉宋時期,由求那跋摩帶菩薩戒本來漢地,所譯《菩薩善戒經》共十卷,它的組織方式是連受戒羯磨一起從戒品大文摘出。3、在唐時,由三藏法師玄奘譯出《瑜伽師地論》100卷,此中《瑜伽戒本》出於《瑜伽師地論》。玄奘的譯本不同於以前二家,另有剪裁。由於《瑜伽戒》梵本難對,原貌如何不得而知,儘管西藏存有《菩薩地》,但為全譯,又不是單行本,故我們現在用的經本,是以玄奘大師所譯《瑜伽菩薩戒》為標準。《瑜伽菩薩戒》在漢地的弘傳是與唯識宗的同命運息息相關的。玄奘法師是唯識大家,由他開始唯識的傳承是:玄奘——窺基——玄詔——智周,到時此,唯識的傳承逐漸衰微,因此,《瑜伽菩薩戒》的弘揚也呈衰微之勢。一般,就總體來看,《瑜伽菩薩戒)的弘揚主要是在西藏,而漢地則是以《梵網經菩薩戒本》為主。唯識宗的衰微主要是其名相繁瑣,在漢地不太契機,故千百年來注釋《瑜伽師地論》者是寥寥無幾。直到近代;支那內學院重視唯識,太虛大師特別推崇《瑜伽師地論》。他曾經說自己:「志在整頓僧伽制度,行在《瑜伽菩鏟戒》」。由於近代高僧大德的弘揚,使《瑜伽菩薩戒》又開始在漢地重放異彩。二、《瑜伽菩薩戒戒》的內容《瑜伽菩薩戒)是彌勒菩薩根據佛陀在各經論里散說的有關大乘戒律的知識』將其綜合收集,:然後,隨眾生的需要而說。主要對象是發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主」的菩薩行者。這可由《瑜伽菩薩戒本》末則:「如是所起諸事,菩薩學處,佛於彼素怛纜(經)中隨機散說,謂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今於此菩薩藏摩怛理泅(論),綜集而說」作為根據。《瑜伽菩薩戒)共有四十七條戒,其中四條為重戒,餘下四十三條為輕戒。它的內容是圍繞「自利利他」的三聚凈戒來說的,大體可以分為:1、攝律儀戒:戒經中所有的重戒含於此,即四種他勝處法;(1)自贊毀他:因貪慾追求名聞、利養、恭敬、妄自嬌慢,以自贊己,毀謗他人來獲得名利地位。(2)慳不惠施:有財、有法因慳貪不懇 布施給來求取的有情。(3)嗔不受悔;忿惱有情或長養忿恨惡習,有人勸諫,仍不接受,不捨棄。(4)謗菩薩藏戒,以邪知邪見,曲辭說正法,或不學佛法,不懂佛法,反更亂說,違背因果。這四重戒,是根據眾生貪、嗔、痴三毒來建立。菩薩若為這些惡法所勝,不能增進修行,積聚菩提資糧,就不是一個真行菩薩道者。菩薩若犯重戒上品者,失凈戒律儀,可以重受;犯中晶、下晶者,應當懺悔。2、攝善法戒:六度萬行,攝一切善法,此戒經共有三十二條輕戒是障六度的,分別是:障布施七條:(1)慳心不供三寶戒:因三業懈怠,空過時曰,不禮敬供養三寶。(2)貪名利戒:於世欲貪著無厭,不能舍利養恭敬。(3)不敬有德同法戒:以嗔惱心,驕慢心不尊敬年高有德以及不酬對求法者.(4)不應供受請戒:懷惱心不接受應供延請。(5)不受重寶施戒:不接受供養的珍寶。(6)障法施戒:慳吝佛法,不施予求法者.(7)障無畏施戒:以嗔心不施無畏法令暴惡有情悔過自新。菩薩若舍離以上七種垢障,則布施之業必會順利圓滿。障持戒七條:(1)遮戒:菩薩與聲聞共戒。(2)性戒:與聲聞不共戒。包括身三口四七條:①殺生——殺一惡人,救眾人。②不與取——見有情盜用三寶物,奪還原處,免其受無間苦。③邪淫——菩薩對男無妻,女無夫而淫慾熾盛者生憐憫心,令彼調伏,安立善處,攝為夫婦。④妄語一以無染心,饒益有情妄語。⑤惡口一以猛利粗言,痛斥呵罵今有情改過還善。⑥兩舌 方便說離間語,令有情離惡友而近善知識。⑦綺語 以巧言方便隨順有情而說綺語。以上身語七條須權巧方便為不犯。(3)味邪命法戒:違反八正道中之正命法,以虛誕、欺詐、逼迫等卑劣手段為生。(4)掉動嬉戲戒:以輕舉掉動,引起喧嘩紛笑,使心不寂靜。(5)倒說菩薩戒;顛倒說菩薩背涅槃而不斷煩惱。(6)不護雪譏謗戒:對非事實的誹謗不清雪。(7)不行楚罰戒:若見眾生應以種種辛楚、猛利而得利益者,恐他憂惱,姑息不作,為有犯.戒。障忍辱四條:(1)報復戒:無慈心,以怨報怨,不能忍辱。(2)不悔謝戒:偶犯有情或被疑犯他,菩薩應稱謝懺悔,若以驕慢心不如理稱謝為違犯。(3)不受懺戒:以嫌恨心不受他悔謝。(4)懷忿不舍戒:因心懷忿恨,而不舍結怨。障精進三條:(1)染心御眾戒:貪著供奉承事,管御徒眾,使之勤修待奉.(2)非時睡眠:因懶惰懈怠,貪非時過量睡眠,放舍精進.(3)虛談棄時戒:懷愛染心,談說虛度浪費時光。障禪定三條:(1)惰慢不求禪法戒;以嫌恨驕慢心,不向有德有慧者求教授。(2)不除五蓋定障戒:貪五欲不舍,令禪定不得現前。(3)貪味靜慮戒:對靜慮心生愛染貪著.障般若八條:(1)不學小乘法戒:輕視小乘戒法。(2)奕大向小戒:舍大乘法尊小乘,起愛著心。(3)舍內學外戒:舍佛法而學外論,顛倒主次。(4)專習異論戒:愛著嗜好研究外論,舍佛法。(5)不信深法戒:不信大乘勝深之法,誹謗捨棄大乘法。(6)愛恚贊毀戒:以染愛心贊己團體,毀憎他人。(7)驕慢不聽正法戒:以驕慢心,懷嫌不往聽聞正法。(8)輕毀法師戒:以不恭敬之心,輕毀,調弄講經法師。以上三十二條,犯之障修六度,無犯,則能修諸善法,使所持的攝善法戒清凈圓滿。3、饒益有情戒:以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躡法含藏之,共十一條:(1)不為助伴戒:以嫌恨心,見有益他事,而不協助。(2)不往事病戒:懷惱恨心不往瞻視病者。(3)不為宣說障愛語戒:懷染心,不為求法求福者宣說佛法或不如理說。(4)有恩不報戒:懷嫌恨心,知恩不報。(5)患難不慰戒:以嫌恨心,知有情患難愁惱而不施以勸慰。(6)希求不給戒:懷嫌恨心,不施資具予希求者。(7)攝眾不施戒:攝受徒眾,不善教誡,教授,不能供給資具,令其安心。(8)不隨心轉戒:不能隨順有情心性,以方便而度化之。(9)不隨喜讚揚戒:以嫉妒心,不予讚揚助勉善行、善事。(10)不隨行威折戒:不能如理治惡。(11)不隨現神力折攝戒:不用神變威力折服作惡有情,令彼舍惡從善。上述攝善法戒與饒益有情戒合起來為利他的四十三輕戒,若有違犯,均屬下品。菩薩以三聚凈戒,廣行菩薩道,福慧雙修,來成就自己的道業。所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應是《瑜伽菩薩戒》內容的核心。三、殊勝的《瑜伽菩薩戒》《瑜伽菩薩戒》的殊勝,從其內容中可約略的知道,但真正談得最具體,最透徹的卻是《攝大乘論》。在《攝大乘論》第七章「三增上學」,第一書「增上戒學」,它源出於《瑜伽師地論》中的「菩薩地」,為了顯揚大乘戒比小乘戒殊勝,《攝大乘論》特提出四義來說明。(一)差別殊勝差別殊勝是說小乘戒的品類少,大乘戒的品類多。《攝論}云:「謂菩薩戒有三晶別:一律儀戒,二攝善法戒,三饒益有情戒」。它們的含義分別是:1、攝律儀戒 持一切凈戒,無一凈戒不持。《攝論)云:「不作一切惡業,離種種雜染法。」2、攝善法戒 修一切善法,無一善法不修。《攝藏論)云:「修一切善法,集諸善根」。3、饒益有情戒 度一切眾生,無一眾生不度。《攝論》云:「不惱害一切有情,利益一切有情。」這三聚凈戒,聚集了持律儀、修善法,度眾生的三大門類的一切佛法,作為禁戒來持守。就搔律儀戒宋說,小乘七眾戒:在家優婆塞,優婆夷所持的五戒,八關齋戒;出家五眾所受持的比丘戒、比丘尼戒、沙彌戒、沙彌尼戒、式又摩那戒均分別受持。它的功用,重在防非止惡,比較被動,消極。而主動、積極的是菩薩的律儀戒,如《瑜伽菩薩戒》、《梵網經菩薩戒》為七眾弟子修學大乘的通戒,除了自利兼有利他的功能。在這三聚凈戒中,攝律儀戒又是重心,《攝論》云:「此中律儀戒,應知二戒建立義故;攝善法戒,應知修集一切佛法建立義故;饒益有情戒,應知成熟一切有情建立義故」。就是說,攝律儀戒為攝善法戒,饒益有惰戒這二戒建立所依,它們要依靠律儀戒才能成立。因為菩薩只有自己先離惡,才能進一步修十波羅蜜多的善法,以饒益成熟一切有情。除了以律儀戒為主以外,攥善法戒還建立在自己修習一切佛法的功德上;而饒益有情戒則建立在利益成熟一切有情上。如果菩薩不修善法,不利有情,這是違犯菩薩律儀戒,與大乘濟世的宗旨背道而馳的。由於小乘戒以自利為主,所謂的「自了漢」,故小乘只有攝律儀戒,沒有攝善法戒和饒益有情戒,而大乘菩薩有三聚凈戒,因此,大乘戒比小乘戒殊勝。(二)共不共學處殊勝共不共學處殊勝,是說菩薩與聲聞的戒有一部分是共通的,有一部分是彼此不共的,可分為二類:1、約性罪、遮罪來說:《攝論》云:「謂諸菩薩一切性罪不現行故,與聲聞共;相似遮罪有現行故,與彼不共。」為什麼性罪共而遮罪不共?因為性罪的本性就是惡的,不待佛制,誰犯了都有罪報,如:殺、盜、淫、妄等戒;而遮罪是遮止的罪,如酒的本質不是惡,但它能引發性罪,所以,佛陀制有不飲酒戒,誰飲了就會得到毀犯佛戒的罪。菩薩與聲聞在各自受持戒中,「有聲聞犯,菩薩不犯;有菩薩犯,聲聞不犯」,這是從自利利他的角度來講。如在安居期中,聲聞人即使知道某一件事情,對眾生有大利益,但為了團體的規則所限,不能超過開緣以外去做,否則就有犯戒的罪,因為聲聞是以自利為主的。假如是菩薩,凡對眾生有益的事,不妨出界去做,不但不犯罪而且得大功德,這就是「聲聞犯而菩薩不犯」。也有「菩薩犯,聲聞不犯」的,如有對眾生有利益的事,菩薩應該去做而不去做,就犯了菩薩的遮罪;而聲聞人卻因謹守遮戒而不犯。在遮罪的不犯與犯上,大小乘戒是有不同之處。2、約三業,即身、口、意來看:{攝論》云:「菩薩具有身、語、心戒,聲聞唯有身、語二戒,是故菩薩心亦有犯非諸聲聞。」是說菩薩具有身、語、心三戒,不但身犯成罪,心.犯也會招過;而聲聞唯有身、語二戒,要身犯了才成罪,心中的起心動念,雖是犯戒的方便,但並不成罪.因為小乘律儀並不注重內心的動機,單是心思意念,未通過身、語二業,是不成罪的。:菩薩倘在心中有所意念,雖未見於身語二業,已是犯戒。因為大乘律儀重在戒心,所以,「菩薩心亦有犯而非諸聲聞」。比如:菩薩為救多人而殺一人,倘若心中是以慈悲心為救多數人,殺一惡人,是無罪的;若菩薩心中以嗔恨心殺那罪惡之人,雖是為救多人,仍舊有罪,仍舊犯了戒。(三)廣大殊勝廣大殊勝,是說菩薩戒有如下四種廣大:1、學處廣大:大乘有「種種無量」的學處,平常所說「三千威儀,八萬細行」這是依律儀戒數量上的廣大而說的.2、福德廣大:修習菩薩的律儀,能夠「攝受無量福德」資糧,這是依攝善法戒的功德而說的。3、安樂意樂廣大:菩薩「攝受一切有情,,使他們子現生中獲得種種「利益」,於未來生中得到「安樂」,菩薩利他的「意樂廣大」殊勝,這是依饒益有情戒意樂上說。4、菩提廣大;由上三種的廣大為所依,菩薩律儀,能「建立無上正等菩提」,這是從廣大果說的。因為小乘雖有律儀,但在離惡、行善、利他、得果上看,都沒有菩薩律儀所得的果廣大。(四)甚深殊勝甚深殊勝,是從量的廣大和質的微妙難思議而說,可分為三類;1、方便善巧行十惡業:若菩薩知道有眾生要作無間大罪,而沒有善的方便阻止他,又不忍心眼看他墮落,這時,不妨以惡業來阻止他。如《雜寶藏經)里記載:世尊為菩薩時,以憐慰心,為救五百商人的性命,寧願自己墮落無間地獄,殺了一個噁心船主.凡是菩薩為利益眾生,以慈悲心「方便善巧行殺生等十種作業,這不但「無有罪」業,並且還會「生無量福,速證無上正等菩提。」2、現行變化身語兩業:菩薩以神通化現惱害所示的有情,使實有情守法行善,不作犯戒墮落的事。如《華嚴經》說:善財童子參禮無厭足王時,見國王作惡多端,以剜割耳鼻等種種殘酷刑法加諸人民;厲行殺戮,便生厭噁心不去參禮。忽聞空中說:去,去!不要疑惑。原來無厭足壬殺戮有情,不是真實的有情,是神通變化的。其目的,就是使真實的有情,不敢作惡。3、現諸種種本生事:佛陀在過去生中為菩薩時。曾現行種種諸本生事,或逼惱一部分化現的有情,真實攝受另一部分有情,使所攝受的有情,心中深生凈信,然後展轉的教化他成熟,令其解脫生死。由上面四種殊勝,可以知道,菩薩戒的內容,就是三聚凈戒.三聚凈戒可以說是無所不含,無所不包:攝律儀戒,涵容了大小乘的一切戒律、威儀;攝善法戒,包羅了八萬四千出離法門;饒益有情戒,概括了慈、悲、喜、舍廣度一切眾生的宏願與精神。且三聚凈戒,每一戒都是互具互融的。如殺生戒,遠離殺生的惡行,就是攝律儀戒;為增長慈悲心,就是攝善法戒;為保護眾生,就是攝眾生戒。菩薩戒是如此的甚深,為小乘所不能做到,因此,大乘的菩薩戒自足比小乘戒殊勝。四、《瑜伽菩薩戒》在修學佛法中的地位我們學佛的目的,就是要轉迷成悟,離苦得樂;轉凡成聖,達成人格的圓滿一成佛。然成佛非易事,從唇佛學佛開始,直到成佛,至少要經三柢百劫,且須「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行菩薩道.要以戒律為成佛的根本,通過嚴持毗律,不斷地洗刷自己與眾生從無始以來被染污的自性覺體的煩惱無明,不斷的修正我們因顛倒妄想和愚痴而走錯的人生道路,只有福慧雙修,才會趨向菩提。因為菩薩道是成佛的正因,成佛是菩薩道的結果,要成佛,必先行菩薩道,行了菩薩道,必定會成佛.正如《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中說,「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眾生就是菩薩修福修慧的田地,既行菩薩道,不能空喊口號,要腳踏實地,在眾生業處建道場。也就是說,佛法是不離世間法的,如一首偈子所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恰似覓兔角」。菩薩戒的精神就在於出世而不離世,自利而不忘利他。說到戒律,我們應清楚的知道,佛陀制戒的目的:一是為了調柔弟子們的身心;二是使僧團清凈,起到防腐劑之效;三是為了正法久住,利益一切有情。戒律看起來是死死板板的條款,學起來很是枯臊乏味,至於去行持就更難。佛制的戒律主要分為七眾戒與菩薩戒,七眾戒是在家和出家的佛子各分別受持,菩薩戒是七眾戒之外的波羅提木叉(別解脫戒),為七眾弟子的通戒,無論在家優婆塞、優婆夷;還是出家比丘、比丘尼均可受持。關於菩薩戒本的種類,文中已說共三類:即瓔珞、梵網一類;瑜伽、地持、善戒為一類;優婆塞戒經為一類。在這三類菩薩戒本中,瓔珞、梵網是以出家為主略兼在家心行;地持與善戒是以出家為主;優婆塞戒經是在家眾的;只有《瑜伽菩薩戒》是在家,出家二者兼容的,它的內容比較適合於現代人們的根基,通俗易懂,簡單明了,可行性很強,容易讓人接受,是菩薩戒本中值得大力推崇的一部好戒本。《瑜伽菩薩戒》的可尊可貴,更在於它涵蓋了七眾戒,又超勝了七眾戒.如殺生戒,在小乘七眾戒中,殺生是有罪的,不去積極地救生卻不會有罪;而菩薩戒則既要積極地戒殺,又要積極的救生,只戒殺而不救生,這就違犯了菩薩戒。因此,菩薩戒涵蓋和超過了七眾戒。菩薩戒的弘揚,從廣度來看比七眾戒的範圍大。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學佛的七眾,能有出家因緣,能出家修學佛法者畢竟是少數,大多數為在家佛子。在家學佛者,既要養家糊口,又要供養三寶,扶持佛法,倘若要他們學佛持律也如出家眾一樣,是難之又難,所以,菩薩戒正是佛陀為大多數的在家佛子而說。當然,出家佛子也受持菩薩戒,不過,出家在家二者在受持菩薩戒的某些戒條上是有嚴格區別的。如淫戒,《瑜伽菩薩戒,說:「出家菩薩,不應行非梵行」;在家菩薩「見有女色,現無系屬,習淫慾法,繼心菩薩,求非梵行,……若隨其欲,埂得自在,方便安處.,令種善根……住慈愍心,得非梵行」。就是說,出家菩薩足絕對要斷除淫慾行為;而在家菩薩為度眾生,可方便有淫慾行為,但卻不得存有淫念。象《維摩詰經》中的維摩詰居士「雖有妻子,常行梵行」由此可知,出家眾的戒律重在身體的戒行,在家菩薩重在戒心。又離俗上,出家菩薩是絕對的要求離俗,所謂「剃除鬚髮而為沙門」,出世俗家,出煩惱家。而在家菩薩則不同,他們本宋就是出世而不離世的,為斷煩惱,所以要出世;為度眾生,所以要住世。至於菩薩身份的確立,凡是受菩薩戒者,均可稱為菩薩。依《梵網經》說:「國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庶民、黃門、淫男、淫女、奴婢、八部鬼神、金剛神、畜生乃至變化人,但解法師語!盡得受戒」。菩薩就是因發菩提心,受菩薩戒,行菩薩道而帚其名,成佛則是因菩薩道而得其果。從因位上稱為菩薩戒,從果位上稱為佛戒。這裡要說明一點,儘管出家在家均受持菩薩戒,但佛制戒的秩序是以七眾為準,不是以菩薩戒為準,故單受菩薩戒者,在七眾中沒有地位,不能站在七眾前面,只能站在出家眾的後面。受持菩薩戒的功德之大,正如《梵網經》第四十二條中稱菩薩戒為「千佛大戒」。意思是說:過去莊嚴劫中的千佛是由於受持菩薩戒而成佛,現在賢劫中的千佛,也是由於受持菩薩戒而成佛,未來星宿劫中的千佛,同樣是要受持菩薩戒才能成佛。乃至推及過去三世三劫的千佛,未來三世三,劫的千佛等等,總之,一切眾生,一切菩薩,一切諸佛,無一不是由於受持菩薩戒而得成佛。所以,受持菩薩戒的功德是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議的。而且,菩薩戒的受持是盡未來際與小乘戒盡形壽是不同的。為了說明菩薩戒在修學佛法中的地位,聖嚴法師在其著作《戒律學綱要》中特稱菩薩戒為「三世諸佛的搖籃」。總的說來,菩薩戒是佛法思想普及人間的總綱,是規範人類社會道德的準則。若人人能受持菩薩戒,行菩薩道,以此來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與自然環境,讓人們生活得溫馨和諧;幸福安寧,那我們的世界就不會有諸多的戰爭與災禍,便可成為人間極樂凈土。因此,作為末法學佛者,為令正法久住世間,當發大菩提心,擔當起弘法的重任,大力弘揚《瑜伽菩薩戒》,以盡一份佛子之責任。
推薦閱讀:

慧燈之光七:菩薩戒淺釋(五)慈誠羅珠堪布開示
梵網經菩薩戒略註:第三淫戒
菩薩戒本經講記1
菩薩戒正說 (下)第十一講 悟顯法師 講述
梵網經菩薩戒略注 :第八慳惜加毀戒

TAG:瑜伽 | 菩薩 | 菩薩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