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殺死」了中國綜藝節目的原創性?

中國電視台的綜藝節目就像開了「扎堆」和「拷貝」模式。

《奔跑吧,兄弟2》《花兒與少年2》《真正男子漢》等熱播節目多引進自海外模式;《爸爸去哪兒》火熱之後,各大衛視的「親子節目」紛紛湧現:《老爸老媽看我的》《好爸爸壞爸爸》《爸爸回來了》等二十多檔節目扎堆出現......

綜藝節目不少,原創卻不行。在中國電視界惡劣的競爭環境驅動下,主管往往趨於保守。複製國外或其他電視台的模式,減少了原創所帶來的風險。但沒有風險的地方,慢慢地也就不再有驚喜和創造力。

是什麼「殺死」了

中國綜藝節目的原創性?

《中國新聞周刊》實習記者|高敏

(本文首發於《中國新聞周刊》新媒體平台,轉載請註明來源)

今年各大衛視播出的真人秀已火爆熒屏,這把「火」也從電視熒屏「燒」到網路世界,不斷引發現象級話題。《奔跑吧,兄弟2》《我們相愛吧》《花兒與少年2》《真正男子漢》等節目,播出當天和次日,必然佔據微博熱搜榜前列。在即將到來的暑期檔,又一大波綜藝節目湧來,另人應接不暇。

值得注意的是,引發關注熱潮的節目,多為引進海外模式,「洋節目」備受追捧的背後,國內綜藝原創性不足的問題凸顯出來。

海外模式熱潮

2013年在業界被稱為「版權引進年」。據統計,當年各電視台播出的引進海外模式節目多達56檔,「洋節目」扎堆熒屏,引得廣電總局當年10月即下發限制政策:要求每家衛視每年播出的新引進境外版權模式節目不得超過一個。

然而,各大衛視對海外模式如火的熱情並未被限制政策澆滅,反而愈演愈烈。據樂正傳媒統計,2014年,全國各電視台及視頻網站播出海外模式節目共61檔。只是以「聯合製作」的名義替代了「引進境外版權」,搖身一變成為「混血綜藝」,打了政策的「擦邊球」。

從今年已經開播的真人秀和即將湧進暑假黃金檔的節目來看,海外模式熱力仍不減,樂正傳媒研發與諮詢總監彭侃對《中國新聞周刊》分析,今年引進海外模式節目不會比去年少。

國內綜藝節目的「拷貝史」,央視應該是鼻祖,1990年的「骨灰級」綜藝節目《正大綜藝》,即由泰國正大集團旗下傳媒公司提供。而CCTV5於1998年首播的《城市之間》,是對法國電視台老牌節目的同名引進。

2012年的《中國好聲音第一季》,可謂引入海外模式的「典範」。節目取得荷蘭THE VOICE的代理權後,獲得了對方提供的多達數百頁的節目製作「寶典」。從人員分工到機位布置都給出了詳細指導,甚至導師拿麥手勢、轉椅的設計都事無巨細,更派出「飛行製作人」全程跟蹤節目製作。這個精細拷貝的節目的大獲成功,可以說是2013年引進熱潮的「導火索」。

最受國內各大電視台青睞的節目,通常是已經在國外取得成功的品牌節目,比如《美國偶像》、THE VOICE等。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節目往往具有操作難度,只有引進才可以學到背後的操作技術,單純觀看節目只能學到「皮毛」。

節目模式,在世界電視行業內已經是一個的成熟產品,世熙傳媒董事長劉熙晨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全球每年電視節目模式的交易規模可達三四百億元,節目模式這個產品在很多國家之間互相買賣已是常態。」

節目的創意固然很重要,但業界更看重的是節目背後一整套結構和系統的操作方法,這被看作模式真正的價值所在。《中國好聲音》或許是最具說服力的案例之一,甚至導師轉椅都從國外運來,業界更願意將節目模式看作「工業化生產的產物」,「節目背後的東西更具實用性,這也是大家花錢去買模式的一個理由。」彭侃說。

引進與跟風:風險規避者

「任何創新都是有風險的,減少風險是所有電視台的取向。」劉熙晨說。為了規避風險,電視台往往訴諸「拷貝」:引進國外版權或模仿他人創意。面對已經擁有成熟製作方法和廣闊受眾市場的節目,各電視台「趨之若鶩」便不難理解。

國內電視節目彷彿進入這樣一個「怪圈」:引進、模仿,再跟風引進、跟風模仿。

樂正傳媒研發與諮詢總監彭侃通過對2014年引進模式分析得出,「韓國取代美國成為了中國節目模式最大的進口來源國」的趨勢。湖南衛視的《爸爸去哪兒》和《我是歌手》均引進自韓國MBC電視台,節目大火之後,各大衛視緊隨其後,開始瘋狂追逐韓國綜藝。

「2014年,國內電視台共從韓國購進了12檔節目模式,如果算上與韓國電視台或製作公司聯合研發的新節目,這一數字還會翻番。」彭侃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韓國與中國地理位置臨近、交通便捷,原版節目製作團隊可以深度參與中國版節目的製作。如浙江衛視的《奔跑吧,兄弟》前五期,便主要由韓國節目Running Man的製作團隊操刀,相似的文化背景,更推高了國內電視台對韓國模式的熱情。

在世熙傳媒董事長劉熙晨看來,近兩年來的「韓國模式熱」更主要的原因或許在於韓國模式進入的策略,「他們進入中國市場時,有意無意選擇了最好的平台。」從《爸爸去哪兒》和《我是歌手》開始,選擇與中國最好的電視平台和製作團隊合作。被網友調侃的抄襲界潛規則:「過去湖南抄歐美,全國抄湖南,這回湖南抄韓國,全國依舊抄湖南」,或許不無道理。

「全國抄湖南」大致有兩種途徑,「高明」一些的跟風引進韓國節目,更簡單一點的,跟風製作同題材節目。《爸爸去哪兒》爆紅後,各大衛視的「親子節目大混戰」蔚為壯觀:青海衛視《老爸老媽看我的》,陝西衛視《好爸爸壞爸爸》,以及浙江衛視的《爸爸回來了》等,二十多檔相關節目扎堆出現。

中國電視的結構性矛盾造成的競爭壓力,也導致了不斷升級的同質化競爭。

不同於其他國家業已形成的幾大電視台「寡頭壟斷」的局面,中國條塊分割的體制要求每個省都有衛星電視台,導致存在諸多定位相同的頻道。一省一個衛星頻道,加上CCTV1,綜合頻道就有三十多個。

業界人士往往用「惡劣的競爭環境」來形容當今國內電視台的市場競爭。「觀眾買賬的電視節目類型就這麼幾種,三十幾個頻道,必然會跟風,這是一個結構性矛盾。」劉熙晨說,各省電視台不能跨區域整合,不能強強聯合,(跟風)也是無奈之下做出的選擇。

在電視界從業多年,同時在高校擔任教職研究電視節目的張紹剛,更願意將原因歸結為「功利化心態」,「當大家對自己都不夠自信的時候,才會出現同質化。我可能掙不多,但也賠不死。當大家都以這種功利的心態來做節目時,就沒有人嘗試新內容,而是一味跟風。」張紹剛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洋酒瓶裝中國酒」的綜藝節目大受追捧的背後,折射出國內綜藝原創性不足的問題。海外模式熱和國內綜藝缺乏原創性,二者其實是一枚硬幣的兩面。

國內為何缺乏原創綜藝節目

引進海外模式熱潮、同質化跟風,是國內綜藝原創性不足的外在表現,而內在原因更多被歸結為體制原因和逐利的功利心理。

從國外經驗來看,歐美國家電視行業進入市場已有三十年到五十年的時間,投資方都作為市場主體參與競爭。而中國電視台過去一直都是事業單位,實行行政化的管理,投資方是國家,導致缺乏優勝劣汰市場機制。在劉熙晨看來,只有建立起公平競爭,優勝劣汰市場機制,才能夠推動節目模式工業化的生產方式,產生創新。在他看來,這是中國電視缺乏原創性的歷史原因。

現實邏輯是,中國電視界惡劣的競爭環境驅動下,電視台主管往往趨於保守。「沒有哪個國家有中國這麼多的電視台,在激烈的競爭環境當中,拼收視率,儘可能保證成功是電視人更願意選擇的穩妥方法。」彭侃對《中國新聞周刊》分析。

在保證宣傳安全外,爭奪收視率和廣告收入是當今電視台最急迫的兩大現實任務。在面對原創節目方案和國外已經成型的成功產品時,選擇後者顯然是更為討巧的做法,對電視台主管和廣告客戶們的說服力都要更強。

從製作角度講,購買國外成熟模式相比自行原創,也具有效率更高,少走彎路和降低成本的優勢。彭侃說,原創拼不過成熟模式,是市場選擇的結果。

「當今電視台將「掙錢」作為很重要的事情,急功近利的心態下,很多有發展前景的節目,比如『素人(網路詞語,指普通人)秀』,都不敢去嘗試。大家都在追逐成效立竿見影的節目。」 張紹剛對《中國新聞周刊》說,「但原創嘗試的期望最終還需寄托在一線電視台身上,包括CCTV,但CCTV的製作和經營亦受到嚴重的擠壓。廣告賣不到高價,做原創精品節目的預算就沒有,所以還是『萬惡的金錢在作祟』」。

所謂原創,無非是內容和形態兩個層面。

從內容層面講,有待開發的空間領域非常多,比如親子類、社會服務類、生活服務類。張紹剛將《爸爸去哪兒》歸為一類節目「玩小孩兒」的娛樂節目,與親子類或是教育類無關。

至於形態方面,現今面臨的真人秀節目的「井噴」,正反映了大家在功利心態的驅使下追逐流行的姿態,而放棄了去尋找新的節目形態。

市場邏輯下越來越現實和功利的心態,似乎又成為原創的阻力。這樣的矛盾或許是中國綜藝原創性不足的內在邏輯。

必經的階段性過程

不可否認的是,引進海外模式,在全世界都是電視節目發展的一條必由之路。

畢竟,模式是一種相對能夠保證市場成功的保險產品,高度市場化環境下的國家,反而更喜歡購買模式。業內人士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世界上夠買節目版權數量最多的,其實是美國。節目模式的買賣在國際電視界已是常態。

國內目前爭相購買模仿韓國模式,而韓國節目也不盡然都是原創,最初通過模仿國外創意,將其很好地本土化,加入本國元素才得以發展。韓國也是經過十幾年的模仿和摸索才逐漸有了自己的風格。據業內人士介紹,韓國《隱藏的歌手》節目,即脫胎於瑞典節目。

中國電視節目的實踐也在證明著這點:模仿和引進海外模式,是一個必經階段。

國內目前或許缺乏具有獨特風格和特色的模式,跟風模仿海外的熱潮,說明國內同國外還存在差距,創新的確不足。而引進國外模式,能幫助國內電視節目進行生產方式的升級換代,學習國外一整套工業化的操作方式,從學習中生髮創新能力,在業內看來,是原創的必由之路。

而跨越過「引進模式」這道門,國內電視節目將去向何方似乎是更值得思考的問題。

從事多年節目引進和開發工作的劉熙晨認為,模式的引進和銷售應該是一個常態的行為,現在引進,將來售出。隨著中國創意和製作水平的提高,我們也會不斷把我們的模式賣出去,中國的節目模式能夠具備原創新和可複製性,具備很好的市場性和國際銷售能力,這是我們節目未來追求的方向。

作為市場參與者,從業者遵循的往往是一套市場邏輯。劉熙晨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他所認為的成功模式,就是可以在很多國家銷售流動的節目。浙江衛視的《中國好歌曲》據稱已出口英國和越南,但這在他看來並不算是成功。「我們的標準就是你能賣到多少個國家,當一個模式賣給一兩個國家的時候,這樣的模式太普遍了;當一個模式賣給十幾個國家時,它才是一個真正的好模式,這是一個標準。」

從教多年的張紹剛則更執著於「意義」和「情懷」。他認為我們的目標不是通過談論國內的節目「走出國門」來自我滿足,我們不應以出口為目的。首先要做到的,應該是讓普通觀眾耳目一新。

「我們做節目,除了收視率之外,總要有些情懷吧。」張紹剛經常在課堂上這麼對學生說。他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自己也很喜歡看《爸爸去哪兒》,《我是歌手》等節目,但僅限於將它們當作娛樂節目來看。「一定有節目是娛樂的,但是一定不能所有節目都是娛樂的。」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各大電視台「砸錢」引進位作的節目,幾乎都是「明星秀」,這也使國內節目創新陷入尷尬境地。明星的身價隨著節目的火爆和各大衛視的爭搶「水漲船高」,讓缺乏資金的電視台陷入窘境:跟風「明星秀」卻無資金,導致粗製濫造;通過計算投入產出比,又沒有底氣嘗試新模式。

因而,在張紹剛看來本應成為下一個「現象級」節目的「素人秀」,遲遲得不到關注。無獨有偶,業界人士也對「素人秀」的未來抱有期待。彭侃則預測,不排除廣電總局將頒布限制「明星秀」的新政策的可能,從節目進化規律來看,「素人秀」存在很大發展空間,或許有望「逆襲」。

至於韓國模式的熱潮會持續多久?劉熙晨認為,跟風總會持續下去,但面對激烈市場競爭下「見風使舵」的國內電視主體,韓國模式並不能持續多久。

或許,「拿來主義」進行到一定階段,隨著國內節目製作水準的提升,跟風引進國外模式的「燒錢」行為有望「降溫」。擁有了自己真正兼具原創性和市場性的節目,中國電視熒屏被海外「創意舶來品」佔據的尷尬局面或許可以結束。


推薦閱讀:

中國經濟周刊:本輪物價上漲不可輕視
日本二戰在華遺孤後代請求回中國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之十:官職沿革
三台合一,發出更強「中國之聲」
中國民間諸神

TAG:中國 | 綜藝節目 | 節目 | 原創 | 綜藝 | 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