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足智多謀的「懦夫」,曹操孫權為爭奪他打的頭破血流!
鳳雛龐統,三國謀士的一個特例,他出場次數不多,但每次都至關重要,甚至可以說,他才是三國局面徹底形成的推手。
投奔劉備僅僅三年,就從耒陽一名小吏成為和諸葛亮地位相等的軍事中郎將,他是怎樣實現的?
為何這位劉備炙手可熱的紅人,慘死在落鳳坡流矢亂箭之中,難道只是歷史的巧合與命運的捉弄?
歷史君今天就帶領大家撥開歷史的迷霧,追尋這背後不可告人的秘密。
東漢末年,荊州之地多名士,「卧龍」、「鳳雛」都出自荊州,水鏡先生司馬徽更是有言「卧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得天下」。可是劉備兩人皆得,為何沒有得天下呢?這就要從這二人說起。
孔明和三國歷史,是完全可以劃等號的,因此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本是一位隱居的山野村夫,劉備聽了司馬徽之言,三顧茅廬恭請於他,最後從喪家犬成為鼎力一足,可謂是走上了人生巔峰。
而孔明自己的人生道路也處處精彩,劉備託孤時還命他「劉禪不肖,彼可取而代之」(希望不是說說而已),說明他有成為一國之君的才能,更何況他還留下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千古佳話。
與孔明齊名的「鳳雛」龐統,人生道路就相對坎坷,史書中記載的不多,但是細細讀過之後就會發現,他總是那個關鍵時期出現的人。
早在劉備寄人籬下,投奔劉表的時候,龐統就已經認準了劉備。劉備作為皇親,每到一地,都會拜訪當地名士,在荊州也不例外。
司馬徽是劉備在荊州認識的,諸葛亮是他在荊州請出來的,而司馬徽與龐統父親龐德公以兄弟相稱,龐統兄長又娶了諸葛亮的姐姐,劉皇叔的大名龐統怎麼可能不知道。
說明當時龐統就已經認準了劉備,而他之後的行動也證明了這一點。
首先,在赤壁之戰的僵持階段,諸葛亮草船借箭這類小把戲實在是不能左右這場戰爭的結果。
而最後孫劉聯軍的勝利,也不是靠諸葛亮裝神弄鬼的的借東風就能成功的。不論有沒有東風,要不要火攻,周瑜和黃蓋能火燒曹操戰船的基礎,都是曹操要用鐵索將戰船相連。
而鐵索連環的實現,很明顯是替吳國間諜龐統的功勞。赤壁大戰一結束,龐統就直接來投奔劉備,可見其對劉備的嚮往。
初到荊州劉備處,龐統沒有拿出諸葛亮和魯肅的推薦信,而是從底層做起,前往耒陽擔任一個小吏,用治理地方的真才實學打動劉備,而不是直接靠魯肅和諸葛亮的推薦,這樣既可以不讓劉備為難,也可以保持自己一份赤誠,可見他對劉備的一片忠心。
其次,在入川的問題上,龐統對於劉備的影響則大於諸葛亮。對於民強國富的西川,幫助劉備取得荊州的諸葛亮可謂是無計可施。
而龐統則看出了劉備想要西川,又並不想背上皇族相殘的罵名(劉璋劉備都是獻帝的皇叔),所以告訴劉備可以「逆取順守」,(背叛國君奪取天下,遵循常理治理國家。)這樣就不算是謀逆,只用黃忠魏延兩位降將,而不用劉備視為自己人的關張趙,這條計策很好的幫劉備解決了道義上的難題。
此時的龐統的聲望達到了幾點,風頭已經蓋過了只在荊州守衛的諸葛亮。
諸葛亮當然也不是什麼善男性女,如果有賢者就讓位,他不會在劉備身邊那麼久。當然龐統也不會不知道諸葛亮的性格,兩位軍師對劉備的忠心暫時讓他們放下了隔閡,沒有產生直接衝突。但是發生在入川之前的一件事,讓兩人的矛盾爆發了。
劉備大軍入川初期,黃忠、魏延的前軍行軍到涪水旁紮營,此時廣漢人彭漾向劉備高密,稱根據他看到的天象,川軍將領泠苞要掘開涪水河道水淹黃忠魏延前軍,需要格外小心謹慎。
劉備讓軍士通報魏延、黃忠,即使發現了敵軍的行動,不僅避免了損失,還俘獲了敵將泠苞。雖然危機解除了,但是剛出兵就遇上這樣的事,小心謹慎的劉備對於入川的事情顯得有些遲疑。
就在劉備猶豫的時候,諸葛亮突然來信勸劉備回軍,信中也為劉備解釋了天象「亮夜算太乙數,今年歲次癸巳,罡星在西方,又觀乾象,太白臨於雒城之分;主將帥身上多凶少吉。
切宜謹慎。」劉備找來龐統商議,不想龐統卻對諸葛亮的建議嗤之以鼻,也拿出自己對天象的分析怒懟「統亦算太乙數,已知罡星在西,應主公合得西川,別不主凶事。統亦占天文,見太白臨於雒城,先斬將泠苞,已應凶兆矣。主公不可疑心,可急進兵。」三個人,看的是同一片天空,說的是三個意見。這讓劉備十分為難。
而此時的龐統,也想藉此機會,考驗一下他和諸葛亮在劉備心中的分量。此時卧龍鳳雛的觀點相矛盾,讓劉備非常為難,一位是他十分看中的能力很強的謀臣,另一位是跟隨自己十多年,一向料事如神的軍師。經過仔細思忖後,為了穩妥起見,劉備還是決定退兵。
劉備的這一舉動符合他的性格和行事作風,卻讓龐統大失所望。常言道真心方有換真心,龐統的忠心認為還是敵不過劉備對於諸葛亮的偏袒,他的失望是正常的,合理的,符合人之常情的,而結合龐統後來的作為,我們顯然低估了他的失望和對劉備的忠心。
龐統是一個視忠義為生命的人,他本可以在失望之時離開劉備歸隱山林。但是他沒有走,還是在為劉備入川出謀劃策。因為他心裡明白,入川是肯定的,擺在他面前的道理充滿艱辛,隨意會被死神召喚,但是對於他來說,確實一個最適合表達忠心的地方。他明白對一個人的最高的忠誠不是追隨他一生,而是為他而死,龐統顯然選擇了後者。
所以落鳳坡的那一幕,就是龐統自導自演的一齣戲,一出只有自己才明白的自殺。
果然不久之後,劉備再次發兵入川,攻擊雒城過程中,他自告奮勇與魏延帶前軍探路,但是出發前戰馬失蹤,新騎的戰馬不受控制,劉備為了顯示恩寵,將自己所騎白馬換與他騎。探路過程中,魏延前軍在落鳳坡遭遇川將張任伏擊,龐統因騎白馬被張任誤認為是劉備,中流矢慘死。被劉備葬於落鳳坡追賜關內侯。
為什麼說龐統是自殺,有幾點原因。
龐統秉承忠義之德,從未作過篡奪天下的打算,所以他想讓位於孔明,這是其一。
他不想因出走導致劉備伐蜀半途而廢,而沙場戰死馬革裹屍,身後一定榮譽等身,忠義二子昭然若是,這是其二。
為了不讓眾人懷疑這是劉備故意為之,他自導自演了一出「舊馬消失,新馬難騎,白馬送命」的好戲,這是其三。
地點選在「落鳳坡」,讓相信宿命的劉備不要過分自責,是他最後的願望,這是其四。最後也是最重要的,龐統騎馬走在後隊,故意走的很慢,被前面的魏延甩開,這個明顯的破綻似乎是在告訴諸葛亮:我是把位子讓給你,不是你搶我的,而我則忠義之心將流芳百世。
不得不說,這真是一整套完美的自殺計劃。事實上,像龐統這種能夠指揮千軍萬馬的超級謀士,如果不是想自殺,一般人是放不倒他的,哪怕比他高的謀士也很難。
他即便不能取勝,也能自保性命,更何況對手是個無名川將。可誰能想到,亂箭穿胸、肝腦塗地的窩囊死相竟然是一代鳳雛精心策劃的自殺方式,世間還有比這更能彰顯大智若愚、捨生取義的行為語言嗎?
毫無疑問,龐統是當時唯一有才華打通蜀道的人,龐統才是那個智商謀略碾壓三國群英的人。
推薦閱讀:
※別老說曹操盜墓了,孫權、董卓、呂布都干過這缺德事
※當塗"天子墳"疑為孫權第六子孫休夫婦合葬墓
※【頭條】孫權用盜墓來的木材給他老子修廟
※孫權也是盜墓的行家,曾盜吳王墓只為給父親修廟
※孫權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