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講述】英武(1/8)禪源
06-12
第一節禪的概念禪,梵語為dhydna,巴利語為jhana。音譯為禪那,又 作秋衍那、持阿那。意譯為靜慮(止他想,繫念專註一境, 正審思慮)、思維修習、棄惡(舍欲界五蓋等一切諸惡)、功 德叢林(以禪為因,能生智慧、神通、四無量功德)。禪即 寂靜審慮之意,指將心專註於某一對象,極寂靜以詳密思維 之定慧均等之狀態。禪為佛教大、小乘,外道、凡夫所共 修,然其目的與思維對象各異。禪及其他諸定,泛稱為禪 定;或以禪為一種定,故將修禪沉思稱之為禪思。早在釋迦牟尼以前,禪修是古印度瑜伽修持法的重要 派。廣泛流行是《奧義書》時代的禪修法,其特點是以聞聲 以人道,舍念而達梵。梵文「3」 (晻)字由阿(a)、烏(u)、門(m)三音組成,字上一點,為第四半音,音理上 為鼻音的合口收聲,存持「晻」聲,在晻聲收後無聲之際, 凝思諦聽第四半音。集萬念萬聲於一念一聲,「習此大梵聲,他聲盡掩」,「念誦一聲晻,制氣至極止,如其所能,平等持 不已,正定念聲逝」。直聽人無聲,外物若忘,意氣聲三者 合而為一。「終然寂無聲,無上境斯掩」,「是聲為心聲,更 超此聲上,得彼超上者,修士斷疑網」。這大約就是古印度 最早的禪修。古印度所傳的禪修並非空定,定中內觀,心蓮 開有八葉,日居蓮蕊之中,月又居於日中,月中出火,火里 生光,蓮豐蒂圓。日月火光,層疊舒明,上穿中脈,導至兩 眉中間,額前交鼻根處,日積月累可獲正果,成就大道。根 據《阿含經》記載,釋迦牟尼成佛之前,就持此類之禪修。 佛陀在此基礎上,逐漸發展為佛教獨特的禪修法門。佛教漸 漸傳至我國,在後期佛典的翻譯中,認為「禪那」不能完全 表達其所含的意義,於是意譯為「思惟修」。後來,又發現 這個名詞容易被誤解成「心裡的思想」,所以玄獎大師又意 譯為「靜思慮」。事實上,靜思慮也不能完全表達出禪那的 內涵及外延的意義,所以印度彌勒菩薩一派,直稱「瑜伽」。 後來,瑜伽就成了禪修這一類功夫的代名詞了。在我國古代沒有禪修,而倡導靜坐,被稱之為「定」。 儒家就很提倡靜坐,《四書·大學》里有「知止而後有定」的 名言。「定」實際上是一種「靜」的功夫所升華的境界,往 往與「禪」合稱為「禪定」。而「禪」與「定」相結合,先 止之而後在靜中有所思慮,就是常說的「觀」,禪定也就是 止觀。彌勒菩薩將禪那直稱為「瑜伽」,就含有「止觀」的 意義。瑜伽在梵語中是相應的意思,是馬和軛的結合義。最 早見於《梨俱吠陀》中,後來用到《奧義書》時代,其含義 是調息等的觀行法,觀梵我如一之理,以合於梵而與梵結合。佛教的瑜伽,特別是印度佛教密教的純密時期的瑜伽, 受到了瑜伽外道波曇梨所著《瑜伽經》的影響,佛教採用此 法,依三摩地(止)及毗缽舍那(觀)之觀行,與正理合一 的情態便為瑜伽。所以,瑜伽就是止觀,也就是禪定。禪修不只是身體的一種姿態,而是通過這種方式來達到 調製人的心意。心意可以分為官能感覺和意識感覺:眼 (視)、耳(聽)、鼻(嗅)、舌(味)、身(觸)是官能感覺, 也就是佛教所說八識中的前五識;意識感覺也就是第六意 識,包括很廣,從粗俗的感覺(例如嗔恚和慾望),到極細 微的感覺(例如恬靜平和都屬於意識感覺),人的思想、感 受、情緒、記憶和夢境等也都是意識感覺。禪修是一種意識 感覺上的活動,通過靜思慮可以用人的心意的一部分,來觀 察、分析和對治心意的其餘部分,以開發人們內在的一些微 量能量,使人有能力用直覺找尋出事物的真理,從而達到身 心的怡愉和發掘心性內在的智慧。藏傳佛教的禪修的解釋是「使熟習」,就是說現實社會 中有很多禪修的技巧和對虔誠的心意研究,需要人去認真熟 識和實踐,從而獲得大乘佛教所稱的悟。綜上所說,禪是印度各宗教普遍採用的一種修行方式, 釋迦牟尼佛亦以禪定為主要之修行方法,而成道及涅槃之 際,皆依禪法。佛教大、小乘的禪,在發展中,並不相同。 小乘佛教的禪定,按修行次第,分為初禪、二禪、三禪、四 禪,這就是所謂「四禪」(或稱為「四靜慮」)和四無色定兩 類,四禪之體為「心一境性」,其用為「能審慮」,特點為已 離欲界之感受,而與色界之觀念、感受相應。自初禪至第四禪,心理活動逐次展開,形成不同之精神世界。或謂自修證 過程而言,前三禪乃方便之階梯,只第四禪為真實之禪,稱 之為「真禪」。四禪是指:初禪——定生軎樂思維形式是「尋」(覺,尋求)、 「伺」(伺察,觀)。由尋求、伺察而厭離欲界(具有貪慾和 淫慾的眾生所居住的境界),進而產生喜樂的心情。當一個 修行的人在得到未到地定時,由於人定漸深,身心虛寂,心 一境性,毫無紛雜思念,自然不見有內外,這種情況需要經 過一天、七天,有的甚至需要一月、一年。如果定心不被破 壞,收穫增長,定中忽然覺得身心凝然,任運而動。當此之 時,還能感到自身的存在,就像天上的浮雲和地上的影子一 樣,就會漸漸地引發生理上、生命本能上的快樂。這種快樂 與我們平常感覺的快樂、喜悅不同。如果要想達到這種境 界,就必須像道家那樣,先打通任、督二條氣脈。氣是生理 上的本能活動,脈是神經系統的狀態。如果打通氣脈,就能 達到心一境性的地步,達到覺、觀兩個境界。二禪——離生軎樂思維形式是「內等凈」,因進一步 斷絕以名言為思慮對象的尋、伺作用,形成內心的信仰,故 名「內心凈」。由於初禪中未到地中的覺、觀二境還有擾亂 作用,而修行人卻以為得到這種初禪覺悟的境界便是極限 了,他卻不知道要想進入二禪,覺、觀二者都是病患,仍需 對治。因為從覺、觀所生的喜樂定為粗,它會障礙二禪的內 凈,所以又稱二禪為離生喜樂。要想排出它必須不領受不執 著才能遠離,要加強呵責才能遠離。在離開初禪,二禪還沒有產生時,稱為「中間禪」。中間禪,又可稱為轉寂心D在 ^ 此定中,必須依據云行觀來修,即壓下的有苦、粗、障,欣 & 上的有勝、妙、出。修行者應深知雲行觀法,讓心不憂悔,一心專精,加功修行,其心淡然澄靜,沒有分散,稱未到 地,也就是二禪的前方便定。久而久之,不失不退,專心不 停止,其心豁然,明凈皎潔,那麼定心與喜境俱發,就好像 人從暗室中走出來,看見日月光明,豁然明亮,而且喜境十 分美妙勝過初禪境界。就二禪來講,它具有內凈、喜悅、樂、一心四境。三禪——離喜妙樂思維形式是「行舍」(非苦非樂h 正念(正確的記憶)和正知(正確的智慧活動捨去二禪 所得的喜樂,住於非苦非樂「行舍」境地,並運用正念、正 知,繼續努力修習,從而產生「離喜妙樂」。二禪又叫做喜 俱禪,而三禪又稱樂俱禪。二禪雖然是內凈所發,但是大喜.| 涌動,讓定不牢固,應當捨棄。要用不受、訶責、觀心窮以 使它排除。不過三禪未到修前,中間有定,還要一心一意地 精心修行,其心自然澄靜,這是三禪的未到地。三禪有境:一舍、二念、三智、四樂、五心。三禪之樂,樂從內發,以 i 樂為主,遍身內外,為純真清靜妙樂充滿恬愉,為遍凈天所 居。遍凈天為三禪第三天,也是色界第九天,此夫最快樂,容易讓修禪的人墮落,所以一般修禪者不應該停留在此境,要很快到四禪天去。四禪——舍念清凈四禪的思維形式是「舍清凈」、「念 清凈」,捨棄三禪的妙樂名「舍清凈」;唯念修養功德,名 『『念清凈」。由這兩種清凈而得「不苦不樂」的感受。當修行達到三禪境界時,深見樂境也有過患,力求四禪不動定。得 人到地定,即為四禪方便定時,心無散動,然後其豁然開 發,定心安穩,出人息斷,是為修成四禪定之境。當四禪定 發時,沒有苦樂之境,與舍心俱生,所以又稱「舍俱禪」。 心如明鏡不動,也如凈水無波,斷絕各種亂想,正念堅固。 就如虛空,無諸垢染,所以稱之為「不動定」,又稱「世間 真實禪定」。在此定中,心不依善,也不作惡,無所依附, 已無形無質,而神通變化,皆從定而發,所以佛經上說,佛 以四禪為根本。它也具有四境:一不苦不樂,二舍,三念清 凈,四定心。以上「四禪」是通過特定系列的思維形式,引導眾生把 全部注意力嚴格地固定在佛教的信仰上,形成一種特殊的心 理感受。佛教宣傳四禪示寂後可脫離欲界,升入天界(眾生 中最高等級),居住於色界四禪天。四禪定一般作為世間禪, 此是出世間禪的基礎。「四無色定」中的「無色」,是指沒有任何物質性的東 西。「無色界」或稱「無色天」,高於色界的四禪天。四無色 定具體是指:空無邊處定要思想上排除一切物質形態的想法,只對 「虛空」作無邊的思維。修行者達到四禪時,甚為微妙,稍 稍感到滿足的人就不再前進了。如果不遇明師指點,不知斷 除「色」的束縛,斷絕各種思想,如果遇到捨命之時,就會 生無想天;造成大錯、特錯,所以要繼續醬$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捨去「空無邊處」的思維,轉到思維「識 無邊處」所達到的心理狀態,也就是以內識為對象,作超越「空無邊處」的觀想。修行者在到空無邊處定後,並舍空識, 就會達到識無邊定。無所有處定進一步覺悟到,不僅物質和虛空不存在, 而且連識也不存在,一切思維對象都不存在。就是無所有處 定。修行者得到識無邊處定後,仍然不能停留,還要用功修 行,並在此基礎上繼續精進。修行的人心不可憂悔,專精不 懈,一心內凈,空無所依,不見諸法,寂然安穩,心無動 搖,就達到了證「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無所有處定是捨棄一切想法,叫做 「非想"「非想」也是一種「想」,也應當捨棄,叫做「非非 想」。所謂「非想非非想處定」,就是要超越「無所有處」的 觀想而進入任何想都不存在的絕對寂靜狀態。修行者已得到 了「無所有處定」,仍不滿足,還要努力修行,進而就達到 了「非想非非想定」了。「四禪」和「四無色定」合稱為「八等至」小乘佛教 和後來的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對此都有很多的論述,這裡就不 贅述了。小乘佛教的禪定拘泥於固定的形式,認為只有靜坐能集 中心思,防止散亂。大乘佛教擴大了禪定的意義,認為禪定 不拘於動靜,甚至散心也能發揮定力,,影響行為。大乘佛教 禪定的具體方法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念佛禪和實相禪。念佛禪念佛禪的代表是「般舟三昧」,「般舟」意為念 佛,「三昧」意為定。謂佛陀生來容貌神異,不同凡俗,其 單著特徵有三十二個,稱為「三十二種相」。其微細隱密難 見之處,有八十個,稱為「八十種好」,合稱『『相好」。念佛禪認為藉助智慧,一心觀佛之相好及佛身之實相,或一心稱 佛名的修心方法。《觀無量壽經》說:「見此事,如見十方一 切諸佛,以見諸佛,故名念佛三昧,《大智度論》卷7也 稱:「念佛三昧能除種種煩惱及先世罪。」實相禪所謂實相是指事物的本相。大乘佛教中觀學派 認為實相就是「空」。實相禪就是把禪法和空觀聯繫起來, 也就是禪觀中既要看到一切事物的空性,又要看到事物的作 用,兩者不可偏廢,這是把禪法作為悟證大乘般若理論的方 法。隨著印度佛教的傳入,禪定也在中國流傳並獲得了發 展,現擇要介紹幾種:五門禪觀也稱「五停心觀」。(1)不凈觀,貪色慾的 修此禪定。觀境界不凈之相,停止貪慾,方法是觀自身不 凈,觀他身不凈,目的是消除對人生的貪戀,堅定修行之決 心。(2)慈悲觀,嗔恚重的人修此禪法。是指觀眾生可憐之 相,而停止嗔恚的禪定。《四教義》卷4說:「嗔恚多者,對 治修慈。」(3)因緣觀,愚痴重的人應修此禪法。愚痴者不 明佛理,以為人生具有永恆的實體,應當在禪定中觀想「十 二因緣」,三世因果相續的道理,以對治愚痴。(4)數息觀, 散亂心重的人修此禪法。指坐禪時計數呼吸以停止散亂心的 禪定,故此定又稱為「持息念」。(5)界分別觀,我見多者 修習的禪法。是指向諸法而分別六界或十八界,以停止人的 我見故。《四教義》卷4說:「著我多者,對·治修界方便觀。」 根據《俱舍論》,在印度小乘禪以「五停心觀」為主,中國 發展為五門禪法,融貫了大小乘禪,影響深遠。止觀雙修天台宗提倡「止觀雙修」,也稱為「定慧雙 修」,作為佛教的修習方法。「止」是止息妄念,專心一境, 不分散注意力,也就是禪定的意思。「觀」是觀照,即智慧 的意思。「止觀」就是禪定和智慧的並稱。天台宗創始人智 者大師認為,止觀雖說起來有先後,實際上兩者是不能分離 的,不是兩回事。天台宗還提出止觀並不限於傳統的靜坐馱 想,而是要體現於日常生活的一切方面,即是日常生活也要 有止有觀,隨時隨地止觀雙修。禪宗的禪定法門繼天台宗之後,六祖慧能大師的禪宗 南宗,從體用角度闡發定慧關係。他在《壇經·定慧品》中 說:「我此法門,以定慧為本。」 「定是慧之體,慧是定之 用。」強調定的重要。值得注意的是/六祖禪宗以般若智慧, 明心見性為禪。宣傳佛性本有,覺悟不假外求,提倡單刀直 入,直徹心源,見性成佛,即心是佛。後來經過南嶽懷讓和 青原行思的傳承,禪師們更把禪法融合在日常生活里,宣傳 行住坐卧,搬柴挑水,日用操作都可以體現禪的生活,從而 構成一種隨緣任運的禪定學說。這是對佛教傳統的禪定的觀 念的最大變革,是和印度佛教以及中國其他宗派不太一致的 禪定主張,並收效甚廣。禪在小乘佛教中被視為「三學」(戒、定、慧)之一, 相當於「定學」在大乘佛教中則被看作「六度」(布施、持 戒、忍辱、精進、禪那、智慧)之一,是由此岸世界到彼岸 世界的重要途徑。中國佛教學者逋常把「禪」和「定」合稱 「禪定」,其含義比較廣泛。事實上,這是不確切的,因為 「禪」只是「定」的一種。禪主要是一種修習方式,與作為宗派的禪宗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唐代宗密在《禪源諸詮集 都序》中曾把「禪那」作「定慧」解釋,並轉義為禪宗的 「禪」,而禪宗學者又主張以禪定來概括佛教的全部修習,所 以「禪」與「禪宗」便有了某種必然的聯繫。第二節拈花微笑禪宗是中國佛教的重要宗派,印度佛教只有禪而沒有禪 宗,禪宗是純粹中國佛教的產物。因為佛教創始於印度釋迦 牟尼,故而任何佛教宗派都說淵源於佛陀。據《大梵王問佛 決疑經》說,有一次大梵天王為使一切眾生得大利益,在靈 鷲山以一枝金色的波蘿花獻給釋迦牟尼佛,請佛陀說法。釋 迦牟尼佛應請登座,但沒有說一句話,只是信手枯著金波蘿 花展示給與會大眾。當時在座弟子和護法諸天,對佛陀的這 一舉動都罔惑不解,只有站在釋迦牟尼佛身旁的摩訶迦葉默 然神會,破顏微笑。佛陀知道大迦葉堪任大法,於是當眾宣 布:「吾有正法眼藏,浬榮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付 囑摩訶迦葉。」這一具有很濃的神話傳說,被認為是「禪宗」 之始。禪宗認為,佛陀在靈鷲山大會上「拈花示眾」,是要弟 子們領會佛教的根本精神,大迦葉「破顏微笑」則暗示他得 到了佛陀思想的真髓。於是大迦葉成了印度禪宗的初祖。 《五燈會元》卷1說: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惟迦葉尊lo-!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檠妙心,實相無相, 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世尊至 多子塔前,命摩訶迦葉分座令座,以僧伽梨圍之。遂告: 「吾以正法眼藏密付於汝,汝當護持,傳付將來。」世尊臨人 涅槃,文殊大士請佛再轉法輪。世尊咄曰:「文殊!吾四十 九年住世,未曾說一字,汝請吾再轉法輪,是吾曾轉法輪 耶?」世尊於捏槃會上,以手摩胸,告眾曰:「汝等善觀吾紫 磨金色之身,瞻仰取足,勿令後悔。若吾滅度,非吾弟子。 若謂吾不滅度,亦非吾弟子。」時百萬億眾,悉皆契悟。《指月錄》、《傳法正宗記》都有大致相同的記載,並說 釋迦牟尼佛尚說有一偈云: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無, 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頓悟法門的源頭,不依文字的教法由此而始,在印度共 傳了二十八代,都有偈語為證:第一祖摩訶迦葉偈曰:法法本來法,無法無非法。 何於一法中,有法有非法。第二祖阿難偈曰:本來付有法,付了言無法。 各各須自悟,悟了無無法。非法亦非心,無心一無法。 說是心法時,是法非心法。第四祖優波毪多偈曰:心自本來心,本心非有法。 有法有本心,非心非本法0第五祖提多迦偈曰:通達本法心,無法無非法。 悟了同未悟,無心亦無法。第六祖彌遮迦偈曰:無心無可得,說得不名法。 若了心非心,始解心心法。第七祖婆須密偈曰:心同虛空界,心法亦如此。 若了虛空故,是達真如理。虛空無內外,心法亦如此。 若了虛空故,是達真如理。第九祖伏馱密多偈曰:真理本無名,因名顯真理。 受得真實法,非真亦非偽。第十祖脅尊者偈曰:真體自然真,因真說有理。 領得真真法,無行亦無止。第十一祖富那夜奢偈曰:迷悟如隱顯,明暗不相離。 今付隱顯法,非一亦非二。第十二祖馬鳴大士偈曰:隱顯即本法,明暗無不二。 今付悟了法,非取亦非離。非隱非顯法,說是真實際。 悟此隱顯法,非愚亦非智。第十四祖龍樹尊者偈曰:為明隱顯法,方說解脫理。 於法心不證,無瞋亦無軎。第十五祖迦那提婆偈曰:本對傳法人,為說解脫理。 於法實無證,無終亦無始。第十六祖羅喉羅多偈曰:於法實無證,不取亦不離。 法非有無相,內外云何起?第十七祖僧伽難提偈曰:.心地本無生,因地從緣起。: 緣種不相妨,華果亦復爾。.有種有心地,因緣能發萌。 於緣不相礙,當生生不生。第十九鳩摩羅多偈曰:性上本無生,為對求人說。 於法既無礙,何懷決不決。第二十祖闍夜多偈曰:言下合無生,同於法界性。 若能如是解,通達事理競。第二十一祖婆修盤頭偈曰:泡幻同無礙,如何不了悟。 達法在其中,非會亦非古。第二十二祖摩拏羅偈曰: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 隨流認得性,無喜復無憂。認得心性時,可說不思議。 了了無可得,得時不說知。第二十四祖師子比丘偈曰:正說知見時,知見俱是心。 當心即知見,知見即於今。第二十五祖婆舍斯多偈曰:聖人說知見,當境無臭非。 我今悟真性,無道亦無理。第二十六祖不如密多偈曰:真性心理藏,無頭亦無尾。 應緣而化物,方便呼為智。第二十七祖般若多羅偈曰:心地生諸種,因事復生理。 果滿菩提圓,華開世界起。第二十八祖菩提達摩得法於般若多羅,並問曰:「我既 得法,當往何國作佛事?願垂開示。」於是般若多羅告訴菩 提達摩,當到中國弘揚禪法,他既是西方二十八祖,亦是東 土初祖,是為中國禪宗之始。從上述諸偈看來,雖示離言之教,而皆依言傳教。禪宗 在印度真有二十八祖嗎?自東漢起,印度、中亞以及西域等 地來我國譯經弘法的僧人日漸增多,他們曾帶來有關佛教傳 法的世系傳說,以標榜自己的法統正宗。其中與禪宗有直接 關係的是所謂《付法藏傳》。但其著者說法不一,據宗密說, 為當時「西域賢聖所」。此書前後有三譯,第一次是劉宋文 帝時由寶雲譯出,名《付法藏經》;第二次是北魏文成帝和 平三年(462),由曇曜譯出;第三次是北魏孝文帝延興二年 (472),由西域沙門吉迦夜譯出;收在《大正藏》第50冊。 乃敘述釋迦牟尼佛人滅之後,為傳持佛陀所教示之奧義,迦 葉尊者結集法藏,受持二十年後,付囑於阿難,阿難再付囑於商那和,乃至輾轉至師子比丘等二十三位印度佛教祖師嫡 嫡付法相傳之事迹與傳法世系。在《師子比丘傳》中說,師 子比丘在屙賓國時,因國王彌羅掘邪見熾盛,不信佛教,毀 壞佛寺,屠殺僧眾,師子比丘即為彌羅掘王所殺害。師子比 丘被殺之日,並未找到一個適當承接他的衣缽者,付法遂至 此斷絕。古來天台宗、禪宗均重視《付法藏傳》,以為付法 相承之規准。智者大師《摩河止觀》所述西天二十四祖即根 據本書(加上旁系之摩田提)。二十八祖之說始於唐智炬的 《寶林傳》,但天台宗宣稱,《寶林傳》所列最後四祖的名字 是杜撰的。因為智炬看到《達摩多羅禪經》中列有九人,第八名為達摩多羅,第九名為般若密多羅,於是就在「達摩」 上增加「菩提」二字,把菩提達摩移居般若密多羅之後,又 取其他地方二人的名字婆舍斯多和不如密多置於二十四祖之 後,便成了二十八祖。至道原之《景德傳燈錄》亦採用本書 二十三祖之傳承,另加上了婆須密、婆舍斯那、不如密多、 般若多羅、菩提達摩等五人,禪門付法西方二十八祖說逐漸 定型。然本書的內容與《阿育王傳》多類似,似非由梵文翻 譯而來,或依口傳,或參照該書而作。至宋代明教契嵩大師 依唐智炬的《寶林傳》,著《禪宗定祖圖》、《傳法正宗記》、 《傳法正宗論》等書,從而肯定禪宗的世係為二十八祖。通 過宗仁宗皇帝的敕賜入藏,遂成為定論。天台宗的僧人子昉、從義等,曾對禪宗定祖說予以激烈 反對。天台宗強調的禪修為《止觀雙修》法門,認為止觀是 禪定和智慧的合稱。智者大師創立天台宗,繼北齊慧文、南 岳慧思的禪學思想,提出止觀不可偏廢,在其《修習止觀坐 禪法要》中說,止觀如「車之雙輪,鳥之雙翼」。各自都要 為自己的法統找到淵源於釋迦牟尼佛至龍樹菩薩,故中國佛 教各宗派有說龍樹菩薩為「八宗之祖」的說法。事實上,無 論是天台宗二十四祖說還是禪宗二十八祖說,都是缺乏事實 根據的。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05禪宗思想與大圓滿法
※愚者求運氣,智者修氣運
※略破末世禪宗之流弊
※禪宗三關
※高人,修的都是內力 | 僧敲月下門
TAG:禪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