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 白話譯(45)
問曰:持戒是名自守,亦名不嬈眾生,何以故復言自守不嬈眾生耶?
(問:持戒就叫自守,也叫不嬈眾生,為什麼又說自守不嬈眾生啊?)
答曰:身口善,是名持戒;檢心就善,是名自守,亦名不嬈眾生。一切諸功德,皆戒身、定身、慧身所攝。言好持戒,是戒身攝;好自守,是定身攝;不嬈眾生,禪中慈等諸功德,是慧身攝。
(答:身口善,這叫持戒;檢心就善,這叫自守,也叫名不嬈眾生。一切功德,都由戒身、定身、慧身所攝。說好持戒,是戒身攝;好自守,是定身攝;不嬈眾生,禪中慈等眾功德,是慧身攝。)
問曰:亦無有人言不好持戒者,今何以言好持戒?
(問:也沒有人說不好持戒,現在為什麼說好持戒?)
答曰:有如婆羅門著世界法者言:「舍家好持戒,是為斷種人。又以自力得財,廣作功德,如是有福。出家乞食,自身不給,何能作諸功德?」如是為訶好持戒。
(答:有,如婆羅門著世界法的人說:「舍家好持戒,這是斷種人。又用自力得財,廣作功德,像這樣是有福。出家乞食,自身不給,怎樣能作各種功德?」像這樣是訶責好持戒。)
亦有著世界治道人,訶好自守者言:「人當以法治世,賞善罰惡,法不可犯,不舍尊親,立法濟世,所益者大,何用獨善其身,自守無事?世亂而不理,人急而不救!」如是名為訶好自守。
(也有著世界治道的人,訶好自守的人說:「人當用法治世,賞善罰惡,法不可犯,不舍尊親,立法濟世,所益者大,何用獨善其身,自守無事?世亂而不理,人急而不救!」象這樣稱為訶責好自守。)
亦有人訶好不嬈眾生者言:「有怨不能報,有賊不能擊,惡人不能治,有罪無以肅,不能卻患救難,默然無益,何用此為?」如是為訶好不嬈眾生。如偈說:
也有人訶責好不嬈眾生的人說:「有怨不能報,有賊不能擊,惡人不能治,有罪無以肅,不能卻患救難,默然無益,為什麼這樣作?」像這樣是訶責好不嬈眾生。如偈說:
人而無勇健,何用生世間?
親難而不救,如木人在地!
如是等種種不善語,名為訶不嬈眾生。是諸天人皆得好慧,持戒自守,不嬈眾生,行是善法,身心安隱,無所畏難,無熱無惱,有好名善譽,人所愛敬,是為向涅槃門。命欲終時,見福心喜,無憂無悔。若未得涅槃,生諸佛世界,若生天上,以是故言:得好慧,持戒自守,不嬈眾生。
(象這樣種種不善語,稱為訶責不嬈眾生。這些天人都得好慧,持戒自守,不嬈眾生,行這些善法,身心安隱,無所畏難,無熱無惱,有好名善譽,人所愛敬,這是向涅槃門。命欲終時,見自己所作的福心喜,無憂無悔。如果沒有得涅槃,生眾佛世界,或者生天上,所以說:得好慧,持戒自守,不嬈眾生。)
大智度論卷第九
釋初品中現普身
【經】爾時,世尊在師子座上坐,於三千大千世界中其德特尊,光明色像威德巍巍,遍至十方如恆河沙等諸佛世界;譬如須彌山王,光色殊特,眾山無能及者。
【論】問曰:佛以何力故,於一切眾生中,其德特尊,光明威德巍巍,乃如是耶?如轉輪聖王、諸天、聖人,亦有大力光明威德,何以獨言佛德特尊?
(【論】問:佛因為什麼能力,在一切眾生中,其德特尊,光明威德巍巍,竟象這樣啊?如轉輪聖王、眾天、聖人,也有大力光明威德,為什麼只說佛德特尊?)
答曰:此諸賢聖雖有光明威德,有量有限。譬如眾星,日光既出,則沒不現。佛從無量阿僧祇劫,集大功德,一切具足,因緣大故,果報亦大,餘人無此.
(答:這些賢聖雖有光明威德,有量有限。譬如眾星,日光既出,則沒不現。佛從無量阿僧祇劫,集大功德,一切具足,因為因緣大,果報也大,其他的人沒有這些。)
複次,佛世世修諸苦行,無量無數頭目髓腦常施眾生,豈唯國財、妻子而已!一切種種戒、種種忍、種種精進、種種禪定,及無比清凈,不可壞不可盡智慧,世世修行,已具足滿。此果力故,得不可稱量殊特威神。以是故,言因緣大故,果報亦大。
(又,佛世世修眾苦行,無量無數頭目髓腦常施眾生,豈唯布施國財、妻子而已!種種戒、種種忍、種種精進、種種禪定,及無比清凈,不可壞不可盡智慧,世世修行,已具足滿。因此果力,得不可稱量殊特威神。所以說因緣大,果報也大。)
問曰:若佛神力無量,威德巍巍,不可稱說,何以故受九罪報:一者、梵志女孫陀利謗,五百阿羅漢亦被謗;二者、旃遮婆羅門女,系木盂作腹謗佛;三者、提婆達推山壓佛,傷足大指;四者、迸木刺腳;
(問:如果佛神力無量,威德巍巍,不可稱說,為什麼受九罪報:一、梵志女孫陀利謗佛,五百阿羅漢也被謗;二、旃遮婆羅門女,系木盂作腹謗佛;三、提婆達多推山壓佛,傷佛足大指;四、迸木刺腳;)
五者、毗樓璃王興兵殺諸釋子,佛時頭痛;六者、受阿耆達多婆羅門請而食馬麥;七者、冷風動故脊痛;八者、六年苦行;九者、入婆羅門聚落乞食不得,空缽而還。復有冬至前後八夜,寒風破竹,索三衣禦寒;
(五、毗樓璃王興兵殺眾釋子,佛當時頭痛;六、受阿耆達多婆羅門請而食馬麥;七、因冷風動脊痛;八、六年苦行;九、入婆羅門聚落乞食不得,空缽而還。又有冬至前後八夜,寒風破竹,索三衣禦寒;)
又復患熱,阿難在後扇佛。如是等世界小事,佛皆受之。若佛神力無量,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東方恆河沙等諸世界,南西北方、四維、上、下,光明色像,威德巍巍,何以故受諸罪報?
(又再患熱,阿難在後扇佛。象這些世界小事,佛都受了。如果佛神力無量,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東方恆河沙等眾世界,南西北方、四維、上、下,光明色像,威德巍巍,為什麼受眾罪報?)
答曰:佛在人中生,有父母,受人身力,一指節力勝千萬億那由他白象力,神通力無量無數,不可思議。是凈飯王子,厭老病死苦,出家得佛道,是人豈受罪報,為寒熱等所困?如佛神力不可思議,不可思議法中,何有寒熱諸患?
(答:佛在人中生,有父母,受人身力,一指節力勝千萬億那由他白象力,神通力無量無數,不可思議。此凈飯王子,厭老病死苦,出家得佛道,這樣的人豈受罪報,為寒熱等所困?如佛神力不可思議,不可思議法中,那有寒熱眾患?)
複次,佛有二種身:一者、法性身,二者、父母生身。是法性身滿十方虛空,無量無邊,色像端正,相好莊嚴,無量光明,無量音聲,聽法眾亦滿虛空。此眾亦是法性身,非生死人所得見。
(又,佛有二種身:一、法性身,二、父母生身。此法性身滿十方虛空,無量無邊,色像端正,相好莊嚴,無量光明,無量音聲,聽法眾也滿虛空。此眾也是法性身,不是生死中的人所能得見。)
常出種種身、種種名號、種種生處、種種方便度眾生,常度一切,無須臾息時。如是法性身佛,能度十方眾生。受諸罪報者,是生身佛;生身佛,次第說法如人法。以有二種佛故,受諸罪無咎。
(常化出種種身、種種名號、種種生處、種種方便度眾生,常度一切,無須臾休息時。像這樣的法性身佛,能度十方眾生。受眾罪報的,是生身佛;生身佛,次第說法如人法。因有二種佛,受眾罪無失誤。)
複次,佛即得道時,一切不善法盡斷,一切善法皆成就,云何今實有不善法報可受?但憐愍未來世眾生故,現方便受此諸罪。
(又,佛在得道的當時,一切不善法盡斷,一切善法都成就,為什麼現在真實受不善法報?只是為了憐愍未來世眾生,現方便受此眾罪。)
複次,如阿泥盧豆,與一辟支佛食故,受無量世樂,心念飲食,應意即得;何況佛世世割肉出髓以施眾生,而乞食不得,空缽而還?以是事故,知佛方便,為度眾生故,受此諸罪。云何方便憐愍未來世?
(又,如阿泥盧豆,因施與一辟支佛食,受無量世樂,心念飲食,應意即得;何況佛世世割肉出髓以施眾生,而乞食不得,空缽而還?所以知道是佛方便示現,為度眾生,而受這些罪。什麼是方便憐愍未來世?)
五眾佛弟子施福薄故,乞種種自活之具不能得。諸白衣言:「汝衣食不能得,有病不能除,何能得道以益於人?」
(未來世五眾佛弟子因為布施福薄,乞種種自活之具不能得。眾白衣說:「你衣食不能得,有病不能除,怎麼能得道而利益別人?」)
是五眾當答:「我等雖無活身小事,有行道福德。我等今日眾苦,是先身罪報;今之功德,利在將來。我等大師佛入婆羅門聚落乞食,尚亦不得,空缽而還。佛亦有諸病,釋子畢罪時,佛亦頭痛,何況我等薄福下人!」
(這些五眾弟子當答:「我們雖然沒有活身小事,有行道的福德。我們今日眾苦,是前世罪報;今天的功德,利在將來。我們的大師佛入婆羅門聚落乞食,也尚且不得,空缽而還。佛也有眾病,眾釋子罪報將盡最後得報時,佛也頭痛,何況我們薄福下人!」)
諸白衣聞已,瞋心則息,便以四種供養供給比丘,身得安隱,坐禪得道。是為方便故,非實受罪。如毗摩羅詰經中說:佛在毗耶離國,是時佛語阿難:「我身中熱風氣發,當用牛乳,汝持我缽乞牛乳來!」阿難持佛缽,晨朝入毗耶離,至一居士門下立。
(眾白衣聽到這些說法,不再生氣了,便用四種供養供給比丘,眾比丘身得安隱,坐禪得道。是為了方便示現,不是真實受罪。如毗摩羅詰經中說:佛在毗耶離國,此時佛對阿難說:「我身中熱風氣發,應當用牛乳治療,你持我缽乞牛乳來!」阿難持佛缽,晨朝入毗耶離城,到一居士門下站在那裡。)
是時毗摩羅詰在是中行,見阿難持佛缽而立,問阿難:「汝何以晨朝持缽立此?」
(這時毗摩羅詰在此中行走,見阿難持佛缽而立,問阿難:「你為什麼晨朝持缽站在這兒?」)
阿難答曰:「佛身小疾,當用牛乳,故我到此。」
(阿難答說:「佛的身體有小病,當用牛乳治療,所以我到此。」)
毗摩羅詰言:「止!止!阿難,勿謗如來!佛為世尊,已過一切諸不善法,當有何病?勿使外道聞此粗語,彼當輕佛!便言佛自疾不能救,安能救人?」
(毗摩羅詰說:「不要說了!不要說了!阿難,不要謗如來!佛是世尊,已經超過一切不善法,當有何病?不要使外道聽到這些粗話,他們當輕視佛!便說佛自己有病不能救,怎能救人?」)
阿難言:「此非我意,面受佛敕,當須牛乳!」
(阿難說:「這不是我的意思,佛當面對我說的,當須牛乳!」)
毗摩羅詰言:「此雖佛敕,是為方便,以今五惡之世故,以是像度脫一切。若未來世有諸病比丘,當從白衣求諸湯藥。白衣言:『汝自疾不能救,安能救餘人?』諸比丘言:『我等大師猶尚有病,況我等身如草芥,能不病耶?』
(毗摩羅詰說:「這雖然是佛說的,這是方便,因現在五濁惡世,用這種像度脫一切。如果未來世有眾病比丘,當從白衣求眾湯藥。白衣說:『你自己有病不能救,怎能救其他的人?』眾比丘說:『我等大師猶尚有病,況我等身如草芥,能不病嗎?』)
以是事故,諸白衣等以諸湯藥供給比丘,使得安隱,坐禪行道。
(因這件事,眾白衣等用各種湯藥供給比丘,使他們得到安穩,坐禪行道。)
有外道仙人,能以藥草、咒術除他人病,何況如來一切智德,自身有病而不能除?汝且默然!持缽取乳,勿令餘人異學得聞知也。」以是故,知佛為方便,非實病也。諸罪因緣,皆亦如是。以是故,言佛其德特尊,光明色像,威德巍巍。
(有外道仙人,能用藥草、咒術除他人的病,何況如來一切智德,自身有病而不能除?你不要聲張!持缽取乳,不要使其他的人及異學聽到啊。」所以,知道佛是方便示現,不是真實有病啊。佛的眾罪因緣,也都是這樣。所以說佛其德特尊,光明色像,威德巍巍。)
【經】爾時,世尊以常身示此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眾生。是時,首陀會天、梵眾天、他化自在天、化自樂天、兜率陀天、夜摩天、三十三天、四天王天,及三千大千世界人與非人,以諸天華、天纓絡、天澤香、天末香、天青蓮華、赤蓮華、白蓮華、紅蓮華、天樹葉香,持詣佛所。
【論】問曰:佛何以故以常身示此三千大千世界中一切眾生?
(【論】問:佛為什麼用常身展示給此三千大千世界中一切眾生?)
答曰:佛欲說摩訶般若波羅蜜,入三昧王三昧,從足下相輪光明,上至肉髻光炎大明。譬如劫盡燒時,諸須彌山王隨次燃盡。是光明遍滿三千大千世界,乃至十方恆河沙等諸佛世界,皆悉大明。眾生見者,畢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佛欲說般若波羅蜜初神力。
(答:佛想說摩訶般若波羅蜜,入三昧王三昧,從足下相輪光明,上到肉髻光炎大明。譬如劫盡燒時,眾須彌山王隨次燃盡。此光明遍滿三千大千世界,乃至十方恆河沙等眾佛世界,全都大明。眾生看見光明的,必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佛想說般若波羅蜜剛開始時顯示的神力。)
第二、一切毛孔皆悉微笑。第三、放常光明,面各一丈。第四、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而笑。第五、入師子遊戲三昧,三千大千世界六反震動。第六、佛坐師子座,現最勝身,光明色像,威德巍巍。以此神力,感動眾生。其有信者,皆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第二、一切毛孔全都微笑。第三、放常光明,四面各一丈。第四、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而笑。第五、入師子遊戲三昧,三千大千世界六反震動。第六、佛坐師子座,現最勝身,光明色像,威德巍巍。用此神力,感動眾生。他們有相信的,必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其中疑者,示常身,便得信解而各說言:「今所見者,是佛真身。」以佛力故,此三千大千世界中人,見佛常身,遠近無礙。是時,三千大千世界眾生,皆大歡喜言:「此真是佛身!」佛初生時,初成佛時,初轉****時,皆以此身;如是思惟,此真是佛身。
(對其中有懷疑的人,顯示常身,便得信解而大家都說道:「現在所見的,是佛的真身。」因佛力,此三千大千世界中人,見佛常身,遠近無礙。這時,三千大千世界眾生,皆大歡喜說:「此真是佛身!」佛初生時,初成佛時,初轉****時,都用此身;這樣想,此真是佛身。)
問曰:何以故名為凈居天、梵世天?
(問:為什麼叫凈居天、梵世天?)
答曰:四禪有八種:五種是阿那含住處,是名凈居;三種凡夫、聖人共住。過是八處,有十住菩薩住處,亦名凈居,號大自在天王。梵世天者,生處有三種:一者、梵眾天,諸小梵生處;二者、梵輔天,貴梵生處;三者、大梵天,是名中間禪生處。
(答:四禪天有八種:五種是阿那含住的地方,這叫凈居天;三種凡夫、聖人共住。過這八天,有十住菩薩住的地方,也叫凈居,號大自在天王。梵世天,生的地方有三種:一、梵眾天,眾小梵生的地方;二、梵輔天,貴梵生的地方;三、大梵天,這叫中間禪生的地方。)
問曰:離欲是同,何以故有貴賤異處?
(問:離欲是同,為什麼有貴賤,生的地方不同?)
答曰:初禪三種:下、中、上。若修下禪,生梵眾;若修中禪,生梵輔;若修上禪,生大梵。慈行亦如是。如妙眼師念言:「我為眾人說法,皆生梵天中。我今不應與弟子同處,當修上慈。」修上慈故,生大梵天中。
(答:初禪三種:下、中、上。如果修下禪,生梵眾天;如果修中禪,生梵輔天;如果修上禪,生大梵天。慈行也是這樣。如妙眼師心想:「我為眾人說法,都生梵天中。我今不應與弟子生在一個地方,當修上慈。」因修上慈,生大梵天中。)
複次,第一清凈心故,生大梵天中。
(又,因第一清凈心,生大梵天中。)
問曰:何以故於四禪中但說初、後,不說中間?
(問:為什麼在四禪中但說初、後,不說中間?)
答曰:初門離欲難故,最後微妙難得故,中間易入故不說。
(答:因初門離欲難,最後微妙難得,中間易入所以不說。)
複次,言梵世已攝色界,以第四禪第一妙故別說。
(又,說梵世已攝色界,因第四禪第一妙所以另外說。)
複次,以人多識梵天,不識余天,是故但說梵天。以凈居天常憐愍眾生,常勸請佛故。
(又,因人大多知道梵天,不知道其他的天,所以只說梵天。因凈居天常憐愍眾生,常勸請佛。)
複次,佛說法聲至梵天。佛得道時,諸天展轉唱告,乃至凈居天。以是故,說初、後,不說中。
(又,佛說法聲到梵天。佛得道時,眾天展轉唱告,乃至凈居天。所以說初、後,不說中間。)
複次,梵天近欲界故應聞,凈居天是色界主,是故應聞。譬如守門人識客;客至其主,主則識之,中間無事故不說。
(又,因梵天離欲界近所以應聞,凈居天是色界主,所以應聞。譬如守門人認識客人;客到他的主人面前,主人就認識他,中間無事所以不說。)
複次,二禪大喜,三禪大樂,喜、樂放逸,是故不說。
(又,二禪大喜,三禪大樂,喜、樂放逸,所以不說。)
問曰:何以名他化自在?
(問:為什麼叫他化自在天?)
答曰:此天奪他所化而自娛樂,故言他化自在。化自樂者,自化五塵而自娛樂,故言化自樂。兜率名知足天,夜摩名善分天,第二名三十三天,最下天是四天王諸天。
(答:此天奪他所化而自娛樂,所以說他化自在。化自樂的天神,自化五塵而自娛樂,所以說化自樂。兜率叫知足天,夜摩叫善分天,第二叫三十三天,最下面的天是四天王眾天。)
須彌山高八萬四千由旬,上有三十三天城。須彌山邊有山,名由揵陀羅,高四萬二千由旬。此山有四頭,頭各有城,四天王各居一城。夜摩等諸天,七寶地在虛空中,有風持之令住;乃至凈居亦復如是。
(須彌山高八萬四千由旬,上有三十三天城。須彌山邊有山,叫由揵陀羅,高四萬二千由旬。此山有四頭,頭各有城,四天王各居一城。夜摩等眾天,七寶地在虛空中,有風持之使住;乃至凈居也是這樣。)
如是諸天見佛身清凈,大光明凈,持諸供具水陸諸華,陸地生華,須曼提為第一;水中生華,青蓮華為第;若樹生華;若蔓生華。是諸名華,種種異色,種種香薰,各持天華來詣佛所。
(像這樣眾天見佛身清凈,大光明凈,持各種供具水陸眾華,陸地生華,須曼提為第一;水中生華,青蓮華為第一;或者是樹生華;或者是蔓生華。這些名華,種種異色,種種香薰,各持天華來到佛說法的地方。)
以此諸華,色好多香,柔軟細滑,是故以此為供養具。云何為天華?天華芬薰,香氣逆風。諸天纓絡,懸在佛上。天澤香以途佛地,天末香以散佛上。
(因這些華,色好多香,柔軟細滑,所以用此為供養具。什麼是天華?天華芬薰,香氣逆風。眾天纓絡,懸在佛上。天澤香以塗佛地,天末香以散佛上。)
天蓮華青、赤、紅、白,何以無黃?黃屬火,火非水華所宜故。天寶蓮華,琉璃為莖,金剛為台,閻浮那陀金為葉,柔軟且香;並天樹葉香,持詣佛所。
(天蓮華青、赤、紅、白,為什麼沒有黃色?黃屬火,因火色花不宜水中生。天寶蓮華,琉璃為莖,金剛為台,閻浮那陀金為葉,柔軟且香;並天樹葉香,持到佛說法的地方。)
問曰:若諸天供養,應持天華,人及非人,云何得天華?
(問:如果眾天供養,應持天華,人及非人,怎麼得天花?)
答曰:佛以神足放大光明,地六種震動,諸天雨種種妙華,滿三千大千世界,以供養佛;是人非人,或取此華而以供養。
(答:佛以神足放大光明,地六種震動,眾天雨種種妙華,滿三千大千世界,用供養佛;這些人非人,或取這些花而用供養。)
複次,天竺國法,名諸好物,皆名天物。是人華、非人華,雖非天上華,以其妙好故,名為天華。是故言人非人持諸天華,是則無咎。
(又,天竺國法,叫好物,都叫天物。這些人間的花、不是人間的花,雖然不是天上的花,因其妙好,稱為天華。所以說人非人持眾天花,這樣說沒有失誤。)
推薦閱讀:
※感應篇彙編白話節本(卷二)
※佛說無量壽經白話淺釋 四 三祇修證
※孝經白話註解
※<卜筮正宗>白話解(三)
※《壽康寶鑒》白話文連載(四十八)——保身廣嗣要義 王蓮航
TAG:白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