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與中國傳統文化
06-12
以下為講座內容摘要:「四大名著」的說法始於新中國成立後,是出於普及古典文化與文學的需要,幾十年來,已經成為了約定俗成的提法。「四大名著」都蘊藏著豐厚的文化內涵,能夠提升境界、澡雪精神、豐富人生!中國傳統文化的根脈主要是儒釋道三家,本次講座,即以「四大名著」為切入點,探尋其中所蘊含的文化哲理、人生啟示。1、《三國演義》——虛《三國演義》是在陳壽《三國志》等歷史記載的基礎上,按照一定的美學理想所創作的一部歷史演義小說,有虛有實。在藝術手法上,《三國演義》「七分事實,三分虛構」,正是虛構部分的巧妙使得這部奇書流傳廣遠,三國故事家喻戶曉。「虛」的藝術手段出自道家虛靜空靈、坐忘心齋的美學理想,對中國藝術精神有著極其深刻的影響。 2001年5月18日,崑曲以全票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首批「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崑曲用聲音和身段來表演人物和情節,是「以虛勝實」藝術的極致體現。舉凡繪畫、書法、戲曲、詩歌都有著以虛勝實的審美追求。對於「虛」的理解,有助於我們把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1推薦書目洪應明《菜根譚》《傅佩榮細說<老子>》《傅佩榮<莊子>心得》雷勇等著《漫話<三國演義>》李澤厚《美的歷程》2、《水滸傳》——義《水滸傳》是一部英雄史詩,歌頌了正義,歌頌了天下英雄的情意。《論語·顏淵》:「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義即「天下弟兄的義氣,以武力實現體制外的正義。「」(宋江)仗義疏財,扶危濟困,是個名聞天下的好漢。 ——《水滸傳》第二十二回從及時雨宋江等人物形象分析入手,可以更好地理解儒家重仁尚義的道德追求。2推薦書目《弟子規》南懷瑾《論語別裁》周秉德《我的伯父周恩來》查洪德註譯《近思錄》陳洪、孫勇進《漫說水滸》3、《西遊記》——心 心生,種種魔生;心滅,種種魔滅。 孫悟空大鬧天宮,被壓五行山下,西行取經求得正果。隱喻了放心、定心、修心的全過程。行者道: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三藏道:「徒弟,我豈不知?若依此四句,千經萬典,也只是修心。」 ——《西遊記》第八十五回 勤修戒定慧,戒除貪嗔痴熊怪竊袈裟、真假美猴王、烏雞國等故事中,都蘊含作者對於修心的闡釋與理解。以此為視角,可以學習佛家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明心見性、自凈其意的人生智慧,自然「一心止水常平湛,萬事浮雲任往還」。3推薦書目星雲法師《佛光菜根譚》證嚴法師《靜思語》星雲法師《六祖壇經講話》凈空法師講法視頻劉勇強《奇特的精神漫遊——西遊記新說》4、《紅樓夢》——夢「《紅樓夢》應趁風和日暖時去讀,來印證書中的明媚鮮艷《紅樓夢》應趁秋高氣爽時去讀,來印證書中的玉振金聲《紅樓夢》應趁風晨雨夕時去讀,來印證書中的怨曠簫騷《紅樓夢》應趁冬閨消寒時去讀,來印證書中的溫暖融和」《紅樓夢》由好到了,由色悟空。唱響了一曲青春的頌歌與輓歌。從《紅樓夢》命意入手,側重主旨解讀,從寶黛愛情悲劇,賈府的興衰成敗說開去,與讀者分享,「悲喜千般皆幻渺,古今一夢盡荒唐。」 浮生著甚苦奔忙?盛席華筵終散場。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夢盡荒唐。漫言紅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長。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 ——《石頭記》脂評甲戌本第一回人,如果把現實生活中的名利得失、苦樂悲歡當作一場大夢,以無生之覺悟,為有生之事業。放下「小我」,自能昂揚奮發,更好地去擁抱生活!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當今旗人家庭注重傳統教育
※毛澤東思想與中國文化傳統
※傳統民俗擇日搬家儀式
※如何保護傳統報刊的核心競爭力?
※正確認識中國傳統建築風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