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哲學概論》講義

《哲學概論》講義

《哲學概論》講義

黎業文

1999年

目的:按西方和中國哲學思想史的進展來認識和研讀西方和中國的哲學。西方哲學由希臘哲學開始敘述,然後是中世紀哲學、現代哲學、近代哲學和當代哲學。中國哲學由先秦時代開始,經過漢代、魏晉南北朝、隋唐、宋明、清代、當代論述。主要目的是引導學生去借著各中、西方思想家的反思過程來提升本身的反思能力。我們將站在基督教的角度來反思以上哲學。

哲學的定義、範圍、價值

Ⅰ.希臘哲學-西方哲學之搖籃

A.古希臘哲學(蘇格拉底前期)

B.「智者」的哲學

C.蘇格拉底-知識與價值

D.柏拉圖-概念的世界

E.亞里士多德-世界中的概念

F.希利尼人的哲學

G.基督教教父的哲學

Ⅱ.中世紀哲學-經院哲學

A.安瑟倫-經院哲學之父

B.亞奎那-基督教之亞里士多德

Ⅲ.現代哲學

A.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

B.理性主義:笛卡兒-現代哲學之父

士賓梛莎與萊布尼茲

C.經驗論主義:洛克與伯克萊,休謨與懷疑主義

D.啟蒙時代

E.康德與唯心論

Ⅳ.近代哲學(十九至廿世紀初期)

A.唯物論與無神論

B.存在主義

C.實證主義

Ⅴ.當代哲學

A.現象學與符號結構主義(潮流文化)

B.解釋學

C.世俗化主義與文化現象

西方哲學方法論概述

中國哲學

一. 先秦時代的哲學(子學)

二. 漢代的哲學(經學)

三. 魏晉南北朝的哲學(玄學)

四. 隋唐的哲學(佛學)

五. 宋明的哲學(經學)

六. 清代的哲學(經學)

七. 當代中國哲學(現代新儒家)

八.中國哲學方法論的問題

功課作業

一.閱讀講義。

二. 專論一篇。30%

這是第四個階段(神學學士)的課程,要求你寫一篇1500-2500字的文章連同考卷交上。你可選擇以下任何一位中國哲學人物來編寫文章。

孔子、孟子、莊子、韓非子、董仲舒、范仲淹、朱熹、陸象山、王陽明、康有為、馮友蘭、唐君毅,(只選一位人物)。

請到書局去買一本中文書(世界各地書局不會難找到談論這些人物的書籍)參考。文章可遵照以下形式編寫:該人物的生平(佔五分之一篇幅),哲學思想(佔五分之三),你(站在基督教的角度)對該人物哲學思想的評論(佔五分之一)。

三.考試。70%

參考書(學生不必購買,講義足夠完成考試。)

(編寫專文必須購買一兩本適當的中國哲學書籍)

1.白高倫 《哲學與基督信仰》。香港:證道,1980。

(以基督教觀點按哲學史來看西方哲學主要人物的思想)

2.鄔昆如 《西洋哲學史》。台北:正中,1971。

(按哲學史來看西方哲學的主要思想。作者曾受神學教育,但討論中肯適切。可作為教科書)

3.薛華 《前車可鑒》。(從基督教角度看西方哲學的興盛和沒落)

4.Russell,R. AHistoryofWesternPhilosophy.London:Unwin,1979.

(著名西方哲學教科書。字裡行間反對和嘻笑基督教。)

5.Hunnex,M.D. ChronologicalandThematicChartsofPhilosophyandPhilosophers.

GrandRapids:Academie,1986.(認識西方哲學人物和思想表格)

6.鄔昆如 《哲學概論》。台北:五南,1984。(按西方哲學主題來討論)

7.傅偉勛 《西洋哲學史》。台北:三民,1965.(按哲學史來看西方哲學。作者為佛教徒)

8.塔那斯.理查德 《西方心靈的激情》。王又如譯。台北:正中,1995。

(從社會和心理學角度來看西方哲學的發展和轉變。沒有一般哲學書的苦悶難讀)

9.布魯格 《西洋哲學辭典》。台北:國立編譯,1976。

10.唐佑之 《信仰與知識》。香港:證主,1978。(從基督教角度看宗教哲學和它的價值)

11.梁燕城 《寂智思風雲》。台北:宇宙光,1990。

(從基督教角度默想數個西方哲學的主題和人物)

11.馮友蘭 《中國哲學史》。香港:開明,1924。

12.范壽康 《中國哲學史綱要》。台灣:開明,1970。

13.勞思光 《中國哲學史》。一至三卷。香港:友聯,1980。

引言

定義:哲學(Philosophy),此字原由兩個希臘文拼合起來,φιλο(愛好)、σωφια(智能/知識),因此哲學的基本定義就是「愛好智能/知識」(loveofwisdom/knowledge)。

以上只是按字義得到的基本定義,後來的哲學家對哲學另有更廣更深的定義: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Plato)說哲學是追求「善」(GOOD))的學問。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Aristotle)把哲學當著是一門宇宙性的學問。

廿世紀英國哲學家羅素(B.Russell)因為自己的專門研究而說哲學就說邏輯學。

廿世紀奧地利亞哲學家維根斯坦(Wittganstein)把哲學當著是一種思想活動,並不是死板思考的東西。

哲學可能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定義,但是,簡略的說,哲學就是愛好認識這宇宙萬物,思考要知其究竟,以便讓人建立有系統的知識。

哲學的起源

不同的民族對哲學皆有不同的看法:

一.古人說哲學起源於「驚奇」(Wonder)。柏拉圖說︰「驚奇為哲學者特有之性質」。亞里士多德說︰「不論古今,人皆由驚奇而產生哲學之念」。相信古人因為看見宇宙萬物運作的偉大和奇妙而產生驚奇,因此想尋求其知識而成就哲學思想。

二.後人謂哲學起源於「懷疑」(Doubt)。笛卡兒(Descarte),費兒巴特(Feuerbach)認為「哲學是由懷疑而生」。因為人有了基本的知識,漸漸對其他不明白的事物產生疑問而生懷疑,因此想深一層去找出原因而思考。

三.心理學家認為人的「求知慾」(TheDesiretoknow)產生哲學。這求知慾是由人這萬物之靈與生俱來的。

我們可簡略結論說哲學就是人類對已存在宇宙的一種好奇反應。

哲學的價值

一.鍛煉頭腦:借著認識哲學思想和哲學家的思考方法來提高自己的分析力、適當的問答力、觀念表達(語言)力、系統組織力、邏輯方法能力、以致能做個「頭腦發達,思想精銳」的人。

二.分辨(批判)能力:分辨自己、別人,分辯信仰、異端,分辯時代、潮流。深入了解各樣事物,不致人云亦云,隨波逐流,以致可以選擇適當的人生觀或為自己的思想給與正確的辨別。

三.認識哲學:它的歷史變遷、興衰,人物思想,它對社會、宗教、文學、藝術等等的影響力,以致可從中吸取教訓,認清何謂人、物、史的價值。

四.另外,研究宗教哲學更加龔固人的信仰:「研究宗教哲學的人是要揭發陳腐的思想,空洞的口號...」(白高倫:哲學與基督教信仰,頁318)。「宗教的內容是信仰,神學的目的就是在於探究信仰的深度,解釋宗教的意義與價值。這是需要運用理性,作客觀的分析...因此,理性的查究與解釋,是需要哲學的工作」(唐佑之:信仰與知識,頁14)。

哲學的範圍

學者們對哲學的範圍有不同的看見,按照杜威圖書分類法的分析如下:

|--Ontology實存論

|--Cosmology宇宙論

|--Space空間

|--形而上學|--Time時間

|Metaphysics--------|--Motion動作

||--Structure結構

||--Force&Energy能量

||--Number&Quantity數量

|

||--Teleology終極論

|--知識論--------------|--Finite&Infinite限度論

|Epistemology|--Theoryofknowledge認知理論

||--Causation因果論

||--Determinism預定論

哲------|

學||--Induction歸納法

||--Deduction演繹法

|--邏輯學--------------|--Fallacies&Errors錯誤論

|Logic|--Syllogisms三段論法

||--Hypotheses假設法

||--Argument&Persuasion辯論法

||--Analogy模擬法

|

||--DifferentSystems系統論

||--Political政治倫理

||--Family家庭倫理

|--倫理學---------------|--Economics/Occupational經濟職業

|Ethics|--Recreation娛樂倫理

||--Sex性

||--Social社會

||--Consumption消費倫理

||--Life生命倫理

||---美學

|Aesthetics

|

|--宗教哲學--政治哲學--科學哲學--歷史哲學

I.希臘哲學-西方哲學之搖籃

約莫在公元前二千年,希臘半島和鄰近的地區已成為地中海文化和文明的發源地。公元前一千年前,小亞細亞已成為地中海一帶的工商業及思想中心。天文學(由航海而來),數學(由建築和工商來)皆發達。

我們約可把希臘哲學分成兩個時期:

A.古希臘:十至六世紀。又稱為「神話時期」或「哲學前期」。

B.全盛期:六至一世紀。又稱為「雅典時期」。

A.古希臘時期

古希臘時期也被稱為蘇格拉底前期。從當時最寶貴的兩本書中,荷馬(Homer)的詩歌及伊索(Hesiod)寓言,讓人們知道當時的社會是一個神話和奴僕制度的社會。在工商業發達的城巿,奴僕也有較大的權力和較高的知識。當時的信仰是多神的,以主神宙斯(Zeus)及其妻海拉(Hera)居奧林匹斯山(Mt.Olympas)為主。

當時有三本代表作。這三本著作描述的事情可追溯遠至公元前二千年的希臘群島人們的思想,表現出了典型的希臘哲學在混亂無序的變遷中欲尋找清晰共相的解釋:

a.荷馬史詩(Homeros)(此詩集資料約收集於公元前八世紀):故事多圍繞著神與人的糾纏關係。目的是要教導人怎樣去尋找更完美的生活。相信人裡面有善、惡這二元在競爭,但是人具有自由選擇善惡的權柄。這些詩歌式的神話敘述人的努力和神的為難,自由意志和命運的對抗,罪惡和報應,展現出了人的道德爭鬥。荷馬史詩中兩篇長詩《埃利奧特》(Iliad)和《奧德賽》(Odyssey)的故事也為後來西方文學家提供了許多想像力。

b.伊索寓言(Hesiodos):認為神與人都是源自海洋,因此宇宙是混沌的,但愛與恨的力量使天地萬物有秩序。但是惡神常破壞這自然秩序而起天災,惡人的敗壞卻出人禍。

c.奧菲斯神話(Orpheus):書中的故事多具東方色彩,不但主張世界有善、惡二元對立並且永恆爭鬥,而且主張人體內有靈、欲二元。相信靈魂是受困於肉體內受苦難,要解脫就必須要修行節制慾望。

當時的哲學思想約可分為五大派:

一.米利都人(TheMilesians):約在公元前六世紀,小亞細亞海岸米利都(Miletus)地愛奧尼亞城(Ioniancity)開始有思想的轉變。這裡的泰勒斯(Thales)及他的繼承者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和阿那克西米尼(Anaximenes)推出了一種新穎和異常重要的理解世界方法。

A.泰勒斯(Thales624-547BC)-認為「水」是萬物本源,為萬物的變動原料。

B.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610-546BC)-提出「無限」(一種混沌未分,無限性的物質)為萬物本源。

C.阿那克西米尼(Anaximenes585-525BC)-提出「氣」為一切物質的源頭。

以上三位哲學家的思路可歸納結論為:

a.他們認為/知道萬物是從某些物質組成。最基本的物質就是從自然(φυρι)中產生。

b.這一種物質是永遠存在的。

c.這一種物質是無界限的,它充滿著整個宇宙。

d.這一種物質是『活』的,一直以不同的形式出現。

二.畢達格拉斯學派(ThePythagoreans):這派學者比較傾向宗教或道德倫理觀。畢達格拉斯(Pythagoras580-500BC)-認為「數」是萬物的本源,不同的「數」造成和諧。他找出了許多用數目字合成的公程序,也創了音樂的和音學。魂(soul)是為人體帶來和諧,魂是不滅的,人需要追求魂的聖潔。

三.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ofEphesus580-480BC)認為「這世界...它不是由任何神創造,也不由任何人創造。它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永遠是一團永恆的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燒,在一定分寸上熄滅」。他把事物變化的規律稱為「道」(λογοs)。他強調『對立、統一』論:「對立的東西才會產生和諧,並不是相類的東西產生和諧」。

四.愛利亞派(TheEleaticSchool)

A.巴曼尼德斯(Parmenides515-440BC)-他把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分開,而認為只有借著理性才能認識真理,只有意識決定存在。

B.芝諾(Zeno490-430BC)-提出不可解決的邏輯這種弔詭式(反合式)辯證法。把『不動原理』運用在「阿基利斯和龜」和「飛矢不動」上。認為由一端走到另一端必然有一中間點。如果是龜先走一步,那競跑家阿基利斯就必須先走過龜的中間點,但是這時龜又另外走了一個中間點,因此阿基利斯永遠要追向上一個龜走過的中間點。結論是阿基利斯永遠跑不過龜。(當時,今天我們知道這是錯的,因為芝諾只依據空間(space)來分析),並沒有加上時間(time)的觀念。

五.多元論者(ThePluralists)是為了反對以上四學派的矛盾而產生。

A.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495-435BC)-他綜合以前的思想,提出「土」,「水」,「氣」,「火」是萬物本源,而這四元素卻需要用「愛」與「恨」來帶動它們的結合與分離。

B.阿那克薩哥拉(Anaxagoras500-428BC)-他認為一切事物都是由許多性質不同的物質微粒構成的。「原子論」的趨型思想開始出現。另外,他提出精神(mind,νου)是具有無限的力量,是人和宇宙的主宰。

C.德莫克利圖(Democritus460-370BC)-他提出了「原子論」。一切的事物本原是原子(一種統一不變的實體)和「虛空」。原子是極微不可見、無限數、不可分裂、不可滅、永恆的。「虛空」給原子提供運動的空間。因此,原子是「存在」,「虛空」叫「非存在」,「非存在」也是一樣實在的。

結論:這時期是希臘哲學的誕生時期。當時希臘思想正嘗試運用「認知」(cognative)的方法去觀察(observation)和推理(reasoning)發現宇宙的自然現象和奧秘,並給以適當的解釋。這些解釋開始擺脫神話或是經驗成分。人們開始從一個新的角度-人的心靈對物質現象的批判分析-出發去探索終極的、普遍的問題和尋求答案。

B.全盛期:公元前六至一世紀。又稱為「雅典時期」。

公元前490-470年,雅典人聯合其它鄰邦,共同打退波斯人。戰後雅典人把戰艦改為商船,使雅典成為世界第一大商港,也成為不同種族、文化的匯聚處。因為雅典人與其它地區的人頻頻接觸,加上競爭的結果,自然他們的科學漸漸發達,精密的數學立即產生,航海的範圍擴張後,高深的天文學也同時產生。他們的經濟環境自然寬裕起來,為他們提供了研究思想的先決條件。當時社會中出現許多有學問的人,被稱為「智者」(sophists)。這些智者不只是開學堂教授教育,並且成為各地主邦國的「說客」,希望自己的學問和見識贏得眾人的承認。

蘇格拉底和智者們(Socrates(469-399BC)&Sophists)

這時雅典人曾被斯巴達的人打敗,當時流行的是唯物主義,使青年人失去宗教的信仰。在他們失望之餘,蘇格拉底提出了何謂道德?何謂理想的國家?最後還要問,何謂自己?他大力提倡目的論,也認為哲學應該研究事物的目的而不是因果規律。他所注意的是社會倫理問題,人應該追求永恆不變的美德。他說「美德就是知識。作惡的人是無知識的人,有知識的人才可以管理國家。」他採用了「問答法」來討論,就是通過雙方一問一答,一直至問題得到清楚結論。

出名的「智者」有普羅塔哥拉(Protagoras)和哥基亞(Gorgias)。「智者」認為「肯定的知識是無可能的,因為萬物都在變動與變化,真正的存在(本質)是無法知道的。」他們是最早期的懷疑主義者。

哥基亞(Gorgias483-375BC)思想可歸納三個命題:

a.無物(本質/源頭)存在,

b.如有某物存在,那這東西是無法知道的,

c.就算此物被認識,也無法說出來告訴別人。

普羅塔哥拉(Protagoras481-411BC)認為:

「知識就是感覺,事物對於你就是它現在向你呈現的樣子,對於我是它向我呈現的樣子。」

當時的「智者」喜歡周遊希臘各城邦之間,並且以雅典為活動的中心。因為人民迫切需要增加社會方面的知識和提高演說辯論的才能。「智者」以傳授這種知識和培養這種才能為職業。智者爭取成為許多邦國領袖的說客,盼望自己的學說得到最多人的承認。

C.蘇格拉底(Socrates)

當時雅典已成為了一個文化高漲的城市,蘇格拉底正開始他的哲學探討。像任何一個詭辯派學者一樣,他是一位懷疑論和個人主義者。他是在古代奧林匹斯山傳統(神話傳統)與興盛的新理智主義之間關係最緊張的時候進入哲學的舞台,由於他非凡的生活和死亡(注一),使希臘人心靈徹底地轉變,不僅為真理的追求確立了新的方向和理想,而且通過他個人,為所有隨後的哲學提供了經久不衰的典範和靈感。

蘇格拉底自己沒有寫下任何東西。對於他的豐富和連貫的描述包含在柏拉圖的《對話錄》中。

作為一個年輕人,蘇格拉底好像有充滿熱情地學習那個時候的自然科學,檢查了當時各式各樣的關於物理世界的思想。他對當時那些僅僅依照物質原因來解釋宇宙並不滿意,認為忽略了有目的的解釋。人應該如何生活,應該是優先考慮的問題。蘇格拉底把道德和理智結合起來解釋這宇宙。他始終不渝地尋求那些從未被探究過的問題,試圖推翻習慣性的假定和信仰,同時喚起倫理問題的更認真的思考。

著名哲學家阿波羅曾宣布說:「沒有人比蘇格拉底更聰明。」他之所以實際上比其它人聰明,是因為唯有他承認自己的無知。他不向其它詭辯者說知識是無法知道的,而是他認為真正的知識只是還沒有被取得。

-------------

注一:雅典戰敗,為了民主被新統治者迫喝毒藥而死。

按照蘇格拉底的看法,促進人生的真正成功與出色,必須考慮人的最內部的實在-他的靈魂。他第一次把靈魂確立為個人意識所在地,使它具有道德和理智的特徵。他的座右銘是「了解你自己」,因為他相信,只有通過自知,通過對自身的靈魂的理解,人才能找到真正的快樂。真正的快樂是善的生活的結果。一種真正快樂的生活,是一種在理性指導下能夠正確行動的生活。因此人獲得快樂的關鍵,是一種理性的道德的發展。蘇格拉底宣稱:「未經批判測試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

蘇格拉底發展了他在爭論中所使用的辯證法形式。這種辯證法是通過嚴謹的對話進行推理,作為揭示謬論和獲取真理的調查方法。在辯證法中,是他向與他討論的人提出一連串的問題,然後不懈地逐一分析種種的提出的答案,達到最後一個肯定的答案。他也以這種方式為當時的社會和政治提出問題,質問年青人已假定的答案。當時的統治對他這樣的問題感到不安,年青人在這樣的思考中責問當時的民主。

最後蘇格拉底為他的真理而被判死刑,被迫飲毒藥而死。但是他感得死並不可怕,死是進入永恆之門。

D.柏拉圖

希臘哲學的最高峰可算是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的思想。他們的哲學也成了西方哲學的基礎。

簡略的說,柏拉圖的思想比較是注重天上的事物,而亞里士多德的思想比較注重地上的事物。(見拉菲爾(Raphael)所畫「雅典學派」(TheSchoolofAthens)(見薛華,《前車可鑒》,頁48))。

柏拉圖(Plato公元前427347)

柏氏生長於貴族之門。從20至28歲跟隨蘇格拉底學習,也深受畢達格拉斯派(Pythagoreans,唯心論派)的影響。蘇氏逝世後,柏氏就周遊列國,東至埃及、巴比倫,西至義大利,目的是充實自己。40歲回雅典創立了「雅典學院」(Akademie)-可算是世界第一所大學,教授科目包括哲學、數學、天文、動物、政治等等。亞里士多德繼承了柏氏的衣缽。柏氏死時八十有三,全雅典的人民都參加了他的葬禮。

柏氏的著作有許多,這裡不能一一例出,只在討論中例出。著作多以「對話」的方式寫成。

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去看柏拉圖的思想﹕

a.知識論

b.人論

c.國家論

a.知識論

古希臘哲學家因為看見宇宙萬象變動不定,就不能肯定甚麼才是永恆真正的存在知識。因此有人建議說「水」或是「火」為一切本源。

柏拉圖統一前人思想,先把「思想」(concept)和「存在」(Ontic)看成二元,看為兩個不同的世界。然後發展他的「概念論」(Ideas)。「概念論」指出「觀念界」(理性)和「感官界」(感性)的對立,這是典型的宇宙二元論。他用了一個著名的「地窖比喻」來說明「概念論」的可靠性。

「在一地窖里,光透不進來。有許多囚犯被綁在椅子上,面向一幅大牆壁。椅子後面有一矮牆,矮牆上有各類道具,矮牆後點著一支蠟燭。囚犯不能回頭看見背後的東西,天生下來只見到大牆壁上的道具影像。如有人問這些囚犯,世界上甚麼才是真實的,他們會說牆上的影像是真實的﹔問甚麼是知識,他們就會說「我記得或認識牆的一些事物就是知識」。

因此,柏氏就以人類比較地窖的人。說人一生下來就面對感官世界(Worldofsenses),很自然就認為這感官界的一切都是真實的。所以結論說我們所看見的東西都是看不見東西的影像。

按「概念論」,可為柏拉圖的思想做以下結論:

一.認為肉眼所見,肉身所觸的事物不過是幻影。而這幻影世界不過是永恆世界(或屬靈)世界的抄本。

二.認為萬物變化不定,只有人記憶中的觀念(Ideas)才是永恆不變的。

三.所有一切的觀念都在追求一個最高的目的,也就是「最高的觀念」-「善」(TheGood)。

四.人生下來就在追求真、善、美,而「善」居於最高峰。「善」也包涵了真與美的特性。人可以憑著哲學的默想,或說哲學家比較容易達到「善」(永恆)的世界。

b.人論

因為二元「觀念」,他把人分為兩個部分﹕靈魂與肉體。靈魂是從觀念界來的,是真實的,人的靈魂在入世之前是自由的,是在觀念界里生活。靈魂降下這世界就受困於肉體,因此,靈魂唯一的希望就是追求「真」與「美」,可以回到「善」那裡去。

柏氏再把人分去三個層次﹕

肉體=情慾(Appetive):嗜好、衝動,慾望=腹部

精神=意志(θυμο、「spirit」):情緒、勇敢=心部

靈魂=理性(rational):知識、思想=頭部

柏氏在Timaios一書說這世界本來是一片混沌,黑暗無光,「造化神」(Demiurge)就把混沌(Chaos)變成有秩序的宇宙(kosmos)。若要把一切弄成有秩序,一天要追求達到「善」的世界,不然就常困於這感官的世界。

c.國家論

柏氏最出名的書應該是「理想國」(Politeia)。他認為人生下來就會追求真、善、美。人擁有這樣的能力是因為人的靈魂在觀念時期就領受了真、善、美的特性。他認為人的靈魂在觀念界是合群的。靈魂雖受困於肉體,但在這世界也要分工組成國家。

他提倡一個理想的國家應把公民分為三大類:

知識者=管理層

意志者=武士級}「理想國」

情慾者=勞動員

在理想國里最重要的事是教育。教育應由兒童開始。整個教育應由國家來負責,也由智慧的哲學家來計劃。一個國家也該由最好的哲學家來統治(稱為

Philosophy-King)。也只有智能健全的青年人可以結婚(稱為「優生法」)。優良的學生是由考試製度所創造出來的。

結論:柏拉圖的「理想國」理論至他死時都沒有人敢嘗試用來建國。

E.亞里士多德(Aristoteles公元前384322)

亞里士多德在十八歲時才進入柏拉圖的學院(Akademie)受教育。在那裡二十年至柏氏逝世為止。後周遊列國,曾作過腓利甫王(Philippos)的家庭教師,教導當時十三歲的亞歷山大大帝。亞歷山大當政後,亞里士多德就回到雅典創立了Lykeion學院。

亞里士多德一生人擁有許多學生。著作有上百本,討論範圍無所不有。一生人堅持說:「雖然真理和柏拉圖都是我的朋友,但是在兩者之中,我還是要選擇真理。」亞氏死後,他的哲學並沒有被人立刻發展,反而至中世紀時才被翻譯出來。討論亞里士多德的哲學,應該先由他的知識論著手。

a.知識論

亞里士多德發明了邏輯學。邏輯學就把思想用來分析。他認為「語言」是我們思想的表現﹔我們想甚麼,就設法說出甚麼。如果把語言來分析,至最後一個元素時,就叫作「概念」(Idea)。並且人有比較與歸類的能力,因此會把多個「概念」聯合起來或分開,這叫「判斷」(judgement)。例如,我說「這張桌子不漂亮」是一個「判斷」。我可以這樣判斷是因為我把我現在腦子裡對這張桌子的概念,與其它所認識的桌子聯合起來作比較與歸類。

亞氏認為一切「概念」是從感官經過頭腦而得來。因此是後天的,並不如柏拉圖說是先天從觀念界而來。在為「概念」作「判斷」時,人也會守一些原則,例如,

同一律A=A

矛盾律-A≠AA

排中律A≠<-A

有了這些原則(思想律),就可使我們的「判斷」落實成真、假之分。從這裡他發明了著名的「三段論法」(Syllogism)﹕

A=B

B=C

-------

A=C

亞氏認為人的頭腦在作思考時,有三個基本的元素:就是概念、判斷、及三段論法。

為了要肯定我們的思想或「概念」是真實的,就要與「存在」連繫起來討論。(「存在」Ontic,是一個哲學名詞,要說明一切東西或概念都有他自己的「本質」(本體)或「實體」(Ousia),比如說「水」的本質是H2O。因此有H2O就說明「水」的存在。討論「存在」的學問叫著「本體論」(Ontology))亞氏為了肯定「概念」的真實性,就列出了「概念」的分類--他提出了著名的「範疇」論(Categories)。

亞氏把「範疇」歸為十類:

第一類是「實體」Ousia,其它九類都是屬性(attributes)。屬性又分三種不同等級:

一.狹義必須的(NecessaryPropria)。例如:3∠sofa△=2⊥s

二.廣義必須的(NecessariaImpropria)。例如,男人有鬍子

三.偶然的(Contingentia)。

按以上的知識論,亞氏創立了他的形而上學(metaphysics)。他為世界(感官界)變幻無定的現象提出了「四因說」,無論缺少任何一「因」皆沒有東西可以「存在」。

例如,桌子由質料(木)做成,因此有「質料因」。但是要有桌子的「形式」,桌子才為桌子,因此必須有「形式因」。但是桌子要有人做成為桌子,因此有「形成因」。但是為甚麼要造桌子,因此必須有「目的因」。四因缺一不可。

他認為「目的因」最重要。這樣誰來決定人類或宇宙的「目的」?他說是「第一原動不動者」(TheFirstUnmovedMover),稱為「上帝」。

以上關於亞里士多德的知識論可以從他的「工具書」(Organon)一書內找到。關

於「本體論」更多的數據可以從「形而上學」(ταμεταταφυσικα)一書內找到。

b.宇宙論

古希臘哲學家談論宇宙時,是從兩個角度去探討:太初(arche)和原質。亞氏先以一個「第一原動不動者」解釋太初的問題。然後說宇宙的原質不外乎四個元素﹕水、火、氣、土。這四個元素構成宇宙並不是機械性的,而是有「以太」(Ather)這『精神體』使四元素合、分構成整個宇宙。「以太」也使人體內的四元素構成人的『精神』。他認為有生命的東西是「先有全體,後有部分」。我們不能剖開人的不同部分然後湊成人。而是有全人才因此有各部份。因此,認為人不是機械化的,宇宙也因此是非機械化的(non-mechanical),或是有生機的(organic)。

c.人性論

亞里士多德不同意柏拉圖的說法認為肉體是靈魂的墳墓。亞氏認為靈魂和肉體是合一的,是相輔相成的。靈魂有三種不同的作用,會生(生魂)、會感覺(覺魂)、會思想(靈魂)。因此,人是理性的,人能夠知道自己行為的目的,可以為自己選擇目的(人生觀),可以追求幸福,也有創造的能力。因此,人應該要為他的行為(道德)負責。

d.藝術論

亞氏認為人的靈魂除了有理性以外,還有情感(覺魂)。需要愛與被愛的生活。人的精神在透過情感的生活:愛、藝術等等,就可以使情感與人的精神聯合調和。因此可以滿足人的靈魂,使精神有最高的享受。

在亞氏著名的「倫理學」(Ethika)中,說明人可以靠理性智慧(φρυνετι)得到美德(Virtues)。幸福的生活需要好的美德,而好的美德是要用理性的智慧得到。

F.希利尼人的哲學

希利尼時代(約公元前300年至公元後300年),因為社會與政治的安定,地中海一帶的人思想也安定發展並走向專門化。有三個潮流思想:

一.斯多亞學派-禁欲主義者

創辦人芝諾(Zeno335-263BC),他在斯多亞走廊(有許多顏色的走廊)處傳講哲學,人稱這一學院的人為斯多亞學派。一般人稱這班人為「死枯枯的老人」,是因為他們呆板的死守許多嚴厲的規矩。他們認為宇宙有「理性」,理性的調和要借著λογοs。人的靈魂可以與理性調和,但是要控制自己的衝動、情慾、情緒等等。他們的倫理強調做人的目的就是沒有感覺,不同情等。中世紀時的修道院主義也受這派人的影響。保羅在雅典曾經與這一學派的人辯論(徒17:32)。可見當時它在知識分子中的流行程度。

二.以彼古羅學派-享樂主義者

以彼古羅(c.314BC)是德莫格拉斯(Democritus)的弟子。相信這世界是由移動不定的原子(Atoms)組合而成。他在雅典創辦了聞名的「空中花園」學院(GardenSchool)。他的學生說他死時說是因為身體內的原子組合引起混亂不調和,但精神(頭腦)卻是安靜的。因此認為「安靜心情」(serenedetachment)是幸福的途徑。人死後,原子也分散了。極矛盾的,以彼古羅派也以縱慾出名,也因此被稱為「享樂主義」者。認為身體既然死後原子就分散了,就趁今世盡情享樂吧。靈魂才是不滅的。(注一)

保羅在雅典曾經與這一學派的人辯論(徒17:32)。記錄說:「眾人聽見從死里復活的話,就有譏誚他的。」在知識分子當中,它與斯多亞學派分庭抗禮成為當時最普及的哲學思想。

遲至今天,仍不難在一般知識分子當中發現這兩派的思想。

三.新柏拉圖主義

柏拉圖死後,他的弟子繼續發展他的學說。按照柏拉圖的哲學思想,如果要繼續發展下去需要面對兩大問題:觀念界與感官界的關係到底是甚樣的?什麼才是人真正的幸福?

公元前63年,羅馬統治了地中海一帶的國家。羅馬人比較物質化,追求現世的享受,羅馬王帝也繼續容許各樣的哲學與宗教在國內活動。

--------------

注一:保羅說:「若死人不復活,我們就吃吃喝喝吧。因為明天要死了。你們不要自欺,濫交是敗壞善行」就是從以彼古羅派的思想和談話而來。

新柏拉圖主義是這期間最流行的哲學思想。最著名的人物莫過於在亞歷山大城的猶太人哲學家斐羅(Philo25BC-40AD)。亞歷山大城是當時最希利尼化的城市。也有最好的哲學院及哲學的活動。新柏拉圖主義比較注重宗教哲學的討論,在倫理方面繼續的發展。簡列其哲學思想如下:

一.把柏拉圖所說的「善」(TheGood)當著是「上帝」。後來藉靈意解經法(Allegoricalinterpretation)把許多柏拉圖的思想與聖經的教導結合在一起。靈意化讓這派的哲學家定出許多道德倫理條例。

二.神是超越的靈,超過所有的屬性(Attributes)和範疇(Catagories)。衪比「善」更好。衪是道德律的源頭,必須借著「理性」(Logos)來認識衪。

三.這Logos是次等的神,是最高的天使,是創世的力量和管理。Logos是神的智慧,是神的概念(Ideas)。人可以藉Logos認識神。

四.把人分成靈Spirit魂soul不腐敗的

---------=---------=----------

物質Material體body腐敗的

五.魂可以與神結合,但要經過Logos為中保。

另外,羅馬人昌盛物質的追求和享受,當時畢達格拉斯學派力抗提出「修身」的教導。他們提倡一個極端的二元論:認為感官界(物質)是惡的,而只有觀念界的事是善的。為了使靈魂脫離這惡的肉體的捆綁,唯有靠齏戒、禁慾、清心修行等行為。

四.希臘民間宗教

希臘民間崇拜多神,延續上古時期所流傳及崇拜許多神話故事中的神。多神崇拜是當時民間普羅大眾的流行宗教信仰。計有:

大米底神(Demeter)-五穀豐收之神。為一般農民所敬拜。

米特拉神(Mithra)-生命氣息之神。一般民間家庭所拜,為求人口繁殖豐盛。

依斯神(Isis)-陰間之神。(如中國民間的閻羅王)

多尼斯神(Dionysus)-動物之神。為畜牧者所敬拜。

希比利神(Cybele)-大聖母神。淫蕩之神。

當逢各神的生日時,民間皆有演酬神戲。另外,當時也有許多邪教不時出現;占星術,邪術等等可以從許多考古的對象上見到。

結論:雖然希臘知識分子已脫離古希臘的神話時期,但是民間老百姓還是停留在敬拜多神的階段。一些沒有系統或是流派的哲學思想如斯多亞及以彼古羅派,卻參雜著怪異理論和神話成份,讓一般知識分子崇拜。基督教就必須在這種環境中成長,面對許多異端邪說,脫殼而出。

G.基督教教父的哲學

早期教會對世俗的哲學存著愛恨交加的心態。教父們極不願意把基督教這「新興宗教」哲學化。相信他們是因為受到保羅的影響(林前1:19-24),認為哲學是屬世的智慧,不能與屬靈的智慧相比或是混合起來。當然,保羅也承認外邦人有他們的智慧,而且在雅典以希臘哲學來講解基督教的教義(徒17)。後期的教父最終還是接納及研究世俗哲學的思想。

教父的哲學一般上都圍繞著以下的主題:

一.信心與理性的張力問題。起初大家認為是相對/相剋的,後來漸漸認為是可以擺在一起討論的。認為信心和理性的知識皆可以引導人認識神,但是,信心才是真正的途徑,稱信心為「正統之道」(TheRoyalWay),而知識也是神賜給人的。

二.神的存在。起初教父深信人要認識神是憑著信心。後來也不反對人可以借著自然界去認識神(參羅1:19),雖然自然界不能完全把神啟示給人。

三.神的本性。神是什麼?他是由什麼東西做成?後來神學才定義稱神是個靈,是超越世界的,他是純一的、永恆、絕對、無限、尊榮、他從無中創造世界等等。借著這個基礎,教父們開始為基督與神的身分之間的關係深一層的去理解。

四.人的本性。人是什麼做成的?由什麼元素組成?靈、魂、體的關係如何?良心意志是什麼?這與道德有什麼關係?都是教父們所關注的問題。

初早期教會的哲學

游斯丁(JustinMartyr.死時AD165)未信主前是著名的希臘哲學家。在信主後,他仍然身穿哲學家行服,宣稱基督教信仰乃是「唯一可靠,並有益的哲學。」他認為神的話(logos)給蘇格拉底等思想家特別的啟示,使他們思考出許多好的哲學。

特土良(TertullianAD160-220)卻認為哲學乃一切異端之根。他堅持沒有信心的屬世智慧全是枉然的。

樂斯底主義(Gnosticism)是早期教會間最流行的異端。今日的學者肯定這是一個摻雜了波斯、巴比倫、猶太、希臘及基督教思想的異端。當然,希臘的哲學佔大部分。這派的人認為這物質的世界是惡的(因此肉體也是惡的),靈魂卻是善(聖潔)的。創造主(造化主)(Demiurge)與那高高在上天的上帝有一段距離。創造主與人之間卻以「元」(aeons)來作為傳達媒介。基督就是一個特別的「元」,叫洛格斯(Logos)來到人間要把「知識」(gnosis)傳給人。基督是屬靈的,沒有肉體,也沒有死在十字架上。衪的肉身也只是一個幻象。通過「知識」(gnosis),人才可以得救。天有許多層(當時樂斯底主義教主威靈泰奴Valentinus說天有三百六十五層)。每通過一層要會背一些密碼或是信經(知識)。這些密碼也只有加入了這組織以後,才從領袖們處得來,就如基督教會信徒所學習背誦的禱文和信經。

亞歷山大神學院是初期教會的哲學思想中心。普羅底奴斯(Plotinus)是亞歷山大神學院的創辦人。也是新柏拉圖主義興起人之一。革利免及俄利根是這學院的學生,後來的繼承做這學院的院長。俄利根(OrigenAD185-254)以柏拉圖的思想來解釋基督教的教義。俄利根認為知識是由神而來,基督教卻擁有最好及最高的知識。「知識」(gnosis)是可以從聖經得來。聖經的意思有字義(身體)的,道德(精神)的,靈意(屬靈)的。上帝是難於理解的。「道」(神的兒子)是道成肉的道,是永恆的道。這道是所有「概念」(ideas)的總和。道雖與神同質,但是在地位上比較次於神。(注一)理性的人所追求的「至善」,就是像神。

奧古斯丁--西方的教師

奧古斯丁(AD354-430)年青時為一浪蕩的人,任米蘭大學的哲學與文學教授。在米蘭大主教的影響下信奉基督教。他的蒙恩見證記載在他那馳名古今的《懺悔錄》(Confessions)。後成為北非洲希坡(Hippo)的大主教。從哲學及神學的角度來看,可以說有奧氏把所有過去的哲學及神學都匯合於一身,也把他的思想傳給後來的人。成為了西方的教師(TeacheroftheWest)。我們只選擇他重要的思想來討論:

一.真理。奧古斯丁與當時的懷疑主義者大大的爭執,因為懷疑主義者認為無法找到真理/真知識,所有的東西都應該被懷疑,但是奧氏堅決反對說:「一個人可以對他所遇見的東西懷疑,但是有一樣東西是他不能懷疑的:就是他自己的懷疑」。(注二)他說7+3=10這是人們理性的頭腦所不會懷疑的。因此,證明真理不在於感知方面或是在經驗方面,而是在頭腦里,因此,真理是靠「直覺」(intuition一種於生俱來的感覺能力)得知的。他說:「不要在你以外尋找,望向你的內心,真理就在你的心中。」奧氏認為從心中而來的真知識是借著「光照」(illumination)而來。他並不認為這「光照」是從神而來,而是人於生俱來的。在他的神學思想中,他認為神就是「真理」。他根據柏拉圖的思想認為所有的美好都是真正的「善」(TheGood)而來。奧氏認為神是一切真理的源頭,也是所有真理的基礎。因此,神是真理的總和,所有真善美的開始,一切存在的存在。因此,神是一切也超越一切。人可以認識衪,因為這世界是按神的「形像」(image)造的。(注三)

二.善惡的問題。奧氏反對摩尼教派的意見認為神與惡是同在且敵對的。他說惡乃是完好的損壞。按人的角度來說,惡是因濫用神所賜的自由而來。而人也沒有辦法從罪中自救,唯有神將人從罪惡中釋放出來。人有魂及身體,這永恆的魂是住在會過去的身體中。魂是屬靈的。「規律」(laws)是重要的,道德的規律是要由神聖的律法來維持,社會的規律是要由國家的律法來維持。

三.神的城。在其名著《神的城》(TheCityofGod)中,他把人類的歷史看成是「神的城」及「俗世的城」的鬥爭。這鬥爭反映了人心裡兩個意志的鬥爭。

結論:特土良說:「雅典與耶路撒冷有什麼關連呢?學院(Akademic)與教會有什麼好聯合的呢?異教徒與基督徒又有什麼好同心的呢?滾開吧!那些試圖把斯多亞主義、柏拉圖思想、辯證論在基督教教義染上顏色的人。」

----------------

注一:俄利根就是在此論點上被指責提倡「神次等論」(subordination)而被判為「異端」。

注二:後來笛卡兒也以這「不可否認的自我懷疑」作為尋求真知識的定位點。

注三:這樣的神觀後來在中世紀產生了神秘屬靈主義。

II.中世紀哲學-經院哲學

「中世紀」一般上是指由西羅馬帝國的結束(476AD)至康士坦丁堡淪陷(1453AD)或宗教改革(1517AD)為止。總共橫跨一千年。

中世紀哲學的基礎可說是建立在教父的哲學思想上。在這漫長的一千年里,人們常用一個口號來形容中世紀的哲學;這是由奧古斯丁所發展的思想,並由安瑟倫普及化的口號:「我欲明,故我信」(Credoutintelligam)。哲學史家常說這世代是沒有什麼好記載的,因為它是一個講究「信心」及「宗教」的時代。(注一)

可以說中世紀哲學不再是希臘式,也不是羅馬式的,更不可能是希伯來式的,它是以上三種文化融合而產生的一種新的哲學/文化,是宗教(基督教)性質的。把教父和經院哲學思想比較的話,那教父哲學是設法統一「信仰」和「理性」(或說他們以理性來解釋信仰),但是經院哲學卻設法把「信仰」和「理性」分開來討論。

經院哲學的發展地點是教會學校、修道院,以及後來由教會建立的大學。我們可以從當時學生所學習的課程看出經院哲學的重點:

三目(Trivium):辯證(dialectica)

修辭(rhetorica)

文法(grammatica)

四科(Quadrivium):天文(astronomica)

音樂(musica)

幾何(geometrica)

算術(arithmetica)

當然,神學是那時的「科學之母」(TheQueenofScience),是每個學生的必修科。

教學的方法分為兩種:授課(lectio)及辯論(disputatio)。授課所集成的講義叫「大全」(summa),而辯論所記下的資料叫「問題」(quaestiones)。除了「大全」及「問題」之外,還有「小品」(opuscula)是教授或學生寫成的小論文。

這時代被稱為「經院」是因為這是一個「學術」的時代。那時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有一口號這樣形容說:「書本比金錢更需求;學者比財主更受尊敬」。

經院哲學的派系

經院哲學約可分為兩大派:

一.唯實論(Realism):屬柏拉圖主義/或奧古斯丁派。他們認為不是感官界的事物先有,而是先有觀念,後有事物。比如,不是桌子先有,而是先有桌子的觀念,因為造桌子的工匠先有桌子的圖形在頭腦中,然後才有桌子造出來。

唯實論的主要人物有:J.S.Eriugena(810-877AD)

Anselm安瑟倫(1033-1109AD)

Bonaventure(1221-1274AD)

二.唯名論(Nominalism):屬於亞里士多德主義。他們認為「概念」或知識只是腦中的一個名詞,用來代替我們認識的事物。比如,人腦里有桌子的形式是因為看見了許多的桌子而歸納出來的概念。

唯名論的主要人物有:ThomasAquinas(1224-1274AD)

J.DunsScotus(1266-1308AD)

WilhelmOckham(1285-1349AD)

唯名論後來壟斷了後期經院哲學的思想。人們也開始崇拜自然科學。認為用自然科學的方法,或歸納法,才能夠找到真正的知識。(注二)

以下我們只討論經院哲學的兩位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安瑟倫(AnselmAD1033-1109)

安瑟倫是英國坎特布里的大主教(ArchbishopofCanterbury)。他直接承繼了奧古斯丁的學說。被稱為經院哲學之父。以下只簡列他留給後人的三大學說:

一.信心尋求知識(fidesquaerensintellectum):不是先證明後相信,乃是先憑信心,然後才能明白基督教的真理。他著名的口號說:「我欲明,故我信」(Credoutintelligam)。

---------------

注一:當時可說教會控制住所有的哲學思想活動,判定「不是出於信心的就是罪」(羅14:23)。因此,許多理性的思想家或科學家被「趕出教會」(Excommunication)或「放逐」(Exile)或「判死刑」(Executed)。

注二:可見到了中世紀,思想家仍然弄不清用什麼方法去尋求真正的知識:到底真知識是憑理性的呢,或是憑經驗的。

二.救贖論的滿足論:在他著名的著作《道成肉身的意義》(WhyGodBecameMan)說明救贖是需要一位「神人」來完成的。人犯罪,得罪了神,因此人應該討神的和好,但是,人因是罪人而無法向神親近,因此,而要有一位「神人」,一位無罪的「人」,來滿足以上的要求。

三.神實存論:安瑟倫最著名的學說是他的證明神論。在其神實存論(OntologicalArgument)中,他辯論說:

1.「完美」(perfection)這性質不可能是忽有忽無的,而是永遠存在的。

2.神是「想像中最偉大(完美)者」(ThatThanWhichNoGreaterCanBeThought)。

3.所以神存在。

有一位諾名的愚者(一位在義大利的人)反駁說:「如果這樣的話,那我們可以想像一個最完美、最大的島嶼,它就應該存在了。但是,我們知道沒有這島嶼。」後來安瑟倫回答愚者說:「神是超物質的,島嶼卻是屬物質的,這兩個那裡可以用來比較呢。」

(註:我們知道,安瑟倫是把「存在」(existence)當著一種性能,就好像柏拉圖的「概念」一樣。後來,笛卡兒不用「最大者」,卻用「最完美者」(supremelyperfectbeing)來推進安瑟倫的證明神論,辯論說:

1.我們想像中有最完美者。

2.完美這性能是「必須」存在的。

3.所以最完美者必須存在。

4.最完美者就是神

後來康德反對說:「『最完美者必須存在』本身雖然是一個沒有錯的結論,但是卻不能在事實上絕對的證實出來。還有,『存在』這實在的東西不可能是一種性能」。

現代哲學家的答覆:哲學家把「必須」(necessity)分成兩種,一種是logicalnecessity,另一種是ontological/factualnecessity。而安瑟倫的神實存論只是一種logicalnecessity的辯論,所以不是factual的。

不管怎樣,整個神實存論的基本方法是從「觀念」(形而上的)證明「存在」(形而下的),這樣可以行得通嗎?)

多馬.阿奎那(ThomasAquinasAD1225-1274)

多馬.阿奎那生於義大利,可算是中世紀最偉大的哲學家。因其著作題材之廣,冊數之多而被譽為「天使博士」(AngelicDoctor)。阿奎那主要的著作是有關哲學與神學的兩套總綱領(Summae),厚達六十冊。後來的人稱這巨著說它像一個知識的大湖。他的知識來源並非他有何獨到的見解,而是他將當時已有的思想巧妙地融會貫通來。

他的《神學總綱》(SummaTheologica)已被公認為天主教神學的神學基礎。每部份都有很詳細的分類,是用問題解答的方式寫成。書內所用的語言好深奧,他把許多的聖經,神學教義,及哲學(尤其是亞里士多德的)的思想貫通起來。今日的人談論阿奎那的哲學多隻選擇三個學說:

一.哲學與信仰兩層樓說:也就是說,先用哲學來打基礎,然後將基督教教義建於其上。這使人走到基督教哲學之前看見一座兩層樓,先進入樓下時就是以哲學理論來談基督教信仰,在理性不能站立時,才上樓把信心搬出來作辯論。

二.五個方法(TheFiveWays):阿氏對神存在的證明被稱為「五個方法」。阿氏的出發點是:人不能憑空領悟到神的存在,要知道神的存在,必須有證明。以下是證明神存在的五個方法:

1.宇宙論(CosmologicalArgument):這證明方法指人所見到會動的對象都是由另一個會動的物件推動。如此一直推算上去,那就有第一個會動的物件。阿奎那說第一個會動的對象是自動的,稱它為「第一個不動的自動者」(TheFirstUnmovedMover)。他說這「第一個不動的自動者」人人都知道是上帝。

2.因果論(CausalArgument):所見的「果」(許多的結果)必有「因」。如此,一直推算下去必有「第一因」,那「第一因」人人都知道是上帝。

3.從許多「偶然的存在」(Contingentbeings)我們可以推算上去必有一個「必須的存在」(necessarybeing)。人人都知道這「必須的存在」就是上帝。

4.從「不同的完美程度」(Degreesofperfection)我們可以推算出一個「最完美者」(MostPerfectBeing)。他說,人人都知道這「最完美者」就是上帝。

5.設計論(TeleologicalArgument):從許多的被造物我們可以推算出一位創造/設計者。而這「設計者」人人都知道是上帝。

總括來說,以上的五個方法,不難發現它們只不過是一個方法罷了。或說是一個證明的五種說法。從理性的角度來看,這些論點似乎是很合情合理並且容易被接受,因為它不必依靠信心與基督的見證,而以客觀事物證明神的存在。但是,所證明出來的神又是一位怎樣的神呢?

三.模擬論(DoctrineofAnalogy):他提出,一切關乎「神」的用語都是「模擬」或「象徵」式的。換言之,當人稱神為父的時候,並不是神的性情與世上父親的性情完全相同,或全然不同,而是說,兩者確有相同之處。因此,他說用來形容神的字眼或許多宗教用詞既非是「固定」(univocal)的,亦非「不固定」(equivocal)的,而是「模擬」(analogy)的。我們並不反對阿奎那的「模擬法」。聖經中的確有用許多這類的字眼來形容神。我們也知道,人類無法完全用辭彙來表達對神的認識,許多時候必須用模擬法來認識神更多。

天主教把阿奎那的SummaTheologica奉為正統的系統神學,也是永恆的神學教義課本。

結論:引用白高倫(《哲學與基督教信仰》,頁15):「當時因為教會壟斷了一切學術研究,所以絕大多數的哲學家都是聖品人士,...他們用希臘哲學來維護基督教觀點...使基督教信仰因摻雜了無數非基督教思想而被歪曲,然後,後世的批評者把摻雜在基督教內的非基督教思想攻擊得體無完膚,便以為已經把整個基督教難倒。」今天,我們的工作一方面是要把摻雜許多非基督教哲學的元素從神學中分別出來,也一方面要禁止今日的哲學家把許多世俗的哲學再次的摻進神學教導中去。

III.現代哲學

.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開始了一個新的時代:全部東西都改變了,包括思想、心態、國家、社會、生活、商業等等。文藝復興(Renaissance),就如其名,是指「復古」。由弗爾蘭會議(CouncilofFerrara-Florence,1438年)開始,或是由拜占庭的淪毀(1453年)開始一直延伸至十七世紀初為此。文藝復興的哲學特色就是「復古」與「創新」。以下是文藝復興哲學的重要主題:

.復古

復古就是要走出中世紀的圈子,離開中世紀哲學的思考方法,要表達民族的色彩,不受基督教(天主教)傳統的捆綁,不接納由羅馬為中央集權的帝國政治。例如,但丁(Dante,1320年)做了「神曲」(TheDivineComedy)來表達一個自由的世界,在這世界中人人可以自由的活動。他是用義大利文寫成,而不再是使用官方所規定的拉丁文寫作,這導致一般平民皆可以看得懂這本書。這時期希臘哲學的著作也大量的被翻譯成拉丁文或各國的語言。在弗爾蘭建立了「學院」(Academy)圖書館等等。這些復古使到學術和藝術充滿了清新的氣息。

.創新

創新就是使各人(或個人)對於自己的尊嚴和價值有一定新的反省和認識。在這創新的過程中,有許多的「新」東西出現:

1.人文主義(Humanism):各人開始注意自身的問題,每個人開始討論自己與世界的關係。每個人在尋找「我」與他人、國家的關係。這種人文(或人本)主義是以「人」作基礎、作中心來研究一切的哲學。追求人的平等,個性自由不可侵犯,現世幸福高於一切。爵瓦尼(Giovani,1490)著有《論人的尊嚴》。當時的音樂,藝術,歌劇等等開始表達人的偉大。

2.科學研究:這時學者開始離開形而上學的辯論轉而注重科技的應用。哲學家開始注重對自然的觀察。運用歸納法,算術,機械等等來為自然科學找出許多的科學定律。哥白尼(Copernicus,1473-1543年)提出「太陽中心說」。蓋柏萊(Kepler,1571-1630年)發現「行星三大運行律」。伽利略(Galileo,1564-1642年)指出「擺動規律」。牛頓(Newton,1643-1691年)發現了「地心吸力」,也提出了「萬有引力」的學說。法蘭西.培根(FrancisBacon,1561-1626年)提出「實驗」法,然後以歸納法和分析法獲得知識,又說「知識就是力量」。

3.社會自由:經過一千年死氣沉沉的世代,文藝復興帶給社會一片清新的氣息。人文主義開創了一個人文的社會。一切講究人的重要。各人可選擇自己的生活形式。摩爾(ThomasMoore,1480-1535年)寫出「烏托邦」一書,啟發人對美好社會的追求和講究。在社會方面,因為各國家的興起,民族意識開始抬頭。街上可見到不同國族的人,穿著各自民族的服裝,強調國家的傳統與文化。莎士比亞(1564-1616年)以英文寫了許多戲劇來表達人的感受。宗教開始醒覺,馬丁路德以德文翻譯了聖經,人人皆可讀。

當然,配合以上的氣象,學術,商業等等均一起的發展。火藥和大炮的製造加速了科學的發展。航海和陸路的交通進展使到經濟貿易一片繁榮。農民制度開始改進為資本商業制度。建築屋也開始講究輝煌的設計。宗教開始充滿活力,這也引致了後來的「宗教改革」。

弗蘭西斯.培根(FrancisBacon公元1561-1626)

雖然培根不能真正算是一位哲學家,但是他影響深深地留在今日知識分子當中。他也被稱為當代科學之父。

當文藝復興在歐洲漫延開來以後,商業的活動也更加強勁。加上新航線的發現,英國的航海貿易有了很大的進展。經濟社會也開始形成。

培根當時是英國資產和新貴族的發言人。父母都是貴族。他一生人大部分的時間均是在商場渡過。但是他的學說卻受許多人的欣賞。

一.反對封建制度:尤其是反對「君權神授」和「君權無限」這觀念。認為王帝應該像個議會的主席;主席有議決權,但要善於收取不同的意見。這樣的思想正反映了當時資產人仕和新貴族的理想。

二.提倡科學技術:培根認為科學技術是改造世界的偉大力量。在他的名著《新工具》一本中,一開始就提出了「知識就是力量」這口號。他指出,人類過去曾經歷無窮的災難是來自對自然界的無知。他說,這無知是因為過去神學和經院哲學的研究造成,不是方向不對就是方法不對,使自然界成為了一個不可理解的迷宮。他直接批判神學和經院哲學那種脫離現實,玩弄概念的研究。他提出人們應該把過去所有的認知從新試驗一下。試驗是決定知識的最有效方法。

三.歸納法:培根認為,經院哲學那種無著邊際空洞的爭辯是因為誤用了亞里士多德的三段論法而引起。他強調「在事物本身中來研究事物」,而不是在自己的頭腦中來研究事物。他提出了一個靠經驗的認識方法-歸納法。這就是他所說的「新工具」。培根認為,要使用正確的歸納法,不能單單靠對自然現象的簡單收集,更主要的是要靠試驗。

B.理性主義

現代哲學(年份介於公元1600-1850)

現代哲學有以下四大特色:

一.開始走出希臘哲學和中世紀哲學的框框。哲學家開始應用新的方法,探討新的問題,也提出新的答案。

二.與科學(自然科學)關係密切。思想要求更精密,不再使用神學的系統來解釋難題。

三.脫離教會的控制。走出信心的範圍,以人的理性與生活經驗來探討及創造哲學問題。

四.強調民族文化意識。因為歐洲各國的獨立使哲學思想更具民族的色彩。

理性主義

理性主義是指以理知(reason)來為一切事物作衡量。他們的共通點認為宇宙是有理性的(rational),可以以理知來了解。認為一切事物的真相可以以適當的理知(例如邏輯演繹法),配以合理的推論(例如數學),能給「事實」刻出一幅人人能了解的圖案來。

理性主義的思想方法

早期希臘柏拉圖的思想提出觀念界(思想/概念)和感官界(物質世界)是分開的,但是理性主義卻縮小這兩個範圍;只看重「心」和「物」。「心」是主體,而「物」是客體,就如「觀念」與「感官」是二元的,是對立的。認定說如果主體(人)能把握住客體(物)的話,那就可以得到真知識(或真理)。如果要把握住客體,那最先要把握住主體的存在。怎樣去肯定主體的存在呢?理性主義提出他們的意見。

主體-------->客體

現代哲學之父--笛卡兒

笛卡兒(ReneDescartes,公元1596-1650年)因其理性主義思想的創新而被冠為「現代哲學之父」。借著祖父所留下來的財產,一生人保持著一個紳士式業餘學者的生活。每天工作與閱讀的時間都很短。多數時間都是用來靜思默想。年輕時在耶穌會的學院受教育。學習科學,神學,哲學,數學等等。在物理學方面他發現了宇宙動力的總和不變論,在醫學方面他也發現人體血液的循環,在數學方面,他發明了著名的坐何幾標學。但他真正的貢獻還是哲學與神學。主要著作:《方法論》(DiscourseonMethod)及《沈思錄》(Meditations)。

一.知識論:人所認識或所得到的知識都是由客體而來。要怎樣肯定一個人對客體的知識是確定的呢﹖笛卡兒認為最重要是先肯定主體「我」的存在。因此,笛卡兒認為人們可以對任何東西懷疑,但是有一件事是不能懷疑的﹖就是那個人的「懷疑」。這「懷疑」成為了「我」的「存在」的最好證明。因此,我的懷疑肯定了「我」的存在,那我所認識的東西都是真確的了。「我思故我在」,(Cogitoergosum/IthinkthereforeIam)也就是說當我在懷疑我是否存在的時候,「我的懷疑」就因此證明了我的存在,這口號開創了現代的理性主義。

一直以來,哲學都在尋找一個人怎樣確定我所見所思的東西是真確的。從「我」這個主體,到「他/它」這個客體之間的關係實在太難確定了。要確定我所見所思的東西是真的,那就應該先確定「我」是真的(或真的存在)。怎樣證明我是真的存在呢﹖在笛卡兒著名的《方法論》里有這樣說:有一天笛卡兒在一個很寒冷的冬天,坐在一個很熱的烘爐中默想如何找到真理。他說,當他從烘爐中出來的時候,他的哲學就熟了。在烘爐中,他發明了「我思故我在」的理論。他也說,如果真理是真理的話,那應該是「清晰明了的」。就如2+2=4一樣。他所說的「懷疑」就是「清晰明了的」。因此,用感官去認識的東西是最危險的,也是最不能確定的。當然,問說他是怎樣知道他這「懷疑」,他提出了「直覺」(intuition)這觀念。這「直覺」是與生俱來的。

二.證明神論:笛卡兒再提出「神實存論」(OntologicalArgument)。上帝是「最完美的」。認為上帝不會欺騙我們。上帝是我們想像中最大最完好的。祂也是「最清晰明了」的觀念。

讓我們來審查笛卡兒思想的真確性。「我思故我在」到底是否是正確的前題?換句話說:「我思故我在」其實就是「我在故我在」的重申而已,沒有甚麼可以彼此證明的。我們每一天所見的東西靠我們的知覺就足夠其存在,又何必以懷疑來證明其存在而多此一舉。或像英國湯朴威廉(WilliamTemple)大主教被問起歐洲歷史上最倒霉的一刻是幾時﹖他回答:笛卡兒將自己關在烘爐的那一天。

斯賓諾沙(BaruchSpinoza公元1632-1677)

出生於荷蘭阿姆斯特丹富有的猶太人家庭。因接納理性主義,廿二歲就被教會趕出阿城。後來德國海德堡大學聘他為哲學教授。代表作是《倫理學》。神學著作有《神學政治論》。

一.知識論:他認為宇宙的一切活動是有理性的。而其中的真知識(真理)也可以靠理知推論出來。神是一切真理的保證者。他不接受笛卡兒的「知識二元論」,而認為「本質」(substance)是一切真理的基礎。「本質」只有一個,是自生的,是不須依靠其它事物便可以形成的。「本質」又可稱為「神」或「自然」。因為一切都在神內,沒有神,任何事物都不能生出,亦不能存在。(我們稱這理論為泛神論)。

二.倫理學:認為人生最重要的追是「幸福」。「幸福」只有「人-神」在一起才可以得到。他認為人可以借著「愛」與神消融在一起,也能夠保全自己,使自己不被消滅。於是人可以靠著與神的融合而保全自己,也靠著這保全而「存在」於萬物中,也可借著這「存在」去認識這世界。

按斯賓諾沙的形而上學,大自然、神、人是三位一體的。我們也稱他的哲學是一種「自然-神-人」的哲學。

萊不尼茲(CottfriedWilhelmLeibniz公元1646-1716)

出生於德國的萊比錫。十五歲就閱讀形而上學課本。廿歲得博士學位,並開始講授生涯。曾發明對數表(Figure-table)。代表作是《單子論》(Manadologie1714年)及《神義學》(Theodizee1710年)。萊不尼茲可算是最後一個理性主義的代表,也因此他結集了理性主義的學說大成。

一.單子論:「單子論」認為事物必有一個中心單子,然後有很多圍繞這中心單子的單子而構成宇宙。從這理論指出為什麼單子與單子之間沒有交往,也就是說人們不能夠站在感官世界去認識另一個感官世界,應該透過中心單子。每個單子本身是獨立的,所以每個單子也自形成一個小宇宙,每個小宇宙也是整個宇宙的影像。因此,只要人們回歸內心,在自己的內心裡認識自己的話,這樣也會看到整個宇宙的影像。每個單子有其獨立的存在,但存在的根源在於中心單子,中心單子也是知識的源頭。每個小單子也領受了中心單子的「精神」,中心單子的目的也決定了每一個單子的目的。

從這「單子論」,萊不尼茲推出了他的神學。他認為只要世上有存在,就必需有最後的存在。即中心單子的存在,也就是神的存在。這神(中心單子)也預定了每個單子的目的。

二.倫理學:這中心單子是十全十美的,因此,整個宇宙也是美好的。(他碰到了惡」的問題)。萊不尼茲提出「惡」的解釋。把「惡」分為三種:

a.形上的「惡」:這世界本身是十全十美的,但卻是偶有的存在。這偶有的存在和那必須存在的上帝比較之下,就覺得世界本身並非十全十美而有缺陷,所以形上的「惡」是必須的,否則與那十全十美的上帝有所矛盾。

b.物理的「惡」:自然界中的疾病,痛苦,天災是由於物的有限與不完美,這不完美反映出「善」來,使人因此在有限的物理世界中去追求「善」。

c.倫理的「惡」:他認為人們作惡或作壞事,目的根本不是作惡,而是使善人有機會追求善。如果世上沒有惡人,又怎樣證明善人是善人呢﹖因此他結論說:惡的存在是為了善,使善更清晰明了,使人們去追求它。

C.經驗論主義

經驗主義注重感官經驗。借著觀察與歸納,認為人們的感官(Sences);耳、目、口、鼻、手、足所直接感受到的聲、色、香、味、觸這些感覺才是真實的。理性主義認為人們不但擁有與生俱來的認識能力,而且可以認識事物的內容,事物的內容是清晰明了的觀念,可是經驗論主義認為沒有任何的先天觀念,所有人類的知識都是後天的。而且它的起源都是經過感官經驗。

洛克(JohnLocke1632-1704)

在牛津大學讀哲學、古典文學,教授希臘文及倫理學。後在醫學院畢業,曾長期行醫。《人類悟性論》(AnEssayConcerningHumanUnderstanding,1693年)是他的代表作。

知識論:首先,他認為人類的悟性或心靈好像一塊白板(Tabularasa)。外面世界的影像可以透過感官這窗戶在心靈印上一些印象和觀念。接著人們的心靈就會起「反省」(Reflection)的作用去為這些觀念加工,然後形成知識,由記憶把這些觀念分開組合。借著這樣的知識論,他認為感受到的快樂和痛苦也是分別善惡的尺度,同時也是倫理的標準。

柏克萊(GeorgeBerkeley公元1685-1753)

愛爾蘭人,在都柏林的神學院讀神學,也讀數學。任過七間大學的講師,口才極佳,後任南愛爾蘭主教。

知識論:在《視覺新論》(EssaytowardanewTheoryofVision,1709年)及《人類知識原理論》(ATreatiseConcerningthePrinciplesofHumanKnowledge1710年)這兩本著作內,他提出了他的知識論。他認為人們的視覺對外在世界的體認,開始的時候都是零星的,沒有整體的架構,而整體的認識必須由人們的理知(人們的心靈)才可以得到。這種組織成體系的能力是因為人們心靈有「整體創造能力」。柏克萊認為所有感官世界所給予的數據,非要藉主體(人)的主觀性(心靈)去統合不可。因此,他在經驗主義中創造了一種觀念論。他說,物體不可能是物的實體,而是心靈的實體。他提出認為主體存在就是「存在即知覺」(Essenceisperception),所有的客觀存在就屬於「存在就是被知覺」(Essenceisbyperception)。

休謨(DavidHume公元1711-1776)

蘇格蘭人。十二歲入愛丁堡大學。常在圖書館苦修,後謀職於圖書館並著書成名。代表作有《論人類悟性探微》(EnquiryConcerningUnderstanding1748年)、《自然宗教對話錄》(DialoguesConcerningNaturalReligion1779年)。

一.知識論:休謨的學說屬於懷疑論,以懷疑經驗作為學說的主流,也把英國的經驗論引導至懷疑論的體系。他不承認有所謂實體的存在,一切東西都在感覺之內。他認為所有的東西只不過是「印象」(Impression).「印象」之外的,不管是笛卡兒的主體也好,洛克的感官世界也好,都是不清晰明了的,「印象」是由人們的「記憶」保留下來,然後才成為「觀念」或「思想」。「觀念」或「思想」是因為經過「記憶」的加工,觀念可以一天天地壯大或一日日地磨損,因此有記憶深淺的原因。當「印象」被「記憶」加工時,必須經過三個步驟:

1.「類似」(Resemblance):如數學的原理,因為是純思想的,可藉直覺而來。因此用不到還原到印象裡面,所以屬於「類似」的東西其可信度最高。

2.「延續」(Continuity):是時空的延續,適用於自然科學,比如「明天會出太陽」。它可能性極高,但有可能是錯的。因此這類的知識較次之。

3.因果關係(Causality):因果是以人們的習慣作尺度通常只是蓋然性罷了,因此可信度最低。

二.因果關係:這是休謨對後世影響最大的學說。他認為因果關係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通常人們把果放在因之後,因此說「在此之後」(Posthoc)。運用上卻是「因此之故」(Propterhoc)。但是休謨認為這不可能是必然性,也不可能是絕對性的,可能會有例外。借著否定因果關係,他否定了神跡。

D.啟蒙時代

啟蒙時代(或稱為「開明時代」TheEnlightenment)的口號就是「自由、平等」。另外,「科學」成為這時代的「偶像」。這時理性主義和經驗論主義給於人們的思想已在社會中定了形。當時的社會充滿了一片清新的氣象。人們可以自由的追求自己的思想或理想。到處可以見到人們穿著各國彩色的衣服走在街上。建築屋,藝術作品所用的顏色也比較鮮艷。許多新思潮,新學術在大學及學院中活躍起來。康德為「開明」定義說:「開明就是人類已經脫離了作繭自縳的不成熟階段,亦既脫離了對外界權威的倚賴,與不肯用理性的情形。『開明』的座右銘就是:敢用自己的理性。」又說:「沒有一個世代應受古舊的教條與規律所約朿,否則就是違反人性,因為人性的使命就是不斷地進步。」這樣的「開明」定義使到後來的歐洲出現了史無前列的大浪潮--浪漫主義、法國革命、人權宣言、英國工業革命、各國爭相要求獨立、人民要求更多的自由、達爾文的進化論、神學的聖經批判等等,使到後來十九世紀的社會呈現一片更新又混亂的情況。

有兩個思潮是在這「開明時代」中稱霸:

一.自然神教:自然神教可以說是理性主義與經驗論主義在神學圈子裡的「副產品」。副產品通常只是曇花一現的東西。不過,自然神教幕後的支持者--自然神學,到如今仍然流行。我們可從五個方面來了解自然神教:

1.自然神教認為這世界是神創造的。也認為上帝也是自然的。衪在這自然里放下了次序。萬物也可以靠這自然規律來生存。人們也可以藉大自然來認識上帝。

2.人既然在這自然之中,因此,人也可以從自然之中去發明更多東西。人類也可因此而活得更幸福。人類也要負起管理及改造這世界的責任。

3.人從自然界的啟示中--透過神給人的「直覺」(Intuition)或「普遍的觀念」(CommonNotion)--而相信有神。也因此擁有敬畏崇拜的心理。宗教也因此而產生。

4.從自然界中的井井有條有紊的運行中,可以證明神的存在。人也因此可以在這有條紊的世界中用理性來思考。違反理性就是違反神的規律,也因此違反神。

5.不接納神跡奇事,或屬靈的事。任何所發生的奇事,都要用自然來解釋。當時有許多科學家如牛頓,以自然神教作他們的信仰基礎,而自然神教也因此能風行一時。

後來,自然神教被人攻擊得焦頭爛面時,世人就以為基督教完了。今天我們仍然可見這樣的感覺存在人們心裡。我們說是休謨在其論自然宗教(第十二課)給自然神教封了棺蓋的。

二.懷疑主義:懷疑主義只是一個概括性的名詞應用在那些凡對知識的真確性產生懷疑的人。十八世紀理性主義與經驗論主義相爭不下,加上康德的「開明」定義,自然而然在這「開明時代」中製造出許多懷疑主義者。

E.康德與唯心論

康德(1724-1804年)可算是現代西方最偉大的哲學家。他也是一位道德哲學家。他剛好介於傳統哲學(現代)及近代哲學之間。他的思想代表了十八世紀理性主義與經驗論的高峰,也是一個總結。

出生於德國的科尼士堡(Konigsberg)一個虔誠基督家庭。長大後不太滿意制度教會而離開。終身未娶。獻身學術。終身也未出遠門,只靠勤奮閱讀與思考。他的實踐「道德命令」(Moralimperative)與中國傳統的倫理實踐思想極相似,因此,尼采諷刺稱他為「科尼士堡的中國人」。

他所著的三本批判書使他名氣大操:《純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判斷力批判》。關於道德的有:《道德形上學基礎》、《道德形上學》、《實踐觀之人類學》。關於神學的書有:《神存在證明之唯一可能基礎》。

學說:

康德哲學的出發點主要是在傳統哲學的「主」「客」對立的知識論中。他首先批判經驗論主義,認為經驗論太過於相信感官,以為看得見的東西才是真實的,因此對於形而上的事物都無法撐握,成為感官主義。然後他批判理性主義的偏狹,無論什麼事物都要放在理性的天秤上去秤。因此,以上兩個主義走在知識的極端,也逃不出「知」的約束。

借著這些批判,康德認為主體「我」如果要超越出這「知」的範圍,必須以以道德實踐去「行」。

知識論:

康德的知識觀是理性主義和經驗論的結合。他認為不應該像經驗論那樣問「我知道些什麼」這知識的內容,而是認為「知」是形而上的,而是應該問「我能知道些什麼」這知識的形式。進而他說,要知道知識的形式,那是感官不能達到的範圍,而是需要利用主體「我」的另一種先天能力--直覺默想(intuitivemeditation)。

在「純理性批判」一書中,他認為這「直覺的默想」有二種形式出現:

一.「先驗感性」(TranscendentalAesthetic),說明人天生來就有擁有欣賞感官能力與功用。這超越了經驗論所提出的後天感官能力。

二.「先驗分析」(TranscendentalAnalytic),說明人具生有能力在時間和空間中分別出「時間」與「空間」。超越了理性主義所認為人的理知是無法把握住「無限」。

三.「先驗統覺」(TranscendentalApperception),說明人擁有綜合的能力。對於以下的各元素可以作出判斷:1.「量」(Quantity):單元(unity),複數(Purality),「整體」(Totality),2.「質」(Quality):真實(Reality),否定(Negation),「限度」(Limitation),3.「關係」(Relation):依賴與獨立(Inherence&subsistence),因果性(Causality),共有性(Commonity),4.「情況」(Modality):可能與不可能(Possibility&Impossibility),存在與不存在(Existence&Non-existence),必然與偶然(Necessity&contingency)。

這些先驗能力(Transcendentabilities)可以使我們所得到的知識「形式」更加的接近「內容」。但是,怎樣能使這些「形式」落實呢?

在《實踐理性批判》一書中,康德認為人除了知性以外還有實行的能力:理性達不到的,實踐理性就有達到的可能。因此,人藉「實踐」能力,就縮短了「理想」與「現實」的距離。

道德觀

康德認為人生下來自然會去「追求」三件事:就是自由、神的存在、靈魂不死。這樣的追求是天生的,是人良知的呼聲。這心中的呼聲是「道德命令」(Moralimperative)。也認為道德是神放在人內心的。人的良心常會發出「道德命令」,人就因此會遵守道德律。康德認為有了道德就不需要宗教,但是道德卻指向宗教,因為道德引導人進入「一個至善的觀念」。

證明神論

對「神實存論」來說,康德認為「神是我們想像中最大至善的」。對「創造論」來說,康德認為從創造可以推論至一位創者,但這創造者仍是一個謎,因此,這證明法不能證明神的存在。對於「本源論」,康德認為「因果」論並不是絕對的(休謨已經如此證明),而且因果關係的效力也只能發生在物質世界內,因此,不能應用來證明超物質的神。

唯心論

唯心論(Idealism)認為精神(或屬靈)的價值是最重要的。唯心論主義的範圍較廣,凡是講究精神,心理,的思想均屬在內,宗教也屬於唯心論。我們必須從不同的哲學家的思想來認識唯心論。

一.伯克萊(Berkeley)稱自己的哲學為「非唯物論」(immaterialism)。他認為除了人腦中的觀念以外,人無法知曉任何事物存在。物質的東西如樹木花草只是頭腦中的觀念。

二.萊布尼茲(Leibniz)認為人利用感覺就如盲人利用他的杖一樣。所以物質是不可能知道的(因為變化),只有在「精神」(Mind)里的觀念才是不變的。

三.康德稱自己的哲學為「超唯心論」(TranscendentalIdealism)。他認為知識不可以只靠理性而來,也不可只靠經驗。因為沒有了理智(理性的),感覺(經驗的)就是盲目的。人必須「超出自我」,離開純物質,在空間,時間,和分類(這些都是精神的)領域中去感覺經驗事物。

四.費特(Fichte),薛苓(Schelling)和黑格爾(Hegel)都是「絕對唯心論」者。費特認為在人之上有一精神或道德的主使力,人人可以靠著自由及靈性的「自我」(ego)來過活。薛苓認為這「自我」是無限的,絕對的,而整個宇宙就是這自我的表現。黑格爾說所有的現實(reality),不管是自然、歷史、或思想的現實,全是發源於「精神」(mind&spirit)。人類全部的知識不過是那「絕對的精神」(人類的頭腦)想出來的。或者說,人類所有的歷史、自然、思想,都是那「絕對的精神」踏上自知自覺的地步。他認為宗教也是「精神」的一個表現。神借著人的「精神」活動,進入人的自覺中,因此,這「精神」也是神。

結論:唯心論最大的弱點就是缺乏證據。唯心論哲學家的理論雖然長篇大論,卻無法實地示範出來。十八世紀尾及十九世紀初時,因為宗教歷史批判學的興起,許多無法證實聖經中歷史的神學家更抓著唯心論。以為它可以給基督教一個理性的解釋。後來看見唯物論者就把宗教與唯心論合起來批判。

V.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初哲學(近代哲學)

A.唯物論(Materialism)

西方的近代哲學可以由1831年黑格爾死的那一天算起,然後從1970年人類登陸太空為止。唯物論或出自唯物論的哲學;如德國的唯物論(無神論、進化論、共產主義),法國的實證主義,英國的功利主義,美國的實用主義,及各種唯物人文的科學,心理學,社會學,都近代哲學的主要思潮。唯物論重物質輕精神。絕對唯物論者,一方面是反對黑格爾的「絕對精神」,另一方面相信真正的世界只有物質。

先來看德國的唯物論,可把它分為兩種:辯證唯物論、自然科學唯物論。

辯證唯物論

鄔昆如這樣形容說(《現代哲學趣談》,頁72):「辯證唯物論其實就是黑格爾左派的意見和學說,他們利用黑格爾的辯證法來攻擊黑格爾的唯心論。這些人通常先念哲學,然後進入神學的領域,設法用哲學的理論來反對宗教神學的基礎,最主要的是證明上帝不存在,否則用謾罵、諷刺的方式,說明上帝存在的荒謬....設法指出人生的目的只是在此生此世。」

三位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有:費爾巴哈、馬克思、恩格斯。

費爾巴哈(LudwigFeuerbach1804-1872)

他先在海德堡大學念神學,後到柏林拜黑格爾為師得哲學博士。著書有:

《基督教本質》(TheEssenceofChristianity,1841年)

《宗教本質》(TheEssenceofReligion,1845年)等。

他說寫這些書是要揭穿宗教的本來面目。

當時黑格爾的哲學極流行,連全國小學的課本都有黑格爾的哲學。黑格爾認為「本質」是「正」,「現象」為「反」,他們的「合」才是「真像」。然後「真像」又成「正」,而這反面是超越真像的「絕對」「反」,兩者的「合」就成了「絕對真像」的「合」。這「絕對真像」就是「概念」。「概念」好比「心」,而「自然」則似「物」,兩個相「合」就是「精神」。「精神」的本來面目是「正」,是「主觀的」,但是當「客觀精神」的出現和過分高舉,就成了「反」,要統一這主觀精神和客觀精神,唯有那「絕對精神」的「合」---->「絕對唯心論」。

費爾巴哈認為「絕對」一詞毫無意義,「絕對精神」這一名詞更無意義。他認為這「絕對精神」仍然是唯「心」的「正」,它沒有真正「合」的出現。他認為真正的「合」是「存在」和「思想」的「合」,也就是「現世」。

他認為「精神」只是人的天性(nature),而宗教就是人將自己的天性客觀化,投影在宗教信仰中。

他認為人是由物質進化而來,神也是物質進化的東西。

馬克思(KarlMarx1818-1883)

本是猶太人。後進入信義會。先讀法律,後到柏林讀哲學與歷史。開始以記者為業,後遇恩格斯把他帶到倫敦去。他先受黑格爾的影響,後接納費爾巴哈的哲學。他與恩格斯在1848年在比利時發表了共產宣言。

最主要的著作是《資本論》(Daskapital,1867年)。

在《資本論》中,他提出了物質是生活的條件,而利用物質就是經濟。人類的活動,社會及文化的發展都依靠經濟。在經濟的進展中,資本家(正)將與勞工階級(反)對立。要消解這種對立,唯一的方法是工人起來革命。共產社會就是「合」。也只有取得了政治的權力才可以保持這「合」的生存。

馬克思的哲學仍是以「人」為出發點,把「人」和「產品」之間的關係作為問題的中心,把經濟的關係作為社會的發展和哲學的中心。

對於宗教,他首先提出「宗教是人民的鴉片,是人類前進的死敵。只有除去宗教,人才會為自己打算,才有能力參加階級爭鬥。」

馬克思的哲學-「歷史辯證(絕對)唯物論」-是由英國商人恩格斯出錢出力來發展。

自然科學唯物論

當時唯物論在全世界普及,自然科學被高舉使到西方的學生接納唯物論。

達爾文(CharlesDarwin1809-1822年)及赫胥黎(ThomasHuxley1825-1895年)是當時出名的科學家。

達爾文本是愛丁堡的醫學生,後到劍橋大學念神學,畢業後被按立為牧師。經過多年的生物進化考察,寫出成名的《物種起源》(TheOriginofSpecies)。認為生物先由一個單一的原細胞(asingleprototypecell),經過特別的蛻變而來。然後再經過進化,開始由簡單的生物,經過幾千萬年而成猿猴,人是由猿猴進化而成。在這幾千萬年的進化中,一切生物皆以「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自然定律來決定其生存。

B.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

可以說二千多年來西方哲學多沉浸在理想的層次,忽略了人性具體的生活,忽略了現實的生活。十九世紀以後,隨著工商業的發達,人類生活在工業社會,產品與經濟開始成為衡量價值的東西,因此,人不得不思考究竟生存在這世上有何意義,個人在群體之中又有甚麼價值....存在主義就是要在這樣的世界中尋找人(個人)「存在」這世界中的意義、價值、出路。我們無法為「存在主義」作一個具體的定義,也無法把「存在主義」的哲學很系統性的勾畫出來。因為每一個存在主義者皆對存在主義皆有不同的表達。唯一了解「存在主義」的方法就是詳細去認識和感受每一個存在主義者的「生活與哲學」。如果要真正完全了解存在主義,只好親自去過一個存在主義者的生活。

存在主義雖然在廿世紀中流行,但我們不難在古老的歷史中找到它的蹤跡。舊約的希伯來民族關心自己的民族生存的問題。保羅的神學,奧古斯丁的哲學都希望個人在上帝及世界中認清自己的存在價值。廿世紀的存在主義可說是發源在丹麥(齊克果),在德國發展(尼采、海德格、雅士培),在法國流行(馬色爾、沙特、卡繆),然後波及美洲及亞洲。因為語言表達的不同,存在主義到了英語或華語的世界後,就產生了許多誤解,把它看成是消極的。

齊克果(SorenKierkegaard1813-1855)

生於丹麥首都哥本哈根一個基督教家庭。他是父親強暴下女而生的。母親早逝。在大學念神學與哲學。見教會腐敗而不願被按立為牧師。從事記者,寫專欄批評當時的教會、社會、教育等制度。訂婚但後解除婚約。死時僅四十二歲。著作有:《日記》(TheJournals)、《哲學片斷》(PhilosophicalFragments)、《恐懼與戰爭》(FearandTrembling)、《對基督教的抨擊》(AttackuponChristendom)等。

思想與生活

他最先體驗到他的存在;他是「例外」與「孤獨」的人,進而陷入「恐懼」和「絕望」中。他找不到傾吐的對象,十七歲的未婚妻不能了解他的傾吐,因此解除婚約。但他沒有灰心放棄,要繼續探討人生存在的意義。他發現到「存在」是有層次的,而且是可以「跳躍」(leap)的。不必經過感官的層次,跳躍到倫理的層次或跳躍到宗教的層次當中。他認為雖然環境是命定的,但那不是真正的自己。每「個人」可以為未來設計,超越這一切。人必須不斷地在環境中作出自己的「抉擇」。「存在」就是在時間中的努力,就是一種冒險(Venture)。「個人」的「存在」雖然時時被「恐懼」感所包圍,但「恐懼」感乃是鼓勵「個人」進行自我「奮鬥」的力量,這是一種內在動力。他抨擊黑格爾的宗教觀,認為黑格爾的「絕對精神」使宗教理性化了。因此「個人」不能與上帝發生「個人」關係。他認為人不能用思考去理解和認識上帝,必須絕對服從,就如亞伯拉罕獻子一樣。因此,人要信仰上帝就要準備冒險,憑「信心的跳躍」(leapoffaith),把自己孤注一擲,將自己委身在於那似乎是荒謬的事情上。這樣「冒險」的賭注,使「個人」的信心與「靈」發生關係。

尼采(FriedrichWilhelmNietzsche1844-1900)

生於德國一小村,父親之輩均為信義會牧師。但父親早逝,母親過於虔誠,使尼采對宗教反感,雖小時在學校人稱他為「小牧師」。在大學裡修古典文學、神學與哲學。特別欣賞叔本華所著《世界就是意志和想像》的思想。十分欣賞華格納的音樂(後華格納信基督而與他絕交)。他個子廋小,在軍訓時從馬上跌下,受傷長期頭痛。廿四歲時不必交徵文而當巴色爾(Basel)大學古典文學教授。一生人痛恨教會,謾罵女性。1889年發瘋,入住教會的精神病院,愛主妹妹犧牲了終生幸福,陪伴瘋癲的哥哥十年。

著有:《悲劇的產生》(TheBirthofTragedy)、《人性、太人性》(Human,All-too-Human)、《快樂的智慧》(TheJoyfulWisdom)、《超越善惡》(BeyondGoodandEvil)、《敵基督》(Antichrist)、《查拉特斯他拉的格言》(ThusSpokeZarathustra)等。

思想與生活

尼採的生命一開始就覺得是一個「悲劇」:人的命運、人的環境好像決定了人的前途。因此他不甘心受這樣的支配,因此感受到自身「存在」內有兩種相互排斥的力量;一種是自身生來的生命衝力,另一種是傳統文化倫理的縛束力量。他選擇了這生命衝力,就是「權力意志」去決定人生,創造自己新的、唯一的、無以倫比的人--「超人」。倫理只是後來加上去的,是一些懦弱的人打不過別人,所以發明了倫理說不可打架。所以不需顧慮到倫理的「應該」,這使人沒有「自由」,而人必須去爭取自己的存在,自己就是自己的主人。他說現世(環境所定的)與理想的世人(人所想要的)中間有一道鴻溝。人要憑著「權力意志」(TheWillofPower)走過去(Cross-over)成為Overman「超人」(Uber-mansch)。「超人」就是敢冒險「走過去的人」;敢為自己未來下賭注的人。敢為自己「悲劇」的生命「奮鬥」的人。「超人」才是真正的人,也是真正「存在」的人。為了要使我們有更大的「權力意志」,就要使我們脫離倫理的束縛,怎樣才可以幫助人解除這束縛呢?Zurathustra從山上下凡向世人宣告說「上帝死了」。脫離了這倫理道德的人,就是「赤裸的存在」,就是真正的存在。(註:Zuruthustra就是尼採的化身)。

雅士培(KarlJaspers1883-1969)

生於德國奧登堡(Oldenburg),自幼患小兒痲痹症。感受孤獨生命,但發奮立大志。在醫學院專攻小兒痲痹科。行醫時發現小兒痲痹病人的病症不是在於生理缺陷,而是心理不正常;後研究心理,成為心理學家。但心理學還是不足夠解決病患問題,後研究哲學,創「存在哲學」一辭,後任海德堡大學教授。著有:《宇宙觀之心理學》、《理性與存在》、《存在哲學》等。

思想與生命

自幼的生理缺陷,使他活在「孤獨」、「痛苦」、「死亡」的恐懼中。當絕望來到時,人必須「超越」自己,也只有在「奮鬥」之中,才會發現自己存在的意義以及創造自己存在的價值。他認為人不只要爭取「存在」,也要實現存在。這可以在人與人「交往」之間實現。人也借著「交往」可以反省自身的「存在」與所作的「選擇」。因此可以認清我真正的存在是怎樣的。

海德格(MartinHeidegger1889-1976)

生於南德巴登(Baden)市。在耶穌會學院畢業;在神父和哲學的選擇中,他選了入大學作胡塞爾的學生,後接繼胡塞爾的教席。退休時隱居德西南黑森林。世界學者常欲拜訪一睹風采,但開門的女人總是先答說:「請你不要吵我的先生,他在思想。」最著名的作品有:《存在與時間》(BeingandTime)。

(附:胡塞爾(EdmundHusserl1895-1938),為現象學大師。認為如果要把握事物的本質,就要把我們所見到現象的知識解除掉,然後用「我自己」去認識那「赤裸」的事物。因為事物的存在是由「我自己」發出的「意向」(intention)的產物。海德格及沙特都是胡塞爾的得意門徒。)

思想

《存在與時間》這本書是論述「存在」之為「存在」以及「存在」為何「存在」的書。首先他認為要研究「存在」必須從「存在的看守者」---「人」開始。人的「存在」就是「我在」,但「我在」是在「時間」中出現。「我在」是「我的」,你的「我在」是「你的」。所以「我在」是「各人唯一性」的。但每一個「各人唯一性」的「我在」必須「存在於世界」(In-the-WorldBeing),因此「我在」必然與世界發生關係,但這世界常常要并吞我的「我在」。因此產生「擔憂」。「恐懼」也出自「擔憂」。世界有其它的「我在」。我的「我在」與他人的「我在」發生關係時就產生「並在」。在「並在」中,我的「我在」常常會被逼成「失落」。因此,要常常保持「自由」的「我在」就要認清我的「並在」,去爭取,作抉擇時常保持我的「我在」。只要我是「自由」:良心不依靠上帝、不靠他人,全神貫注於自己的「我在」,那我就是「存在」的。

德國的存在主義可說是太注重於「思想」的談論,但來到法國的時候,因為法文的方便,又加上法國比較注重「表達」,因此,存在主義在法國借著小說與戲劇來「表達」了人生的經歷:痛苦、悲哀、無奈、荒謬...。

馬色爾(GabrielMarcel1889-1973)

生於巴黎。父親是出名政治家又是出名學者,四歲喪母。常懷念母親,感到看不見的世界比看得見的世界好。在日記中常記載說自己缺乏兄弟姐妹。在虔誠的宗教家庭長大。廿歲畢業巴黎大學。後在著名中學教書。大部分時間寫作文藝批評、戲劇、哲學。在世界第二次大戰時,擔任紅十字會負責調查戰爭失落者的工作。

戲劇

所作劇本有廿多本。在「上帝的人」一書中的主角為一牧師。這位牧師寬恕了與人通姦的妻子。過了廿年,這位牧師發覺自己並非因仁愛而寬恕妻子,而是因怕醜事外揚,又怕孤獨才寬恕妻子。牧師因此想「自殺」,但許多會友信任他,需要他的「存在」。但牧師知道會友信任他是因為把他當著是「聖者」。因此他自感自欺又欺人,在無可奈何之下,只好向上帝求告。馬色爾認為,人是不可認識的,只有上帝才可認識人,也因此只有回去上帝那裡才可找到自己真正的「存在」。

哲學

在「是與有」(Being&Having)指出個人的存在是「是」而不是「有」;不是佔有,佔有只是外在於「我」的東西,並不屬於「我」。「我」的佔有物只是「我」之外的一個「對象」。當我把「我」之外的「對象」變為我所有時,我自己也被「佔有慾」所佔有。因此,「我」也是「佔有慾」的「對象」。換句話說,當「我」自私(佔有),「我」自己也成了自欺,也使「我」自己「孤獨」起來。人在工業社會中,人人在為自己掩飾,人人出賣人人,人人也在利用上帝,因此,人人把自己「對象」化了,人人在欺騙自己。唯一補救的辦法就是自己要對自己「信實」。他認為人要為自己「立約」,然後對自己的「立約」「信實」。只有這樣,人才能達到真正的「存在」。人也因此可以對他人「立約」,對他人「信實」。在「旅途之人」一書中是以希望為主題,認為這世界不是我們的終站,我們有永恆的世界,也只有通過超越的信仰和希望去達到。人的希望也只能寄托在上帝身上,但要相信上帝是個「絕對你」,這樣我們就是個「個別」的主體而不淪為「對象」。

沙特(Jean-PaulSartre1905-1980)

生於巴黎。兩歲父親陣亡,八歲時母親帶著他改嫁。幼年心靈因此常受打擊。在學校被人稱「野生仔」。母親與她一班朋友是虔誠宗教徒,但這班人常欺負他。在高等師範學院畢業,得哲學博士。後一直在中學任教師,與另一位女教師終生同居(先訂兩年,後延長卅年)。同居女教師名西蒙娃(SimonedeBeauvoir1908-1986年)為一位著名女存在主義作家。同居方式是兩人各租房間於同一旅館。曾拜師胡塞爾(Husserl)與海德格是同學。一生編寫許多小說與戲劇,從事社會政治活動。住宅曾兩次被炸。一九六四年得諾貝爾文學獎,但不去領獎。

著名作品有:《牆》(LeMur)、《嘔吐》(Nursea)、《蒼蠅》(TheFries)、《想像力》(L"Imagination)、《存在與虛無》(Being&Nothingness)、《存在主義是一種人文主義》(Existentialismeestunhumanisme)。

思想與人生觀

在《嘔吐》一書中,講述主角洛根丁(Roguentin)尋找人生的過程。他在經歷長途旅遊之後安居於一小鎮旅館。他所見到小鎮上進出的人都是那麼的冷淡、空洞、過著「虛無」意義的生活。他發覺到他的人生正在一點一滴地喪失在自己的過往歷史,日復一日地陷入在不清不楚的「現在」。他以為自己是過著浪漫的冒險生活,但如今他意識到並不存在甚麼「冒險史」,有的只是一些「歷史」罷了,於是他感覺到他周圍的牆、花園、咖啡館,都驟然地令人作嘔,一切都那麼的「虛無」。沙特認為在《存在與虛無》一書中,「存在」並無本質,存在之為存在,乃是因為它本身是「無」。「無」通過「存在」表現在人生之中。那些無所事事的人們,只看到「存在」的虛幻表象,自以為生活得好,滿足於「虛無」飄渺的「現實生活」,殊不知到頭來,這一切都以「虛無」為根基。(我們見到Roguentin就是沙特的化身,世界也拋起「虛無主義」運動。)

沙特認為「存在」是不能超越「存在」的。只有「虛無」才能超越「存在」。一個存在者必須認識到「存在」的「虛無」性。必須經歷「嘔吐」的反省階段。然後利用自己的「自由」;自由的思想、自由的「選擇」,去完成或達到最理想的「存在」生活。在《存在主義是一種人文主義》一書中,把「存在主義」的重點放在人的反應和生活的實際需要之上。也認為「存在」不應先受環境的設定,而是我們要自己去決定我們的環境。沙特說:「存在主義的宗旨就是要使每個人自己來掌握自己,同時,要把每個人存在的全部責任直接地放在他自己的雙肩上來承擔」。

卡繆(AlbertCamus1913-1960)

出生於阿爾及利亞(當時是法國屬民地)。二歲喪父。大學哲學系畢業。一生任記者與編輯。多在巴黎生活,與沙特是好友。著作有:《西薛弗斯的神話》(MythofSisyphus)、《異鄉人》(Stranger)、《鼠疫》(ThePlague)。

思想

卡繆的中心概念是「荒謬」(absurd)。「荒謬」是「理性的人」遭遇到「毫無道理的世界」之後所產生出來的。對付「荒謬」的態度就是「反叛」:就是視一切理性的秩序於不顧,自己選擇自己所要走的路。卡繆說:「我反叛,因此我存在」。

田立克(PaulTillich1886-1965)

德籍美國人。父親是牧師。神學博士畢業。後任牧師。在馬爾堡(Marburg)大學當神學教授。當時海德格是該大學的哲學教授。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移居美國。1933-1956年間當紐約協和神學院系統神學教授。後任教哈佛及芝加哥大學。著作有十七大套,榮獲過十五個博士學位,自稱為「最後一位自由派神學家」。

因為生長在不同的地方,也受到不同思想的熏陶,他稱自己一生的生命是「活在邊緣上」(boundaryman)的人。

存在主義式的神學

他竭力在神學及哲學的領域裡追求人生存的意義。他認為人類在有限中生存,然是「生存」但卻郄日夕受「死亡」的威脅(死亡就是恐懼)。這種威脅使人活在「焦慮」(Anxiety)之中。人的「焦慮」說明了兩種現象:(一)有限的人無法掙脫他的有限。雖然人有自由權、選擇權去實現自我的愛好,但卻又無法超越有限的範疇。(二)有限的人與無限的神隔絕。人本來是「存在的」,但因為罪惡和焦慮,使人與他的「存在根源」(神)隔絕了,於是產生「不存在」(Non-being)的可怕。但「新造的人」(林後5:17)說明耶穌基督的赦免和救贖,人可以憑一個「做人的勇氣」(TheCouragetobe),再望向那「最終的關心」(UltimateConcern)(神),就可成為「新造的人」=「新存在」(NewBeing)。「新存在」是一種和好(reconciliation),是一種聯合(reunion),是一種復活(resurrection)。

C.實證主義(Positivism)

實證主義是最近代的一門哲學思想(五十與六十年代),它與存在主義一起霸佔了整個歐洲。實證主義與科學和語言最有關係。最近因為與邏輯學混在一起,所以也被稱為邏輯實證主義。又因為它是十八世紀經驗論的「再投生」,所以有時也被稱為邏輯實證經驗論。

起源

十八世紀的經驗論者如休謨認為知識是憑經驗(感覺)而來。一切真知識是經過感覺來試驗的。因此,學者喜歡把知識帶到試驗室去評定。十九世紀的孔德(AugusteComte)認為最完整的知識可用感覺經驗描述的。他用進化論把人類知識的進展分為三大階段:「神學或虛構階段」,「形而上的或抽象的階段」和「科學的或實證的階段」。十九世紀的自然主義(Naturalism)也協助實證主義反對形而上或唯心論的知識。

廿世紀初一些「經驗主義」的數學家從「維也納學團」(ViennaCircle)搬到劍橋,以維根斯坦(Wittgenstein)在英國成立了一個陣營。英國人是很講究語言的,因此,數學家把「邏輯學」帶進了實證主義,又以邏輯實證主義應用在「語言分析」里。

邏輯實證主義者的主要武器:證實原則(VerificationPrinciple)

每個陳述(proposition)是一個句子。每個句子是由語言文字砌成。

每個陳述也可分為「綜合性陳述」(Syntheticproposition)和「分析性陳述」(AnalyticProposition)。

例如:母雞都是雌的」為分析性陳述。(從母性就是雌性的分析而來)

「劍橋里有許多書」為綜合性陳述。(綜合每所大學都有許多書而來)。

證實原則(V.P.)是用來試驗一切陳述的真假。

一個可以證實的陳述就是真的,不然就是假的。重複語是假陳述。

「神就是愛」,「女巫對公主說」是沒法用實驗證明出來的;所以「神就是愛」屬於重複語(tautology),所以是假的。

「女巫對公主說」是恆常不變的假設,所以是假陳述(pseudo-proposition)。

「天上有天堂」、「基督徒有聖靈」、「聖經是神的話」、「天使幫助他」、「耶穌是聖靈成孕的」都是沒法用實驗證明出來的陳述。

「可以證實」的陳述也可分為「事實上可以證實」(practicalverifiability)和「原則上可以證實」(verifiabilityinprinciple)之分。

例如:「會飛的鳥有翅膀」是「事實上可以證實」的陳述。

「月球的另一面有山」是「原則上可以證實」的;因為有一天,科學或許進步到一個程度,以致這陳述可以用實驗證明出來。(註:這陳述已在七十年代證實了是真的。)

宗教對「證實原則」的反應和批判

這時候一些神學家又再搬出阿奎那的「類推論」來討論;認為宗教語言的意義不是字面上的,而是形容性的,與比喻十分相似,是以地上的詞語表達更高一層的意義。人們必須借著這些形容語句去模擬和認識上帝。

批判

「證實原則」無法應用在歷史性的陳述。因為人們無法以實驗來重演歷史以證其虛實。

「證實原則」只可以應用在物質界里。

「證實原則」是否已被「證實」過呢?顯然,「證實原則」是出自經驗論主義、實證主義遁呢?和無神論主義者的方法論。

V.當代哲學

A.現象學與符號結構主義

現象學

現象學(Phenomenology)就是對人所得見的「現象」(phenomena或「表象」)的研究學問。現象學就是要研究一個人是怎樣從現象得到這「表象」的觀念。包括人所得到的「觀念」是如何受到人許多「先天」因素的影響。

現象學作為哲學是由胡塞爾(E.Husserl)首創。胡塞爾的現象學事實上是要透過現象找到事物的本質。是要求人回到自己的純意識之中來認識所得到的現象的本質。首先,他提出人是有能力透過感官認識外在世界的事物,也擁有一種積極的能力透過自己的意識去為現象創造。因此,現象學不是討論現象的學問,而是討論本質的學問。

我略略的把現象學的理論編排如下:

一.現象就是本質,客觀世界就在主觀世界之內。

胡塞爾所謂的現象,就是已經存在人觀念中的「現象」,也因此是本質。這現象是由人的認知能力而來,也同時是人的創造力的綜合體。在客體上而言,它確實是存在我們的客觀世界內,可是它也是藉人這「主體」的主觀能力所創造而成,因此,這客體現象也在主觀之內。

二.「意識」是知識行為的活動中心。

在知識的探討中,現象的獲得事實上只是在理念界,也只是在我們的意識之中。因為外在世界所有存在的東西,是經由我們的感官變成本質以後,走入了我們的理念界,就變成了現象。因此,我們所得到的現象都是受我們的意識所創造而成。他稱這人的意識為「主觀意向性」(Intentionnalitat)起著控制和決定人的整個意識活動的方向和內容的重要作用。在現象學看來,人對「對象」(現象)的「理解」無非是受著人的意識中的「意向性」所主宰。但是,人的「意向性」所起的決定性作用卻經常為各種次要的因素所干擾。例如,當我們面臨一個問題時,各種來自社會、歷史或個人經驗的傳統性的偏見往往不知不覺地襲擊著人的主觀意識的活動方向、方式及內容。因此,這些外來因素卻為我們的理解作「引錯作用」。

三.「還原」。

「還原」的意思是回到事物的本質去,回到事物最原始的意義之中,尤其是回到意識還沒有起任何作用以前。胡塞爾把這麼一個最原始的表象叫著「現象」。這「現象」才是真正的本質。胡塞爾奉勸當人們尋找真像時,必須先排除心裡內的各種外在雜念,以及各種干擾因素。在現象學中,這種意識的純粹化過程被稱為「本相還原」。

結論:現象學把西方過去對知識的探討範圍:主觀和客觀、感官和概念、外在的事物和內在的意識等等理念都統合起來回答。

符號結構主義

多個世紀以來,哲學家對探求知識的確定都受困於「歷史」及「存在」(「我」這主體)。歷史的注重引起對歷史文化背景這些客觀事情的討論,存在使到人過分探究「我」這主觀的主體。符號結構主義就是要反對以上的系統,要把意義的探究轉移到「文本」(擺在人面前的文件)去。盼望經過分析文本中的文字(修辭)之間組成的關係,然後從這些關係中找出文本的意義。

結構主義是一門極廣泛的哲學,可應用於語言學,人類學,社會學,釋經學,哲學裡。

理論

一.語言學家索緒爾(F.Saussure),也是結構主義之父,首先把語言(也就是文本中的文字)分成「語言」(langua)(按文法及修辭系統所寫成的文本)和「談話」(parole)(就是由文字而出的信息)。再按著語言中的「二元論」(binarytheory)把「談話」中的文字分成「符號」(signs/codes)。認為在「談話」中,每個文字都包含兩個/雙重的「符號」;稱為「意指」(signifier,外在的意義)和「所指」(signified,內在的含意)。例如,魯迅所著《阿Q正傳》中的「阿Q」,外在的意義(「阿Q」的意指)只是故事中的一位人物,內在的含意(「阿Q」這符號的所指)卻超越出這人物而是指所有受壓迫的人。可見「意指」和「所指」的關係是「不定性」的(arbitrary)。每一個「符號」的意義皆由文本中找到,也受文本中的是關係所組成的系統來決定。

今日的廣告大大的利用了「符號」的力量,在市場製造需要。例如,一個香煙廣告封面是一架飛行著的飛機和一個在美麗海灘滑帆的人。這符號原本與香煙無關。飛翔的飛機的外在意義只是飛行,滑帆也是普遍不過。但是廣告有意帶給吸煙者一個內在的含意:當你吸這牌子香煙時,你就如置身在飛機上或是在美麗的海灘滑帆這麼寫意、浪漫、享受、高尚。

二.後來結構主義學發展到人類社會學方面。引證出文本的意義是深藏在符號所組成的結構的下面,不是顯而易見的。就如一個社會,社會就是一個結構:有各形各類的人,各種的活動,部門,建築屋等等。這些只是明顯的「符號」,肉眼所見的只是一個簡單的架構,這架構的意義卻是深藏在底層。

三.每一個「符號」的意義都由「符號」所組成的架構來決定。因此,每個「符號」都不必考慮到它的歷史背景;也就是說「非時間性的」synchronic)。

意義學/詮釋學

意義學(ThePhilosophyofMeaning)(注一)或詮釋學(Hermeneutics)是當代西方最流行的哲學體系,也是哲學發展史以來最深奧的哲學。意義學的最終目的是要(從一個現象中或一個文本中)確定真正的意義或真理。意義學的前身就是詮釋學(Hermeneutics)。雖然過去的知識論(Epistemology)也是研究真知識的學問。

詮釋學在西方哲學的討論中一直以來少受注重。討論多數被限定於神學界。詮釋學的哲學化是當代哲學改造的一個成果。成為了一門最深奧及複雜的哲學。使它從傳統哲學中分別出來。

當代最突出的詮釋學家首推四位:即西德的伽達默(H.G.Gadamer),法國的德里達(J.Derrida)和保羅.利科爾(PaulRicoeur),以及美國的丹多(A.C.Danto)。當然,之前的康德,胡塞爾,施萊馬赫,海德格,狄爾泰等為詮釋學產生決定性的影晌。當代詮釋學的發展可略略的分為四個時期:

一.從二十年代到五十年代。海德格主義和現象論的詮釋學的孕育時期。

二.從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詮釋學在歐洲大陸傳統哲學的溫床的兩翼,即法國和德國(德國的德里達、法國的利科爾為主要代表)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

三.從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詮釋學在美國與分析哲學相匯合,在法國卻越出海德格和尼采哲學的範圍而同康德哲學中的「實踐理性」相遇,在西德則同新馬克思主義中的「實踐哲學派」相「對話」。

四.從八十年代中期以來。詮釋學突破了其原有的形態而進入了更成熟的理論健全階段,同時地在現代科技、語言、人類理性及行為的複雜關係中深入尋求哲學理論的新發展領域。

詮釋學之所以成立,是基於它是一種人道主義的基本認識:「人」作為人,與其說是肉體,不如說是靈魂或意識;與其說是意識,不如說是思想;與其說是思想,不如說是直覺的、不斷進取的、向外和向內的「超越」者。人之可貴,在於其不停頓的、永久的自我反思過程。「詮釋」之豐富性及無止境性之奧秘,就在於此。

現代詮釋學的理論其淵源

詮釋學的理論經歷了好個世紀的漫長的醞釀過程。這一醞釀過程,就如高宣揚所說:『一方面指哲學史上各個時期的哲學家們對於「詮釋」和「理解」的基本概念的理論探索;另一方面也指基督教神學史上對於「詮釋」和「理解」的特殊研究過程。』(注二)

以下我將按著次序的把解釋學理論的歷史淵源從簡列出:

一.斯賓諾莎(B.Spinoza)可算是為解釋學原則發表獨創見解的一位哲學家。在其《神學政治論》一書中深刻地指出,只有全面了解聖經及其作者的歷史,才能真正地把握聖經的原意。他把經文的寫作背景、歷史及作者意圖的研究,與作者所使用的語言的研究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後來包姆加登(A.G.Baumgarten),這位近代美學的奠基人,注重「美的思維」才是通向真理的道路。他認為人所得到的解釋都是由這種主觀「美的思維」所創造出來的精神產品。也說明鑒賞者有自由依據原作者所提供的思維來進行再創造,領會出由原作者所可能未曾想像過的、更為具體的、嶄新的意境來。

二.施萊馬赫(F.Schleiermacher)是第一個為解釋學奠定系統原則和方法論的思想家。他認為「理解」(Verstehen)並不單純是對「文本」(Text)的「語法上的認識」。「理解」也不是一種「解釋的技術」。而是關連人的整體意識活動,也是一種極複雜的思維過程。對施萊馬赫來說,「說明」(Erklarung)與「解釋」(Auslegung)不一樣。「說明」只是「說明者」對「對象」主觀自我認識的表白過程。它不必顧及說明對象的責任與忠實性。與「說明」不同的,「解釋」是一個「總體性」。「解釋」所要考慮的,不只是「解釋者」與「被解釋者」(即是「文本」)的總關係,而且還要考慮由「解釋」所可能產生的一切後果,要考慮「解釋」之前的一切歷史性因素,又要考慮環繞著這一「解釋」的周在的現實的及潛在的條件。後來他提出「直覺」(Intuition)意識在「解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通過直覺能力,解釋者要儘可能使自己的「解釋」與「經驗」相符合---與「經驗」相符合,就是同「對象」相協調。

-------------

注一:這課的資料多摘錄自,高宣揚,《解釋學簡論》。(香港:三聯,1988)一書。

注二:同上書,頁1。

三.狄爾泰(W.Dilthey)將解釋學的範疇擴大到人文科學領域中。他突出了「理解」概念,把它看作是比「說明」更重要的步驟。以下是他幾個的重要思想:a.「解釋」和「理解」乃是人的歷史性發展,或更正確的說,是人的精神的歷史性展現。b.「解釋」和「理解」即是特定的歷史條件內人類內在精神活動能力的表現,也是持續不斷發展的。c.「解釋」和「理解」永遠是暫時的和有限的,是有待後人加以豐富的。「解釋」在任時歷史中就如是一個「沒有說完的話」。人們一代接一代地「解釋」著前人的認識成果,並由此出發,對經驗、歷史和自然引伸出新的知識。狄爾泰常強調說:「理解」是「我」在「你」中的重新發現。

四.胡塞爾(E.Husserl)以其現象學再次肯定了解釋學的主觀成份。他強調人的「主觀意向性」(Intentionnalitat)起著控制和決定人的整個意識活動的方向和內容的重要作用。在現象學看來,人對「對象」(現象)的「理解」無非是受著人的意識中的「意向性」所主宰。但是,人的「意向性」所起的決定性作用卻經常為各種次要的因素所干擾。例如,當我們面臨一個問題時,各種來自社會、歷史或個人經驗的傳統性的偏見往往不知不覺地襲擊著人的主觀意識的活動方向、方式及內容。因此,這些外來因素卻為我們的理解作「引錯作用」。胡塞爾奉勸人們說要得著真現象必須先排除心裡內的各種外來雜念,以及各種干擾因素。在現象學中,這種意識的純粹化過程被稱為本相還原」。

五.海德格(M.Heidegger)繼續了胡塞爾的現象學,不過卻發展他獨特的存在哲學。尤其研究人的意識對他自身的存在的「理解」。他把人的「自我」的「我在」(Dasein)視為「解釋學的總體性」。這個「我在」是一個存在並且不斷地自我創造活生生的存在。這「我在」擁有生命力,有超越自身存在的本領。這「我在」每一時刻都力圖存在著、並為超越自己的現在繼續創造,不斷地進行自我反思,擔心著自己存在的趨勢和未來。當人為自己的「我在」揭示,就是「解釋」。

六.伽達默(H.G.Gadamer)說:「我們日常生活就是由過去和將來的同時性而造成的一個持續不斷地進步,能夠這樣向將來開放的視野和不可重複的過去而前進,這正是我們稱為「精神」的東西。」他又說:「生活對它自身作注釋;生活有它自身的一種解釋學的結構。」這就是伽達默解釋學理論的基本出發點。在他1960年所發表《真理與方法》一書,正是與當代只崇拜科學方法、並堅信唯有科學方法才能提供「真理的經驗」的立場和觀點相反,主張哲學應該在科學以外的領域內,特別是在藝術的經驗中,考察真理的問題。認為人可以通過同文藝作品的「對話」不斷地修正自己。這「對話」受所謂藝術的「歷史意識性」的因素的影響。

這是一種「反思意識」。他也認為人對於以往的、歷史的作品和數據的解釋行為,都是通過語言這「中介性因素」而進行的一種新的反思。人們唯有通過語言這個活生生的、不斷更新的中介物,才能領會和認識和歷史和藝術作品。因此,「解釋」就是在歷史中用語言不斷地「對話」。新的意義也在這不斷地「對話」中產生。人類也因此不斷地發現新的歷史意義,不斷地揭示事物的真理的本質。因此人的精神進行新的創造,作出新的發現。

七.保羅.利科爾(P.Ricoeur)的解釋學是在狄爾泰,海德格,伽達默以及整個人文科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用的方法就是對以上各學科進行「反思」。他認為「言談」(discourse)和「敘述」(narrative)之間起著重要作用關係,並在此基礎上探究「意識形態」在人類行為中的地位。他首先批判胡塞爾在解釋學理論上的唯心主義。不接納現象學就是等於解釋學。他以科學和語言學來發展解釋學的理論。他認為「文本」(Text)是由文字固定下來的言談。這「文本」不僅僅是人與人之間相互交往的一種特殊場所;它也是在交往中「間隔」(在距離中)的「範例」(換句話說,媒介)。正因為這樣,「文本」所揭示的,乃是人類經驗歷史性的基本性質---因此,文本是在間隔中,並通過間隔本身而完成的一種交往和溝通。從我們這個時代較近的「文本」到較遠的「文本」,實際上是把現時的人類同以往的人類相聯繫,並從而實現兩者的「對話」。

利科爾也承認「意識形態」所起的作用。不過提出意識形態也具有間隔的功能,並且它也在特定時期之外成為一種長久的精神力量。例如,歷史人物如希特拉,拿破崙,毛澤東等,雖然離開了人世,但他們所創造的「意識形態」可以在社會記憶中儲存下來,並在歷的「間隔」的時間中保存其自身的力量。一旦些意識形態得到新的「解釋」,就會像火山爆發一樣重新發揮其作用。

C.世俗化主義與文化現象

世俗化主義

世俗化主義(Secularism)原本的意思是指一切脫離了「教會」規範以外的活動,也指明宗教停止有效地影響社會和文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尤其是在六十年代,宗教(基督教會)在社會中的影響日見微小,整個西方社會走向「世俗化」。這在宗教圈子裡興起許多教會與世界、神學與世俗的討論課題。天主教會及基督教協進會在六十年代把世俗化主義列為基督教的頭一號敵人。許多神學思想傾向世俗而被稱為「社會福音神學」。世俗化主義也在六十年代尾結晶出「神死神學」。世俗化主義的主題不外是高舉自然科學,人的自由及創造性,道德的解放,世界趨向更美好等等思想。七十年代及八十年代科技的興起使世人不再談論世俗化主義;不是消滅了,而是完全接納了它。

文化現象

科學技術及經濟的發展,加上世俗化的興起,許多哲學家,尤其是人文社會的哲學家,開始把注意力從思想、經濟、技術轉向人及社會文化的發展。

文化可以說是人所特有的生活方式,它存在於人們生活活動的一切環節之中,體現了人與人之間,它與周圍環境之間各種不同關係和聯繫。文化的實體要素有:

一.精神生產的文化財富,即具有認識、美學、倫理道德價值的科學、文學、藝術作品及其活動,

二.物質生產的文化財富,如各種文物、工具、生活用品、建築、交通,工藝技能,

三.文化規範,即反映社會關係並調節社會活動的法律典章、道德準則、紀律規約和行為標準,

四.文化習俗,即反映一個民族或種族的心理特點和文化傳統的風俗慣、宗教禮儀和生活方式。

文化形式的分類

按照現今社會科學的分析,文化的形式約可分為三大類:就是「主流文化」(或是精英文化),「大眾文化」(或是潮流文化)及「抗衡文化」。西方的文化學者一般上是按人的「意識形態」(ideology)來把文化形式分類。

.主流文化

「主流文化」(Dominantculture),有時也稱為「精英文化」(Eliteculture),或是「上流文化」甚至「傑出人物文化」。按意識形態來看,「主流文化」可以說是泛指民族文化中比較精粹的部分。它也是民族中最傳統的文化,含有最崇高的人生價值觀,道德倫理,藝術,生活理想,法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風俗習慣等等。

「精英文化」的理論背景可查考叔本華,尼采,施本格勒等。叔本華把「碌碌無為的芸芸眾生」看作「枯燥乏味的實用主義世界」,其中只有「天才人物」才是擺脫常規的人。他認為大眾並不能理解天才的作品。尼采認為文化是精神財富的創造,來源自人的「權力意志」能力。這「權力意志」給社會上的「超人階層」「顯貴」「統治者」創造文化的生命力。而另外一群人,「群眾」「烏合之眾」「賤民」是沒有創造文化的能力。社會和歷史學家認為西方的沒落是因為精英文化被大眾文化所侵犯。

.大眾文化

「大眾文化」(Massculture),稱為「潮流文化」(pop/popularculture)


推薦閱讀:

尋找內心深處的自己
氣的概念
順應自然的生存哲學
哲學家談史鐵生的命運觀,這才叫入木三分,遠見深刻!

TAG: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