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胃病專題

葉氏茯苓飲的臨床應用

□ 陳振斌山東省新泰市泉溝鎮衛生院  葉天士云:「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蓋太陰之土,得陽始運;陽明陽土,得陰始安。以脾喜剛燥,胃喜柔潤。仲景急下存津,治在胃也;東垣大昇陽氣,治在脾也。」筆者老師陝西渭南孫曼之據其醫案,闡發了葉氏之通降陽明法,並提煉出葉氏通降陽明常用的六味葯,冠名為葉氏茯苓飲。  組成:茯苓、黃連、杏仁、枳殼、半夏、陳皮。方中茯苓利水滲濕降胃氣。陳皮理氣降氣,芳香化濕,理氣開胃。半夏辛溫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燥濕散結。枳殼降氣化痰。黃連清熱燥濕,苦降開胃。杏仁味苦芳香,通絡止痛,宣降肺氣,蓋以肺主一身之氣,胃氣下降實賴於肺氣之肅降,故宣肺即所以降胃也。全方合用共奏通降陽明,和胃降氣化痰之功。此方從外台茯苓飲化出,但後者參術並用,功能益氣降胃,補脾理氣,化痰利濕,而前者主治在胃不在脾,這是我們應該留意的。  適用範圍:1.胃氣壅滯停飲所致的胃氣不降:臨床表現為泛酸打嗝,脘腹脹滿,噯氣頻頻等陽明不降的癥狀。大凡胃脘疼痛,脹痞,或劍下按痛,或心下有滯留感,均可加減使用。2.中焦濕熱:臨床表現為舌苔厚膩,納差納呆,不思飲食,口黏口苦,大便黏膩等胃腸濕熱癥狀。3.一切濁氣不降、浮陽上擾清空引起的胸悶、頭昏、目脹、耳鳴等癥狀。  加減:大便乾結加桑葉、薏苡仁,嚴重者加全瓜蔞;大便溏稀去杏仁加厚朴;大便黏膩不爽者,以黃芩易黃連,再加祛濕熱之品如茵陳、大腹皮、蠶砂、滑石、皂角子;嘔惡欲吐胃脹,加蒼朮、藿香、紫蘇、佩蘭、茯苓;燥痰加海浮石、麥冬、瓜蔞;濕痰加天南星、半夏、橘紅、茯苓。  注意事項:1.不可與甘草、黃芪等甘味葯合用。甘味性緩壅滯,不利於通降。2.用於胸痹等上焦疾患時,必須與風葯川芎、桂枝等合用,以便升降並用,升清降濁,此時劑量應減半,否則藥物劑量過重必然重滯不靈,不利於陽氣流通,效果不顯。

3.應用該方時必須保持大便通暢,大便乾結會導致胃氣難以下降,因而效果不佳。  以下是孫曼之應用葉氏茯苓飲醫案1例:  田某某,女,30歲。初診:2008年5月29日。  胃痛4年,本次複發3日。刻診:胃痛脹、反酸,似與進食時間無關,嚴重時泛酸水。納正易飢,煩躁易怒,晚間口苦幹,晨起口氣穢。大便正常,近來便溏,伴咽燥色紅,涕中夾血。觀形瘦淡黃。脈右小軟無力,左關沉細弱,舌瘦微紅苔薄白膩。胃鏡顯示:胃底、胃體糜爛。

處方:半夏12克,黃連2克,枳殼10克,杏仁10克,茯苓10克,紫蘇10克,厚朴10克。3劑,水煎服。  二診:胃痛大減,仍然便溏。脈兩手小軟短,舌稍胖,苔薄白膩。上方加肉桂5克。水煎服,5劑。  三診:胃痛消失,仍便溏,日一行。詢近食水果較多,囑忌食生冷。健脾丸(濃縮丸)1瓶、附子理中丸(濃縮丸)1瓶,照說明口服。  筆者應用葉氏茯苓飲醫案一則:  高某某,男,69歲。2012年11月28日出診。胃脹滿、胃痛1月余,伴泛酸口乾,食難用飽,大便先干後正常,日一行,眠可,脈右小洪關弱,左略大,舌紅苔薄白膩。處方:黃連2克,杏仁10克,枳殼10克,半夏10克,陳皮10克,茯苓10克,紫蘇10克,桑葉10克。5劑,水煎服,日1劑。  二診:服藥後胃痛、胃脹明顯減輕,惟胃酸。上方加海螵蛸10克,續服3劑。  三診:胃痛、胃脹已愈,胃酸亦減。上方3劑,以資鞏固。

《傷寒論》「心中懊惱」是胃病

□ 張英棟山西中醫學院中西醫結合醫院  《傷寒論》通行本398條中有6條出現了「心中懊惱」,分別為:76條、134條、199條、221條、228條、238條。經過對於此6條反覆揣摩發現,「心中懊惱」當指胃中較嚴重的不適感,與心無關。如果此結論成立,那麼從這點出發,我們有理由懷疑論中的「煩」、「心煩」多是指胃而非指心(「煩」在條文中很多時候是指「懊惱」的輕症階段);也有理由揣測梔子豉湯是治療「胃」的一類方劑,並且並非催吐方。  將上述6條條文主幹化後可得:  76條:「……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心中懊惱,梔子豉湯主之……」;  134條:「太陽病,脈浮而動數……頭痛發熱,微盜汗出,而反惡寒者,表未解也。醫反下之……膈內拒痛、胃中空虛,客氣動膈,短氣躁煩,心中懊儂……則為結胸,大陷胸湯主之;若不結胸,但頭汗出,余處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黃……」;  199條:「陽明病,無汗,小便不利,心中懊儂者,身必發黃」;  221條:「陽明病,脈浮而緊……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若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惱,舌上苔者,梔子豉湯主之」;  228條:「陽明病,下之……不結胸,心中懊惱,飢不能食,但頭汗出者,梔子豉湯主之」;  238條:「陽明病,下之,心中懊惱而煩,胃中有燥屎者,可攻……宜大承氣湯」。   6條中,有3條「心中懊惱」與「胃」並提:6條中,有4條明言「陽明病」,陽明病提綱條文即已明言「胃家」;另外兩條,一條是「發汗、吐下後」的壞病,還有一條是不典型太陽病「醫反下之」。  6條中,明文提到「下之」後得的有4條,還有一條是「發汗、吐下後」。下法最容易傷到的似乎是「胃」而不是「心」。  如果將199條的主方假定為茵陳蒿湯的話,這6條中將有3條與大黃有關,分別為:大結胸湯、大承氣湯和茵陳蒿湯。有4條與梔子有關,分別為:梔子豉湯和茵陳蒿湯。無論是「發黃」、「結胸」和「燥屎」、「胃中空虛」,與「心」相比較的話,似乎都要與「胃」聯繫更緊密一些。大黃「調中」(語出《神農本草經》),治療「胃家」無疑,那麼梔子是否是治療「胃家」的另一類主葯呢?  「心中懊惱」講的是「胃」,還有一個有力的佐證是「懊惱如飢」,此語見於《傷寒論》、《金匱玉函經》和《脈經》三書的「不可發汗」篇中。飢的只有胃,那麼「如飢」的「懊惱」也應該是說胃的。  

將以上這些聯繫起來看,這6條都在講述以「胃」為中心的氣血結聚——原因或為熱與水結、或者濕熱結聚,或者單純的熱郁而結,用藥後得效的標誌或為汗、吐,或大便通、小便利,並不一定可以料定會出現哪種反應。治療只為疏解結聚,條達氣血,至於邪氣會隨著正氣的排邪趨勢從哪裡出來,並非可以料定的。這就是76條「水葯不得入口……吐下不止」而用藥後還以「得吐」為見效標誌的原因。  梔子豉湯類方几乎都以「得吐」為見效標誌,但是枳實梔子湯方後卻雲「溫,分再服,覆令微似汗。若有宿食者,內大黃如博碁子五六枚,服之愈。」從方葯組成上看,枳實梔子湯應該歸入梔子豉湯類方。枳實梔子湯提示的是汗、下為得效標誌,而其他梔子豉湯類提示的是吐,這是否是合起來提示——「用藥只在開邪結,邪之所出要看人」呢?治療胃潰瘍  張某,男,52歲。1973年2月10日初診。診見上腹部間歇性疼痛十餘年,伴吞酸噯氣,神差納減。近月來癥狀加劇,發作頻繁,飢餓則發,進食緩解,納差口淡,時而口乾苦,脘腹痞脹,大便溏薄。鋇餐檢查:胃小彎距賁門約2厘米處有一0.9厘米×1.6厘米橢圓形龕影,診為「胃潰瘍合併慢性肥厚性胃炎」。入院後曾用西藥治療8天,癥狀不減,疼痛反而加重。X線檢查,其龕影增大為1.1厘米×1.6厘米,深約0.9厘米,似穿透至漿膜下層。經會診主張及時手術,但病人不願意接受手術治療,要求中醫診治。診查:舌質淡,苔白厚濁,脈弦細。  辨證:此為脾虛運化失職,氣血濕濁郁滯所致。  治法:用健脾胃化濕濁方葯(党參、雲苓、白朮、扁豆、薏苡仁、萆薢、藿香、甘草)治療。  二診:2月11日,胃痛甚,每半小時至1小時劇痛一次,腹脹,吞酸如故,但胃納略有改善,大便溏,舌淡,苔白厚,脈沉弦,擬健脾舒肝化濕治之。  處方:黃芪12克,党參12克,白朮12克,素馨花6克,川連5克,法半夏10克,肉桂心1.8克(焗),雞內金9克,枳殼6克,甘草5克。一天2劑。另為病人行按摩手法,點按肩井穴,按後陣痛減輕,次數減少。  

三診:2月12日痛減,發作次數亦減少,自覺舒適,苔轉薄,脈稍有力而弦。仍守前法。  處方:党參12克,黃芪12克,白朮12克,茯苓15克,柴胡9克,白芍12克,枳殼8克,川連3克,肉桂心1.8克(焗),雞內金9克,麥芽15克,甘草5克。加田七末3克,空腹沖服。上方加減連服10天。  四診:2月22日,胃痛已很少發作,吞酸噯氣亦大為減少,精神、胃納漸恢復,進食米飯無不良反應,大便成形。繼續守前法治療。  處方:黃芪12克,党參12克,茯苓9克,白朮9克,法半夏6克,柴胡6克,川連1.5克,肉桂1.5克(焗),浙貝母9克,炙甘草5克,丹參12克,烏賊骨18克,飴糖30克(沖服)。每天2劑。另田七末3克,空腹沖服。  

五診:3月1日。癥狀基本消失,為鞏固療效,再服上方到3月6日。  六診:3月7日。  處方:黃芪15克,党參15克,桂枝9克,白朮15克,烏賊骨18克,大棗4枚,炙甘草5克,生薑6克,飴糖30克(沖服)。另田七末3克,空腹沖服。服至3月18日,一直無不適,X線複查,龕影直徑僅為0.5厘米。上方或去桂枝,或加白芍、陳皮、法半夏,或加麥芽、雞內金等,繼續連服。  七診:4月18日。見頭暈,睡眠差,檢查血壓、五官均正常,舌質稍紅,苔白而潤,中心稍厚,脈弦細數。此為肝盛所致,治宜和肝健脾。  處方:太子參15克,茯苓12克,竹茹9克,生牡蠣15克(先煎),枳殼9克,橘紅3克,旱蓮草18克,女貞子9克,熟棗仁12克,甘草5克。  上方服3劑後,頭暈消失,睡眠亦好。乃改用四君子湯加柴胡、白芍、吳茱萸、黃芪等葯連服。共住院46天,龕影消失出院。  本病為慢性病而反覆發作,故不能滿足於癥狀的緩解而中止治療,須堅持服藥以鞏固療效。    (選自《中醫臨床家·鄧鐵濤》) D4

論治消化病

□ 洪文旭陝西省中醫藥研究院  

鄧鐵濤為全國著名中醫學家,廣州中醫藥大學教授。在中醫教學、臨床、科研方面成績斐然,尤其擅長運用脾胃學說論治各種疑難病症,療效卓著。  鄧老提出「治脾胃可以安四臟,調四臟可以治一臟」的著名論斷,用以指導臨床實踐,如用於治療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慢性結腸炎、急腹症及冠心病、慢性肝炎、重症肌無力等慢性消耗性疾病,獲得顯著療效,擴大了脾胃學說臨床應用的內涵。  對於胃腸病證,概括起來有三個方面:一是消化性潰瘍從體質辨證,消化性潰瘍屬於「胃脘痛」範疇,其病較為複雜,但以飲食、精神、體質因素為主,而尤以體質為關鍵因素;二是慢性胃炎從標本虛實辨證,本病屬本虛標實之患,本虛即為脾胃受損後,以致體質虧虛,乃發病的前提和本質;標實是指脾胃虛損之後,繼發瘀血、痰濕、陰虛等證,為發病的變化和癥狀,臨床應根據標本虛實來辨證,方能收事半功倍之效果;三是急腹症從具體病症辨證,急腹症如急、慢性闌尾炎,腸梗阻,腸套疊,膽囊炎,膽石症,膽道蛔蟲,尿路結石等病,可歸屬於「腹痛」範疇。由於病情複雜、部位各異,應根據發病的具體情況靈活辨證,不可拘泥於病名而躊躇不前。  鄧老則抓住疾病實質,圓機活法,自出機杼,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消化性潰瘍,屬肝胃不和者方用四逆散加茯苓、白朮、大棗,如遇噯氣、泛酸、肝火、胃熱、吐血證者隨證加減,但肝鬱化火者切忌用辛燥止痛藥;脾胃虛寒者方用黃芪建中湯或桂附理中湯、香砂六君子湯、平胃散等據證化裁;脾虛肝鬱兼瘀者方用四君子湯加黃芪、紅花、桃仁、柴胡、白芍、海螵蛸等;胃陰虧損者方用麥門冬湯加減,虛甚加人蔘。慢性胃炎以補脾氣、養胃陰為主,佐以活絡祛瘀、除濕化痰、清退虛熱諸法,用基本方(太子參、麥芽、鱉甲各30克,茯苓、淮山藥、石斛、小環釵、丹參各12克,田七末3克,甘草5克),可據兼證加減。

名醫名方胃病寧  曹林,男,1954年生,遼寧省海城市人。1977年畢業於遼寧中醫學院(現為遼寧中醫藥大學)醫療系中醫專業。現任遼寧省鞍山市中醫院醫療副院長,主任中醫師,全國第四批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遼寧省名中醫,遼寧省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鞍山市中醫藥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遼寧省中醫藥學會心血管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遼寧省中醫藥學會老年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遼寧省中醫藥學會亞健康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遼寧省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專業委員會理事。  從事中醫教學、臨床30餘年,學驗俱豐,擅長於中西醫結合治療心血管疾病、脾胃病、脈管炎、腎病,尤擅於中醫內科疑難雜病如發熱、心肌炎、冠心病、心律失常、腦血栓、胃炎等的治療,主持或參與科研課題8項,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主編、參編專著5部。其中「胃病寧膠囊治療消化性潰瘍臨床研究」獲鞍山市政府科技進步一等獎。  藥物組成:姜半夏15克,黃連10克,乾薑15克,三七10克,枳實20克,厚朴15克,柴胡15克,白芍20克,党參20克,白朮20克,茯苓20克,炒麥芽15克,蒲公英15克,海螵蛸40克,炙甘草10克。  功能:疏肝理氣、健脾和胃、散痞止痛。  主治:胃、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包括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及各種胃病引起的胃痛、泛酸、打呃脹滿、噁心、灼熱等消化道癥狀)。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2次。  方解:本方系由半夏瀉心湯、四逆散、四君子湯等方化裁而成。  方中柴胡、枳實、厚朴疏肝理氣、消痞散結;党參、白朮、炒麥芽、茯苓補益脾氣、祛濕和中;黃連苦寒,清熱和胃以泄其滿;姜半夏辛溫,和胃降逆以止其嘔;乾薑辛溫,溫中散寒以消其痞,三葯相合,辛開苦降,調其寒熱,並助枳朴行氣開痞除滿;蒲公英助黃連清熱,更增解毒之力;海螵蛸收斂,亦彰顯制酸之能;三七活血化瘀,祛瘀則新生;芍藥、炙甘草緩急止痛,痛止則胃安。諸葯合用,共奏疏肝理氣,健脾和胃,散痞止痛之功。張鏡人治胃炎十法□ 洪文旭陝西省中醫藥研究院  張鏡人主任醫師是全國首批名老中醫之一,上海中醫藥大學兼職教授,他在脾胃病等方面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精闢的見解。  張老認為,胃腸的生理核心為升清和降濁,病理變化則有胃氣不和、胃氣上逆或胃氣虛弱導致的納少、噯氣、呃逆、嘔吐,以及脾的運化失健,代謝障礙,積液內停,傳導失常導致的浮腫、脹滿、泄瀉或便秘等。張老推崇吳鞠通「中焦如衡,非平不安」之說,指出脾胃的升降、潤燥、寒溫等均須平衡協調,強調脾胃強則諸臟強,脾胃弱則諸臟弱,所以無論養生或治病,都應重視脾胃。  

張老在探討脾陰虛的證治中,認為脾胃的功能為脾氣和胃氣,脾的生理內涵是脾陰和脾陽,胃的生理內涵是胃陰和胃陽,這是形成脾胃升降機能的物質基礎,故調治脾胃,須分陰陽,理脾健胃,應知補脾陽、滋脾陰之理,方能中土安和。辨證方面強調理論與臨床、宏觀與微觀相結合,以提高臨床診療水平。他通過對癥狀、舌象、胃鏡、病檢等分析,提出淺表性胃炎和萎縮性胃炎之不同:淺表性胃炎的病理改變主要是胃黏膜充血、水腫、糜爛等,多偏重於肝胃失調,而呈現肝鬱氣滯和鬱熱犯胃的證候,應從氣滯、熱郁論治;萎縮性胃炎的病理改變主要是胃黏膜腺體萎縮,多偏重於脾胃不和,而呈現脾胃氣虛和胃絡瘀阻的證候,應從氣虛、血瘀論治。另外指出消化性潰瘍多屬寒屬實,若久痛不已,寒漸化熱,實亦轉虛,以致寒熱交錯,虛實夾雜;慢性泄瀉(如慢性結腸炎、腸功能紊亂、腸易激綜合征、痙攣性結腸炎等)每多虛實夾雜,寒熱交錯,多因脾胃失調,脾氣虛弱,水谷精微運化失司所致。但辨證當責之肝脾,重在脾虛,毋忘肝實。  張老根據胃的生理功能及臟腑之間的內在聯繫,主張治胃當責於肝膽及脾,提出「治胃炎十法」:  

清熱和胃法 適於鬱熱中阻、胃失和降之證,藥用黃芩、連翹、鐵樹葉、知母、平地木、白花蛇舌草等。  

疏肝和胃法 適於肝膽失司、侵脾犯胃之證,藥用柴胡、白芍、甘草、枳殼、香附、延胡索、九香蟲、佛手片、玉蝴蝶等。  益氣養胃法 適於脾胃氣弱、中氣不足之證,藥用太子參、炒白朮、淮山藥、香扁豆等。  養陰益胃法 適於肝熱犯胃、陰液虧損之證,藥用南沙參、川石斛、淮山藥、白芍、甘草,胃酸缺乏者加烏梅、木瓜、焦山楂等。清化瘀熱法 適於肝火犯胃、熱傷絡脈之證,藥用丹參、血竭、赤芍、白花蛇舌草、白英(後兩味含硒量高,藥理證實能殺傷胃癌上皮樣細胞,有阻斷腸化、不典型增生、抗腫瘤作用)等。  調氣活血法 適於肝脾失調、胃絡瘀滯之證,藥用太子參、白朮、柴胡、香附、丹參、赤芍等。  寒溫相配法 適於寒熱交錯、氣機阻滯之證,藥用蘇梗、黃芩、平地木、連翹等。  升降並調法 適於胃氣上逆、脾氣不振之證,藥用柴胡、黃芩、旋覆花、代赭石等。  化濕和中法 適於脾運不健、濕邪內生之證,藥用陳佩梗、生熟薏仁、半夏、陳皮等。  消導悅胃法 適於脾胃虛弱、飲食積滯之證,藥用六神曲、谷芽、麥芽等。臨床應據證一法獨用或數法合參,圓機活法,屢建奇功。  張老驗方三首:  安中湯:治療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證屬肝鬱脾虛者,藥用柴胡、蘇梗、炒神曲各6克,炒黃芩、炒白朮、香扁豆、炒白芍、制香附、炙元胡各9克,八月札15克,香谷芽12克,炙甘草3克。  胃潰瘍方:治療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證見疼痛、泛酸者,藥用炒白朮80克,炒白芍、浙貝母、川楝子、食鹽各30克,炙甘草6克,制香附20克,炒枳殼、砂仁各15克,鳳凰衣9克,共研細末,每次1匙,止痛迅速,屢試屢驗。  慢性結腸炎方:治療慢性結腸炎等證屬肝強脾弱者,藥用生白朮、杭白芍、防風炭、秦皮、條芩炭、香扁豆、炒楂曲、大腹皮各9克,炙甘草3克,陳皮、廣木香、炮姜炭各5克,螞蟻草(雞眼草)、徐長卿各15克,香谷芽12克。董建華論治消化病□ 洪文旭陝西省中醫藥研究院  董建華教授生前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著名中醫學家,從事中醫藥臨床、教學,經驗宏富,成就輝煌,著作有《溫熱病論治》、《內科心法》等。  學術觀點  根據慢性萎縮性胃炎主證特點和病位所在,董老認為應稱之為「胃痞」更為恰當,因其病機特點是虛實夾雜。虛指脾氣虛弱、胃陰不足;實指胃氣壅滯、濕熱中阻、胃熱內蘊、胃絡瘀阻。慢性萎縮性胃炎癌前期病變應為「虛痞」,因久病必虛,其病本虛標實。董老具有獨特的胃病理論體系:

一是通降論,胃氣以和降為順,關鍵在於胃氣潤降;

二是氣血論,胃病日久,氣滯血瘀互為因果,初病在經屬氣滯,久病不愈屬血瘀;三是濕熱論,濕熱外邪是致病的重要因素,關鍵在於脾胃功能的強弱,若脾胃內傷,運化失常,水濕內停,蘊而化熱,潛藏體內,加之外感濕熱,便會同氣相求,內外相引而發病;四是標本論,胃病日久及脾,可有虛象,但不能只見其虛,忽視其實,或只重其本,不顧其標,強調應從病證的虛實來確定標本治療的先後。  對於腸病泄痢主要有五論:

一是標本虛實論;

二是氣血兩調論;

三是溫清並用論;

四是燥潤相濟論;

五是通澀結合論,臨床須根據病情需要分別選用。

在辨證經驗方面,他將胃的生理歸納為降、滯、通三個字,是對辨證論治經驗的理論升華。治療時他抓住根本從調和氣血入手,根據氣滯、血瘀和虛證三種辨證類型,本著鬱結者解之、瘀積者行之、虛損者補之的原則,採用調氣以和血、調血以和氣、補氣以溫中及和血以養陰四法,常獲良效。  治療經驗  董老針對不同的胃腸疾病,運用靈活多樣的治療法則。病在氣屬胃氣壅滯證用胃蘇飲(蘇梗、香附、陳皮、香櫞皮、佛手、枳殼、大腹皮等),肝胃不和證用疏肝和胃湯(柴胡、白芍、香附、枳殼、金鈴子、延胡索等),胃熱內壅證用清胃飲(黃連、黃芩、梔子、枳殼、香附、檳榔等),濕熱中阻證用連朴苓草湯(黃連、厚朴、茯苓、通草、藿香、佩蘭、陳皮等),膽胃不和證用清膽和胃湯(柴胡、黃芩、清半夏、竹茹、陳皮、枳殼等),寒熱錯雜證用溫清飲(香附、黃連、清半夏、山梔、吳茱萸等)。  病在血屬瘀血阻滯證用胃痛寧加減(金鈴子、延胡索、赤白芍、五靈脂、香附、枳殼等,重症與化瘀煎同用);虛證屬脾胃氣虛證用健脾湯(太子參、白朮、茯苓、木香、砂仁、陳皮等),脾胃虛寒證用溫胃湯(黃芪、桂枝、白芍、炙甘草、香附等),胃陰不足證用養胃湯(蘆根、石斛、沙參、麥冬、香櫞皮等)。  

治療虛痞病採用三種方劑:氣陰兩虛證用甘平養胃方(太子參、炙百合、烏葯、雞內金、香櫞皮等);虛火灼胃證用酸甘益胃方(沙參、麥冬、丹參、石斛、烏梅、佛手等);脾胃虛弱證用甘溫健胃方(党參、黃芪、茯苓、白朮、木香、當歸、三七粉等)。崔應珉治療脾胃病經驗□ 劉明 河南中醫學院基礎醫學院 李娟娟 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  崔應珉是河南中醫學院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從事醫療、教學、科研30餘載,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尤其在脾胃病的治療方面有獨到見解。筆者在跟師學習過程中,對其經驗進行了整理總結,現介紹如下:  崔老師認為:脾胃病證屬本虛標實,本於脾虛,實為胃氣壅滯;其病位在胃腸,與五臟相關;飲食不節、感受外邪、情志不暢是脾胃病的主要病因;脾失健運、胃失和降、肝氣橫逆,中焦氣機失於通暢為基本病機。崔老師主張脾胃病應用藥平和,劑量應輕,擬方以寒不抑陽、溫不傷陰、潤不滋膩、補不礙脾為原則,力求剛柔相濟,升降和調。脾胃病以胃脘疼痛、脘痞腹脹、嘔吐吞酸、納呆便溏、嘔血、便血等主要表現,以中虛失運、肝胃不和、脾胃濕熱三證最為多見,臨床亦多從此三證辨治。健脾以運為上,故在健脾葯中常加少量砂仁、藿香、佩蘭以醒脾;益胃以通為補,故於滋陰葯中加入少許陳皮、青皮、枳實、厚朴以開胃;疏肝不忘和胃,故常以四逆散合四君子湯為基礎方;理氣先防傷陰,故柴胡、烏葯等藥用量宜輕。對於明確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多辨為實熱證,每加用清熱解毒之蒲公英、金銀花、連翹、敗醬草等;久病者常加丹參、鬱金、香附、川芎以活絡;善後多用六君子湯加減以健脾助運,除濕化痰,防止反覆。同時主張葯補不如食補,每每囑病人飲食調養或服用丸劑等以助藥效,並告誡病人須調暢情志,注重心理治療。  健脾胃,首選六君子  崔老師指出「久病多虛」,脾胃病大多病程遷延反覆,其發病之本為中焦虛弱,其標是濕阻氣滯血瘀。《金匱要略》曰「四季脾旺不受邪」,治脾當以扶正固本為主。崔老師最常用六君子湯加減來治療脾胃氣虛諸症。胃納欠佳,食則腹脹者,此雖屬胃氣虧虛,卻不可單用健脾,宜先予砂仁、陳皮、藿香、麥芽等醒脾開胃之後再行補氣,以防虛不受補。中氣下陷伴見腹脹嘔吐者,多為脾胃升降失調所致,其本於脾虛氣陷,治之不可單用升提,亦不可降胃太過,應在以柴胡、人蔘、白朮、黃芪等升補脾氣的同時配用半夏、陳皮、蘇梗等和降胃氣,復其升降則諸症自除。脾主健運,肝主疏泄,肝失疏泄橫逆犯脾可致脾虛,故崔老師強調扶土必先抑木,常以六君子湯合用四逆散以健脾柔肝,或在健脾方劑中加用白芍、鬱金等疏肝柔肝之品。  

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脾胃虧虛日久,胃壁失養。鏡下可見黏膜變薄及腺體萎縮。崔老師認為,此脾胃虧虛是本,血瘀痰濁為標,治療應以六君子湯加減,其党參、黃芪用量宜大。十二指腸炎症或潰瘍者,加蒲公英、赤芍、鬱金、丹參等清熱化瘀;伴出血者,用白芨、三七、丹參、紫珠草等止血愈潰瘍;伴萎縮性胃炎者,多用沙參、白芍等養陰益胃;如腺體萎縮伴有血管不清、糜爛及點狀出血者多為熱毒血瘀,還應加用連翹、蒲公英、虎杖、敗醬草等以清熱化瘀;病理診斷腸上皮化生者,加用白花蛇舌草、莪術、刺蝟皮、八月札等解毒散結。  調氣機,善用四逆散  崔老師常提及人體氣機的升降開合,轉樞在脾,調理在肝。當肝脾兩臟功能失調,勢必導致全身氣血失調。鏡下見胃蠕動減慢甚至消失、有大量黏液,症見胃脘飽脹,隨感情波動而變化者,多為肝胃氣滯所致;胃竇黏膜充血明顯,呈斑點狀或斑片狀潮紅,伴有散在糜爛或出血點,症見胃脘部嘈雜或脹痛,伴泛酸,口苦或膽汁反流者,則屬肝火犯胃。明代醫家吳瑭在《溫病條辨》中雲「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脾胃同居中州,脾升胃降,賴於肝的疏泄條達,故「欲和胃(脾)必先疏肝」。上述二者的病機關鍵均為氣機阻滯,胃失和降,治療重點在於調暢氣機。崔老師調氣機多以經方四逆散加減,濕重者去炙甘草,加藿香、厚朴、白朮、茯苓、薏苡仁等健脾化濕;肝胃不和、泛酸噯氣者,加浙貝母、半夏、鬱金、蘇梗等行氣寬中、和胃止嘔;氣鬱化火者,加丹皮、梔子、黃芩及左金丸。女性患者因其自身特有的性格特點常致肝氣不舒,故氣機郁滯者多見,其治療常以疏肝解郁、調暢氣機為主。  化濕熱,多用三仁湯  崔老師稱現代人多食肥甘厚味,並佐辛辣調味,故濕熱致病者四季皆有。臨床上以胃脘灼熱脹痛、渴不欲飲、泛酸,舌紅,苔黃,脈弦或滑等脾胃濕熱證表現者較為多見。濕性黏滯,與熱邪交結,病情遷延反覆,纏綿難愈,臨床多用三仁湯加減治之。三仁湯乃清代名醫吳鞠通所擬,主治濕溫初起或暑溫挾濕,邪在氣分的病證。「治濕者當以溫葯和之」,方中以白蔻仁為君,蓋其性溫可化寒濕,氣香能醒脾胃,使中焦濕化氣行,則上下焦之氣方可交通,停聚之濕方可隨氣而散;肺主一身之氣,並主通調水道,肺氣宣化,則濕邪自化,方選杏仁宣通上焦肺氣,兼有提壺揭蓋,開胸除滿之意;濕在中焦,易阻滯氣機,宜用化濕運脾之品以燥濕理氣,故以茯苓、薏苡仁健脾滲濕,半夏、厚朴燥濕消痞,行氣散滿;「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故伍以通草、滑石、淡竹葉清利濕熱,導濕熱之邪從小便而出。此方化濕、利濕、宣氣之品俱備,寒溫並用,共奏三焦宣暢,上下分消,清熱化濕之效。脘痞腹脹甚者,加用佛手、蘇梗等助其理氣,使氣化濕亦化;胃納差者加麥芽、陳皮以健脾開胃消食,兼以清肝、化痰;兼有表證者,加藿香、蘇葉、柴胡等祛風解表、散寒止痛;泛酸明顯者可加用海螵蛸、煅牡蠣、珍珠母等以制酸止痛。董德懋論治脾胃病經驗□ 洪文旭陝西省中醫藥研究院  董德懋生前為中國中醫科學院主任醫師。著述有《董德懋醫話》、《董德懋醫療經驗瑣談》、《脾胃學說初探》等書。董老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為氣血生化之源,氣機升降之樞紐,且與五臟、四肢百骸有密切關係,因此脾胃有病勢必影響其他四臟,故提出「調理脾胃以治五臟,治五臟以調脾胃」之論斷,了解其辨證關係,對提高臨床診治大有幫助。  脾胃病的證候分類是為了便於辨證論治而分立,臨床上可以從納化、升降、燥濕諸方面的病理變化來判斷證候,輔以寒熱虛實。胃主納,脾主化。胃納反常,則病納減、不能食,胃中嘈雜,或多食善飢;脾化失常,則病食後作脹,或食後思睡。升降反常,胃氣不降則為噎、膈、脹、脘痛;胃氣不降反升,則為嘔吐、呃逆、反胃,病在血分則嘔血。脾氣不升則脘悶,食後睏倦,腹脹腹瀉,乏力消瘦;脾氣不升反降,則中氣下陷而致脫肛、陰挺,內臟下垂,泄瀉、大便滑脫不禁等。內濕多由脾虛而生,外濕亦可由外入內傷脾而生;脾陽虛易從寒化,胃熱者易從熱化,可見寒濕困脾、胃蘊濕熱、脾虛陽衰、濕邪內漬,為泄、為飲、為腫,胃滯脹滿,邪從燥化,則為「胃家實」。  董老認為,脾胃貴在健通和暢,脾運宜健,胃納宜和,以維持正常生理活動。故總結出十種治法運用於臨床:①益氣用四君子湯;②舉陷用補中益氣湯;③溫中用理中湯或吳茱萸湯、良附丸;④固澀用真人養臟湯、赤石脂禹餘糧湯、訶黎勒散;⑤養陰若養胃陰用麥門冬湯、養胃湯,滋脾陰用慎柔養真湯或四君子湯加山藥、扁豆等;⑥理氣若行氣用加味烏葯湯、越鞠丸,降氣用旋覆代赭湯、橘皮竹茹湯、半夏瀉心湯;⑦祛濕若芳香化濕用藿香正氣散、藿朴夏苓湯、五加減正氣散,苦溫燥濕用平胃散、二陳湯,清熱利濕用三仁湯、甘露消毒丹、連朴飲,溫化水濕用苓桂術甘湯、實脾飲;⑧消導用保和丸、枳實導滯丸、枳術丸;⑨瀉下若寒下用諸承氣湯、涼膈散,溫下用大黃附子湯、溫脾湯,潤下用麻子仁丸、濟川煎;⑩清熱用瀉黃散、清胃散、黃芩湯、白頭翁湯、玉女煎、左金丸。應用上法必須針對具體病情,單用或數法合用,才能獲效。  對於泄瀉,董老分為11種進行證治:寒濕瀉用藿香正氣散;濕熱瀉用葛根芩連湯;暑濕瀉用六一散,可加玉樞丹;濕瀉用胃苓湯;傷食瀉用保和丸;脾虛瀉用參苓白朮散;虛寒瀉用附子理中湯;腎瀉用四神丸;痛瀉用痛瀉要方;滑瀉用赤石脂禹餘糧湯;久瀉用補中益氣湯。對症加減治療,可獲良好效果。  

他的驗方「寧胃止痛膠囊」,藥用枳實、檳榔、麥芽各30克,砂仁、白蔻仁、厚朴、党參各15克,香附20克,高良姜10克,製成膠囊劑內服。本方為香砂枳術丸合良附丸化裁組成,適於胃脘脹滿,脘腹作痛,呃逆噯氣等證,有理氣和胃、溫中止痛之功。根據胃鏡治療慢性胃炎

  對於慢性胃炎的治療,中醫的方法歷來豐富多彩。但先生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針對胃鏡下黏膜的不同狀態,採用中藥治療,其所作出的貢獻現已被臨床實踐驗證,並得到豐富。如胃鏡下見有炎症或潰瘍者,加蒲公英、黃連、黃芪、白芨、三七等清熱消炎,斂瘡生肌;胃鏡見胃黏膜腺體萎縮者,加生山楂、烏梅、木瓜、麥門冬等甘寒滋陰之品滋養胃陰,促進胃酸分泌;胃鏡見肥厚性胃炎者,加烏賊骨、瓦楞子等以抑制胃酸分泌;若伴膽汁返流者,加茵陳、金錢草、鬱金、石菖蒲等葯;若發現幽門螺桿菌陽性者,加蒲公英、牡丹皮、烏梅等以抗幽門螺桿菌。

焦樹德治療胃脘痛案  殷某,男,33歲,農民。  問診:上腹劇痛已2天余。  兩天前因吃蘿蔔過多,食後又受寒,而致劇烈胃痛。曾經當地醫生給予內服阿托品片等,後來又注射阿托品針劑,均未能止住疼痛。昨晚注射度冷丁100毫克,才止住疼痛。今晨胃痛又作,上腹部痞悶脹滿,不思飲食,疼痛劇烈,輾轉不安,大便三日未行,要求中醫治療。  望診:發育正常,急性痛苦病容,側卧於床上,懷抱熱水袋曖腹。舌苔白滿,中後部略浮微黃色。  

聞診:言語清楚,偶有呻吟。  切診:痛處拒按,喜暖,脈象弦滑。  辨證:高寒地帶,時值嚴冬,飽食受寒,食滯中焦,寒食相加,胃腑氣血受阻而致胃脘痛,觀其喜暖,知有寒邪,痛處拒按知有實邪,脈弦主疼痛,脈滑知食滯中焦,舌苔白滿,知中焦有滯,四診合參,診為寒食停滯之胃脘痛。  治法:溫中導滯。  處方:高良姜9克,乾薑6克,吳茱萸9克,木香5克,枳實9克,厚朴9克,酒軍9克,焦檳榔12克,焦神曲12克,三棱9克,元胡12克。急煎1劑。  方義:本方以高良姜、吳茱萸溫胃祛寒為主葯,輔以乾薑以助溫中祛寒之力,枳實消痞下氣,厚朴行滯除滿,酒軍推盪積滯而定溫中導滯之勢。又以元胡活血行氣而祛痛,三棱、神曲化食消積而導滯,為佐葯,又以木香行腸胃滯氣,焦檳榔消食並為使葯。共成溫中祛寒、消食導滯、通氣血、止疼痛之劑。  

二診:次日,胃痛已消,痞滿亦除,且能進些稀粥,臍左處重按之尚有輕痛,大便仍未解,舌苔已化薄,脈象滑,重按有力。據此脈症,知中焦已溫和,停滯已下行,故又投溫下法,以盪邪外出。仍以上方結合大黃附子湯和當歸通幽湯意,隨證加減。  處方:吳茱萸6克,乾薑6克,酒軍6克,制附片6克,枳實6克,當歸9克,桃仁泥9克,焦檳榔12克,焦神曲10克,雞內金9克,元胡9克。水煎服。  三診:第3日,大便已解,胃痛未作。腹部已舒適得其反。舌、脈已正常。囑其停葯,注意飲食調養。  

12月6日、8日兩次追訪,胃痛未作,病已痊癒。  註:「痛在心口窩,三合共四合」是焦樹德教授的經驗方,三合湯方有良附丸、百合湯、丹參飲三方組成,葯為高良姜、香附、百合、烏葯、丹參、檀香、砂仁組成,加上失笑散即為四合湯,焦老在臨床中凡是久治不愈的胃脘痛,投此方屢見奇效 D4趙紹琴治脾胃病經驗□ 洪文旭 陝西省中醫藥研究院  趙紹琴生前系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著有《趙紹琴臨床經驗輯要》、《溫病縱橫》等。趙老畢生致力於溫病及內科病的研究,特別是對脾胃病的體會頗深。現將其「內科新說」中相關內容列舉如下:  病因病機五說  氣機升降說 脾胃為人體升降之樞機,李東垣比喻清陽上行升浮像春夏之陽,濁陰沉降下趨像秋冬之陰,故治療脾胃內傷之證,以昇陽益氣為首務。但氣機升降乃五臟功能之所同,非獨脾胃為然也。因此,以氣機升降的觀點分析病機,則凡病無問虛實寒熱,皆可歸於氣機升降失常。邪氣阻滯,氣機不利,升降失度,則病作矣。臟腑功能失調,也即氣機升降失度,臨證當視其所在而調之,重在調其升降,復其功能,為治本之法。  郁病說 郁是百病的共同病機,辨證上又有氣、血、濕、痰、熱、食六郁之說。六郁中互為因果,而以氣鬱為先,說明郁病也是氣機升降失常的一種病理變化,常以氣鬱為多見。而血郁乃瘀證之先導;痰郁乃痰病之前奏;食郁多見應顧其胃氣;諸郁不解可成熱郁;濕郁之證亦多見,與脾虛關係密切,是產生痰、血、食、熱四郁之誘因。  痰病說 痰乃津液所化,生於脾胃而貯於肺。痰分有形、無形兩類,有形之痰隨咳咯而出,無形之痰則隨氣升降,無處不到,變生諸證,故有「怪病多痰」之說。與痰相關的是飲,二者皆為津液所化,清為飲而濁為痰,飲與水濕同類,常以蓄積盤踞於空腔(胸、腹、顱、關節腔)之中為其特徵。  瘀病說 氣病日久,必及於血,雖有寒熱虛實之分,然未有不兼瘀者,是為其特點。血瘀者,絡脈瘀阻不通也,因於氣病者,其形成與氣滯、氣虛、氣逆亂有關,病及於血,無論寒熱虛實均可致瘀。至於外感六淫之邪,內生痰飲水濕,無不可與血互結而成瘀病,加之脾胃乃氣血生化之源,故發病與脾胃有密切關係。瘀病臨床特徵有痛久而有定處、腫塊有形可征且固定不移。  慢性腹瀉多非虛說 腹瀉反覆發作,經久不愈,諸如慢性腸道感染、腸易激綜合征、單純性消化不良皆可出現,多數醫家則認定非脾虛即腎虛,必投補劑而收效甚微。趙老認為此乃濕邪為患者恆多,亦有因濕邪化熱而成濕熱瀉者;而五更瀉辨為腎瀉亦有誤,其在時為寅,在臟為木,此為肝木乘脾,當疏調木土。驗之臨床,療效確鑿。  趙老認為舌苔主要反映臟腑功能的變化,特別是胃腸和三焦功能情況。病苔為濁邪,受胃氣熏蒸而成,主有形之邪,凡苔厚者邪重,苔薄者邪較少。若舌根苔特別厚,則為胃腸積滯較重。  治療經驗三點  趙老在數十年臨床實踐中,形成自己的診治特色,主要有以下四點:一是以法統方,在詳辨證、明病機的基礎上,首先確立治法,法立而方葯隨之。如五更瀉用疏調木土方,藥用葛根、黃芩、白朮、白芍、荊芥炭、焦三仙各10克,黃連3克,防風6克,冬瓜皮30克,方證相契,療效確切;二是用藥輕靈,處方藥味少、分量輕、效果好,一般藥用10克已足,藥性較強的用1克~3克,葯中病機,用之則靈;三是攻補兼施,此法適用於虛實夾雜證,具體用法非攻葯補藥同集一方,而是攻補分劑以投,臨床證明優於攻補雜合一方;四是善用風葯,質輕氣輕具有疏散宣透之品稱風葯,他認為風葯有昇陽、疏肝、宣陽、疏衛、發散火邪、透熱轉氣,透血分伏邪、勝濕邪、消水腫、利水道、治下焦病、疏調氣機、通行經絡、利咽喉、止搔癢、行藥力等16種妙用,臨床使用之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建中歸脾、溫清並用治消化性潰瘍  筆者治消化性疾病,喜用大劑蒲公英。考蒲公英為消癰療瘍之專葯,性雖寒涼,但清熱抑菌而不損胃氣;章次公及朱良春先生均推崇此葯治療消化性潰瘍之良效;現代藥理研究證明該葯不僅抑菌,且對胃潰瘍及胃黏膜損傷具保護作用  消化性潰瘍是上消化道黏膜受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而發生的慢性潰瘍。臨床特點為慢性、周期性、節律性上腹痛,服制酸葯可緩解。本病的總發病率約佔人口的10%~20%。本病屬於中醫學「胃脘痛」等範疇,多因飲食不節,情志鬱悶,脾胃素虛,或外邪侵擾、藥物刺激等,致使中焦失和,脾氣虛弱,胃絡受損而發病。  辨治方葯  從消化性潰瘍的成因及臨床常見癥狀和治療經驗來看,本病生於胃,關鍵在脾,而脾氣虧虛則為其最基本的病機。消化性潰瘍雖以脾氣虛寒者較多,但在臨床選葯配方時,可在健脾溫中的基礎上適當伍以蒲公英、黃連、黃芩等清熱解毒之品。這出於兩點考慮:其一是順應「脾喜溫、胃喜涼」之生理;其二是本病多為複雜的病理因素久積而成,久積多鬱熱,即所謂「久積之處有伏陽」。此外,脾胃之病,無論虛實,總是與情志和精神的變化密切相關,故肝氣鬱結、心神虧損往往也是本病不可忽視的病因病機。筆者臨床主要分3型辨治本病:  肝胃不和者,多兼鬱熱  主症:胃脘疼痛痞滿,或連及脅背脹痛,或有燒灼感,口苦口乾,噯氣,情志鬱悶或易怒,舌紅苔薄黃,或淡黃而膩,脈弦。治宜疏肝和胃,清熱消痞,予四逆散合半夏瀉心湯加減:柴胡、枳實、黃芩、法半夏、党參各10克,白芍15克,黃連、乾薑、炙甘草各6克。  辨證加減:胃酸多者,加蒲公英,並可選加烏賊骨、煅瓦楞子;痛甚者,加元胡、炒川楝子;冷痛甚者,去黃芩,選加吳茱萸、高良姜、炒香附子、丁香等;夜間痛劇者,多伴有血瘀見證,去黃芩,選加丹參、檀香、砂仁,或五靈脂、蒲黃等;黑大便或大便隱血者,乾薑改炮姜炭,加阿膠、仙鶴草、伏龍肝等。  脾失健運者,虛寒為患  主症:胃脘隱隱作痛,喜溫喜按,空腹及遇冷痛重,時或泛吐清水、酸水,胃納較差,食後腹脹,倦怠乏力,手足欠溫,大便溏薄或見潛血,舌質淡嫩,苔白潤,脈虛緩或沉細。治宜健脾益氣,溫中和胃,予黃芪建中湯加減:黃芪、白芍、党參各15克,桂枝、炒香附子、高良姜各10克,蒲公英各30克,炙甘草6克,生薑5片,大棗5枚。  氣血兩虛者,需顧及心神  此型常見於「十二指腸潰瘍」,症見胃脘隱痛,或悸痛,或嘈雜,每於餐前飢時加劇,得飲食後則緩解,倦怠乏力,或大便隱血,或體虛胖而動則汗出,或形體消瘦、面色無華,或心悸氣短,或虛煩失眠,舌質淡苔薄白,脈弦細或虛大。治宜補脾益氣,養血安神,予歸脾湯加蒲公英、石菖蒲。  歸脾湯加石菖蒲治療飢時腹痛,最早見於陳修園《時方妙用》;上世紀七十年代湖南省中醫名宿劉天鑒先生即介紹過用歸脾湯治癒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的經驗(見《湖南省老中醫醫案選》,湖南科技出版社1980年出版)。筆者學習先輩經驗,以歸脾湯加減治療十二指腸潰瘍見有「飢時胃痛」證者,經多年臨床證實,確屬有效。  另外,筆者治療消化性疾病,喜用大劑蒲公英。考蒲公英為消癰療瘍之專葯,歸胃、肝二經,性雖寒涼而味微苦且甘,清熱抑菌而不損胃氣;近賢章次公先生及其高足、國醫大師朱良春先生均推崇此葯治療消化性潰瘍之良效;現代藥理實驗研究,亦證明該葯不僅具有抑菌作用,且對實驗性胃潰瘍及胃黏膜損傷具保護作用,能顯著抑制大鼠的胃酸分泌。  此外,消化性潰瘍為多因素長期影響、反覆發作而形成,故久病久痛而致血瘀損絡、鬱熱傷陰的情況亦不少見。余對久痛血瘀者,喜用四逆散合桃紅四物湯加減治療;對鬱熱傷陰者,慣用百合湯合一貫煎加減治療,常能取得較好療效。  驗案舉隅  周某,男,51歲,1997年9月12日診。胃脘部隱痛及嘈雜不適反覆發作約2年,發作期以每天晚餐和午餐前尤為難受,得食後有所緩解。近十來天因工作繁忙而又生氣,出現食欲不振,疲乏無力,心悸氣短,大便溏瀉而色黑等症,因同事提醒他近來臉色不好方來就診。刻診:除上述表現外,尚見面色萎黃,手足欠溫,爪甲無華,舌質淡胖邊見齒印,苔淡黃稍膩,脈細數。查血及大便的陽性指標:血色素8單位,大便隱血強陽性,查肝功能正常,B超檢查:除膽囊小結石外,余無異常。急予補脾攝血之黃土湯加減:黃芪、仙鶴草各30克,生地、白芍、党參、阿膠(烊化分沖)各15克,白朮、黃芩各12克,黑炮姜、炙甘草各8克,另:灶心土60克打碎,以沸水沖泡靜置後,取其澄清之水煎藥內服。此方先後服完5劑,精神及面容均有明顯改善,大便亦逐漸成形而轉為黃色,9月18日查大便隱血為陰性。但仍於每天晚餐前及晨起時劍突下覺嘈雜難受,進飲食後則緩解,不耐勞累,動則汗出。於9月21日經纖維胃鏡檢查診斷為:1.十二指腸球部前壁潰瘍(約0.3厘米×0.5厘米,瘍面凹、覆以白苔,瘍周充血)。2.胃及十二指腸球炎。即予歸脾湯加味治之,方葯:黃芪、蒲公英各30克,党參、白朮、酸棗仁、龍眼肉各15克,當歸、石菖蒲、烏賊骨各10克,木香、炙甘草各6克,炙遠志4克。服5劑,飢時胃脘部不適即消失,食慾增加,精神漸振。繼予本方加減,先後共服三十餘劑,諸症痊癒,面色紅潤,精神健旺,至今已十餘年,未見複發。焦樹德治消化病六法□ 洪文旭 陝西省中醫藥研究院  焦樹德生前系中日友好醫院主任醫師,焦老對辨證論治、組創方葯及疑難雜症均有獨到的研究,亦對脾胃病有精深的造詣,現將其治療脾胃病六法歸納如下:  昇陽:即升發脾胃之陽,以補充元氣而生陰血,常用方有補中益氣湯、調中益氣湯、昇陽益胃湯、昇陽除濕湯等,適於脾胃陽虛證。  柔潤:即柔潤養胃,常用方有益胃湯、增液湯、沙參麥門冬湯,適於脾胃陰虛證。  和降:胃多氣多血,發病每多實證,應以通為用,常用方有旋覆代赭湯、橘皮竹茹湯、通幽湯、增液承氣湯,適於脾胃不和證。  調肝:肝病必犯脾胃,是乘其所勝之故,常用方有四逆散、逍遙散、越鞠丸、痛瀉要方等,適於肝脾失調證。  祛濕:脾虛則水濕停留不化,常用方有五苓散、防己黃芪湯、實脾飲等,適於水濕困脾證。  活絡:脾胃病久治不愈,必及血分,故有「久病必瘀」之說,常用方有丹參飲、失笑散等,適於胃絡瘀阻證。名醫名方調胃飲  梁彥,56歲,中醫內科主任醫師,現任北京市中關村醫院中醫科主任,海淀區名中醫藥專家經驗傳承老師。曾跟隨關幼波、王為蘭、李乾構、張炳厚等眾多名醫學習,深入研究中醫整體思想與辨證施治,對於中醫祛邪理論有較深入的研究和實踐。曾獲北京市優秀中青年中醫師三等獎,北京市科技成果三等獎及多項區級科研獎。先後發表論文30餘篇。  組成:柴胡10克,香附15克,川芎10克,大棗5枚,焦三仙30克,法半夏10克,甘草10克,陳皮10克,黃芩10克,白芍10克,蒲公英15克,黃連3~5克。  功能:調氣和胃  主治:各種胃炎、胃潰瘍等病。  用法:水煎服,每劑兩煎,每煎取200ml混勻,每日分2次口服。  方解:脾胃同為後天之本,胃為六腑之一,六腑以通為順,其氣主降,喜燥而惡潤,調理之法為脾胃病的第一治則,遂以命名。本方以柴胡、香附、陳皮疏肝理氣,川芎活血;黃芩、黃連清熱,蒲公英解毒消癰(此三者可有類似西醫消炎之功效)佐以健胃;白芍緩急護陰;法半夏降逆和胃;焦三仙消食導滯;甘草、大棗和胃,調和諸葯,全方共奏調氣和胃之功效。  加減:腹脹明顯者加厚朴、木香、大腹皮;疼痛明顯者加元胡、川楝子,且重用白芍;食慾減退者加白豆蔻、生山楂、砂仁;呃逆者加旋覆花、代赭石、丁香;氣血瘀滯明顯者加丹參、紅花;噁心嘔吐者加生薑、丁香;急躁易怒者加梔子、丹皮;情緒抑鬱者加玫瑰花、合歡花、川楝子;泛酸重者加吳茱萸、烏賊骨;濕重者加蒼朮、生薏仁;便秘者加萊菔子、冬瓜子,甚者加大黃;脾虛者加太子參、茯苓、白朮、生山藥;陰虛者加麥冬、沙參、石斛;陽虛畏寒加炮姜,重者加乾薑、制附片;伴有潰瘍者加白芨、五倍子;胃黏膜出血者加烏賊骨、仙鶴草、三七粉;伴有腸化生細胞增生或異型增生者加三棱、莪術、半枝蓮;幽門螺桿菌陽性者加白花蛇舌草、半枝蓮。  運用:本方為筆者調理脾胃病的基礎方,可應用於多種胃病。本方藥性平和,配伍合理,可以較長時間服用,亦可做成丸散,方便服用,便于堅持。關於黃連的應用,有觀點認為少用可以健脾,多用可以清熱,過用則易傷脾胃。  此方選用主要取其前者,同時在臨床上還有抑制產氣過多的作用,減少胃脹呃逆,體現中醫治病求本理念。治療脾胃病見效容易鞏固難,除了藥物治療之外,平素的調養極為重要,即「三分治、七分養」之謂。丁桂芒硝散敷臍治胃脘痛□ 何繼紅甘肅省蘭州市仙枝堂中醫診所  近年來筆者採用丁桂芒硝散敷臍對胃脘痛屬脾胃虛寒證,臨床多表現為胃脘痛,喜溫喜按,遇冷加重,得熱緩解者療效肯定。  治法:取丁香10克,肉桂10克,芒硝15克,冰片1克研為細末,混勻,分成3份,用時取1份用紗布包裹成藥餅,直接外敷於肚臍眼(神闕穴),再用傷濕止痛膏覆蓋固定(外加用熱水袋熱敷效果更好),24小時更換藥餅。貼1~3天。  方中丁香和肉桂具有溫陽散寒止痛的作用,芒硝消腫散結功能更強,冰片促進藥物透皮吸收,對脾胃虛寒性胃脘痛療效迅速。方中藥物揮發性較強,因此應每天更換1次,以保證療效。更換藥時要先讓肚臍皮膚休息4小時左右,並保持清潔,以防貼敷時間過久而損傷皮膚。如果貼後局部出現皮膚瘙癢、紅疹或發皰等過敏癥狀時,應立即停貼,並給予皮炎平等外敷抗過敏治療。對傷濕止痛膏過敏者,可用脫敏膠布固定。治胃腸病巧用調情志中藥□ 朱偉寧 王麗媛 山東中醫藥大學  中醫學歷來重視情志因素的致病作用,早在2000多年前的《黃帝內經》中就有這樣的記載:「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苑於上,使人薄厥。」而對於情志因素導致脾胃病的發生,後世醫家亦多有論述,如張景岳在《景岳全書·雜證謨》中曾云:「氣泄證,凡遇怒氣便作泄瀉者,必先以怒時挾食,致傷脾胃。」  對於情志因素導致脾胃病的病機,歷代醫家多有論述,綜合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憂思氣結,脾失健運。憂思傷脾,脾氣受損,運化不利,升降失職,可發為痞滿、納差、嘔吐諸疾。  

二、肝氣疏泄太過、橫逆犯脾。惱怒傷脾,木乘土位,橫逆犯脾,可發為胃痛、泄瀉諸疾。  

三、肝氣疏泄不及,脾胃升降失常。情志不暢,肝失疏泄,脾胃升降失常,可發為嘔吐、泄瀉諸疾。  

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消化內科主任路廣晁教授治療脾胃病時,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常適當加以調情志之品,如甘松、香附、佛手、合歡皮、香櫞皮等,每獲良效。現介紹之。  甘松 味辛、甘,性溫,歸脾胃經。《本草綱目》中記載:「甘松芳香,甚開脾郁,少加入脾胃藥中,甚醒脾氣」。臨床常用於中焦氣滯,偏於寒者。以其氣芳香最能醒脾,味辛能散,性溫能通故也。  

香附 味辛、微苦、微甘,性平,歸肝、脾、三焦經。香附主入肝經,其疏肝解郁之力甚著,正如汪昂在《本草備要》中所云:「治多怒氣鬱,痰飲痞滿,胸中腹脹,飲食積聚,霍亂吐瀉……」臨床常用於惱怒傷肝,肝氣橫逆犯脾者。但古人云「郁證未有不傷肝者也……但傷肝必傷其血,而香附不能生血也。」故在臨床應用香附疏肝解郁時,多配以白芍、當歸滋肝養血。  佛手 味辛、苦,性溫,歸肝、脾、胃、肺經。佛手既能疏肝解郁,又可醒脾理氣。《本草再新》謂其能「治氣舒肝,和胃化痰,破積,治噎膈反胃」。其性平和,臨床上凡因肝氣疏泄不及、肝胃不和所致諸病,皆可用之。  玫瑰花 味甘、味苦,性溫,歸肝、脾經。《本草正義》中云:「柔肝醒胃,流氣活血,……推斷氣分葯之中,最有捷效而馴良者芳香諸品,殆無其匹。」本品既能疏肝解郁,又可活血止痛。臨床常用於肝鬱氣滯,而兼血瘀者。  香櫞皮 味辛、苦、酸,性溫。本品辛能性散,苦能疏泄,故能疏肝理氣而止痛,且其氣芳香醒脾。臨床常用於肝鬱氣滯,肝脾不和之輕證者。但古人謂其單用多用損人正氣,故在臨床應用時加以益氣之品。  荔枝核 味辛、微苦,性溫,歸肝、胃經。《本草備要》謂其:「散滯氣,辟寒邪,治胃脘痛,婦人氣血痛。」臨床常用於肝脾不和、氣滯作痛,偏於寒者。現代藥理研究證明,其能降低血清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故對於血脂偏高者,尤為適合。  合歡皮 味甘、性平。歸心、肝、肺經。合歡皮主入心、肝經,善解肝鬱,為悅心安神要葯。《神農本草經》謂其「主安五臟,和心志,令人歡樂無憂」。臨床用於肝氣鬱結,肝脾不和,且伴有失眠者。  

現代藥理研究證實,甘松、香附、佛手提取物具有拮抗組胺、5–羥色胺以及乙醯膽鹼的作用,進而抑制胃腸道蠕動,故可緩解腸易激綜合征等胃腸道疾病引起的腹痛、腹瀉等癥狀。香櫞皮提取物則具有促進胃腸道運動的作用,故可緩解功能性消化不良等胃腸道疾病引起的腹脹、食欲不振等癥狀。  調情志藥物在胃腸道疾病中的應用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現代藥理研究已證實,調情志中藥提取物具有調節胃腸道平滑肌運動的作用,而路廣晁教授多年的臨床經驗,亦說明調情志中藥在胃腸道疾病的治療中確實有其獨特的作用,但其具體作用機制尚不明確,有待大家進一步研究。名醫名方清胃和中湯  馬駿,男,安徽六安市人,1938年11月出生。安徽中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主任醫師、全國第二、三、四批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現為中華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學術顧問、安徽省中醫藥學會學術顧問、安徽省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安徽省首屆名中醫。  從醫50餘年,勤學善思、精於辨證、善於用藥。師古而不泥古,堅持繼承與創新的辨證統一。在調治脾胃病方面,注重升降潤燥通補,權衡而施。經過多年對中醫脾胃病的深研與探索,形成了自己的獨特經驗,其研製的「馬氏和中丸」、「馬氏結腸寧」治療慢性胃炎、慢性結腸炎,均取得較好療效。發表醫學論文30餘篇,參編醫著6部。近期承擔了「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名老中醫臨證經驗、學術思想傳承研究」項目。  藥物組成:黃連8克,姜竹茹10克,莪術6克~9克,炒吳茱萸5克,蒲公英15克,川楝子10克,元胡10克,姜半夏10克,陳皮10克,茯苓10克,枳實10克,赤白芍各12克,甘草6克。  功效:清熱調氣、宣通郁滯、和胃降逆。  主治:胃脘痛(由慢性胃炎、食道炎、膽汁反流性胃炎、胃潰瘍等引起),中醫辨證屬肝胃鬱熱兼氣滯者。癥狀:胃痛胃脹,嘈雜灼熱,噯氣痞滿,口苦吞酸,噁心嘔吐,時有胸骨後灼熱隱痛,脈弦滑,舌紅苔黃或黃白相兼。  用法:每日1劑,水煎2次,約300毫升,早晚各1次,溫服。  方解:本方由黃連溫膽湯、左金丸、金鈴子散、芍藥甘草湯化裁而成。方中黃連配竹茹清泄肝胃之鬱熱,降逆、除煩、止嘔,再入吳萸之辛散苦降,開其肝鬱,散其鬱火,尤其合金鈴子散和黃連溫膽湯,對肝胃鬱熱兼氣滯,胃脘悶痛兼脹者療效較好。莪術配蒲公英清熱調氣、化瘀消痞、增進飲食;川楝子、元胡,一入氣分,一入血分,泄肝清熱,活血行氣止痛;陳皮、半夏、茯苓健脾和胃,理氣化濕,更入枳實、竹茹辛苦泄降,可清化中焦之鬱熱,通降胃腑而調暢氣機。赤芍與白芍為對葯,赤芍散邪行血,白芍和營養陰,二葯相配有補瀉兼施,再與甘草相合,寓芍藥甘草湯意,共奏酸甘化陰、緩急止痛、潤燥相兼之功效。D4橘絡生薑紅糖水治胃痛  親戚朋友聚會,加上年底工作上的喝酒應酬,胡吃海塞,大快朵頤。時間長了,我的身體就開始吃不消了,胃部總是怕冷,一吃飯就隱隱作痛。醫生給我開了胃舒平、健胃消食片等胃藥,雖稍有好轉,但胃部仍然感覺不舒服,吃飯不香,人也消瘦了許多。  妻子看我難受的樣子,四處託人給我打聽治胃痛的小偏方。朋友向我們提供了一個治受寒胃痛的偏方,取橘絡(果皮內層的筋絡)3克,生薑6克,水煎加紅糖服用。早晚各服1次,3天為1個療程,連服2個療程。吃藥都沒有治好病,就這幾個簡單的東西還能治好,我半信半疑。架不住妻子的左哄右勸,抱著病急亂投醫的念頭,我開始嘗試著煎了幾劑服用。結果,第一個療程過後,胃痛已經大大好轉了,看來這偏方對我還真是管用,等喝完第二個療程,我的胃痛已經消除,吃飯正常了,身體漸漸恢復。  我歸納總結了一下,偏方中的橘絡具有通絡、化痰、順氣、活血的功效;生薑可緩解厭食、腹脹、腹痛等癥狀,還有健胃、增進食慾的作用,且發表散寒、溫中;紅糖含有少量的鐵、鈣、胡蘿蔔素等物質,它釋放能量快,營養吸收利用率高,具有健脾暖胃、活血散寒的效用。(馮碩)路志正:慢性疑難重症多濕或兼濕□ 范道長 山東省東明縣中醫院 石瑞舫 河北省廊坊市廣陽區人民醫院  國醫大師路志正教授擅長中醫脾胃病、風濕病、各種慢性疑難病的治療,濕病的診治經驗獨到。其對濕邪致病的特點、病理變化、治療用藥等有深刻的認識。筆者在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進修期間,有幸伺診左右,現將其論治濕病學術思想管陳於下。  濕邪為病最多最廣  

「濕」在中醫病因病機學中佔有相當重要的位置。路志正臨證60餘載,一直重視濕證的研究,他在總結前人以及個人多年臨證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濕邪為病最多最廣」、「百病皆有濕作祟」、「不獨南方多濕,北方濕病亦不少」等觀點,以彰濕邪為害之甚。路氏提出「濕邪為病最多最廣」的觀點是基於對濕病的深刻認識以及臨證長期實踐的結果。  其一,濕本為水,存在廣泛,正常狀態下,是自然界和人類最不可缺少的物質之一。濕之所在,天地四方,無處不有,外濕多因感天地之濕邪而發,內濕則是三焦氣化不利,津液敷布異常而成。  其二,濕在自然界中存在廣泛,人患濕病的機會自然亦多。如氣候乍寒乍熱、長夏暑熱多濕、久居濕地、水中作業等等,均可造成外濕侵犯人體為病;憂思惱怒,思慮傷脾,飲食不節,生活失宜,以及患病久治不愈,失治誤治等又可導致臟腑功能紊亂,三焦氣化不利,體內津液積聚而為內濕。同樣恣食肥甘厚味,嗜煙嗜酒,濃茶冷飲或工作繁重、思慮過勞等均是導致脾胃損傷、內濕壅生的重要原因。  其三,從臨床角度來看,現代很多疾病均由濕致病或與濕有關。其範圍涉及到了內、外、婦、兒、五官等多科,尤其是多種慢性疑難病。如常見的風濕熱、類風濕關節炎、乾燥綜合症等。  濕多燥亦多  古人論濕,詳於外濕而略於內濕,對濕與燥的關係多疏於論述。一般認為濕為陰邪,水多而成濕;燥為陽邪,水枯而為燥。治濕多以燥化,治燥多用濕潤。燥與濕是相對的兩個方面。  路志正認為,「濕多燥亦多」。濕與燥是自然界以及人體水液代謝的兩個方面,在反應氣候濕度、水液分布時常常密不可分,二者的不同和界限在於水液分布的多少,多則為濕,少則為燥,此消則彼長,這是自然界不變的規律。  濕本為水,在人則為津液。若津液敷布失常而為濕,濕邪非真水,無濡養人體作用,故濕邪越多則正常津液越少,陰液少則燥生;更有素體陰虧,復加濕邪為患,脾既不能為胃行其津液以潤養,濕熱復傷陰津,燥亦生矣;又有臨床治濕,過用辛熱苦燥滲利,濕邪未除,而津液已傷,此又為醫源性燥傷,臨證不得不慎。  路志正創見性地提出「濕多燥亦多」的觀點。認為六氣之中,燥屬陽中之陰,濕為陰中之陽,濕郁不能布津常化燥,燥郁不能行水多挾濕,其驗之於臨床,每獲效驗。觀其臨證治濕,常佐以潤燥,每用辛潤、溫潤、淡滲芳化之品,藥用藿香梗、蘇梗、荷葉、扁豆、茵陳、蒼白朮、厚朴花、晚蠶砂、枇杷葉、炒杏仁、薏苡仁、滑石、西瓜翠衣、玉米須、炒萊菔子等,祛濕而不傷陰,且多有醒脾生津之功。尤其是久病伴有陰傷者,常用養陰化濕法,常用太子參、西洋參、南北沙參、石斛、蓮肉、生山藥等,養陰液兼行脾氣祛濕。實有治濕兼顧於燥,治燥不礙於祛濕之功。  慢性疑難重症多為濕病或兼濕  路志正在治療慢性疑難重症時發現,因病因不清,或因診斷不明,或因久治乏功,或因失治誤治等造成的疾病,治療時常有多臟腑功能受損,上中下三焦同病,臨床病勢纏綿,反覆發作,治療用藥不易等特點。其發病性質和特點與濕邪重濁,黏滯不爽,膠著難解之勢頗為相似,而且臨床絕大多數患者有胸脘痞滿,腹脹納呆,倦怠乏力,四肢重著酸困,肢體腫脹,大便不爽,小便短澀等脾困濕阻的臨床表現。  

脾胃為後天之本,若脾為濕阻或脾困生濕則運化乏力,五臟百骸亦缺所養。路志正治療慢性疑難重症在中醫辨證論治的基礎上,多立足脾胃,重視濕邪而每獲佳效。如其論治糖尿病,認為雖多為燥熱陰傷見症,而究其起因則多為飲食失宜,過食肥甘厚味,釀濕傷脾,脾傷不能運化津液,濕熱更傷陰津,濕多津少而燥生。濕為陰邪,其顯不著,燥為陽邪,其征昭然。濕熱傷脾為本,燥勝陰虧為標。早期治療當治其本,用藥多以化濕醒脾恢復脾運為法。及病已成,燥熱之象明顯,益氣養陰潤燥又當兼顧祛濕,濕去而脾困除,津液自然來複。疾病發展到後期,變證百出,脾腎等五臟六腑功能紊亂,燥熱之勢反而不顯,而濕邪見症尤為突出。濕邪犯上可見頭暈頭昏,痴呆健忘;濕濁中阻可見納呆嘔惡,腸鳴下瀉;濕邪流注於四肢又可見肢體腫脹麻木疼痛甚則潰爛等。此時治療則又當立足脾腎,溫化水濕,用藥多以金匱腎氣丸加味施治。  濕邪傷人緩治之宜緩  濕為重濁有質之邪,其傷人與風寒暑熱燥等不同,若不與其他外邪相合,則起病緩,癥狀隱匿,不易為人察覺,故臨床中常被忽視。  內濕多起於飲食不當或他葯所傷引起,臨床表現亦多不明顯。路志正認為,「濕邪傷人緩而去之宜緩」,宜緩之意是指治療用藥要順其性因勢利導,或宣或化或滲,剛柔相濟,既使重症急症也要沉著冷靜,臨證治療不可操之過急。否則不但濕邪不能速去,反有傷陰戕正之弊。  他在治濕時,又發前人所不及,臨證常在主方之外,每用茶飲方。利用代茶飲頻服緩和之性,以緩治緩,達到徹底驅除濕邪的目的。代茶飲是以葯煎以代茶,頻頻飲服,用來防治疾病的一種劑型。可以說是藥茶的一種,但又不完全不同於一般的藥茶。傳統的藥茶是把藥物粉碎成末,直接混合或者壓製成餅用來代茶飲用。路氏臨證所用代茶飲並不拘於這種藥茶的製作方式,而是將中藥方劑直接以水煎湯代茶頻頻飲服。也可以說是一種「不拘時服藥」的一種方法。  觀其代茶飲方葯多選用甘平、甘淡、甘酸、緩和、辛香、芳化藥物,如蘇荷梗、藿香、佩蘭、扁豆、玉米須、炒谷麥芽、西瓜翠衣、白茅根、蘆根、綠豆衣、赤小豆、炒苡仁、佛手、厚朴、半夏、葛根、炒杏仁、太子參、生白朮、西洋參、麥冬、五味子等,且組方簡潔精當,藥性緩和流動而又藥力專一,具有很好的養陰益氣、醒脾和胃化濕等功能。臨證用於濕邪為病以及多種慢性疑難重症患者多獲佳效。李玉奇論治消化病□ 洪文旭 陝西省中醫藥研究院  國醫大師李玉奇(1917~ )系遼寧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首批五百名老中醫之一,首屆「國醫大師」之一。從醫60餘載,學驗俱豐,尤其對消化病研究頗深,提出萎縮性胃炎「以癰論治」的新觀點。  學術觀點 李玉奇認為,胃癌前期病變多由慢性萎縮性胃炎演化而來,其病因由氣虛、鬱熱、瘀血合而為病居多。所謂氣虛以正氣虛、脾氣虛為主;鬱熱以胃脘鬱熱、肝胃鬱熱為主;瘀血以胃脘瘀血為主,其病程較長,纏綿日久,產生「久病多虛」、「久病多瘀」,以致氣機阻滯,日久郁而化熱,形成虛實挾雜、鬱熱瘀血並見之證候。臨床可見胃脘痞脹、隱痛或刺痛,食少納呆,倦怠乏力,形體消瘦,面色萎黃,口乾口臭,胃中灼熱,胸膈滿悶,泛酸口苦,便干或溏諸證;舌質淡胖,或紅絳、紫絳,苔白、黃或黃膩;脈象弦、弦細、弦滑或兼細澀、數等。辨證為脾虛胃熱、氣滯血瘀,治宜健脾清熱、行氣活血、化瘀散結。  治療經驗 中醫將脾胃病分為胃痞、胃癰和胃脘痛,包括西醫淺表性胃炎、淺表萎縮性胃炎、萎縮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返流性胃炎、疣狀胃炎、食管炎、食管憩室、食管癌、胃癌、腸癌等。李玉奇歸納為十九症辨證論治,現舉其要而述之:  胃脘灼熱治以潤燥清熱,藥用黃連、連翹、紅蔻、焦梔子、豆豉、百合、蠶沙、射干、桃仁、蘆根、魚腥草、生石膏、甘草。  隱痛治以溫中化結,藥用橘核、射干、蠶沙、當歸、白朮、川楝子、白芥子、紫菀、元胡、桃仁、白蘞、沒藥、黃連。  刺痛治以活血化瘀,藥用黃芪、蠶沙、橘核、白及、白蘞、生蒲黃、五靈脂、茴香、炮姜、黃連、三七粉、沒藥。  痞滿呃逆治以疏肝和胃,藥用柴胡、桃仁、生蒲黃、升麻、薑黃、蘇梗、威靈仙、防風。  

梅核氣治以昇陽益胃兼舒肝理脾,藥用柴胡、黃芪、升麻、桃仁、白朮、党參、益智仁、甘松、桔梗、蘇子。  

反胃因幽門梗阻治以利濕化滯,藥用蒼朮、薏苡仁、蒲公英、金銀花、黃連、烏賊骨、大貝母、藿香、桃仁、香櫞、竹茹、陳皮。  吐血治以清燥涼血,藥用沙參、生石膏、藕節、白茅根、生地、石斛、知母、青皮、三七粉、黃芩。  

濕熱泄痢治以清熱利濕化滯,藥用白頭翁、秦皮、黃連、訶子、茯苓、薏苡仁、敗醬草、白朮、木香、木瓜、當歸。  胃癌前期病變(慢性萎縮性胃炎合併腸腺化生、異型增生)藥用黃芪、苦參、白及、三棱、地榆、槐花、黃葯子組成阻癌胃泰沖劑。該方有苦寒並用、辛溫共施、消中有補、散中有收之效,既可補後天脾胃之氣,又可清胃中壅滯之熱,既能行氣活血以散瘀,又佐甘緩酸收以防其過而獲效。  臨床觀察86例,總有效率80.23%,病理證實對胃黏膜不典型增生和腸上皮化生病變有逆轉作用,對幽門螺桿菌有抑制作用。成肇仁治療慢性胃病驗案□ 翟天宋 湖北中醫學院05中醫班 成肇仁 指導  成肇仁教授從事醫、教、研40餘載,學驗俱豐。筆者初入杏林之時,幸得其諄諄教誨。成肇仁善於治療消化性疾病,對於各種急慢性胃病具有豐富的經驗,尤其治療慢性胃病臨證謹守病機,不沿襲常規,靈活變通,辨證用藥,往往能收到滿意效果。  現選醫案三則:  1. 脾胃虛弱  宋某,女,33歲, 2008年7月31日初診。胃脘脹痛不適一年,尤以午後為甚,伴噯氣,頭昏乏力,經期提前而量多,舌淡紅苔薄白,脈沉細。  党參15g,白朮12g,茯苓15g,法夏10g, 陳皮10g,藿香10g,厚朴10g,丹參15g,白芍15g,元胡12g,廣木香6g,焦三仙各15g,砂仁6g,苡米15g,扁豆10g,炙草6g。  患者本因脾胃虛弱,脾胃乃後天之本,脾胃虛弱則氣血生化乏源,無以濡養,所以頭昏乏力。脾主統血,脾虛不固則經期提前而量多,胃氣不和則噯氣頻頻,舌脈之象亦提示其虛象。脾失健運,脾胃失調,氣血不和,產生不適。治以健運脾胃,兼理氣和血。  以香砂六君子,理氣健脾,補後天之本。病久入絡,多有血瘀之嫌,另外土虛木乘,用丹參、白芍、元胡入絡理氣和血,又能柔肝。焦三仙消滯助脾,妙在藿香、厚朴、法夏、茯苓、苡米、扁豆等葯,脾主運化,脾失健運,易致內濕,況時值夏日,夏多暑濕,尤易內濕與外濕相合,故用上藥健脾消暑祛濕,實為中醫天人整體觀的最好體現。這也是病人為何午後痛甚的緣由所在,濕邪困遏,午後陽明經旺之時,邪正鬥爭,所以為甚。後以本方加減治癒。  臨床上兼胃熱者,多加蒲公英、黃連等以清熱,兼氣滯者,可加佛手、鬱金等理氣之品,見中氣下陷者,可合用補中益氣湯加減,兼濕熱者,視濕熱輕重酌用藿朴夏苓湯加減或三仁湯加減。  此類病雖以脾胃虛弱為主,但常夾雜濕熱、痰濕、氣滯等,故不可純用補益,常須虛實兼顧,補瀉相宜,方能事半功倍。  2. 肝胃不和  徐某,女,42歲,2009年4月1日初診。胃脘脹痛陣作十年,尤以情緒不佳時發作,甚則嘔吐,伴噯氣,舌淡紅苔薄白,脈弦細。  柴胡10g ,黃芩10g, 法夏10g,枳殼10g, 白芍10g,元胡12g,蘇葉10g,黃連6g,吳茱萸3g, 制香附10g,厚朴花10g,焦三仙各15g,苡米30g,白蔻仁6g, 丹皮10g,煟莪術10g,沙參20g,炙草6g。  

脹痛一證多由氣滯而起,又觀患者多由情緒不佳時引起,且脈弦細,均提示了肝胃不和這一病機。肝氣鬱滯不暢,則肝木易乘脾土,致胃氣不和,故出現嘔吐,噯氣。治以疏肝和胃。柴胡、黃芩、法夏、枳殼、白芍,取小柴胡湯和四逆散之意,疏肝解郁理氣。元胡、蘇葉、香附、厚朴花、白蔻仁等行氣寬中,左金丸黃連,吳茱萸清肝瀉火,降逆止嘔,善治肝火犯胃之諸證。「病久入絡」,用莪術,丹皮理血,而丹皮更有清鬱熱之效,焦三仙消滯,苡米健脾除濕。沙參一味,用至20g,堪稱妙用,病久傷陰,沙參入肺胃經,既入胃清養胃陰,又入肺清養肺陰以佐金制木,實乃是對仲景「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的活用,且又能制約諸理氣葯的辛燥之性。諸葯合用,起到疏肝和胃,理氣消脹的作用。後以此方加減運用告愈。  所謂「氣有餘便是火」,肝氣鬱滯易化為肝火,表現為口苦口乾,舌紅苔黃,脈弦滑等,可用川楝子、丹皮、梔子等清熱,若有泛酸者,以左金丸煅瓦楞、烏賊骨等制酸。  肝胃不和所導致的胃脘不適在臨床上甚為多見,且多為情緒影響所發。成肇仁在臨床用藥時,注重調理肝氣,疏通氣機,用藥辛而不燥,標本兼顧,既達到理氣消脹的效果,又無化燥傷陰之虞3. 脾胃不和  梅某, 男,2008年7月13日就診。脘腹痞脹不適一周,伴口渴,心悸,氣短,便溏,舌暗紅苔黃膩,脈弦滑。  藿香10g,厚朴12g,陳皮12g,蒼朮15g,法夏10g,杏仁10g,白蔻仁6g,黃連6g,黃芩10g,廣木香10g,焦三仙各15g,滑石18g,枳殼10g,大腹皮10g,甘草6g。  脾主運化,主升清,胃主受納,以通降為順。脾胃不和,則脾運不健,胃不通降。脾運失健,津液停聚,脾不升清,水液不上達,故口渴。內濕由生,濕盛則濡瀉,故便溏。心悸,氣短實非氣虛而生,乃為脾子累及心母所致,水飲凌心之象。胃不和,則胃氣鬱滯,所謂氣有餘便是火,再與內濕相合,遂成濕熱之邪,況時值夏日,內濕與外濕相合,遂成此病。舌暗紅苔黃膩,脈弦滑也說明其脾胃不和,濕熱相兼,寒熱錯雜之象。濕熱病邪,膠著難解,治療此證,關鍵在於使濕熱分開,故擬辛開苦降,平調寒熱之法。  厚朴、陳皮、蒼朮取平胃散之功,健脾祛濕。法夏、黃連、黃芩取半夏瀉心湯之意,和胃消痞。藿香、厚朴、法夏、白蔻仁、杏仁、滑石、大腹皮取藿朴夏苓湯之意,宣上暢中滲下,清熱利濕。木香、枳殼行氣寬胸,焦三仙消滯。縱觀全方,藿香、厚朴、陳皮、蒼朮、法夏等同用,辛開行氣燥濕,脾宜升則健;黃連、黃芩、滑石等寒涼葯同用,苦瀉其熱,胃宜降則順。如此則濕熱得以化解,脾胃得以調和,痞脹自解。  若脹滿疼痛者,加元胡、川楝子等;痛甚者,加白芍;脾虛者,加党參;泛酸者,加左金丸、煅瓦楞等。  按:慢性胃病為臨床上常見病症,反覆發作,時緩時急,遷延日久。其癥狀不外脹滿、疼痛、噯氣、泛酸、納呆、吐逆等,尤以脹滿、疼痛多見,其病機虛實夾雜,寒熱交錯。從中醫臟腑辨證分析,慢性胃病涉及肝脾胃三臟腑,病位在胃。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肝主疏泄,三者密切相關。脾病運化失健,胃必受損,脾不升則胃不降;反之胃失和降,波及脾運,升降失常,水反為濕,谷反為滯;肝氣調達則氣機和暢,利於脾胃之升降運化,若肝氣橫逆,則氣機受阻,通道閉塞,中焦郁滯不暢,脾胃運化失健。成肇仁在臨床用藥時,常疏肝健脾,理氣活血,消滯除滿,辛開苦降並用,適當加減藥物治療兼症,補瀉並用,虛實兼顧,標本相宜,同時注重飲食調護,起居有常,勞逸結合,調節情志,所謂「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損其脾者,調其飲食,適其寒溫」,所以往往能收到立竿見影的奇效。

情志對脾胃病的影響

□ 蘇敏 山東中醫藥大學  

脾胃病是人類常見病、多發病之一,它的發生多與外邪、飲食不節、情志因素、素體脾胃虛弱等密切相關,而情志因素已成為不可忽視的重要致病因素。  《素問·天元紀大論》曰:「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素問·舉痛論》「……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情志活動依賴臟腑精氣的充盛及氣血運行的暢達,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氣機升降之樞,情志失調則脾胃氣機升降失常,運化失職出現相應的臨床病證。  情志致病的病機  「思則氣結」,思慮過度傷脾,氣機結滯,升降失常,運化失職。《素問·舉痛論》「思則心有所存,神有所歸,正氣留而不歸,故氣結矣。」憂思傷脾,脾氣受損,運化不力,胃腑失和,氣機不暢,發為痞滿,《景岳全書·痞滿》「怒氣暴傷,肝氣未平而痞」,脾失健運,食停難化,胃失和降,發生嘔吐,氣機不利,則津液失布而滋生痰濁,痰氣交阻於食道,漸生噎膈,氣機郁滯,不能宣達,通降失常,傳導失職,糟粕內停,不得下行,而致大便秘結,思慮過度,日久甚則既耗心血,又損脾氣,可形成心脾兩虛之證。  「怒則氣上」,過怒導致肝氣疏泄太過,氣機上逆,甚則血隨氣逆,並走於上。肝主疏泄,調暢氣機,促進和調節氣血運行,從而調節情志活動。惱怒傷肝,而肝病最先傳脾土,肝失疏泄,則橫逆犯胃,脾失健運,胃氣阻滯,胃失和降而為痛。《沈氏尊生書·胃痛》「胃痛,邪干胃脘病也。……唯肝氣相乘為尤甚,以木性暴,且正克也。」情志失調,肝失條達,氣機阻滯而腹痛。《證治匯補·腹痛》「暴觸怒氣,則兩脅先痛而後入腹。」脾胃素虛,復因情志影響,憂思惱怒,精神緊張,以致肝氣鬱結,橫逆乘脾,運化失常,小腸無以分清泌濁,而成泄瀉,《景岳全書·泄瀉》「凡遇怒氣便作泄瀉者,必先以怒時挾食,致傷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隨觸而發,此肝脾二臟之病也,蓋以肝木克土,脾氣受傷而然。」情志不遂,肝氣鬱滯,失於疏泄,氣機不暢為痞滿,氣機不暢,則津液失布而滋生痰濁,若肝氣逆乘肺胃,導致胃氣挾痰上逆,亦能動膈發生呃逆。《古今醫統大全·咳逆門》「凡有忍氣鬱結積怒之人,並不得行其志者,多有咳逆之證。」氣滯日久,血行不暢,瘀血內生,病情至此則每每纏綿難愈。  此外,「悲則氣消」,「肺為主氣之樞,脾為生氣之源」,悲憂傷肺而致肺虛,肺氣虛累及脾(子病犯母),肺與大腸相表裡,肺氣虛,肺失肅降,津液不能下達,推動無力,則大便艱澀無力。「恐則氣下」「驚則氣亂」,驚恐傷腎而致腎虛,腎虛蒸化失司,水濕內蘊,影響脾的運化功能,又因脾腎先後天相互資生,腎陰陽精氣的損傷,可累及於脾產生病變。  臨床辨證用藥  

辨證處方:思慮過度,暗耗陰血,又損脾氣,歸脾湯加減;脾虛肝鬱,郁怒疏泄不及,土失木疏氣壅而滯,逍遙散加減;暴怒疏泄太過,橫逆脾胃,肝脾(胃)不和,柴胡疏肝散加減;肝氣不舒,橫逆犯脾,脾失健運之泄瀉,痛瀉要方加減;肝氣久郁,可化火傷陰,化肝煎或丹梔逍遙散加減。  藥物運用:甘松,《本草綱目》中記載:「甘松芳香,甚開脾郁,少加入脾胃藥中,甚醒脾氣」。合歡皮,解郁安神,《本草備要》中記載:荔枝核「散滯氣,辟寒邪,治胃脘痛,婦人氣血痛。」柴胡、香附疏肝解郁,青皮行氣止痛,薄荷、川楝子既散肝鬱又清所郁之熱。肝體陰用陽,疏肝理氣葯多為辛溫香燥,為防耗傷肝陰,可用香櫞、佛手等理氣而不傷陰的疏肝解郁葯,亦可配以白芍養血柔肝,固護肝陰。此外,氣為血帥,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可選用鬱金、玫瑰花、川芎,疏肝解郁,行氣活血。  

然而病情複雜,情志致病,肝失疏泄,氣機失常,疏泄太過與不及均可影響脾胃氣機及運化,所以從肝論治應護肝之體,調肝之用,可以疏肝解郁與斂肝柔肝兩法先後或同時運用。疏斂並用的組方原則,體現調肝之法在病態下的雙向性調節作用。肝疏泄功能正常,氣順則通,胃自安和,即所謂「治肝可以安胃」。當然,並不都是情志不遂傷肝、肝氣疏泄異常導致脾胃病,若素體脾胃虛弱,情志失調,中焦運化失職,氣機壅滯,亦可影響肝之疏泄,即「土壅木郁」,此時又當培土以泄木。  注意以情制情  根據五行生剋制化理論,以情制性,以情制情,「以怒勝思,以喜解憂」,然而具體運用時,需要注意情緒刺激的強度和條件。此外,根據病人不同的情志因素,給予指導、安慰和科學的解釋,肝膽疏泄正常,有利於病情的好轉乃至痊癒。因此,脾胃病一定要重視情志因素,治療需調節情志,舒暢氣機,從而使脾胃升降有序,氣血生化運行如常,則病自祛矣。頑固性黏液便患者治驗體會□ 伏新順 青海省中醫院  筆者曾治一位60歲老年婦女,患者自述反覆解黏液便2年,病程中服用過大量中西藥物,但效果不明顯。症見腸鳴腹痛,痛時欲瀉,瀉後痛減,大便色白如魚腦,日大便7~10次,伴有脘腹痞滿、神疲乏力、面色蒼白、食納獃滯、小便清長、形寒肢冷、腰膝困痛、舌質淡胖、邊有齒痕、舌苔白膩、脈象沉遲。腹部查體未見陽性體征,大便化驗及結腸鏡檢查未見明顯異常。  從其症見腸鳴腹痛、痛時欲瀉、瀉後痛減、脘腹痞滿、神疲乏力、面色蒼白、食納獃滯來講,當屬肝鬱脾虛、水濕內困的痛瀉,治當疏肝健脾、滲濕止瀉,屬痛瀉要方的主治範圍。從其症見脘腹痞滿、神疲乏力、面色蒼白,食納獃滯、大便色白如魚腦,日大便多次、小便清長、形寒肢冷、腰膝困痛來講,當屬脾腎陽虛、寒濕下注的泄瀉,治當溫補脾腎、散寒除濕、澀腸止瀉,是四神丸合胃苓湯的主治範圍。從其舌質淡胖、邊有齒痕、舌苔白膩、脈象沉遲而知,是內有虛寒之象,治當溫陽散寒,遣方用藥與上所述相符。因此,筆者決定選用痛瀉要方、四神丸、胃苓湯加減。藥用炒白朮、炒白芍、肉豆蔻、補骨脂、赤石脂、茯苓、炒薏仁、白及各15g,陳皮、炒防風、蒼朮、藿香、佩蘭、地龍、五味子各10g,炙甘草、官桂、吳茱萸、僵蠶各6g,厚朴、三七各3g。10服,水煎服,日一服。  一周後,患者再次來診。自述服藥後諸症有所緩解,大便每日3~4次,便中黏液明顯減少,但仍舌質淡胖,邊有齒痕,舌苔白膩,脈象沉遲。筆者遂在上方基礎上加用淡附片、高良姜各9g,焦杜仲、炙黃芪各15g,以加強溫補脾腎之力,再服十服。   20天後患者第3次來診。訴服藥後諸症明顯緩解,大便每日1~2次,便中黏液基本消失,舌淡紅,舌體胖邊有齒痕,舌薄白膩,脈濡緩。遂守方不變,又以上方10服,水煎服,日一服。1個月後患者第4次來診。患者大便日一次,便中黏液消失,舌淡紅,苔薄白膩,脈濡緩。遂以參苓白朮散6g,日3次,開水沖服,以善其後。  3個月後隨訪,腹瀉再未發作。由此可見,疏肝健脾溫腎、滲濕收斂澀腸之法對頑固持久黏液便有明顯療效。此後,筆者用同樣的辦法治療了十餘例頑固性黏液便的病人,均獲得了滿意療效。  痛瀉要方,又稱白朮芍藥散。出自《丹溪心法》,由白朮、白芍、陳皮、防風組成。功能舒肝健脾,祛濕止瀉。主治肝鬱脾虛的腸鳴腹痛、大便泄瀉、瀉必腹痛、瀉後痛緩、舌苔薄白、脈細弦者。  四神丸由肉豆蔻、炒補骨脂、五味子、吳茱萸、紅棗、生薑組成,功能溫腎暖脾、固澀止瀉,主治脾腎陽虛及陰寒內盛所致的大便不實、不思飲食、脘腹冷痛、神疲乏力、形寒肢冷、腰膝困痛、舌淡苔白膩、脈沉遲者。  胃苓湯由蒼朮、厚朴、陳皮、炙甘草、白朮、桂枝、茯苓、豬苓、澤瀉、生薑、紅棗組成。功能燥濕健脾、滲濕止瀉,主治脾陽不足及水濕內停的面色虛浮、食納獃滯、形寒肢冷、舌淡胖邊有齒痕、舌苔白膩、脈沉遲者。  臨床觀察發現,白及、三七對胃腸黏膜有保護、收斂作用。藿香、佩蘭配防風對消除大便中的黏液有良好效果。地龍、僵蠶對緩解胃腸平滑肌痙攣性疼痛有積極作用。

脾虛腹脹有良方□ 李鴻亮 河南省洛陽市第一中醫院  筆者畢生研究《

傷寒論》,深感經方的嚴謹、療效的卓著。脾虛腹脹是多種疾病的的常見癥狀,一般以午後或晚上腹脹難忍。醫家多以脾虛立論,或施以補中益氣湯、或施以四君子湯等,效果一般,甚或無效。《傷寒論》66條「發汗後,腹脹滿者,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蔘湯主之」宗其義,效其法,常收到「一劑知,二劑已,三劑收功」之效。  病例:患者袁某,女,74歲。素患便秘證,腹脹、納差。給予溫陽益腎之劑大便通暢。仍有腹脹,以午後、傍晚更甚,須解衣寬頻。查舌淡、苔白滑、脈沉弦。辨證:脾虛氣滯。治則:健脾行滯。處方:厚朴125g,生薑125g,半夏40g,党參6g,炙甘草12g,3劑,每劑以水1500毫升,煎至600毫升,每次服200毫升,日3次。服完第一劑,腹脹明顯好轉,服完第二劑,腹脹基本消失。不需寬衣解帶。為鞏固療效,繼續服完第三劑,告愈。  按:已故經方大師胡希恕對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蔘湯認識深刻,認為其證是脾虛濕滯,總結指出「厚朴半斤姜半斤,一參二草亦須分,半夏半升善除滿,脾虛腹脹此方真」。郝萬山教授當年曾用此方治療脾虛腹脹,但因方中藥物之間量的比例與經方不一樣,不僅未能獲效,腹脹反而加重。經胡希恕指點,效如桴鼓。由此可見,經方的嚴謹不僅表現在藥物之間的比例,更重要的是藥物用量必須是符合漢代度量衡的要求。否則很難達到「一劑知、二劑已」的效果。審因論治胃脘痛□ 洪文旭 陝西省中醫藥研究院  

胃脘痛病因複雜,病機錯綜。筆者在多年臨床實踐中,體會本病辨證應從病因著手,一般有脾虛、肝鬱、瘀血、積滯四類,如能悉心領會,常獲良好療效。  脾虛胃痛,當分陰、陽兩虛  

脾與胃相表裡,同為後天之本。脾胃虛弱,加之飲食勞倦損傷脾胃,可致運化功能失常,出現脾虛胃痛。以胃脘隱痛,食後痛減為特點,伴面色萎黃,乏力納差,大便溏薄,舌淡脈弱等癥狀。治療用香砂六君子湯化裁,可健脾益氣、和中止痛。乏力者加山藥、黃芪;噯氣吞酸者加麥芽、萊菔子;遇冷痛甚者加乾薑、延胡索;服藥吐瀉者可將所用之葯炒熱回性再煎,以消除不良反應。應慎用香燥之品,宜量少勿多,以免耗氣傷脾。  脾虛日久,陽氣漸衰,寒自內生,或觸冒風寒,損傷脾陽,則出現陽虛證候。以胃脘冷痛,受涼尤著,得溫痛減為特點,伴有神疲納少,四肢欠溫,舌淡苔白,脈象沉遲等癥狀。治療用香砂六君子湯加附子、桂枝、乾薑,以溫中祛寒、健脾益胃。  

脾虛血少,陰液虧耗,虛熱自生,則出現陰虛證候。以胃脘灼痛,渴不思飲,大便乾燥為特點,伴有口乾咽燥,手足心熱,舌紅少津,脈弦細數等癥狀。治療用香砂六君子湯去砂仁、半夏,加沙參、生地黃、山藥、石斛,以滋陰養胃、健脾益氣。  肝鬱胃痛,宜審氣、火病因  

脾胃的運化功能全賴肝氣疏泄。若情志不遂,惱怒傷肝,則肝氣鬱結,氣機不暢,肝鬱胃痛。以胃脘脹痛,遇怒更甚為特點,伴神疲納呆,胸悶嘔惡,舌淡苔薄,脈象弦細等症。治療時常用柴胡溫膽湯化裁,可收疏肝解郁、理氣和胃之功。若嘈雜泛酸者可加瓦楞子、川楝子;噯氣呃逆者加沉香、代赭石;兩脅脹痛者加鬱金、佛手、白芍。視症加減,中病即止。  肝鬱氣滯,則出現肝胃不和。以胃痛脹甚,嘔惡噯氣,泛吐酸水為特點,伴胸脅脹滿,心煩易怒,舌紅苔白,脈象弦細等癥狀。治療用柴胡溫膽湯加鬱金、香櫞等以調和肝胃,行氣止痛。  肝鬱日久,可化火生熱,火熱熏灼脾胃,則出現肝鬱化火證候。以胃脘劇痛,發作較急,痛時拒按為特點,伴口苦而干,面紅目赤,二便不利,舌紅苔黃,脈象弦數等癥狀。治療用柴胡溫膽湯加龍膽草、山梔、大黃、黃連,以清肝瀉火、和胃止痛。  瘀血胃痛,應辨氣虛、氣滯  氣和血相互依存,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凝。如胃痛反覆發作,氣滯日久,必然損傷絡脈,或久病氣虛,運血無力,均可導致瘀血內停,出現瘀血胃痛之證。以胃脘刺痛,痛處拒按,固定不移為特點,伴面色晦暗,神疲乏力,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象細澀等癥狀。治療常用桃紅四物湯化裁,可養血活血、祛瘀止痛。  以氣虛血瘀見證為主者,兼有面色暗滯,乏力氣短,舌暗苔白,脈象沉澀,偶見嘔血、便黑等癥狀。治療用桃紅四物湯加生黃芪、党參、白朮、桂枝,以補氣健脾、活血逐瘀。  以氣滯血瘀見證為主者,兼有疼痛走竄,胸脅脹滿等症。治療用桃紅四物湯加柴胡、枳殼等,以疏肝理氣、活血化瘀。  積滯胃痛,須辨飲食、痰濕  胃脘痛多由暴飲暴食,或饑飽失常所致,使脾失健運,胃失和降;水濕停滯,痰飲遂生;若濕聚日久化熱,痰濕中阻,出現積滯胃痛之證。以胃脘脹滿,疼痛拒按,噯氣酸腐為特點,伴噁心嘔吐,瀉下臭穢,舌苔厚膩,脈象滑實等癥狀,治療常用保和丸化裁,可收消積導滯,和胃利濕之功。若脾虛食滯者可加白朮、党參、茯苓;納呆便結者加雞內金、大黃;嘔惡痛甚者加生薑、砂仁、延胡索、白芍等。以祛邪為主,勿傷正氣。  以痰濕阻胃見證為主者,有胃氣上逆證候。則以胃脘痞滿,隱隱作痛為特點,伴頭重眩暈,納呆便溏,舌苔白膩,脈象沉滑等癥狀,治療用保和丸去連翹,加平胃散、白芍、白蔻仁,健脾燥濕、化痰和胃。  

以濕熱中阻見證為主者,則以胃脘痞悶,消谷善飢,便溏不爽為特點,伴噁心嘔吐,肢困納呆,舌紅苔黃,脈象濡數等症,治療用保和丸去山楂、神曲,加藿香、茵陳、黃芩、薏米等,以清熱利濕、芳香化濁。  筆者認為,本病病因大致可分為以上幾點,病機不外乎虛、實、寒、熱四類,但臨證常見虛實交錯、寒熱夾雜之病例,應仔細予以辨證。一般來說,脾虛為虛證,肝鬱、瘀血、積滯則屬實證範疇;胃痛初期以實、熱證為主,胃痛日久則以虛、寒證為主。從疼痛的特點分析,虛證以隱痛為主,實證則以劇痛(或刺痛、脹痛)為主;寒證遇冷痛甚,熱證多見灼痛。因此應根據病因病情,來確定病性病機,然後恰當地選方用藥,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治脾胃病驗方  脘腹痞滿,多屬於中醫所指的脾胃疾病。中醫認為,其多與稟賦不足、飲食勞倦、脾胃受損、情志不舒、氣機失調有關。  患者在排除器質性病變後,若採用以下簡、便、驗、廉的驗方治療,往往能取得令人滿意的療效。 

 藥物療法:取仙鶴草30~50克,水煎,分早、中、晚飯前半小時服用,每日一劑,連服30日為一個療程,停服5~7天後,再服第二個療程即可。  仙鶴草又名脫力草,為血分葯,能收斂止血,又有活血下氣、散中滿的功效。據《本草綱目拾遺》記載,仙鶴草有「散中滿,下氣」之妙用。  按摩:每天按揉雙側內關、足三里兩穴,各順時針按揉50次,逆時針按揉50次。內關穴是八脈交會之一,有安神寧心、鎮靜鎮痛、理氣和胃的功能;足三里是胃經的合穴,是人體最重要的強壯要穴,具有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健胃止痛的功效。(張廉方)柴胡陷胸湯治胃炎□ 葉世龍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中醫院  編者按:全國第三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湖北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梅國強教授擅長運用少陽病證理論辨治雜病。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中醫院葉世龍結合跟師札記,選取梅國強在該院名中醫館的診療案例,總結了梅國強從少陽樞機不利剖析相關雜病及其兼夾證,以和解樞機為切入點,酌用清化痰熱、利咽解毒、行氣燥濕、涼血活血、止痛祛瘀等法,以小柴胡湯化裁,治療胃炎、瀉泄、咽炎、熱淋、腹痛、腰痛、頭痛、痤瘡等病證的臨床經驗。今起本版將分五部分陸續予以介紹。  梅國強認為,胃脘部、胸骨後(食管)疼痛固然與胃有關,但與少陽亦有聯繫。因少陽主胸脅,從經脈而論,足陽明胃經與足少陽膽經,皆從缺盆下胸中貫膈,循行於食管之分野。食管與胃,雖然管腔相通,血肉相連,但在人體,因橫膈而分為上、中二部,膈上屬胸,膈下屬胃。故胃痛一證多涉少陽、陽明兩經。此類病情較為複雜,間有痰熱中阻、少陽經脈不利之變。痰熱阻於心下,累及少陽,而呈膽胃不和之勢,故見胃脘、胸脅痞結脹滿,疼痛,或反酸,或嘔惡等症。小柴胡湯治在少陽,病位以胸脅為主。小陷胸湯為痰熱阻滯心下、累及胸膈之經方。若謂此方證與膈上無關,則不必以「陷胸」名之。《傷寒論》雖未明示,但觀「陷胸」二字足矣。  某男,56歲。2008年12月21日初診。訴胸骨後、胃脘部灼熱隱痛反覆20年,每於進食酸辣、生冷或午夜後發作,泛酸,納食正常,口和不渴,二便調,舌質紅,舌苔中根部淡黃而厚,脈弦。既往胃鏡檢查有慢性淺表性胃炎。梅國強仔細診察病症後說:胃痛歷20年,乃痼疾也。痛呈灼熱隱隱,舌苔中根部淡黃而厚,脈弦等,皆痰熱之象。而胸骨之灼痛,既與痰熱中阻有關,又與痰熱上犯,少陽經氣不利有關。故中醫診斷:胃痛(痰熱痞結);西醫診斷:慢性胃炎。治宜柴胡陷胸湯化裁,和解樞機,清化痰熱,活血通絡。處方:柴胡10克,黃芩10克,法半夏10克,全瓜蔞10克,黃連10克,吳茱萸6克,烏賊骨15克,延胡索15克,鬱金10克,炒川楝10克,薑黃10克,青皮10克,當歸10克,川芎10克。7劑,每日1劑,水煎3次,溫服。  2008年12月31日複診,患者告以服藥後胃痛頻次、泛酸減少,程度減輕,舌質紅,苔薄白,脈弦緩,治既已獲效,按上方續服7劑,囑患者注意飲食調理,隨訪至今,胃痛未複發。  綜觀其方,柴胡、黃芩、法半夏即小柴胡湯去人蔘、生薑、大棗、炙甘草之辛溫甘,配鬱金、炒川楝、青皮,意在清泄少陽鬱熱,和解少陽樞機。全瓜蔞、黃連、法半夏,即小陷胸湯,清熱滌痰開結。黃連、吳茱萸相伍,即左金丸,加烏賊骨,增強制酸效果。玄胡、薑黃、當歸、川芎活血理氣止痛,用之因久痛入絡故也。

左金丸配刺蝟皮清肝胃鬱熱制胃酸

□ 王捷虹 陝西中醫學院附屬醫院脾胃病科  泛酸是胃病最常見的臨床癥狀之一,左金丸是由黃連、吳茱萸二葯組成,出自元·朱震亨的《丹溪心法》。原方黃連與吳茱萸劑量比例為6﹕1,黃連苦寒入心,清熱瀉火;反佐以吳茱萸辛熱入肝,溫中降逆,制黃連之寒。組方立論於五行相生理論,取「實則瀉其子」之意,肝火旺以清其心,用於治療肝胃鬱熱之胃脘嘈雜,灼痛,吞酸,嘔吐,口苦等癥狀。沈舒文臨證運用二者常取2﹕1左右的比例,黃連取5~6克,吳茱萸取3~4克,並常配製刺蝟皮化瘀止痛,收澀制酸,常用15~20克,對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泛酸甚者有良好作用。對胃脘隱痛,灼熱,口乾,飢不欲食,沈舒文認為是濕熱傷胃陰,常配自擬滋胃湯(太子參、麥冬、石斛)。  典型病例  吳某某,女,37歲,陝西省咸陽市秦都區渭濱鎮農民。2008年11月15日初診。患者3年來反覆發作胃脘嘈雜,泛酸水,或灼熱痛,呃逆,近1個月反酸加重,嘈雜不適,胃脘灼熱隱痛,空腹明顯,飽脹,口乾,口苦,飢不欲食,噯氣。舌紅苔黃少津,脈弦細數。胃鏡檢查報告:胃潰瘍活動期。中醫辨證:肝胃鬱熱,胃陰受損。治法:清泄鬱熱,養陰和胃。處方:黃連6克,吳茱萸4克,刺蝟皮20克,太子參15克,麥冬10克,石斛12克,白芍30克,蘇梗10克,佛手10克,焦梔子8克,炙甘草6克。12劑,水煎服,日1劑,早晚服。  2008年11月29日二診:患者胃脘灼熱、泛酸、口苦、噯氣減輕,納食稍增加,但時感夜間胃脘嘈雜不適、呃逆,口乾,大便稍干,舌淡紅苔薄白,脈沉細。證轉胃陰不足、氣血凝滯。治以養陰益氣,理氣化瘀。方用自擬滋胃湯加減:太子參20克,麥冬10克,石斛12克,白芍20克,刺蝟皮20克,蘇梗10克,佛手10克,薑黃10克,沒藥10克,炙甘草6克。20劑,水煎服。前10劑每日1劑,後10劑隔日1劑。  2008年12月29日三診:述癥狀已消失。  編者按:陝西省名中醫、全國第四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沈舒文教授在長期醫療實踐中,依據脾胃病脾胃納運、升降、化生失常引起的病機特點,吸收歷代醫家治脾胃病遣葯組方之精髓,形成自已執簡馭繁的診療特色與風格。陝西中醫學院附屬醫院脾胃病科王捷虹作為其學術經驗繼承人,將其治療脾胃病的配伍用藥經驗進行了總結,今起本版將分六部分陸續介紹。燒心泛酸噯苦臭左金烏貝溫膽除  在消化科門診中,筆者經常見到燒心泛酸,嘔惡噯氣,口苦口臭,胃脘脹痛,嘈雜似飢,舌暗紅、苔黃膩,脈象弦滑的病人,胃鏡檢查常有食管或胃黏膜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腫、糜爛、潰瘍。這種情況,多屬於現代醫學的反流性食管炎、膽汁反流性胃炎、淺表性胃炎、糜爛性胃炎或消化性潰瘍等疾病,屬於中醫「胃脘痛」、「吐酸」、「胃反」、「嘈雜」等病證範疇。其病機屬於本虛標實,與脾胃肝膽有關。本虛為脾失健運,標實則肝胃不和,胃氣上逆,濕熱內蘊,胃絡瘀阻。由於脾胃失調,脾氣當升不升,胃氣當降不降,肝不隨脾升,膽不隨胃降,膽胃不和;膽氣上逆而見膽汁反流入胃、甚至食管而為病。  針對病機,筆者常採用除濕化痰、和胃止嘔、制酸止痛、活血斂瘡之法治療,方用左金丸、溫膽湯、烏貝散加減。藥用黃連6克,炙吳茱萸3克,竹茹10克,枳實10克,清半夏6克,陳皮6克,茯苓15克,炙甘草6克,烏賊骨15克,浙貝母10克,柴胡10克,三七粉3克,金錢草20克。證屬肝胃氣滯者,加香附10克、佛手10克舒肝理氣;寒邪犯胃者,加吳茱萸8克、乾薑8克溫中散寒;胃熱熾盛者,加石膏15克、蒲公英15克清胃泄熱;食滯胃腸者,加炒麥芽30克、神曲10克和中消導;瘀阻胃絡者,加丹參15克、元胡15克活血止疼;胃陰虧虛者,加玉竹10克、麥冬15克滋陰養胃;脾胃虛寒者,加蒼朮15克、白蔻仁6克溫運脾陽;痰飲停胃者,加生薑3克、杏仁8克散水化痰。每日一劑,水煎分兩次溫服,95%以上的病人均可在一到兩周內取得滿意療效。  現代藥理研究證實,黃連有抑制胃液分泌和胃出血的作用,清半夏有鎮吐作用,三七粉能縮短凝血時間,炙甘草能解痙鎮痛。方中溫膽湯(竹茹、枳實、清半夏、陳皮、茯苓、炙甘草)除煩祛濕化痰、健脾和胃止嘔;左金丸(黃連、炙吳茱萸)和胃降逆止嘔、清肝瀉火解毒;烏貝散(烏賊骨、浙貝母)制酸和胃止痛;三七粉活血斂瘡生肌;柴胡、金錢草疏肝利膽排石,全方共濟除濕化痰、和胃止嘔、制酸止痛、活血斂瘡之功。(伏新順)潰瘍病人用藥有講究  

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是常見的消化道疾病,具有病程長、併發症多、容易複發的特點。因此,醫學界常用「難治的潰瘍,難防的複發」來形容此病。其實,只要患者按照醫囑服藥,並掌握好用藥原則,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同時加強自我保健,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是完全可以治癒的。  掌握最佳服藥時間  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藥物有以下幾類:抗酸葯(氫氧化鋁、氧化鎂等),主要是中和胃酸,降低胃及十二指腸內的酸度,其最佳服藥時間是餐後60~90分鐘;抗膽鹼葯(顛茄等),能減少胃酸分泌,解除胃腸道平滑肌痙攣,延長胃排空時間,因其作用高峰在口服後60~90分鐘,故服藥時間在餐前15~30分鐘為佳;H2受體阻斷劑(甲氰咪胍、雷尼替丁等)通過阻斷H2受體,減少胃酸分泌,為了不影響對食物的消化,應在臨睡前一次服藥,不僅保證療效,而且能減少副作用。   掌握用藥療程   療程不足是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病人用藥的大忌,也是導致該病複發的主要原因。據研究,十二指腸潰瘍完全癒合需2~4周,胃潰瘍完全癒合需4~6周。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容易複發,尤其是十二指腸潰瘍,治癒後若立即停葯,複發率高達80%。因此,為防止複發,在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治癒後,還應使用小劑量藥物進行維持治療,短則一年半載,多則3年5年。由於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維持治療時間較長,所以,不僅要考慮藥物的療效,更要注意藥物的安全性。臨床經驗表明,用雷尼替丁150毫克或法莫替丁40毫克進行維持治療,副作用小,可以有效地預防此病複發。  講究聯合用藥  在應用一種藥物治療效果不好時,可考慮兩種或3種藥物聯用。如抗酸葯與抑制胃腸蠕動的藥物聯用,或H2受體阻斷劑與抗酸葯聯用等,這樣既可增加療效,又可減少不良反應。近年來的研究發現,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可因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引起,因此,必要時可聯合使用抗生素。目前傾向於「三聯療法」,就是將胃得樂、甲硝唑、羥氨基青黴素聯合使用。須注意的是,在治療期間,要嚴禁服用對胃腸道有強烈刺激的藥物,如激素類藥物和解熱鎮痛類藥物等。(王桂香)萎縮性胃炎分三型辨治  萎縮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種,屬於中醫學 「胃脘痛」、「痞滿」範疇,臨床以胃陰不足證為多見,發病原因與飲食有關,平素飲酒,進食辛辣肥甘炙煿,暴飲暴食,或久服刺激性強的藥物,均可導致本病的發生。治宜酸甘化陰,養胃理氣止痛。萎縮性胃炎一般可分以下三種證型治療。  胃陰虛型 臨床表現為食欲不振,胃脘痛,口乾,舌紅少苔或無苔,脈細數。方葯:烏梅10克,沙參15克,玉竹12克,石斛15克,麥冬12克,蓮子12克,扁豆12克,竹葉10克,梔子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日1劑。  氣滯血瘀型 臨床表現為食欲不振,胃脘刺痛,痛有定處,舌紫暗,有瘀點或瘀斑,脈弦澀。方葯:丹參30克,降香10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0克,竹葉12克,沉香3克,沙參15克,石斛15克。水煎服,日1劑。  濕盛困脾型 臨床表現為食欲不振,胃脘悶脹,口淡不渴,苔白膩。方葯:白豆蔻10克,薏苡仁30克,茯苓30克,白朮15克,厚朴10克,佩蘭10克,藿香10克,滑石30克,竹葉12克,陳皮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日1劑。(良方)D4中醫治療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性改變,是一種病因尚未完全闡明的慢性胃病,臨床一般分為慢性淺表性、慢性萎縮性與慢性肥厚性3類。由於潰瘍病、胃息肉與胃癌等都可並見慢性胃炎,彼此關係密切,因此加強對慢性胃炎的研究,對於防治上述疾病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醫根據臨床癥狀進行分型辨證治療,有較好的效果。  1.肝胃氣滯型 多見於慢性淺表性胃炎、糜爛性胃炎或萎縮性胃炎之初期,多因情志不暢而誘發。胃部飽脹以進食後為甚,或胃部脹痛連脅,噯氣頻作,得矢氣稍適,或噁心欲嘔,口苦泛酸,大便排出不暢等症,舌邊尖稍紅,苔薄白,脈弦。治宜疏肝和胃、理氣消脹。方用柴胡疏肝散。  2.脾虛胃熱型 多見於慢性淺表性胃炎、糜爛性胃炎反覆發作,或萎縮性胃炎活動期,表現為本虛挾有胃熱,呈虛實寒熱錯雜之象。證見胃部嘈雜,或胃部灼痛,痛無定時,飢時覺痛,飽時覺脹,口苦幹而不多飲,納食量減,大便時稀時秘等,舌質淡或淡紅,舌苔薄黃,脈細弦。治宜健脾補氣,和中清胃。方用半夏瀉心湯。  3.脾胃虛弱型 多見於萎縮性胃炎,或淺表性胃炎久病實證已消除仍余脾虛證。證見胃部虛痞,或隱隱作痛,按之較舒適,喜進熱食,食後腹脹,或嘔吐清涎,面色萎黃,神疲乏力,大便溏薄等,舌質淡、體胖,苔白潤,脈細弱。治宜健脾補氣,溫中和胃。方用香砂六君子湯。   4.胃陰不足型 多見於慢性萎縮性胃炎,或其他證型胃炎久病久治傷陰所致,證見胃痛日久,胃部微灼痛,或嘈雜不適,口乾納呆,或食後飽脹,大便乾結,舌質紅少津,苔薄白稍於,脈細數。治宜養陰益胃、緩急止痛。方用益胃湯。慢性萎縮性胃炎的中醫辨治  

慢性萎縮性胃炎,屬中醫「胃痞」、「胃脘痛」範疇。以心下痞塞,胸膈脹滿疼痛,觸之無形,按之柔軟,壓之無痛為主要臨床表現。

筆者將慢性萎縮性胃炎分為以下5型辨治,獲得了滿意療效。  脾胃氣虛證(含虛寒證):症見胃脘隱痛,喜溫喜按,納食不消,食後痞脹,噯氣,納呆便溏,倦怠乏力,舌質淡紅或胖嫩,邊有齒痕,舌苔白或厚膩,脈細弱。  治宜補脾益氣,溫中和胃。脾胃氣虛者方用香砂六君湯合良附丸加味,藥用炒党參、炒白朮、茯苓、陳皮、清半夏、木香、砂仁、高良姜、制香附、炙甘草等;脾胃虛寒者方用黃芪建中湯合良附丸加味,藥用炙黃芪、炒白芍、桂枝、生薑、大棗、飴糖、高良姜、香附、炙甘草等。  肝胃氣滯證:症見胃脘脹滿,痞悶疼痛,兩脅作脹,噯氣,納呆口苦,神疲乏力,舌質紅,苔黃或白,脈弦細。 治宜疏肝和胃,理氣止痛。方用柴胡疏肝散或柴胡六君子湯加減,藥用柴胡、炒枳殼、白芍、川芎、香附、炙甘草、白朮、茯苓、陳皮、清半夏等。  脾胃濕熱證:症見胃脘痞滿脹痛,食欲不振,口苦口黏,大便不爽,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或濡滑。  

治宜芳香化濕,和胃醒脾。偏濕重者方用藿朴夏苓湯加減,藥用藿香、清半夏、茯苓、杏仁、薏苡仁、白蔻仁、豬苓、淡豆鼓、澤瀉、厚朴等;偏熱重者用三仁湯加味,藥用杏仁、薏苡仁、白蔻仁、厚朴、清半夏、通草、滑石、竹葉、藿香、佩蘭等。  胃陰虧虛證:症見胃脘隱痛或灼痛,飢不欲食,口乾、口苦,咽燥,手足心熱,大便秘結,舌質紅,舌苔少或光剝無苔,有裂紋,脈細數。  治宜滋陰養胃。方用沙參麥冬湯或益胃湯加減,藥用沙參、玉竹、生甘草、桑葉、生扁豆、花粉、麥冬、生地黃、百合、當歸、白芍等。

推薦閱讀:

胃不好的人如何提神?
腸胃不好怎麼辦 消化不好大多都是這問題
胃不好為什麼能喝紅茶卻不能喝綠茶?
有沒有什麼零食點心可以用來胃痛時候吃?
胃諾是如何成為治療肉雞腺肌胃炎的特效藥的

TAG:胃病 | 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