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介之:諾貝爾文學獎與俄羅斯文學
06-12
中國作家莫言獲得2012年度諾貝爾文學獎之後,一些文學愛好者開始對獲獎作家進行分國別統計。人們注意到,自1901年首次授獎以來,獲獎最多的是法國作家,共有14位;緊隨其後獲獎較多的國家,依次為英國(10位)、德國和美國(均為9位)、瑞典(8位)、義大利(6位)、西班牙(5位)……這些國家中,除瑞典佔有地利之外,其他幾個確實都是公認的文學大國。那麼,我們的近鄰,另一個文學大國俄羅斯的情況如何呢?截至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俄羅斯作家也是5位,和塞萬提斯的祖國持平。這5位獲獎的作家是:布寧(1933)、帕斯捷爾納克(1958)、肖洛霍夫(1965)、索爾仁尼琴(1970)和布羅茨基(1987)。 伊萬·布寧(1870—1953)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俄羅斯作家。他出生於一個破落的貴族之家,在美麗遼闊的奧廖爾草原上長大,從19世紀末步入文壇,曾被高爾基稱為「現代俄國最傑出的語言藝術家」。1920年,布寧遷居法國。《阿爾謝尼耶夫的一生》(1931)是他唯一的一部長篇小說,也是他的獲獎作品。小說以主人公從童年到青年時代的經歷為基本線索,以第一人稱展開敘述,處處映現出布寧早年生活的蹤跡,構成作家對已逝年華的一種深情回望。作品著重表達對大自然、故鄉、親人和周圍世界的感受,充滿主人公「不連貫的感覺和思考」、「關於過去的雜亂回憶和對未來的模糊猜測的不停頓的流淌」,為俄羅斯莊園文化傳統的消逝吟唱了一曲深情的輓歌。 愛情經歷是作品主人公最重要的生活體驗。從少年時代對德國小姑娘安海茵的帶孩子氣的初戀,對鄰居家的親戚麗莎的「符合古老情調」的富有詩意的鐘情,到他對女僕托妮卡的貴族少爺式的衝動,再到他與《呼聲報》編輯阿維諾娃的親近,最後是他和女主人公莉卡的充滿幸福與痛苦、歡樂與悲傷的戀情,等等,這一切構成了主人公青春時代最難忘的生活篇章。但作品注重傳達的,不是這些愛情的過程,而是關於愛情的體驗。小說的字裡行間,還處處可以體味出主人公對親人、對故園的淪肌浹髓的關愛和留戀之情。 布寧並沒有把自己的藝術激情全部傾注到對於男女愛情和親情的卓越表現上,他還同時吟唱出對俄羅斯的愛戀和憂思,表達了和祖國憂喜與共、休戚相關的情感。作品描寫了俄羅斯那些僻靜而又美麗的邊區,一望無垠的莊稼的海洋,過著原始儉樸生活的村民,展示出遍布各地的大小教堂的奇特建築風格和做彌撒的神秘場面,再現了從奧廖爾、彼得堡、莫斯科到克里米亞等城市的不同風貌。作品中縱橫俄國城鄉的廣闊生活畫幅,五光十色的民族歷史和民情風俗的展示,幾乎囊括社會各階層的鮮明人物形象,使得這部以表現個人思緒和情感歷程為主的小說同時具備了一種史詩風範。捧讀這部作品,你就會感到濃烈的俄羅斯生活氣息撲面而來。整個作品鮮明的回憶錄色彩,特別是其中「回憶之中有回憶」的現象以及「三重時間」的出現,使人們看到了它和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的相似性。伴隨著作品主人公心路歷程的呈露,「我」對自然景物、社會現象、命運之謎、人生意義等問題的沉思,常常以探問的形式表現出來;與其相映成趣的,則是一些警句般睿智和精湛的議論。整個作品體現了作家「嚴謹的藝術才能,使俄羅斯古典傳統在散文中得到繼承」(授獎詞)。 布寧之後又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俄羅斯作家是帕斯捷爾納克(1890—1960)。他生於莫斯科一個文化氣息濃厚的猶太人家庭,父母都是藝術家,他本人也曾在莫斯科音樂學院學習達6年之久。在莫斯科大學讀書的中途,他曾前往德國馬爾堡大學學習哲學,大學畢業後就走上了文學道路。他的音樂和哲學素養,對他的個性和創作產生了明顯的影響。他19歲開始寫詩,共出版9部詩集、兩部長詩和一部詩體小說,還寫有13部中短篇小說。這些小說中的許多場景、人物、事件乃至細節,後來都以變化了的形式進入《日瓦戈醫生》中。上世紀30年代以後的前蘇聯現實,使帕斯捷爾納克幾乎中斷了自己的創作,於是他只好轉入翻譯。他曾譯有賀拉斯、拜倫、雪萊、濟慈、魏爾倫、裴多菲和里爾克等詩人的詩作,還譯出了16部劇本,包括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等7部劇作,歌德的詩劇《浮士德》等。 從1948年起,帕斯捷爾納克開始創作長篇小說《日瓦戈醫生》,1955年底完成,但作品無望於國內出版。1957年11月,小說首先以義大利文譯本在米蘭問世,隨後又被譯成15種文字,廣泛流行於歐美各國。1958年10月,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授予帕斯捷爾納克諾貝爾文學獎,以表彰他在「俄羅斯偉大敘事文學傳統領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但在前蘇聯各大報刊上卻颳起了批判他的猛烈風暴。前蘇聯作家協會宣布開除他的會籍。在種種壓力下,他只得表示拒絕領獎,兩年後即於莫斯科近郊去世。《日瓦戈醫生》直到1988年才首次在前蘇聯國內出版。 這部作品在1905年革命前到二戰結束的時間跨度上,表現了以日瓦戈為代表的一批知識分子在歷史變動年代的種種複雜情緒和感受,他們在這個時代的必然命運。日瓦戈的人道主義觀念與那個血與火的時代之間發生了悲劇性的衝突。他那種童稚般單純的心靈,超凡脫俗的胸懷,使他無法接受一切形式的暴力。女主人公拉拉也是精神生活豐富複雜的俄羅斯本身的一種隱喻。她最後伏在日瓦戈的遺體上所傾吐的充滿淚水的悼詞,透闢地說明了她與時代的差距。作品通過安季波夫之口說:「可以以她的名字對時代提出控訴」,將這一形象提到了多災多難的俄羅斯女性之象徵的高度。全書可以說是20世紀上半葉俄國知識分子命運的一部藝術編年史,又堪稱一部通過個人命運而寫出來的特定時代的社會精神生活史。 作品似乎有意打破那種精心結撰、「流暢敘述」的傳統,把獨特的戲劇性事件和詩意濃郁的抒情性篇幅、簡單的辭彙組合和複雜的感情表現、奇妙的幻想和深沉的思索結合在一起,在「不流暢」的敘述中取得了一種「大智若愚」的獨特效果。作品中的景色描寫始終以冷色調為主,較多出現曠野、冰霜、風雪、寒夜、孤星和冷月的畫面,既與主人公超凡而憂悒的精神氣質相和諧,又呼應了作品大提琴曲一般沉鬱的抒情格調。整部小說既指涉、概括、隱喻和表達了一個時代,又超越了特定的歷史時代,從而成為了具有某種廣遠而永恆的價值和「純詩」品格的作品。1989年,屬於「知青一代」的我國作家張抗抗寫道:「因著復生的《日瓦戈醫生》和《阿爾巴特街的兒女》,在我臨近40歲的時候,我重新意識到俄蘇文學依然並永遠是我精神的搖籃。歲月不會朽蝕埋藏在生活土壤之下的崇高與美的地基……」可謂真情流露,也道出了無數中國讀者的心聲。 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俄羅斯作家中,只有肖洛霍夫(1905—1984)是得到前蘇聯官方認可的。他是吮吸著頓河草原的乳汁長大的。草原上如畫的自然景色,哥薩克人自由豪放的性格,同哥薩克這個特殊階層的傳統、習慣和信仰,一起影響著他的個性,制約著他的整個生活和創作。自1926年起,肖洛霍夫著手寫作長篇小說《靜靜的頓河》,到1940年全部出齊。這部小說,按照作家本人的說法,主要描寫「頓河邊區人們的生活」,再現頓河哥薩克在兩次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十月革命後的國內戰爭)和兩次革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中的歷史和各個社會階層的面貌,「探索陷入1914—1921年事變的強大漩渦中的個別人的悲劇命運」。作品的主人公葛利高里是「頓河哥薩克中農的獨特象徵」,「一個動搖不定的人」,在動蕩的歷史年代走過了一條坎坷的人生道路。作品經由這一形象觸及那一歷史時代的複雜史實,不迴避紅軍的偏激情緒和過火行為,又使得這一藝術形象帶上了悲劇主人公的悲壯色彩。作家敢於「直書全部的真實」,敢於揭示種種衝突、矛盾、失誤和殘酷場面,顯示出一種非凡的膽識。 在這部巨著中,可以看到許多與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相似的東西。這裡也有龐大而有條不紊的藝術結構,令人眼花繚亂的宏闊戰爭場面,對眾多人物內心波瀾的深入而出色的表現,往往是與人物心境緊密聯繫的變化萬端的自然景色,包括勞作、起居、飲食、節慶、生死、婚嫁和鬥毆在內的日常生活。這一切都足以喚起人們對於俄羅斯土地、草原、河流、森林、白樺和小木屋的親切感。小說對哥薩克人特有的風趣語言的運用,作品中那些俯拾即是的熔抒情、寫景、沉思於一爐的文字,也顯示出作家傑出的藝術才能。 《靜靜的頓河》的成功折服了無數讀者,多少使人們淡忘了肖洛霍夫的一些不光彩的言行。自1937年當選為最高蘇維埃代表、1939年成為前蘇聯作家協會理事會主席團成員、前蘇聯科學院院士並被授予「團政委軍銜」後,他似乎成了官方政策的吹鼓手。因此,當代俄羅斯學者才說肖洛霍夫「時而有無賴的表現,並毫無理由地攻擊其他作家」。不過,人無完人,肖洛霍夫畢竟為俄羅斯文學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廣大讀者也不會苛求他。 肖洛霍夫獲獎五年之後,另一作家索爾仁尼琴(1918—2008)摘得桂冠,不過他沒有像肖洛霍夫那樣受到隆重禮遇。這是一位有著從軍經歷的作家,在衛國戰爭前線曾兩次立功受獎,晉陞為大尉,後來卻因在通信中表示對斯大林的不滿而遭逮捕、監禁和流放,1956年才獲得自由。1962年,他發表中篇小說《伊凡·傑尼索維奇的一天》,引起強烈反響。不過到了1965年,這部小說在前蘇聯已受到嚴厲批判。1968年,他的兩部長篇《癌病房》和《第一圈》在國外發表。其中前一部作品系根據作家在中亞流放期間的經歷寫成,揭示了個人崇拜所造成的不可挽回的後果;後一部作品也緊扣作家在莫斯科近郊的一個特別監獄的經歷,那裡類似於但丁《神曲》中地獄的「第一圈」。這兩部小說在歐美各國一度成為暢銷書,但作者本人卻於1969年被開除出前蘇聯作家協會。1970年,索爾仁尼琴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但他未去領獎,因為擔心出國後不能再回國。1973年,他的作品《古拉格群島》又在國外出版,向世人展示了遍及前蘇聯各地的勞改營的歷史和內幕。這部所述內容時間跨度長達40年的「文藝性調查初探」,兼有報告文學、回憶錄、歷史紀事和社會學調查研究的特點,書中有作家本人經歷的勾畫,也有他的見聞實錄;有歷史事實的考證,也有對事件與人物的評說;有對一般公民和勞改犯的精神心理的描述,也有作者的議論和隨想。此書出版後,在西方和前蘇聯都引起極大反響。1974年2月,前蘇聯政府決定剝奪索爾仁尼琴的公民權,並將其一家驅逐出境。索爾仁尼琴先是居住於蘇黎世,1976年遷居美國。在國外,索爾仁尼琴創作的文學作品主要有長篇小說《紅色車輪》(1983—1990),其副標題為「往日敘事」,共20卷。作家試圖通過對若干重要歷史時間內的重大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描寫,勾畫出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十月革命到衛國戰爭結束這一整個時代俄國歷史的曲線。這部巨幅作品表達了作者對這一漫長歷史時期的頗具個性色彩的理解。1994年5月,索爾仁尼琴回到俄羅斯,結束了自己整整20年的流亡生涯。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莫言領取諾貝爾文學獎,授獎詞稱作品揭示人類陰暗面
※諾貝爾頒獎典禮晚宴一瞥 [5P]
※2010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
※斯德哥爾摩的諾貝爾之旅(高清組圖)
※他,僅次於愛因斯坦的世界物理學大師,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