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自然,守中致和 ——關於學習道學(道家、道教、丹道)概論的筆記

道法自然,守中致和

——關於學習道學(道家、道教、丹道)概論的筆記

行 空

一、從「三教九流」說起

當提及中國傳統文化時,一定會提到「三教九流」。

三教者,儒教、道教、佛教。(見《北史·周高祖紀》)

九流者,儒、道、陰陽、法、名、墨、縱橫、雜、農。是戰國時期的學派。(見《漢書·藝文志》)

二、為道學正名

中國先秦的道家學派、漢末以後的道教、以神仙家為宗在道教中孕育起來的丹道,皆以老子的《道德經》為理論支柱和基本經典。道學是指中國傳統文化中以老子的道的學說為理論基礎形成的學術系統,它包括道家、道教、丹道三大分支,老子為道學之宗。

到了宋朝,周敦頤、程顥、程頤到朱熹,汲取佛道思想來豐富儒學,稱程朱理學,為新儒家之祖。元人脫脫立將這一儒家學派人物納入《宋史·道學傳》,後人遂稱程朱理學為「道學」,近代馮友蘭等沿襲此說。其實,程朱理學是儒學,被許多學者斥為「欺人罔天」的「假道學」。20世紀以來,新儒學興起,早已不用「道學」的招牌,學術界將宋明時興起的程朱陸王的理學和心學通稱為宋明儒學。但是,這種曲解和誤解還在流傳,例如,《詞海》仍將「道學」解釋為程朱理學。

近年學術著作中,將「道家」定義為:以老子、莊子為代表的有關道的哲學;將「道教」定義為:以太上老君為教主的以道為信仰的宗教。而「道學」定義為:以老子的道的學說為支柱的整個文化系統,包括道家的哲學文化、道教的宗教文化和丹道的生命科學文化。

三、道學的文化淵源

道家、道教和丹道的文化淵源,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母系氏族公社時期的原始宗教傳統。這種原始宗教包括自然崇拜、生殖崇拜、圖騰崇拜、天神崇拜、祖先崇拜等,其中最具有母系氏族制特色的是女性崇拜(包括女始祖崇拜和女陰崇拜、女性生殖崇拜)。儘管後來父系家長制的宗法禮教男尊女卑的傳統佔了優勢,但是從古代文化積澱中仍可發現女性崇拜的痕迹。

中國道家的哲學,就是源於母系氏族社會部落酋長的政治經驗。在母系社會,老祖母佔據主導地位,部族成員皆其子孫,以血緣紐帶聯繫在一起,女性普遍受到社會的尊重,其治理部族的政治傳統自然以慈愛後輩、少欲不爭、貴陰尚柔、自然無為的方式,不可能像父系祖先那樣嚴刑峻法、繁文縟節,更不用以宗法禮教束縛部眾。即所謂「其政悶悶,其民淳淳」(《老子》58章)、「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老子》67章)等。老聃還在《老子》80章中描寫了他所理想的社會圖景:「小國寡民」。母系部族的原始社會確實是「鄰國相望」,「不相往來」的社會,不過這種社會尚處於野蠻時代,原始人的生活遠沒有想像的那麼美好。原始宗教的女性崇拜使社會形成尊重女性的陰柔、謙讓、靜虛等品質的傳統,形成貴陰尚柔的道家哲學。《老子》書中屢有「母」字,把「道」稱為「玄牝之門」(女陰)和「穀神」(生殖神)並且「可以為天下母」(25章)。道教中最早的神仙西王母便是世襲的母系部族女酋長,以她為中心形成龐大的女仙譜系。道教北有碧霞元君,南有天妃媽組,是香客參拜最多的女仙。女媧氏時代,各山丘部落為治水結成聯盟,成為部族,如伏羲族、黃帝族、炎帝族等。在治水中,父繫上升,夏禹時逐漸進入父權家長制的奴隸社會。代表父權的原始宗教——宗法禮教出現,男尊女卑才逐漸占統治地位,這就是儒家文化的淵源。這時母系氏族原始宗教傳統逐漸降到民間和流入四夷,或摻雜進新的原始宗教巫史文化之中。在道教中有許多女仙和讚美女仙的描述,女性成仙也不受歧視。

夏商周三代以來逐步確定了父權制的原始宗教——禮教的統治地位,至周公制禮作樂,豐富了宗法禮教的內容。到春秋戰國時期,周朝傳統的原始宗教衰落,「禮壞樂崩」,諸子百家之學遂從原始宗教的巫史文化中突破出來,傳統文化沿著理性主義的路上升到哲學的高層次。

春秋戰國時全國分為鄒魯、三晉、燕齊、荊楚、吳越、巴蜀等六個具有不同部族傳統的文化區域。繼承周代宗法禮教傳統最多的是鄒魯地區的儒家,其次是晉地區的法家。繼承母系氏族原始宗教傳統較多的除道家、墨家外,還有陰陽家、數術家(包括天文家、歷譜家、五行家、蓍龜家、雜占家、形法家)、方技家(包括醫經家、經方家、房中家、神仙家)。道家學派以燕齊和楚荊文化為中心發展起來,後在吳越、巴蜀也有傳播。周代以後,古老的母系氏族原始宗教流入四夷,主要在燕齊、荊楚、吳越、巴蜀等邊陲地區傳播,這些地方又是神仙家和巫祝、方士活躍的地區。漢末的道教就是以這些地區的文化背景為依託發展起來的。

古代原始宗教巫史文化,不僅有女性崇拜或男尊女卑的觀念,還包含有許多深邃的思想。古人在被道學奉為始祖的伏羲和黃帝時期,由於天文知識的增加促進了人文知識的發展。與積累了豐富的醫藥學知識相關,逐步產生出心理生理養生論,經絡學說,形氣神的人體觀,砭、針、灸、湯藥、祝由等醫療方技。古人發明的天干、地支計時法,大概巧合了某種宇宙節律,有力地促進了後世方技術數及預測學的發展。古人關於天的概念(蒼蒼者為天)、神的概念(交通天地者為神)、鬼的概念(神歸於地為鬼)、人的概念以及天神人三位一體的思想,為天人合一說、陰陽五行說、三才四象八卦說和道的概念打下了基礎。

四、傳統文化與道學的演變

幾千年來,影響中國社會人心最大的有三本書——《易經》、《道德經》、《論語》。從《易經》是周代巫史文化和原始宗教留下唯一的經典,從中可以追尋到儒道文化共同的源頭。《論語》是儒家聖人孔子的垂訓,歷代封建帝王用它來對臣民進行倫理教化。《道德經》是道家的經典,信奉道家、道教和仙學的人們將它作為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的根源。這三本書,都是春秋戰國時期被闡發和傳播開的。

1、 春秋戰國時期「哲學的突破」

在公元前1000年內,即春秋戰國時期(前770---前221年)前後,希臘、以色列、印度

和中國的四大文明古國,都先後經歷了一個「哲學突破」階段。他們對本民族文化傳統進行了一次批判性反省,從而創建符合時代潮流的新文化,誕生出一些新的不同的學派,將本民族的文化推想新的、更高的境界。在中國,是所謂「禮崩樂壞」,理性主義和人文思潮興起,諸子百家之學對周代禮教巫史文化進行了「突破」,形成百家爭鳴的文化繁榮局面。

在諸子百家中影響最大的「顯學」是儒、墨、道三家。孔子的儒家學派在繼承周代禮教的基礎上,沿著理性主義的道路「改良」,補充進仁學內容,使儒家成為禮教和仁學的結合體。墨家以「兼愛」、「尚賢」、「非攻」、「非命」、「尚同」等為說,實際上是按理性主義的思維方式對氏族社會的天道觀和宗教傳統進行了改造和繼承。墨家之學重明堂之制。墨家宗大禹,行禹道,提倡苦節勞形、摩頂放踵以利天下的作風。明堂之制,包括以學校議政、選能(又稱辟雍)、禪讓天子(封禪)等功能,是庶民參政議政之制。墨家注重邏輯學和物理學,講究科學方法,是中國古代哲學中唯一類似西方學術傳統的流派。

道家採用「超越」的方式進行突破。首先用最古老的母系氏族社會原始宗教的傳統對周代的父權家長制的禮教傳統進行超越,又把母系氏族原始宗教的老傳統沿著理性主義的道路提升到哲學的層次,形成以「道」為中心的形而上學體系。「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25章)「故失道者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38章)就是說,老子之道是揭示天、地、人內在規律的自然之道,禮教觀念是自然之道墮落的結果,要回歸自然,必須超越禮教。「道法自然」是講天地萬物自然而然地生化運動,從而排除造物主和人格神的原始宗教觀念,將道作為人類終極信仰的無限本體。把仁義禮樂的產生看作是自然之道的退步,應超越它們,超越一切社會觀念,乃至「坐忘」,才能回歸到自然本體的道。儒、墨、道三家對禮教突破的層次依次升高,道教達到了人類智慧的極限。道是自然界、社會、生命的發生之源,又是人類文化的智慧之源,道的境界既是超越時空界限的本初狀態,又是通向未來的終極狀態。道學的三個基本特點是:1)自然性:即道學本質上是宇宙的自然律;2)超越性:在任何時期都是一種超前意識;3)寓言性:道學經典中對道的體驗多用寓言表達。

春秋戰國時的學術流派,名為「九流」,實則道、儒、墨、法四家,其他流派是這四家的分支而已。

夏商周三代的統治者,分別是三個不同習俗的大部族酋長,夏族風俗質樸,形成「夏尚忠」的農業文化傳統,墨子是繼承者。殷商部族強悍尚武,崇拜鬼神,形成「殷尚鬼」的宗教文化特徵,其制度先罰後賞,荀子有「刑名從商」(《正名》)之說,可知法家繼承了殷商部族的風俗傳統,以黃老刑名之學的策略思想將周代禮教的君權推向專制的極端,形成法、術、勢三者相兼的統治術,為秦朝大一統的獨裁統治提供了理論根據。法家的興起,中國歷史的政局為之一變。

2、諸家學派演變為儒道兩家

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大略分先後兩種:1)羲黃時代母系氏族公社女性崇拜的原始宗教中千萬年積澱下來的傳統;2)夏商周三代,特別是周代正式確立的宗法禮教傳統。經春秋戰國至秦漢兩朝,建立了大一統的封建專制帝國,漢民族傳統文化的特徵由此奠定。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一次回歸和震蕩,至唐朝形成儒、道、釋三教鼎立的文化格局。

中國漫長的歷史有與世界其他民族所沒有的特點,就是雖經多少次朝代的更替,卻頑強地保留著氏族宗法性家長制的傳統。即使被壓迫階級的代表人物建立的專制政體,也往往走到時代人民的對立面上去,朱元璋等農民領袖墮落為極其殘酷的暴君就是例證。秦漢以後,「家國同構」的孔孟儒家學說經荀子改造成為君權政治的工具,儒學的法家化,使歷代的帝王「獨尊儒術」,實際上是「外儒里法」,儒學教化臣民的「王道」,法家學說教化帝王的「霸道」,這種變形的儒家文化成為幾千年中國封建專制社會的主導文化。

在這種社會歷史條件下,傳統文化的各學派也相應形成不同的特點。先秦之道、法、儒、墨諸家學術,皆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政治學說。儒家在這四者之間,是以「家」為本位,國是家的放大,家庭中的「父慈、子孝、兄讓、弟恭」的倫理,可外推為「君仁、臣忠、官慈、民敬」的國家秩序。中國專制政治的秘密全在這個「家國同構」的「家」之中。墨家是以「天下」為本位的學說,忠是忠於民,孝是尊事社會上的三老,代表下層民眾的利益,提出「官無常貴。民無終賤」,為「萬民之利」而奮鬥,反對儒家的「親親」政治,指斥靠血緣裙帶關係「無故而富貴」的特權貴族。

道家的「身、家、國、天下」關係立足點,是以「身」為本位。「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老子》13章)「修之於身,其德乃真。」(54章)

老子的「道」是從人身中體驗出來的,人身就是一個小天地、小宇宙,由此體驗出的自然規律也適用於人類社會的大天地和自然界的大宇宙。這種「身國同構」的學說,這種道既可用於修身,也可用於治國,乃至天下,故倡導天人同構,身國一理。道家的學說,既是政治哲學,也是生命哲學。從人身修鍊和社會內聖外王兩方面都向「道」復歸,反對人性的扭曲、社會的異化是道家的根本主張。到漢朝,儒法互補,墨家則融於道,中國文化道墨儒法四家的「顯學」就只有儒道兩家了。

3、道家學術的形成和演變

道家的文化淵源是母系氏族社會女性崇拜的原始宗教。其思想前驅是:1)原始社會政

經驗和古代聖賢世代相傳的立身、處世之道;2)巫史在原始宗教活動中修道的體驗和方術。

考察中國哲學思想及其思維方式的形成,有著女性崇拜進而是男女兩性生殖崇拜的文化背景。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兩大支柱的道家和儒家學說,都來自原始社會古代先民的生殖崇拜文化傳統。先民們最初認識世界,是發現天地萬物有陰陽之分、有男人女人才有人類這種自然界和社會的基本事實時,才開始進行哲學抽象思維。孔子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禮記·禮運》)告子曰:「食、色,性也。」(《孟子·告子章句上》)《易·序卦》云:「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儀有所錯。」顯然,儒家的古聖賢也把物質生產和人的生產放在同等地位,將男女之事看作人類僅次於衣食的基本大事。而儒家的父子君臣之道也是從男女夫妻之道化生而來的。道學文化的真諦實即陰陽交合之道,這種道家的功夫境界後來隱藏在內丹學中作為法訣秘傳。

道學家經老聃、關尹、楊朱、列禦寇、莊周、稷下黃老派,遲至《呂氏春秋》、《淮南子》的問世,是道家學術史上的輝煌時期。

然而,自漢武帝「獨尊儒術」以後,道家之學逐漸被曲解成消極的隱士哲學。魏晉時,在皇權的重壓下形成了「儒道互補」的格局。當時佛教也在中國紮下了根,自南北朝至唐朝又確立了儒、道、釋三教鼎立的局面。唐朝以後,封建君主以儒家學術開科取士,士大夫則以儒業進取,以道術全身;以儒求官,以道脫俗。印度佛教傳來並逐步被中國化,也只能充當儒家倫理綱常教化的陪襯,以消釋民怨勸善皈依佛為用。歷代統治者以儒守常,以道達變,以佛治心,形成儒道釋三教合流的意識形態。

1949年以後,中國哲學的研究受蘇聯反宗教、反傳統思潮的束縛,道家被認為是「落後農業文明」,道教是「宣揚封建迷信的精神垃圾」,只承認道家「有一點唯物主義」和「樸素辯證法」,是對《道德經》的曲解。

4、道家學術的發展線索

綜觀中國的文化史,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諸侯爭霸,卻出現了百家爭鳴的文化繁榮

時期;古代科學文化發展的高峰,卻出現在亂世的宋遼金時期;近代新文化運動的高潮,也發生在軍閥混戰的時候。

透過複雜的歷史現象,隱約看到在中國彷彿越是大一統的時期,學術思想越被窒息;當專制政權削弱,學術空氣反倒活躍。這種怪現象的原因在於,中國君主政權往往禁錮學者的理性思維,限制學術民主;封建主義的鎖國愚民政策窒息人才滋長和流動。君主專制給科學文化帶來的危害,比戰爭和分裂的危害更大。歷史證明,一個國家科學文化發展的水平幾乎和這個國家當時的民主程度成正比。

道家學術的發展,在歷史上大致經歷過了5個階段:先秦的老莊學、秦漢的黃老學、魏晉的玄學、隋唐的重玄學、宋元及以後的內丹生命哲學(或曰內丹心性學)。

5、道學的八大支柱

1) 人行道哲學:「人」為人學,「行」為實踐與經世致用之學,「道」為本體論和形而

上學。包括道論、氣論、宇宙觀、辯證法、認識論等。

2) 政治管理學:與儒家以「家」為核心、「家國同構」的思想不同,道家核心思想是

建構一個模擬人體的自調節、自組織的自動化系統,無親無疏,依乎天道,大公大慈,導人向善。政治上倡導三位一體的陰陽互補結構,以自然立法形成三元制約、上下反饋的自調節機制,君執一無為而逸,臣依規導惡向善去濁留清,百姓感不到政權的壓力反而通過政權體現自己的主動創造精神。道家之術「執一涵三」,以「守中致和」為特色,是一種三元中和系統,如人體講「精、氣、神」一體,國家講「君、臣、民」一體。其政治管理學的要害在於善變易和守正。從治國上講,道家之術與民主政治天然相合,而與君主專制以及法西斯獨裁政體難以吻合。

3) 文化藝術學:道學思想滲透到文化藝術各個領域,形成道家的美學思想。它包括道

寺、道劇、神仙小說、道教音樂、宮觀建築、園林藝術、盆景、山水畫、書法、雕塑等,皆具備道家自然主義的特色。以回歸自然、返樸歸真為審美思想,以天人合一為最高境界,以悟道的靈性激發藝術家的創造力來表現自然之美。以山水的自然美、少女的人體美、嬰兒的心靈美作為美學的標本,以主體同宇宙客體根本節律和諧同構的程度作為審美的價值判斷。

4) 醫藥養生學:道學以寶精、行氣、服餌為養生三件寶。寶精是房中衛生之術;行氣

包括內功和外功;服餌包括中草藥、葯膳、營養學等。《中華道教大辭典》中的道教醫藥學類、養生功法及武術類、房中術類都包括在這個分支之中。道家是重生的哲學,特別注意養生;道教是生道合一的宗教,養生是修道的根本目標。醫藥學的效用是祛病,包括中草藥、針灸、按摩等內外科治療方法;養生學的效用是健身,包括導引、太極拳、氣法、冥想、膳食、房中術等。醫藥養生學有一套望、聞、問、切的診斷技術和有關精氣神的養生理論,其基本理論體系是術數學。道家哲學和其術數學結合併具體化為道家醫藥養生學。道學的人體觀以精為基礎,以氣為動力,認為血能生精,氣隨血行,食能生血,葯能補血理氣,所以養生以服餌調理精血,以房中寶精,以行氣累積生命能量。人的性功能是人體生命活力的指標,性功能衰竭的人,如同油盡燈枯,生命無光,就僅有5、6年的活頭了!《黃庭內景經》云:「長生至慎房中急」,怎一個「急」字了得!

5) 宗教民俗學:中國的民俗基本上屬於道教的,所以道教的宗教民俗學包括教理、教

義、齋醮、戒律、神仙信仰以及各類民間流行的節日、廟會和消災的祁祥活動。

6)社會論理學:道教的教義、戒律等反映了道教的倫理思想,其中不乏儒、釋的成分。

道家的慈、儉、不爭、公、善等概念及反異化的主張都有重要的倫理意義,道教熱愛和平、保護生態環境、尊貴生命、謙和忍讓、不貪權勢貨利等,也含有重要的倫理思想。道學的倫理思想核心就是道,道的倫理觀規範著社會和人生。

7) 丹道性命學:人類的生命之謎和心靈之謎隱藏在丹道之中,因而內丹學也稱為丹道

性命學。首先要認識生命的三項基本活動,即降生、性交和死亡,這三項生命活動在東西方不同文明國家裡幾乎都被當作思想禁忌,是科學、哲學和宗教著三種文化的交匯點。生、死和性既是三者共同關心的問題,也是三者都缺少研究的問題。它有力地植根於人類的無意識之中。丹道性命學中包含了出生、死亡和性的體驗,內丹人體修鍊工程就是揭示生、死、性之秘的工程。

8) 方技術數學:在道學中,方技術數學包括符錄、法術、各類占驗術乃至一些修鍊方

技,更重要的是知道道家方技理論及一整套術數體系。哲學和術數學是道學的兩根理論支柱,由它們衍生出其它具體科學,形成道學的八大支柱。術數學在道學中的位置,恰似數學在西方科學中的位置一樣。它是道學中形式化的分支,道學的解釋系統,醫藥學和內功等道家方術的理論工具。也是古代政治家、軍事家、謀略家等必修之課。

道學作為一種文化體系,其顯著的特徵是開放性和包容性。

6、道學的人格略述

歷史上的精研道學者,在人格上有一些共同 的特徵,即「參贊天地之育化,達則兼善天下」。

為哲人者:如老聃、楊朱、列禦寇、莊周、關尹子等,他們被稱為「古之博大真人」,為中外學者所景仰。

為不同領域的科學家者,如墨翟、張衡、葛洪、孫思邈、華佗、賈思勰、沈括、宋應星等。舉世聞名的四大發明——火藥、指南針、造紙、印刷術都是道學的成果,外丹黃白朮則是近代實驗化學的前驅。

身為帝王者,如黃帝、漢文帝劉恆、唐太宗李世民等。至於秦始皇用法家而望長生,漢武帝尊儒而想成仙,宋徽宗趙佶佞道教而好淫樂用奸臣,明世宗嘉靖帝寵方士而養權姦殺忠諫,皆自招衰敗,為人詬病,實非真用道術治國者。道學本為帝王「君人南面之術」,集中了古代的政治經驗。但是歷代皇帝好長生之術者多而明道者少,僅能以道學應急,不敢以道學治國,是由於道學原理與家天下的政體不合而明儒暗法才是封建政治必不可缺的緣故。

有雄才大略而為帝王師者,如姜子牙、張子房、陳平、諸葛亮、徐世績、李靖、李泌、劉伯溫等。還有的高卧山林而指點朝政的,如陶弘景被稱「山中宰相」、高道司馬承楨、孫思邈、陳摶、張三丰等。

燕處超然而為山林隱逸者,如鬼谷子、吳太伯、寧武子、黃石公、石門、接輿、桀溺、河上公、鄭朴、嚴遵、嚴光、孫澄、郭文等。抱道之士或懷才不遇憤世嫉俗則為「隱」,或看破紅塵離世脫俗則為「逸」皆因道學含有超前意識,將世事看的太透了就會脫離時代潮流而入隱逸之途。

為軍事家、外交家者,如孫武、孫臏、蘇秦、張儀等。

終生弘道而為一代教主者,如張陵、寇謙之、陸修靜、王重陽、丘處機、王常月等。宗教是人類歷史上一種古老而普遍的現象,也是一種人生的終極關懷,世界上發達國家信仰宗教的人占多數,還沒有發現哪一個民族是有宗教免疫力的。哲學、科學、宗教和文學藝術等都是人類對真善美的追求。宗教的作用是從非理性的角度滿足人類情感和信仰的需求,是理性思維的科學和哲學所不能代替的。李約瑟說:「科學、宗教、歷史、哲學和藝術創造是我們人類認識宇宙的五種經驗形式,如果誰對這個或那個方面缺乏見識,他就不能算作是一個完美的人。」有沒有深厚的宗教信仰情懷是一個民族文化素質高低的體現,人民對神聖的天道、倫理、法律有所敬畏,才可以使國家走上規範化的前進之路。

終生修道而達仙人境界者,如魏伯陽、鍾離權、呂洞賓、張伯端、張三丰,陸西星等內丹學家皆是。他們以己身為實驗室從事人體生命系統工程的修鍊,不斷豐富和發展前人的理論,並把自己的切身體驗著成丹經傳歸後人,為揭示人類生命和心靈的奧秘作出貢獻。每個人的知識量比起整個人類的知識總和來。如大海之一粟;而人類現有的知識量比起整個宇宙的未來世界來,也不過像大海的一滴水罷了!現代科學的發展水平也許還僅處於低年級小學生的階段!?

精研方技術數而具備奇功異能者,如左慈、葛玄、介象、葉法善、袁天綱、李淳風、張果、王文卿、郭璞等,皆名重一時。

博學多才而為學人者,如司馬遷著《史記》、王充著《論衡》等。

以道學開發智慧而成為文學藝術家者,大有人在,如王羲之、陶淵明、李白等等。

修習道術而為養生家者,他們或練太極拳,或行六字氣,修八段錦,學五禽戲,或服藥,按摩,健身延年,益於社會。習各類術數而為人推步吉凶,藉以勸善化世者,如司馬寄主、嚴遵賣卜於市,遇人子者勸其孝,遇人臣者勸其忠。藉以教化社會。

五、道學的中心思想

道學的特徵是自然性、超越性、寓言性、開放性、和包容性。其根本在於以「身」和「天」同構,形成「人天同構」、「身國一理」的理論體系。

1、道論

道學文化的核心是關於道的學說。古代老莊等哲人「游心於物之初」(《莊子·田子方》),

捨棄宇宙萬物的一切具體屬性,尋找宇宙起始點和產生萬物的總根源,體悟到宇宙萬物之中最本質的共相,這就是道。道是宇宙的本原,有體有用。作為道體,它是形而上學的宇宙萬物之本原,呈現「無」和「有」的兩種狀態的統一。「無」是宇宙創生之前的虛空狀態,稱為「天地之始」。「有」是宇宙創生時含有一片生機的混沌狀態,稱為「萬物之母」。作為道用,它是形而下的法則秩序,即宇宙萬物中普遍存在的客觀規律,稱為「常道」。「道法自然」排除了在道之上的造物主和人格神觀念,道是自本自根,自生自化,自然而然的。道化生出時間和空間,物質和精神,運動和靜止,生命和文化,具體存在與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體之中,它貫穿古今、囊括萬有,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體現了宇宙的真實結構和內在規律。《道德經》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中氣以為和。」(「中氣以為和」之「中」字,王弼本誤為「沖」字,今據馬王堆漢墓帛書訂正。——見胡孚琛《道學通論》p63)這段話是道論中關於宇宙創生和演化的基本圖式。其中「一」是混沌一氣,內丹家稱為元始先天一炁、真一祖氣,太乙真氣等,是宇宙創生之始混沌狀態中隱藏的秩序,是產生萬物普適的內在節律的信息源。「二」是陰陽二性,陰陽是排斥和吸引、男女雄雌、相反相成、對立統一的矛盾狀態。陰陽二極之間存在著「中介」物,陰、陽、中三者趨向「和」的狀態,分而為三,和而為一。道能化生出氣、有形、有質之物,用科學的語言說,就是含有能量、信息、物質三大要素。「三」是有象、有精、有信、有物的組成宇宙的信息能量物質三大要素。在宇宙大爆炸前,道化生出先天混沌一氣,進而分出陰陽,再轉化為三大要素,在宇宙大爆炸中由三大要素組成萬物紛紜、生機勃勃的世界,這就是「三生萬物」的過程。

「氣」是有生機的連續的基始物,大致相當於現代物理學中的「場」的概念。《莊子》講「道通為一」(《齊物論》),「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通天下一氣耳。」(《知北游》)這樣,氣是構成天下萬物的基質,又是天下萬物相互作用的載體。氣在道學中應用廣泛,含義也有所不同。在道教醫學和內丹學的人體觀中,氣大致相當生命能量的層次。內丹家又將氣分為先天和後天之氣。後天之氣指呼吸之氣,先天之氣是元氣。寫作「炁」,指人體生命運動的機能,體現為高度有序的能量流和軀體活力。道學文化將自然界、社會、天下萬物都看作陰陽互補的結構,稱之為「陰陽互補的宇宙統一性原理」。一般道家著作較強調「一生二」的過程,「一陰一陽之謂道」。而道教著作則強調「二生三」的過程,《太平經》以三分法解釋世界,內丹學將人體分為形、氣、神三個層次,並把精氣神稱為人體的「三寶」,是煉丹的藥物。道論認為萬物創生之前先有氣,形、質依次出現,也稱作太初、太始、太素。道能化生運動著的有質、有氣、有形之物,必然含有物質、能量、信息三大要素。道具體化為萬物的自然屬性,就是「德」。道應用於治國、修身、為學、養生諸方面,從而形成道學文化豐富 多彩的內容。

人類文明都不能沒有自己理想的超越世界。在西方,哲人和科學家(如牛頓、開普勒等)都對上帝創造出一個有秩序的世界抱有真誠的信仰,為上帝而求證曾是西方偉大哲人獻身學術研究的動機,他們以自己的理性思維推動了科學和社會文明的進步。中國儒家文化將超越人間秩序與一切價值的源頭統稱為「天」,西方文化將人的理性所不能達到的一切價值之源頭歸結為「上帝」。這說明這種一切價值之源的超越世界是各種文化體系的支點,它在人類文明中的位置是不可取代的。理性思維的高度發展也需要一個無限超越的本體作為終極信仰才能給科學的發展帶來動力,給人類社會帶來秩序和價值觀念。當現代科學以理性的成果終於動搖了西方人的上帝信仰時,尼采驚呼:「上帝死亡了」,中國的無神論傳統也早就對天神主宰一切抱有懷疑,這說明「天」或「帝」的人格神信仰並不是人類理想思維的極限。然而道學文化中的「道」的範疇卻是「先天地生」,「象帝之先」的,即道在天之前,並能生天生地,又在上帝之先,高於上帝。道不僅是一切人間秩序和價值觀念的超越的理想世界,也是人類理想思維延伸的終極,是一種終極的唯一的絕對真理,同現代科學和哲學的研究成果遙相互應。在本體論上的無限超越性可作為宗教的終極信仰,成為理性科學、哲學與非理性的宗教文化的交匯點。道學既為中國文化之根,又是嫁接外來文化之砧木,是世界各種異質文化的交匯點。

2、中和之德

中國的傳統文化,號稱「三教九流」,各自有不同的價值取向,但從道學的高度綜觀全

局,會發現它們有著共同的支點,都落腳在「中和」二字上。以「中和」為核心的思想哲學,凝聚著中華民族的靈魂和民族性格的特色,是最代表中華民族智慧的學說。

道學中的德,就是以「中和」為根本特徵,道學中的「中」字,有四義:1)從事物的規律上講,「中」即為「正」,即正道,為自然中正的必然之道,屬道之用;2)從事物的變化上講,「中」即為「度」,要知止知足,不超過限度;3)從空間上講,「中」即為「虛」,道以虛無為用,虛無中含有生機;4)從時間上講,「中」為「機」,要「動善時」,「不得已」而為之。只要抓住「德」的中和之性,《老子》書中的思想,可以思過大半。

在對老子「中和」之德的理解上,內丹學家看得最透,將「中」或「中和」解為「元氣」、「丹田」、「玄關一竅」。

「執一統眾」、「守中致和」是道學第一諦義,也是道家和諸子百家之學的樞紐。世界上萬事萬物之中,中性的事物超越了陰陽兩性的制約關係,是真正的強者。從道學著述中,體悟到道家以「無為」為體,以「無不為」為用,以「生」為源頭,以「化」為前提,以「因」為樞機,以「中」為綱要,以「和」調萬機,以「忍」應事物的真機;領會到道教仙學悟透生死,還虛合道,融身大化,以「逆」修鍊的精神,則是真能讀書者。

3、各種誤解

老子著《道德經》,開道學一派,由於用語古樸。其派包羅萬象,其學術思想被人誤解頗

多。究其原因,除社會上錯誤宣傳外,僅在學術研究上而言,1)中國歷史上長期以儒家學派占統治地位,道學的真實面目被扭曲;2)學者們多不了解道學天人同構、身國一理的內涵,加上士大夫正統觀念的影響,對內丹家的《道德經》注本不屑一顧造成的。

古今對《老子》誤解最大者,是從「無為」、「不爭」、「身退」、「不敢為天下先」等將道家解為悲觀的、厭世的和消極避世的隱士哲學。《老子》講;「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功成而不有」,「為而不爭「、「利萬物而不爭」等,世人僅注意「不有」、「不恃」、「不宰」、「不爭」等後半句,而不知前半句的「生」、「為」、「長」、「功成」、「利萬物」等才是要害。大哲學家羅素解釋「功成」、「生」、「為」,是要發揮人的創造意志,「不有」、「無為」、「不宰」是要收斂人的佔有衝動。世人但知老子以「無為」為體,而不知老子以「無不為」為用;示世人「不爭」的目的是「天下莫能與之爭」。老子之道是反對違背自然規律的妄為和時機不到而強為。「不知常,妄作凶」,沒有不失敗的。

《老子》的「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9章)這句話,曾被用來作為道家為隱士的證據。其實,他僅僅是告誡人們,在事情做好之後,不要貪慕成果,不要屍位其間;在建立功業、名垂青史,完成人生歷史使命達到光輝的頂點後,能知道及時身退亦更需要超人的智慧,因為退比進還要難。

有人從老子有關「自然」、「無欲」、「柔弱」、「處下」、「清凈」、「為腹不為目」等言語,誤解老子的哲學是弱者的哲學、無所作為的哲學。其實,老子書中的概念都是兩兩相對的關係,柔弱對堅強,無欲對多欲,清凈對浮躁,其本意是對另一極端對立面的剋制,使之達到中和的狀態。柔弱並非懦弱,而是對恃強物的剋制。老子講「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40章),是從相反的方面達到「柔弱勝剛強」(26章)的目的。真正的強者不僅是「有力」、「強行」能戰勝對手者,同時還要能戰勝自己。老子說;「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老子的許多話是針對王侯等統治者說的,這些人貌似強悍,他們為政難免有三個弊端:1)未上台是不擇手段地往上爬。上台後拚命集中權力,排除異己,造成惟我獨尊的政局。這樣的政局充滿相互殘殺的血腥鬥爭。2)操之過急,構想出一個不切實際的宏圖就想一天實現它,迫不及待地行擾民之政,名為利民,實為害民。3)對外八面樹敵,防範過甚;對內層層立威,聽頌聲而悔異見,法令滋彰,打擊面無限擴張。這些統治者亦有三怕:一怕個人不突出,二怕國家不強盛,三怕政權不穩固,雖以強者自居,乃真正弱者的心態。

老子的著述,是對當時的世態而言,特別是針對為政者的弊端而發。老子看透了熙熙攘攘爭權奪利不惜傷天害理的世相,因此勸人少私寡慾,看輕身外之寶,守住身中之寶,這毋寧說是給世人的一付清醒劑。

又有人以老子的書中「絕學、」、「棄智」、「非以明民,將以愚之」等內容,指責道學是反文化、反倫理主張愚民政策的學說。實際上,「絕學」是絕周代禮教之學;棄智,是棄一切奸詐巧智;講愚民,是導民以質樸。老子說:「眾人皆有餘,而我讀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他自稱「愚人」,可見「愚」乃「質樸」,乃一種修道的境界。

還有人根據《老子》「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36章)這段話,指老子是陰謀家的鼻祖。《老子》書中確有謀略思想,然皆來自自然之道,非人心險惡之詐術。自然之道無心害人,人違道則自招其害,循道則能逞其謀,如此而已。道家的謀略,為以道為本、因勢利導的前知之術。

老子多用比附事物講道理,如「人之生也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是比喻說明「強大處下,柔弱處上」的道理。由此有的學者從邏輯上認定老子的認識論是類比法,其結論僅有或然性,沒有必然性。指責老子的哲學推理不嚴密。因事比類而講道理,是中國古人,特別是道家常用的文法,而道家在認識論上不是以邏輯的類比法認識事物,而是靠非邏輯的直覺法悟道。「滌除玄鑒」(10章),「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不行而知,不見而明」(47章),皆是講直覺思維的認識論的。「致虛極,守靜篤」(16章)就是要在修道是高度入靜,滌除心靈的污垢,開發心靈潛能達到道的境界,在道的高度上認識事物的本質。它與西方後現代主義派的解釋方法有異曲同工之妙。道學相傳是一種存在的體驗,故它具有經驗之整體的在場性而無符號指稱的在場性,就決定了道學語言的撲朔離迷,語義朦朧閃爍。現代分析心理學早已揭示了「直覺」的心理功能,因而老子在認識論上是有科學根據的。

4、常道舉要

道學文化可以說是《道德經》的註腳。老子以其「靜觀」、「玄鑒」的認識方法,反觀內

照,與道合真,溝通主觀與客觀事物,直接體驗萬事萬物的本質;又利用「推天道以明人事」、「道法自然」的方法,得出事物發展變化的「常道」。《道德經》作為法則秩序的常道,除「守中致和」、「人天同構」等規律外還可歸納出若干要點。

1) 自然無為 :道的本性是自然,自然中有真善美的精華,按事物的自然本性去因勢利導

地擷取自然之精華,不違背自然規律去強作妄為,稱作輔物自然,就是老子修身、為人、處世、治國、論道的總原則,是道家哲學的精要。自然規律是「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16章),違背自然規律(常道)是沒有好結果的,順應自然規律的「無為」則可無所不為,乃道家以「無為」求「無不為」的要義。

2) 對立轉化:老子認為「萬物負陰而抱陽」(42章),都存在著矛盾,對立統一。《道德經》

中有許多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的概念,又認為「福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正復為奇,善復為妖」(58章),矛盾對立面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其次,又觀察到量變可以引起質變的規律,「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64章);「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63章)。老子還有「否定之否定」的觀念,認為物極必反,「反者道之動」(40章),「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敞則新」(22章);「大直者曲,大巧者拙」(45章);「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則已」(30章)。老子哲學裡有豐富的辯證法思想。

「反者道之動」是老子哲學思想中最根本的思想之一,它包含對立轉化和返本復初等含義,由此發展出逆向思維的推理模式。世人注意事物矛盾的正面,道家卻留心於剖析矛盾背後隱藏著的反面變化的趨勢,並從道的境界中去推測未來,這就是老子講「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20章)的秘密。由此,《黃帝四經》特別注意事物發展的「度」和「數」,提出「抱道執度」(《道原》)的主張,否則「過極失當,天將降殃(《國次》)。根據事物轉化的規律,老子提出「執一」、「守中」的中和之德和「損有餘而補不足」的「天之道」。《老子》云:「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39章);「去甚,去奢,去泰」(29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44章);「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38章);「慎終如始,則無敗事」(64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功遂身退,天之道也」(9章),

這些話都是防止事物走向不利自己的反面的對策。

3) 周行不殆:道家還有一個根本的思想,即「返本復初」,在「反者道之動」的哲學中和

「對立轉化」同等重要。「虛」、「靜」、「無」、「朴」、「無物」等都是對本初狀態的形容,它不是簡單等同於事物發生的原點,而是在更高層次上與原點對應的終極狀態,即道的高境界。這樣,循環往複的運動實際上是一種螺旋形的上升運動。因而「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6章),「復歸於無物」(14章),「復歸於朴」(28章),「復歸於嬰兒」等,皆是向道復歸。老子觀察日月運行、草木蓬生的自然現象,認定事物有循環往複、返本歸真的運動規律,形容道「周行而不殆」;「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25章),「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16章),道化生出天、地、人和萬物,最終都要經過自然的大循環殊途同歸,返回虛靜的本初狀態。

4)見素抱樸:《道德經》云:「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19章);「常德乃足,

復歸於朴」(28章);「朴,雖小,天下莫能臣」(32章);「鎮之以無名之朴」(37章)。「素」為未染之絲,「朴」為未雕之材,樸素乃是一種未經人工雕琢和污染的自然狀態。道學文化以「返樸歸真」為綱,反對人力過分地掠奪自然界和社會道德過分扭曲人的本性。人的智慧增加,自然資源的廣泛利用,國家機器的強大,社會倫理觀念的複雜,生活享受的豐富,表面看來是社會的進步,實際上卻是自然之道的淪落。因此,道家倡導「返樸歸真」的文化,遏制社會文明的進展造成的異化現象。《莊子》提出「不為物役」,「不與物遷」(《德充符》),主張擺脫物慾的控制,不做工具的奴隸,以保持人性的獨立和完整。

見素抱樸則能儉嗇,一防暴殄天物和殘傷生命。「治人事天莫若嗇」(59章),「儉固能廣」(67

章),把儉當作道家三寶之一。儉嗇的意思有二:一是對人體內的精氣神要嗇,不要傷殘自

己的生命力,把人身和生命放在外界的名利色權之上;二是愛惜外界社會上的人力、物力、

財力、地力,對生活消費要儉,反對窮奢極欲,永遠保持艱苦樸素的奮鬥精神。

4) 雌、柔、不爭:《道德經》云:「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

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朴。」(28章)老子以「知雄守雌」、知榮守辱為倡,越是低下的位置越蘊藏有巨大潛力,謙讓更能激發進取心。反之,爭雄和榮耀會導致盈滿驕傲,從而播下敗亡的種子。「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9章);「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古能蔽而新成」(15章),這就是守雌不盈的道理。

尚柔守雌是老子哲學繼承母系氏族社會女性崇拜傳統的特色。「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78章)道家善於以柔克剛,以弱勝強,就像水一樣,雖柔弱謙下、忍辱藏垢,卻是世界上生命之源,有無不摧的能力。

道家以為人世間的殘殺和失敗,皆由一個「爭」字引起,為爭私利遭到慘敗而失利,不如無爭。《道德經》云:「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夫唯不爭,故無尤。」(8章)「聖人之道,為而不爭。」(81章)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73章)「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67章)江海處於百穀之下而容納百川,成為「百穀王」,處下不爭反而能居上,是以退為進,以不爭為爭。老子之道以「弱」為用的要害,也反映了守中致和的特徵。道家的心法在於「通於一而萬事畢,無心得而鬼神服」(《莊子·天地》),故守道而靜,「不得已」而動,無心而得,遊刃有餘而無往不勝。

5) 慈而重生:《道德經》云:「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

先。」(67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25章)「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31章)道家倡導以慈愛待人,以儉樸治國,以嗇精養身,為而不爭。在不得已用兵作戰時反對以殺人為樂。由慈心愛人出發,提出了「攝生」、「自愛」、「無遺身殃」等重生觀念,以追求「長生久視」。其修鍊的理論和方法有:「抱一毋舍」、「專氣致柔」、「少私寡慾」、「閉門塞兌」、「滌除玄鑒」、「天門開闔」、「歸根復命」、含德知和、房中嗇精、虛極靜篤、虛心實腹等修鍊精氣神的要訣。「知和」是老子哲學追求的一個原則,精足氣和也是道教內丹修鍊的目標。因此,道教將老子的道視為金丹大道。

道教繼承了老子學說,主張「生道合一」,養生就是修鍊,提出「我命在我不在天」的口號,以內丹學的人體系統工程探索生命的規律,是道家學說開放的智慧之花。

6) 天道無親:《道德經》云:「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5

章)。道家萬物萬事都無偏愛,按自然法則辦事。因此「天道無親,常與善人」(79章)。既否定人格神的存在,也反對以道德觀念和感情的因素強加到自然和社會的運動上,人事的活動應取法自然界的規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道家的仁是大仁,「大仁無親」,故能一視同仁。

道家學說以養生、修道、治國為一體,從修道開始,要「修之於家」、「修之於鄉」、「修之於邦」,直到「修之於天下」。道家將天下視同自身,「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13章)。怎麼說到家是消極避世的呢?

老子以道治天下的理想包含有民主和法治思想的要素。「天網恢恢,疏而不失」(73章),是在天道無親的原則下形成的法治觀念。

7) 道之境界:《道德經》云:「孔德之容,惟道是從」(21章),將道作為人的一切活動的

最高原則。《莊子》進而將道作為一種生命的境界。

老子強調人的主體性和自然規律的客觀性,主張人應順應自然規律系進而利用自然,反對掠奪自然。「天人合一」成為道教文化特別是內丹學的理論基礎。「天與人不相勝」的才是「真人」。西方文化將人和自然對立起來,認為科學是認識世界和征服世界,並提出「知識即權力」的口號,促進了近三百年的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其實,中國先秦時荀子就有「制天命而用之、」「天地官而萬物役等的額制天、役物」的「人定勝天」的思想。後現代工業社會在征服自然中已經受到大自然的強烈地報復。

在作為個體的人與社會群體的關係上,老子提出「玄同」的處世原則,要挫銳解紛、和光同塵、不陷入複雜的認識矛盾,也避開親疏、貴賤等厲害關係,提「小國寡民」的質樸社會。如果說這一社會理想是民族區域自治的雛形,那麼莊子「至德之世」的社會理想就是自由人的聯合體。

在個體生命的自我價值完善方面,莊子發展了老子返樸歸真的思想,將人回歸到自然之中。他要人們把認識提高到「道」的層次,「小知不如大知,小年不如大年」;「無極之外,復無極也」(《逍遙遊》)。在普通人的「小知」看來是非、物我、彼此之間的重大差別,得道者以超越時間(小年)和空間(無極)的「大年」觀察」則是「道通為一」,沒有差別的。這種超越是是非物我界限的境界,稱作「道樞」。得「道樞」者,能從整個宇宙運動過程中考察世界,抓住道的中心環節,可「以應無窮」(《齊物論>》。從超越一切相對事物的榮辱得失中獲得自由,達到「無待」、「逍遙」、「懸解」的境界。

如果說孟子把「仁」、「義」、「禮」、「智」作為儒家倫理觀念的「四德」,則可把「善」、「慈」、「誠」、「信」作為道家道德觀念的「四端」,道家將其看作進入道的境界的階梯。道學既是治身之學,又是治心之學和治國之學,三者同體而一理。《莊子》一書以心學和美學見長,以修道而得空明靈覺之心,進入藝術境界,將心學和美學統一起來,把宇宙看作生生不息的大生命,把自己個體的身心融化在這個大生命中,達到藝術的升華,使心靈突破時空限制的六合之外獲得絕對自由,即逍遙的天人合一的道之境界。

六、道學文化的現代意義

1、世紀之交的科學、哲學和宗教

「文化」是自然的人化。科學、哲學和宗教是文化中的三大基本要素。愛因斯坦1940年在美國紐約舉行的「科學、哲學與宗教大會」上說:「有科學而無宗教乃是跛腳的科學,有宗教而無科學則是失明的宗教。」對於宇宙的宗教感情是現代科學家推進科學研究的最高驅動力,也是依賴對宇宙理性結構的信仰,要理解宇宙顯示出的一點一滴的理性的渴望。因此,宗教文化既是哲學也是科學的母體。

中國諸子百家學說都源於先民原始宗教的巫史文化,而原始巫術是人類童年階段非理性思維活躍時期的產物,不能和迷信劃等號。這種巫史文化包羅在道學之中,而道學又孕育了中國的古代科學。宗教是對人生的終極關懷,它從非理性的角度滿足人類情感和信仰的需求,其作用是理性思維的科學和哲學所不能取代的。

當自然科學進入20世紀之門時,相對論、量子理論、哥德爾不完全定理以及測不準原理的相繼出現,釀成了一場空前的科學革命。愛因斯坦等大家們們終於發現人類理性是有限的,對理性極限之外的東西就不能用語言去描述它。人類要科學,但不要對科學迷信;要理性,但不要被神聖化、違背人性的理性;唯科學主義和工具理性萬能的西方觀念已被西方有識之士拋棄,20世紀是在科學面前恢復人的尊嚴的世紀。

中國則不然。幾經革命,數千年封建宗法性家長制傳統意識的影響依然強大。在科學上與其說接受西方科學思想,不如說接受西方科學啟蒙主義思想更確切。缺少20世紀西方對科學和哲學的反省和批判意識。在宗教上,中國的思想家也一直缺少睿智的反思。現代世界是文化多元化。然而容許不同文化信仰平等共存的前提仍然是信仰自由。信仰是關乎一個人的全人格全經驗的內心最深處的願望與抉擇,也是一切人類價值的終極依據。所以,信仰自由是人的根本自由。人固可將有限之物作為信仰對象,但歷史證明,信仰有限之物,皆有可怕的後果。無條件地信仰聖人、領袖、教派、主義、國家,皆曾產生殘酷的壓迫和流血。無限本體的信仰是宗教的根本特徵,而信仰有限之物乃迷信,這就是宗教和迷信的區別。21世紀的帶頭科學將是生命科學,特別是生命和認知科學領域將獲得突破性進展。相應地哲學和宗教也將以人為主體展開。

2、道學文化對現代社會的啟示

道學文化越來越受到全世界有識之士的重視,《道德經》的譯本數量是僅次於《聖經》的廣為流傳的經書。道學文化給現代社會帶來諸多的啟示:

1)道學的平等、寬容精神。2)祈求太平、愛好和平的思想。3)周窮濟急、救人救物的人道主義觀念。4)天人合一、回歸自然的生態智慧。5)返樸歸真、反對異化的價值取向。6)崇儉抑奢、知足守道的生活原則。7)尊重女性、敬老愛幼、慈愛謙讓的社會倫理。8)少私寡慾、無己無待的人格修養。9)重生養生、功行兩全的修持方式。

3、道學和21世紀的新文化

中國在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兩次文化重構。第一次在春秋戰國時期,大約經歷550年,奠定了以儒家文化為表層結構、道家文化為深層結構,融會諸子百家的文化格局,出現了大一統的漢朝。第二次在魏晉南北朝時期,近400年間佛教進入並融進大量異族文明,形成儒道佛三教分立而互補的格局,出現開放、強盛的唐朝,中國成為世界上東方文明的中心。第三次革新和重構是從20世紀初的「五四」新文化運動開始,21世紀有可能完成。

科學和哲學是人類理性「真」的追求,都以研究有限之物為基點。倫理學和文學藝術是對「善」和「美」的追求,不能代替人的信仰。宗教是真善美的極致,是「全」的象徵,是對無限性和整體性的追求,是人類心靈的完整狀態,文化的最高層次。人類的信仰情懷是形而上的「元宗教」,它不是統治者的工具,而是對無限之物(世界本原)的敬畏和信仰,其觀念超越現世的具體宗教,又體現在現世的具體宗教,特別是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和道教之中。在市場經濟的時代,人的宗教信仰情懷是法治的基礎,一個缺乏元宗教觀念的民族無法進入現代法治社會。

2006-10-27 於樹錦行空居


推薦閱讀:

探索門命學2017年12月十干論命內部講座筆記之一
Numpy基礎知識
熱點很多,看懂很好

TAG:學習 | 自然 | 筆記 | 道家 | 道教 | 道學 | 丹道 | 關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