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春拳中線發力訓練和三節合一訓練圖文教學

中線發力訓練:中線又稱子午線,指的是人體由頭頂百會穴經眉心、口鼻 .咽喉、心窩、肚臍、下陰、尾椎、命門、脊柱至腦後玉枕穴之間的中心線連線。連線部分形成一個環形的通道.此通道正面為人體經絡的任脈,背面為人體經絡的督脈;任科二脈的環形通道中.彙集了人體各大致命要穴,因此,臨敵之時擊打對手中線要害部位,很容易一擊制勝。

什麼是中線發力?

所謂中線發力指的是由白身心窩處發出的拳勁和掌勁,承載了自身身體的重址.連環出拳時力址大且速度快,令對手避無可避。

兩點之問直線最短。在對抗搏擊時.詠春拳強調在第一時間和第一距離內.己方用最小的力氣、鼓少的時間和最短的距離去攻擊對手.以求瞬間結束戰鬥。搏擊中敵我雙方面對而對壘時,彼此身體中線之間的平行距離,恰恰是最短的距離,此時可以發揮詠春拳貼身短打的優勢,且擊中對手後,對方因中線部位受創而無法卸力.必然落敗。

中線發力的原理如下:

其一,中線試力訓練。

(1)我方以右掌輕輕推向配手右胸部位(圖026),配手向右側稍轉體即卸掉推力(圖027).且配手重心不失.身形步法不散亂。

(2)我方以右掌輕輕推向配手中線心窩部位(圖028),配手無法卸力.整個身體重心向後方倒去(圖029)

其二,守中用中訓練(下圖長發為甲方.短髮為乙方)。

(1)甲乙雙方均以二字鉗羊馬姿勢面對面站定,甲方以左手攤手置心口中線.乙方以右手伏手至心口中線;雙方臂彎處相接觸,感應對方的力點(圖030),

(2)乙方伏手突然離開甲方左竹.向上直擊甲方而門(圖031),

(3)甲方感受到乙方攻擊卻並不理會.左手攤手變直拳,於第一時問、第一距離搶先擊中乙方心窩要害(圖032),

(4)甲乙雙方仍舊以攤手伏手相接觸.感應對方力點(圖033)

(5)乙方伏手突然離開甲方左臂,向下直擊甲方腹部(圖034),

(6)甲方不理會乙方攻一擊.反而搶先擊中乙方心窩要害(圖035).

從上述訓練不難發現,乙方的兩次攻擊雖然並未離開中線位置,但是發拳路線走得並不是最近的距離,故而以微弱的距離差輸給甲方。

一指半步.分寸必爭。詠春中線發力實際上是以小搏大、速戰速決的不二法門,更是以己方重心去擊打對手重心的法門。因此,臨敵之時,攻防之間。敵我雙方是否能以最短的時間和距離搶佔中線位置,守中用中,是搏擊制勝的關鍵因素。

簡言之,中線發力的作用如下:

一是臨敵時攻守搶中線(圖036).路線最短,速戰速決。

二是擊打對手中線要害,令其難以卸力.一擊制敵。

三是打通人體肩、肘、腕三大關節.令周身筋長骨健(圖037),練出三節合一的整勁兒,出手時力大無窮。

三節合一訓練:武諺有雲:拳打三節不見形,見了形影不為能;又雲:三節齊,泰山移。寓意為通過武術發力的練習,使人體上、中、下三節整合,達到力大無窮。

什麼是三節?

對於人體整體而言.手臂為梢節,腰胯為中節.腿足為根節。梢節起,中節隨,根節追;三節合一充分調動人體筋骨之力.力整勁足.沛然莫之能御。

對於上肢而言,三節是腕、肘、肩;腕為梢節.肘為中節,肩為根節。

對於軀幹而言,三節是胸膛、心窩、丹田;胸膛為梢節,心窩為中節,丹田(肚臍下約一寸處)為根節。

對於下肢而言,三節是腳腕、膝蓋、大腿根;腳腕為梢節,膝蓋為中節,大腿根為根節。

所謂三節不明,周身是空。人體上、中、下三節總要分明.上節不明手多僵硬,下節不明力無支撐,中節不明渾身是空。

如何練成三節合一的整體勁力?通常詠春有開肩法、開肘法、開腕法等訓練方法。如十二路藤圈手專門用來習練各種手法,同時練習腕、肘、肩三個關節的柔韌性與協調性;又如日字沖拳的扯空拳訓練,專門用來鬆開肩關節,促使上肢勁力三節合一。.所謂「根節開,勁自來」,指的是根節打通後,周身勁力傳遞得順暢無阻。

在實戰格鬥中.全身三節的各部位都可以用來擊打對手。頭、肩、肘、手、胯、膝、足,處處皆可發力,處處皆可打人。但是,究竟用什麼部位擊打,卻不能顯露在外形上,不能露出發力痕迹,而要虛虛實實,使對手難以捉摸和防禦。看似起腳,實則進馬;看似直踢,實則手擊;看似肩打,實則肘撞。所謂「拳打三節不見形」,即要求攻防之間應具有「蛇行無聲,鶴行莫測」的特點。這也是五枚大師當年創立詠春拳時,觀「蛇鶴相鬥」而悟出的深奧拳理。

總之,三節合一指的是通過中線發力的科學訓練,使手臂三節相合、身體軀幹三節相合和腿腳三節相合,使人體四肢百骸始終充斥一種無形的整體勁力,令舉手投足的瞬間.周身各處皆可發力,且發力極具穿透性、突發性、隱蔽性與多變性。


推薦閱讀:

詠春拳的訓練 
詠春拳學之分手訓練
詠春拳譜(注釋)
傳統武術「隱」文化
詠春拳小念頭二十一至二十四式右攤手和左膀手等

TAG:詠春 | 教學 | 訓練 | 詠春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