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回族習俗有哪些?

威靈仙/於鄭州

宗教回回人信仰伊斯蘭教,伊斯蘭教是嚴格的一神教,故其風俗習慣大都與此有密切聯繫。根據伊斯蘭教教義,宇宙的最高主宰是「安拉」。「安拉」漢譯意為「真主」。「真主」是獨一無二的,既無所不在,也無始無終。宇宙中除「真主」外,不再有任何其它神。因此,大多數回回人都把「真主」作為自己的唯一信仰。回回人因崇奉伊斯蘭教,故在回民聚居區內,一般都建有清真寺。清真寺由教長主持寺務,並管轄聚居區內回民的宗教庶務,收集「目錄宗教婚姻喪葬回回禁忌宗教回回人信仰伊斯蘭教,伊斯蘭教是嚴格的一神教,故其風俗習慣大都與此有密切聯繫。根據伊斯蘭教教義,宇宙的最高主宰是「安拉」。「安拉」漢譯意為「真主」。「真主」是獨一無二的,既無所不在,也無始無終。宇宙中除「真主」外,不再有任何其它神。因此,大多數回回人都把「真主」作為自己的唯一信仰。回回人因崇奉伊斯蘭教,故在回民聚居區內,一般都建有清真寺。清真寺由教長主持寺務,並管轄聚居區內回民的宗教庶務,收集「天課」,俗稱之為「教坊」。「教坊」與「教坊」間是平等的,沒有從屬關係。清真寺既是回民宗教活動的場所,也是其所管轄聚居區內回民從事社會活動的場所和單位。依照《古蘭經》規定,凡信仰伊斯蘭教的人,都必須遵照《古蘭經》和《聖訓》行事,《古蘭經》是所有信仰伊斯蘭教教徒的經典、行動準則,《聖訓》則是註解,其中也包括穆罕默德的議論、行為以及得到穆罕默德許可或默認的種種事實;還要按規定完成五項功課:念、禮、齋、課、朝。念,包括2項內容:一是從小就要念會「清真言」。「清真言」共有三句:原意是「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的欽差」。就是說,要信主認聖,否則便失去「以麻尼」(信仰),不能成為穆斯林;二是要遵從真主所命令的一切,念《古蘭經》,按《古蘭經》所說的去做,堅定認主從聖的信念。念是五功之首,也稱為「作證」。禮,又稱拜功。每日需五次面向天房,向「安拉」叩拜。每次禮拜之前,要先「小凈」(洗臉、鼻、手和腳)或「大凈」(洗全身)。進行禮拜時,除贊念真主外,「毋外慮,毋旁顧,毋搔手,毋舉足,毋作聲」,「神存心臨,內粟外競」,「故犯者復禮(犯禮)」。按規定,做禮拜分別定於寅、午、申、酉、亥。又稱晨禮、晌禮、晡禮、昏禮、宵禮。晨禮須在天亮時進行,四拜;晌禮約在午後一時,十拜;晡禮在日落前約一箭高時,四拜;昏禮在日落後紅霞未散之時,五拜;宵禮在紅霞散盡至中夜之間。每七日一大拜,稱「主麻」,又叫「聚禮」。「聚禮」定於星期五中午至午後一時舉行,為集體聚拜,寓有聯絡之意。舉行「聚禮」時,至禮拜寺大殿前,要先脫鞋,禮拜時要五體投地。每年舉行兩次會禮。一為「開齋節」,一為「古爾邦節」。「開齋節」又稱「大節」、「大年」、「大聚」,是伊斯蘭教三大節日之一。每年於伊斯蘭教曆十月舉行。節前,每個家庭成員,都要向窮人發放「開齋捐」,粉刷房屋,打掃院落,並著盛裝到清真寺或郊外聚會。會禮時,要先向阿訇道安,接著互道「色倆目」。儀式結束後,再由阿訇率領,集體游墳掃墓,或各家各戶掃墓,為逝者祈禱。「古爾邦節」又稱「宰牲節」、「獻牲節」、「大會禮日」。它也是伊斯蘭教三大節日之一(另一是「聖紀節」,是穆罕默德誕生和逝世紀念日)。一般定於伊斯蘭教曆12月10日舉行。先會禮,後宰牲。家境好的要宰羊,富有的宰牛、或駱駝。駝為大牲,牛為少牲,羊為配牲。宰牲時,牛羊糞便、血液及食後骨頭需深埋,不得隨便丟棄。日禮可以獨禮,越時可自補,聚禮、會禮不能獨禮,越時不能補。婦女不能參加會禮。齋。就是戒食、色,謹嗜欲,減寤寐。凡穆斯林男女(男12歲以上,女9歲以上),每年都須封齋一月。在封齋期間,每天在東方未發亮以前吃喝,透亮後停止,直至太陽下山後才能復食。齋月的終期,「以見月為度」。一般是29天、或30天。若封齋28天見月,也開齋,但過後需補齋一日。如未見月,則繼續齋戒,但一般不超過3天。孕婦、乳媼、病人、旅行者、年老體弱者、經期婦女、傭工,不必封齋,但過後需補齋。課,又稱「天課」,是伊斯蘭教上層向教徒徵收的一種課稅。原是為了調和貧富之間的對立,勸說有錢人向貧苦人進行施捨,是一種自願的捐助,後發展成為伊斯蘭國家的一項制度。依據教法規定,凡有資財的,每年應交納其財產的1/40,商品和現金交納2.5%,農業稅為5%—10%。中國穆斯林按定製納「正課」較少,但要根據家境情況交納「學糧」。金天柱《清真釋疑補輯》記載,凡積銀至14兩者,便謂之滿貫,應交納小麥半升或大麥一升。不交納米麥,亦可折錢,課稅定額,實際上並不完全劃一,地區不同,其稅額也各有區別。朝,是指朝覲。又稱朝「克爾白」、「朝天房」。「克爾白」,漢譯意為「立方體形的房屋」。「朝克爾白」,是穆罕默德徒都麥加城第6年後開始的。因在麥加城中心有一座圓形長廊「禁寺」,寺中心有座方形石殿,石殿東南有一圓形黑隕石,被視為聖物。據傳,該殿是由阿丹依天上原形修建的。公元623年,穆罕默德根據阿拉伯人的傳統習慣,將其定為教徒朝拜方向後,從此便成為世界穆斯林朝拜中心。朝覲是每個穆斯林的宗教義務。一個穆斯林倘一生能朝覲一次,既是一件善功,又可獲得「漢志」(又稱「哈只」)稱號。因此,許多穆斯林對朝覲都很重視。凡有條件的人,都紛紛前往。無條件的,則在原籍沐浴聚禮、宰牲紀念。如凱林的父親就兩度去過麥加,鄭和的祖父和父親,也相繼到過麥加。④據江應梁《滇甫沙甸回族農村調查》說,該村解放前去過麥加朝覲的男子有100餘人,婦女10餘人,至有一門4「哈只」,兩代6「哈只」者。崇「五典」,也是回回人的重要傳統習俗。所謂「五典」,就是孝順父母,夫妻互愛,長幼互敬,兄弟和睦,朋友忠信。「五典」,是中國伊斯蘭教學者根據《古蘭經》和「聖訓」,吸收儒家思想而概括出的5條義務。後來漢學派還將其作為宣教的指導思想。婚姻依據伊斯蘭教法規定,成年男女可以自由擇偶。但在廣大農村中,大多數人實際上還是父母作主。未成年先訂婚的現象也很普遍。訂婚須按一定的程序進行。首先是「立主親」。「主親」由男方宗族或至親戚友中老成者並與女方相識或往來者組成,從中進行說合。一旦婦方同意,即可進行「納聘」,聘金或以牛、羊、馬、騾,或以金銀、衣物、釵釧、食物等。依據伊斯蘭教規定,女方向男方索取聘金,應依據男方經濟狀況而定,不能有過高要求。但在現實中,買賣婚姻的現象仍然很嚴重。劉智《天方典禮》就曾對當時存在的買賣婚姻進行強烈譴責。據說解放前泉州地區回民的訂婚禮品,一般是黃金戒指2個,富裕回民,則加金項鏈一條、手鐲一對。此外,還加精製「油香」或「油酥花繭」、「油酥脆花」及布匹等物。在滇南農村,聘金一般分為三等:一等谷2石,二等1.5石,三等1石,外加新衣料4襲。衣服首飾,視男方家境貧富而定。富裕之家,於娶前一日,還要送牛一頭,窮因者則要送牛脯肉2塊。按規定,自由民可以同時娶2—4名妻子。但實際上,多數還是一夫一妻制。結婚要有同教公證人證明,方符條件。舉行婚禮時,要請阿訇主持儀式。婚禮一般選擇在「主麻日」。回回人一般都很少離婚。但如果實在不能在一起生活,只要任何一方說三聲「不要你」,便構成離婚條件。離婚如果由女方首先提出,而男方不同意,則不能離婚。若男方表示同意,女方非但不能分享共有財產,還要退還彩禮(或稱「討休錢」)。如果男方提出離婚,女方不同意離婚,經調解無效時,女方可以不退還聘金,夫妻離婚後,若雙方都後悔,仍可復婚。但婦女離婚後,則須等3個月後再改嫁。回回人一般只與同教人結婚。《古蘭經》規定:「你們不要娶以物配主的婦女,直到他們的信道。」「你們不要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以物配主的男人,直到他們信道」。劉智《天方至聖實錄》云:「擇配以三:教門也,根基也,貧富相等也。」所謂「教門」,就是說要與信仰相同的人成親,不要與信仰不同的人成親。若要與外教人結親,則須先使對方改奉伊斯蘭教。在歷史上,凡是回男娶漢女的,女方大都隨夫改奉羅斯蘭教。凡是回女嫁漢男的,漢男也多改奉伊斯蘭教。前述李贄二世祖林駑,就是因娶「色目女」而成為回回的。不過漢男娶回女的較少,回男娶漢女的則隨處可見。由於傳統習慣影響,加上統治階級挑撥離間,回、漢隔閡,以致在有些地區出現不同輩結親或親上加親現象,致使人口發育和生理素質受到嚴重影響。例如在泉州一帶,就有同胞姊妹嫁後成兄嫂、弟婦的。也有在家是姐妹,嫁後成叔母、侄婦的。至於姑、姨表結親現象,更是屢見不鮮。在甘、青地區,舊社會由於受門宦制度影響,教派與教派、門宦同門宦之間,也有不通婚的。如伊里瓦尼派與各門宦不通婚,而賽來奉耶派,又與伊里瓦尼派不通婚。結果,使結親範圍更加縮小。喪葬回回人提倡薄葬。當人病危將死時,便要請阿訇或有威望的人念「討白」,意謂懺悔詞,以向「安拉」表示「悔罪」。當其咽氣後,則要將「買提」(屍體)置於廳堂中的床上,將原有衣服脫去,用凈水加以洗濯,並用白細布自下而上包裹,然後盛入木匣,送往埋葬。葬時由參加送葬群眾站「正那則」,意謂代亡人拜主。但禁止排列供品敬奉。自病人咽氣之日起至送葬,遺體一般不得過3日。3日內死者家屬不動煙火,吃食俱由親友鄰居贈送。按伊斯蘭教規定,死亡是真主賜福往天堂,俗稱「歸真」;故親屬不得悲哭。行土葬,一般都葬於公共墓地中。送葬時,要以錢散給貧人,謂之做好事。富者多散,貧者量力而行。葬後7日、40日、100日、周年、3年,及生、逝之辰,均行紀念之禮。回回禁忌禁忌:食一切動物的血和自死動物;吃蒸饃和烙餅等時用嘴咬;在所用水井、水塘用手取水;將取水器中水倒回井和水塘;在水井、水塘附近洗滌衣物和蔬菜;在果樹下、水溝旁及河邊大、小便;在人前袒胸露臂;在背後議論和誹謗別人;算卦、相面和賭博;放高利貸、偷盜和搶劫;崇拜偶像等等。其它回族人民除本名外,每人都有一個經名。凡孩子出生或滿月時,俱要請阿訇給小孩取經名。在陝、甘、青和新疆等地,還要舉行命名儀式,請阿訇念經。親友們要攜帶禮物祝福。當孩子長到4歲又4個時辰時,要由家長帶領到清真寺去學一次阿拉伯文字母,稱之為「贏學」。男孩12歲、女孩9歲時稱「出幼」。男孩出幼要舉行「割禮」,即割去陰莖上的包皮,以便「大凈」和「小凈」時容易洗乾淨。「出幼」後要按照伊斯蘭教規定,按時禮拜和在清真寺里學經文。如遇有吉凶諸事,須請阿訇誦經,謝以銀錢,「謂之布施」。

歡迎你進入威靈仙的360個人圖書館http://www.360doc.com/myindex.aspx
推薦閱讀:

古代的「豎旗杆」習俗
老北京的婚禮習俗
最新宿松婚嫁習俗2017;建議準備結婚宿松朋友收藏
婚嫁習俗(二)
土家族人茶文化與習俗

TAG:習俗 | 回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