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 (2)

午四、智(分二科) 未一、釋自性

於一切法如實安立清凈妙智,當知名智波羅密多。

有四種修行的法門:第一是「波羅密多行」,這一科里分二科,第一科是標十種波羅密多,第二科是解釋後四波羅密多。在這一科裡面又分二科,第一科是「第一義」,第二科是「第二義」,就是有二種解釋。第一種的解釋分四科,第一科「方便善巧」,第二科是「願」,第三科是「力」,這三科解釋完了。現在是第四科解釋「智」,「智」裡面又分二科,第一科是「釋自性」。

「於一切法如實安立清凈妙智」:「自性」,就是自的體性,唯有它有這樣的體性,所以叫做自性,是不共於其他法的自性的,所以「自性」實在說也就是別性。「別」,是特別,就是此法的體性不同於其他法的體性,所以叫做「自」,也叫做「別」。它的體性是什麼樣子呢?「於一切法如實安立」:「一切法」,有為法、無為法都包括在內,「如實安立」:如其真實的相貌,如其真實的體性假借名言把它安立出來。假借名言把它安立出來,也就是假借名言把它表示出來。你能通達這件事,那是誰呢?誰能通達這件事呢?就是「清凈妙智」。清凈的妙智,能通達一切法如實安立的假名字,都是假名安立。能這樣通達的妙智,「當知名智波羅密多」,智波羅密多就是這個意思。就是通達一切法都是假名安立的,那個通達者,就叫做「智波羅密多」。

念佛是誰?念佛就是你的心,其他的法能知道念佛嗎?就是你的心,我說      的對不對?參禪的時候參念佛是誰?念佛就是心,別的不會念佛,其他的法不會念佛。覓心了不可得,是到第一義諦了。就是你不知道這件事,你自己想,看念佛是誰?這是說智波羅密多的體性,就是如實的通達一切法都是假名安立,那就是智慧波羅密多。這是第一科,

未二、簡差別

今於此中能取勝義無分別轉清凈妙慧,當知名慧波羅密多。能取世俗有分別轉清凈妙智,當知名智波羅密多。如是名為二種差別。

  第二科是「簡差別」,就是智波羅密多還有一點差別。

「今於此中能取勝義無分別轉清凈妙慧,當知名慧波羅密多。」現在在「智波羅密多」里還有一點差別的,有什麼差別呢?「能取勝義」,「取」當「緣」,能緣、所緣的緣字講,或者是能夠證悟;能夠證悟勝義無分別轉的智慧,那個清凈妙慧叫做慧波羅密多。勝義是所緣境,慧波羅密多是能緣,但是這裡「緣」的智慧有二種,一種是無分別,一種是有分別。「轉」,就是分別,就是動。分別就是轉,所以叫做分別轉。現在「無分別轉」,它沒有分別,不動,智慧在那裡寂靜住,不活動,那就是清凈妙慧,「當知名慧波羅密多」。

「勝義」,也是個名字,安立勝義的名字來表達那件事,其實這樣講就是世俗諦了。真實勝義諦是沒有名字的,怎麼知道沒有名字呢?若有名字就有分別,因為無分別就是沒有名字,勝義的名字也不可得,所以叫做「無分別轉」。但是那個是智慧,是智慧的境界。

我們初開始修止觀的時候,修止、修觀,修止的時候是無分別,修觀的時候是有分別。有分別是智慧,無分別是止,止裡邊有心,但是沒有慧。修觀的時候,有心也有慧,但是觀裡邊沒有止。初開始是這樣子,但是逐漸的修,到最後止觀雙運的時候,就不同了,止觀雙運的時候,止裡頭有智慧,慧裡面也有止。所以得無生法忍的時候,在表面上看,有時候止的時候得無生法忍,有的時候是觀的時候得無生法忍。這在天台智者大師講《大智度論》上,有講這件事。

現在這裡說無分別的時候,剛才說我們修止觀的時候,有分別的時候是智慧,有分別時,我們分別一切法是緣起的,這是世俗諦的智慧。一切緣起法是畢竟空的,離一切名相的,這樣去觀第一義諦,可以這樣觀,第一義諦也是有分別,就是勝義諦也有分別,世俗諦也有分別。等到你逐漸進步的時候,就有點變化,就是觀勝義諦是無分別的,因為沒有名字嘛!沒有名字,沒有辦法分別。這樣時間久了,止和觀是不二相,止里有觀,觀里有止。所以到這個時候,無分別是智慧,我們原來修止觀時,無分別是止,不是智慧,到這時候無分別是智慧,所以是「今於此中,能取勝義無分別轉清凈妙慧」,那就叫做慧波羅密多。這是佛教徒常時期的修止觀時會這樣的,不是佛教徒不行。不是佛教徒得了四禪八定還是止,那裡沒有慧。所以你得了四禪八定,還不能見第一義諦,不能成為聖人,還是個凡夫。「當知名慧波羅密多。」            

「能取世俗有分別轉清凈妙智,當知名智波羅密多。」就是能夠緣世俗諦的智慧是有分別的,那也是清凈妙智,也沒有煩惱的染污,「當知名智波羅密多」。這樣說「於一切法如實安立清凈妙智」,智慧分這麼二類,一個是屬於「自性」,一個是「簡差別」。「如是名為二種差別」,有二種智慧,在名字上的安立,一個叫「慧波羅密多」,一個叫「智波羅密多」。六波羅密多,最後的般若波羅蜜叫做慧波羅密多,智波羅密多就是第十波羅密多,二個都是智慧,但是一個是根本智,一個後得智,還是有點差別的。

《披尋記》一六二九頁:

於一切法如實安立清凈妙智者:〈功德品〉說:菩薩略有四種施設建立。唯有如來及諸菩薩能正施設,能正建立,非餘一切若天、若人、若諸沙門、若婆羅門,唯除聞已。何等為四?一者、法施設建立,二者、諦施設建立,三者、理施設建立,四者、乘施設建立。(陵本四十六卷十三頁)此說於一切法如實安立,如彼應釋。

「於一切法如實安立清凈妙智者:」《披尋記》要解釋論文時,先把論文標出來,「〈功德品〉說:菩薩略有四種施設建立。唯有如來及諸菩薩能正施設」,「施設」就是安立種種名字,用種種名字來建立一切法,是這個意思。是誰有智慧、有能力做這件事呢?「唯有如來及諸菩薩」才有這種能力,才能施設種種名字,建立一切法的。「唯有如來及諸菩薩,能正施設,能正建立,非餘一切若天、若人、若諸沙門、若婆羅門」,不是天、人、沙門、婆羅門有這種智慧,有這種能力的,他們不能建立。因為這些流轉生死的人,沒有這種智慧,當然在生死的境界上,他們也會有一些虛妄分別的力量的。「唯除聞已」,但是天、人、沙門、婆羅門若是聽佛說法以後,他們也會說出來,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也會這樣分別,那是聽佛說的。

「何等為四?」有四種建立,〈功德品〉上說,菩薩略有四種施設建立,四種是:「一者、法施設建立」,就是十二部經,長行、重頌、並授記,一共有十二種,這就是佛為我們說法,有這十二種安立。「二者、諦施設建立」,在那裡的文一、二、三、四、五,一直到第十,叫做一諦、二諦、三諦、四諦、五諦、六諦、乃至第十諦,當然主要是苦集滅道四諦,叫「諦施設建立」。「法施設建立」實在來說是總說的;「諦施設建立」是別說,它不能超越法之外的,這是第二種諦施設建立。因為法施設建立太廣了,若是諦施設建立,就是其中的一種要義,告訴你生死的流轉就是「苦、集」;清凈法的緣起,那就是「滅、道」,出世間的緣起了,所以還需這樣子解釋。

「三者、理施設建立」,就是四種道理:觀待道理、作用道理、證成道理、法爾道理。「觀待道理」,也就是緣起法,所生法要待因緣才能現起,當然這也包括了四諦。「作用道理」,這樣的安立有什麼作用呢?能覺悟迷惑的眾生,叫他發道心、發菩提心,可以得聖道,有這個作用。「證成道理」,你這樣子解釋,這樣安立,你說的話我不相信,要有佛菩薩的法語作證才可以。「法爾道理」,就是自然是這樣子。這是四種道理,叫做「理施設建立」。

「四者、乘施設建立」,「乘」就是能夠運轉,從甲地運你到乙地去,從苦惱的地方運你到安樂的地方去,那就是「乘」義。有聲聞人的法門,有辟支佛的法門,有佛的法門,有三種法門,這三種法門是不一樣,但是都有乘的作用。修人天的善法,也稱之為人天乘,但是它不能運你到涅槃那裡去,還是在生死里流轉,不能出離生死,所以「乘」義是不具足的。這是「乘施設建立」,在「(陵本四十六卷十三頁)那裡,「此說於一切法如實安立」,這一段文的第一句話,「如彼應釋。」應該這麼樣了解。都是假名安立,有這麼多的不同。

  巳二、第二義(分四科) 午一、方便善巧

復有異門,謂無量智,當知說名方便善巧波羅密多。

前面是「第一義」的解釋,現在是「第二義」的解釋,分四科,第一科先解釋「方便善巧」。

「復有異門」,又有不同的意思,不同的門,可以從這個門去理解,什麼不同呢?先解釋方便善巧波羅密多。「謂無量智」,方便善巧實在來說就是指智慧說的,當然這智慧是屬於後得智,後得智的智慧非常的廣大,沒有邊際的,無量無邊的智慧,那就是方便善巧波羅密多。「當知說名方便善巧波羅密多。」

《披尋記》一六二九頁:

謂無量智者:此說五種無量應知,由諸菩薩於五無量能起一切善巧作用故。此五無量,如〈功德品〉別釋其相。(陵本四十六卷十五頁)

  「謂無量智者:此說五種無量應知」,這裡說的無量智就是五種無量,五種無量我們學習過了,就是「器世界無量」,「有情世界無量」,「法界無量」,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山河大地,「法」是很多的,。「所調伏界無量」,能夠接受佛法的調伏,能夠相信佛法的眾生也是很多的。第五個無量是「調伏方便界無量」,那就是佛法,佛法能調伏一切眾生。「無量智」在這一方面都表示出來佛的智慧是無量無邊的,也就是方便善巧無量無邊。這是解釋「方便善巧」的波羅密。「由諸菩薩於五無量能起一切善巧作用故。此五無量,如〈功德品〉別釋其相。(陵本四十六卷十五頁)」

午二、願

希求後後智殊勝性,當知名願波羅蜜多。

第二科「願」。「希求後後智殊勝性,當知名願波羅蜜多。」來到佛法里的人,希望智慧逐漸能夠增長。可是過了一個時期還不滿足,還希求再增長,將來還要再進步,再進步,後後的智慧愈來愈殊勝,這樣的願望就叫做「願波羅密多」。可見智慧的成就並不是一下子就具足了,要逐漸的逐漸的才能圓滿。

午三、力

一切魔怨不壞道性,當知名力波羅密多。

  第三科「力」。「一切魔怨不壞道性,當知名力波羅密多。」佛教徒在佛法里不斷的用功,自利利他。你做好事時,還有人破壞,那就是魔王,魔王就是「怨」,是佛法的怨家。他來破壞你,但是「不壞道性」,你的道力特彆強,他不能破壞你,那就叫做「力」,就是「道力」。清凈的戒定慧的力量特別的堅強,這些魔怨不能破壞,那就叫做「力波羅密多」。

  午四、智

如實覺了所知境性,當知名智波羅密多。

「如實覺了所知境性,當知名智波羅密多。」如其真實的通達無礙了,就叫做「智波羅密多」。「如實覺了」,也當然是包括二諦,勝義諦和世俗諦都包括在內的。

這是第四科「智波羅密多」,十波羅密多後面的四個波羅密多是:方便善巧、願、力、智,一共這四個解釋完了。

卯二、菩提分法行

四念住等所有一切三十七種菩提分法、四種尋思、四如實智,皆如前說,總名菩薩菩提分法行。

前面第一科解釋波羅密多,解釋完了,現在是第二科解釋菩提分法。

什麼叫做「菩提分法」呢?「四念住等所有一切三十七種菩提分法」,在〈聲聞地〉有解釋過了,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加起來一共是有三十七種。「菩提分法」:「菩提」,三種菩提,聲聞菩提、辟支佛菩提、佛菩提。「分」,是因,菩提之因;菩提是果,三十七種是因,是菩提之因。按照這個去修學就叫做「行」,行實在就是乘的意思,就是從凡夫地逐漸逐漸的到聖人那裡去了,能夠動那就叫做行。 

剛才解釋過,三十七道品是通於三乘的,下面「四種尋思、四如實智」,這唯獨大乘佛法里所修的聖道,在〈真實義品〉也說過了。從這上看出來,小乘佛法的三十七道品比較容易懂,大乘里說的四種尋思、四如實智就是難懂一點,深一點。「皆如前說」,三十七道品,四種尋思,四如實智,都如前文解釋過了,這裡不再解釋了,「總名菩薩菩提分法行」,總起來都是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修學聖道的法門。

前面說六波羅密,這裡說菩提分法,菩薩都是應該這樣學習。但是六波羅密範圍應該是寬了一點,範圍寬一點,實質上又不見得是寬。譬如說,沒有發菩提心的人也可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也可能有這種事情,但是那不是聖道。沒有發菩提心,修六波羅密,修三十七道品,都不是佛法。若是發了無上菩提心,就是有願,願得涅槃,願得無上菩提,有了願以後,修六波羅密也好,修三十七道品也好,那這是聖道,就是以願來決定是不是聖道。

「四種尋思,四如實智」用這樣的法門來修學的時候,應該有奢摩他、也有毗缽舍那,這樣子修行時,那就是勝解行地,就是由外凡位到內凡位了,是這樣境界。如果修六波羅密的話,只要相信佛法,發無上菩提心了,也可以布施,也可以持戒,那就是在外凡位也是可以,它是通於外凡位的。若是已經到了內凡位,有了奢摩他、毗缽舍那,也可以修學六波羅密。若得了無生法忍以後,還可以修六波羅密,所以六波羅密範圍好像廣一點。初發菩提心的外凡位、內凡位,入聖位都可以這麼修。若說三十七道品那就有了限制,就是要修止觀。就是由外凡位開始到內凡去了,它似乎是位次稍高一點,小乘是這樣,大乘也是這樣子。這是「皆如前說,總名菩薩菩提分法」。

從經論上佛菩薩的開示,去觀察佛在世的時候那些出家人,我們可能會想到,佛在世的出家人和現在有一點不一樣。就是佛在世的出家人,在家的時候就可能見佛聞法,或者你拜一個阿羅漢做師父出家了,這是什麼境界啊!這是非常殊勝啊,就看出那個時代的人善根深厚,他們很快的就由外凡到內凡,就是修學四念處了,就修學四尋思,四如實智了,就是這種境界。我們今天的出家人,可能出家了一千年,還不知道什麼是佛法,有可能是這樣子,就是不學習佛法嘛!說出家人怎麼不學習佛法?我有我的自由。你能管我嗎?就是這個境界。這是第二科,下面第三科「神通行」。

  卯三、神通行

如前所說〈威力品〉中,菩薩所有六種神通,是名神通行。

「如前所說〈威力品〉中,菩薩所有六種神通,是名神通行。」當然這都是說佛教徒,這六種神通行,什麼叫做「神通行」?如前文〈威力品〉說的,菩薩所有的六種神通,那就叫做神通行。「神」,是不可思議,「通」,就是不障礙,這些事情在凡夫來說,都是不可能的事,但是不可能就是可能,就是不可思議這件事。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漏盡通,這些事不可思議,你心裡想什麼我都知道,怎麼回事?不可思議。這也就是修四種尋思,修四如實智,修三十七道品有成就了。當然這上面還有一個漏盡通,那一定是入聖位以後的境界。若是在凡位的時候,有的人定的善根強,還沒有入聖道,他就得了四禪八定。在四禪八定裡面修神通,在禪定裡面還要修神通,然後才得神通。這個時候還沒得聖道,還是凡夫,但是他就有前五通,五種神通都有,若入聖道以後,那就有漏盡通了,是名「神通行」。

卯四、成熟有情行

如前所說二種無量。一、所調伏界無量。二、調伏方便界無量。及成熟品中所說一切成熟有情,總名菩薩成熟有情行。

這是第四科「成熟有情行」。「如前所說二種無量。一、所調伏界無量」,佛教徒接受佛法的調伏,這樣的佛教徒是很多的。「二、調伏方便界無量」,調伏要有方便,方便就是法門,調伏眾生的煩惱有很多的法門,法門是很多很多的,所以叫「調伏方便界無量」。「及〈成熟品〉中所說一切成熟有情,總名菩薩成熟有情行。」成熟有情,指到〈成熟品〉上說有多少種的成熟,加起來就叫「成熟有情行」。修三十七道品,修四尋思,四如實智,這是通於自利,自己用功修行。修行成功的時候,有六種神通,然後可以成熟一切眾生,眾生有各式各樣的差別,這在〈出離品〉、〈成熟品〉都有說這件事。

  寅二、結

如是四種菩薩妙行,當知普攝一切菩薩所行善行。

這是結束這一段文。「如是四種菩薩妙行,當知普攝一切菩薩所行善行。」這一共加起來有四種菩薩的妙行,我們應該知道這四種妙行,普遍的賅攝了一切菩薩所行的善行,聖道之行都包括在內了。這是前面「別辨四行」這一科講完了,下面第二科「廣明施等」,分二科,第一科「釋其度名」。

丑二、廣明施等(分二科) 寅一、釋其度名

應知此中施等十法,經三大劫阿僧企耶,長時修習乃圓證故;自性清凈體殊勝故;

分二科,第一科解釋波羅密的名字。「應知此中施等十法」,應該知道這裡說的十種波羅密,第一是施波羅密,第二戒波羅密,一共有十波羅密的法門。這十種法門「經三大劫阿僧企耶」,經過三個大阿僧祇劫,三大無數劫,「長時修習乃圓證故」,三大無數劫的時間很長,所以說是「長時」的「修習」十波羅密,「乃圓證故」,到最後三大阿僧祇劫圓滿的時候,才能圓滿的證得了這十波羅密的功德。證得的時候「自性清凈體殊勝故」,十波羅密的體性都是清凈的,和我們凡夫的時候修學十波羅密,雖然肯發心已經很難得了,但是因為執著心還在,功德都不清凈。但是三大阿僧祇劫圓滿的時候,十波羅密多的體性都是清凈的了。沒有污染,沒有煩惱障的污染,沒有所知障的污染,它那時清凈的體性是特別殊勝的。

《披尋記》一六三○頁:

自性清凈體殊勝者:前說菩薩次第圓滿六波羅密多已,能證無上正等菩提。於彼一一波羅密多別釋自性,應知彼體清凈殊勝。

「自性清凈體殊勝者:前說菩薩次第圓滿六波羅密多已,能證無上正等菩提。」這十種波羅密多,次第圓滿,初阿僧祇劫、第二阿僧祇劫、第三阿僧祇劫,次第功德圓滿已,就能證得無上正等菩提。「於彼一一波羅密多別釋自性,應知彼體清凈殊勝。」一一波羅密多的體性都是不一樣,戒波羅密多,施波羅密多體性是不一樣的,所以叫「別釋自性」。「應知彼體清凈殊勝」,總而言之,是因為六波羅密多里都與般若波羅密多相應,也就是與第一義相應了,所以是體性殊勝,體性清凈。

過餘一切世間聲聞獨覺善根,攝受最勝菩提果故;如是十法最極長時乃能圓證,自性最極清凈殊勝,能得最極菩提妙果;是故說名波羅密多。

  超過一切世間聲聞獨覺善根,佛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超過其餘一切世間,其餘一切世間是什麼呢?有漏的善法當然是不如佛菩提,就是聲聞獨覺他們成就的善根也是超過了,佛的無上菩提超過了一切世間,超過了一切聲聞、超過了一切獨覺的善根,「攝受最勝菩提果故」,攝受就是成就,成就最殊勝的無上菩提的果報。「如是十法最極長時乃能圓證」,無上菩提果特別殊勝,不是一下子就成就的,所以「如是十法最極長時」,就是要三大阿僧祇劫,「乃能圓證」,才能圓滿的成就。「自性最極清凈殊勝」,成就的十種功德的自性都是特別清凈,特別殊勝,「能得最極菩提妙果」。前面那句話等於是「標」,下面就是解釋,前面那句話就是「長時修習,乃圓證故,自性清凈體殊勝故。」這句話是標,下面這一段文是解釋,「是故說名波羅密多。」所以叫做到彼岸了。這是解釋「度」的名稱。

  寅二、顯建立義(分二科) 卯一、明因緣(分四科) 辰一、標

應知如是波羅密多,由三因緣,次第建立。

下面第二科「顯建立義」,分二科,第一科「明因緣」,又分四科,第一科「標」。

「應知如是波羅密多,由三因緣,次第建立。」顯建立義,顯示建立六波羅密多的所以、原因。「應知如是波羅密多」由三個理由,按照「次第建立」起來的。這是「標」,下面第二科是「征」。

辰二、征

何等為三?

  辰三、列

一、由對治故。二、由生起故。三、由異熟果故。

  「一、由對治故。二、由生起故。三、由異熟果故」,這是第三科列出來,第一個理由是由對治而建立,第二個由生起,第三由異熟果故,由這三個理由建立的。這是第三科「列」。

辰四、釋(分三科) 巳一、由對治(分三科) 午一、征

云何如是波羅密多由對治故,次第建立?

下面第四科是解釋,分三科,第一科「由對治」,分三科,第一科「征」。

「云何如是波羅密多由對治故,次第建立?」這句話是「征」,就是問。

  午二、釋(分二科) 未一、舉前六

謂慳惡行,於諸有情怨恨逼惱、懈怠、散亂、暗鈍、愚痴,如是六法能障菩提;施等六法能為對治;如其所應,建立六種波羅密多。

第一個是約對治來解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舉前六」。

「謂慳惡行」,慳吝,「惡行」是殺盜淫妄這些罪過的事情,「於諸有情怨恨逼惱」,這個人對其他人心裏面有恨,要逼惱其他的人,「懈怠」,不肯修學善法,第五個是「散亂」,第六個是「暗鈍、愚痴」。「如是六法能障菩提」,這六種事情,一切眾生都有。這六種法是能障礙得聖道的,障礙你不能得三乘菩提。「施等六法能為對治」,如果能學習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六法,就能對治,就能消除前面那六種過失,消滅它。「如是所應,建立六種波羅密多。」這是一個所治,一個能治,建立這六種波羅密多。由對治而建立這六種波羅密多的,這是第一個理由。

  未二、攝所余

當知所餘波羅蜜多即此所攝。

  第二科「攝所余」,攝所余就是後面的四波羅密多,方便善巧波羅密多,願波羅密多,力波羅密多,智波羅密多,其餘的四種波羅密多。「當知所餘波羅蜜多即此所攝。」也都攝屬在這六波羅密多里,也是包括在裡邊的。修布施波羅密多也要有方便,要有方便善巧的智慧。要有願,為什麼修布施波羅密多?願得無上菩提。方便、願、力,你要有力量,不然的話施波羅密多做不來,因為也會有一些障礙,你能排除障礙,能夠修布施波羅密多。要有智,這四種波羅密多。前六波羅密多,每一波羅密多,都需要這四種波羅密多的幫助的。所以「即此所攝」。

午三、結

如是名為由對治故次第建立。

「如是名為由對治故次第建立。」這是第三科。

巳二、由生起(分三科) 午一、征

云何如是波羅密多由生起故,次第建立?

  第二科「由生起」,分三科,第一科「征」。「云何如是波羅密多由生起故,次第建立?」怎麼叫做波羅密多由生起的因緣故,而建立六波羅密多呢?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釋,就是回答了。

午二、釋

謂諸菩薩先於財位無所顧戀棄家諸欲,受凈屍羅。敬重戒故;能忍他惱,不惱於他。受持凈戒修習忍已;戒凈無動,無間無斷,於諸善品勤修加行。如是修習勤精進故;離諸放逸,能觸妙善,心一境性。心得定故;如實了知,觀見一切所知境界。

「謂諸菩薩先於財位無所顧戀棄家諸欲」,就是六波羅密多的建立,六波羅密多的生起。「謂諸菩薩」,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先於財位」,初開始要對財富的境界「無所顧戀」,不愛著。他是大富貴的境界,有很多的財富,但是他不愛著這件事,他才能夠生起布施波羅密多。第二是「棄家諸欲」,棄捨家,家是一個欲的地方,有很多的欲要棄捨,然後才能有戒波羅密多。「受凈屍羅」,肯棄家棄諸欲,才能秉受清凈的戒法。「敬重戒故」,對於戒非常的尊重、恭敬,這時候才能有戒波羅密多,這是戒波羅密多生起的因緣。「能忍他惱,不惱於他。」肯受戒,不能到此為止的,還需要能忍受,能容忍別人的惱亂,別人來惱亂你時,心裏面安閑,而不忿怒,「能忍他惱」。「不惱於他」,你不去惱亂別人,別人來觸惱你,你能忍受,這就是忍波羅密多。

我看《解深密經.圓測疏》,在《藏經》里傳到現在,《解深密經》只有這麼一部的註解,其他的沒看見有第二部。圓測法師根本是玄奘法師弟子,他和窺基法師是同學。他解釋《解深密經》的時候,引真諦三藏的《解深密經》的註解很多。真諦三藏有《解深密經》的註解,但是現在看不見,《藏經》里沒有。真諦三藏解釋「娑婆世界」,中國話翻個「忍」,忍是什麼意思呢?他說原來大梵天王在人間的時候,他的功德就是忍,他就叫這個名字。忍怎麼講呢?他說,別人有名譽的事情,有殊勝的功德的事情,他能忍,他容許,他能讚歎別人的功德,不嫉妒,所以叫做忍。真諦三藏這麼解釋娑婆世界的名字,和一般說的解釋不一樣,那正好是這裡說的意思,就是「能忍他惱,不惱於他」。

我們應該也這麼學習,別人來惱亂我,我能忍,而我不去惱亂別人。這樣做就是被人欺負嘛,就是看見人家好欺負,就欺負。說那個人的煩惱很大,你敢碰他嗎?你不敢欺負他,就是看老實人好欺負。你肯不肯這樣子?「能忍他惱,不惱於他」,這樣子忍波羅密就建立起來了。

「受持凈戒修習忍已,戒凈無動」,你受持清凈戒法的時候,同時也要修學忍波羅密,這樣子戒就能保持清凈,就不會破戒,「無動」實在就是不破戒。如果受了戒也能持戒清凈,但是若不修習忍波羅密,戒很難清凈的。「無間無斷,於諸善品勤修加行。」受律儀戒以後,還不間斷。沒有因緣自己就懈怠,不去修學善法,我不這樣叫「無間」;有因緣來障礙,你就不學習善法,那叫做「斷」。「間」是自己,「斷」是另外有障礙因緣。就是自己也不會自動的懈怠,不修學善法,有因緣障礙的時候,也不會間斷修學善法,是「無間無斷」。

「於諸善品勤修加行」,「於諸善品」主要是修止觀;前面「戒凈無動」,戒波羅密成就,但是也還要修止觀的,不是說持戒清凈就大事已畢了。我們這一回學〈戒品〉,〈戒品〉里說到:受了律儀戒以後,要修攝善法戒。受菩薩戒是三聚凈戒,就是律儀戒、攝善法戒、還有饒益有情戒。「攝善法戒」是指什麼說的?就是修止觀,當然還有其他的事情。不間斷的「於諸善品」,就是修學止觀。「勤修加行」,不懈怠一直努力,加行就是努力修行的意思。

「如是修習勤精進故;離諸放逸」,這樣修習止觀勤精進故,不放逸的話,「能觸妙善,心一境性。」就能接觸到四禪八定,四禪八定的境界是離開了欲界的污染,所以叫做「妙善」。「心一境性」,心能專註一境而不散亂。欲界的人都是在散亂的境界裡面,所以是「能觸妙善,心一境性」。什麼叫做心一境性?就是心得定。心得定,在開示修定方法的經論裡面看,就是要有所緣境。修定靜坐的時候,一定要有個所緣境。有所緣境,就是在所緣境里心裏面不散亂,專一的念所緣境,這樣子可以得定的。

「心得定故」,心得定就是禪波羅密現前了,「如實了知,觀見一切所知境界。」如實了知,是要經過經、律、論的學習,成就了聞所成慧和思所成慧,然後你的心在得的禪定里就能如實了知,才能如實了知。不是說我們不修學經律論,沒有聞所成慧、沒有思所成慧,只是得了禪定以後,就能「如實了知觀見一切所知境界」,不是的,一定要另外去學習經律論。這時候有了聞慧和思慧,就能如實的了知。《大智度論》上龍樹菩薩解釋,我們學習經論時,會成就聞所成慧,也可能會得到一點思所成慧。這時候這點智慧的作用像什麼呢?就像在房子外面有個燈,風來了,燈光就飄浮不定。不定,不能照明周圍大環境的相貌,恍惚不定。若是燈在房子里,外面的風吹不到房子裡邊來。屋子裡有燈光的時候,看屋子裡各式各樣的相貌,能看的清楚,燈光穩定,就看的清楚。

若是這個燈在房子裡面呢,外面的風吹不到房子裡面來,屋子裡面有燈光的時候,你看屋子裡面各式各樣的相貌,能看得清楚,這燈光穩定,就看得清楚,這表示說,若是得了禪定的時候,燈就表示是這一念心,房子裡面表示是禪定,心在禪定裡面觀一切法的時候,就看得清楚,是這麼的意思。「如實了知」,什麼叫作「如實了知」呢?「觀見一切所知境界」,就是真實地、看清楚了一切的所知境界,就看得很明了,這樣子從經論上學習來的聞所成慧和思所成慧,在禪定裡面對一切法相看得清楚,這是苦、空、無常、無我,這是畢究空寂的,這是假名安立,沒有真實相,會知道清楚,就能得聖道。所以「如實了知,觀見一切所知境界」,這就是般若波羅密,可以生起了。

午三、結

當知是名由生起故次第建立。

這一段文所說的道理,就應該知道,由六波羅密生起的因緣,才能建立六波羅密。

巳三、由異熟果(分三科) 午一、征

云何如是波羅密多由異熟果次第建立?

下面第三科由異熟果,就是學習六波羅密,不會徒勞地,會有這樣的成就。分三科,第一科是征。「云何如是波羅密多由異熟果次第建立?」,由那個異熟果,次第建立、成就六波羅密多。這是征,下面解釋,分二科,第一科外事圓滿。

午二、釋(分二科) 未一、外事圓滿

謂諸菩薩於現法中,精勤修學施等善法;由是因緣,於當來世獲得種種外妙珍財無不圓滿,當知是施波羅密多因力所作。

這是回答這個問題,約外事圓滿來回答,「謂諸菩薩於現法中」,就是現在的色受想行識這個生命,這個生命不懈怠,精勤地修學施等善法,各式各樣的善法,它是先標出來「施」。「由是因緣,於當來世」,由於你現在有慈悲心,能夠救護他人的困難,「由是因緣」,你做了清凈的福業,於當來世就得到福業所得果,種種外邊的、妙的、很好的珍財無不圓滿,就是衣服、飲食這些東西。

「當知是施波羅密多因力所作」,現在也可能還要動作一點,那麼就會有如意的財富出現了。為什麼會這樣子呢?就是前一生的施波羅密多的因力所造作的,你前生有施波羅密多的關係,這是由外事圓滿說,現在第二科內事圓滿 ,分三科,第一科標。

未二、內事圓滿 申一、標

獲得內五自體圓滿,是余戒等波羅密多因力所作。

不但是得到種種外妙珍財無不圓滿,同時還獲得內五種自體的圓滿,這是余戒等波羅密多因力所作。這是標,下面是征。

申二、征

云何內五自體圓滿?

這是征,下面第三科解釋,分五科,第一科壽等殊勝。

申三、釋(分五科) 酉一、壽等殊勝

謂善趣攝若天若人,於余有情壽等殊勝;當知是名第一圓滿。

「謂善趣攝若天若人」,這是壽等殊勝。什麼是內五自體圓滿呢?「謂善趣攝」,不是到三惡道去,是在好的、令你滿意的地方,或者是到天上去,或者是在人間。「於余有情壽等殊勝」,和其他的有情對比的話,你的壽命長,比別人壽命長,能超過其他人的壽命,「當知是名第一圓滿」,這個「壽」,就是不殺生嘛!有慈悲心,對別人有慈悲心、有愛心,不殺害別人,那這就是戒嘛!

酉二、性能堪忍  

若有俱生於善加行常無厭倦,堪忍他惱,不樂惱他;當知是名第二圓滿。

這是第二科性能堪忍,「若有俱生」;「俱生」,就是與生俱來的,不是別人教我的,不是,生來就歡喜這樣子。「於善加行常無厭倦」,對於善法的努力,努力地做這種善事,「常無厭倦」,不怕辛苦,不厭煩這件事,我歡喜作這件事。這的確是感覺到這裡,有的人歡喜拜佛,有的人歡喜讀經,就是所作的不一樣,但是歡喜。「於善加行常無厭倦」,那這就是等流果嘛!前一生歡喜作這件事,今生也歡喜。

若有俱生於善加行,常無厭倦,當然前一生歡喜希施,今生也可能歡喜希施,我前一生我是出家人,今生不出家不舒服,出了家,過出家人的生活才舒服,我父親、母親不同意,我偏要出家,這就是這麼回事!「於善加行,常無厭倦」。

「堪忍他惱,不樂惱他」,也是能這樣,前生修習忍波羅蜜,今生也是,堪者能也,能容忍他人的惱亂,而自己不歡喜惱亂別人,不歡喜。別人惱亂我,我不在乎,而我不願意惱亂別人,也可以那樣子,在佛前磕頭的時候,跪下來向佛發願:「我弟子某某,我今天發願堪忍他惱,不樂惱他」,就說這二句話,在佛前發了願,這件事就容易做。「當知是名第二圓滿」,這是第二種圓滿,這第二種圓滿是內心的事情,前面第一種是約外事圓滿,就是得了很多的財富,住的房子很好,穿的衣服很好,這些事情。這是第二種圓滿。

酉三、性勇相應

若有俱生普於一切所作事業堅固勇猛;當知是名第三圓滿。

「性勇相應」;「性」,就是你的性格,也就是你的心,「若有俱生」,就是生來的,「普於一切所作事業」,做什麼事情!「堅固勇猛」,心情就是很固定,別人說:「你不要去做」,那偏要去做不可,就是說有什麼困難,他不怕,「堅固勇猛」。「當知是名第三圓滿」,這是精進波羅蜜多的等流果。

酉四、性薄煩惱

若有俱生性薄塵穢,於其自心能自在轉,心有堪能於一切義速證通慧;當知是名第四圓滿。

這是第四科性薄煩惱,「若有俱生」,就是生來的,他的心性,「薄塵穢」,塵穢染污的事情薄,不是說一點沒有,但是很少,心裏面的這些欲事很少。「於其自心能自在轉」,沒有這些欲的事情,他心裏面也很自在,「能自在轉」。「若有俱生性薄塵穢,於其自心能自在轉」,這是禪波羅蜜容易現前。若是這樣的人靜坐,很容易就得定,這是前一生的栽培。「心有堪能於一切義速證通慧」,他心裏面還有一種堪能,有一種能力,什麼呢?「於一切義」,就是一切佛法的這些甚深的道理。「速證通慧」,他若是學習的時候,很容易就成就了通達無礙的智慧,而不會很難的,當知是名第四種圓滿。

酉五、性具聰敏

若有俱生於一切義,其慧廣大聰敏捷利;當知是名第五圓滿。

「心有堪能於一切義速證通慧」,屬於禪,有了禪的時候,同時也容易開發智慧,在禪這方面說,「若有俱生於一切義,其慧廣大聰敏捷利」,這個是屬於般若,就是與生俱來,對於一切的道理,他的智慧廣大,「聰敏捷利」,還是不遲鈍;有的人有智慧,要慢慢地智慧才開發,有的人有智慧,智慧很快就出來了,「當知是名第五圓滿」,第五種圓滿。有的人因為前生對禪有熏習過,他今生他的欲就輕,也容易開發智慧,有的人前生並沒有學習禪,但是學習過智慧,所以今生就是「於一切義,其慧廣大聰敏捷利;當知是名第五圓滿」。

午三、結

應知是名由異熟果,如是六種波羅密多次第建立。

這是第三科結束,「應知是名由異熟果」,這「異熟果」,這裡面說的實在是等流果,但是等流果也一定有異熟果。「異熟果」是指什麼說呢?就是你這一念心,當然主要是阿賴耶識,那麼其他的果呢,就是阿賴耶識種子的現行,那就是「等流果」了,所以「應知是名由異熟果」,這異熟果就是這一念心,心是王,其他的定和慧都是心所法,都是他的臣,以心為主說心是「王」,心王是固定,但是心所法不決定,心所法就是前生的熏習有各式各樣的差別。「如是六種波羅密多次第建立」,這是有三種,一種是對治、一種是生起、一種是約異熟果,由三種原因建立六波羅蜜多。

卯二、唯六數(分二科) 辰一、別配三學

由前四種波羅密多資糧、自性、眷屬、守護,當知圓滿修諸菩薩增上戒學。

這下面第二科唯六數,就是說這六個,第一科是別配三學。唯六數這科是第二科,第一科是明因緣,現在第二科唯六數。「由前四種波羅密多資糧」,由前四種波羅密多,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四種波羅密多,布施波羅密多是屬於資糧、戒波羅密多屬於自性、忍波羅密多是眷屬、精進波羅密多是守護;這上面意思是說,自性以戒為主,所以戒是自性,想要持戒呢,要以施波羅密多為資糧,才能夠持戒,持戒也容易一點。忍波羅密多是戒波羅密多的眷屬,由忍才能夠持戒清凈。精進波羅密多就是守護你的戒,使令它能夠清凈。「當知圓滿修諸菩薩增上戒學」,這四種波羅密多和合起來,能圓滿修諸菩薩增上戒學,如果你有所缺啊,戒波羅密多不容易圓滿,這一段文的意思就是這樣子。

《披尋記》一六三一頁:

資糧自性眷屬守護者:謂施波羅密多是戒資糧。戒波羅密多是戒自性。忍波羅密多是戒眷屬。精進波羅密多是戒守護。如是次第圓滿戒學應知。

別配三學,先說增上戒學。

由其靜慮波羅密多,當知圓滿修諸菩薩增上心學;由其般若波羅密多,當知圓滿修諸菩薩增上慧學。

前四波羅密多能令戒學圓滿,「由其靜慮波羅密多」,能努力地、多多地靜坐,「當知圓滿修諸菩薩增上心學」,這個定就會成就了。「由其般若波羅密多,當知圓滿修諸菩薩增上慧學」,它這個意思呢,先要成就戒的時候,然後去修學靜慮波羅密多,也會圓滿地成就了,戒成就了、靜慮也成就了,然後般若波羅密多也就圓滿成就了,這個文應該這麼連結起來,是這樣的意思。所以這一段文是別配三學,六波羅密多,主要的大意是戒、定、慧三學。

辰二、結無過增

過此三上,更無菩薩學道可得;是故此三,普攝一切菩薩學道。由此建立波羅密多,唯有六種。除此,無有若過若增。

這第一科別配三學,現在第二科結無過增。「過此三上」,過此三種增上學,「更無菩薩學道可得」,其他的沒有,這主要的就是這三學。「是故此三,普攝一切菩薩學道」,所以這三種增上學是普攝了一切菩薩所學的聖道。「由此建立波羅密多,唯有六種」,所以就建立六種,「除此,無有若過若增」,這六種就是成就了戒定慧。前面是略舉四行完了,下面是明四應作,分四科,第一科是標。

癸二、明四應作(分四科) 子一、標

又諸菩薩略有四種所應作事,由此普攝一切所作。

又諸菩薩略有四種所應作的事情,「由此普攝一切所作」,由這四種,可以包括一切所應作的事情。

子二、征

何等為四?

這是征,下面第三科是列

子三、列

一者、為證菩提修諸善行。二者、由此為先達真實義。三者、圓證威力。四者、成熟有情。

這四種,那四種呢?「一者、為證菩提修諸善行」,那就是六波羅密,為成就無上菩提,要修學六波羅密的善行,或者說十波羅密的善行。「二者、由此為先達真實義」,由於先要成就六波羅密,而後才能「達真實義」,才能通達第一義諦,如果完全不修學善法,一開始就到第一義諦那裡去,這是不夠次第的。「三者、圓證威力」,第三個呢,達了真實義的時候,你的智慧成就了,戒定都成就了,智慧成就,就是一定要有戒、有定才能成就智慧,三增上學成就了,就「圓證威力」,很圓滿地成就了六種神通的威力。「四者、成熟有情」,這個時候有了神通、戒定慧、還要有神通,這個時候度化眾生的條件成就了,就可以去度化眾生了,所以成熟一切有情的善根,也同得解脫。

子四、配

如是四種菩薩所作,當知是先所說四行,如其次第所為所立。是故過此,更不建立有諸餘行。

這第四科是配,「如是四種菩薩所作,當知是先所說四行」,「如是」,就是前面這一段文,所說的四種,所作的事情,當知是先所說的四種菩薩行,如其次第所為成立,就是和前面的四種菩薩行的次第,是一樣的。「是故過此,更不建立有諸餘行」,就不建立了。

《披尋記》一六三一頁:

當知是先所說四行者:謂如前說四菩薩行:一者、波羅密多行,二者、菩提分法行,三者、神通行,四者、成熟有情行,應知。

「為證菩提修諸善行」,就是波羅蜜行。「由此為先達真實義」,就是三十七菩提分法,能見第一義諦行。「三者、圓證威力」,就是神通行。「四者、成熟有情」,就是成熟有情行,應知,就是這樣子來配合。


推薦閱讀:

腹式呼吸是怎麼一回事?
簡單5式減肥瑜伽 臀翹曲線美
半月式——正位瑜伽體式
我落清晨然自在
驚艷瑜伽4

TAG:瑜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