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上班族,可以實現財富自由嗎
打開應用保存高清大圖1
一張歲月靜好的船票
總有些詞能屢試不爽地撩動我們的神經。
「工作太累,老闆是傻逼,真不想幹了!」
「每天都在苟且,什麼時候才能出去旅遊看看詩和遠方?」
「我的夢想?環遊世界啊!躺在各種沙灘上曬太陽!」
說著說著答案就默默向一個詞靠攏——財務自由。放眼望去,隨處可見的「財富自由」大寫加粗標,以及一搜索1000多萬條的結果暗示著人們對這4個字的渴望,急迫得一浪高過一浪。
根據胡潤百富榜的統計數據顯示,財富自由門檻比去年上漲50%,其中一線城市達到2.9億,二線城市達到1.7億。
這數字對咱小老百姓其實沒啥意義,總之就是個這輩子都見不了這麼多的數字嘛。從經濟學角度來看,大家也都知道:當被動收入>支出時就算處於財富自由階段。於是一邊為了終極目標埋頭苦賺+控制支出,一遍努力學習理財投資方法論。期待有朝一日能攥著「財富自由」的船票,登上歲月靜好的大船。
而很多事情,一旦抽離出來俯瞰會有新的面貌。
財富自由就是數不完的錢嗎?是不是只有賬戶上的數字才是我們的追求?上班族是不是無法財富自由?如果有,那麼又會是什麼樣的呢?
2
對普通人而言,是否有適合的財務自由之路?
曾看到一個帖子,說了兩個資產相同的人,迥然不同的畫風:
1、甲31歲,交運行業,有點能力,去年已辭職,財務自由。前幾年全款買的100多w的房子自住,現在市值300w。目前有現金接近1000w,每年靠固定收益理財就有100w的現金流入,生活滋潤。每天作息規律,學習英文,運動,做社會活動志願者。
2、乙37歲,金融大國企中下層。早年買的兩個房子,每個市值700w,一個自住一個出租,租金13w。房子有部分貸款。100多w放在股市,收益不穩定。累死累活工作,每年幾十萬收入,還得還貸。
同樣千萬資產,一個財務自由,一個累死累活,不同活法和配置,鋪成出兩條大相徑庭的賽道。
打開應用保存高清大圖
另一方面,對多數人而言幾千萬和10億是同個概念。
必須直面的是:如果你是普通上班族,想僅靠工資實現財富自由的概率可謂低到塵土裡。
首先,工資是職務性收入而不是被動收入,其次慾望也是水漲船高的東西。再次,打工者角色,無論職業還是收入都很容易碰到天花板。
那靠投資理財可以嗎?
有一個超級害人的例子:「巴菲特白手起家,在26歲已經實現財富自由。」可親可敬的巴老爺還附送了一句話:「一生能夠積累多少財富,不取決於你能夠賺多少錢,而取決於你如何投資理財。」
可拜託啊,巴老爺是頂尖職業投資人啊!小老百姓強行把鑽石級裝備扣在自己身上,還沒出城打戰自己就被壓垮了。況且他指的理財,和我們平時聊的買買理財產品、猜測漲跌、小散炒股什麼的完全不是一回事。不如把眼光切回現實中,從身邊挖掘些唾手可及的寶藏。
01 快速積累本金。不管什麼時候,第一桶金都是有力的起跳板,可以從縱向和橫向兩個維度考慮。縱向提高單位時間收入,橫向擴寬開源收入。
我們得承認,對於工薪族而言工資收入是最穩當的現金流 ,所以別先急著看不起它。提高能力含金量,是比買任何理財產品收益率都高的投資渠道。
我有位前同事在3年前跳槽到某知名通訊公司,年薪從原來不足12萬直接飛躍到25萬+,雖然每天工作時間也從原有8小時增加至10小時左右,但以時薪計算年化收益仍是增長了100+%。
他在該公司工作了3年左右,加上離職時拿到的一筆9萬多的項目分成,這3年的總收益率超過340%。
試問,有哪種投資品會有這樣的投資回報率?
即便有,又能否穩定的持續獲得?不得不說對工薪族而言,工資增長確實是第一桶金的重要助推器。因此不依賴於公司和title的鍍金,抬高自己的單位價格是最腳踏實地的方式之一。
另外是橫向,通過開源為自己增加多元收入和被動收入。房屋店面出租、兼職所得、資源共享等回報。《史記·貨殖列傳》中有句話:「無財作力,少有鬥智,既饒爭時」。無論處於哪個財力階段,縱觀我周圍朋友,只要願景夠燃夠強烈多少都能有所得。
這像濕布擰水一樣。
有的朋友可能會挺鬱悶:「我當然也想賺錢啊,可就是沒辦法!」那很可能是因為——你還不夠窮,而且也沒那麼怕窮(咳咳)。
打開應用保存高清大圖
02 盡量避免純出賣時間的賺錢方式。如李笑來對財富自由的定位:「再也不用為了生活出售自己的時間。」時間是最公平的消耗品,也是最公平的投資品,若你以割韭菜的方式「出工幹活、拿錢辦事」,那隻能一茬茬囿於有限時間資源所帶來的收入。若能把單位時間批量販賣,它將是時間價值最大化的重要槓桿。
不是只有錢才是貨幣的呈現方式,群體的未來信任會帶來更廣闊的溢價空間,同時延長賺錢的生命周期。
03 活的健康些,才能享受果實。
上帝視角說一句,活得久真是個超級大前提啊!同時你還得儘可能地活的紅潤又健康。否則儘管擁有眼前的風平浪靜,身體因素一定會在日後狠狠回報你。
健康是最原始也是最重要的生產力。一旦亮紅燈,後續的一切就是一大攤不斷倒下的多米諾骨牌。
你受到身體因素限制,腦力和體力開始走下坡,影響效率。
你得花錢治療,去修復你的身體。少則幾百,多則隨緣。
你得花時間調理,不得不放緩或中止手頭的工作。
你得小心翼翼,生怕一個不小心身體又和你鬧情緒。
更致命的是,一副糟糕的身體狀況很可能是個無底洞,你不知道得花多少時間精力才能填平它。池子里一邊源頭沒活水,一邊在嘩啦啦往外流,哎呀想想好不划算啊!
3
單純控制支出,並不能讓你獲得財務自由
有個關於財務自由段位的段子:
菜場自由 < 餐館自由="">< 旅遊自由=""><><><><>
我臉上閃過一絲紅暈,覺得第3個估計都撐不住了哈哈哈。頂多就是家附近3公里內財務自由,結果現在還開了個大型購物中心,額,一下又不自由了…
其實從側面看出,財務自由的關鍵字是「自由」二字。既不是單純看手裡握著的鈔票,更無法通過遏制慾望、控制支出駛向目的地。
而選擇權,是自由的最大呈現。
首先,先說支出部分。我自認消費慾望並不大,在沒有刻意控制的情況下有時幾百元都能花很久。有一次在上班途中遇到交通碰撞,萬幸沒有大礙,但醫院急診、用藥恢復,外加在家躺了半個月,隨隨便便大幾千就飛出去了,收入也受到影響。
連這種小意外都能對日常現金流產生影響,那麼重大疾病、大額置業、意外支出就更是如此了。我一同事前不久為了讓小孩上心儀的小學,花費了十來萬,結果依然竹籃打水。人生難免遇到形形色色大小不一的黑天鵝,誰都無法控制在某個轉角會失去部分籌碼。
其次,最理想的局面不是抵達終點,而是眺望目標並陶醉過程。
有很多嵌套在財務自由身上的複利計算公式,大抵是「只要你有多少錢,每年結餘多少,以年收益X%計算只要X年便可達到某階段的財務自由啦!」
可問題在於:過了五十年,你老態龍鍾躺在床上,手裡握著這張名義上「歲月靜好」的船票能做什麼呢?
打開應用保存高清大圖
電影《太空旅客》中,男主Jim在飛船前往太空殖民地的120年旅途中,因一次意外從冷凍睡眠中醒來。在孤獨到瀕臨自殺的情境下,出於私慾喚醒了女乘客Aurora——這意味著她得和Jim一樣在這艘巨船上度過89年,等於直接判了死刑好么!然而經歷過內心一系列跌宕起伏,Aurora不僅和Jim相愛、在飛船上幸福地老死,還順便在幾十年時間內把艙內整出了一大片森林。
整部片印象最深的,莫過於Aurora最後說的:
「你不能只想著遠方,而忘記了怎樣過好眼前的生活。」
這話或許聽著矯情,但我們仰望的財務自由,不就想活的更加豐盛、從容自洽,永遠期待並追求美好的事物嗎?成為自己的主人,錢只是個輔助工具。
還有一種關於工薪族不可能實現財務自由的觀點是:「我要的自由就是不上班啊!每天上班,你覺得有自由可言嗎?」
聽起來蠻有道理,這麼說吧:
你把一份工作,就當做一份工作,那麼就是四面圍牆。
你把一份工作,當做真正的熱愛,那麼則是海闊天空。
你現在想想,工作對你而言是約束還是自由?答案應該呼之欲出了。
4
財富自由了,然後呢?
最後聊聊大家都很關心的這話題。感覺它不算理財問題,屬於哲學問題啊…
對我來說,自認沒啥宏偉願景,能夠安居樂業、有家人陪伴、有朋友兩三、能不時出去看看世界,就覺得挺好。
人要想要自由,金錢是必需品但非是100%的成分。畢竟我們要的並不是麻木地追逐一個既定數字,而是讓身心擁有更廣闊的自主空間。我們努力掙錢終究是為了站在金錢堆上握有更多的選擇權。
人么,一旦有了選擇,生活就變得美妙起來。
希望我們在漫長歲月中,通過不斷付出,也同時不斷收穫,享受物質帶來的便利和美好,也享受過程中內心燃起的鮮活和嚮往,願面對的是一道道選擇題,而不是讓人蹙眉的問答題。
——END——
推薦閱讀:
※陽台實現了我的花園夢,這輩子算沒白活!
※反思與重構:如何實現行政處罰和刑事處罰的銜接
※如何實現肺癌早發現及有效治療
※乾貨:七大法則實現完美現場調音
※丹麥!PSY35是如何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