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的慈善: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逸夫樓(圖)
1994年5月2日,浙江大學舉行儀式,將該校第一個名譽博士學位授予邵逸夫爵士。
昨日,山西太原師範學院,大學生從逸夫教學樓前走過。
2008年9月9日,邵逸夫(右二)在香港出席「邵逸夫獎頒獎禮」。
邵逸夫走了,留下的不止那個娛樂帝國,還有一座座「逸夫樓」,一段段公益故事。因為他早已不能只用「娛樂大亨」、「商業大鱷」這般華麗浮誇的詞所能概括,慈善家才是拉近他與這個社會距離的角色。他慈善為懷,歷年捐助社會公益、慈善事務超過100億港元。美國舊金山市還為表彰他對該市的福利貢獻,將每年的9月8日命名為「邵逸夫日」。
他捐贈的教育資金遍布神州大地
你的母校是否也有座「逸夫樓」?相信不少人看到這裡都會點頭。當邵逸夫昨夜離世的消息傳來,網友們才突然意識到曾伴隨自己青春歲月、學習成長的教學樓與這位香港娛樂大亨有關——「原來,我們和TVB的距離這麼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逸夫樓」……
曾於1998年在重慶原西南師範大學接待過邵逸夫的吳朝元這樣回憶道:「我當時是學校的圖書館館長。邵逸夫先生比較低調,逸夫樓修建的時候,他沒有來,只派了一個代表來溝通相關事宜,但1988年來過一次。」當時一同接待過邵逸夫的還有原西南師範大學教師鄧力:「邵逸夫先生不張揚,很隨和,來訪時主動提出不要學校搞大的歡迎儀式,因此就只是上午來參觀了一下學校,與校領導開了一個簡單的座談會,在學校附近一個普通餐館吃了點川菜、小吃、擔擔麵就離開了。」
儘管TVB影視劇伴隨幾代人成長,劉德華、梁朝偉到現在仍是太多人的心中偶像,但作為這一切的締造者,邵逸夫在內地的口碑則多是因為他的慈善捐贈。從1985年起,邵逸夫平均每年都拿出1億多元用於支持內地的各項社會公益事業,對於中國教育事業更是情有獨鍾。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2年,邵逸夫基金共捐建了中國內地大、中、小學和職業技術學校、師範學校、特殊教育學校6013個項目,包括圖書館、教學樓、科技樓、體育館、藝術樓、學術交流中心等,遍布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有趣的是,以其名字命名的「逸夫樓」,在當地核算所需費用如果超過他的預算,「逸」字的最後一個點會缺筆;如果他全額出資建造,則是完整的「逸」字。
「邵逸夫獎」幾乎成為諾貝爾的風向標
除了「砸重金」資助教育,邵逸夫還長期支持中國內地和香港的教育科研發展,也關注人類科學進步,創舉之一就是設立了被譽為「東方諾貝爾獎」的「邵逸夫獎」。
「他高瞻遠矚,其他人也有捐助各種獎項,但沒有邵逸夫獎影響力這麼大。」邵逸夫獎評審會副主席、香港中文大學物理學教授楊綱凱接受採訪時說,「他做事情,到底是厲害。」這項由「邵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管理及執行的「邵逸夫獎」成立於2002年,設有天文學、生命科學與醫學以及數學科學三大獎項,頒獎原則是不分種族、國籍和宗教信仰。邵逸夫獎單項獎金高達100萬美元,足以媲美諾貝爾獎。
而作為邵逸夫獎評審會主席,楊振寧曾透露邵逸夫其實很早就有搞一個類似諾貝爾獎的獎項的念頭。前者去年接受媒體採訪時談起自己和邵逸夫於上世紀80年代起相識:「大概在1988年,邵逸夫問我:『為何諾貝爾獎那麼成功?』我回答他:『第一,諾獎得獎人的評選非常公正和嚴謹;第二,獎金金額高;第三是長久,有一百多年歷史。』」
一年一度的邵逸夫獎自2004年起已頒獎十次。楊綱凱指出,短短十年間,該獎項已打響名聲,全世界學術界幾乎都知道這個獎,知道中國香港有一位推動科學發展的邵先生,影響力之大超出籌備者當初的預期。「因為做得非常認真、評審水準高,不少人拿了邵逸夫獎之後就拿了諾貝爾獎。」楊綱凱說邵逸夫獎幾乎成了諾貝爾獎的風向標。
危難時刻總是熱情伸出援手
邵逸夫並非香港最有錢的人,但他絕對是香港富豪中屈指可數的大慈善家。每當災難來臨的危難時刻,邵逸夫從沒手軟過。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後,邵逸夫向災區捐款1億港幣,成為單筆個人捐款最多的人;2009年台灣8.8水災關愛行動,邵逸夫捐款1億新台幣。2013年4月22日,邵逸夫夫婦又向四川雅安地震災區捐款1億港幣。
晶報記者 程瑛
記者觀察
回報社會了,「高調」又如何?
同樣是做慈善,懂聚財更識散財的邵逸夫與「大陸首善」陳游標不同。後者大手筆的捐錢行動高調到「露骨」。早在2011年,陳游標訪問台灣時就隨身攜帶大量裝有5萬、1萬人民幣不等的紅包,沿路遇民眾便發送,這樣就送出了一億!據說有縣市甚至「顧尊嚴」回絕。邵逸夫和李嘉誠也不同。有人就說,後者更低調,做好事不留名。曾有被捐助者要為李嘉誠冠名,他卻直言拒絕,「連冠我父親名也不用。」相較之下,倒顯得邵逸夫「高調」了。
事實上,邵逸夫的「大方」的確並非天生。早年的他並不熱衷慈善,相反,關於他「吝嗇」的傳聞倒不少。1970年,一家養老院的老人看見邵逸夫每天坐著勞斯萊斯豪華車經過養老院門口,於是冒昧給這位電影大亨寫信,請他行善施德。不久,養老院收到邵逸夫寄來的一張僅僅500港幣的支票。養老院隨即把這張支票退還給了邵逸夫,邵逸夫因此事也被嘲笑了很久。
有人說,邵逸夫之後的樂善好施起因於此,也有人說,這與他三哥邵山客之死有關。1983年,邵逸夫的三哥邵山客中風,陷入昏迷,只能靠藥物維持生命。此時的邵逸夫睹物關情,感嘆人生匆匆,錢財只是身外之物。邵逸夫也知道,邵山客在新加坡對員工吝嗇,很少投身公益,在當地的口碑並不好,但留在身後的名聲卻不會隨著棺材一齊離開人世。邵逸夫不想步三哥後塵。1985年1月,也就是邵山客去世前兩個月,邵逸夫以邵氏基金會的名義宣布捐出1.06億港元,作慈善用途。
邵逸夫曾說:「一個企業家最高的境界是慈善家」。他顯然早已做到了這一點。回報了社會,留下身後名理所當然。(程瑛)
推薦閱讀:
※逸夫走了逸夫樓還在
※逸夫樓前思逸夫 今日早報
※逸夫樓
※邵逸夫,他是娛樂圈教父,他是身家百億富豪,他更是慈善大家,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中國為何遍地「逸夫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