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的心學及影響

最近在讀一本關於王陽明先生的書《王陽明傳》,這部書寫的比較全面,也比較客觀和全面的介紹了明代的哲學家王陽明先生的一生和主要思想。看後收穫比較多。特別對王陽明先生的心學有了較深刻的認識和體會。

王陽明出身於狀元之家,其父王華是明成化十七年(1481)狀元,可以說這為王陽明的成長提供了非常良好的文化基礎。可惜的是,王陽明雖然少有才華懷抱,但一生坎坷,直到晚年方才建功立業,且功高震主又被棄用一旁,等到再次啟用卻因病而逝。

明正德三年,王守仁任兵部主事因得罪大太監劉瑾,被廷杖四十大板之後,發配到貴州龍場,王陽明慘遭此禍,心境孤獨、寂寞、苦悶、悲戚,後看淡塵世,轉為淡定寂然,潛心參悟天地心理,心境日益明朗。晝夜苦思的王陽明,終於在一個夜夢中豁然開朗,悟得「聖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他從睡夢中跳起來,歡呼雀躍地大叫:「我知道了,我知道了!」。這就是著名的「龍場悟道」。王陽明「心學」一出,學子蟻聚,風氣大開,迅速成為當時明朝的一種主流哲學思想,引爆了明朝後期思想解放的大潮流。心學體系成為整個中國哲學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為封建社會後期異端思想的產生、發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礎。陽明先生從此成為我國明代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政治家和軍事家,是朱熹後的另一位大儒,「心學」流派創始人。

但是,王陽明先生和宋代的朱熹在學術上有所不同,關於朱熹的爭論幾百年都沒消停過,罵他的人說他是敗類,捧他的人說他是聖賢,但無論如何,雙方都承認這樣一點:他是一個影響了歷史的人。是中國歷史上有影響的哲學家。朱熹的「存天理去人慾」和「格物窮理」朱熹一生追求的東西名字叫做「道」。所謂道,是天下所有規律的總和,是最根本的法則,只要能夠了解道,就可以明了世間所有的一切。對於不同種類的追尋者而言,道有著不同的表現方式,對於和尚們來說,道的名字叫做「悟」,對於朱熹這類讀書人而言,它的名字叫「理」。

朱熹的道源自儒家,也有道家的成分,又叫做「理」,既不是開悟,也不是練習武術,這玩意兒是從書中讀出來的,而且還是能夠拿出去用的,一旦通理,便盡知天下萬物萬事,胸懷寬廣,寵辱不驚,無懼無畏,可修身,可齊家,可治國,可平天下!

朱熹提出的悟道的原則是:格物窮理。他告訴我們,「理」雖然很難悟到,卻普遍存在於世間萬事萬物之中,你家耕地的那頭黃牛今天不吃飯是有理的,後院的幾口破箱子放在這裡是有理的,你藏在床頭的那幾貫私房錢也是有理的。

理無處不在,而要領會它,就必須「格」。至於到底怎麼格,那就不管你了,自己去思考去悟吧,你自己對著牆發獃也好,動手也好,願意怎麼格就怎麼格。

關於這個問題,宋明理學的另一位偉大導師程頤給出了明確的答案:「今日格一物,明日又格一物,豁然貫通,終知天理。」

看明白了吧,只要你不停地「格」,用心地「格」,聚精會神地「格」,加班加點地「格」,是會「豁然貫通」的。

朱熹理論中最為重要的一個觀點,「存天理,去人慾」,這句話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則更為著名——「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大家要知道,朱熹的世界和我們的是不同的,這位哲學家的世界是分裂成兩塊的,一塊叫做「理」,另一塊叫做「欲」。

朱熹認為「理」是存在於萬物中的,但卻有著一個大敵,那就是「欲」,所謂「理」,是宇宙萬物的根本規律和準則,只要人人都遵循了「理」,幸福的生活就來了,那好處多了去了,天下安定了,世界和平了,宇宙也協調了。換在今天,這玩意兒還能降低犯罪率,穩定社會,那些翻牆入室的,飛車搶包的,調戲婦女的張三李四王二麻子,會統統地消失。最終實現和諧社會。

可是「欲」出來搗亂了,人心不古啊,人類偏偏就是有那麼多的慾望,吃飽了不好好待著,就開始思考一些亂七八糟的問題,搞得社會不得安寧。所以朱熹的結論是,要用客觀世界的「理」,去對抗主觀人心的「欲」,而這才是世界的本原。

通俗地說就是,為了追求理想中的崇高道德,可以犧牲人的所有慾望,包括人性中最基本的慾望。

這是一個對後世產生了極大(或者說極壞)影響的理論,到了明代,這套理論已經成為了各級教育機構的通用教材,也是大明王朝各級官僚們的行為法則和指導思想,在那個時候,朱聖人的話就是真理,沒有多少人敢於質疑這套理論。王陽明的那些朱聖人的追隨者一樣,對格物窮理深信不疑,每天格,見啥格啥,有一次對著自己家裡的竹子格了幾天幾夜,沒有格出理,他第一次對朱聖人的話產生了疑問。真正讓他有所想法是一次和禪師的談話,終於讓他領悟了一條人世間的真理:

無論何時,何地,有何種理由,人性都是不能,也不會被泯滅的。它將永遠屹立於天地之間。

正是從那一天起,王陽明意識到:朱熹可能是錯的。他開始明白,將天理和人心分開是不對的,人雖然有著種種的慾望,但那是正常的,也是合乎情理的,強行用所謂的天理來壓制絕不可能有任何效果。雖然他不贊成朱熹的「存天理,去人慾」,也不認可人心和天理的分離,但「理」畢竟還是存在的,只有找到這個神秘的「理」,他才能徹底擊潰朱熹的體系,成就自己的聖賢之路。

可是「理」在哪裡呢?在格物窮理的道路上徘徊了19年的王陽明,終於獲知了秘密的答案:「理」在心中。隨心而動,隨意而行,萬法自然,便是聖賢之道!存天理,去人慾?天理即是人慾。這是載入史冊的一瞬,中華文明史上一門偉大的哲學「心學」就此誕生。

知行合一是一個理論和實踐的問題,有人認為知易行難,懂得理論是容易的,實踐是很難的,有人認為知難行易,領悟道理很難,實踐很容易。比如朱熹就主張知難行易,這也好理解,按照他那個格法,悟道是很難的,但執行似乎是很容易的。

懂得道理是重要的,但實際運用也是重要的!這句話的真正意思是:要想實現崇高偉大的志向,必須有符合實際、腳踏實地的方法。這絕不僅僅是一句話,而是一種高深的處事和生活智慧,足以使人受用終身,所以它看起來很容易明白,實際上很不容易明白。心學四決:

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心學四決,流傳千古,至今不衰。王陽明認為,每一個人都有「良知」,應該用最恰當的「良知」去解決辦法。他認為「天理」就在每一個人的心中,要求人們「知行合一」,通過提高自己內心的修養和知識水平,去除自己的私慾與雜念,從而達到社會的和諧運行,即所謂的「致良知」;教化人們,應將道德倫理融入到人們的日常行為中去,以良知代替私慾,就可以破除「心中賊」。

他大膽地否定了封建倫理道德的死框框,死架子,而允許每個人根據自己的個性,去選擇適合自己的處事方法。所以他提出社會地位低下的人就不必為自己的粗俗而自卑,粗俗也並不影響一個人勤學苦讀,去當聖人。總有一天,粗俗的人照樣會同地位高的人一起平起平做。這一點打破了封建階級的階級論,為統治者不喜。他還提出在用兵上,要在變中講求效果,他常常把「便宜八事」(最省力地辦事),「期於成功」掛在嘴上,甚至提倡重用有才幹的貪財人士。這一點打破了封建統治者的道德觀念。

王陽明還特別瞧不起死守清規而不知變通的人。陽明雜著中曾記載了一件非常典型的事:補生傅鳳,因家境困難而無法養活年邁的父母和傻子弟弟,於是不顧性命日夜苦讀,因為吃不飽,再加上學業辛苦,竟然卧床不起,患了大病。要是按當時傳統儒家的思想,只講動機而不講效果,傅鳳的舉動可以說非常孝順,要受到世人的稱讚。可王陽明偏偏不欣賞,反而說他不孝順父母,如果人累病了,甚至累死了,父母弟弟又將無人供養,就算你動機再好又有什麼用?王陽明的「致良知」是王陽明一生提出的最後一個學說,是他心學體系中最成熟的部分,也是他對以前所有學說的最高概括和總結,是一種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

王陽明也為修身養性,培養良好的道德觀總結了一套非常好的辦法。這就是「靜處體悟,事上磨鍊。」當你閑暇無事時,要勤學讀書,從書中去體會別人如何克服名利的誘惑;也要自己思考,將好色,好貨,好名這些私利一一追究,搜尋出來,然後像貓捉老鼠一樣,斬釘截鐵,毫不留情地將它除去,又如同人們生病,一次就要拔去它的病根,讓它永沒有複發的機會。平時,在具體的事情中,也要時常告誡:克己奉公,善良正直,把它體現在一言一行之中。「良知」人人有,但是需要時時去保持。可惜的是,「致良知」的認識論並不適合於每一個人,並不是「人人心有仲尼」,並不是「誰人不有良知在」,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悟到陽明學說的真諦,後世許多人將王氏的學說歸為「心學」,斥為唯心之說,只是因為這世界上有太多的人假借「人人有良知」之說,卻不知道保持「良知」,於是隨心所欲,做些傷天害理之事,從而使人覺得心學之說是靠不住的。確實,靠不住的就是人心!

王陽明也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打法詭異,他從來不與敵人正面交鋒,都是聲東擊西,你往南走,他偏往北,經常搞得敵人暈頭轉向。而且甭管敵軍多出他多少倍,他都敢出兵,還喜歡使陰招,什麼挖坑、造假、虛張聲勢,到最後,許多人都被他的騙術嚇跑了。更為奇怪的是,即使他佔據優勢,把對手圍得水泄不通,也從不輕易進攻,而是把敵軍困在裡面,餓個半死,再誘使敵軍突圍,鑽入伏擊圈,才開始發動總攻。基本上這幾招一路下來,神仙都頂不順了!先後打敗了多處令朝廷頭疼的山賊盜匪,22天就平叛了預謀8年之久的寧王造反,創造了軍事奇蹟。但這位王兄卻並沒有師出名門,全是自學成才。可謂是軍事天才。

王陽明先生可以說是文武全才(射箭相當準確),先後清理匪寇,平定叛王,但政治手段一點不比那些大臣太監弱。當時正德年間的大太監劉瑾、江彬、張永,都鬥不過他,死的死、跑得跑、降得降,連內閣首輔楊廷和都鬥不過一個王守仁。反倒好多人被王守仁的正直大度而打動,成為他的學生。王守仁還是一個著名的文學家,文學才能突出,許多詩句至今流傳。最重要的是,王守仁一生為官清正,從沒有收過禮、也沒有送過禮,處處為老百姓著想。儘管他軍事才能突出,但他多次希望能不發動戰爭就不發動戰爭。

清末有人斷言,中國幾千年歷史上「立德、立功、立言」。顯著的人有兩個半!兩個人是指諸葛亮、王陽明,另半個人則是指曾國藩。在古人的心目中,王陽明能夠與諸葛亮這樣的人物並肩,這足可見王陽明的價值。

還有一個說法,中國有三個人可以稱為聖人:孔子、王陽明、曾國藩;也有人說,中國歷史之中,文人用兵當以三人為最,一是明代的王陽明,一是清代的曾國藩,一是當代的毛澤東。明史曾說:「終明之世,文臣用兵制勝,未有如守仁者也 」。且不論這些說法是否準確,但能與孔子、曾國藩、毛澤東等人相提並論,至少說明了王陽明先生聲名高隆的歷史地位。

從清代中興名臣曾國藩,到維新派主要人物梁啟超,國學大師胡適、再到早年的共產黨領導人陳獨秀,一個讓蔣介石最崇拜的人:心學大家王陽明,蔣曾三到陽明洞參悟!孫中山為探索救國之路曾潛心研究王陽明的心學!少年毛澤東曾服膺王陽明,對《王陽明全集》、《傳習錄》逐句逐字做批註!他們對王陽明先生,均十分敬佩。比如,梁啟超先生便著有《王陽明知行合一之教》,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因受 「知行合一」學說影響,毅然改名陶行知,郭沫若先生也是王陽明的崇拜者,著有《偉大的精神生活者王陽明》和《王陽明禮讚》等文。據說毛主席少年時就曾讀過王陽明的《王陽明全集》、《傳習錄》,並逐句逐字做了批註,另據王元化先生的說法,早年毛澤東的很多思想本來就同王陽明比較接近。他年輕時曾服膺王陽明,「求是」的思想,原本典出王陽明。後來毛澤東對王陽明的思想更是有所批判與創新,結合中國的實際,領導中國革命從失敗走向勝利。其發明的游擊戰打法,貌似和王陽明神出鬼沒的軍事打法如出一轍。八路軍紀律嚴明,要求幹部清正,處處為老百姓著想,「為人民服務」「精神文明」等思想和心學致良知的精神不謀而合。可是,1949年建國以後,王陽明的光環,卻消失得無影無蹤了。這或許就是現在的年輕人,不知王守仁為何人、王陽明有何思想的原因之一。

蔣介石也是崇拜王陽明的超級粉絲,在中國古代思想家學問家中,蔣介石最敬佩王守仁(王陽明)和曾國藩二人。蔣介石甚至改名蔣中正,中正的名諱出處來自王陽明心學中的「大中至正 」。蔣介石曾經三次到陽明洞參悟,敗退台灣後他對王陽明的研究愈發痴迷,他大約從 20世紀 30年代始,已非常推崇王陽明先生,尤其是對王陽明先生的 「知行合一」的思想,深為敬佩,並提出了他自己的 「力學 」主張。

1949年,蔣介石兵敗逃往台灣,不知何故,他對王陽明的研究愈發痴迷。有一件事,流傳甚廣,是說他改台北草山為陽明山的故事。比較可信的版本,仍是蔣介石當年侍衛趙秉鈺先生的回憶。蔣介石原先住高雄壽山,不久轉到台北草山,住草山賓館。據說,蔣介石初上草山之時,曾問身邊人,此山叫什麼山,身邊人說叫草山,蔣介石當即不悅。其實,他是很喜歡草山的,因為這個地方,很像他的家鄉奉化。他唯一不滿的是草山這個名字,「草山 」,似有 「落草為寇」之嫌。於是,他決定將草山改名陽明山,並親書 「陽明山 」三個大字。他的用意是清楚的,立志仿照當年王守仁先生貶謫貴州龍場的陽明洞悟道之舉,期待東山再起。

除此以外,他還要求兒子蔣經國苦學陽明心學。蔣經國學後亦佩服之,要求其部下以王陽明與蔣介石並列為最值得尊崇的導師。蔣介石和蔣經國用心學的道理治理台灣,幾十年下來台灣經濟獲得高速發展。心學不但在中國發揚光大,還飄洋過海到了日本、韓國等東亞國家。特別對日本學術界以很大的影響,日本一位八十三歲的高僧拄著拐杖顫悠悠地把陽明學說帶回日本,沒想到竟風靡一時,學者雲集,還分成了不同的學派,陽明學說更是間接地為日本明治維新起了思想上的鋪墊作用。小日本奉心學為圭臬,心學在日本的地位,幾乎相當於文藝復興之於中世紀,尼采超人哲學之於德意志。日本用心學理念教化日本國民,去除私慾講究團隊精神,改造國民素質,短短几百年從中國一個屬國發展為今天的世界經濟強國。在日俄戰爭中擊敗俄國海軍的日本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刻了一塊印章,一直佩戴在身,上面刻著「一生伏首拜陽明」。據稱王陽明紀念館的雕像,在蘭亭的墓地都是日本人捐贈修建。足見日本人對陽明先生的崇敬之情。由此可見,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一位隱形的大牛人,集哲學家、軍事家、文學家於一身,目前被公認「中國古代十大思想家」,但是在王陽明的一生中,他並不是把追求功名利祿,建立「事功」放在第一位,而是要做一個「大聖人」,追求道德修養人格的完善,並且把自己所學一點一滴教給眾人,讓「人人心中有定盤針」。因此,忙中偷閑或者落寞時的王陽明並沒有閑著,他開門受徒,著書立說,可謂桃李滿天下。作為教師,這一點恐怕值得學習。


推薦閱讀:

王陽明:世間的事,不動私心,才能做到不煩惱
簡單了解一下明朝的儒學大家王陽明的心學思想
王陽明:此心不動,隨機而動
為什麼今天我們還要讀王陽明

TAG:影響 | 心學 | 王陽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