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疏鈔菁華 第一集

2000.9.8-9.13 啟講於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 編號: WD05-001 / 共 5 次講演 【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疏鈔菁華》。諸位法師,諸位大德,諸位同修,阿彌陀佛。今天是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淨宗學會舉辦第十屆佛七的第六天。今天很難得有這個殊勝的因緣,在居士林五樓講堂跟大家報告,我們導師淨空老和尚所摘錄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疏鈔菁華》。這個因緣是導師今天到馬來西亞弘法五天,淨宗學會培訓班的法師都一起去馬來西亞弘法。在還沒打佛七之前差不多半個多月,淨宗學會的總務李文華居士打電話到台灣,請悟道利用這個空檔,就是這五天的時間,跟諸位菩薩說一些福建閩南語的經典,台灣同修講的台語就是福建閩南語。新加坡的菩薩在這兩天佛七當中,也有二、三位老菩薩在四樓遇到我的時候,請我講一些福建經。因為佛七下午四點到四點半(開示),只有三十分鐘,所以時間很短,無法跟大家講兩種語言,如果要說兩種的話,實際上只講了十五分,所以時間太短。因為這次有五天的時間,一天兩個鐘頭,因此福建經就在晚上講,從今晚開始到明天晚上,後天要做三時繫念,後天停一次,下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總共五晚。這五晚前面要先跟諸位介紹《勢至圓通疏鈔菁華》,就是《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這一章經是出自《楞嚴經》,《楞嚴經》二十五位菩薩代表二十五個修學法門,每一位菩薩代表一個法門,大勢至菩薩他所代表的是念佛法門。這一章經經文很短,只有二百四十四個字,比我們平常念的《般若心經》還短,《般若心經》有二百六十個字,「圓通章」這一章經只有二百四十四個字,所以比《般若心經》還要短。雖然短,但是這部經裡面的義理非常豐富。在清朝乾隆年間的時候,佛門有一位大德叫做慈雲灌頂法師,他將《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做了一個註解,叫做《疏鈔》。這個註解的經文很長,如果要依註解向大家報告一遍,每天講兩個鐘頭,也得講上一個月。每天講,講一個月。我們的導師將《疏鈔》裡面重要的部分摘錄出來,摘錄一條一條,總共摘錄了八十條,每一條都是菁華、都是重要的,每一條內容都非常的精彩,所以叫做菁華。一些內容特別重要的,我們就多講幾句,深一點的就多講兩句;比較淺的,一看一聽就明瞭,我們就少講一點,念過就可以。但是,這也得看情形,因為這次的講座主要是針對老菩薩。佛七當中有很多老菩薩來參加,年紀最大的也有九十歲,是不是有超過九十歲的,我就不知道,這沒調查,但是那天我問了一位老菩薩,他九十歲了,所以這次講座主要的對象是老菩薩。因為現在比較年輕的人,已經很少聽得懂福建話,這在新加坡、在馬來西亞、在台灣都有這種情形,從小學念書一直到大學都講國語,回到家裡如果父母沒跟他講,他就不會講了,所以現在在台灣有很多年輕人不會講福建話。因此現在台灣政府就再提倡講福建話,現在學校也開了一門課,小孩都不會講。在新加坡可能就愈來愈少人會聽、會講,這一代年紀較大的人如果過世了,可能年輕一代以後就聽不懂福建話了。所以在這裡講福建話,因緣也非常難得、非常殊勝。我記得第一次來這裡講經,是在一九九六年,四年前,一樣在居士林,那時候還沒有辦培訓班,時間比較長,講了二十多天,介紹一部《無量壽經》。這部《無量壽經》在台灣因為還沒有講過台語的,就是還沒人講過福建話的,所以有很多老菩薩聽了很歡喜,流通也很廣,這個功德也是淨宗學會居士林這裡發起的。現在請大家看第一頁,老菩薩不用看講義,沒有關係,聽就好了,聽得懂聽不懂都沒關係,聽懂也聽,聽不懂也聽,聽久就會懂,所以不用每句一定都聽懂,所以這個沒有關係。有講義的同修可以看講義,講義菁華的第一頁,一開端是介紹經題:【楞嚴者。一切事究竟堅固也。】『楞嚴』叫做首楞嚴,中國古人使用言語文字喜歡簡單,不愛囉嗦,講話和文字簡單、扼要、明瞭,標準在這裡,所以往往把前後的字都省略掉。所以我們講楞嚴,是簡單講,兩個字而已,楞嚴;若是詳細講,就是首楞嚴。這個名詞是印度話,印度梵文的音譯,印度音翻作中文的音,它的意思是『一切事究竟堅固』。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一切事」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一切事物,我們看到人、看到動物;看到樹木、花草,植物;看到山河大地、日月星球,礦物,這都是堅固。「堅固」是指不會壞掉、不會變化的,這些一切都是堅固。但是這句話我們聽不懂,哪有堅固?在我們的經驗、觀感當中都不堅固,都是無常的,很脆弱的。動物有生老病死,我們人,包括一切動物,出生就會老,老了就會生病,生病之後就會死,所有的動物都是一樣。植物有生住異滅,植物是我們看到的樹木花草,花開花謝,花會開、花會謝、會凋零,生住異滅,會變化。礦物,我們住的地球也有成住壞空,有一天我們這顆地球也會爆炸、也會壞掉,壞掉就碎掉、就空了。所以礦物山河大地有成住壞空,在我們感覺當中怎麼會堅固?因此這裡說「一切事究竟堅固」,我們就不懂。而佛告訴我們,一切法究竟堅固是事實真相,我們今天看到萬法無常,無常的相是幻相不是真相,屬於假相。實在佛在經論裡面把這個原理告訴我們,為什麼我們看一切萬法是無常的、是生滅的?生滅就是無常,因為我們觀察事物的心是個生滅心。我們心的念頭,一個念頭起來,一個念頭滅,這個心叫生滅心。一下想東一下想西,想前想後,念頭一生一滅、一起一落,這就叫做生滅心。生滅心不是真的,不是真的就叫做妄心,假的不是真心。我們現在用的心是妄心,不是真心,真心沒有生滅,換句話說,真心沒有念頭,就是沒有妄念,如果有念頭那叫做妄念,虛妄不實。無念才叫做正念,正念是無念。無念不是指什麼念頭都沒有,現在開始都不要想,什麼都不知道,人家問我們這是什麼?不知道,這樣是不是正念?如果我們這樣想就錯了。這樣叫做什麼?經典告訴我們,這叫做無明,什麼事情都不知道叫做無明,也不是正念。正念是無念。無念是什麼意思?就是沒有妄念,但是對外面這些事物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沒有一樣不知道的,沒有一樣不明瞭,清楚明瞭之中又沒有妄念,這個念就叫做正念。所以我們不能聽錯了,無念,什麼都不知道是無念,這樣就錯了,那是叫無明,不是無念。無念是沒有妄念,但是對外面的這些境界,是非善惡,真妄邪正,利害得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沒有一樣不明瞭,這才是正念,這才是真正的無念,所以不能誤會,這才叫真心。我們本來的心就是這樣,我們現在用的心是妄心,不是真心。所以真心是活活潑潑,不是死的,不是死板的。諸佛菩薩真心顯露,所以他看到一切法的真相,他用真心看外面這些境界就看到真相,宇宙人生的真相。佛告訴我們,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不生不滅,沒有生滅的。不像我們所看到的,人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有成住壞空。如果用真心看就不是這個樣子,看到一切都不生不滅、都究竟堅固,這才是事實的真相,這才叫做究竟堅固。這個道理非常深,事非常之廣,都在《大佛頂首楞嚴經》裡面,《楞嚴經》將這個道理、事實跟我們說得很詳細、很明白。這部經在佛教裡是屬於開智慧的一部大經,中國古人常說,一切經當中開慧的楞嚴,如果要開智慧要讀《楞嚴經》;成佛的《法華》,想成佛要讀《法華經》,《妙法蓮華經》就是《法華經》,簡單講叫做《法華經》。《法華經》裡面講成佛的事理最為透徹,《楞嚴經》裡面專門講開智慧,就是跟我們講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不生不滅,不生不滅就是究竟堅固,這就是這部經主要要談的一件事。請再看下面:【圓通者。聖性法門。無不通也。】『圓』是圓滿,『通』是通達而無障礙。你如果是證得清淨心,清淨心就是禪宗講的明心見性,見性之後六根起的作用就沒有障礙,盡虛空遍法界我們的眼睛都看得清楚,耳朵能聽得清楚,所以六根的作用就圓滿、就圓通了。這是用,起的作用。可見這個經題裡面顯示法門確確實實是無比殊勝廣大。不生不滅的事情,以及一切圓滿通達的智慧,佛說了,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分,每個人都有。既然每個人都有分,現在我們怎麼會變得迷惑顛倒?現在我們不要說如何通了,一張紙擋在眼前,前面就看不到、就不通了。這是什麼原因?佛告訴我們,這個原因是因為我們自己在自心裡面產生了兩種障礙,把我們的德能障礙住了,如果將這兩種障礙去掉,我們的智慧德能就又恢復了。這兩種障礙是什麼?經上常講,煩惱障、所知障,這是兩大障礙。所知障從哪裡來的?佛在《華嚴經》說得很好,是從妄想來的,妄想累積就變成所知障;煩惱障從哪裡來的?從執著來的,執著累積就變成煩惱障,這是《華嚴經.出現品》上說的。佛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換句話說,我們每個人、每個眾生都跟諸佛如來一樣,沒兩樣。今天會變成凡夫是什麼原因?「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原因就是在妄想執著。這是佛一句話把凡夫的病根說破了,我們的病根就是妄想執著,這樣變成了所知障、煩惱障。佛法整個的修學就是將這兩種障礙去掉而已,除了去這兩種障礙之外,沒有別的事情。用什麼方法去二障?方法就太多了,所謂是八萬四千法門,法是方法,門是門徑。又跟我們說無量法門,方法門徑很多,我們在很多方法裡面,大勢至菩薩介紹我們一個方法,這個方法是他自己用的,用得非常有效果。所以下面:【勢至。啟教之人。】他開啟我們、教導我們,教導我們在這麼多方法裡面選擇一種,這一種一定適合我們的根性、適合我們的程度、適合我們的生活環境,讓我們在一生當中,很短的時間裡面一定能夠得到。自己希望得到的效果,他用什麼方法達到這個效果?念佛,念佛是修行的方法。大勢至菩薩這一段開示文字不多,只有二百四十四個字,比《般若心經》還短,剛才跟諸位報告過。文字少,雖然少,它的義理真是無比的豐富,它的義理決定超過《般若心經》,不在般若《心經》之下。下面說:【義括淨土諸典。】淨土宗所有的典籍都不能超越「圓通章」的範圍。【教機法喻。生佛感應以遍含。】這是說它廣大,雖然這一章文字不多,它能包含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門。不只包括世尊所說的,乃至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說的無量無邊法門,也不能超越這二百四十四個字,所以實實在在不可思議。【自他因果而該徹。】『自』是自己修行證果,我們自己修行證果;『他』是指一切諸佛如來,已經證果的人。【作心境之月燈。聖凡之舟楫。】這是譬喻,『燈』是光明,像船行駛在大海中,船要行駛回來,要入港口,要看燈塔,燈塔就是指引船的方向與目標,指引我們一條光明的歸宿,『舟楫』的意思也是一樣,就是這個意思。下面一段摘錄大師前面的開導:【念佛教興。具多因緣。】我們把它念一念,總共有十種因緣。十種因緣指念佛這個法門,在盡虛空遍法界為一切諸佛如來、一切菩薩他們所共同讚歎的、共同宣揚的,這是非常殊勝、非常不可思議。原因在哪裡?這十條大概可以都包括了:【一。指出捷徑修行門路。】我們每個人修行都希望證果,能夠證得道果,而且都希望能夠快一點,希望快速能夠證果。這一個法門是最快速的,在所有法門裡面最快速、最快的,沒有比這個法門還快的,所以它是捷徑。『捷徑』的意思,「捷」是快速,「徑」是近路,最快速又最近的一條路。【二。直示當人念自心佛。】這在後面會講到,念佛有四種。『念自心佛』,就是念實相佛,實相念佛。實相念佛我們現在雖然做不到,現在我們用的是持名,持名念到功夫深的時候跟實相就相應,這是很不可思議的,由持名不知不覺就契入實相念佛,念自性佛。持名就是我們現在念的阿彌陀佛,或者是南無阿彌陀佛,我們現在念的方法就叫做持名念佛。我們用持名念佛一直念下去,不知不覺就契入實相,所以持名念佛通實相,這個非常殊勝。【三。欲令悟入佛之心性。】我們念阿彌陀佛跟念他佛,阿彌陀佛就是他佛,念他佛念久了,念到身心清淨,自然就悟入自佛。自佛就是自己的佛,自己的心性,自佛就是我們的自性,禪宗講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所以心性是自佛,心性就是自己的佛。佛是什麼?就是我們的自性。下午有一位同修寫一個問題問我,他說我現在是人又不是佛,如果說我是佛又覺得怪怪的。下午沒有時間解釋,這個要講,講三天三夜也講不完。你怎麼不是佛?你不是佛怎麼作佛?實在講,人人都是佛。佛是什麼?佛就是心。你有沒有心?大家都有,哪個人沒心?沒有心的人舉手,大家都有。這就證明你有心,有心就可以作佛,佛是心做的。我們本來就是佛,現在為什麼變成凡夫不是佛?就是迷惑顛倒。怎麼樣迷惑顛倒?我們有妄想、有執著,所以本來是佛現在變成凡夫。迷惑顛倒的佛就叫做眾生,佛是開悟的眾生,我們如果開悟,悟入佛之知見,我們就是佛。說這些比較深,老菩薩愈聽愈不懂,所以我們講簡單的,講聽得懂的。我們在念阿彌陀佛的時候,這個時候你就是佛,你心裡沒有別的念頭,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沒有其他的念頭,只有阿彌陀佛這一念,你現在就是佛。你現在念他佛,念久了,你自己就成佛了。過一下把阿彌陀佛忘記了,胡思亂想,又變成人了;一下又想起來,不行,要趕快念佛,又作佛了。所以每一天自己要提高警覺,有多少的時間在作佛、多少時間作人?所以你來打佛七不是完全作人,你也有幾分鐘作佛(至少、最少),阿彌陀佛念六天,我們說六分之一,最少也有一天作佛,五天作人。所以你把阿彌陀佛忘記了,你又變成人,阿彌陀佛想起來,又開始念,你就又開始作佛了。如果念佛的時間不間斷,一直保持下去,這樣你就成佛了。所以成佛困難嗎?不困難,只要你不要把阿彌陀佛忘記,世間的這些雜事不要放在心裡,放在心裡唯一的念頭只有阿彌陀佛,這樣你這一生,不用多久,保證你作佛。現在你念佛的時候就作佛,不是等到往生,等到去西方極樂世界才作佛,現在就作佛了。這點我們要了解、要明瞭。現在事情講清楚,你們要作人還是要作佛,你們自己決定,這個別人無法替你決定。所以下午那位同學說,又是人又是佛?統統都有,十法界都有,所以一切唯心造,都是我們心想,我們心去造出來的。十法界之中作佛最殊勝,要怎麼作佛?念佛就作佛,我們選擇念佛這個法門,就是教我們直接作佛,所以這條路是最近、最快速的成佛之道。【四。為顯生佛心無差別。】剛才說過,眾生跟佛是同一個心,這個心叫真心。真心是一個,妄心才有差別,真心沒有差別,這是教我們見真心顯本性,用念佛這個方法。眾生、佛、心這三樣沒有差別。【五。度脫凡外橫超三界。】這個法門特別殊勝的地方,就是從這裡顯示出來。我們修學其他的法門,為什麼一生當中很難成就?最難的就是出三界。三界怎麼來的?三界是煩惱變現出來的,煩惱如果不斷,三界就出不去。這個煩惱是指什麼?煩惱要講的話就太多太多了,佛在講經的時候,把無量煩惱歸納成兩大類:見、思煩惱,見是見解錯誤,從錯誤的見解當中產生的煩惱;思是思想,對宇宙人生很多事物都想錯了,從想錯當中產生很多很多的煩惱,叫做思的煩惱。前面是見的煩惱,見思煩惱如果不斷,三界就出不去。譬如見的煩惱,見就是見解、看法。第一個身見,我們的身體都認為這是我的,身是我。哪一個眾生不把身體當成自己?人人都指身體是我,這是我的。這個見解,佛告訴我們這是錯誤的,決定錯誤。這個身不是我們的,這個身要是我們的,我們自己就能夠做主,想不老就不老,想不病就不病,想不死就不會死,這才是我們的。我是主宰的意思,我們自己能夠做主的,這才是我;我們自己不能做主的,這就不是我,這叫做無我。所以身見,佛告訴我們是錯誤的,這個決定錯誤,這個見解如果沒有轉過來,問題就很多。思是思想,佛將思的煩惱歸納成五大類:貪的念頭,貪心,貪的想法;瞋恚的想法(就是發脾氣),愚痴的想法,我慢的想法,對於聖教懷疑的想法,這都是錯誤的,貪瞋痴慢疑,你有這些東西就一定出不了三界。由此可知,修學任何一個法門,都必定要將見思煩惱斷掉,這樣才能夠超越三界。我們自己想一想,這一生當中修行,有沒有能力出三界?參禪功夫再深,禪定功夫很高,一打坐盤腿能夠入定三個星期、一個月、三個月,這種功夫我們一般人看來,這個功夫很了不起,這個功夫不錯了。但是煩惱如果沒斷,縱然得禪定,以後往生到哪裡?往生到四禪天,就是色界天。色界天在三界裡面,三界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這叫做三界,色界在這當中。所以參禪如果沒有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就出不了三界,將來最多能夠生到四禪天,再高生到四空天,這是我們一定要知道。從這個道理事實來觀看,這樣說起來,我們這一生學佛,要靠自己的能力修行斷見思煩惱,可以說是沒希望。在我們一生當中,短短幾十年當中,要做到斷見思煩惱,根本就做不到,做不到要脫離六道輪迴出三界就沒希望、就不用想了。幸好佛菩薩還有一個法門為我們開示,這個法門是什麼?念佛法門。念佛法門不用斷煩惱,不用斷惑,就是可以帶業往生,我們才有辦法。見思煩惱一品都沒斷,只要具足信願行,也可以橫超三界,也可以往生淨土不退成佛。跟諸位說,只有這一個法門,八萬四千法門、無量的法門,只有西方淨土這個法門有帶業往生的,其他的法門都沒有,你查遍《大藏經》找不到,沒有第二條,只有這一條路。所以我們修學這個法門,不用斷煩惱,我們就統統得度了。所以我們修學這個法門有一個方便,煩惱這麼多,實在講煩惱的品數、煩惱的性質、煩惱的作用,你如果沒有認識清楚,實在講伏都伏不住,怎麼可能斷?就像昨天跟諸位報告的,煩惱就好像小偷,你要抓賊,你要認識哪一個是賊,不能亂抓,抓錯不行!真的賊抓不到,不是賊你卻把他抓起來,到最後你家的財產就被賊偷光了。我們修行也是一樣,我們對煩惱都不認識,要怎麼斷煩惱?好像要抓賊,哪一個是賊你都不認識,要抓哪一個?這就麻煩了。念佛的一個方便,你不認識沒關係,你不要管它,所有的念頭起來都換成阿彌陀佛,這樣就解決了,這比較簡單,不用那麼麻煩。所以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念佛這個法門最殊勝。倓虛老法師《念佛論》裡面記載一個補鍋和補碗的,這個算起來跟他也有師兄弟的關係。他去學教(就是學講經),他的老師叫做諦閑老法師,在中國浙江寧波觀宗寺,在那裡講經說法,倓虛老法師跟他學經。諦閑老法師是學天台宗,倓虛老法師也去學天台,在觀宗寺住一段時間,在那裡他所看的到事情看得很多,詳細記載在《影塵回憶錄》。他講了一個故事,這個故事也是真的,諦閑老法師收了兩個出家的弟子,一個參禪,一個念佛。參禪的徒弟有結婚,結婚以後生了一個女兒,以後出家了,他很喜歡參禪。喜歡參禪,諦閑老法師那裡是學天台的,修天台宗止觀,他喜歡參禪就把他送去鎮江江天寺。那個寺在江的中央,四邊都是水,中央有一個島,那間寺就蓋在島的當中,旁邊都是水。參禪參了十幾年,有相當的功夫,升到首座和尚。首座和尚相當於現在寺院的維那,地位很高,平常能夠代替老和尚講開示,信徒也很多,大家都來皈依、頂禮供養,供養紅包,名聞利養就來了。修行人如果功夫不夠,名聞利養一來就迷惑顛倒,迷在名利當中,他的功夫就退轉了。他功夫退轉之後,常常想要自殺,因為那個寺剛好在江的中央,常常要去跳江,頭一次、兩次去跳江,被人看到把他救起來。以後江天寺的住持常要派人看著他,首座和尚以前不曾這樣,現在怎麼怪怪的,一直要去跳江,這是什麼原因?就是他出家的時候,他俗家的同修(他的太太)不同意,但是他堅持去出家,以後他太太去跳江自殺。自殺以後,她的冤魂跟著他,跟了十幾年,他出家的時候道心非常堅固,參禪參到有相當的功夫,有道心,護法神保護他,他太太的冤魂無法靠近他,所以十幾年來雖然跟著他,無法去干擾他,無法去傷害他。到今天名聞利養現前,道心退了,護法神就走了,護法神一離開,他太太的冤魂就靠近他了,一靠近他就一直想要跳江自殺。以後整間寺的人被他鬧得亂七八糟,不得已寫信請人送到寧波觀宗寺向諦閑老法師報告,說你的徒弟最近一直在鬧自殺,請他派人來帶回去,他們無法處理。諦閑老法師聽到這個事情,親自到江天寺接他的徒弟回來,接回來之後,古時候坐船,船裡面有床有上下鋪,諦閑老法師睡下鋪,他的徒弟睡上鋪。一路回來沒什麼事情,平安無事,這也是諦閑老法師有德行,這個冤鬼也不敢靠近。回到寧波觀宗寺,因為他的徒弟在江天寺做到首座和尚,所以回來之後,因為寺院有講究身分地位,所以讓他住單人房,早晚課他可以隨喜參加,他想參加也好,不參加也可以,讓他自由。有一天吃早餐,這個徒弟沒有起來吃早餐,諦閑老和尚覺得很奇怪,沒有參加早課,因為寺院早課都很早,一般都是一大早四點半,沒有參加早課沒有關係,連早餐都沒起來吃就說不過去,所以就派人去房間叫他。但是去到他房間,門是反鎖的,打不開,叫門叫很久裡面都沒有人應,之後繞到他的房間後面,看到他窗戶打開。寺院裡的人又報告諦閑老法師,諦閑老法師一聽,糟了!是不是從窗戶跳出去,又跑去跳江了?結果派人去找,找了二里多的路,他的屍體果然在江中浮起來,已經死了。死了就把屍體扛回來觀宗寺,老和尚照一般佛門的慣例做佛事超度他。他的女兒也長大了,這一天來到觀宗寺,哭哭啼啼來找諦閑老法師,說她是某人的女兒,昨天晚上做了一個夢,夢見她的爸爸媽媽去上任了。老和尚說去哪裡上任?上什麼任?她說:我們附近有一間土地公廟,她爸爸當土地公,她媽媽當土地婆。土地公,台灣的同修都知道,但是我在新加坡跟馬來西亞看到土地公廟的土地公,這裡叫做大伯公,大伯公跟台灣的土地公一樣的。這裡叫大伯公,跟土地公有什麼差別,我就不知道了,這要進一步研究。但是土地公我覺得這裡一定也有,因為都一樣,老老的,有鬍鬚,土地公。去做了土地公跟土地婆,諦閑老法師聽到這裡,想到這個徒弟很不容易出家,修行修十幾年,參禪參到有一點功夫,做到首座和尚讓信徒恭敬供養,道心退轉,被太太冤魂纏身,結果去跳江自殺,參了幾十年禪,參到最後的下場是去做土地公。超度他的時候,諦閑老法師就告訴這個徒弟,「現在超度你,你顯個靈給我們看看」。說完以後,說也奇怪,超度佛事的桌子前面就有一個小旋風轉了很久,諦閑老法師知道這是他的徒弟,他徒弟的靈魂有來;知道你有來,把超度佛事的功德迴向給他。這是倓虛老法師說他在諦閑老法師那裡學經,看到他的老師剃度的徒弟參禪,到最後去做土地公。另外一個徒弟是念佛的,這個徒弟不識字,四十幾歲才出家,是諦閑老法師小時候的玩伴,小時候一起的玩伴。諦閑老法師的家庭是富貴人家,很有錢,所以諦閑老法師的教育程度比較高,讀書讀得多,以後出家。這個小時候的玩伴家裡很窮,沒有讀書,以後替人補鍋、補碗,賺一點工錢過日子,生活很艱苦。有一天來找諦閑老法師,這個小時候的玩伴那時也四十幾歲,找諦閑老法師,知道諦閑老法師在觀宗寺已經出家,來找他,求他剃度。諦閑老法師看到他來,聽到他要剃度,他看一看他說:你一個字都不認識,寺院裡面早晚課,五堂的功課經那麼多、咒那麼多,你不識字,在寺院要誦經持咒都做不到,而且已經四十幾歲,要學也太遲了。所以諦閑老法師就跟他說,你還是別找我的麻煩,還是去做你的生意,好好的去做生意,賺錢。但是這個小時候的玩伴很堅持,他說做人很苦,人生很痛苦,他一心一意要出家。他說:只要你幫我剃度,你說什麼條件,我都答應,你叫我怎麼做我就怎麼做。諦閑老法師後來被他說得沒有辦法,答應他了。答應他之後,諦閑老法師跟他說,你要答應我三個條件。他說:只要你幫我剃度,再多的條件我都會遵守,不要說三個條件。諦閑老法師跟他說,只要三個條件,第一個條件,你剃度之後不要住在寺院裡面,因為住在寺院裡面,每天要誦早晚課,不識字就不會誦,不會誦經寺院裡面的住眾看他就討厭,人家看到會起煩惱,所以第一要他不要住在寺院裡。不要住在寺院,要住哪裡?諦閑老法師告訴他,我在鄉下幫你找一間破廟,大陸有很多小廟沒有人住,這種小廟現在還很多,沒有人住,整修一下,找一間小廟住下來。本來我也是要找一間來住,我參加新加坡淨宗學會第三屆培訓班,第三屆的同學也有很多個,現在留下的有二、三個,寬容法師、法融法師、覺法,他們都是第三屆的,算起來是同學,還有一個果卓法師在九華山。我來參加的時候,我就跟果卓法師聊天,我說你從哪裡來的?他說九華山。我說:聽說九華山的寺院很多,現在小廟沒人住的很多,不然你幫我找一間,我可以去那邊閉關。他回去真的幫我找,找到了。我去九華山的時候很忙,時間很短,他叫我去看那間廟,結果我都沒有時間去看,有時間再找一天去看看,選一間比較舒適的破廟來住也不錯。大陸現在破廟、小廟還很多。諦閑老法師告訴他,我幫你找一間小廟,你去住那裡,我請兩位老菩薩幫你煮飯,找幾個護法送點米、送點菜。老菩薩幫他煮兩餐,中餐跟晚餐,早餐他自己處理。這是第一個條件。第二個條件,他說你也不要去受戒,以前大陸受戒的戒期五十三天,非常辛苦,規矩很多。他說你去那邊一定會犯規,犯規就會被趕出來,你就不用去受戒,剃度就好,不用受戒。第三個條件,就是去住這間小廟,你只要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念累了就休息,精神恢復繼續再念。他說你這樣一直念,其他的你都別管,一天到晚只要念這句阿彌陀佛,念佛、吃飯,吃飯、念佛,像四樓這樣。現在四樓念佛、吃飯,吃飽了再上來念,念累了就去睡覺,睡醒再繼續念。這個補鍋的這樣念,念了三年,因為過去鋪鍋子是挑個擔子,新加坡有沒有那種擔子我不知道,以前台灣有,現在可能看不到。挑一個擔子到鄉下幫人補,別人的鍋子、碗破掉了,補一補還能用。但是現在的人鍋子破了就丟掉,再買一個新的,不用補的,所以現在看不到這種補鍋的。我以前小時候在台灣還看過補鍋的,小時候曾經看過,現在不曾看到了。補鍋,當然擔子挑出去都是用走的,用兩隻腳走,所以他這兩隻腳的腳力很有,走路不會痠,所以他念佛怎麼念?都是繞佛。像四樓那樣,邊念佛邊走,我們如果走一個鐘頭腳會痛會痠,他整天走都不會痠,他以前就是挑個擔子四處跑,所以他念佛就是這樣,在小廟一直經行念佛。聽老法師的指示,念累了就去睡,睡醒了繼續念,請一個老菩薩給他煮兩餐,請幾個護法供養他一點米、供養一點菜。這樣念了三年,有一天告訴煮飯的老菩薩說:明天不用替我煮飯了,我要出去一下。煮飯的老菩薩想,這個師父在這裡住了三年,沒有出去過,每天都在這裡,可能在這裡住久了,有人要請客,所以叫她不用來煮飯。到了第二天,老菩薩沒有來煮飯。又過了一天,這個煮飯的老菩薩想,去看看,師父應該回來了。上前叫門沒人回應,進去佛堂裡面,那個佛堂小小的一間,門也沒有關,叫也沒人應。一直找到最後,找到他的房間,看到這個鍋漏匠站在房間,面向窗外,一手握著灰,灰裡面有錢,古時候的錢很大,銀兩很大,一手捏著錢。這個煮飯的老菩薩走近一看,師父沒有呼吸了,站在那裡,看了嚇一跳,這位師父死了。還沒看過人站著死的,所以很害怕,叫那些護法大家過來看,大家看了沒人敢處理。以後大家商量派人去請他的師父,去寧波觀宗寺請諦閑老法師來處理他的後事。古時候交通不方便,這樣一去一來要三天,古時候都是用走的,往返需要三天。三天後諦閑老法師到了,看到徒弟站著往生,老和尚看了很讚歎,他說:沒枉費你這一生出家,天下名山大寺院的住持都比不上你,你今天念佛往生西方去作佛,非常的難得,非常的讚歎。他手上拿著灰裡面的錢是以前做生意存的,做生意存了一點錢,平常放在,古時候大陸上的痰盂,有錢人買比較漂亮的痰盂,沒錢的人訂個盒子放點灰,痰就吐在灰裡面。他的錢就放在灰下面,沒人知道,也沒人去偷。他也沒有什麼東西好偷,所以他那間廟,從來不關門的。到要往生之前,他自己預知時至,知道哪一天要走,所以他把錢拿在手上,意思是說,拿這些錢去處理他的後事。所以諦閑老法師看到這樣,非常讚歎,念佛念三年,往生西方去作佛了。這就是倓虛老法師說的,諦閑老法師兩個徒弟,一個參禪的,參到最後去做土地公;念佛的,念到最後到去西方作佛。這在倓虛老法師佛七開示裡面,在香港舉辦佛七講的公案故事,這些都是事實。這個鍋漏匠,補鍋補碗的,他念佛三年怎麼成就的?主要原因就是聽話,老實念佛。因為他不識字,所以比較老實,也聽老師的話,人生的苦也吃了不少,酸甜苦辣吃盡了,所以萬緣放下,一心念佛,這樣念三年念成功。說到這裡,也不是不識字的就一定老實,我也看過不識字不老實的。大概在館長往生前一年、二年,差不多三、四年前,從花蓮來的一位老菩薩,六十幾歲,不識字,很勤勞,到道場幫忙擦地、洗碗,很勤勞,人也很壯碩,很勤勞,很發心。我看她應該是老實人,那時候我在圖書館做當家,要來出家的,都要先經過我這一關,去圖書館要先問我,我覺得可以,向館長報告,館長如果同意才能收,請師父剃度再收。我看她年紀這麼大了,有沒有出家無所謂,她堅持要出家。後來我說,我也不要障礙妳,在這裡出家要館長同意,我介紹妳跟館長認識,館長要收妳就出家。但是我有跟她說了一個條件,因為我常聽老和尚說鍋漏匠的故事,所以我也跟她說這三個條件。其中有一個條件,沒有叫她去住小廟,是叫她去住圖書館,因為她都在那裡幫忙工作,洗碗、擦地、擦窗戶,她發心要做這些。我說做這些很好,修福。其中我跟她說,妳年紀大了,剃度就好,學鍋漏匠不要去受戒。她聽了很歡喜,只要能剃度,不受戒沒關係,能讓我念佛,有工作讓我做就好了。我說好,妳能同意不受戒,這樣事情比較好辦,不一定要去受戒,我勸他學鍋漏匠,又不識字,一心老實念佛就好。出家之後沒多久,又有幾位年輕的女眾來出家,出家的女眾比較年輕,館長就送他們去受戒。她看到別人去受戒,心就癢癢的,就不好受,就一直哭,哭得很傷心。我問她說:妳在哭什麼?她說:別人去受戒,她不能去。當時我不是跟妳說別去受戒,要學鍋漏匠念三年站著往生嗎?妳不是說好嗎?她說:現在不同了,現在看到別人去受戒,受不了,她也要受戒。那時候我心想要學鍋漏匠也不簡單,嘴巴說老實念佛,心裡卻不老實。所以也不是不識字的就一定老實,她也不識字,我看她也不老實。到最後一直哭沒辦法,我說妳哭得這麼傷心,乾脆去找館長,館長說好,妳就去受戒,要受幾遍都沒關係,多受幾遍。所以老實念佛,鍋漏匠怎麼能念到站著往生?就是老實。鍋漏匠如果不聽師父的話,看人受戒,他也要去受戒,決定不能往生。所以老實非常重要。但是別人老不老實與我們沒關係,現在要回頭問我們自己,我們老不老實?這個才重要。台北道場隔壁的陳居士,我常說,我走到哪裡都常提起這件事。陳居士聽到老和尚講鍋漏匠,他一心一意很想當鍋漏匠,去年我帶他去杭州東天目山,天目山那邊聽說感應很多,就上去了。我說這裡空氣最好,自然環境都沒有被破壞。齊居士看到陳居士,一樣稱呼他老菩薩,說要蓋一間寮房給他住,讓他做鍋漏匠。我說:乾脆你就住在這裡做鍋漏匠。他說:再慢一點。他的店賣美術燈的,他的店名叫燈王,那間燈王還沒放下。我說:你這間店如果不放下,你要當鍋漏匠,困難。但是他每次遇到我,他就是說要做鍋漏匠。我說要做鍋漏匠,你這間燈王要趕快放下給你的兒子,你都不要管,你如果沒有地方,我幫你蓋個寮房讓你做鍋漏匠。我一樣像諦閑老法師請兩個老菩薩煮飯給你吃,你吃飯念佛,念佛吃飯,這樣就好。但是沒有辦法。所以這個鍋漏匠真的不簡單,我們聽故事,聽了好像很簡單,但是實際上自己要做,才發現原來我們自己放不下,鍋漏匠能成功是他能放下,不同之處在這裡。故事說到這裡就好,下面看第六:【六。接引權小圓成佛果。】『權』是權教菩薩,『小』是小乘聲聞、緣覺,這一類人比我們高明,出了三界,雖然出三界,他想證得圓滿的佛果不容易,非常非常的不容易。以圓教來說,阿羅漢、辟支佛的功夫只等於圓教七信位的菩薩,七信再上去八信、九信、十信,再上去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再加上等覺,還有四十四個階級,他才能成佛。那要修多久?佛在一般經上說,三大阿僧祇劫。諸位要知道,三大阿僧祇劫是佛的方便說,不是真的;真的是《華嚴經》上說的,說真話,要多久?無量劫,不是三大阿僧祇劫就能成功。這樣說起來,佛是不是打妄語?不是的。三大阿僧祇劫到底能不能真正成佛?能成佛。成什麼佛?天台宗說的,藏教佛,藏教佛的地位還不到圓教初住的菩薩,是這樣的一個成就。所以這些人要教他成究竟圓滿佛,要怎麼做?要勸他念佛求生淨土,生淨土成圓滿佛就快了。這一樁事情我們一定要知道。究竟快到什麼程度?大家讀經要細心,三經都說得很清楚、很明白,西方世界阿彌陀佛成佛以來,建立西方世界到今天十劫,我們念《彌陀經》都可以看到。十劫在我們世間人看來是很長的時間,但是比起三大阿僧祇劫,十劫就顯得太短太短了。這十劫當中,你看經上跟我們說,西方世界「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數量無法計算。上善就是等覺菩薩,圓教的等覺菩薩,等覺以下就是十地菩薩以下,都稱作善人。上善是等覺菩薩,換句話說,都已經成佛,候補佛。這些人修多久成就的?都是十劫當中成就的。如果我們再仔細觀察,才知道西方世界殊勝無比,真正不可思議。因為經裡面明白告訴我們,西方世界修行證果的人,如果做一個比例來說,數量最多的是等覺菩薩,最多就是超過半數,這才算是最多。十劫的時間成就的,所以到西方成佛的時間就縮短了。縱然你是下下品往生,佛在《觀無量壽經》說的,下品下生多久時間成佛?十二劫,這是最久的。十二劫成就究竟圓滿佛,跟三大阿僧祇劫成一個藏教佛,藏教佛跟究竟圓滿佛相差得很遙遠。所以往生到西方世界成佛最快速,而且是成就究竟圓滿佛,不是成藏教佛、通教佛、別教佛,是圓教的佛果。這是接引權小,權教菩薩、小乘聖者圓成佛果,勸他念佛往生西方,這條路最快、最快速。【七。充足三輩無有疑悔。】『三輩』是上中下三輩,《無量壽經》裡面三輩往生,「三輩」展開就是九品,這是一個講法;第二種講法是一切眾生有三種根性,上根、中根、下根。這兩種說法都說得通,斷除疑惑,絕無疑悔,決定沒有後悔,為什麼?理論事實都清楚、都明白,可見這不是迷信。【八。利益今後周遍無盡。】這是事實,所以一切諸佛如來沒有一尊佛不宣講淨土三經的,一切諸大菩薩沒有一位菩薩不弘揚淨土法門的。【九。頓攝六根證圓通境。】這個法門是圓教、頓教,『圓』是圓滿,沒有絲毫缺陷,『頓』是快速、頓超。《彌陀經》上告訴我們,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我們去找找看,還有沒有一個法門七天能成就的?這個法門七天就能成就。也有人問,真的七天就能成就嗎?可能我們念佛都不止念七年了,為什麼還沒有成就?是不是經上的問題?是我們自己念得不如法。說一句真實的話,是我們還沒有真的想去西方,信願還不真切。如果信願真切,在《淨土聖賢錄》、《往生傳》裡面,確實有人念三天、七天往生的,這個確實是有,我們也曾看過。但是念三天、念七天就往生,如果我們這裡打一個佛七說保證七天往生,可能沒有人敢報名。來這裡七天就要死,誰敢來?以前韓館長還在的時候,常跟我們說一個笑話。館長以前常跑寺院,有一次在台北一間叫做松山寺,這間寺的規模也不小,有一次舉辦佛七,有很多老菩薩參加打佛七。其中有一位老菩薩,很多老菩薩告訴這位老菩薩說:老菩薩,如果你在這個佛七當中往生西方,不知道有多殊勝!我們這麼多人幫你助念,不知道多殊勝。這個老菩薩聽了感覺很不好,就說:呸呸呸!你才往生,誰要跟你往生。在佛七中往生的,我去年去美國達拉斯主持佛七,我記得應該有跟諸位報告過。確實馬老居士,這位老菩薩確實在佛七當中往生,我親眼見到的。馬老居士念佛念到第四天往生的,那個佛七似乎是特別為他舉辦的。第四天,在達拉斯的佛七也跟這邊時間一樣,早上八點半念到晚上九點,但是中間休息的時間很長。這要講起來又是一個很長的故事,都在講故事,但這都是事實,這是我親自見到的。念到第四天第二支香,就是中午十一點半,第二支香的時候,剛好繞佛回來靜坐念佛。老菩薩拜三拜就去坐在念佛堂後面的沙發上,坐在那邊休息,他女兒做護法護七,問他是不是人不舒服,拿藥給他吃,藥吃了又吐出來,他說吃這個沒有用。他女兒說,沒用就趕快念佛求往生西方。他說好,我現在就是要一心念佛,就坐在沙發上,還穿著海青,他的號碼是C13。說到C,大家就會想到死,聽了又不舒服。但確實是往生了,真的很殊勝,這是我親眼見到的。我念到十二點迴向的時候,我做主七,拜三拜之後先下來,下來走到後面,前面已經剎板了,念佛都停了。看到後面沙發那邊還有四、五個同修在念佛,我就走近去看,悟現師告訴我,老菩薩往生了。我說怎麼那麼快?剛才第二支香我還看他在繞佛,也沒看到有什麼異樣。他說十一點半大家歸位靜坐念佛,止靜又開靜的時候,念了差不多兩分鐘,念佛念到阿彌陀佛的阿,嘴巴張開就往生了。我下來的時候已經往生半個小時,那半個小時打地鐘念佛,好像在替他送行,送他往生。我看到這樣,在佛七當中往生是第一次遇到,主持這麼多佛七,這是第一次。我就請這些同修開始替他助念,助念差不多三十個小時。後來要請醫生過來,醫生不敢來,後來請警察來處理。念三十個小時。他往生的時間挑得很好,如果第一天就往生,太快,佛還沒念到就往生,如果念到第七天才往生,別人沒有時間替他助念。在美國打佛七,大家都是從別州來的,請假的請假,都買機票坐飛機來的,要回去的時間已經安排好,如果是佛七圓滿那天往生,別人也沒有時間幫他助念。他選在第四天早上十一點半,前面念了三天半,當中又幫他助念三十個小時,後面還有兩天半,又繼續念佛迴向給他。第八天做三時繫念,剛好替他做超度佛事,他的子孫都不用再去請法師,所以他選往生的時間選得很好。一百多人念佛,在美國要找一百多個人幫他念佛,美國總統都不可能,所以因緣非常殊勝。所以在佛七當中念三、四天往生的,確實是有。我們要是真信切願打佛七,確實能達到一心不亂。但是大家聽到這個也不必煩惱,念七天真的往生怎麼辦?實際上,你念佛念到功夫成就,要早點往生、晚點往生,你自己自由選擇。一般是功夫念到很高的,譬如功夫成片較深、較高的,他能夠自在往生,他成就之後,他覺得這個世間沒必要再住下去,他成就之後就趕快去西方;這個世間如果還有因緣,有度眾生的因緣,他想多住幾年就住幾年,他也不妨礙。所以念七天往生的、念三年往生的,不是壽命剛好到了,沒有那麼剛好,都是功夫成就,覺得這個世間沒有法緣,不如早一天到西方作佛再回來度眾生,這是功夫較高的。功夫較低的是預至時至,等到你臨命終之前一個星期、二個星期,一個月、二個月、三個月之前知道,知道自己哪一天要往生,這是功夫較低的。所以我們也不必煩惱念到一心不亂就急著往生,不必那麼急。如果你念到一心不亂,我建議你不用馬上去,你如果馬上去,讓那些初學的人不敢來念阿彌陀佛,念三天、七天就死了,沒有人敢來念。所以你念到一心不亂,我建議你多住幾年,住愈久愈好,接引初學的人來念佛,不要太快。如果你急著往生,不要在人多的地方,找一個比較沒人看到的,這樣就沒什麼影響。像鍋漏匠那樣,沒什麼影響,在鄉下的小廟往生,這就很自在。佛七的目的就是要念佛念到一心不亂,所以佛七的當中如果要達到這個效果,這裡面有很多要講究的。所以這次佛七當中,邊念佛我也邊想這個問題,想以後的佛七要設計好幾種,一種結緣的,一種精進的,一種結果的。結果的是一個星期能夠達到功夫成片、一心不亂。較精進的就像四樓念的,這就比較精進,二十四小時不間斷;但是四樓也有精進的,也有隨喜的,都有。五樓的佛七是屬於結緣的,結緣的人愈多愈好。但是結緣的佛七,就不能達到像《彌陀經》講的這種效果,因為這是方便七,是結緣的。如果真的打佛七,要在七天當中達到功夫成片、一心不亂,也不是做不到,但是要從方便七一直提升,提升到精進七。精進佛七的人不能太多,真的打精進七最多不能超過十個,這樣主七師才能夠照顧到。如果打精進七,主七老和尚沒有那麼輕鬆,不像我現在這麼輕鬆,還能夠跟大家坐在一起念,沒辦法。主七師的責任是什麼?這十個人在念佛當中要時時觀察他們的情形,如果看到哪一個念得怪怪的,就要趕快糾正他,不然會出問題,主七師的責任就很重。但是這個佛七如果順利,這七天當中,這十個人都能達到功夫成片、一心不亂,確實能達到。所以我打這麼多次佛七,每一次佛七我都研究這個問題,現在有一點心得,知道怎麼念,佛七的人要經過挑選,時間要多長,中間要怎麼調整,這樣念才會達到效果。如果讓我專心帶念佛,念佛堂或是打佛七,二、三年的時間,我可以設計很多種佛七。佛七要不斷改進,佛七的品質才會提高,如果每次打佛七都是一樣,大家來念個幾天,這幾天當中或有一支、半支香念得比較好,念到法喜充滿,但是不能達到功夫成片、一心不亂,但是結個緣是有。所以佛七如果真的要深入,一定要設計至少兩種以上的佛七。像台北承天寺,廣欽老和尚的道場,他們打佛七就分兩班,一個精進班,一個隨喜班。隨喜班的人就很多,沒有時間限制,時間較短。精進班就很嚴格,凌晨三、四點就要起來念,念的時間長,那個人就比較少。從隨喜班念一段時間再提升到精進班,不是一下子就能到精進班念。所以佛七若要改進,我覺得要到其他的道場參學,看別的道場怎麼做,怎麼設計,我們拿回來參考改進,這個佛七就能夠愈來愈殊勝。下面:【十。疾空障惱定生佛土。】『疾』是快速,很快的把這兩種煩惱都斷掉,念佛法門有這個好處,後面會說到,會討論到這個問題。決定得生,我們要有堅定的信念。這是大師在還沒講經之前,先為我們說出淨宗法門的殊勝。今天時間到了,下面解釋經與疏的簡單報告,明晚再繼續跟大家報告,我們來念佛迴向。謝謝各位,阿彌陀佛。
推薦閱讀:

卷三二-畏德菩薩會
般若攝頌|什麼是大菩薩?
第十一章 圓覺菩薩所問章
新年後你一定要這樣做,可得諸佛菩薩的加持及無量眾生的庇佑,助你及家人在新的一年財運亨通、一切順利!
虛空孕菩薩經卷下

TAG:菩薩 | 第一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