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第14集 具足眾戒之行/第15集 勿入極樂邊地胎生/第16集 毀謗大乘不生極樂

第14集 具足眾戒之行正禮老師主講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上個單元,已經跟各位介紹自性三寶,以及一些錯誤的說法。我們接下來還要再跟各位補充,有關於三歸依戒裡面一些錯誤的說法。

  譬如說:佛法中我們說有三寶,可是有一些別的宗教也會說他們也有「三寶」,他們會盜用佛法的這個說法。可佛法裡面所說的三寶是指佛、法、僧三寶,而且我們這個佛、法、僧三寶是沒有秘密的,是要讓大家知道,要讓大家歸依,要讓大家知道這個三歸依戒持守的內容。可是有些宗教他就會從佛法中偷盜這個名相,他們也會說他們有「三寶」,而且他們會說他們的「三寶」就是玄關、就是口訣--或者是說會有他的這個密語(口訣)。可是我們知道,在佛法中對於三寶並沒有秘密,因為三寶是要告訴大家的,要讓大家信受的,而不是要秘密的。可是如果說有些宗教,他把這個三寶視為秘密,你就可以知道說:實際上他不是佛教,他說的也不是佛法,所以他們所說的不是正確的三寶的意涵,他們只是把佛法中的這個名相(三寶的名相)偷去,然後說成是他自己的,就把它當成是秘密。可是當他說成秘密的時候,事實上他是每個人去的時候,他都告訴你說:「我們的『三寶』是什麼……」直接告訴你,而告訴你的時候說:「你不可以再跟別人講喔!如果你泄露了秘密,或是你離開的時候,就會遭到五雷轟頂。」它的秘密是要作為拘束人之用,所以你就可以知道,他們所說的「三寶」,不是真正的三寶,他們只是用來拘束人的一個手段跟方法。既然他是一個拘束人的手段跟方法,那它怎麼會是寶貝呢?所以說它不可能是寶,它只是一種拘束人的一個方法。

  所以我們對於這種三寶的說法不應該信受,乃至我們應該遠離,不應該接受他們這種五雷轟頂的這種說法。如果有人曾經因為這樣子而發了這樣子的誓願,那也沒有關係,因為這種惡願它不會成就的,因為在法界裡面惡願是沒有拘束力,所以這個雷神也不會因為有人發了這個毒誓之後離開,而會有這種報應,那是不可能的。而且各位如果說,上網站你去搜尋這個三寶,特別是我們剛才所說的那種把它當成秘密的,譬如說把這個玄關、合同跟這個口訣當成秘密的人,上網去搜尋,你可以發現有數十萬筆的這種資訊,而且都是公開的。既然都是在網路上可以公開的,它怎麼會是秘密呢?它怎麼能夠有拘束人的能力呢?所以它也不可能是咒法,所以大家不應該畏懼於這樣子沒有道理的說法。而且在實際上,我們也有很多同修曾經修學過這樣子錯誤的法,可是當他歸依於正法之後,也都是平安無事。為什麼呢?因為他們一樣是信受彌勒尊佛,可是 彌勒尊佛所依於(成立的)這個道理也是自性三寶,既然 彌勒尊佛將來成佛也是依於自性三寶。那如果有人從外道法回歸到正法,彌勒尊佛一定會特別的慈悲加佑的,所以一定會保他平安的,不可能讓他受到任何的損害,所以知道了這個道理,你心中就沒有畏懼。所以既然有些人他會假借這個彌勒尊佛的名義,那我們就真正的歸依於 彌勒尊佛所崇仰的、所修行的這個正法的法道,那怎麼會有不好的果報呢?

  所以我們要知道佛法它有它一定的道理,而且他們在說這種「三寶」的時候,他們還有一種錯誤的說法,他們說:「釋迦牟尼佛已經入滅了,現在換彌勒菩薩掌天盤。」這個也是錯誤,為什麼?當他這樣說的時候,他就已經在推翻什麼?

  推翻 世尊的預記。因為他認為 世尊所說的預記:「未來是 彌勒尊佛下生成佛」這樣的話,世尊的這個說法太嚴格了,祂很多經典講得好嚴格喔,所以他要推翻掉,把它變成說是「換 彌勒尊佛掌天盤」,那經典就由著他們自己說了,所以那也是不符合道理的。因為 佛陀既然是四智圓明,祂有祂的智慧,那彌勒尊佛也有接近 佛陀的智慧,所以說當這個 釋迦牟尼佛在這個佛世的時候,預記 彌勒尊佛在未來世增劫的時候成佛,彌勒尊佛沒有提出異議呀!表示當時的 彌勒菩薩祂也是完全同意釋迦牟尼佛祂的預記啊!所以表示 釋迦牟尼佛跟 彌勒菩薩祂是完全兩個人意見是一致的,那哪有可能提前由 彌勒菩薩掌天盤呢?所以從這個你就可以知道,那個也是自己編的,不是真正符合道理。

  我們最後還要跟各位說明一下,歸依三寶告訴我們是說:三寶--佛、法、僧祂是一體的,祂是不可以切割的。為什麼不可以切割?因為如果有些人他說:「我歸依佛,我歸依菩薩,可是我不歸依法,我也不歸依這個僧寶。」他在說什麼?譬如有些人說:「我是直接跟釋迦牟尼佛學的。你們世間人,即使我學了什麼樣的佛法,我也是直接跟釋迦牟尼佛學的。」像這樣子的人你就可以知道,他是個大妄語的人。因為佛法在世間,如果沒有僧寶的幫忙,那一般人是沒有辦法能夠實證佛法的,除了說他能夠像我們同修會的平實導師一樣能夠自參自悟,乃至被人家誤導之後,他還能夠自己實證佛法。可是如果說在我們 導師弘法之後才出來的,然後他讀了我們 導師的書之後,他就若有所得地說:「雖然我學了這個平實導師的法,可是事實上佛法是實相嘛,那不是我們導師的,那是佛說的,我直接跟佛陀學。」像這樣子就是妄語,因為這也代表說,他不知道感恩。為什麼呢?因為如果沒有 平實導師把這些佛法的義理把它宣揚出來,又有誰能了知佛法的總綱跟總相呢?誰能夠了解三乘的體系呢?所以說三歸依就是要告訴我們說,我們應該要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而為什麼要歸依僧呢?因為僧寶他幫助我們。所以如果有人不願意承認這件事情,我們就可以知道這個人他一定是不知道人情義理的,他是個忘恩負義的人。如果說歸依三寶,結果他還會忘恩負義,那表示說他對於人間的善法他是沒有成立的,表示他是不懂的,表示他事實上不懂得侍奉師長,不懂得孝養父母的人。因為真正懂得孝養父母、侍奉師長的人,他一定懂得感恩戴德,他一定願意承認說:「這個是我的上師,我應該感恩教導我的人」,所以他一定會歸依佛、歸依法,同時也會歸依僧,他不會說:「我是直接跟釋迦牟尼佛學的」。因為跟 釋迦牟尼佛學的人,那是在佛世的時候,那一些阿羅漢跟大菩薩,除非他能夠說出他的證量,說出他的本生(他有過去的本生)。如果他沒有禪定的證量,他也不可能說出本生的,所以如果有人說他是跟佛陀直接學的,那要看看他有沒有禪定的證量,他至少要有初禪以上的證量,他才有可能有那樣子的能力;可是他連禪定是什麼,連欲界的定都沒有,那他是不可能能夠知道他的本生,能夠知道他是跟佛陀直接學的,那是不可能的。

  那另外也有人說,他只歸依法,他不歸依佛,他也不歸依於僧寶。譬如有些人說:「法是這個法界的實相,既然是法界的實相,我為什麼一定要歸依於佛陀?難道其他人不可以嗎?那我難道不可以自己成為僧寶嗎?」像這種人他就是盜法的人。譬如說有些人他會說:「這法既然是實相,是法界本來就有的啊,那我實證了,我就可以了,我就自己是僧寶了,我自己也可以自稱成佛啊!」乃至他就說:「我是直接跟彌勒尊佛學的。」也有人這樣說,可是事實上這種人也是盜法者。為什麼呢?因為這個法,這個實相的法,不是世間人能夠了知的,所以才要釋迦牟尼佛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祂示現成佛來教導大家。如果沒有 釋迦牟尼佛出現在世間,教導大家這個三乘菩提,那誰又能夠了解法界的實相呢?所以如果說還有其它的宗教,可以來宣揚這個實相之法,那釋迦牟尼佛祂就不需要出現在人間啊。所以我們可以知道 釋迦牟尼佛會出現在人間,就是因為這個實相的法、解脫的法,只有 佛陀祂能夠完整的宣說,只有 佛陀才能夠如實來宣說而建立出佛教。除了佛教之外沒有其他的宗教可以實證這個佛法,沒有人可以實證法界的真實相。所以說我們應該要知道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它一定是要完整的去歸依。

  也有一種人他是只歸依僧,他不歸依佛也不歸依法,那個是什麼?那就是依人不依法的人。有些人是這樣子:「我的師父怎麼說我就相信了,經典怎麼說我不管。」像這樣子的人他就是屬於依人不依法的人。這表示他也不是真正歸依的,因為要歸依佛、歸依法,那才能夠歸依僧哪!如果只歸依自己的師父--歸依僧,說他是出家眾,那結果呢自己的師父他所說的法跟佛陀說的法不一樣、跟經典記載不一樣,結果他不管經典、不管 佛陀怎麼說,他只聽師父說的,那這個人也是一樣不能成就三歸依的。我們就可以知道,他就是依人不依法,依人不依法他一樣是三歸依戒不能成就。所以我們要了解三歸依,這個佛法僧三寶,它是不可以切割的。而且也要知道佛法僧三寶是有清凈戒的,所以同樣是這個戒法,也不能跟三寶完全區隔,因為佛法僧三寶也代表了就是戒法。

  我們了解了這個道理之後,我們所說的這個三福凈業裡面第二部分裡面的歸依三寶,就簡單跟各位介紹到這裡。

  我們接下來要跟各位介紹的是,三福凈業裡面第二部分裡面的具足眾戒的部分。具足眾戒,我們已經說了三歸依戒,我們接下來要跟各位介紹其它的戒法。譬如首先要跟各位介紹的就是五戒,這五戒可以讓我們保得人身,而且這個五戒,雖然我們不學佛也同樣要持守,因為這個五戒它是屬於世間、人間裡面,建立人間最基本的道理。這個五戒就是:「不殺」、「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以及「不飲酒」

  首先我們要說「不殺」。因為我們人間的人都知道,人與人之間應該要和樂相處,不應該互相殺害,這就是我們之所以成為人的一個基本的道德。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的畜生道的有情,它們一見面就要打架,譬如狗,一見面就要打架,為什麼?要爭地盤。所以我們可以觀察這個世間裡面,很多人也都是依於這個而在爭奪啊,可是爭奪之後就會產生戰爭,殺害無量無邊的人。所以我們在修學佛法也要看清楚這種爭奪--對於眷屬的爭奪,對於領土的爭奪--統統都是欲界愛,統統都是天魔外道最喜歡的。所以我們在修學佛法裡面要知道,這一種事情是我們不應該歸依的,是我們應該要去預防、去避免的。所以說我們人間之所以能夠有人類,就是因為我們有這個最基本的、不互相殺害的道德。所以既然我們懂得這個道理,我們既然要保得人身,我們就要維持這樣的道德性,我們才可以在人間繼續存在,可以即使在一世裡面如果不順遂,可是我們假設不違犯這個五戒,我們將來一定可以到未來世繼續成為人。所以首先我們應該要不殺人。不殺人是最基本的啊!

  可是在我們這個修學佛法裡面,我們還要長養慈悲心,也就是說我們對於眾生應該要慈悲。所以我們在修學佛法,我們受了三歸之後,雖然我們也不殺人,可是我們應該還要繼續增長我們的悲心,這個時候我們應該要開始來吃素,如果說還不能吃素,我們至少應該要來吃所謂的三凈肉。那什麼叫三凈肉呢?就是不見殺、不聞殺、不為殺。也就是說眾生的這個眾生肉,如果我們見有人在殺這個眾生,結果拿那個肉要給我們吃,我們吃不下去,為什麼?不忍見它那麼痛苦。所以看見有人殺害眾生,拿那個肉給我們,或是去買這個雞鴨,我們不買這一種,不見殺。第二個不聞殺:那聽到它的哀號聲我們不忍食其肉,就跟不見是一樣道理的。再來是不為殺:譬如說有人(特別是親戚朋友),看到我們來:「哎呀,熱烈歡迎!我今天殺只雞、殺只羊來請你。」那我們就不應該,為什麼?不應該因為我們到了,而讓那個眾生損害生命啊!所以如果說,我們有這麼熱情的朋友跟親戚,我們應該勸告他說:「哎呀,不要因為我來,讓另外一個生命損害。」我們應該感謝我們親朋好友的熱誠,可是我們應該告訴他:「不應該因為我的來,而讓別的眾生受到損害。」我們應該用這些正確的道理來告訴我們的親朋好友,讓我們的親朋好友一樣同時可以來增長慈悲心。

  接下來就是說「不偷盜」,對他人的財物我們不應該去盜用人家。乃至我們應該要接受:人家有廣大的財富,是有人家過去世布施的道理。即使說他有不法,我們也要知道那是他的事情,我們不應該因為別人的不法有了錢財,我們也同樣做不法去侵奪他,那也是我們不對。如果他有不法,我們應該舉發他,我們應該透過公權力來處理,而不是我們去偷盜。所以有智慧想求解脫的人,都不會去偷盜。

  接下來是「不邪淫」。不邪淫是我們在家所說,就是不跟婚姻以外的異性去做淫慾之事。可是我們要注意,在我們後面所要說的八關齋戒或是聲聞戒、或是菩薩戒裡面所謂的出家戒都一樣,是所有出家戒都是不淫的。而且在五戒裡面,殺人是放第一,可是在聲聞戒它是放在第一的。表示如果是出家眾,他的不淫--不跟任何的異性發生這個淫慾之事--它是擺第一位。各位如果有因緣的話,可以去翻閱這個律藏(可是大家還沒有法眼清凈之前,不用去讀它。等你法眼清凈,你斷我見之後,你就可以去讀它),你就可以發現在聲聞律裡面,不管比丘、比丘尼,他的首要持守的戒律事實上就是不淫--不可以跟異性有任何的淫慾之事,這個是任何的比丘、比丘尼他所要遵守的第一個戒律。所以我們從這裡就可以知道,從這個五戒裡面的「不淫戒」就可以知道,事實上在家是不邪淫,可是出家不可以淫,所以這是在家跟出家兩個不同的地方。

  第四個就是「不妄語」。因為不妄語的內容事實上它包含了比較多,所以說這個關於不妄語的部分所要持守的內容,我們在下次跟各位介紹,歡迎大家下次繼續收看。

阿彌陀佛!

第15集 勿入極樂邊地胎生正禮老師主講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前面我們已經介紹五戒裡面的前面三個戒,現在要接著來介紹「不妄語戒」。不妄語戒,事實上包含了四個戒就是: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

  不妄語,事實上所戒的就是大妄語。也就是說在我們所持守的這個五戒裡面,最重要的就是要持守重戒不犯。所以我們說殺戒,就是指不殺人,這就是我們要持守的重戒,那如果有時候不小心損害到一些小的眾生,那不屬於這個重戒所攝。同樣的,偷盜也一樣不犯重戒:不可以偷盜一定的金錢,而讓人有重大的損害,這樣的若有讓人有嚴重的損害,那就是重戒。譬如說有這種金融犯罪啊,他倒人家非常多的錢,這樣的話讓人家廠商倒閉呀,乃至有人因為生活過不去,乃至導致自殺等等,那就是重戒。而且如果有導致其他人死亡,那還會犯了這個殺戒,所以說這個偷盜一樣會引申出種種其它的過失。我們持守就要持守這個重戒,重戒不應該違犯。邪淫也是一樣,不可以有婚外情的這種關係,出家眾不可以有任何異性的淫慾,這個就是重戒一樣要持守。不妄語也是一樣,要持守這個重戒,重戒這個大妄語就是所謂的,「還沒有開悟說自己開悟、還沒有證果就說自己證果、沒有禪定的證量就說自己證了禪定,」這個就是屬於大妄語的應該要我們要持守的這個範圍。如果違犯了,就一定會淪落惡道,人身不保,所以我們要持守不妄語,特別是不大妄語這個部分。可是如果我們跟人相處之間,有時候會有一些方便妄語,那是可以的。譬如說,有一些人生病啊,我們應該要軟語安慰他,也許他情況很嚴重,我們還是告訴他說:「你還是可以有希望治好的,你要繼續努力,繼續配合醫生的治療。」這種方便的妄語是可以的。所以我們要知道:五戒裡面所要遵守的就是,不去違犯重戒。

  另外,不去兩舌,就是不能搬弄是非。特別是在佛法之中,如果到了正法之中不應該搬弄是非,特別是搬弄修道人之間的是非,這個要避免。第二個不惡口,不要直接去說人家身口意上面的錯誤,嚴重的去責罵人家。我們可以法義辨正,可是法義辨正不是惡口,法義辨正是提供知識性的資訊,給大家分辨是非、明辨善惡,所以這個不屬於惡口的範圍。惡口就是直接說那個人,說出一些三字經,這個就是屬於惡口。說人家怎麼樣,怎麼樣,那都是不對的。可是如果我們分析法義的正確跟這個錯誤的差別,這個是正確的,這是提供資訊,這個不屬於惡口。

  綺語呢,就是講一些,黃色笑話啦,或是不正經的事情啦,這是屬於綺語所攝。那我們既然修學佛法之後,我們就不應該太貪著這個部分,我們應該當成一個正直的人,所以跟我們交往的人都是正直。如果有人只是要跟我們用綺語的方式交往,我們就不需要!為什麼?因為那樣不一定順於解脫!我們應該用這個正當的方式、高雅的方式,跟人家交往。

  再來,就是不飲酒,就是不應該過度的飲用酒類。因為酒會讓我們喪失了一些理性,所以有人常常因為飲酒而壞事,或是因為飲酒而荒廢了世間的事業,所以這都是我們應該要避免的。所以說這個飲酒戒,雖然它是不屬於性罪所攝--性罪的意思是他真的本身已經侵犯到他人,損害到他人了,那就是性罪;可是遮戒是說,我要防止自己犯過,這就是遮戒--飲酒戒就是屬於這種遮戒。

  我們既然三歸了之後,我們就要知道,我們應該要持守五戒,即使沒有受戒也應該要持守,如果我們能夠再去受這個五戒,這樣更好。

  而接下來「具足眾戒」--所謂八關齋戒,就是依於出家眾能夠受一日一夜的這種八關齋戒,能夠在一天之中持守五戒之外,另外加上三個齋戒之法。那因為時間的關係,有關於八關齋戒我們不詳細說。可是我們可以知道說,這八關齋戒就是,為未來--我們將來,可以有出家的因緣,因為八關齋戒,就等於是出家一天,當一天的沙彌的意思。所以如果我們能夠常常去受八關齋戒,可以增長我們的福德跟功德,所以我們修學佛法,也應該要具足眾戒,之中八關齋戒也是我們應該要修學的。

  再來,有所謂的聲聞的「威儀戒」,就是沙彌戒、沙彌尼戒、式叉摩尼戒、比丘戒跟比丘尼戒。沙彌跟沙彌尼有十戒,式叉摩尼戒是有關於女眾菩薩要出家的時候要經過的一個戒法,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也不解說;比丘戒兩百五十戒,比丘尼戒三百四十八條戒,這是依於四分律所說,這個因為是屬於出家戒法,不適合我們的解說,所以我們這個部分也不說。

  另外有一個戒法是跟大家比較有關,是「菩薩戒」。菩薩戒是在家、出家都可以受的。所以說目前北傳的佛教,就是在我們亞洲所傳授(東亞部分),事實上我們所受的這個菩薩戒或是出家戒,出家所受的他都有受菩薩戒。所以說我們所有的菩薩,不管是在家、出家,事實上都是同受菩薩戒的。而且這個菩薩戒是在這些出家眾,他們所謂的三壇大戒裡面的最後一戒--最後的大戒,前面的沙彌或是比丘戒,都算是小戒,可是後面的菩薩戒是大戒。所以代表說,北傳的佛教是大乘的佛教。

  這個大乘佛教所說的菩薩戒的內容,因為內容非常的多,所以也不適合我們現在來解說這個部分。我們同修會有禪凈班裡面,就會詳細來解說菩薩戒的這個戒相--它的重戒如何,輕戒如何--如果有菩薩想要了解,想要深入來修學,歡迎來我們同修會報名共修,就可以獲得這個菩薩戒受戒的因緣。

  我們接下來,還要簡單再跟各位說一下,既然我們要具足眾戒,也要不犯威儀。所以有關威儀的部分,我們當菩薩也應該要注意我們的威儀,也要把自己的身口意行約束好。乃至我們在世間上面,我們應該要遵守國家的法令,我們要遵守有利益於大眾的這些規則--這些司法的、這些政府所頒訂的這些法令。同時,如果是出家眾,他也要依於他所受的比丘、比丘尼戒,他應該要好好的持守,這個同樣都是屬於不犯威儀的內容。這個部分內容很多,而且比較繁瑣,所以大家應該以遵守世間一般的這些禮儀,就可以了解了,所以我們就不詳細來介紹這個部分。

  最後,我們因為已經介紹了信、願、行,而且這三福凈業已經介紹了兩個部分,所以我們在這個地方,必須再來提醒各位:因為我們要修學凈土法門,我們想要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可是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事實上是有一些應該要注意的。為什麼?因為西方極樂世界,跟我們這個五濁惡世是一樣的,我們五濁惡世裡面,有所謂的邊地,可是在西方極樂世界,同樣有所謂的邊地胎生,那這個邊地胎生會讓我們損失極大的利益,所以我們應該要避免。

  所以我們來看看,在這個《佛說無量壽經》裡面說:

  【爾時佛告阿難及慈氏菩薩:「汝見彼國,從地已上至凈居天,其中所有微妙嚴凈、自然之物,為悉見不?」 阿難對曰:「唯然,已見。」……「汝寧復聞,無量壽佛大音宣布一切世界,化眾生不?」 阿難對曰:「唯然,已聞。」「彼國人民,乘百千由旬七寶宮殿無所障閡,遍至十方供養諸佛。汝復見不?」對曰:「已見。」……「彼國人民有胎生者,汝復見不?」對曰:「已見。其胎生者,所處宮殿或百由旬,或五百由旬。各於其中受諸快樂,如忉利天,亦皆自然。」……佛告慈氏:「若有眾生,以疑惑心修諸功德,願生彼國,不了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於此諸智疑惑不信,然猶信罪福修習善本,願生其國。」……「此諸眾生,生彼宮殿,壽五百歲,常不見佛,不聞經法,不見菩薩聲聞聖眾。是故於彼國土,謂之胎生。」】--《佛說無量壽經》卷二

  從這段經文就可以知道,佛陀告訴 阿難跟 彌勒菩薩說:「你有沒有看到極樂世界,從地面到凈居天,到色界天的五不還天,其中有種種微妙的境界,還有種種自然的事物,有沒有看到啊?」 阿難就回答說:「有啊!已經看到了!」 世尊就接著問說:「你有沒有聽到無量壽佛,用祂廣大的音聲,來對一切世界的眾生,來說這些法來教化眾生,有沒有聽到啊?」 阿難說:「已經聽到了!」因為阿彌陀佛藉著種種諸佛的教化,也把阿彌陀佛廣大的願力傳播到十方去了,所以當然大家都聽到了,所以各位菩薩,也同樣已經聽到了!然後佛陀就繼續問說:「那你有沒有看到,在極樂世界裡面,這些菩薩乘著百千由旬的七寶宮殿,而沒有任何障礙的,到十方世界去供養諸佛,有沒有看到啊?」 阿難也說:「有!有看到!」所以說在極樂世界,可以這樣自由自在的供養十方諸佛。接著 佛陀又問說:「你有沒有看到極樂世界的人民,也有胎生啊!你有沒有看到?」 阿難尊者又說:「有啊!有看到!」而且說,「在裡面胎生的,他所處的宮殿也很廣大,有一百由旬或者五百由旬這麼廣大,可是這中間,在裡面受很多的快樂,就像忉利天一樣,非常的快樂,而且種種資源很自然的,就能夠出生,他都不用去勞力,也不會有物資的缺乏,也不會有惡因緣,統統都不會。」接著 佛陀就告訴 彌勒菩薩,也同時告訴阿難說:「若有眾生,為什麼會生到這種胎生的境地裡面呢?是因為有眾生,他用疑惑的心來修功德,修了這功德之後,他迴向願意生到極樂世界去。可是他不了解佛陀的智慧,不了解佛菩薩的不可思議的智慧,也沒辦法了解佛陀祂所成就的這個智慧,是其他人所不能匹敵的,所以叫做不可稱智,因為其他的眾生根本不能想像,根本不能匹敵,乃至連去稱讚都沒有辦法;乃至佛陀有大乘廣智,就是令眾生能夠成就佛道的智慧;乃至有無等無倫最上的智慧,也就是超越一切世間所有的眾生(包含聲聞、緣覺還有菩薩),這種最勝妙的智慧。也就是說有些人,他對於佛陀這樣的智慧,他疑惑不信,可是他還是相信有因有果,可是因為這樣的原因,而願意生到極樂世界去的話,他就會生到這種胎生的宮殿裡面。然後他在極樂世界的天壽五百歲都看不到佛,也聽不到佛陀講經說法,也看不到菩薩、聲聞的聖眾。因為這緣故,所以在極樂世界裡面,就說這樣的菩薩,這樣子的眾生就叫做胎生。」

  為什麼 佛陀要說不了佛智、不思議智等等這些智慧,就會生到那裡去呢?事實上祂所說的意思就是說,有人不相信要從智慧上面來信受,所以他有時候就用表相來相信「某某師父沒說有如來藏就沒有」,可是對於 佛陀說確實有如來藏,他不相信。也就是他不相信 佛陀確實有這個密藏--有這個不生不滅法的密藏--可以傳授給眾生,他不相信。也就是,同時他也不相信菩薩確實是有這個智慧,他也不相信。也因為他不相信佛陀有這個智慧,所以他也不相信菩薩有那個智慧,而且他也不會相信,菩薩如果不示現出家相貌的時候--事實上他雖然不現出家的相貌--一樣可以實證佛法,一樣是有智慧的。他不相信純粹的智慧,他只相信於表相,像這樣只依於表相而不願相信佛陀的智慧、不願相信菩薩的智慧,這個同樣屬於不相信佛的智、不相信佛的不思議智、不相信佛的大乘智、無等等智。為什麼呢?因為他就是沒有辦法相信說:菩薩可以實證不生不滅的如來藏;而這個法界裡面,竟然有一個法叫不生不滅!所以他不能相信,他只要依於表相。像這樣子都是屬於,對於佛陀所說的道理,他不願意相信--不願意依於 佛陀的智慧而相信。像這樣的眾生就會生到胎生去,生到胎生之後在五百歲裡面,常不見佛、不聞經法、也不見菩薩聲聞聖眾。

  我們要知道,西方極樂世界的一天,等於我們娑婆世界的一劫,而且是一大劫。也就是說我們的這個世界,出生、壞滅--出生然後住持,然後變壞,然後最後滅盡--這樣一個大的循環叫做一大劫,這樣一大劫只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一天。他如果生在極樂世界的,這種胎生的眾生,他是有五百歲,是天的五百歲,然後不見佛,不聞法,也不見菩薩,表示他不能在極樂世界裡面,親受佛、法、僧三寶的功德利益。所以如果因為這樣的緣故,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那就非常的可惜。

  所以在《佛說無量壽經》卷二 佛陀又告 彌勒菩薩說:「汝等宜各精進求心所願,無得疑惑、中悔自為過咎,生彼邊地七寶宮殿,五百歲中受諸厄也。」 彌勒白 佛:「受佛重誨,專精修學,如教奉行,不敢有疑。」--《佛說無量壽經》卷二。也就是說 佛陀一直在告訴 彌勒菩薩說:「大家都應該要精進的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而且不應該有任何疑惑,也不應該中間產生後悔。如果有疑惑,中間又產生後悔,想去又猶豫、懊惱、後悔,這樣就會自己產生了障礙,自己產生過失跟愧疚。自己產生過失,這樣子就會生到極樂世界的邊地,雖然它是七寶的宮殿,可是在這邊地的七寶宮殿裡面,五百歲裡面都要受種種的厄。」

  什麼樣叫做極樂世界的困厄呢?就是在那邊不能修學佛法,去那邊只是過好日子,可是對於解脫沒有幫助。所以對於修學佛法的人來說,如果沒有辦法修學佛法,事實上他在那邊,就好比在天界裡面,只是享受天的福德而已,他是沒有辦法在他的解脫道上面、沒有辦法在他的實相智慧上面有所增進的。不能解脫也不能在實相的智慧上面增進,對他來說,事實上他是在困厄的,他是在佛法的修學上面,他是停滯不前的。因為停滯不前,所以說對於修學佛法的人來說,它就是一種困難,它就是一種災難。所以我們修學佛法,一定要避免這個胎生的境界,所以我們一定要對於佛陀所說一定要完全信受!

我們今天這個單元,就跟各位介紹到這裡。

  第16集 毀謗大乘不生極樂 正禮老師主講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上個單元,我們已經跟各位簡單介紹了俱足眾戒;還有就是我們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可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一些應該要注意的事情。首先,就是對於西方極樂世界的存在,一定要信受;而且我們要信受諸佛菩薩祂們的智慧。如果我們能夠信受諸佛菩薩的智慧,我們就不會只是看錶相,我們也不會落到依人不依法,也不會落到對於三歸依法種種的誤會。所以說我們對於佛陀的智慧一定要完全信受,而且要相信諸佛菩薩有祂的廣大的智慧,要完全相信這一點。

  可是在我們五濁惡世中,總是會有一些邪見,所以佛陀也會再特別提醒。所以在《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裡面就有一段對話:

  【慈氏白言:「云何此界一類眾生,雖亦修善而不求生?」佛告慈氏:「此等眾生智慧微淺,分別西方不及天界,是以非樂不求生彼。」】

  也就是說,佛陀在《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裡面跟 彌勒菩薩在對話。彌勒菩薩就跟佛陀說:「為什麼在這個五濁惡世裡面,會有一類的眾生,他雖然願意修善法,可是卻不願意生到這個極樂世界,或者也不願意生到其它的純一清凈的佛世界呢?」佛陀就告訴 彌勒菩薩說:「因為這樣子的眾生,他的智慧很淺,而且很微小,而且很淺薄。因為智慧很微小、很淺薄的關係,所以他就會分別,他去分別說西方極樂世界是不及天界的,所以說因為這個緣故,他就不樂於生到極樂世界去。」也就是說他認為有些眾生,就是因為把西方極樂世界當成是太陽的崇拜,而且這種太陽崇拜就是怎樣呢?就是一般很多原始宗教的這種境界,因為這個的緣故,所以就有這樣的誤會。譬如說也有人這樣的寫作,他就做這樣的主張,譬如有人說:

  【《無量壽經》(即《大阿彌陀經》)說:禮敬阿彌陀佛,應當「向日落處」。所以阿彌陀佛不但是西方,而特別重視西方的落日。說得明白些,這實在就是太陽崇拜的凈化,攝取太陽崇拜的思想,於一切--無量佛中,引出無量光的佛名。】--釋印順著《凈土新論》。

  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知道,像這樣子寫作的人,事實上他就是主張說西方不及天界,也就是他認為西方極樂世界是原始宗教崇拜太陽的。既然只是一些原始宗教崇拜太陽,那顯然這個西方極樂世界是原始宗教,沒有知識、沒有開化的人才去信受的,所以他就認為,這樣只有沒有智慧、沒有知識的人,才會去信受「太陽神所轉化的無量壽佛」的這種思想,他的主張就是這樣子。

  可是 佛陀就是說:這種人就是分別西方不及天界的人。為什麼?因為太陽神最多不過是欲界天神,欲界天神的境界怎麼能夠跟西方極樂世界的純一清凈世界來相比呢?那個快樂境界如何能夠相提並論呢?可是就是有這樣子的眾生,他的智慧微小又淺薄,他就是用這樣來否定西方極樂世界,來否定阿彌陀佛的存在,因為這樣子就是所謂的無知的眾生。所以也使得很多人原來是信佛的,結果他不信佛了;原來很多人想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他就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這個就是佛陀要跟 彌勒菩薩所說的:「這樣的眾生都是愚痴的眾生,因為愚痴,他的分別就是以為西方極樂世界是不及天界的,所以這樣子就不樂於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這就是信受這種邪見,所導致的嚴重後果,這都是我們應該要避免的。

  接下來我們還要跟各位說明,我們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只要我們願意相信、願意發願--出口成願、願意念佛,我們就一定可以往生。如果我們要提升品位,我們就去好好修三福凈業,一定可以的。可是呢,我們一定要避免一種過失,這個是非常嚴重的過失,就是所謂的「毀謗正法」!在這個《佛說無量壽經》裡面就說:「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佛說無量壽經》卷二。也就是說,佛陀祂的廣大願力--這個就是彌陀四十八願裡面的第二十九願--這個願事實上祂所說就是:如果要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很簡單的,只要你歡喜、信心歡喜想要去,然後你心中願意去,你也願意念佛,乃至十念也可以往生,可是唯除五逆跟毀謗正法!就是說,這個人實在造的惡業太嚴重了,那就不能往生,那是五逆!可是如果說有人毀謗了大乘法,那他也不能去!那什麼叫做毀謗正法呢?就是他不相信有如來藏,他否定有如來藏,這就是毀謗正法。所以在經典裡面(有些經典)它會說:雖然佛陀非常慈悲,可是佛陀能夠攝受最大的極限,就是說如果這個人,他即使做了一些惡業,惡業如果不是很極端的,祂都願意去攝受。所以即使我們在人間難免有些犯錯,可是彌陀世尊都可以攝受,我們都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可是就是五逆跟毀謗正法不可。

  可是有些經典說:如果是五逆的眾生,如果他有善因緣,那他也可以因為有善知識的這個因緣,他也可以往生,所以五逆罪不是完全沒有機會去。因為這個緣故我們可以知道:如果有眾生他做了五逆,乃至毀謗正法,五逆的眾生事實上他還是有機會去的--只要他能夠碰到善知識他還是可以去的。譬如說《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卷一裡面就有說:

  【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惶念佛。

  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歸命無量壽佛。」

  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花,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於蓮花中,滿十二大劫,蓮花方開。當花敷時,觀世音、大勢至以大悲音聲,即為其人廣說實相除滅罪法。聞已歡喜,應時即發菩提之心,是名下品下生者,是名下輩生想,名第十六觀。】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卷一

  也就是說,極樂世界的 阿彌陀佛祂非常的慈悲:即使有五逆的眾生,他造作了五逆的重罪應該淪墮惡道,可是只要他碰到善友,碰到善知識來跟他說一些重要的法,讓他能夠悔過;然後他因為這個善緣,他能夠持名念佛,只要十聲稱「南無阿彌陀佛」,因為這個緣故,他一樣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去。所以我們就可以知道阿彌陀佛是多麼的慈悲,祂願力是多麼的廣大!

  五逆眾生還有開緣可以攝受,可是毀謗正法者就無法開緣。那我們說什麼是毀謗正法呢?在《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裡面有說,經文說:

【舍利子!我於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尚不令彼謗正法者聞其名字,況為彼說。舍利子!彼謗法者,我尚不聽住菩薩乘諸善男子善女人等,聞其名字,況令眼見?豈許共住?何以故?舍利子!諸有誹謗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當知彼名破正法者,墮黑暗類,如穢蝸螺,自污污他,如爛糞聚。若有信用破法者言,亦受如前所說大苦。舍利子!諸有破壞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當知彼類即是地獄、傍生、餓鬼。是故智者,不應毀謗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一八一

  在這個《大般若經》裡面就提到說,什麼叫做破壞正法呢?破壞正法就是:毀謗了甚深般若波羅蜜多。那什麼叫做甚深的般若波羅蜜多呢?什麼叫做甚深的智慧到彼岸呢?甚深的智慧到彼岸就是在描寫說,我們人可以因為修學佛法的原因,因為修學種種的三福凈業、種種的功夫、修集種種正法的福德因緣,我們就可以來實證在彼岸的如來藏,在不生不滅的彼岸,在這個從來不墮入生死的這個彼岸--如來藏。因為能夠實證如來藏的這個境界,祂是甚深極甚深,也是令人無法相信的,極難令人信受的,所以祂叫做甚深。那麼如果有人來毀謗說:沒有這個法,乃至他會毀謗,如果有善知識在教授這個事情,他也要同時毀謗這個善知識。因為這個緣故,所以毀謗正法者就是破壞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也會毀壞了般若的這個根本,也就是他會把佛法的根本的這個如來藏完全否定掉。所以他就連表相上他也不願意遵守的,所以他對於菩薩的智慧、對於諸佛能夠實證如來藏的智慧,他是完全否定的。因為完全否定之後,他對於種種的外相,他也要用種種的不如法的方式去推翻,所以對於實證佛法的人,如果他跟文殊、普賢是一樣的是現在家相的時候,他照樣要毀謗。這個都是因為他對於諸佛菩薩祂確實有智慧,可以實證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不願意相信。因為不願意相信人間還有菩薩可以來實證這個第八識,不相信菩薩還可以實證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所以他就去推翻、去否定。因為這個緣故就叫做毀謗正法,這樣就叫做破正法者。

  而且這個《大般若經》裡面也說「若有信用破法者言」,也就是說如果有眾生他也相信這破法者他所說的,乃至於用破法者所說的言語,用它來做毀壞正法、毀謗他人(這種情形)的話,那他所受到的大苦啊,就跟破法者是一模一樣的。也就是說若有人同樣去跟隨這個破法者去說:「沒有如來藏」,乃至於毀謗大乘的菩薩他是不可能證的;乃至依於大乘菩薩不一定示現聲聞的出家相,他也要做種種毀謗,事實上他都是會墮入這個「破正法者」的這個行列裡面,他也會承受同樣的大苦。而這個大苦的其中一樣就是,即是他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時候,他會產生障礙。為什麼?因為西方極樂世界之所以能夠成就,完全是因為有如來藏!

  如果說這個眾生,阿彌陀佛讓他去極樂世界去了,結果他一見 阿彌陀佛跟他講的還是如來藏法,他一樣毀謗,那麼他的惡業不是更嚴重嗎?所以再怎麼慈悲的阿彌陀佛,祂也沒辦法去攝受這樣的眾生。因為這樣的眾生一見到菩薩、一見到佛,他就是不相信祂可以實證如來藏,他就是不相信有不生不滅的法可以實證,所以他看到諸佛菩薩,他一樣要毀謗。因為這個緣故所以說,諸佛菩薩都沒辦法來攝受這樣的人。因為這樣的人,事實上他沒辦法來相信有真正的出世間法,沒辦法來相信有真正的諸佛菩薩。因為這個緣故,所以諸佛之中最慈悲的阿彌陀佛、願力最廣大的 阿彌陀佛,祂對於毀謗正法者,祂一樣是不能攝受。所以我們看到在這個經典裡面,在凈土五經裡面,還有其它的《大寶積經》裡面,都同樣在說:阿彌陀佛非常慈悲,可以攝受一切眾生,乃至只要信、願、行發起都可以去;可是對於毀謗正法者,不能攝受,這個毀謗正法者都是排除在外。因為這個緣故,我們所有念佛人、所有修學凈土法門,想要成就佛道的菩薩都應該要注意,不應該落入毀謗正法的這個大惡業裡面。如果我們能夠避免掉毀謗正法,而且我們確實也可以來相信,西方極樂世界的諸佛菩薩祂所說的境界,是真實不虛的話,那我們所有信受的人,都可以很容易的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同時我們在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之前,也要注意一件事情:因為諸佛菩薩在極樂世界的時候,祂所呈現的都是天人相。也就是說,《佛說無量壽經》裡面說:

【其諸聲聞、菩薩、人、天,智慧高明,神通洞達,咸同一類,形無異狀。但因順余方故,有人天之名。顏貌端正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

--《佛說無量壽經》

  這個意思就是在告訴我們說,在極樂世界裡面,所有的聲聞、菩薩、人或天,所呈現的是智慧高明,而且有種種的神通,是以這樣子為證;而且因為在那裡每個人都有三明六通,都可以互相知道,所以都沒有這些隔閡,所以就不需要用這個外觀、不需要顯現出這些外觀的不同來區別。所以在極樂世界裡面,諸佛菩薩都是一樣,都是天人身。所以說,在《觀無量壽佛經》裡面就說:

【若有欲觀觀世音菩薩者,當先觀頂上肉髻,次觀天冠;其餘眾相,亦次第觀之,悉令明了,如觀掌中。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卷一

  在這個經裡面就說,極樂世界的 觀世音菩薩,祂所現的是天人相,不現聲聞相,不現剃頭著染衣的聲聞壞相,因為祂所示現的就是,菩薩的圓滿相貌,所以說觀世音菩薩戴的是天冠。那 大勢至菩薩也是一樣啊,也是跟 文殊、普賢是相同的,都是顯現出天人的相貌。所以從這個道理我們就知道,如果有人毀謗菩薩,認為菩薩不現聲聞相就不是出家、就不是實證,那這樣子的人要往生到極樂世界去--如果說他對於菩薩的外相,有所懷疑的話--有可能會生到胎生。可是如果他開言毀謗,那就落到毀謗正法,連西方極樂世界都不能去了。

  所以對於菩薩的外貌,我們應該不要執著,而應該要從智慧上面來信受菩薩的智慧,要從智慧上面來信受諸佛的四智圓明。那這樣的話我們修學凈土法門,才能夠收到廣大的利益。如果我們對於諸佛菩薩的智慧不願意相信,總是落在形相上面,執著於身相表相上面的話,那我們就很容易生到胎生邊地去,也很容易落到毀謗正法的惡業之中,最後呢連阿彌陀佛--最慈悲的 阿彌陀佛,也不願意信受,這是我們應該要小心的!

  這個三福凈業,我們已經跟各位介紹了第一部分跟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就由葉正緯老師為各位再介紹「三福凈業裡面的第三部分」。

  感謝各位的收看,歡迎大家繼續收看後面的單元。

阿彌陀佛!

推薦閱讀:

大乘顯識經(5)人死亡的過程
1596 31 P0271 攝大乘論釋論(10卷)〖隋 笈多共行炬等譯〗貳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十八集)  1996/4  美國聖荷西  檔名:02-031-0018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講記(大士神光第二十八)

TAG:大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