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煥為何是大明對清作戰的不二之選?
NO.350 - 袁崇煥
作者:一枚明粉
編輯:Q先森 / 出品:冷熱軍事史
袁崇煥是明代著名將領,也是晚明很有爭議性的人物之一,但在與後金(清)的戰爭中,他是舉足輕重、可以扭轉乾坤的軍事統帥。今天筆者就帶讀者一窺袁督師後期卓絕又悲劇的戎馬生涯。
袁崇煥在遼東可分為輔佐孫承宗、巡撫遼東、督師薊遼三個時期 。督師薊遼是他理想與實踐的集大成時期,也是明末遼東軍力最巔峰的時期。
▲ 袁崇煥
打造關寧勁旅
▼
很多人認為,大學士孫承宗經略遼東時期確立了「遼人守遼土,以遼土養遼人」的戰略,標誌著關寧勁旅的形成。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
事實上,孫承宗練兵十一萬,遼東兵只有三萬,而且他麾下大將趙率教、馬世龍等人都是清一色西軍將門子弟。關外的支柱依然是援遼諸軍,崇禎元年遼東的湖廣兵兵變就是體現。而且,遼東軍沒有戰爭經驗,只能說雛形初現。
到了1626-27年的寧遠守城戰、寧錦會戰時,關寧軍剛為人所知,祖大壽、何可綱也僅是「浮出水面」。關寧軍真正發揮重要作用,要等到崇禎在位時期。
▲明步兵
在皇帝的支持下,袁崇煥取得各項專斷權,大量人事更換。趙率教、祖大壽、何可綱三將更成為袁崇煥團隊的核心成員,當與袁相終始,甚至要同生死。
同時,五十位新任將領半數出身遼東,一大批遼東本土軍官崛起,在未來十年里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
關寧軍戰術革新
▼
經過前述兩次會戰的勝利,袁崇煥提出了「憑堅城,用大炮」的戰術思想,並將之升級到戰略層面:明軍用堡壘推進戰術,層層逼近至後金首都瀋陽。
不過,袁崇煥並未止步于堅城大炮的戰術理念,而是逐步演化出更具攻擊性的野戰戰役法——騎兵軍團配合防禦強悍的步車兵。
在戰場上,裝備長柄武器、鳥槍的綿甲步兵列營防禦,輕(騎射)重(鐵甲)騎兵與之配合作戰。遼東軍基本做到了精兵、壯馬、堅甲、利兵,能與後金軍野戰爭雄。
騎兵軍團的組建是袁崇煥作戰思想的最大體現。
此前,明代最多是小股騎兵(兩三千)突擊作戰,諸如燒荒、游擊、搗巢,很少組建騎兵軍團,孫承宗也是。我們看一下孫承宗時期與袁崇煥時期編製的區別:
▲孫承宗與袁崇煥的兵力結構對比
對比會發現,袁崇煥在騎兵數量上有比較大的增加。關鍵是袁崇煥要嘗試騎兵集團作戰,五部十五營的騎兵獨立成軍,而不再是步騎混合編組。
這在土木之變後,是明朝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成功組建騎兵集團。這也標誌著關寧鐵騎正式成軍,不再是城池或營壘的優質防禦部隊而已。
實戰中,崇禎二年廣渠門作戰,後金與關寧騎兵往來馳突,箭如雨下,袁崇煥兩肋如蝟,幸虧有重甲而沒射透。雙方重甲騎兵近距離格殺,甚至有八旗兵有衝到袁崇煥面前。
▲明騎兵
此戰看似依城作戰,但由於北京寬廣的護城河與廣渠門外複雜的建築群(寧遠堅壁清野很成功),城上火力很難予以實際幫助,甚至會有反作用。廣渠門之戰是一次不折不扣的野戰,足以證明關寧騎兵的戰鬥力。
此後的薊州城外,清軍與關寧步兵打了一場遭遇戰。清軍精銳部隊的護軍營,在進攻中三旗中竟然有兩旗退卻,並損失了至少四位將領高級。其中兩位由遠距離箭雨造成的,兩位是近距離格鬥造成的。
另外,殺入京師城外的皇太極竟主動從左安門外撤退,是因為被辦法攻破關寧步騎車兵合編的大營,只留下一句酸話,「若傷我軍士,雖勝不足多也,此不過敗殘之餘耳,何足以勞我軍。」
▲ 清騎兵
這句話可以佐證袁崇煥新式戰術下關寧步騎兵配合的戰鬥力,已經不弱於甚至更勝清軍一籌。可惜歷史沒有給雙方決戰的機會,後人只能無限感慨。
一流的財政能力
▼
現在有很多人大捧天啟時代的魏忠賢,說魏公公本來可以拯救明朝,甚至有殺魏忠賢破壞政治平衡的說法,難道魏公公獨大不算破壞政治平衡?
但不管怎麼洗白,魏忠賢掌政時期明朝財政已經嚴重入不敷出、混亂不堪了。
▲明騎兵
比如天啟四年,朝廷發給遼東的軍餉是499餘萬兩(缺額127餘萬兩),天啟六、七年,這部分缺額高達幾百萬兩,欠餉已然常態。地方也征不上錢來,前線需求有增無減,後果就是兵變。
崇禎初年,戶部和前線定下裁軍節約的方略,內地則加緊催征。
袁崇煥在遼東督師,四個月就裁軍2萬多,一年內增加了4萬馬匹,同時開支減少了120萬兩。按照明代水準,袁崇煥可以算作一流的財務大臣,晚明只有孫傳庭勉強能與其媲美。
▲崇禎帝
不過,由於袁與皇帝的特殊關係,戶部、兵部、工部更像是遼東督師的下屬單位,遼東軍的任何需求都會及時滿足。到崇禎二年,袁崇煥麾下四鎮擁有裝備精良的15萬兵卒和8萬匹戰馬。
嚴密的封鎖線
▼
天啟七年、崇禎元年,長城南北都有嚴重的自然災害。
崇禎元年九月,山西竟然霜降,米價暴漲。蒙古大汗林丹汗西遷後,給養嚴重不足,遂劫掠防備鬆懈的明朝北部邊境。
▲明長城守軍
後金的糧食也減產得厲害,但皇太極面對的是如日中天、精明強悍的袁崇煥。
由於崇禎信任有加,袁崇煥掌握薊遼等地軍政財大權,沿海的山海關、寧遠、天津、登萊、東江等地基本不能開展走私貿易,後金缺糧日甚一日。
袁崇煥斬殺東江的毛文龍後,針對後金的貿易封鎖線更加完善。毛文龍死後僅6天,倍受煎熬的皇太極決定征討明朝,如果再消耗下去,只能坐以待斃。
▲明代山海關
按照檔案記載,這一年多內,女真因饑荒逃至明朝的事件發生了六十多起,皇太極對逃過去逃回來的不做任何懲罰。但逃離勢不可擋,規模大到邊防士兵都不敢攔截,可見形勢惡劣。
在袁崇煥調任遼東之前,當時的巡撫畢自肅就認為後金國運已衰,明朝稍微堅持,皇太極就會力窮自斃,他甚至提出要收容女真人成立部隊。
到了袁崇煥時期更是如此,大量的逃人到了錦州、東江,後金逃人讓袁崇煥非常了解皇太極。後世說袁有狂妄之嫌,其實是信息量充足與軍力強大帶給他的自信。
袁崇煥被殺,歷史的天平逆轉
▼
權力是個很神奇的東西,用在正確的人手裡,會非常高效。
掌權遼東時,袁崇煥打造了善戰的關寧軍,確立了新輕重騎兵軍團+步兵車營」的新戰術體系。由於出眾的財政管理能力,他能在減少餉銀的情況下,增加四萬多馬匹。嚴重天災,加上嚴密封鎖與積極進取的戰略,後金已經到了最危急的時刻。
之後歷史的演變卻出人意料。皇太極無法突破遼東防線,遂繞道蒙古攻明、一路殺至北京,並用反間計把袁崇煥害死。
不過,強悍的關寧軍在廣渠門外騎兵對決、薊鎮城下步兵防禦、山海關西部六城爭奪戰中的表現皆可圈可點,一批遼東籍將軍也陸續聲名鵲起。
另一方面,袁死後的那一年,遼東軍餉開支達到680萬兩白銀,比袁時代多出50%。但軍事進展卻差強人意,馬匹長期停留在兩萬匹,東江的走私貿易愈演愈烈,歷史的天平再次逆轉。
▲明騎兵
傑出人物、優秀戰略對歷史進程的作用非常明顯。袁崇煥一系列大刀闊斧的舉措,包括建立關寧軍、革新戰術、精簡財政以及貿易封鎖,加上一點好運,已經給後金製造了極大壓力,皇太極似乎瀕臨絕境。
如果袁崇煥不死,平定遼東或許用不上他許諾的五年。
推薦閱讀:
※寧遠之戰:袁崇煥獨卧孤城
※史上三奸臣:第二害袁崇煥第三害岳飛第一位最壞滅族數千家
※人有失言,馬有失蹄,袁崇煥說了一句什麼話,讓他挨皇帝數千刀?
※崇禎的尚方寶劍成了斷送袁崇煥性命的邪惡魔杖
※閻崇年:袁崇煥其人、其事及其精神(總第十三講)
TAG:袁崇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