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匯總】世界現代史

世界現代史

(1917-至今)

  第一階段

  十月革命至第二次世界大戰(1917——1945)

  一、政治方面:

  1、社會主義:

  十月革命打斷了帝國主義鏈條,開闢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資本主義一統天下的局面被打破,類開始進入兩種社會制度並存和競爭的時期。

  2、資本主義:

  經過一戰後的短暫動蕩,20年代資本主義進入相對穩定的發展時期。 1929年所爆發的空前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面前,主要資本主義國家走上兩種不同政治發展道路:

  (1)德、日建立了法西斯專政統治,義大利強化了法西斯專政。英、法、美堅持資產階級民主政治道路。

  (2)英、法、美等國在法西斯國家挑起世界大戰後被迫投入戰爭,並與蘇聯等國參加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中,最終戰勝了法西斯國家。

  二、經濟方面:

  1、社會主義:

  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先後實施了戰時共產主義、新經濟政策,並進行了有計劃的經濟建設,基本實現了國家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形成了斯大林模式,取得巨大成就,但是這個體制存在嚴重的弊端。

  2、資本主義:

  一戰結束後,美國掌握著世界經濟霸權(注意,此時美國並沒有取得世界霸權,這裡只強調經濟);1929-1933年的經濟危機,美國通過羅斯福新政以加強國家干預的辦法,克服了經濟危機,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發展的新模式,資本主義告別了自由放任的政策占統治地位的時代,進入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時期。

  三、思想文化:

  在科技、文學和藝術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科技:20世紀初相對論和量子理論造成了物理學的革命

  20世紀以來,歐洲藝術傳統向現代形態過渡。

  四、國際關係方面:

  30年代,在大危機打擊下,各資本主義國家加緊對國際市場爭奪,法西斯國家加緊侵略擴張,世界動蕩不安。

  一、俄國十月革命

  (一)背景

  1、客觀:

  沙皇俄國是帝國主義鏈條中最薄弱的環節(主要原因)

  (1)經濟基礎——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俄國具有帝國主義特徵,但資本主義發展落後於其他資本主義國家。

  (2)政治基礎——俄國帝國主義具有軍事封建色彩,對國外資本依賴性強,俄國成為帝國主義各種矛盾表現得最集中、最尖銳的國家。

  (3)社會條件(直接原因)——一「一戰」激化了俄國各種社會矛盾,為俄國革命創造了有利的國際環境。

  2、主觀:

  (1)俄國無產階級革命性強,布爾什維克黨的堅強領導。

  (2)廣大農民成為革命同盟軍。

  (二)過程:

  1、二月革命的爆發(1917、3)

  ①背景:沙皇俄國成為帝國主義鏈條上最薄弱的環節;一戰激化了俄國的社會矛盾;布爾什維克黨和列寧主義的正確領導。

  ②時間:1917年

  ③性質: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④結果:推翻統治俄國300多年的羅曼諾夫王朝(沙皇專制統治),出現兩個政權並存——工兵代表蘇維埃(掌握武裝)和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掌握政權)

  2、列寧《四月提綱》:

  ①提出者:列寧

  ②內容:提出從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轉變的任務。

  ③意義:指明了革命的前途。

  3.七月流血事件:

  兩個政權並存局面結束,和平奪權已不可能。

  4.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起義,列寧親自領導。攻打彼得格勒主要戰略要地和政府各部,佔領冬宮,推翻資產階級臨時政府。「阿芙樂爾」號巡洋艦發出進攻冬宮的信號,十月革命勝利。

  5、全俄工兵代表蘇維埃代表大會通過決議:

  (1)經濟:通過《土地法令》,沒收地主土地,土地國有化,消滅封建土地制度,完成民主革命任務。

  (2)政治:選舉產生第一屆工兵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

  (3)外交:通過《和平法令》,蘇俄退出帝國主義戰爭。

  (三)歷史意義:

  (1)以建立體現公正、平等的社會制度為目的,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取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

  (2)在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上打開了缺口, 沉重打擊帝國主義統治,鼓舞了國際無產階級和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革命鬥爭。

  (3)將社會主義從理論變為現實,開創了國際社會主義運動新局面。

  (四)特點

  ①革命環境: 在相對落後的俄國首先取得革命勝利;

  ②革命道路: 走的是由城市擴展到農村的革命道路;

  ③革命階段: 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緊密相連;

  ④革命方式: 暴力革命奪權。

  不同道路: 俄國 「城市中心論」;中國「農村包圍城市」。

  原因: 具體國情不同。

  啟示:符合本國的國情, 不能照搬別國經驗。

  二、蘇聯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建立

  1、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1)實施背景:

  蘇俄面臨嚴峻的政治經濟形勢。

  (2)內容:

  農業——實行餘糧收集制;

  工業——全面推行工業國有化;

  商業——取消自由貿易;

  分配——實行實物配給;普遍義務勞動制。

  (3)目的:

  集中全國的物力、財力,戰勝敵人。

  (4)特點:

  「戰時」「共產主義」

  (5)作用:

  最大限度的集中了全國的人力、物力財力,保證軍事上的勝利。

  (6)局限性:

  超出了戰時需要的限度,不利於提高勞動者的積極性,引發了1921年的政治危機。

  2、新經濟政策:

  (1)根本原因:

  改變生產關係超越生產力水平的弊端。

  實施的必要性:

  長期戰爭破壞了經濟;

  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引發了工人農民的不滿;

  嚴重威脅了工農聯盟和蘇維埃政權的穩定;

  蘇俄國內嚴重的經濟困難和政治危機。

  (2)主要內容:(糧食稅、國家資本主義、市場交換、按勞分配)

  農業——以糧食稅代替餘糧收集制;

  工業——解除工業國有化,用經濟手段管理;

  商業——自由貿易、恢復貨幣流通和商品交換;

  分配——取消實物配給制,實行按勞分配製。

  (3)特點:

  ①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係來發展生產(在一定程度上恢復資本主義,發展商品生產)

  ②是在以公有製為主導的前提下,允許多種所有制形式存在。

  (4)歷史作用:

  鞏固了政權,恢復了經濟;是正確的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途徑,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發展。

  歷史局限:

  只是作為一種手段,對長期性必要性認識不足。

  (5)啟示:

  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是艱辛和曲折的,國家方針政策的制定必須實事求是從國情出發改革是社會主義不斷完善和發展的重要途徑 。

  3、斯大林模式:

  (1)概念:

  「斯大林模式」是在外部受到資本主義國家包圍和戰爭威脅,國內受到相對落後的經濟文化與歷史傳統制約的情況下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這體制形成於斯大林執政,因此稱為「斯大林模式」。

  (2)「斯大林模式」在經濟方面的主要表現:

  ①工業化道路:優先發展重工業,建立以重工業為中心的工業體系;通過行政手段保證高積累多投資(犧牲農業和輕工業,發展重工業)。

  ②農業:用行政手段推行農業集體化。

  ③經濟體制:實行單一的公有制,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

  (3)主要特徵:

  ①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管理經濟 ;

  ②推行單一公有制;

  ③實行計劃經濟和經濟管理制度 ;

  ④片面發展重工業。

  (4)歷史作用:

  高度集中的經濟體制使蘇聯能夠按照計劃調配和使用全國資源,建立、健全工業體系,實現工業化。為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奠定了物質基礎。

  局限性:

  片面發展重工業,經濟結構嚴重失調;

  忽視消費品生產,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緩慢;

  農民生產積極性不高;

  忽視商品經濟,阻礙經濟發展和生產力的提高。

  (4)經驗:

  斯大林模式,開闢了一種不同於市場經濟的計劃經濟體制和新型的工業化模式。是蘇聯在進行社會主義建設中的探索和創新。這一模式在初期和戰爭時期曾發揮積極作用。

  教訓:

  它不是建設社會主義的惟一模式,不適用於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對二戰後蘇聯的發展也是不利的。

  三、經濟危機與羅斯福新政

  1、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

  (1)根本原因:

  是生產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人佔有之間的矛盾。

  直接原因:

  生產和銷售(供需)的矛盾 。

  具體原因:

  貧富差距不斷擴大, 證券市場的繁榮和股票投機過度,增加了金融市場的不穩定性。

  分期付款和銀行信貸刺激了市場的虛假繁榮。

  (2)特點:

  波及範圍廣,破壞性特彆強,持續時間長,影響特別深遠.

  (3)影響:

  ①經濟遭到嚴重的破壞;

  ②加深了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危機:美國、法國社會動亂;德國法西斯上台;

  ③世界局勢動蕩不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加深;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2、羅斯福新政

  (1)歷史背景:

  ①美國陷入嚴重的經濟危機中;

  ②胡佛反危機措施的失敗,加劇了美國的社會動蕩;

  ③全國上下要求改革的呼聲高漲,希望有一個強有力的政府採取有效的措施;

  ④1933年羅斯福大選獲勝就任總統,宣布實行新政。

  (2)主要內容:

方面

主要措施

結果和影響

整頓財政金融體系

  銀行停業整頓,恢復銀行信用;放棄金本位制,實行美元貶值,刺激出口;擴大聯邦儲備委員會(即中央銀行)的權力;管制證券業。

  恢復了銀行的信用,促進金融體系的正常運轉,為工農業生產的恢復提供了前提保證。

復興工業(核心)

  政府加強對工業的指導,通過《全國工業復興法》要求各行業制定本行業的公平經營章程,規定生產規模、價格水平、工資標準和工作日時數、工作條件,保障工會談判集體合同權利。

  將工業生產的各個環節置於國家監督之下,防止盲目競爭引起的生產過剩,並通過國家干預,調整企業關係和勞資關係。

調整農業

  成立農業調整署,用行政手段調整農業政策,調控市場;為減耕減產的農民提供補貼,以調整農產品結構; 提高並穩定農產品價格,防止農產品過剩。

  農產品價格回升,農業收入明顯增加,農民破產情況得到遏制。

社會救濟與公共工程

  建立聯邦緊急救濟署,發放緊急救濟金;加強社會保障措施,為老人、殘疾人、失業者和兒童提供社會保障;推行「以工代賑」,建立專門政府機構,興辦公共工程。

  增加了就業,刺激了消費和生產,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穩定了社會;建成了一批造福後代的重大工程;

社會立法

  《全國勞工關係法》工人有權組織工會;

  保障了工人的基本權利,提高了工人的政治地位。

  (4)實質:

  在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局部調整生產關係,加強國家對經濟直接干預。

  (5)影響(作用):

  ①擺脫危機(直接影響):使美國經濟逐步走出低谷,美國擺脫了經濟大危機;

  ②維護民主(間接影響):一定程度上緩和了美國的社會矛盾。改善了公眾的生活狀況,緩解了經濟危機引發的社會危機;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國法西斯勢力,使美國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

  ③創新體制(深遠影響):開創國家干預經濟發展的新模式——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新政的實施標誌著資本主義告別自由放任的時代,進入國家干預經濟為特徵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時期。

  (6)蘇俄的新經濟政策與羅斯福新政有何異同

  目的不同:

  前者目的是鞏固工農聯盟,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後者目的在於維護資產階級統治。

  重點不同:

  前者側重於農業方面;後者側重於對工業的調整。

  手段不同:

  前者是減少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後者是強化國家對經濟的干預。

  特點和本質不同:

  前者是在社會主義國營經濟佔主導地位的前提下,強調市場經濟,強調多種經濟並存;

  後者是在保證私有制經濟的前提下,強調運用計劃經濟,發展資本主義。

  相同點:

  都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都對以後的世界經濟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了成功的模式。

  四、思想文化在科技、文學和藝術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1)科技:

  20世紀初相對論和量子理論造成了物理學的革命

  (2)文學

  ①現實主義:

  英國——蕭伯納《蘋果車》

  法國——羅曼·羅蘭《約翰·克利斯朵夫》

  美國——海明威《老人與海》

  ②現代主義:

  背景兩次世界大戰、經濟大危機、嚴重的社會問題。

  ③蘇聯文學:

  高爾基《母親》 奧斯特洛夫斯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3)現代主義美術的代表性作品:

  西班牙畢加索《格爾尼卡》

  (4)電影和電視的發展

  ①電影:

  電影藝術家卓別林;1927年進入有聲電影時代;1935年第一部彩色電影《浮華世家》誕生。

  ②電視:

  產生:

  20世紀20年代中期,出現了電視;

  1929年,英國倫敦首次播送電視節目,電視藝術誕生。

  發展:

  1930年英國播出世界上第一部電視劇;

  40年代初,美國開始試播彩色電視節目。

  第二階段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1945年後)

  一、政治方面:

  1、美蘇在國家利益和社會制度意識形態上對抗;

  2、從兩極格局到出現多極化趨勢

  (一)二戰後至50年代:

  為了建立世界霸權,美國全面實施冷戰政策,推出杜魯門主義、馬歇爾計劃,建立北約,遏制蘇聯。蘇聯建立經互會、華約與之對抗,1955年冷戰格局正式形成。局部「熱戰」:朝鮮戰爭,使世界動蕩不安。

  (二)60~70年代:

  ①世界多極化趨勢出現。歐洲共同體成形成;日本開始崛起;60年代不結盟運動興起,第三世界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台。推行日美為軸心的全方面外交,資本主義陣營分化。

  ②70年代美國與蘇聯爭霸處於守勢,戰略收縮。

  ③中蘇關係惡化,社會主義陣營瓦解。

  ④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關係正常化,中國國際地位提高。

  (三)80~90年代:

  ①80年代東歐劇變、蘇聯解體。蘇聯在歐洲構築的政治、經濟和軍事體系崩潰。1991年12月,蘇聯解體。

  ②兩極格局最終瓦解,世界局勢趨向緩和,美國成為超級大國。

  ③歐盟、日本、俄羅斯、中國、發展中國家等多種政治力量發展壯大,政治力量分化組合,多極化趨勢加強。

  二、 經濟方面:

  1、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和調整;

  2、世界經濟向體系化、制度化方向發展;

  3、資本主義經濟格局從美國獨霸到三足鼎立再到全球化的趨勢加喲;

  4、社會主義國家經濟體制的改革。

  (一)二戰後至50年代:是戰後資本主義經濟的恢復時期。

  資本主義:

  ①以美國為主導的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和國際貿易體系構成了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

  ②歐美國家進行經濟干預,形成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模式(戰後最主要的變化);建立起比較完善社會福利制度。

  社會主義:赫魯曉夫對農業和工業進行改革,雖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教條主義的束縛,取得一定成效,但理論上沒有根本突破,缺乏一貫的戰略方針和思路,改革最終失敗。

  (二)60~70年代:

  資本主義:

  ①資本主義經濟格局發生變化。歐洲經濟一體化增強了歐洲的實力,日本藉助美國的扶植,在80年代成為經濟大國,呈現出三足鼎立的局面。區域集團化發展也有新進展。

  ②70年代資本主義國家陷入「滯脹」,各國減少了對經濟的干預。

  社會主義:

  蘇聯勃列日涅夫改革推行新經濟體制,但未突破斯大林體制;以重工業為中心的改革雖增強了軍事實力,卻使得矛盾更加複雜。

  (三)80~90年代:

  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加強:北美自由貿易區及亞太經合組織成立。

  90年代以來,全球化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它既加速了世界經濟的發展繁榮,也加劇了全球競爭中的利益失衡,對發展中國家而言既是機遇,又是嚴峻挑戰。

  三、科技文化:

  20世紀四五十年代至今,出現了以原子能、電子信息、航天技術為代表的系列高新技術,第三次科技革命,對人類社會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

  1、科技:

  電子計算機產生和網路的產生推動了信息時代的來臨。

  現代生物工程取得重大成就。

  人造衛星升空,宇宙飛船登月和太空梭試飛。

  2、文學:

  五六十年代現代荒誕派戲劇盛行,代表是貝克特和他的作品《等待戈多》。

  3、美術:

  二戰後,現代主義美術進一步發展

  4、音樂:

  一次是爵士樂為主,二戰後搖滾音樂成為主流

  一.美蘇兩極對峙格局的形成:

  1、「冷戰」的背景:

  ①二戰改變了世界各國政治力量的對比,形成新的國際關係體系--雅爾塔體系。(實質:建立在美蘇實力均衡的基礎上,事實上劃分了美蘇的勢力範圍。)

  ②美國憑藉自己強大的軍事力量和經濟實力,建立世界霸權。

  ③蘇聯實力增強,社會主義國家影響增大。

  ④根本原因——美蘇意識形態、社會制度和國家利益的矛盾衝突加劇,美蘇戰時同盟關係破裂。

  2、冷戰局面的形成:

  (1)初步形成:雅爾塔體系的確立。

  (2)逐步形成:美蘇矛盾加劇。

美國

蘇聯

  1946年3月,丘吉爾揭開「冷戰」序幕。

  政治

  1947年,杜魯門主義——標誌冷戰全面爆發。

幫助東歐各國建立無產階級領導的國家政權

  經濟

  1948年,實施「馬歇爾計劃」(又叫「歐洲復興計劃」)

  是「杜魯門主義」的一次大規模運用。通過援助西歐恢

  復經濟,增強西歐遏制蘇聯的力量,同時加強美國對西

  歐的控制。

1949年經濟互助委員會的成立

  軍事

  1949年,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1955年,華沙條約組織的成立

  (3)正式形成:1955年,蘇聯和東歐七國成立針對北約的華沙條約組織。這樣戰後以美蘇為首的兩大軍事政治集團相對峙的局面形成,也標誌著兩極格局最終形成。

  3、影響:

  ①造成西歐依靠美國、東歐依賴蘇聯的局面,世界被分裂成兩部分;

  ②美蘇對抗,進行軍備競賽,使世界處於毀滅性的核戰爭的威脅之下。

  ③兩大集團勢均力敵,彼此不敢輕易動武,又使得近半個世紀沒有爆發新的世界大戰;

  ④美蘇兩國為了爭奪勢力範圍肆意踐踏國際法,干涉別國內政,甚至不惜大舉用兵嚴重破壞世界和平。

  ⑤在美蘇兩極格局下全球範圍內的全面「冷戰」與局部地區的熱戰共存。

  突出事件:

  ①在歐洲:德國的分裂:1949 分裂 聯邦德國(西德)--民主德國(東德)

  ②在亞洲:朝鮮的分裂:大韓民國(南)——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北)

  ③在拉美:古巴導彈危機:1962年(美蘇對抗的典型表現,也表明戰略優勢在美國方面)

  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

  1.歐洲共同體的形成和擴大:

  (1)背景:

  ①歐洲有著相似的文化傳統(共同的文化遺產和心理認同感)。

  ②近代歐洲各國的衝突和戰爭不斷,造成了無窮的災難,激起人們對歐洲統一的願望。

  ③二戰使歐洲失去了世界政治經濟中心的優勢地位。

  ④美蘇兩極格局下,西歐受到美國的控制和蘇聯的威脅。

  ⑤法、德兩個宿敵大國的和解,為歐洲聯合創造了條件。

  (2)歐共體的形成和擴大

  ①1951年,西歐六國《巴黎條約》,決定成立歐洲煤鋼共同體;

  ②1957年,《羅馬條約》建立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

  ③1967年,三個共同體合併,統稱為歐洲共同體;

  ④歐共體的擴大:1973年-1986年共同體三次擴大,英國等國先後加入歐共體。

  (3)影響:

  ①促進了歐共體國家經濟的發展,客觀上推動了世界經濟的發展。

  ②西歐國家在經濟上日益成為美國的競爭對手,形成美、日、西歐三足鼎立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格局。

  ③大大增強了同美蘇抗衡的實力,歐共體逐漸成為一支重要的國際政治力量,促進了世界多極化趨勢。

  ④為歐洲進一步聯合(歐洲聯盟)奠定了基礎。

  2.日本崛起為經濟大國:

  (1)崛起的原因:

  ①戰後日本社會改革,進一步消除了生產關係中封建落後因素;

  ②得到美國大力扶植;

  ③朝鮮戰爭的大量訂貨;

  ④適時制定和調整經濟發展戰略;

  ⑤加強政府投資和重視教育。

  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動。

  (2)表現:

  80年代,日本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

  (3) 影響:

  ①隨著經濟實力的膨脹,日本改變了戰後初期向美國「一邊倒 」的外交政策,開始謀求在國際舞台上發揮獨特作用,與美國既有聯合又有摩擦。

  ②使資本主義經濟領域出現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4)謀求政治大國地位:

  隨著經濟實力的增強,日本積極謀求政治大國的地位。

  3.不結盟運動的興起

  (1)興起背景:

  ①二戰後民族解放運動發展,許多國家獲得獨立;

  ②目的:擺脫美蘇控制和維護自身獨立。

  (2)興起標誌:

  1961年貝爾格萊德召開了第一次不結盟國家和政府首腦會議。

  (3)內容:

  ①政策:非集團、不結盟;

  ②(政治)鬥爭任務:反殖反帝反霸;

  ③(經濟)行動綱領: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1973年)。

  (4)影響:

  ①推動了民族解放運動深入發展,加速了帝國主義殖民體系的崩潰。

  ②標誌著第三世界的崛起,廣大發展中國家作為一支新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國際政治舞台。

  ③在一定程度上衝擊了兩極格局,推動世界格局向多極化方向發展。

  4.中國的振興:

  國際地位日益提高,成為世界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

  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20世紀六七十年代,伴隨著西歐、日本經濟的迅速發展,發展中國家不結盟運動的興起,多種政治力量崛起衝擊了兩極世界,中國國際地位進一步提高,政治影響進一步擴大,多極化趨勢開始出現,對中國實現民族復興有重大影響。如對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中美關係、中日關係的轉變,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政治影響的擴大,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三、兩極格局瓦解、多極格局加強

  (一)、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

  1、東歐劇變

  ①概念:

  1989年,東歐各國共產黨和工人黨喪失政權。

  ②實質:

  社會制度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③典型:

  波蘭(波蘭成為第一個發生劇變的東歐國家) 德國(1990年,兩德統一)

  ④歷史根源:

  東歐各國照搬蘇聯模式,受制於蘇聯。

  內部原因:

  經濟發展緩慢,導致經濟危機;政治上各國 黨和政黨忽視民主和法制。

  外部原因:

  蘇聯戈爾巴喬夫改革思想的影響。 西方國家的和平演變。

  直接原因:

  這些國家的執政黨在國內國際壓力下,宣布實施「政治多元化」和多黨制,承認反對派的合法存在,最終喪失了國家政權。

  2、蘇聯解體

  (二戰後蘇聯的社會主義改革——從赫魯曉夫改革到戈爾巴喬夫改革)

類別

赫魯曉夫1953—1964

勃列日涅夫1964—1983

戈爾巴喬夫

背景

目的

  二戰結束後,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農業的相對落後;

  赫魯曉夫改革混亂,斯大林體制弊端未除

  經濟全面滑坡,社會陷入危機邊緣

內容

農業

  取消農產品的義務交售制,實行收購制,提高收購價格,增加農民收入;鼓勵農民和農場職工發展家庭副業,擴大集體農莊和國營農場的自主權;大規模開墾荒地,提高糧食產量,提倡種植玉米。

  重點是用經濟管理方法代替原來的行政命令,實際上是承認市場對經濟的調節作用;政治體制改革背離社會主義方向。

工業

  廢棄部門管理體制,將部分中央企業的管理權下放給加盟共和國;給企業部分權利;一定程度上承認企業和個人的物質利益,調動生產者的積極性;

  推行新經濟體制:注意運用價值規律,擴大了企業的經營自主權

結果

  赫魯曉夫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衝擊了斯大林模式,打開了蘇聯社會主義改革的閘門,具有探索和開創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沒有從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

  取得一定成效;沒有從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

  經濟改革效果不佳,經濟陷入困境,政治體制改革導致蘇聯解體

  (1)解體過程:

  1985年.經濟領域改革,但困難重重,無法打開局面。

  1988年,政治改革,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

  1990年,蘇共中央全會決定放棄黨的領導地位,初行多黨制,加劇了政局動蕩。

  b、八一九事件:改變了國內政治力量的對比。蘇共被排擠出政權,國家政權性質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c、1991年底,哈薩克的阿拉木圖簽署《阿拉木圖宣言》,正式宣布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

  (2)直接原因:

  戈爾巴喬夫的改革非但沒有成效,反而激化矛盾;

  歷史原因:

  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出現嚴重的弊端,已無法適應蘇聯社會的發展;

  外部原因:

  西方「和平演變」。

  (二)、多極化趨勢的加強

  1.特點:「一超多強」的局面 。

  美國依舊處於世界領先地位,超級大國的地位並沒有動搖。因此美國極力構築的以自己為主導的單極世界的設想很難實現。但與此同時,又有一些新的力量在崛起。相反,各種新崛起的力量正把世界向多極化方向推進。

  2.表現 :

  (1)歐盟 :

  1992年歐共體各國在荷蘭馬斯特里赫特正式簽訂《歐洲聯盟條約》。

  1993年,歐洲聯盟正式成立。歐洲一體化向縱深發展,一個政治及經濟貨幣聯盟誕生。伴隨著經濟實力的增強,歐盟的國際地位也不斷提高,它不再向過去那樣為美國馬首是瞻,而是有了自己的政治和外交要求。

  (2)俄羅斯: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聯邦取代了蘇聯在聯合國的地位,並擁有可以和美國匹敵的軍事力量。隨著國內經濟的不斷好轉,俄羅斯的國際地位有了很大改善。

  (3)日本:

  日本成為經濟大國後,極力爭取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謀求政治大國的地位。

  (4)中國:

  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致力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新秩序,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

  3.多極化趨勢對世界發展的影響:

  ①有利於國際關係的民主化;

  ②有利於發揮聯合國的作用;

  ③有利於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經濟新秩序;

  ④有利於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穩定;

  ⑤有利於大國關係緩和;

  ⑥對廣大發展中國家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

  (三)、多極化趨勢下的國際關係-----和平和動蕩並存

  1.一些地區和國家內部長期壓抑的民族、種族、宗教、領土等矛盾相繼爆發。如:巴以衝突。

  2.霸權主義、強權政治:

  ①2003,伊拉克戰爭;

  ②1999, 北約轟炸南聯盟 。

  3. 國際恐怖主義的威脅:

  我們感受恐怖主義最震撼的一件大事就是「911事件」。

  (四)多極化趨勢的發展對世界的影響:

  1、有利於抑制和削弱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2、有利於國際關係的民主化,有利於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不同的政治力量相互制約達到平衡,可以遏制各國冒然發動戰爭,談判和協商成為解決國際問題的主要途徑。

  3、有利於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經濟新秩序。

  (五)戰後國際關係格局演變的過程

  20世紀50年代:

  美蘇冷戰,形成兩極格局對峙;

  20世紀60∽80年代:

  兩極格局下出現多極化趨勢;

  1991年:

  蘇聯解體,兩極格局解體,世界政治格局中存在幾個主要的力量中心,暫時形成「一超多強」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正向多極化方向發展。

  四、二戰後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1、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

  (1)原因:

  ①20世紀30年代大危機的教訓和羅斯福新政的影響;

  ②戰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動;

  ③凱恩斯主義的盛行。

  (2)表現(方式):

  ①實行國有化,建立國營企業。把鐵路、電力等基礎工業、交通運輸、公用事業收歸國有,同時興辦原子能、宇航等工業企業。

  ②制定經濟計劃,指導經濟發展,以避免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保證經濟運行的有序狀態。

  ③擴大政府開支、政府直接採購以及利用財政政策調節社會生產。

  (3)認識:

  ①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資本主義生產的盲目性,保證了生產的社會化,從而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例如出現戰後20年經濟發展的「黃金時期」。

  ②但它不能解決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和其他一系列矛盾,而且在其發展過程中使這些矛盾進一步激化,資本主義經濟依然會有周期性波動,不可能從根本上消除經濟危機。例如1973~1975年爆發了戰後資本主義最嚴重的一次世界經濟危機,就是證明。

  2、建立「福利國家」

  (1)出現的原因:

  ①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提供了經濟保障;

  ②吸取了經濟危機的教訓,穩定社會秩序;

  ③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有利於國家建立社會福利制度。

  (2)目的:

  為了縮小貧富差距,減少因貧困而帶來的社會矛盾,穩定社會秩序。

  (3)實質:

  國家對國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種形式,反映了分配領域的社會化趨勢。

  (4)特點:

  由單純的救濟發展為公民的社會福利,並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障;福利種類繁多,覆蓋面廣,低收入階層受惠多。

  (5)評價:

  ①社會福利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的利益,有效地緩解了社會的矛盾,對穩定資本主義制度起了重要的作用。也擴大了社會消費。

  ②助長了惰性,降低了人們的工作積極性;增加了財政支出,造成財政赤字。

  3、第三產業的興起和「新經濟」的出現

  (1)原因:

  ①科學技術的進步;

  ②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③公眾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費需求的多樣化;

  ④第一、第二產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

  (2)表現:

  ①國民經濟中增長速度最快的部門;

  ②產值和就業人數超過物質生產部門。

  (3)作用:

  ① 對傳統農業和工業進行技術改造,促進了經濟競爭力的提高;

  ② 拓展經濟活動領域,增加就業,擴大市場,改善資源配置,

  ③ 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經濟的周期性波動,使經濟產生了質的飛躍。

  (4)「新經濟」的出現:

  20世紀90年代,在經濟全球化形勢下的一種以知識經濟為基礎、是以信息技術為主導的新的經濟增長模式在美國出現。

  4、戰後資本主義經濟的黃金時期(50年代-70年代初)

  (1)原因:

  ①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先進成果,提高勞動生產率,發展新興產業。

  ②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實行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

  ③推行比較廣泛的社會福利制度,穩定了社會。

  ④大力拓展世界市場,有力地推動了經濟的發展。

  ⑤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建立,推動了世界經濟的發展。

  (2)表現:

  經濟迅速發展持續20年左右,日本和聯邦德國表現最為突出。

  5、二戰後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主要有以下幾個階段

  (1)戰後初期到20世紀50年代末形成美國獨霸的世界經濟格局。二戰後初期美國經濟占絕對優勢,它通過1944年確立的不雷頓森林體系、1947年成立的關稅及貿易總協定、1948年開始實施的馬歇爾計劃等確立了其在世界經濟霸主地位。

  (2)20世紀70年代經濟格局發生變化,資本主義世界出現三足鼎立。區域集團化出現。70年代美國世界經濟霸主的地位喪失,世界上出現了包括美國、蘇聯、歐共體、日本在內的多種力量;發展中國家在世界經濟舞台上進行了要求建立國際新秩序的鬥爭,各種原料輸出國和生產國組織起來,一批新型工業化國家和地區脫穎而出。

  (3)20世紀90年代世界經濟進入一個新階段。經濟區域集團化的趨勢迅速的增強,同時世界經濟全球一體化趨勢也在迅速增強;新科技革命對世界經濟產生巨大影響,追求數量和速度的經濟增長方式將讓位於追求質量和效益的增長方式,知識經濟初露端倪,正在替代工業經濟。

  6、世界經濟格局變化的基本規律

  (1)世界經濟一體化規律。

  這種一體化都是通過相當激烈的競爭,甚至是十分尖銳和複雜的矛盾、摩擦與衝突實現的,以此推動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

  (2)世界科技向縱深發展規律。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深刻地體現了科技格局的變化

  (3)世界經濟不平衡發展的規律。

  地區經濟和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具有普遍性。二戰後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速度明顯加快,經濟發展水平趨於均衡化的時間縮短,一些相對處於劣勢的國家以「跳躍式」方式在短時間內進入先進國家行列,從而引起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

  五、美國為主導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

  1、布雷頓森林體系

  (1)背景:

  ①二戰後,西歐(英國)經濟實力大為削弱,美國經濟實力空間空前膨脹,成為世界最大的債權國;

  ②美國企圖建立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

  ③戰後世界金融秩序的混亂,不利於世界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2)建立過程:

  ①1944年,44國在美國布雷頓森林召開聯合國國際貨幣金融會議,通過了《布雷頓森林協定》

  ②1945年,根據《布雷頓森林協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世界銀行)成立,以美元為中心的世界貨幣體系的建立。

經濟組織

宗 旨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穩定國際貨幣體系,主要任務是穩定國際匯率,消除妨礙世界貿易的外匯管制,在貨幣問題上促進國際合作,並通過提供短期貸款,協助成員國解決其國內經濟困難,以平衡國際收支的逆差。

  國際復興開發銀行(世界銀行)

  初期是致力於戰後的歐洲經濟復興,後轉向世界性的發展援助,即為成員國生產性投資提供長期貸款和技術援助,以協助成員國復興經濟和開發資源。

  (3)主要內容(特點):

  美元與黃金直接掛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會員國的貨幣與美元掛鉤(保持固定的匯率)。

  (4)作用:

  ①積極:為世界貨幣關係提供了統一的標準和基礎,結束了金融領域混亂的局面,有利於維持戰後世界貨幣體系的正常運轉,為世界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創造了條件。

  ②消極:加強美國在國際金融領域的特權和支配地位便利美國對外經濟擴張和經濟霸權地位的確立。

  (5)拓展: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深陷越南戰爭的泥潭,財政赤字巨大,國際收入情況惡化,美元的信譽受到極大的衝擊,爆發了多次美元危機。各國紛紛拋售自己手中的美元,搶購黃金,使美國黃金儲備急劇減少,美國再也沒有維持黃金官價的能力,美國於1971年不得不宣布停止履行對外國政府或中央銀行以美元向美國兌換黃金的義務。至此美元與黃金掛鉤的布雷頓森林體制名存實亡。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以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作為重要的國際組織仍得以存在,並發揮重要作用。美元是最主要的國際貨幣。

  2、關稅與貿易總協定

  (1)關貿總協定出台的背景:

  ①吸取貿易保護主義妨礙國際貿易發展的歷史教訓。

  ②戰後美國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並積極倡導建立國際貿易組織。

  (2)成立:

  《關稅與貿易總協定》於1947年在日內瓦簽字,1948年1月1日實施

  (3)宗旨:

  降低關稅,減少貿易壁壘,在實施互惠和非歧視的基礎上實現國際貿易自由化。

  (4)性質:

  是一個有關關稅和貿易政策的國際性多邊協定,起國際經濟組織的作用,但不是正式國際經濟組織。

  (5)作用:

  ①積極:客觀上為資本主義世界創造了一個自由貿易的環境,從而推動了戰後世界經濟的發展。

  ②消極:便於美國操縱世界貿易,向外擴張經濟。

  3、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

  (1)標誌:

  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組織和「關貿總協定」,構成了調整世界經濟貿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在此基礎上,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形成。

  (2)作用:

  ①重建了戰後的世界經濟秩序,有利於戰後世界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②標誌著世界經濟朝著制度化、體系化方向發展。

  ③美國逐步確立了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霸主地位。

項目

類別

  布雷頓森林體系

  關稅與貿易總協定

性質

  國際金融體系

  國際貿易體系

支柱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

  《關稅與貿易總協定》

作用

  穩定國際金融秩序

  穩定貿易秩序,促進貿易自由化

原因

  三十年代經濟危機的影響;戰後國際經濟秩序的混亂;美國經濟實力強大和倡導;穩定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秩序的需要。

目的

  美國的經濟擴張,建立美國的經濟霸權;恢復戰後世界經濟。

作用

  適應了世界經濟發展及經濟全球化的需要,推動世界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便利了美國的經濟擴張,確立了美國的經濟霸權;推動了世界經濟向體系化、制度化方向發展。

  六、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

  原因:

  (1)生產力和分工的發展,使各國經濟相互依賴程度進一步加深。

  (2)冷戰結束後,世界經濟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國際關係中經濟因素迅速上升;各國之間圍繞綜合國力的較量日趨激烈;國際經貿領域的競爭加劇;貿易保護主義抬頭。

  (一)歐洲聯盟:

  ①歐共體1951年成立歐洲煤鋼共同體.1958年成立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和經濟共同體,1967年三個共同體合併,建立了歐洲共同體。

  ②1991年簽署了《馬斯特里赫特條約》,1993年批准」馬約」正式生效,歐洲聯盟宣布成立。

  ③1999年,歐洲統一貨幣歐元誕生。

  (1)歐元的啟動:

  1999年1月1日,歐盟單一貨幣歐元正式問世;

  2002年7月,歐元成為歐元區單一流通貨幣。

  (2)影響:

  歐盟經濟實力的增長,與美國、日本並立為世界經濟三強,在世界多極化趨勢下,歐盟對世界經濟和政治格局具有重要的影響。

  (3)歐共體和歐盟的聯繫和區別:

  聯繫:

  歐共體是歐盟的前身,為歐盟誕生奠定了基礎,歐盟是歐共體的發展。

  區別:

  歐共體是經濟聯盟,歐盟是經濟政治聯盟。

  (二)北美自由貿易區:

  (1)建立情況:

  1988年美加自由貿易協定簽訂;1992年12月美國、加拿大,墨西哥三國正式簽署了《北美自由貿易協定》;1994年1月1日,北美自由貿易區正式成立。

  (2)區域範圍:

  包括美國、加拿大,墨西哥三國。

  (3)影響:

  加快了美、加、墨三國的經濟發展,相互彌補經濟發展中的不足,從而加強。

  (4)特點:

  北美自由貿易區是世界上出現的第一個由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同組成的自由貿易區。

  (三)亞太經濟合作組織:

  (1)建立情況:

  1989,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舉行「亞太經濟合作部長級會議」,標誌著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的成立。

  12國:美、日、加、澳、紐西蘭、韓國等。

  (2)區域範圍:

  地跨亞洲、大洋州、北美洲和南美洲四大洲。

  (3)中國與亞太經合組織:

  ①1991年,中國正式加入,中國台北和香港以地區經濟體名義加入;

  ②中國積极參加亞太經合組織活動:多次出席在西雅圖等地召開的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2001年在上海舉行亞太經合組織第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名稱

  歐盟

  北美自由貿易區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

  成立時間

  1993年

  1994年

  1989年

  性質

  經濟政治聯盟

  區域型經濟組織

  區域型經濟組織

  成員國之間的差異

  德國、比利時、盧森堡、荷蘭四國生產率較高,成本低,出口競爭力強;法國、義大利經濟實力弱,德國比利時盧森堡農業不發達;法國義大利荷蘭農業發達

  美國、加拿大都屬於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而墨西哥是發展中國家,經濟實力存在較大差距

  既包括世界最發達國家,也包括大量發展中國家,差距性明顯。

  主要合作領域

  經濟、政治

  經濟

  經濟

  合作方式

  各成員國在政治、經濟、外交和軍事方面加強合作,並通過談判和制定共同遵守的規則,約束成員國必須執行,對外以整體形象出現,採取共同的立場。

  不僅互相取消貿易壁壘、進行公平競爭、促進相互之間的合作、增加合作機會,還在知識產權、保護環境和可持續發展方面展開合作

  自主自願、協商一致的原則,以及以漸進的方式實施目標的原則,不具有強制性

  七、世界經濟的全球化的發展趨勢

  1、經濟全球化

  (1)概念:

  指商品、服務、生產要素與信息的跨國界流通的規模和形式不斷擴大和增加,通過國際分工,在世界市場範圍內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從而使各國經濟相互依賴程度日益加深的趨勢。

  具體表現:

  貿易自由化、生產國際化、金融全球化、科技全球化。

  (2)經濟全球化的原因

  ①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展為經濟全球化奠定了基礎;

  ②現代科技進步和生產力發展是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原因;

  ③市場經濟制度在全球範圍內得到普遍的認可和接受;

  ④跨國公司和各種國際組織成為經濟全球化強有力的推動者;

  ⑤國際金融的發展是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催化劑;

  ⑥兩極格局的瓦解,為經濟全球化掃清了障礙。

  (3)形成過程:

  ①新航路開闢後,打破了世界各地區間相對隔絕的狀態,為世界市場的形成創造了重要條件。

  ②工業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繫,促使世界市場迅速擴大,資本主義經濟在世界範圍內獲得了空前的發展。

  ③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經濟開始朝著經濟全球化方向發展。

  ④20世紀90年代,世界經濟真正進入全球化時代。

  (4)經濟全球化的實質:

  發達國家主導下的資本在全球範圍內的新一輪擴張。

  (5)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經濟全球化既加速了世界經濟的發展繁榮,也加劇了全球競爭中的利益失衡,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造成了不同的影響。發達國家是最大受益者(優勢的技術、資金、市場)。發展中國家是機遇和挑戰並存。(機遇:有利於吸收外資、技術和先進的管理經驗,開拓國際市場;挑戰:國家主權和經濟安全面臨空前壓力和挑戰)

  (6)發展中國家如何應對經濟全球化:

  ①要積極主動地參與經濟全球化。

  ②在全球化浪潮中,要善於趨利避害。發展中國家應抓住機遇,結合國情,制定適合本國經濟發展的經濟戰略,積极參与國際競爭,在競爭中求發展;

  ③還應積极參与國際經濟活動,努力改變不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

  (7)應對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的問題:

  (1)建立公正的國際貿易秩序,保護髮展中國家的利益;

  (2)發展中國家應加強地區性合作;

  (3)求同存異,加強合作;

  (4)制定全球性可持續發展科學措施。

  2、世界貿易組織:

  (1)世貿組織誕生的原因:

  ①科技的飛速發展、各國經濟結構的變化,國際貿易發生了重大變化。

  ②關貿總協定存在著諸多弊端,已不能適應世界經濟發展的需要。

  (2)成立:

  1995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正式建立,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它是一個獨立於聯合國的永久性國際組織,是規範國際貿易、維護公平貿易的經濟組織。

  (3)宗旨和原則:

  ①宗旨:促進各國市場的開放,調解貿易糾紛,實現全球範圍的貿易自由化。

  ②國際貿易組織的原則:非歧視原則、自由貿易原則、公平競爭原則。

  (4)作用:

  ①標誌著規範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貿易體系建立起來。

  ②世界貿易組織的成立,表明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加快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

  ③促使成員國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經濟的繁榮;

  ④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國際經濟貿易關係中的強權政治。

  (5)入世影響:

  ①機遇:有利於中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國際分工;有利於擴大出口和利用外資;有利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有利於直接參与21世紀國際貿易規則的決策過程,維護合法權益;有利於改革開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②挑戰:對我國弱勢產業帶來壓力和挑戰;

  ③啟示:企業要不斷提高自身競爭能力。

  現代科學技術

  一、相對論和量子論

  1、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1)背景:

  ①19世紀科學技術得到飛速發展

  ②經典力學無法解釋高速運動微觀粒子發生的現象

  (2)提出:

  德國物理學家愛因斯坦1905年提出了狹義相對論和光速不變原理;1916年,提出了廣義相對論,相對論最終形成。

  (3)意義:

  ①是物理學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它否定了經典力學的絕對時空論,從本質上修正了由狹隘經驗建立起來的時空觀,深刻地揭示了時間和空間的本質屬性;

  ②它也發展了牛頓力學,將其概括在相對論力學之中,推動物理學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

  2、量子論的提出和發展:

  (1)背景:

  ①19世紀末20世紀初,電子和放射性的發現;

  ②實驗表明,微觀的粒子運動不能用經典力學的理論來說明。

  (2)誕生和發展:

  1900年,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說——宣告量子論的誕生;

  愛因斯坦利用量子論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

  20世紀30年代,量子力學建立起來。

  3、相對論和量子論創立的意義:

  ①使人類對 微觀世界基本認識取得革命性進步,與相對論一起構成了現代物理學的基礎;

  ②彌補了經典力學在認識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方面的不足;

  ③開闊了人們的視野,改變了人們認識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二、現代信息技術

  1、電子計算機與網路技術的發明和發展:

  ①20世紀40年代美國人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奠定了現代信息技術的基礎;

  ②二戰後,以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為核心的現代信息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為互聯網誕生奠定了理論基礎;

  ③20世紀60年代末,互聯網(Internet,網際網路)首先在美國誕生(美國出於「冷戰」的需要;

  ④20世紀90年代以後,互聯網發展為全球信息網。

  2、現代信息技術對社會的影響:

  ①對經濟增長方式的影響:

  依靠科技進步,而不是高資源、高投入來促進經濟增長;

  ②對時代的影響:

  當代社會生產力已經從以物質能量為主轉換到以信息知識和技術為主,從工業經濟轉到知識經濟,從讀寫為主的時代轉到以視聽為主的時代(即虛擬時代、數字時代)

  ③對教育方式的影響:

  教育投資的重心將由物質資源轉向信息資源,教學方式將由單一的「班級授課制」轉為多樣化的網路授課,多種媒體功能的優勢將大大提高學習效果。

  ④對生活方式的影響:

  信息作為最有效、最有價值的資源,改變了傳統的生活方式;

  ⑤促進了人們觀念的變化:

  加強學習,才能提高人們的生活、工作技能;

  ⑥面臨的問題:

  導致信息泛濫、垃圾信息、網路安全和網路犯罪等;各國之間圍繞互聯網的競爭造成世界更加動蕩不安;虛擬社會對人們生活和學習工作特別是對青少年產生消極影響。

  19世紀末以來的世界文學藝術

  一、文學的主要成就

  1、浪漫主義文學(18世紀末至19世紀30年代)

  ①背景:

  歐洲的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卻沒出現啟蒙思想家描繪的自由、民主、平等、博愛的美好景象。人們對此感到失望和強烈不滿,於是反映人們對現實不滿、進而追求新的理想的浪漫主義潮流應運而生。

  ②特點:

  不再刻意追求理性,強調發掘人類感情世界,塑造鮮明的人物形象;

  在創作中採用誇張手法,富於幻想和傳奇色彩,強調個性自由表達;

  ③代表人物及作品:

  法國:雨果,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典型地表現了浪漫主義文學的特徵)

  英國:雪萊——詩人,《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西風頌》

  德國:海涅,長詩《德國──個冬天的童話》

  2、現實主義文學(19世紀30年代至20世紀初)

  ①背景:

  工業革命在西歐開展以後,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資本主義制度所固有的矛盾和弊病逐漸暴露,真實地反映現實生活,揭露批判社會黑暗的現實主義文學逐漸發展為文學的主流。

  ②特點:

  力圖真實表現現實生活,深入剖析揭示社會矛盾,著力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對現存社會秩序無情揭露和深刻批判。又稱「批判現實主義文學」。

  ③代表人物及作品:

  法國:

  巴爾扎克——《人間喜劇》(小說集),展示了19世紀上半期整個法國的社會生活,被譽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百科全書」羅曼·羅蘭——《約翰·克利斯朵夫》

  英國:

  狄更斯——《大衛·科波菲爾》

  蕭伯納——《蘋果車》

  俄國:

  普希金——《葉普蓋尼·奧涅金》

  列夫·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3、現代主義文學

  ①背景:

  兩次世界大戰和經濟大危機影響了文學的發展,現代主義成為了文學主流。

  ②特點:

  客觀上反映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精神危機,強調集中表現自我,文學表現上與傳統文學有很大差異。

  ③代表作:

  愛爾蘭劇作家貝克特《等待戈多》;美國海明威《老人與海》。

  4、20世紀的蘇聯文學:

  ①高爾基《母親》奠定蘇聯社會主義文學的基礎

  ②奧斯特羅夫斯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5、亞非拉美文學:

  哥倫比亞的馬爾克斯《百年孤獨》獲諾貝爾文學獎。

  二、有代表性的美術作品

  1、新古典主義美術作品:

  法國:大衛《馬拉之死》、《拿破崙加冕》、安格爾《泉》

  2、浪漫主義美術作品:

  法國: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導人民》

  3、現實主義美術作品:

  ①法國:米勒《拾穗者》

  ②俄國:列賓《伏爾加河上的縴夫》

  4、印象主義美術作品(注重光與色的研究):

  ①法國:莫奈《日出?印象》

  ②荷蘭:梵高《向日葵》③法國:塞尚(現代繪畫之父)

  5、現代主義美術作品:

  西班牙畢加索《格爾尼卡》

  三、有代表性的音樂作品

  1、浪漫主義音樂:

  ①德國:貝多芬《英雄交響曲》《命運交響曲》(連接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音樂的橋樑)

  ②奧地利:約翰·斯特勞斯《藍色多瑙河》(圓舞曲之王)

  ③義大利:威爾第《茶花女》

  ④法國:比才《卡門》

  2、現代主義音樂:

  搖滾樂《圍著時鐘搖吧》《時代在變化》

  四、影視藝術的產生與發展

  1、電影的出現

  ①條件:

  第二次科技革命所帶來科學技術和生產力迅猛發展,為電影的出現奠定了物質基礎;

  社會的巨大變化和人類新的精神需求、商業利潤的驅動是影視藝術發展的動力;

  ②出現:

  1895年底,法國的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放映了人類第一部電影,宣告了電影時代的到來。二戰後,電影藝術得到了迅速發展。美國的好萊塢電影迎合大眾時尚,在世界電影業中擁有十分強大的競爭力。

  2、電視的發明與發展:

  ①20世紀20年代中期,科學家們發明了電視機;

  ②20世紀30~40年代,電視藝術在英國和美國發展;

  ③二戰以後電視真正進入大規模的普及運用階段。


推薦閱讀:

TAG:知識 | 世界 | 世界現代史 | 現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