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講壇】 漢獻帝(十二)曹操立威

漢獻帝(十二)曹操立威

曹操焚信事件發生,曹操俘虜袁紹舊部,沒收了大量的袁紹的文書檔案,其中有一批重要,內容是雙方相持時,許昌的許多官員包括曹操手下許多人,給袁紹寫的信。這些人寫信給袁紹,因為表面上袁紹實力明顯比袁紹強。他們也拿不定主意,擔心曹操會打敗。等到袁紹被打敗,這些信落在曹操手中。曹操看到後,看都不看,一把火燒了。屬下不理解,問他為什麼不看,追究一下這些人的責任?他回答說,「孤猶不能自保,而況眾人乎?」所以,曹操不僅沒有追究這些人的責任,連哪些人都不想知道,讓這些有投降心理的官員徹底放心了。這個故事,被用來作為宣傳曹操能力與肚量的素材。這個故事對於熟悉三國的人來說是相當熟悉的故事,可是這個故事,今天我得提一點疑間。在利用這個故事來表彰曹操寬宏大量時,默認了一個前提,想處理這些人,是有能力去處理的。但這個前提沒被人質疑過。如果曹操根本沒能力處理這些人,把那些產生投降心理的人處理掉,乾脆燒掉,還會不會認為是大度?曹操不具備這些的權威處理這些官員,這有沒有根據?理由是有的。在談到與三國有關的歷史時,有一種觀點,談三國的人都覺得曹操這一方是最鼎盛的。但史書說的是,許都雖新建,尚饒人士。難道這是因為曹操的原因?聚集在這兒的人才中,有曹操的班底,不錯。但是分析一下會發現,許多是通過其他途徑來到許昌的。至少有兩支力量不是。一是漢獻帝從長安回來時,把當時的官僚帶來了,這是一支重要力量。二是散處在全國的人,是聽說漢獻帝立都了後,才來投奔的。當時著名的孔融就是這類人物代表。這兩類人才,顯然不是聚集在曹操手下,而是漢獻帝的手下。後來隨著形勢變化,有微妙變化,看到曹操壯大,變成了曹操的心腹。漢德雖衰,天命未改。只承認漢獻帝是唯一的漢的統治者。再看前面的間題。燒這些信的原因是什麼?這裡的確體現了政治智慧。但是如果僅僅認為體現了寬宏大量,就掩蓋了一部分事實。他沒有足夠能力去處理這些人。不去挑這些矛盾。

曹操欲殺人立威:曹操權威處於什麼地步?楊彪曾祖父一代大儒,楊震到楊彪位置三公,四世三公。但是東漢晚年,楊家名譽要好些,楊家更恭儉,楊彪自己一直是漢獻帝身邊的重要大臣。為了維護漢獻帝,心血用盡。盡節衛主,差別丟了性命。後來回到中原,由於品德與貢獻,受到大家的尊重。楊彪案的發生,袁紹為了破壞許昌的團結,寫信給曹操,勸他殺了楊彪。曹操回信說,要團結力量來匡扶國家。不久,曹操的態度轉變了。轉向了打擊,為什麼這樣?有的史書寫理由,是曹操察覺到楊彪對他不滿,先下手為強。除了楊彪。有疙瘩是事實,楊彪無條件忠於漢獻帝。維護漢獻帝上,楊彪對曹操有戒心。但是曹操下毒手,關鍵不在這裡。在於想通過楊彪案投石間路,曹操想藉此與漢獻帝較量一下。征伐得靠曹操。這種情況下,雖然曹操能對漢獻帝盡臣節,但是在許昌朝廷,有另外以曹操為中心的政治集團。這就會發生矛盾,誰更具有權威?曹操想驗證這個間題。楊彪地位高,如果可以順利打掉,就表明地位不可動搖。楊彪與袁家有姻親關係,曹操想藉此置楊彪於死地。聯姻是之前的事,這並不代表楊彪的立場。曹操卻藉此投楊彪進監獄。聲稱楊彪是想謀逆。這是借口。回到中原一路上,多少危難時,楊彪有機會。這個理由是說不過的。結果是曹操失敗了。楊彪入獄,朝野震動。一大批人來質間曹操,就有荀或與孔融。孔融用去就來威脅曹操,這也讓曹操窘迫。他找了理由,此國家之意。這個託辭有漏洞。漢獻帝有什麼理由要殺楊彪?如果漢獻帝要殺楊彪,荀或怎麼不知道?這是拙劣的謊言。曹操為什麼這樣笨拙地撒謊?把責任推到漢獻帝身上,當然另有理由。放出楊彪,說明早期許昌朝廷中不是曹操想幹什麼就幹什麼。而曹操關鍵時,要抬出漢獻帝,是說明漢獻帝此時比曹操更有優勢。曹操不追究向袁紹親近的人,未必有能力。 曹操殺害孔融:楊彪案十年後,建安十三年,208年,在赤壁之戰前,曹操又想殺人,這次殺了孔融。其實難度比殺楊彪更大。即使是曹操,也要下決心才能做得到。為什麼這樣說?孔融特點有,身份特殊。是孔子二十代孫。楊彪祖上楊震都不得了,何況是孔融?二是士大夫中很有威望,「喜誘益後進,及退閑職,賓客日盈其門。」交友有特點,講方法。看到朋友有缺點,一定當面告訴,在別人面前只講優點與長處。當時的賢士都信服他。這說明孔融背後有不小的支持勢力。三是對朝廷決議起主導作用。每次開會,其他人只等著簽字就行了。四是與漢獻帝的關係,不屬於從長安帶回來的,但是忠貞是堅定的。漢獻帝對孔融也是非常信任。孔融的這些性格,讓他的立場使得與曹操矛盾日益激化。對曹操勢力的增長,孔融不能忍受。這傷害到了漢室政府的威信。他多次激怒曹操,表達對曹操不滿。像204年,曹操攻破了鄴城,袁紹的殘餘基本消滅了。曹丕跟著進入鄴城,看中了袁紹的兒媳,曹操作主迎娶了這位鄄氏。孔融說,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這樣說,其實是想捏造歷史來諷刺曹操。曹操沒有領悟,沒明白這層意思。孔融回答了八個字,「以今度之,想當然爾」。曹操明白這是諷刺自己。在孔融這些辛辣的語言背後是孔融對曹操l彰脹的不滿,是對漢室前途的憂慮。這樣二人矛盾升級。後來曹操忍不了了,就誣陷孔融並殺了他。這是標誌性的事。當年,曹操想殺楊彪,有阻力,殺不了。只能放出來。成功殺了孔融,說明曹操增長的趨勢。曹操與漢獻帝合作,從不能作主到殺孔融這樣的人物。 漢獻帝被邊緣化:漢獻帝與曹操權勢的消長,還可以從一個故事中看出。l97年剛來許昌,曹操要討伐軍閥,出征前要朝見皇帝,衛士要用兵器叉住大臣的肚子才能朝見。漢獻帝剛來,為了樹立威信,恢復了這項制度,曹操是按這個規矩。之前沒有類似的經驗,沒有心理準備。見完後出來,曹操嚇得汗流浹背。從曹操的角度來說,自己的安全得不到保障,自己不是隨時可能丟命?所以每次出征前,仍是規矩地上奏表章,卻不再去見漢獻帝了。這個值得玩味,這裡我們看到了,早年,漢獻帝有不容侵犯的威嚴,但是,我們也看到了曹操居然有不去朝覲皇帝的底氣。因為當時漢獻帝的短板就在於沒有一支他可以親自指揮的軍隊,只能仰賴曹操。這一層依賴關係,在早年時,在許昌立朝之初,雙方是能團結的。割據勢力一支支地消滅,兩個陣營間的矛盾就突出出來了。許昌朝廷就開始分化了。在赤壁之戰前,孔融提出了不同意見。要統一這些勢力,通過修文德來招遠人,也可以,不一定得打仗。孔融講這話,為什麼?正是他看到了戰爭,曹操的軍功增加一分,實力就相應增加一分。漢獻帝的權力就減少一分。這說明局勢明朗,國家逐步統一過程中,許昌內部摩擦不可避免了。從孔融的態度變化與被殺都得到了體現。
推薦閱讀:

漢獻帝證明寶貝放錯地方就是廢物

TAG:曹操 | 漢獻帝 | 百家講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