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心靈環保

心靈環保 來源:龍泉之聲時間: 2011-03-03

  環保,在當今世界是一個耳熟能詳的詞語,隨著現代工業社會的進程,環境保護已成為公共的話題,環保意識已愈來愈深入人心,我們生活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需要保護,我們人的心靈呢?難道就可以忽視了嗎?其實,心靈同樣是需要保護的。

  人的心靈世界最複雜,它包括個人的思想感情,道德品質,人格精神,也包括一些稍縱即逝的心理因素,有些人可能一輩子都不能了解自己的心靈。人出生在這個世界上,心靈是純潔無瑕的,但是隨著長大,心靈就會被紛繁複雜的事物侵入,不再單純,我們常用「童心未泯」來形容那些年歲雖大卻保持單純的人,為了闡明心靈環保,我們且先仔細品味朱熹的一首詩: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方塘半畝雖然不大,但它卻像一面明鏡,純澈明凈,一塵不染,天光雲影在其中浮動閃爍,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呈現一種動靜融合為一的畫面,無比美妙,令人讚歎。方塘之水要能夠反映雲影必須清而又空,毫無塵埃,然天光雲影之能夠在水中閃耀浮動,又表明方塘之水是空中有靈,空靈結合為一體,方塘半畝不大,卻又能反映萬里晴空的天光雲影,這又是從小中見大,那麼方塘之水為什麼能夠總是這樣清澈明凈呢?詩人答道,因為有「源頭」的「清水」不斷地湧入方塘。

  如果把半畝方塘視為我們的心靈,那麼我們就能精確地理解朱熹此詩的深刻哲理,我們要保持自己思想、精神、心靈的清澈明凈,一塵不染,才能做到以靜待動,動靜合一;才能保持空靈合一,以小見大。而心靈、思想、精神之所以能夠保持其空靈,保持其純澈明凈,毫無芥蒂就必須有其「源頭活水」。如果我們能夠保有思想、精神和心靈的「源頭活水」,我們的精神生活便會達到一種崇高的境界,我們的生活就會充滿盎然的生機,無上的樂趣和甜蜜的幸福感,這個思想,精神和心靈的「源頭活水」便是活的哲學思想,中國古典哲學的目的不僅是取得某種知識,更是要「聞道」,即由此取得的價值的信念與理想和人生的理解與智慧,由此獲得一個「安身立命」的基礎,達到澄明的精神境界。古羅馬思想家塞涅卡說「我們能夠活著,這是大自然的恩賜,而能活得好,剛是哲學的恩賜。」

  有的專家稱「精神病時代」悄然逼近,從疾病發展史來看,人類已經從「傳染病時代」「軀體疾病時代」進入「精神病時代」。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其最新報告《疾病的全球負擔》中指出:抑鬱症是造成全球殘疾病的主要原因,按WHO的統計,在年滿20歲的成年人憂鬱症患者正以每年11.3%的速度增加,WHO報告還說,精神分裂已影響人類1200年之久,近20年來呈迅速增長之勢,全球所有5000萬人患有此病,即1%的人口受此痛苦。

  現代社會的浮躁,功利,媚俗,價值多元,使許多人陷入迷茫的重霧之中,對急劇變化著的現實社會表現出精神上的無奈與盲從。因而對知識分子來說,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價值重建。如果一個人身上具有了人文情懷,就不會對社會事物和別人的命運表現得那麼冷漠,就不會那麼浮躁,膚淺了,心靈由於它所帶來的光輝而得到充實。於是,它便知道怎樣去追求生活中理想的東西,怎樣擺脫那些應該迴避的東西。

  心靈環保還依賴於良心,良心是隱蔽在人們內心深處的意識活動,對道德的自覺意識,良心所特有的自律意識,使它在道德選擇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難怪法國著名思想家盧梭發出這樣的感嘆:

  「良心呀,良心!你是聖潔的本能,永不消逝的天國的聲音,是像在妥妥噹噹地引導一個雖愚昧無知然而是聰明和自由的人,是像在不差不錯地判斷善惡,使人形同上帝!是你使人的天性善良,行為符合道德,沒有你,我就感覺不到我身上有優於禽獸的地方;沒有你,我就只能按沒有條理的見解和沒有準繩的理智,可悲地做了一樁錯事又做一樁錯事。」

  我們實在需要在心理上築起一道防線,做到百毒不侵,即不易受到心理傷害,並具有良好的心理傷害自我修復能力。

  放寬心胸,放低姿態,保持平常心是多麼重要,俗話說:「要活好,心莫小」,器量的寬博與狹小,體現的是一種文化人格。「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莊子。大宗師》)人活著需要堅韌的承受力,大仲馬說:「世界上本沒有快樂與痛苦的區別,有的只是一種狀態與另一種狀態的比較。」意味深長。幸福與不幸居於靈魂之中,取決我們個人的取捨。我們應該擺脫「控制自我」的禁錮,而轉向「關心自我」,把自我當作對象關心,呵護,就是學習認識自我,解釋自己的慾望學習生活的技藝,是把自己當作一種藝術作品。

  作為一個人與生俱來至少有三種「情緒」或「心性」需要昭示:一是敬畏之心;二是感激之心;三是側隱之心。敬畏之心使我們產生信仰,感激之心令我們講倫理,側隱之心培養我們的道德。沒有這三心人便不是以為人,世界也不成世界。

  有精神寄託的人是快樂的,心靈應該習慣從自身中汲取快樂,世界上沒有任何事情是值得憂慮的,絕對沒有!快樂是一種心理習慣,一種心理性格,不要「有條件」地快樂,假如我們不能接受快樂,就尋找快樂;不能尋找快樂,就製造快樂,不能製造快樂,就等待快樂;不能等待快樂,就想像快樂。總之,我們需要快樂,這就是我們的快樂宣言。

  不崇拜物質,也不鄙夷物質,不要遲鈍也不要太敏感。不要盲目樂觀也不要總是悲觀。中國人遇到問題總愛從負面考慮,這樣就大大地影響了人的情緒,其實,我們所擔憂的事可能永遠不會發生,是我們加重了心理陰影,使自己心神不寧,陷入焦慮,憂鬱之中而不能自拔。「心中有佛,看到的是佛;心中有屎,看到的是屎」。這是蘇不妹對兄長蘇東坡之言,是為高論。「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十三》)世界美好的基礎在於信任,信任是一種價值,信任取決於樂觀主義的世界觀:世界是一個良好的地方,人們能使它更美好。

  教育的主要目的應該是培養有能力,關心人,愛人也值得人愛的人,「每一個人都是不可替代的奇蹟」。要善待自己,珍愛自己,一個不愛自己的人同樣不會愛人,也不可能被愛。「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達而達人」,這都是孔夫子的話,記得有人說過人生幸福有三大秘決:第一是不拿自己的錯誤懲罰自己,第二是不要拿自己的錯誤懲罰別人,第三是不要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很有道理。

  永遠發現美,是一個神聖心靈的標誌,美向人們展示偉大的事物(因大而獨特),使人面對它而覺得自己個人只有的一切都是微小的,不足以為之斤斤計較,美向人顯示最強大的事物(因強而獨特),使人不再固守於個人的力量和知識。人一旦擺脫了個人的固守和私利的計較,利害得失之心,以及由此生出來的煩惱就會消失,他將處在人生的積極,愉快的狀態里,去改造社會,創造新世界。審美對於人性,對於人的精神生活是絕對必需的。黑格爾說:「審美常帶有令人解放的性質。」美是最直接提升我們,拯救我們的東西,「人靠心靈而偉大」(羅曼.羅蘭),讓我們培育溫暖的心靈,關注心靈,洞啟人性,成為一個心靈高尚的,健全的,豐富的,堅強的,有魅力的人。

愛護地球,人人有責,一個人一分力,愈多的人為世界祈福,無疑的,世界將變得更為美好。 懂愛的人知道,永遠別對所愛的人做任何猜想。他們要讓每個人、每件事、每一天訴說自己的故事。 當你幸福的時候,切勿喪失使你幸福的德行。 健全的品格使你大致上不再擔憂自己的聲譽。 在工作中流下健康的汗水是治療寂寞、沮喪和不滿的最佳方法。 你有沒有騙過別人或自己?想清楚,再回答。 三有眾生諸受用,常被三苦火逼燒;如屠引誘趣殺處,應斷貪等修菩提。 對那些你趕不走的憂慮,不妨皺皺眉,然後一笑置之。 一直注意身體和病痛,你就會一直病懨懨的。 若你贏不了,至少你可以露齒一笑。 你心裡的想法可以讓你生病,也可以使你健康。 「不幸」很少在有信心及希望的人身邊徘徊。 信心需要基礎才能建立,恐懼卻能任意存在。 一個人能平靜地接受自己,就可以和氣地面對世界。 你要是不能常保心平氣和,你就不算是完全自由的人。 一個人無法永遠控制情勢,但可以選擇面對困境的態度。 仔細地照顧心靈的健康,就像照顧身體一樣。 庸庸碌碌地生活在世界上很容易,遠離人群而獨居也不難,但是真正偉大的人,生活在吵嚷的人群中,仍能保持獨居所需的完美獨立精神。 個人意識必須先改變,社會改革才會出現。 最可貴的人生是返樸歸真,最富足的生活是以無為有,最高尚的品味是淡中有味。 如果話不夠真、善、美,請勿說出。 積極性的精神生活,讓人一世不疲累。 心垢滅盡,凈無瑕穢,是謂最明。 有時人的失敗,不是被別人打敗,而是被自己的情緒打敗。 凈化心靈是可以從生活中去體會的。 有些人如此熱切地想要得到某件東西,他們唯恐失去它,卻又做盡了一切會使它失去的事情。 人類唯一的引導人,就是他的良心。 避開惡行就是美德;擺脫愚蠢就是智慧。 一個人最容易被愚弄時,是在他自以為在愚弄別人的時候。 潔白的良心是一個溫柔的枕頭。 仁慈而和善的性情,是所有脾性中最可愛的一種,雖然它很少獲得榮耀,但卻有最崇高的價值。 一個人做了心安理得的事,就是得到了最大的報酬。 良心是我們心頭的崗哨,監視著我們的行為。 懷疑永遠燃燒著犯罪者的思想:強盜恐懼每一叢灌木中埋伏著警察。 放縱自己的慾望是最大的禍害;談論別人的隱私是最大的罪惡;不知自己的過失是最大的痛苦。 洗凈我們的心是首要之務。 清凈內心必須在每一個清醒的剎那中進行。 愛自己不表示去放縱自己,這是沉溺,不是愛。 我們內心的誘惑是我們的雜染,由於我們不願意承認內心有什麼須要凈化的地方,所以便極力地為之辯護。 一如不吃任何有毒的東西,同樣的,不要讓任何有害無益之物入侵你的內心。 雜染——五蓋,是造成我們生活困頓的主因。 唯有當「心遠離污垢」之後,心才能平靜下來。 不論心想要什麼,都別讓它得逞。 善惡和對錯都存在你的心裡,不須到其他地方去尋找它們。 不論心處於什麼樣的境地,無論根源於妄見或正見,都會透過我們外在的身行和言語而表現出來。 鏡子,是一個人最好的導師。 世界上最好的教室,就是一個人所在的環境周遭。 媒體可以是最好的領導,也可能是最壞的嚮導。 公理與正義,往往總在付出代價後才能獲得。 要想改運,先得改心。 「命好」還得「心好」,才能保得住福祚。 舉頭天外看,誰是個中人?欲識長空月,先除眼內塵。 活著的意義,不在於轟轟烈烈,而在於清清白白。 病在靈魂,尤危險於病在身體。 自私為一切罪惡的根源。 行不義事比遭受不義更為羞恥。 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 語言是思想的外衣。 不說謊,遠(遠:離開。)邪人。 邪惡的生活,便是死的一種。 懶惰很像金錢——越有越感不足。 你雖然無法不讓鳥兒飛過你的頭頂,但你可以不讓鳥兒在你頭上築巢。 把「不會失敗的人」變成「克服失敗的人」。 生之喜悅雖大,但有自覺的生之喜悅更大。 以為自己是個實際的大人物而驕傲,或將自己評價為一無是處的傢伙,都是極大的錯誤。 經常與自己一致的人,也經常與別人一致。 除非你對自己有信心,否則不要輕易嘗試做某事,但也不要只是因為有人對你沒信心就放棄它。 不要祈求安逸的生活,要祈求能有隨遇而安的心境。不要祈求與你力量相等的工作,要祈求與你工作相等的力量。 真正的平安,來自內在心靈的澄明沉穩。 安於平凡的人未必平庸,平庸的人必然平凡。 將讚美當作警惕,將是非當作教育。 精益求精能鞭策一個人;完美主義卻使人喪氣。 我寧願失去,也不願以卑劣的手法獲得;前者屬於短痛,後者則是長痛。 越是需要高品質的思考,越是需要單純樸素,越想讓精神生活提升,越須透過單純的態度。 簡樸和知足是現代人必須學習的最重要課題。 對身體的自然法則,你絲毫沒有辦法。但你所能提升和美化的,是這一顆心。 心在自然的狀況下是清澄、潔凈而不混亂的。它會變得混亂,只因它追逐法塵,而迷失在情緒當中了! 放棄所有的惡,放棄一切會招致仇恨的事物。 心空掉貪嗔痴,便是「空心」。 如果會有什麼不對勁,就讓它們只是在身體上吧!別在心裡。 你不會在別的地方找到良善,你必須在你自己的內心找。 六根都是使智慧便於生起的東西。如果我們沒有真正了知它們,我們必定會否定它們。如果我們截斷這因的條件,我們要去思惟什麼呢? 每個宗教之所以被公認為宗教,本質上就是教導不自私,而教導無我或不自私是相當重要的事,偏偏它的信徒卻對這種道理毫無興趣。 「法」須要聽聞後實踐,然後在內心中轉變的。 我們唯一要畏懼的是自己的雜染。 其實我們往往是忙碌於完全不必要、使人疲憊的心理活動中。只要對感覺有任何反應,「我」就在招惹塵垢了。修行只在於持續不間斷地凈化,別無其他。 在骯髒、雜亂的家裡,任誰都會覺得不自在。同樣的,當不善的念頭在我們內心生起,我們又怎能自在呢? 唯有在我們覺悟自己才是種種不悅的罪魁禍首時,才會有改變的可能。如果我們依然深信,都是外在因素的過錯,就表示我們還沒有開始修行。 負面的情緒就好像是一根我們想用來傷人的刺,但是,拿起它的人,必定會先被刺到。 當我們厭惡苦時,嗔恨之心同時也會生起,最後變成雙重的苦。 不斷地在意他人的缺失,不如去注意他人的優點。 把不實在的事情拿來起妄想煩惱,這也是一種妄念愚痴。 別人的是非善惡是別人的事,與你又何干? 別人不好,那是別人的事,如果我們拿來起煩惱,那就是自己的愚痴。 此心能安,隨處均能安;此心不能安,則到天堂也不能安。 修行貴在直心。 修道是要去貪嗔痴,達到身口意清凈。 一切時中,但學無心,念念無妄,念念無為。 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趣向皆是污染。 人們專註於清洗碗盤,然而,他們卻讓自己的心臟去。 如果我們讓心在毫無價值或用處的念頭和感覺上徘徊,心會變得疲憊而微弱。如果心沒有精神,智慧就不會現起。 心異則千差兢起;心平則萬法坦然;心染則六道四生;心空則一道清凈。 心口如一,即是去妄立信的實際功夫。 「信」字是世出世法的根本。信用一失,做人的立場尚且不夠,何能談得上學佛? 心窮則量小,心達則量大。 但莫染污自性,即是修行,莫自欺誑,即是修行。 涅磐就是貪嗔痴的息滅。 內心的改變誠然不易,卻絕對值得去嘗試。 心如鏡子,鏡子清明則所照之境物亦清明。 我們要求社會安寧,人生快樂,首須依憑良心去安分盡職。 參禪的目的,在明心見性,就是要去掉自心的污染,實現自性的面目。 若有欲知佛境界,當凈其意如虛空,遠離妄想及諸取,令心所向皆無礙。 成人善事,其功更倍;勸人善願,其量無涯。 多靜坐以收心。寡酒色以清心。去嗜欲以養心。誦古訓以警心。悟至理以明心。 萬病之毒,皆生於濃。濃於聲色,生虛怯病;濃於貨利,生貪饕病;濃於功業,生造作病;濃於名譽,生矯激病。 不處無明為大智慧。 當你先從不好的動機來看人時,你的精神層面就開始下降了。 當吾人醜陋的思想塑造出吾人美麗的外表,這就造成了我們轉向無明——一切痛苦和不幸的根源。 土木工程技師,懂得如何疏導水流,箭匠能把箭做得十全十美,木工能把彎彎曲曲的木材刨至平滑,有智慧的人,懂得如何整頓自己。 假如一個人手未負傷,他碰到蛇的毒液也不會有問題,健康的手,毒液對他並無危險。自己不製造惡,惡對他就沒有毒害。 人應善於控制自己的感情,才能將強烈的情感導向正軌,發揮有效的力量。就好比蒸汽機的氣體,奔騰澎湃,一定要給予適當的調節與引導,才能合於正用 克服自己強烈慾望的人,一切煩惱都會如同雨滴從蓮葉滾落一般,從他身邊消失。 被欲愛驅使的人,就如同陷阱中的兔子一般,怎麼跑也脫不了身。 貪慾、嗔恨、愚昧、傲慢、疑惑、邪見等,會影響說話與行為,久而久之,成了習慣,便有一種力量,這就是苦惱的招集者,名為眾生的苦因。 欲凈其土,先凈其心,心凈則土凈。 心胸開朗的人,必然心地光明,並顯得平和、寧靜。 有的人自高自大、一無所知,專好問難爭辯言詞,從此就生出嫉妒、紛爭、毀謗、猜疑。 假使每個人都真正能夠「自掃門前雪」,那麼整個世界就乾淨了。 思想上的疾病,比肉體上的疾病更難應付,而且前者比後者更常見。 人如果昧著良心說話,那就見不到真正的光明。 良心之聲即是至上大我之聲。違背良心的行為即是自我謀殺。 無明來自於我們的念頭、習氣、煩惱。 懺悔就是轉念,將以往的恨心、忿心等皆轉為清凈心。 若心起惡念,就如同鐵生鏽一般,惡念來自於其本身,並腐蝕了自我的清凈心。 任何敵人的傷害,也不會比一個人在思想的貪慾、嗔恨和嫉妒來得大。 世間雖然是因緣生滅法,但也要積極的行善。 生命只是一個念頭的轉變,快樂或痛苦皆操縱在你自己。 所有的事相,若不透過清凈的自性,皆無意義。 「老實」是一切聖賢的標誌。 掃地掃地掃心地,心地不掃空掃地。 家裡的垃圾知清倒,內心的垃圾(貪、嗔、痴)不知「倒」。 要做好你的個人衛生,尤其「心理衛生」最為重要。 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 世上最可悲的事,就是背叛你自己的良知。 永遠扭曲別人善意的人,無藥可救。 不可告人之事,斷然不為;義不當為之事,斷不去想。 內心充滿嫉妒或心中不坦白、言語不正的人,不能算是容貌端正的人。 鄙吝一銷,白雲亦可贈客;渣滓盡化,明月自來照人。 勿使自己痛苦,更不能陷害他人,這才是真正的善行。 人要活在無罪一身輕,活在光明喜悅之中。 嗜欲正濃時,能斬斷;怒氣正盛時,能按捺,此皆學問得力處。 欲行平坦路,先令平其心。 心污濁,其道不平,因而跌倒;心清凈,其道平坦,因而安樂。 耽溺與後悔、巧言善辯、沮喪與昏沉、眷戀以及猶豫不定是大盜賊,它們盜取了你無限的增上財富。 氣惱他家富貴,暢快人有災殃,一些不由自己,可惜壞了心腸。 身心不健康的人,是社會的一種負擔。 樹正那怕日影斜。 永遠別浪費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歡的人。 一顆蛀牙,臭死大嘴巴。 一條又長又好的鏈子,中間壞了一個小環,就不能佩戴。 詩人可以歷盡一切劫難而永遠存在,只是受不了排印的錯誤。 健全的心靈,勝過強壯的外表。 貪慾、憎恨和無知是疾病的三大要素。 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也要像有十隻眼睛在盯著自己,有十隻手在指著自己。 凈化我們的心靈變為純凈的意識,就能切除生死輪迴的死結。 吾人在心靈的生活里,自己製造出各種的慾望、感受和情緒等難以處理之矛盾和衝突。 業力是心靈上的污染。 如心一惡,萬惡便從之而生。 不做良知不應為之事,如此,就能無愧無怍,心安理得。 諂曲之心,與道相違,是故應質直其心。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禍。 心思要縝密,不可瑣屑;操守要嚴明,不可激烈。 人生最偉大的目標,不在於成名,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是保持自己心靈的高潔。 你不必為了討好別人而做事。 不藏怒焉,不宿怨焉。 不奮發,則心日頹廢。不檢束,則心日恣肆。 邪書休看,邪話休聽,邪人休見,邪地休行。 有求於人而不加親,無求於人而不加疏,此其人君子也。 征服了心理上的痛苦,生理的健康自然就受到直接的影響。 心靈環保 【附錄】    心靈環保法語精選    如何取得內心的安定呢?我們應該從「心靈環保」的角度出發,一方面保護我們的心不受環境污染,增強對環境的「免疫力」;一方面內心不要有妒嫉、忿怒、猜忌、自私等種種不好的心念,以免使得環境變得更糟糕;練習著時時覺察自己的起心動念,清楚知道自己的「需要」,化解個人慾望的「想要」。    —《法鼓山的方向》    心靈環保必須雙管齊下:1.凈化人心,少欲知足;2.凈化社會,關懷他人。少欲知足,便會珍惜天然資源,養成惜福的習慣,等於推動環保。關懷他人,便不會因為一己之利而造成整體環境的破壞。    —《聖嚴法師心靈環保》    我們如果能時時刻刻注意心裡的平靜,遇到任何不如意的時候,能夠回心轉意,設身處地為他人想一下,他人的錯誤可能是很有道理的,即使是沒有道理的道理,也是一個道理。如何解決問題,而不是在彼此之間增加更多的問題、更多的困擾,這就是心靈環保。    —《法鼓山的方向》    依據心靈環保的原則,每一個人,都應該具備三個層面的修養,那就是保持身體、心理、精神的平衡與平常,通稱為身、心、靈的健康。然而一般人僅在意自己的身體是否健康,卻忽略了心理是否健康,尤其會疏忽了保持平常心的精神修養。因此,在順境中能揮灑自如,似乎沒有不能克服的難題,一旦遇到逆境當前,便唉聲嘆氣,不知如何自處了。這必須要透過「心靈環保」的修為,才能做到「以平常心」來看待一切順境及逆境了。    —《人間世》    實踐心靈環保的方法有三種:    一、佛教的禪修念佛,能夠讓人心自然安定。    二、時時生起慚愧心,反省與悔過,就像儒家所說「吾日三省吾身」。其實一天反省三次還是不夠的,應該要時時刻刻知道自己的心在做什麼。    三、經常以感恩心,面對生活環境中的每一個人及每一件事,全心奉獻服務,目的是為了報恩。    用這三種方法落實心靈環保,就可以隨時隨地安定自己的身心,成長自己的人格,也能為社會大眾,帶來安定的力量。    —《平安的人間》    心靈環保其實很簡單,就是心理衛生、心理健康,如何使我們自己清靜、安定,進而影響、協助他人生活愉快,這就是心靈環保的目的。    —《法鼓山的方向》文章轉自: 通靈佛教網(http://www.tlfjw.com) 來源地址:http://www.ebaifo.com/fojiao-121597.html

《心靈環保》——濟群法師

今天,我要和大家談一談有關心靈環保的課題。   

環保是當今世界的熱門話題,也是社會的潮流所向。在這個物質文明飛速發展的時代,地球正經受著前所未有的破壞,我們的生活環境正日復一日地遭到污染。生活在城市的人感覺會特別明顯。曾幾何時,純凈的藍天已成為難得一見的風景;新鮮的空氣已成為堪稱奢侈的享受。水是生命之源,但我們能夠喝到的是什麼?清潔的水源似乎只有電視廣告中才得以一見。我們的生活被鋼筋水泥包圍著,被喧鬧嘈雜包圍著,被工業廢氣包圍著。污染造成了整個生態環境的破壞,孕育過中華文明的黃河之水已近於枯竭,而長江沿岸的水土流失則使得特大水災頻頻發生。面對大自然的懲罰,如果我們還不能反省,不能檢點我們的行為,終有一天,這個地球會不再為我們提供安身立命的庇護。   

這一切和一味強調經濟發展是分不開的。在今天這個社會,利潤最大化原則幾乎左右了所有人的生活觀念。而從更深層的意義上看,它所造成的不僅是那些有形的污染,所破壞的也不僅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更在不知不覺中逐步侵蝕著我們的心靈。今天,人類的物質條件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都要富足,我們有了現代化的生活,有了形形色色的享樂,但我們夢寐以求的幸福並沒有如期而至。事實上,現代人所面臨的煩惱和痛苦絲毫沒有減少。   

問題的根源在哪裡?隨著物質文明的進步,我們的思想境界並沒有得到相應的提高。相反,在物慾的慫恿下,我們的貪、嗔、痴正在隨之增長,我們所造下的殺、盜、淫、妄諸業也在隨之增長。我們以為自己在追求、在收穫,卻從來沒有想到,這種「危身棄生以殉物」的人生,究竟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如果說生態保護是今天整個社會的當務之急,那麼,心靈環保的提倡也有著同樣迫切的需要。因為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不僅直接影響到我們的人生幸福,更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生態環境的平衡,影響到整個社會的健康發展。   

如何才能保護好我們內在的心靈?下面,我想從三個方面展開論述。

一、心的名稱及分類   

首先,要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心的名稱和分類。在佛教里,關於心的闡述有心、意、識和心王、心所這幾個概念。

1、心、意、識  

通常,我們所說的心就是指我們的肉團心,而佛教里對心所賦予的內涵是「積集義」,也就是能夠積累種種經驗。在有情無盡的生死過程中,我們所有的生命經驗,以及曾經發生過的一切,都儲存在我們的內心,由我們的心來聚集並保存。它像是一個容量無限大的倉庫,正如一位作家所說的那樣:「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心靈。」   

第二個概念是意,意為思量義,即能夠思維的特徵。思維有時需要藉助外在環境,有時不需要藉助外在環境。因為在我們的內心儲存著許多思維素材,那就是無始以來積累的經驗。即使我們閉起眼睛,思維照樣可以進行,照樣能夠陷入遐想之中,這就是意所具有的功能。   

第三個概念是識,識為了別義。當我們的六識面對色、聲、香、味、觸、法的六塵境界時,我們能夠對所接觸的對象進行分別和判斷,能夠區別高下、善惡、美醜,這就是識所產生的作用。   

2、八識  

A、五識:心、意、識是佛教賦予心的三個概念。在唯識宗里,又將心分為八識,其中,我們能夠明顯感覺到的是前五識: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和身識。但五識的認識能力非常有限,在唯識宗中稱為現量。什麼是現量呢?就相當於哲學裡所說的直覺,它不介入思維,因而所緣的境界必須是當前的。換句話說,前五識必須在一定的條件下才能發生作用,必須在眼睛看到物體的當下,耳朵聽到聲音的當下,鼻子聞到氣味的當下,舌頭嘗到味道的當下,身體接觸環境的當下。當境界沒有出現在我們的眼前時,眼識不會產生作用;當聲音沒有抵達我們的耳朵時,耳識不會產生作用;當氣味沒有傳到我們的鼻子時,鼻識不會產生作用;當味道沒有經過舌頭時,舌識不會產生作用;當環境沒有和我們發生關係時,身識不會產生作用。   

所以說,眼、耳、鼻、舌、身是幫助我們獲得感覺的五個器官,也是幫助我們認識世界的五個不可或缺的重要儀器。再高明的科學家也要藉助儀器才能觀察星空,才能探測石油,同樣的道理,我們對世界的認識也要藉助於五識的幫助。對盲人而言,絢麗繽紛的色彩世界是不存在的;對聾人而言,豐富多彩的聲音世界也是不存在的。對那些雖有眼根、耳根,但功能比較差的近視眼、老花眼或聽力障礙者,器官的遲鈍也會影響到他們對世界的認識。而對那些通過修行獲得天眼通、天耳通的人來說,他們經過特殊訓練的儀器,又比常人高明許多。   

常人的眼睛叫做肉眼,所能認識的範圍極其有限,只能看到光明而看不到黑暗;只能看到近處而看不到遠處。在一部名為《超視覺世界》的影片中,所展現的世界都是我們肉眼無法看到的。我們的眼識如此,耳識、鼻識、舌識和身識也同樣如此。由此我們可以了解到,五識所能認識的世界非常狹窄。所以,我們不應該過分地依賴它們,覺得能夠看到的才存在,而無法看到的就不存在;能夠聽到的才存在,無法聽到的就不存在。這樣的認識本身就是錯誤的,如果我們將其作為衡量是非的唯一標準,無異於一葉蔽目。   

B、意識:五識而外,是第六意識。當我們眼睛看到一個茶杯並覺得它是茶杯時,已不單純是眼識在產生作用,而是進入了意識的範疇;當我們覺得一個茶杯好或不好時,也是意識在進行判斷。眼識對境界的認識,在時間上來說,只能認識現在的境界;在空間上來說,只能認識眼前的境界,而且它是不帶名言的。所以,佛教里稱眼識為現量,為「現量緣境」。   

我們現在所能夠感覺到的一切思維活動,基本都屬於意識的作用。意識除現量以外,還有比量和非量,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判斷、推理。當然,我們的判斷有正確和錯誤之分,正確的判斷為比量,錯誤的判斷為非量。   

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形成,也是取決於第六意識的作用。而我們學佛修行,就是要對這個世界進行重新的認識和思考。前面說過,我們現有的許多認識都是不完整的,是依我們有限的經驗得來的。那麼,由此產生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無疑會有許多偏差乃至根本錯誤。所以,我們要通過聞思經教,以正確的方法對世界進行觀察、認識和分析。在唯識宗的修行里,有四種如實智,只有經過如理的思維之後,我們對世界才能達成真實的認識,才有可能進一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因此,佛法的修行應該從分別而不是無分別入手。很多人學佛之初,看了兩個禪宗公案,就要無分別。但如果我們開始就不分別的話,只能永遠生活在錯誤的觀念里,當我們連是非尚未辨別清楚時,所謂的修行只能是南轅北轍。所以先要分別,在對世界有了正確的認識後,再進一步修止、修觀,方能成就無分別智。當我們修觀感到困難時,還要從觀裡面出來,再作進一步的分別,使我們所認識的境界得到確認。   

意識除了具有認識的作用,還能支配我們的行為,無論是造善業或惡業,主要也是在它的指使下進行。所以,整個修行過程都是建立在意識的基礎上。如果說錯誤的分別是貪、嗔、痴產生的根源,那麼,正確的分別就是開發智慧的基礎。   

C、末那識:前五識和第六意識,都是我們能夠感覺到的心理活動,是屬於意識的範疇。而第七識和第八識則屬於潛意識的範疇。所謂潛意識,也就是我們感覺不到它的活動。雖然我們感覺不到它的存在,其作用卻不可低估,事實上,它直接影響著意識的活動。   

第七識在佛教里叫做末那識,末那是梵語,為染污義。它的特點是「恆審思量我相隨」,也就是說,它時時刻刻在圍繞著自我運轉。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想到最多的是什麼呢?無非就是自我,正如俗話所說的那樣:「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我們做任何事情時,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從自我出發並以自我為中心,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現象產生,就是末那識的作用。末那識的現行有我痴、我見、我愛、我慢四煩惱與它恆常相應,這四煩惱是致使末那識產生強烈自我的根源所在。在它們的作用下,我們整個身心都被強烈的我執所包圍。無論我們做的是什麼,是好事或壞事,都不會忘記這個自我,都不會忘記去著相,這就使得我們的所作所為或多或少地帶著功利的色彩。   

D、阿賴耶識:第八識在佛教里叫做阿賴耶識,它是我們生命的寶藏,是一切身心活動產生的根源。唯識宗認為,阿賴耶識里儲藏著我們無始以來的生命經驗。這些經驗也叫種子,我們曾經做過的每件事,曾經說過的每句話,都會在生命中播下相應的種子;甚至我們的起心動念,每一次貪心,每一次嗔恨心,每一次慈悲心的產生,也都會形成不同的種子。正因為阿賴耶識忠實地保存著我們的生命經驗,所以,我們無始以來做過的一切才會功不唐捐。   

阿賴耶識既是生命經驗的儲藏室,同時也是命運的主宰。眾生無始以來在六道流轉生死,沉浮不定,從天上到人間、到地獄,雖然每一期的色身在不斷消亡,不斷轉換成新的軀殼、新的生命形式,但阿賴耶識始終貫穿其間。佛教不講靈魂,而以阿賴耶識作為輪迴的主體。有人可能會不解:阿賴耶識和靈魂有什麼區別呢?我們要知道,靈魂是固定不變的實體,而阿賴耶識則剎那生滅,相似相續,它時刻都在隨著我們的所作所為而變化。當我們行善的時候,就是在阿賴耶識里播下善的種子,生命中善的力量就隨之增長;當我們作惡的時候,就是在阿賴耶識里播下惡的種子,生命中惡的力量也隨之加強。阿賴耶識雖有相對的穩定性,但又是變化的,具有很強的可塑性。   

在佛教中,往往將阿賴耶識比喻為流水,因為它具有流水般相似相續而不常不斷的特徵。這一理論既不同於唯物論者的斷滅說,也不同於一神教的永恆說。唯物論者認為精神是物質的產物,形散則神滅;而基督教等一神教,又將靈魂當作是固定不變的實體,得到救贖的靈魂可以在天堂享有永生,罪惡的靈魂則永遠在地獄承受煎熬。從佛法的觀點來看,生命雖然有不同的存在形式,有六道和四聖的差別,在十法界中,有生命層次最高的佛,有我們這些凡夫眾生,還有地獄、餓鬼、畜生等惡道眾生,即使就人與人來說,生命素質也存在高低的不同。但生命素質不是固定的,而是取決於我們的行為和觀念,取決於我們對它的塑造。所以說,阿賴耶識作為生命的主體,和靈魂又有著本質的區別。當然,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它與靈魂也有一些相似之處,可以幫助我們認識輪迴的問題。如果像中觀宗所講的那樣:「無我無作無受者,善惡之業亦不亡」——沒有我,沒有造業的人,沒有受報的人,但因果業報也不會消失。對於一般人來說就比較深奧,不容易認識清楚,更難以理解透徹。   

3、心所  

前面所說的八識是心王,也就是心的主體。此外,還有心所,它輔助心王認識境界。任何一種心理活動的產生,必然有心所與之相應,才能完成心的認識作用。在唯識宗里常以這樣的比喻來說明:心王如師做模型,心所如徒弟在模型上塗抹顏色。由心所的現行,才能完成心王的認識。   

心理活動大致可分為幾種類型:首先是普通的心理,如心理學所說的注意、感覺、表象、意志等等。每當我們的精神活動產生時,這五種心理都會隨之升起,在佛教里稱為五種遍行心所。還有五種心理活動是在特定環境之下產生的,在唯識宗里稱為別境心所。此外,還有關於止觀的實踐心理,也就是在修習禪定的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心理狀態。   

佛教對心理現象進行分析研究,目的是為了指導我們的修行,而修行的根本就是止惡行善,所以佛教又談到了善的心理和煩惱的心理,也就是道德和罪惡的心理。什麼是道德的心理和罪惡的心理呢?概括來講,人類一切的罪惡,無非是由貪、嗔、痴所產生;而它們所對應的無貪、無嗔、無痴,則屬於道德的心理。當我們的心王在活動時,會與不同的心理相應,進而產生不同的行為。當我們的心與貪、嗔、痴煩惱相應時,就會在它們的驅使下做出不道德的行為;當我們的心與善念相應時,我們的所作所為也必然符合道德的規範。   

我們談到,經濟發展在造成環境污染的同時也影響到我們的心靈健康。事實上,外在的環境,外在的色、聲、香、味、觸、法,僅僅是染污我們心靈的增上緣,並不是最根本的原因。不是說錢財就一定會使人變得骯髒,也不是說地位就一定會使人變得污濁。如果一個人面對財富和地位能夠不起絲毫貪心,能夠做到「不以物害己,不以物挫志」,金錢能不能染污他?地位能不能污染他?我們在生活中可以發現這樣的一些例子,在同樣的環境中,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表現。同樣是面對他人的誹謗,有的人會火冒三丈,那一刻,他的心就被逆境染污了;而有的人則能泰然處之,他的心不會隨環境所轉;同樣是事業有成,有的人會傲慢不可一世,那一刻,他的心就被自己的成就染污了;而有的人則謙卑依舊,不會因此而自以為是。由此我們可以認識到,真正能夠對我們產生不良影響的,並不是外在的環境,而是我們內心深處的貪、嗔、痴煩惱。   

佛教將貪、嗔、痴、慢、疑稱為根本煩惱,此外,還有隨煩惱二十種。沒有學佛的人,往往會把貪、嗔、痴當作自己生命的主人,心甘情願地受它的驅使。貪心現起的時候,無論所貪的是人還是物,一顆心就粘在上面怎麼也放不下,就迷失在其中怎麼也不得安寧,於是不擇手段地追求再追求,似乎人生唯一的目標就是在佔有的過程中。嗔心現起的時候,也是同樣地執著,同樣地鍥而不捨。我們為了滿足這些貪、嗔、痴煩惱,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去交換,不惜將自己的主權拱手相讓。   

所以,我們必須對自己的心有基本的認識,了解可能出現的種種心理狀態,才能有針對性地棄惡揚善。我們要能夠認清其中擾亂我們內心的力量,從而對它們生起警惕,防範它們的進攻,就像防範我們的冤家仇敵。當然,僅僅是防範還是不夠的,還要進一步對治它們,剷除它們的根源,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使我們的心從煩惱束縛中解脫出來,保有清凈祥和的狀態。

二、心的特徵   

我們的心究竟具備哪些特徵?面對紛擾的世間,我們常常會發出「人心難測」的感慨。其實,不要說我們沒有能力去揣度他人的心,即使是面對自己的心,我們又有幾分真實的了解?又有幾分確切的把握?我們常常在突如其來的情緒面前束手無策,心亂如麻,這正是因為我們對心的特徵缺乏認識。  

1、緣起性 

佛法認為心是緣起的,也就是說每一種心理活動的產生都是由於因緣的聚合。  

我們的眼識需要有光線、距離、感官等九個條件才能產生作用,耳識需要八個條件才能產生作用,鼻識、舌識、身識分別需要七個條件,意識需要五個條件,第七識、第八識則需要四個條件。同樣的道理,任何心理活動的產生,無論是嗔恨心還是慈悲心,無論是道德還是罪惡的心理,也都需要眾多條件的和合。   

為什麼會起貪心?一方面是因為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一方面是因為內心貪的種子使然。因為這貪的習慣驅使,我們看到喜歡的東西時立刻就貪了。為什麼會有嗔恨心?因為我們的內心埋藏有嗔恨的種子,所以,只要遇到不喜歡的對象或不順心的環境時,嗔恨心立刻被喚醒了,立刻開始出動了。而道德心理的產生,也是基於同樣的原理,正如孟子所說:「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因為我們具有道德的心理意識,才能將慈悲和關愛施諸他人。   

由此我們可以認識到,每一種心理活動的產生都不是無緣無故的,其中既有內因的決定作用,也有外緣的輔助作用。佛菩薩為什麼能夠隨緣不變?是因為他們已經沒有了貪、嗔、痴之心,因此,無論是在什麼樣的環境中都能如如不動。   

2、非斷非常性  

那麼,緣起又顯示了什麼樣的特點呢?那就是無自性,這是佛教不同於唯物論和其他宗教的重要區別。既然心是緣起的,就不是固定的;既然心不是固定的,所以就有改造的可能,這也是我們能夠通過修行而抵達解脫之道的理論依據。   

其他宗教基本持常見論,認為心是永恆不變。如果靈魂是固定不變的,那修行就變得毫無意義,因為善的不用改變,而惡的無法改變,到了天堂的一勞永逸,到了地獄的則永世不得解脫。   

唯物主義者則持斷見論,認為心只是物質的產物,會隨著肉體的消失而消失。也正因為這樣,依唯物論而建立的道德觀存在著重大的弊病。有句話叫做「徹底的唯物主義者是無所畏懼的」,生命一旦只是屈指可數的幾十年,只是沒有未來的片段,及時行樂的人生觀就會成為人類的首選,從而對生態環保和心靈環保構成極大的威脅。既然我們能夠享有的生命是如此短暫,不如就盡情揮霍,不如就為所欲為。那種「我死後哪管它洪水滔天」的自掘墳墓的做法,無疑會使世界末日提前到來。   

3、心內潛藏著無量的種子  

佛法告訴我們,在我們的阿賴耶識里儲藏著無窮無盡的種子,其中有善的種子,也有不善的種子;有無漏的種子,也有有漏的種子。每個人的種子不同,因此也就有著不同的特點:有的人特別淡泊,有的人特別貪婪;有的人特別慈悲,有的人特別殘忍;有的人特別謙和,有的人特別傲慢。   

心靈環保就是從改變這些種子開始。在我們的內心,善和惡就像是交戰的雙方,而我們自己就是提供給養的那個人。我們每天所起的貪心、嗔恨心、愚痴心、我慢心和嫉妒心,都在滋養著我們的煩惱心理,都在給那些有漏的種子澆水,使它們不斷增長,使它們的力量不斷壯大,當它們具有壓倒一切的優勢時,我們的人格就會隨之而墮落。反之,如果我們能夠從善如流,積極培養自己的道德心理,人格就能得到純凈和升華。   

學佛就是轉染成凈、轉識成智的過程,這也是佛法不同於哲學的區別所在。雖然哲學也講到本體,但只是停留在分析認識上。而佛法所闡述的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佛陀在菩提樹下親證的,我們只要如法修行,開發出自身的無漏智慧,同樣有能力證佛所證。因為佛法的真理是實證的,因而就具有可操作性,如果我們僅僅通過意識去認識,還遠遠不夠。所以在禪宗的修行里,要我們在「不思善、不思惡,一念不生」時認識自己的本來面目。為什麼要一念不生?因為一念產生之時,就已落入意識的範疇。而我們所要認識的智慧和真理,是超越意識的境界,是要通過無漏的智慧去證得。  

開發智慧的過程也是緣起的,在唯識宗里叫做轉依,也就是轉變阿賴耶識里的種子,不斷揚棄其中不善的、雜染的成分,吸收並開發善的力量,使無漏種子的清凈識得以顯現,使我們的生命素質得到改善。

4、心有多種頻道  

我們的心靈有種種心所,每一種心所都包含著相對的兩個方面。智慧和愚痴相對,精進和懈怠相對,貪婪和淡泊相對,嗔恨和慈悲相對。在生活中,我們時常都面對著這樣的矛盾:佛法要求我們放棄對五欲的貪著,可從感情上來說,我們又的確想去追求;佛法要求我們對眾生慈悲,可遇到違背我們意願的人和事,又實在難以克服自己的嗔恨;佛法要求我們精進,可習氣又使我們常常處於懈怠的狀態中。  

我們的種種心所,又像是一個個頻道,使我們往往在不知不覺中進入某種狀態。當我們進入貪的狀態時,眼前就只看見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其他的一切我們都視而不見了;當我們進入嗔恨的狀態時,心中就只剩下按捺不住的怒火,其他的一切我們都無暇顧及了;當我們進入無慚無愧的狀態時,腦海里就只有自己的利益,為達到目的即使冒天下之大不韙也在所不惜。  

通常,我們對自己的心理狀態總是不能很好地了解,更無法駕馭。當煩惱襲來時,我們的整個身心立即就陷入其中。俗話說,「病來如山倒」,煩惱就是我們的心病,在很多時候,它遠比身病的危害更大,更難以痊癒。有的人學佛幾十年了,生活習慣還是依然故我,不能將所學的佛法運用在實際生活中。常常聽到那些為煩惱所困的人說:「道理我都懂,可就是做不到。」正因為如此,古德才會發出「知易行難」的感慨。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呢?因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們的煩惱習氣是無始以來養成的,它的力量非常強大,只要遇到合適的緣,就會迅速佔領我們的內心。而善的力量、理智的力量卻遠遠不夠,使我們難以抵擋貪、嗔、痴的全面進攻。   

5、心靈各種力量的形成 

學佛修行就是要使我們認識到:哪些心理會使我們受到傷害,需要逐步克服;哪些心理有益於我們的身心健康,需要努力培養。但我們要知道,良好習慣同樣不是一朝一夕能夠養成的。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時時注意對心的保養,使心靈中善的力量得到呵護和增長。持戒的意義也正在於此,它能有效制止生命中惡的種子,同時,培養生命中善的種子。它所帶來的也不只是暫時的人天果報,更會將未來生命導向生生增上的良性循環中。 

每一種心理力量都來自我們自己的培養,所以說,人性並不是固定的。儒家對人性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既有孟子的性善說,也有荀子的性惡說,事實上,人性並不存在先天的善惡之分。如果說人性是善的,那麼罪惡現象從何而來?如果說人性是惡的,那麼道德又從何建立?因而佛法認為人性是無記的。在我們的心裡,既有善的力量,也有不善的力量,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去開發、去培育。   

6、從人心到人性  

人性從哪裡來?就是由心理的頻繁活動積累而成。當惡的力量在我們心靈中佔有絕對優勢時,為非作歹幾乎成了天經地義的事。但我們要知道,惡人並不是沒有善的種子,只不過善的力量非常微弱,除非在特殊狀態下才會起作用。還有一類人,善的種子幾乎完全喪失,在佛教里稱為「一闡提人」,即使是對這樣的人,佛陀依然認為他們有轉變的可能。  

我們要把自己培養成什麼樣的人,就要朝什麼方向努力。現代人比較注重身體健康,身體健康是整體的概念,任何一個器官的病變都可能摧毀我們的色身。其實,我們的心靈也需要同樣的關懷和保養。每天不斷地起貪心,就會成為貪性人;每天不斷地起嗔心,就會成為嗔性人;每天不斷地起我慢,就會成為我慢人。可見,任何一種煩惱都會像病魔般侵蝕我們心靈的免疫系統,使它發生扭曲,使它變得畸形。所以,我們要保持淡泊的心態,只有超然於五欲塵勞之外,煩惱才沒有可乘之機,沒有立足之地,我們的心靈才能因此獲得免疫力。

三、心的環保

我們了解到心的特徵後,就要開始正式探討「心靈環保」的有關問題。

什麼是心靈的健康之道?佛法的修行是建立在修心的基礎上,是對心靈的提升和凈化。當我們說到迷與悟的時候,無非就是在一念之間;當我們說到轉染成凈的時候,也無非是在我們的起心動念之間;而沉淪與解脫,同樣是屬於心靈的兩種不同狀態。當我們內心還有執著時,它所貪戀的一切都會束縛我們的身心,使我們成為以身殉物的犧牲品。

1、自增上

心靈環保主要從兩個方面著手。首先,我們自身要有這樣的需求,從內心生起迫切的環保意識。自然環境的破壞是有形的,它所構成的危害也是直接的,因而比較容易被我們感覺到。森林的大規模砍伐會提醒我們去植樹造林;河流的全面污染會提醒我們去凈化水源;草原的大面積沙化會提醒我們去採取保護措施;臭氧層出現的空洞會提醒我們去抵制氟里昂。

可當我們將目光轉向自己的內心世界時,那裡又是怎樣的一番情形呢?在我們的心靈深處,是不是已經被那些色、身、香、味、觸、法遮蔽得沒有一絲空間?是不是已經那些貪、嗔、痴煩惱擾亂得不得安寧?是不是已經在名利聲色的主宰下喪失了自由?如果我們能夠進行這樣深入的反省,多半會發現,我們的內心正面臨著和生態環境同樣的危機。人類只有一個地球,所以保護環境才是我們唯一的選擇,否則,就會給子孫後代留下貧瘠而醜陋的家園。同樣的道理,我們的色身雖然會結束,但由它所造下的業力卻會生生不息地伴隨著我們。如果我們不能從現在起就對它善加保護,終會將未來的生命推向黑暗的深淵。所以說,心靈環保直接關係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

A、出離心

我們希望自己的心從貪、嗔、痴狀態里擺脫出來,就是佛教中所說的出離心,它能夠使我們由此而獲得解脫。佛教講到的解脫,是相對執著而言。執著有我執和法執兩種,它能使我們的心靈受到束縛,使我們的眼界變得狹隘。

佛經說,我們的心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整個宇宙在我們的心裡也不過是幾片雲彩而已,試想,我們的心原本應該有多大?可我們的心現在究竟有多大呢?我們每天考慮到的可能就是自己一個人;就是自己的一個家庭;就是自己的一個公司。我們的榮辱得失,我們的生活、事業、感情,就是我們的一切。

我們將自己禁錮在我執的範疇內,從對個人的關心,到對家庭和親屬的關心,乃至對國家和民族的關心,其實都是我執的不同表現形式。無論是個人主義、還是種族主義、國家主義,它們的性質從本質而言都是同樣的,都不利於社會安定和世界和平。強烈的個人主義,會造成人與人之間無法調和的矛盾;強烈的種族主義,會造成種族之間的永無止境的衝突;強烈的國家主義,又會造成國家之間的日益升級的爭戰。如果我們能夠放下對自我的執著,以平等心來看待一切,從所有眾生的利益著眼,就可以超越個人的一己私利,超越國家和種族的界限,使心量變得更為廣大。

如果說我執是煩惱障產生的根本,那麼法執就是所知障產生的根本。因為法執,當我們看到宇宙人生的一切現象時,很容易產生實在感,產生自性見,進而去分辨好壞、美醜和善惡。而所有這些分別,又是建立在我們有限的感官經驗上,不可避免地充滿種種錯誤。因此,法執就像有色眼鏡般障礙著我們對世界的認識,使得我們不能看清世界的真相。

發起出離心,就是要使我們從我、法二執中解脫出來,擁有清凈而超然的心態。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具備正確的認識能力,從而擁有真正的解脫和自由。佛法的解脫,包含著心解脫和慧解脫兩個方面。心解脫是讓我們的心從我執和煩惱的狀態里解脫出來;而慧解脫是讓我們的認識從法執和錯誤的知見中解脫出來。

B、菩提心

出離心是以解脫為本,而菩提心更進一步要求我們開發出自身本具的功德寶藏,以此莊嚴我們的內心。佛陀所成就的無上菩提,不僅是徹底的解脫,同時還具備了無量的功德。那麼,聲聞成就的解脫和佛陀成就的菩提有什麼區別呢?《解深密經》里用了一個比喻來說明:兩個人同時從牢獄裡出來,其中一個入獄前窮困潦倒,出來後還是一無所有;另一個入獄前家財萬貫,出獄後仍然是個富翁。由此可見,同樣是解脫,發心不同,所獲得成就也就不同。

所以會有不同的成就,是因為發出離心只是為了個人的解脫,而發菩提心不僅希望自己解脫,更希望一切眾生都得到解脫。當我們意識到自己的心靈飽受煩惱摧殘和蹂躪,迫切地希求解脫,就會由己及人,想到一切眾生都處於這樣的狀態,也有共同的希求,從而發心去幫助去所有的人。

C、慚愧心

出離心和菩提心而外,還有另一種重要的心理力量,那就是我們的慚愧心。

慚愧心使人區別於其他一切眾生。佛法中講到人性的幾大特點,其中非常關鍵的一點就是慚愧心。慚愧心相當於儒家所講的天地良心,也就是人人皆有的羞惡之心、是非之心。如果我們能夠具備這樣的道德意識,止惡行善才會成為自覺的行為,從而進一步喚起意志的力量,來克服人性中存在的諸多弱點。如果我們能夠具備這樣的人格力量,反躬自省才會成為自發的行為,並在反省的過程中對自己進行審查和檢點。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只要我們還沒有喪失慚愧心,只要我們在犯下錯誤後能及時地懺悔,就能滌除人格中沾染的污點。所以說,慚愧心是人類道德進步的基礎,也是促使我們進行心靈環保的良知良能。

2、法增上

心靈環保一方面要求我們有自覺的希求,並從出離心、菩提心和慚愧心出發來加強並鞏固這樣的意識。另一方面,我們要想進行心靈環保,僅僅依靠自己的力量還是不夠的。在我們的主觀願望上,人人都希望擁有健康的心靈,但我們為此付出的努力卻往往不能見效。我們的永不安寧的心需要找一個地方來安住,我們藉助各種環境來寄託,尋求各種刺激來逃避,可結果還是不安。正因為人類沒有足夠的能力來進行自我心靈環保,所以,需要通過學習佛法來培養自己的能力。

A、正見

學佛首先要具足正見,也就是對自己的心有正確的認識,知道心理活動的狀態、原理和規律。如果我們缺乏辨別是非的能力,就會像禪宗所說的「認賊為子」那樣,把賊當作自己的孩子般關懷備至。事實上,大多數人都是這樣愚痴,我們甚至在受到煩惱的具體傷害時依然執迷不悟。我們不能認識貪、嗔、痴所潛伏的危害,不斷地寵著它們,順從它們的種種要求,以為它們是我們最親近,最可靠的夥伴,結果使它們的勢力越來越大。正如《地藏經》所說:「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無非是罪,無非是業」。我們在貪、嗔、痴煩惱的支配下,看到好的就貪,看到不好的就嗔,這已成為我們根深蒂固的習慣。我們每貪一次,每嗔恨一次,貪婪和嗔恨的種子就在增長。我們不斷給予它們成長所需要的食糧,幫助它們來對付我們自己。

所以,我們首先要認識到知道哪些心理是健康的,會給我們帶來幸福和快樂;哪些心理是不健康的,會給我們帶來痛苦和傷害。否則,所謂的心靈環保只能是我們的一廂情願,只能是永遠無法實施的口號。阿基米德曾經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即使我們的煩惱習氣有著巨大的力量,只要我們以佛法作為槓桿,以正見作為支點,也能從根本上動搖它,並將它連根拔除。

B、受持戒律

當我們具足正見後,還要將它落實在具體的行動中,而受持戒律就是首要的一點。受戒不只是一個形式,關鍵是在我們內心埋下向善的種子。我們受聲聞戒,是成就解脫的種子;受菩薩戒,是成就菩提的種子。

常常聽到有些人說,藏傳佛教注重傳承,言下之意,漢傳佛教就缺乏這樣的傳統。那麼我要告訴大家:受戒就是一種傳承!我們受戒所獲得的戒體,自佛陀最初羯磨傳戒後,由歷代祖師大德一代代繼承而來。受比丘戒必須有三師七證,由戒師父和戒和尚親傳才能得戒。而戒和尚的戒又是從他的戒和尚那裡得來,由此類推,一直可以追溯到佛陀時代。所以,我們受戒所獲得的解脫種子和菩提種子,是秉承了佛教沿襲至今的優良傳統。當我們種下這樣的種子後,就為心靈環保注入了重要的力量。

戒體是通過戒相來保護我們的身心,這包括止惡和行善兩個方面。止惡也叫止持,「止」是告訴我們什麼是不應該做的,其中又以五戒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為基本行為規範。我們所應制止的這些行為是和煩惱相應的,所以,止惡的意義就在於止息我們內心惡的種子。生命是習慣的積累,我們的貪、嗔、痴自無始以來已形成了巨大的慣性,正是這種習慣,造成了我們現有的人性。其實,修行就是良好習慣的養成,我們現在提倡「人生佛教」,提倡「生活禪」,就是要求我們將修行落實在語、默、動、靜之間;落實在行、住、坐、卧之中;落實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持戒的另一層意義是行善。菩薩戒的「三聚凈戒」,就是要在止惡的同時積極行善。如果說不殺生是消極地止惡;那麼放生就是積極地行善。在聲聞戒律里,不止惡是犯戒;在菩薩戒里,不行善也是犯戒。在《瑜伽菩薩戒》有關布施的戒條里,有人卧病缺乏照料,你明明知道卻不去慰問就屬於犯戒;有人向你訴苦說而你沒有耐心聽,也屬於犯戒。所以,《瑜伽菩薩戒》是一部非常人性的戒律,近代的太虛大師曾極力提倡。因為生活正是由這些看似瑣碎的細節構成,只要我們能如法地遵循這些行為規範,就能逐步地開發出生命中善的力量。

通常,我們所理解的因果關係是「我幹了好事將來報應」,這固然正確,但如果我們了解到人的心性,就會發現任何行為在當下就能產生作用。我們做的每一樁好事或壞事,結果也許不會立刻成熟並顯現出來,還需要假以時日。但它對我們心性所構成的影響卻會在當下發生,並且只有我們自己才能感覺到。一位哲人曾經說過:「當我們缺少一樣必需的東西時,我們痛苦了;當我們渴求一樣並非必需的東西而不可得時,我們十倍地痛苦了。」這說明,真正能夠使我們產生痛苦的,往往不是物質的匱乏,而是我們的貪婪之心。一個貪心重的人,即使擁有豐厚的物質條件也很難滿足,因為慾望是無止境的,而當他失去財富時,更如同面臨滅頂之災。相反,一個心性淡泊超然的人,無論在什麼樣的生活環境中,都能樂以忘憂,不會讓世事的變化對自己構成傷害。所以,持戒的根本在於改變我們的心性,雖然善惡的果報真實不虛,但那只是行善的副產品,內在生命的改善才是最重要的! 

C、防護根門

在受持戒律的同時,我們還要防護根門,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這是我們接觸世界的六個窗口。世界雖然豐富多彩,但一切境界不外乎由六根而感受的色、聲、香、味、觸、法。除了我們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鼻子聞到的、舌頭嘗到的、身體接觸到的、心裡想到的,還有別的世界嗎?

世界多大其實並不重要,因為我們每個人只能生活在自己感受的世界裡。世界可以無窮無盡,但只有我們能夠感受到的,才是屬於自己的世界。因此,六根就是造成產生心靈染污的重要關口,如果把握不好,問題就會接踵而至,這和「病從口入」的道理是同樣的。我們的內心時時都被這六塵染污著,接觸到喜愛的境界,聽到悅耳的讚美,吃到美味的食物,接觸到舒適的環境,貪著就像條件反射般出現了。而在它出現的那一剎那,清凈心和平常心立刻就消失了。

「六根清凈方為道」,在《瑜伽師地論》中,非常強調「護持根門」的重要性,要求我們從「防守正念,常衛正念,念護根門」中著手修行。我們平常都在念些什麼?無非是學習、工作、戀愛、家庭、名利。這些是不是正念?對商人來說,賺錢似乎就是正念;對戀人來說,思念對方似乎就是正念。但我們要知道,這些念頭都是引發煩惱的根源。我們只有正確認識到一切名利聲色的本質,才能不被它們所傷害。這就需要智慧的透視,由聞思經教而樹立正見。

修學佛法的根本就是八正道,其中又以正見為首,如無常見、無我見、空見,並在此基礎上引發正念。修行中有六念法門:即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死,念天。正念的前提是要牢記,念佛的人為什麼要拿著念珠?那就是提醒我們此刻在做什麼,看看自己每天有多長時間把心安住在佛號上?有多長時間把心安住在貪、嗔、痴上?這樣的觀察就是防守正念。我們每天都要想到佛陀的功德;想到佛法所揭示的解脫之道;想到賢聖僧的高尚操行;想到戒律的止持規範;想到生命的無常。此外,還要「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如果我們的心能夠時時依此四念而住,就能有效地克服貪著和煩惱的產生。聲聞修四念住,是為了自己解脫煩惱,證得無餘涅槃,出離生死苦海;菩薩同樣修四念住,卻是為了證得最高的無住涅槃,盡未來際利樂有情。

而「常衛正念」就是要使正念沒有間斷,這就是修行的功力所在。當我們面對六塵境界時,正念好比是傳達室的門衛、足球場的守門員,它的職責就是守護我們的內心。禪宗祖師將修行比作「靈貓捕鼠」,要聚精會神地觀照自己心念的起落。通常,我們面對著六塵境界時,不知不覺間就會著相,看到喜歡的東西就希望得到,這一念生起後,貪、嗔、痴就通通出動了。如果我們擁有正念,看到喜歡的東西不是沒有分別,但心不會隨之而動,不會因此而起得失之心。

「念護根門」則要求我們在面對環境時不讓煩惱有可乘之機。我們的貪心常常會習慣性地跑出來,就像老鼠看到好吃的東西會往外跑,這時,正念要像忠於職守的貓那樣把它看住,不讓它輕舉妄動。一旦煩惱產生活動,我們的內心就會被染污,就會功虧一匱。如果我們能夠用正念守護著它,即使在接觸環境的過程中,內心還能保有清凈的狀態。

最近,我在研究《瑜伽師地論》,發現其中「二道資糧」這部分非常好。二道就是入世間道和出世間道,我們想出離世間,就必須積集相應的資糧,從防護根門開始,具體到怎麼吃飯,怎麼走路,怎麼睡覺,怎麼正知而行,這些問題雖然很基本,但卻是修行的基礎。我們的心保護得好,修定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不需再費太大的力量。

D、觀想

最後要和大家談的是觀想,也就是對境界的改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煩惱,那也是我們在修行過程中特別難以對治的障礙。每個人貪的境界不同,有的人貪著錢財;有的人貪著事業;有的人貪著家庭;有的人貪著繁華的城市;有的人貪著清凈的山林;有的人貪著世俗的生活;也有的人貪著的是佛法,雖然貪著的內容不同,但一樣都是貪。當然,這些貪著所帶來的弊病是不同的。比如我們對佛法的貪著,雖然也會有弊病,但它的過失比較小。如果貪著的是錢財和女色,那它帶來的煩惱就會特別重,構成的傷害也特別大。面對這些我們所貪的境界,逃避只能起到暫時的作用,並不是最終的解決之道。因此,我們要學會用智慧去轉化環境,通過觀想來去除自己對這些境界的貪著。

心是因境界而起,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自己的感覺里,環境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是取決於各自的感受。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家鄉最好,在外辛苦打工一年,攢點錢就要千里迢迢地趕回家呆幾天;而那些遠離家鄉的遊子,到老也往往惦記著葉落歸根。可那個讓我們夢牽魂繞的家鄉,對別人來說並沒有特別的意義。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孩子最重要,他的健康、他的學業、他的成長足以讓父母耗盡所有的心血,可在別人的眼裡,也不過是無足輕重的一個孩子。所以說,所謂的好與不好、重要與不重要,都是我們的一念感覺。俗話說,「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一切煩惱都是我們自己製造出來的,是我們錯誤情緒和感覺帶來的,如果能以智慧來轉變它,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煩惱。

不凈觀可以對治對於我們對異性的貪著。當我們愛上一個人時,往往會因為這份貪著而不能自己,被對方的一言一行所左右。有道「英雄難過美人關」,我們怎樣來過這一關?就可以通過觀想。傳統的觀法是觀想人腐爛的過程,在死後如何發脹、發臭。我們也可以藉助現代的科學方式,在顯微鏡下面的人是什麼?其實就是個蟲的世界,每個毛孔都布滿著細菌。如果我們能夠用這樣的方式來思維,就能從多個角度客觀地認識對方,而不會被眼前的一點美感沖昏頭腦,貪著之心也能逐步去除,更不會因為感情的挫折而陷入絕境。

慈悲觀可以對治我們對他人的嗔恨。當我們痛恨一個人時,怒火會燒毀我們的理智,引發衝突乃至暴力行為,更有甚者,欲致對方死地而後快,落得兩敗俱傷的悲劇下場。佛陀告訴我們,一切眾生和我們無始以來都互為親人,都是我們的父母和兄弟姐妹,都曾經有恩於我們,我們怎麼能夠以怨報德來對待他們?虎毒尚不食子,我們又怎麼能夠同類相殘?

無常觀可以對治我們對永恆的執著。「觀無常,足以解脫」,佛陀在世時,很多佛弟子都是通過對無常的認識而獲得解脫。在我們的習慣思維中,總是將一切執為永恆,因而無法面對它們的毀壞和消失。事實上,世上所有的物體,包括我們自身,都離不開成住壞空的過程。而敗壞並不是在突然間發生的,事物無時無刻不在趨向敗壞,只是我們感官非常遲鈍,所以看不到那些剎那生滅的現象。認識到無常,就能幫助我們理智地看待世間的一切變故。

除了上述幾種觀法,在《瑜伽師地論》中還告訴我們:我執重的人應修界差別觀;愚痴的人應修緣起觀;內心散亂的人應修數息觀。針對眾生不同的煩惱,佛陀都為我們開設了相應的對治法門,這在佛教中叫作「對治悉檀」,也就是對症下藥,對於不同的病症有不同的治療方法。只要我們能夠這樣如理觀察,煩惱的境界就能夠得到轉化,這也是心靈環保所要達到的目的。

C、防護根門

在受持戒律的同時,我們還要防護根門,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這是我們接觸世界的六個窗口。世界雖然豐富多彩,但一切境界不外乎由六根而感受的色、聲、香、味、觸、法。除了我們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鼻子聞到的、舌頭嘗到的、身體接觸到的、心裡想到的,還有別的世界嗎?

世界多大其實並不重要,因為我們每個人只能生活在自己感受的世界裡。世界可以無窮無盡,但只有我們能夠感受到的,才是屬於自己的世界。因此,六根就是造成產生心靈染污的重要關口,如果把握不好,問題就會接踵而至,這和「病從口入」的道理是同樣的。我們的內心時時都被這六塵染污著,接觸到喜愛的境界,聽到悅耳的讚美,吃到美味的食物,接觸到舒適的環境,貪著就像條件反射般出現了。而在它出現的那一剎那,清凈心和平常心立刻就消失了。

「六根清凈方為道」,在《瑜伽師地論》中,非常強調「護持根門」的重要性,要求我們從「防守正念,常衛正念,念護根門」中著手修行。我們平常都在念些什麼?無非是學習、工作、戀愛、家庭、名利。這些是不是正念?對商人來說,賺錢似乎就是正念;對戀人來說,思念對方似乎就是正念。但我們要知道,這些念頭都是引發煩惱的根源。我們只有正確認識到一切名利聲色的本質,才能不被它們所傷害。這就需要智慧的透視,由聞思經教而樹立正見。

修學佛法的根本就是八正道,其中又以正見為首,如無常見、無我見、空見,並在此基礎上引發正念。修行中有六念法門:即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死,念天。正念的前提是要牢記,念佛的人為什麼要拿著念珠?那就是提醒我們此刻在做什麼,看看自己每天有多長時間把心安住在佛號上?有多長時間把心安住在貪、嗔、痴上?這樣的觀察就是防守正念。我們每天都要想到佛陀的功德;想到佛法所揭示的解脫之道;想到賢聖僧的高尚操行;想到戒律的止持規範;想到生命的無常。此外,還要「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如果我們的心能夠時時依此四念而住,就能有效地克服貪著和煩惱的產生。聲聞修四念住,是為了自己解脫煩惱,證得無餘涅槃,出離生死苦海;菩薩同樣修四念住,卻是為了證得最高的無住涅槃,盡未來際利樂有情。

而「常衛正念」就是要使正念沒有間斷,這就是修行的功力所在。當我們面對六塵境界時,正念好比是傳達室的門衛、足球場的守門員,它的職責就是守護我們的內心。禪宗祖師將修行比作「靈貓捕鼠」,要聚精會神地觀照自己心念的起落。通常,我們面對著六塵境界時,不知不覺間就會著相,看到喜歡的東西就希望得到,這一念生起後,貪、嗔、痴就通通出動了。如果我們擁有正念,看到喜歡的東西不是沒有分別,但心不會隨之而動,不會因此而起得失之心。

「念護根門」則要求我們在面對環境時不讓煩惱有可乘之機。我們的貪心常常會習慣性地跑出來,就像老鼠看到好吃的東西會往外跑,這時,正念要像忠於職守的貓那樣把它看住,不讓它輕舉妄動。一旦煩惱產生活動,我們的內心就會被染污,就會功虧一匱。如果我們能夠用正念守護著它,即使在接觸環境的過程中,內心還能保有清凈的狀態。

最近,我在研究《瑜伽師地論》,發現其中「二道資糧」這部分非常好。二道就是入世間道和出世間道,我們想出離世間,就必須積集相應的資糧,從防護根門開始,具體到怎麼吃飯,怎麼走路,怎麼睡覺,怎麼正知而行,這些問題雖然很基本,但卻是修行的基礎。我們的心保護得好,修定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不需再費太大的力量。

D、觀想

最後要和大家談的是觀想,也就是對境界的改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煩惱,那也是我們在修行過程中特別難以對治的障礙。每個人貪的境界不同,有的人貪著錢財;有的人貪著事業;有的人貪著家庭;有的人貪著繁華的城市;有的人貪著清凈的山林;有的人貪著世俗的生活;也有的人貪著的是佛法,雖然貪著的內容不同,但一樣都是貪。當然,這些貪著所帶來的弊病是不同的。比如我們對佛法的貪著,雖然也會有弊病,但它的過失比較小。如果貪著的是錢財和女色,那它帶來的煩惱就會特別重,構成的傷害也特別大。面對這些我們所貪的境界,逃避只能起到暫時的作用,並不是最終的解決之道。因此,我們要學會用智慧去轉化環境,通過觀想來去除自己對這些境界的貪著。

心是因境界而起,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自己的感覺里,環境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是取決於各自的感受。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家鄉最好,在外辛苦打工一年,攢點錢就要千里迢迢地趕回家呆幾天;而那些遠離家鄉的遊子,到老也往往惦記著葉落歸根。可那個讓我們夢牽魂繞的家鄉,對別人來說並沒有特別的意義。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孩子最重要,他的健康、他的學業、他的成長足以讓父母耗盡所有的心血,可在別人的眼裡,也不過是無足輕重的一個孩子。所以說,所謂的好與不好、重要與不重要,都是我們的一念感覺。俗話說,「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一切煩惱都是我們自己製造出來的,是我們錯誤情緒和感覺帶來的,如果能以智慧來轉變它,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煩惱。

不凈觀可以對治對於我們對異性的貪著。當我們愛上一個人時,往往會因為這份貪著而不能自己,被對方的一言一行所左右。有道「英雄難過美人關」,我們怎樣來過這一關?就可以通過觀想。傳統的觀法是觀想人腐爛的過程,在死後如何發脹、發臭。我們也可以藉助現代的科學方式,在顯微鏡下面的人是什麼?其實就是個蟲的世界,每個毛孔都布滿著細菌。如果我們能夠用這樣的方式來思維,就能從多個角度客觀地認識對方,而不會被眼前的一點美感沖昏頭腦,貪著之心也能逐步去除,更不會因為感情的挫折而陷入絕境。

慈悲觀可以對治我們對他人的嗔恨。當我們痛恨一個人時,怒火會燒毀我們的理智,引發衝突乃至暴力行為,更有甚者,欲致對方死地而後快,落得兩敗俱傷的悲劇下場。佛陀告訴我們,一切眾生和我們無始以來都互為親人,都是我們的父母和兄弟姐妹,都曾經有恩於我們,我們怎麼能夠以怨報德來對待他們?虎毒尚不食子,我們又怎麼能夠同類相殘?

無常觀可以對治我們對永恆的執著。「觀無常,足以解脫」,佛陀在世時,很多佛弟子都是通過對無常的認識而獲得解脫。在我們的習慣思維中,總是將一切執為永恆,因而無法面對它們的毀壞和消失。事實上,世上所有的物體,包括我們自身,都離不開成住壞空的過程。而敗壞並不是在突然間發生的,事物無時無刻不在趨向敗壞,只是我們感官非常遲鈍,所以看不到那些剎那生滅的現象。認識到無常,就能幫助我們理智地看待世間的一切變故。

除了上述幾種觀法,在《瑜伽師地論》中還告訴我們:我執重的人應修界差別觀;愚痴的人應修緣起觀;內心散亂的人應修數息觀。針對眾生不同的煩惱,佛陀都為我們開設了相應的對治法門,這在佛教中叫作「對治悉檀」,也就是對症下藥,對於不同的病症有不同的治療方法。只要我們能夠這樣如理觀察,煩惱的境界就能夠得到轉化,這也是心靈環保所要達到的目的。

四、結說

整個修學佛法的過程,就是從對心的認識到對心的保護。昨天的座談中,有人問到《金剛經》中所說的「善護念」。「善護念」就是好好地護持自己的念頭,這其實也就是心靈環保。從這個意義上說,整個《金剛經》就是一部心靈環保的著作,再擴展開來,所有的三藏十二部經典,都是心靈環保的最佳指南。

需要明確的是,心靈環保不僅是我們個人的需要,也是整個社會的需要。一位從事生態環保的社會學家曾經指出:「當我們把目光投向滿目蒼痍的世界時,我們應當明白,對世界最大的毀壞不是別的,而是我們內心燃燒的慾望。如果我們不把愛財之心變成更多的熱愛自然,如果我們不把佔有的慾望變成存在的審美,如果我們不把對錢的渴望變成對生命意義更崇高的追求,我們的世界是不會僅僅被揚湯止沸的環保行為拯救的。」

從這個意義上說,心靈環保也正是生態環保的關鍵所在。在全社會都在呼籲生態環保的今天,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加入到心靈環保的行列中來。

讓我們的心靈擁有一個純凈的空間!讓我們的世界擁有一片純凈的藍天!

《心靈環保》電子書下載地址:http://www.wuys.com/news/Article_Show.asp?ArticleID=9975

註:本文第三部分「心的環保」及電子書下載地址由本站編輯完善及提供。


推薦閱讀:

十個靈性成長的小叮嚀(轉載)
不要以愛的名義對他人進行精神和心靈的控制 - 〖休閑灌水〗 - 元亨利貞網在線算命論壇 -...
女人的善解人意——是男人休息心靈的聖地!
這樣的旋律 這樣的夜晚 那些敲開心靈的聲音
精選100條洗滌心靈的愛情語錄,有沒有一句讓你想到某個他?1

TAG:心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