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通史之伊斯蘭教興起
穆罕默德出生於公元571年,是麥加古萊氏族的人,沒有受過教育。25歲那年娶了大自己15歲的富裕的寡婦赫帝徹,穆罕默德天生懷疑現實,思慕真理,在擺脫生存之苦後,他終於有閑暇時間去研究他感興趣的問題了。他經常到麥加郊外希拉山上的小山洞裡,晝夜沉思冥想,甚至到了精神恍惚的程度,但也因此得到了真主的啟示。起初他惶恐害怕,但之後的一段時間,不斷地得到真主對他的啟示讓穆罕默德認識到自己是一個註定帶著神聖使命的人。於是,他開始向周圍的人宣揚他得到的啟示和一些基礎的伊斯蘭宗教理念:善惡前定。遵行天命的人,將在天堂里享受優厚的報酬;漠視天命的人,將在地獄裡遭受嚴厲的懲罰。
在不斷地得到啟示並向世人傳達過程中,穆罕默德羨慕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都有經典得以傳承,因些決心他的信眾也有經典可以傳承,這就是《古蘭經》產生的最初原因。作為一個時代的產物,伊斯蘭教受到當時現行宗教的影響,所以《古蘭經》的一些記載與《舊約》很接近,包括人名的翻譯也是音譯。伊斯蘭教產生伊始並不被人相信,所以也受到古萊氏的權勢統治集團伍麥葉支的打壓,穆罕默德一度外遷並在幾年後通過調和麥地那兩在派系矛盾而獲得立足之地並逐漸壯大。伊斯蘭教之所以有號召力:
首先,在於信眾認為《古蘭經》是真主的語言,非人所能創造,所記載的故事和真主的要求並不是簡單的事實羅列,而是人生精神問題和倫理問題的最終根據,它所宣揚的理念不同於當時其他宗教,可以近似看成一種共產主義理念:認為所有人是平等的,破除了等級觀念,前幾任哈里發包括先知穆罕默德在內生活都異常簡樸,與民無異;禁絕酗酒、賭博等使人心智迷亂的事物,使人理智;禁絕不潔食物等使人身體生病的飲食習慣,使人健康;宣揚真主獎公罰惡的理念,使人行善;鼓勵知足和達觀的價值觀,使人豁達。這些向善和平等的理念在落後、自由的阿拉伯半島居民看來,都是最吸引人的價值和生活理念,使伊斯蘭教具有了存在和發展的生命力。
其次,服從真主即可獲得保佑的理念,而真主在入世的規範上也時刻以幫扶弱者為重。這在當時生產力落後,自然環境惡劣,生存威脅時時存在的阿拉伯半島,廣大信眾獲得了一種精神上和身體上的安全感。穆斯林作為信眾,天然具有宗教義務,體現在伊斯蘭教的五大綱領。一是信仰的表白。任何一個人,如果認同併當眾表白一次「除真主外,別無神靈;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的理念,就自然成為一名穆斯林。二是禮拜。每一個穆斯林每天要向著麥加克爾白的方向禮拜五次,分別是黎明、正午、午後、傍晚和夜間。禮拜時,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不存在地位高者在前,地位低者在後的要求。每個星期五是公眾禮拜日,要集體禮拜,以摒棄個人主義和宗派主義問題,培養社會平等觀念和團結一致意識。三是宰卡制。既社會福利制度。每個穆斯林都向政府繳納一定的稅費,用以維持貧民生活,修建清真寺,當時帝國要進行人口統計,為的是年終國庫有盈餘要把錢分給百姓。四是齋戒。齋戒是自黎明至日落,整天戒除飲食和性交。五是朝覲。每一個穆斯林,不分性別、只要身體健康、旅途案例,能自備旅費,家族生活穩定,平生都要去一次麥加,繞克爾白七周,然後在附近的賽法和麥爾瓦兩個丘陵之間奔走七趟。這個朝覲制度對於團結全世界的穆斯林,起了眾大作用,也對維繫各個教派,發揮了紐帶作用。
當然,不得不提一個給伊斯蘭教造成很大負面影響的少數教派——哈列哲教派——的第六個義務:聖戰義務。這個教派認為世界只分兩個地區,即伊斯蘭地區和戰爭地區,凡是非伊斯蘭地區,都是天然的應該通過戰爭征服的地區。每一任哈里發的職責就是把強行推廣伊斯蘭教,將伊斯蘭地區和戰爭地區之間的地理隔牆往後推,以至於所有人都皈依伊斯蘭教。
上述了伊斯蘭教的基本教義和感召力,但在穆罕默德在世期間,伊斯蘭教並沒有廣泛傳播,在阿拉伯半島穆罕默德統治的區域也有一些人沒有皈依,即使向外武力擴張時,阿拉伯人也沒有強迫別族信仰伊斯蘭教,而是「古蘭經、寶劍和人丁稅(非伊斯蘭人比伊斯蘭信徒多交稅)」三選其一。一些地區在阿拉伯帝國統治很多年以後,才皈依伊斯蘭教。所以深究伊斯蘭教廣泛傳播原因,除了教義感召力外,出於逃避人丁稅的經濟原因和想取得與統治者同樣身份的政治原因也不可忽視,甚至非常重要。
阿拉伯地區從一個當時世界落後地區,一躍成為世界舞台核心的領銜主演,一主要歸功於穆罕默德。他給阿拉伯半島人民提供了一種有凝聚力的信仰,落後尚武的民族一但有凝聚力,在對更好物質追求的人性和對繁華世界嚮往源動力的催發下,就如同下山猛獸,給暮氣的文明世界帶來顛覆性衝擊(也可參見晉胡、宋元、明清等例證),這應該叫發展勢能。因為有了落差,才有了動力。比如在攻佔波斯首都後,一個阿拉伯士兵伊利一個貴族女兒為戰利品,那個婦女曾用一千枚金幣向他贖身,這個士兵不為所動,有人問他為什麼不要那麼多贖金,他說:「我從來沒想到過還有比1000更大的數目。」由此可見,當時作為落後民族的阿拉伯人對外征服的動力有多麼強。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此後三十多年,阿拉伯先後向外征服敘利亞、伊拉克、波斯、埃及等,迅速建立了世界性的大帝國,並饑渴地學習希臘和波斯文化,雜糅其長,發展出了璀璨的阿拉伯文明。
推薦閱讀:
※眼裡的「中阿之軸」改了,心中的「精神祖國」改了嗎
※我心中的古蘭經(164-186)
※伊朗國家《古蘭經》博物館齋月舉行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