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晨曦微露之時,道觀內響起了「開靜」的鐘聲......
當晨曦微露之時,道觀內響起了「開靜」的鐘聲。鐘聲始落,鼓師隨即擂起第一通鼓,「咚咚咚......」打破了清晨的寧靜。全觀道眾聞聲雲集,排班上殿,開始了新的一天的新一次功課--誦《早壇功課經》。
鼓聲畢,磐聲起,小鐘聲隨之應和,瞬間把昨夜的混濁之氣,滌盪得無影無蹤。在聲似鐘鳴的大磬和清脆的引磬聲中,道眾叩拜,準備開始誦口呂經韻。主經叩齒清音起--《澄清韻》:
《澄清韻》
琳琅振響,十方肅清。
河海靜默,山嶽吞煙。
萬靈振伏,招集群仙。
天無氛穢,地無妖塵。
冥慧洞清,大量玄玄也。
當首句:「琳琅振響,十方肅清」唱畢,殿堂內氣氛立刻發生變化,個別心不在焉者,迅速收攝心神,注意力集中於經韻吟唱上來。當吟唱第二句「河海靜默,山嶽吞煙」一句時,除了給人感到美妙之外,帶給人更多的則是無窮的思索。
眾所周知,河海豈能平靜,山中常有煙雲。如果吟唱此句時,想像自己彷彿置身於浩瀚無垠的太虛之中,俯視江河湖海則風平浪靜,崇山峻岭之中亦無煙雲籠罩。一切都是那麼的靜,那麼的清,那麼的美妙。吟唱此句,可體悟和領略太上所言的「致虛極,守靜篤」之難得境界。
是啊,「功課者,課功也。課自己之功者,修自身之道也。」一位入教多年的道友深有體驗地說:經韻在空中旋繞,人心在沉慮,情緒與大自然融匯貫通,「冥慧洞清」的內外世界,已將你融合於與虛渾一的全真境界。
換言之,此時在精神上已超越時空界限,暢遊於宇宙空間,飛馭於太虛之中,現實人生已升華到一種與自然和「道」彷彿.一般深邃的意境。許多人夢寐以求而難得的理想境界,不知不覺卻頃刻間來得這般容易。
原來,是「澄清韻」那開闊、玄妙、高深、純厚的韻味,一步一步地使人進入物我兩忘的境界。韻中的經文,氣勢宏大,宏大中又見細微。誦一遍,即覺意境無窮。韻中的旋律,優美、和諧、動聽,給人以思索,吟唱一遍,回味無窮,且啟迪悟性。
正是「澄清韻」完美的感染力,使道教徒天天吟唱,唱至今日仍百唱不厭。當韻腔在「大量玄玄也」中慢慢落板時,那種清靜、純真、愉快的心境,已是超凡脫俗乃至出神入化,進入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
《澄清韻》完畢,接下來是《舉天尊》、《弔掛》(即《大啟請》)、《提綱》、《小啟請》等韻。然後念「八大神咒」(即凈心、凈口、凈身、安土地、凈天地、祝香、金光、玄蘊等神咒)。
所謂神咒,指有神通法力的秘語。《皇經集注》卷五《神咒品第一章》云:「以經中秘法培,能度人篆仙、制星、制魔、制水、鎮五方、濟法界,故曰神咒。」
《八大神咒》完畢,誦念《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此經概述情功修鍊之要,以「清靜」二字為宗。謂清靜本天地人之常道,該經旨在守靜內觀而坐忘,使心境常保寂靜,以求悟道得道。
《清靜經》完畢,接誦《消災護命經》和《禳災度厄經》。以祈神靈護佑、消災解厄。接下來誦《高上玉皇心印妙經》。該經對命功修鍊講得極其明白。經中最後說:「誦持萬遍,妙理自明。」「誦」是諷誦,「持」是行持,要求修道之士不但要「口而誦,心而唯」,悟出理來,而且還要真踐實履地按經旨去行持。
《心印經》完畢,接下采是誦三清、四御、南極、北五祖、南五祖和七真、普化(雷祖)等寶誥。在道經中,「誥」是諸神、仙真、祖師對道教徒之訓誡勉勵的文告。
誦寶誥,有兩種不同的韻腔。旋一為:用於平時的「誦誥腔」,此種韻腔,一字一音,依字依腔,旋律極為簡練,誦時,只誦而不叩拜;另一種是:用於初一、十五及道教重大節日祀典的「拜誥腔」,此種韻腔在依字行腔的同時,還要注重字正腔圓。
往往在某一字上,旋律迂迴曲折、悠揚婉轉,形成很長的拖腔,其音樂極其優美動聽,樂誦時,除誦唱外,還要和著音樂叩頭禮拜。
寶誥畢,若逢朔(初一)望(十五)日,則接下來舉行早壇經出壇儀式。
《普化誥》念完,高功提《提綱》:「人心多散亂,一念便純真;」表白接提:「欲求無上道,大眾轉天尊。」接著起《天尊板》(轉天尊)、《中堂韻》。若逢祖師聖誕,高功則要念《祝聖文》。
《邱祖懺悔文》每次功課必念:經功浩力不思議,迴向十方諸聖眾。願見真心求懺悔,河沙罪障悉清除。懺悔眾等,自從曩劫,乃至今生。假火風地水以成形,戀香色味聲而觸法。念嗔嫉妒,惡口妄言.....
《懺悔文》畢,然後起《小贊韻》:「誦經功德,不可思議......」。接著誦念《靈官咒》和《土地咒》。最後唱誦《三皈依》:
《三皈依》
無上道寶,當願眾生,
常侍天尊,永脫輪迴;
無上經寶,當願眾生,
生生世世,得聞正法;
無上師寶,當願眾生,
學最上乘,不落邪見。
誦經畢三禮天尊,早課至此圓滿。
「誦經」和」修行」,都是道教徒每日須按時所做的事情,謂之「做功課」。《道教大辭典》中「功課」之詞條云:「其一稱誦經為做功課;其二,稱修行打坐為做功課。
自宋代重陽祖師開創道教全真派、建立叢林制度以來,規定住觀道士必須上殿誦經,並定為必做的功課。《太上玄門日誦功課經序》云:「功課者,課功也。課自己之功者,修自身之道也。」
道教認為:「修自身之道者,賴先聖之典也。誦上聖之金書玉誥,明自己之本性真心。非科教不能弘揚大道,非課誦無以保養元和。經之為經者,是前聖之心宗。咒之為咒者,乃古仙之妙法。」
「誦之誠者則經明,行之篤者則法驗。經明則道契於內,法驗則術彰於外。經明法驗而兩全,內功外行而俱有,此是住叢林之規範,修仙者之仙蹬。」
近現代叢林宮觀形成二課(早課、晚課)制。道門規矩卯時(5-7時)早課,誦《清靜經》、《心印經》、《消災護命經》、《禳災度厄經》等道經,以祈延生保平安;酉時(17一19時)晚課,誦《救苦經》、《生天得道經》、《解冤拔罪經》等道經,以超陰度亡。
上殿誦經有一定的禮儀和嚴格的規定。據《全真清規》和《道門十規》載:「一是以鐘聲為號,道眾按序排班。」待殿上鐘聲初響時,童子上殿列班在內;二通鐘聲,耆宿上殿列班在外;三通鐘聲絕盡,主者上殿居於正中。誦經已畢,童子先出。「
二是必須齋戒身心,洗心滌慮,句真字清,調勻聲正,神暢氣和,不得語言接對,嬉笑談諧,思念不專,薰穢披誦。」此外,如前所言,逢陰曆天干為「戊」之日,不能焚香、誦經、朝神,也不能供齋設醮,稱「戊不」。
推薦閱讀:
※蘭亭專題 【沐浴晨曦 詩詞】
※風月無古今(桃花潭之晨曦)
※探戈Tango La Cumparsita|晨曦曲?早安!
※晨曦
TAG:晨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