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兒童心理<上>

面對孩子的要求怎麼辦   "媽媽,我想買那個鹹蛋超人";"爸爸,我走不動了,你快背背我"……在我們教養孩子的過程中,他們總會向我們提出各種各樣的要求。面對孩子的這些要求,家長應該"有求必應":不是孩子說什麼你都要滿足他,而是當你的孩子提出要求時,你要對他的要求給予回應,不要以一聲冷漠地"哦"就他的要求置之不理。回應孩子,不管你是否答應他的要求,讓孩子感覺到,你是在關心他,愛著他的。並且,要積極地回應你的孩子,不要以敷衍塞責的態度去對待他。   案例:--"媽媽,我要吃這個!"   --"噢,好的,下次買給你"   星期天的下午,4歲的蘭蘭和媽媽一起去超市買東西,蘭蘭走到糖果區時,立刻興奮起來,隨手拿起一盒糖果,對媽媽說:"我要買這個。"媽媽擔心蘭蘭糖吃多了對牙齒不好,想讓她少吃一點,所以不想給蘭蘭買。但蘭蘭卻抓著糖盒不放,說:"快呀,我就要吃,快買"拗不過蘭蘭的堅持,媽媽只好勉強答應她:"哦,好的,媽媽下次買給你。"   分析:   "哦,好的,媽媽下次買給你",面對孩子的要求,媽媽並沒有給予積極的回應,而是以推搪的方式將這件事暫時"拖延"了過去。這種回應方式是非常消極的。一旦媽媽承諾了太多"下次"卻一次都沒有實現,孩子就會覺得媽媽的說法都是騙人的,是不足信的。   智慧媽媽回應:   1.事先預防。   父母一般都比較了解自己的孩子,清楚自己的孩子需要什麼,你可以猜測哪些事物會導致孩子激動起來,並提前做好相應的準備。比如,你估計在糖果櫃檯有可能會和孩子發生爭執,可以提前給孩子帶上一點其他的小零食或者小玩具,如果當時局面變得緊張,你可以用預先準備好的東西引開孩子的注意力。另外,家長可以在離開家之前先給他們立下規矩:如,"我們今天只是去看一看",或者說:"記住,我只會給你買一樣東西。"   2.替代補償   帶孩子去超市或者商場,如果什麼東西都不給他買,家長似乎也有些不忍心,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用另一個技巧來避免孩子當時的失控,即許諾給他買一個其他的東西代替,但前提是這個替代的東西對孩子的健康是沒有傷害的。比如,你可以告訴孩子,"我不會給你買糖的,我們買一盒餅乾怎麼樣?"但有時,儘管你這樣做了,孩子也會堅持不接受你的決定。如果出現這種狀況,你就要做出相應的反應,堅持自己,對孩子的"脾氣"不予理睬,這並不是不給予回應,而是通過這種無聲的回應讓孩子明白:這樣的無理取鬧是毫無用處的。   3.適當滿足孩子的要求   如果當你覺得孩子提的要求本身並沒有什麼不合理之處,你可以選擇滿足孩子的要求,當你第一次拒絕孩子的時候,可能會覺得有些過於強硬了,或許你感到相對於一場又哭又鬧的爭執,不值得拒絕那麼一點點要求,那麼就請適當地滿足孩子的要求。當然,前提條件是孩子的要求必須是合情合理的,而不是在你的承受範圍之外或是對孩子的健康明顯無益的。   4.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如果你不想對孩子妥協,那麼你可以試著轉移她的注意力。你可以提醒他從前發生過的類似不愉快經歷,並且向他介紹另外一些有趣的東西,或者向他描述過一會兒會參與的事情如何令人興奮。可能你會發現,轉移注意力的方法會有效的平息一場不愉快的衝突。   5.聽任孩子發脾氣   你還可以選擇聽任孩子宣洩他的不滿和怒氣。不要因為心疼孩子或覺得自己沒有面子就向孩子妥協。儘管孩子的大哭大鬧會在當時讓你覺得很難堪,但是如果你冷靜地在旁邊候一會兒,孩子自己就會漸漸平靜下來。經歷過你的這些"無動於衷"後,孩子以後也就不會用他的哭鬧來"威脅"你了。   6. 不要以許諾和"賄賂"的方式來誘導孩子   "如果明天你在幼兒園得了小紅花回來,媽媽就帶你去吃麥當勞!";"我們今天先不買了,下次再給你買"許多家長都習慣用這種許諾和"賄賂"的方式來引導孩子,回應孩子。但當你的許諾長期無法兌現的時候,孩子就會對你的話,甚至對你的誠信產生懷疑,"媽媽是個不講信用的人",在小小孩子的心理播撒下這種不誠信的種子無疑是不明智的。   同樣地,當父母想讓孩子做某件事時,往往會用孩子希望的一個東西來和孩子"做交換"。長期下去,慢慢你會發現,以後孩子要做什麼事情,他也會和你談條件,如果你不答應他提出的要求,那他也就不會去做你讓他做的事情,那將會是一件更令人頭痛的事情。   溫馨小貼士:   物質需求&心理需求   孩子的需求大致可以分為兩種:物質需求和心理需求,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父母可能更多關注的是孩子的物質需求,很多時候忽視了孩子的心理需求的滿足。   面對孩子提出的物質需求,如果這個要求是合理的,對孩子的身心健康也沒有損害,又是家長能力範圍內可以達到的,那麼父母可以滿足孩子的需求;反之,如果這個要求是不合理的,對孩子的身心發展不利,還超出了家長的能力範圍,父母應該予以拒絕。並且需要注意的是一旦父母做出了拒絕的決定一定要做到堅決、堅定,不要因為孩子的哭鬧而中途妥協,因為在你做了一次妥協以後,孩子以後還會繼續這樣做。   對於孩子的心理需求,父母要給予高度的重視,盡量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而且更要具有一顆敏感的心,及時覺察孩子的心理需要,主動對此給予滿足,以促使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

"心罰"對孩子的傷害大 幾乎所有的家長都對孩子說過"狠話",專家認為這比體罰的後果還要嚴重。"心罰"對孩子的傷害大,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恐嚇、冷落孩子。每當孩子調皮或犯錯誤時,家長都會不自覺地用諸如"不要你了"等話恐嚇孩子,讓孩子因害怕而"就範"。

不良影響:膽小恐懼以及發育不良容易使幼兒情緒不穩定,產生緊張、焦慮、抑鬱、敏感、膽小、恐懼等反應,甚至有可能導致發育不良、智力低下以及神經衰弱、偏執、強迫等癥狀。

對比中"抹煞"孩子的努力。 很多家長追求完美,忽視孩子的努力,僅僅因為孩子沒達到"最佳"或"理想"標準,就抹煞其成績。

不良影響:不能正確地評價自己。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不斷把外界的評價轉為自我評價,長期對孩子持否定評價,會影響孩子正確地評價自己,並失去信心。

誇張歪曲事實影響孩子。家長往往沒有注意自己的言辭中帶有誇張的成分,"小事化大"。

不良影響:長大後容易犯錯。家長對事實的歪曲和誇張會影響到孩子的為人處世,為以後的許多不良行為,諸如撒謊、愛吵架、欺騙、偷竊及攻擊性行為等埋下禍根,孩子長大後也容易犯錯。

家長要成為孩子的一面好鏡子。當孩子不聽話或調皮搗蛋時,家長靠"言語暴力"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對孩子心靈造成的創傷卻是深遠的,老師和家長們應意識到它的嚴重性。 警惕孩子的 "孔雀心態"   周末,孫女士帶女兒到公園玩,正好遇到同事也帶孩子出來玩。於是兩家合一家,其樂融融。只是不一會兒,兩個孩子就鬧起了矛盾,原來兩個孩子都在大人面前表演自己的拿手節目,孫女士順口誇同事的孩子"演得比我女兒還棒呢",女兒聽到這話馬上就不高興了,要求回家不玩了,到最後竟哭鬧起來,弄得孫女士十分尷尬。   現象分析   這不是個例。根據一項抽樣調查顯示,現在的獨生子女,約有30%的孩子有愛慕虛榮的"孔雀心態"。孔雀開屏固然美麗,卻美得沾沾自喜,目中無人。孩子一旦出現"孔雀心態",就喜歡比較、爭勝,但又會因為過於孤芳自賞、自高自大而贏得起輸不起,受不得一點點委屈。   其實,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常出現的現象。孩子自我認識能力差,很難客觀評價自己,而從幼兒時期開始,孩子們就是在家長的誇獎甚至誇耀中長大,所以許多孩子往往會把注意力過多集中在自己身上,並十分堅定地認為自己就是最聰明和最完美的那個,以為自己什麼都比別人強,這是十分正常的。但這種現象如果不能加以正確引導,會對孩子造成不良的影響,甚至會形成自私乃至自戀的性格特徵,給孩子以後的生活留下陰影。   指數自測   對照孩子平時的表現,對以下各題作出"是"或"否"的選擇。   1.孩子經常欣賞自己的照片嗎?   2.他十分在意自己的外貌嗎?   3.喜歡向朋友和同學介紹自己家庭成員或親戚中比較有地位的人物嗎?   4.不願與家庭困難的同學來往嗎?   5.稍有成績便自吹自擂,惟恐他人不知道嗎?   6.考試成績不佳會常找借口嗎?   7.在與同學談論中,常強詞奪理、夸夸其談、不懂裝懂嗎?   8.會不顧家庭實際情況,提一些不合理的物質要求嗎?   9.對批評耿耿於懷,過分愛面子嗎?   10.常常掩蓋自己的短處嗎?   評分規則:每題選擇"是"記1分,選擇"否"不記分。將各題得分相加,算出總分。   0~3:孔雀指數1級,有一定程度的虛榮心,但比較輕微。   4~6:孔雀指數2級,有較嚴重的虛榮心,家長應引起注意,並適時引導。   7~10:孔雀指數3級,虛榮心十分嚴重,家長應把這當成近期教育的重點,如效果不明顯,應請教專家。   家長守則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有過強的虛榮心,千萬不要著急,在這種情況下,空口說教或強行禁止都是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   賞識有度孩子總是自己的好,再加上現在提倡賞識教育,所以有的父母特別喜歡在人前拿孩子顯擺一下。當著孩子的面給他評功擺好,還與別的孩子攀比,這會無形中助長孩子逞強的毛病;另外,表揚一定要務實、恰如其分,不能過度。   以身作則家長許多看似不經意的言談舉止,對還在學習、模仿階段的孩子有直接影響。有些家長自己就有點虛榮,喜歡攀比,卻沒有覺察到,已經給孩子造成了不良的影響。   正面教育家長要讓孩子了解自己的家境,在孩子面前沒必要"打腫臉充胖子"。當孩子跟家境較好的孩子比較時,家長應正面引導。   適當打擊對於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孩子,家長應適當打擊一下。如下棋的時候別老讓著他,贏他一盤,或者對他提出更高的要求,使他感到自己能力不足,還需要別人的指導和幫助。   當然,"孔雀心態"也不是一無是處,只要適當引導,這完全會成為孩子前進的動力,那時,孔雀的羽毛將不再是絆住孩子前進的腳步,而是向前飛行時的翅膀。

溺愛和重壓最易激發未成年人心理問題   案例一:天天,4歲,心理問題:分離性焦慮症   可愛的小男孩天天從出生後,就是全家人的中心。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爸爸媽媽都對他寵愛得不得了,只要天天有一點病痛,一家人就非常緊張。家境的優越使天天沒有吃過一點苦,但是自從上幼兒園後,天天變得很奇怪,在家裡非常活潑可愛,可是一到幼兒園就一句話也不說,就像換了一個人一樣。   專家分析:天天的癥狀是典型的因家人溺愛而導致的分離型焦慮症,在家庭這個小環境里,天天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有求必應的心理優勢,但是在幼兒園這個集體環境里,老師和同學不可能再為他提供相同的寵愛保溫箱,天天產生了強烈的失落感,於是產生對抗及逃避心理,人際交往出現障礙。如不及早糾正會對將來入學和融入社會都產生影響。如今獨生子女都或多或少有類似的心理適應期,父母和家人應該及早調整心態,培養孩子獨立生活和尊重他人的好習慣,不要寵壞了孩子。   案例二:林波,15歲,心理問題:考前焦慮症   林波從小學習自覺,鄰居常常拿他給自家的孩子樹立榜樣。上了重點中學後,父母更是以他為榮,為了在中考時取得好成績,林波放棄了很多業餘愛好,一心鑽到學習上。但是隨著考期臨近,林波出現了反常行為,失眠,消瘦,最奇怪的是上廁所的時間明顯加長,有時候一進衛生間就是兩三個小時。   專家分析:林波的反常行為與考前的焦慮有密切關係,由於父母視兒子為榮,林波幼小的雙肩承擔了過重的升學壓力,因為沒有業餘愛好調劑,林波的焦慮無處排遣,洗手間成為他暫時卸下重壓的空間,所以林波上廁所的時間才會越來越長。林波的父母應該及時舒緩兒子的心境,指導林波合理調配學習和休息的時間,勞逸結合。周末及晚飯後抽出時間進行體育鍛煉或文娛活動,找回積極樂觀的心態,對林波的成績和身體都是非常重要的。   案例三:菲菲,14歲,心理問題:創傷後應激障礙   菲菲長得很漂亮,上中學後父母為了讓她有更好的學習環境,將她送到一所寄宿制學校。去年秋天的一個周末傍晚,菲菲從學校返家搭乘計程車時,被司機繞路到郊區進行調戲,幸遇路人菲菲沒有受到更大傷害,但是經歷這次 "突發事件"後,菲菲受到很大刺激,晚上不敢單獨入睡,見到男性會出現恐慌甚至是昏厥現象,哪怕是過去喜歡親近的爸爸也讓她感到害怕。   專家分析:菲菲遭遇驚嚇後,由於沒有及時到醫院進行心理輔導,導致她一直沉浸在創傷的心境里,身體和情緒隨之出現多種應激癥狀。在這種情況下,家人應該儘早將她送到專業的心理醫院,通過催眠和暗示治療,醫生可將 "無須害怕,你現在很安全""雖然遇到了不愉快的事,可是你的純潔沒有受到破壞,你還像過去一樣美麗可愛"這樣的信息有效傳遞給菲菲,讓她走出陰影,恢復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女兒過分愛美怎麼辦?   女兒今年6歲,每天都要自己挑選衣服,特別愛穿裙子。還要求過幾天就換個梳小辮的樣子。最令我生氣的是,她竟然偷偷使用我的化妝品,在小臉上塗脂抹粉,在鏡子前照個沒完。第一次發現之後,我警告她不準有下次。但是她根本不聽,隔三岔五的化上一回妝。我真不知道該拿她怎麼辦?   首先媽媽應該找一找孩子這樣"愛美"的原因:學電視劇中的人物?受媽媽平時化妝的影響?對化妝品感到好奇?與幼兒園小朋友攀比?如果孩子只是好奇,媽媽可以耐心的向她展示並介紹各種化妝品的用途,孩子了解了也就不感興趣了。如果是一種模仿行為,媽媽及全家不妨採用"冷處理",對孩子化妝後的小臉熟若無睹,漠視容易澆滅孩子的熱情,警告或懲罰反而起到強化孩子偷偷化妝行為的作用。化妝也可能反映了孩子在實際生活中得不到心理和情感上的滿足,故而採取這樣一種成人化的行為進行彌補。媽媽不妨找老師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情況,與小夥伴的相處情況,發現癥結所在,如遭排斥、被冷落等等,進而更有效的幫助孩子應對這些現實問題。

孩子也有生氣的權利 三五歲的孩童,也有嘟嘴生氣的時候。可是,大人們會埋怨他們不乖,一頂頂大帽子不問情由地 扣下來。但大人生氣時,卻沒誰來說三道四。看來,生氣是大人的專利。這對語言能力缺乏的幼孩 來說,是不公平的。殊不知,大人們自己也常生氣.只是,不會用鏡子自照罷了。比如,他們的工作做得不好,達不到自己或別人的要求時,不也同樣會發脾氣,甚至找人吵架么?要知道,孩子"生氣"不都是錯的。且聽聽一個女童的"生氣宣言"吧: 我要說,我不是BB了,我多麼能幹,我知道該怎樣去做! 要是你對我說"不",我就不能按自己的方式去做了…… 那麼,我就踢,就扔東西! 我不是想做壞孩子,我只是想讓你知道,作為"我",是多麼的不簡單! 我可以自己穿衣服,這樣有趣多了! 穿好衣服我會跑會跳。 你知道,我很難讓自己的手閑著---不抓東西不行的啦。 我喜歡找東西來玩,我喜歡探索! 如果你不讓我這樣做,我可要賴在地上! 我喜歡扯開嗓子叫,喜歡唱歌,喜歡把所有東西弄出怪怪的聲音(例:把飯勺當鼓敲)。 如果大人專橫地吼:"安靜點!"我反而會吵得更響! 我會喂自己吃飯,但得慢慢來,慢慢來! 要是你命令道:"現在就吃完它。"或"快點吃!" 我可要推掉碟子或杯子---噢,它們或許會自動滑落到地毯上! 我是個好孩子,但如果大人一臉不耐煩地催我,我會由好變壞! 如果讓我按自己的方式做,那麼,我們彼此都會相安無事。 我想嘗試新鮮的事,但你可要在旁邊看著我保護我。 …… 從"宣言"中,我們了解到,"生氣"是孩子感情生活中的一部分,是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有機元素"之一。關鍵在於兩點:首先,孩子生氣時,應該如何引導他們通過正當渠道發泄。其次,教會他們如何控制情緒不要"氣昏頭",被"生氣"控制了自己。我曾修過一門有關疏導幼兒舒緩緊張情緒的課程,其中一條途徑,是練類似"瑜伽"的運動:搖搖頭甩甩手,坐在地毯上,一邊拍地一邊叫喊。動作看上去有點怪怪的,但真有使人精神上放鬆之效:心中憋著的"氣"不必"轉讓"就得以宣洩。總的說來,大人要把孩子"發泄憤怒"簡單地視為"有意破壞",更不要動不動就嚴詞訓斥孩子,指他們"發脾氣",不要剝奪孩子自我心理調節的權利,若他們把怨氣積存在心裡,緊張和焦慮情緒就會不斷增加。原則是,在不致傷害到孩子自己或別人的前提下,讓他生氣好了,那是被允許的---就像成人自己,不也同樣以流淚或生氣來宣洩的么? 況且還是一個稚氣的孩子啊。如何幫幼兒拓展心靈空間  "媽媽,今天玩滑滑梯的時候,小小推了我一下,差點從滑滑梯上摔下來,他真壞!""媽媽,我們用積木搭了一個漂亮的家,可是浩浩跑過來,一腳就給踢翻了,我們再也不跟他好了""爸爸,陽陽吃了我的巧克力,可是不給我吃她的薯片,下次我帶好吃的也不給她了"

  幾乎每天,我們都能聽到孩子類似的訴苦和抱怨,他們由衷地感到委屈。但是,如果我們能引領孩子換一種眼光,用寬容和大度這把鑰匙打開他們的心結,孩子的內心立刻就能雨過天晴、豁然開朗,笑容會重新在臉上綻放。慢慢地,也就不拿這些小事當事了。

  孩子可以不寬容嗎?

  當然可以,但他會因此失去好心情、好人緣,失去很多友誼,最終失去很多快樂。

  其實,寬容別人的同時就是善待自己,它是一種風度、一種修養、更是一種智慧。

  雨果曾經說過:"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不可否認,有些孩子天生厚道,但對更多的孩子來說,寬容和大度是需要學習和培養的。

  生活情景:以血還血、以牙還牙

  幾個孩子在院子里踢球,林林搶先一步追上了球,卻在"遲到"的冬天的白旅遊鞋上踩了一個黑印,還沒等林林反映過來,冬冬就狠狠地"回敬"了林林一腳。

  回到家裡,冬冬說出了這一"狀舉",未了補充一句:"我勇敢吧"

  錯誤引導:

  媽媽看了看兒子的新鞋的黑印,什麼也沒說;

  爸爸則是對他很是欣賞:好樣的!咱不能受委屈,別人欺負你,就要反擊。

  其實,媽媽的一言不發,實際上是對冬冬行為的默認;而爸爸的誇獎,更堅定了孩子"一點虧都不能吃"的想法,會使孩子在迷途中越走越遠。

  正確引導:

  孩子之間,你撞我一下、我推你一把的事,多得數都數不清。而且,有些行為不是孩子故意做出的,就像是林林踩了冬冬一腳,所以,父母要做的是讓冬冬明白下面這些道理:

  林林想要的是球,並不是踩臟冬冬的鞋、弄疼他的腳,更沒有欺負他的意思,可是因為心思都在球上,忽略了其它,才使冬冬的腳遭了殃,冬冬的還擊,實際上是冤枉了林林。

  和小朋友一起玩球的"快樂"遠遠勝過自己被踩了一腳的"不快樂"。多想想這個"樂",那個小小的不愉快就可以忽略不計了。或許你不反擊,林林更為此感到內疚,想辦法彌補,你們倆人會越來越好。

  如果林林沒有歉疚的表示,冬冬有道理要求他向自己說"對不起",然後就當這件事沒有發生,和好如初,。

  生活情景:她不能畫得比我好

  淼淼和芬芬拿著各自務的長頸鹿給老師看,芬芬說:"老師,如果您說她畫得比我的好,我就不跟她好了!"老師誇她們畫得都好,但是,在後來的一次幼兒繪畫比賽中,淼淼得了一等獎,芬芬得了二等獎,芬芬把證書往地上一摔,忿忿地說:"我要把她的畫撕了!"

  錯誤引導:

  爸爸一點也不客氣:"那樣做只能說明你沒本事,畫畫越來越不認真了,下次恐怕連三等獎也得不上"

  淼淼本來就沒你畫得好,可老師喜歡淼淼的畫,不過在媽媽心裡,你的畫才是一等獎。

  應該說這住爸爸的話給芬芬的自信打了折扣,而媽媽潛在的妒忌心理和帶有感情色彩的評價,只能助長孩子的盲目自大,兩種說法都會讓淼淼的嫉妒步步升級。

  正確引導:

  孩子的嫉妒有明顯的外露性,有時還具有攻擊性、破壞性。儘管芬芬沒有真的去撕淼淼的畫,但他心中的妒火已經燒得很旺了。"熄火"要"對症下藥"―?   把她的畫拿來和自己的比一比,看看好在哪兒,學一學,甚至請淼淼當"小老師"。鼓勵芬芬反覆練習,下次比賽她們就有可能雙雙得一等獎,告訴孩子:客觀地評價自己、取長補短,是縮短你們之間距離的最好辦法

  任何時候都要用自己的努力和實際能力去同別人相比,絕不是在口頭上佔上風。

  淼淼得了一等獎,成績是自己的也是班裡的,我們應該為她、為班裡高興。

  芬芬畫畫不如淼淼,彈鋼琴可比淼淼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要孩子事事都拔尖很難,能把鋼琴彈好就已經很棒了,孩子能從父母的肯定中看到自身的潛力、提升自信心。

  生活情景:用巧克力換你的小貼畫

  早上去幼兒園前,毛毛把一袋巧克力塞進小書包,昨天玲玲答應她:一塊巧克力可以換三個機器貓的小貼畫。毛毛算計著,六塊巧克力就能換一整張。可是,當毛毛拿出巧克力時,玲玲變卦了:你的巧克力不夠大,十塊才能換一張,毛毛很不情願,可她太喜歡它們了,這筆"買賣"最終成交!

  晚上,玲玲把自己的這點"小聰明"講點媽媽聽……

  錯誤引導:

  虧你想得出來,一張貼畫換來你五天的巧克力(媽媽允許玲玲一天只能吃兩塊巧克力)!毛毛真傻。

  媽媽的本意是不贊成這種做法,她認為兩個孩子的交換是不平等的,對毛毛不公平。但媽媽說話的方式讓玲玲誤以為自己很棒、很愛動腦筋。另外,孩子的行為只是出於喜歡對方的物品,頭腦中沒有價值和價格的概念,而媽媽的話強化了這一點,玲玲隱約意識到:以後做什麼事情都不能像毛毛那麼傻。

  正確引導:

  孩子之間換點小東西、"各取所愛",未嘗不可。但如果攙雜進精明和算計的成份、斤斤計較,就失去了童真的樂趣。

  給孩子講講"一諾千金"的故事,告訴她們:玲玲的臨時改變主張與出爾反爾沒什麼兩樣,其結果是她可以一次兩次地"佔便宜",但絕不會長久,她最終輸掉的是友情。

  對小朋友,付出了不一定就得有收穫,毛毛喜歡玲玲的小貼畫,不妨給她幾個,而不必以物易物,在這方面,父母慷慨待人是最好的表率,比如,主動把好東西拿出來與朋友分享,或樂於把自己心愛的物品送給朋友。

  在孩子熟悉的人群中、在電影、電視、童話、故事等文藝作品中尋找慷慨的榜樣,便於孩子們的行為有章有循。

  分享遊戲、下棋等活動,也能幫助孩子大氣和大度起來。

  如果你為災區捐錢捐物,一定別忘了帶孩子參加,並鼓勵他們拿出自己的玩具或食物送給貧困家庭的孩子,在一次次的給予中,斤斤計較將離他們越來越遠。

左撇子的兒童容易心理失衡  美國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在習慣使用左手的所謂"左撇子"(規範叫法為"左利手"或"左手優勢")兒童中,出現心理失衡者所佔的比例竟然比一般同齡孩子高出約26個百分點!而顯示出的"心理失衡"可謂五花八門:程度不一的自卑、自慚,較為強烈的孤獨感或失落感,不合群,輕度抑鬱等;而且,這些消極心理如果長期得不到克服,則容易引起遺尿、失眠、食慾不佳、頭疼、記憶力差等異常表現,最終還可能導致智力發展和身體發育遲緩。 左撇子的兒童容易心理失衡[究證實,這些心理失衡很大程度上是由這類孩子所處的"異常"環境誘發的。如果父母常常要孩子改變左撇子的習慣,如果教師指責左撇子孩子的動作,如果左撇子孩子常常遭到小夥伴們的嘲笑、甚至冷落,時間一長,孩子便極有可能產生一種自己是"與眾不同"的"怪物"之感,把自己劃為不受歡迎的"另類",發展下去就會陷入自卑、自慚等心理困境而難以自拔,心理健康自然受到嚴重影響。 鑒於此,有關專家向父母們提出了如下建議- 強調"並非異常" 作為父母、教師的成人社會應該了解:世界人口中左撇子佔了10%左右;一項統計還證實,在100年前的同類調查中,左撇子的比例僅為7%,這就意味著左撇子的比例還在不斷增加!不妨讓孩子也明白:左撇子僅是一種"習慣"而已,與正常人是一樣的,因而對自己是左撇子既不必大驚小怪,更不必自卑自憐。 不要強迫孩子改用右手.新的研究證實,左撇子的大腦結構與一般人有不同的地方,強迫他們改用右手無異於"趕鴨子上架",並可能使他們陷入更深的心理困頓中更痛苦地掙扎。 據美國哈佛醫學院所作的一項試驗,強迫孩子改用右手的成功率僅為5%,而落在其餘95%孩子心上的心理陰影卻是巨大的,甚至可能對其一生產生負面影響。 多表揚,多肯定 孩子如用左手寫出一個字、剪出一朵紙花或切開一個蘋果,你得馬上表揚,"幹得真棒"可能是一句最為合適的讚辭。當孩子用左手投出一個好球時,你應該及時評論:"看,左手完全能和右手一樣打出好球!"

割斷無理的"因果"關係 有的父母發現自己孩子字寫不好、球投不準,或手不夠靈巧時,便簡單地將其歸罪於孩子的左撇子習慣。長此下去孩子就會習慣於把自己的失敗與左撇子聯繫在一起,落在內心深處與左撇子習慣相連的陰影就會越來越重。既然這種"因果"關係並無科學道理,那麼理應儘快幫助孩子予以割斷。 擴大孩子的交往面 不少左撇子兒童由於用手"習慣"與大多數孩子相異而在遊戲時遭到冷落甚至排斥,於是可能漸漸"淡出"社交圈,還有的平時只是同病相憐地跟少數其他左撇子孩子結伴,孤獨感、失落感等負面情緒可能愈演愈烈。有鑒於此,不妨有意識地指導孩子某些交際技巧以引導孩子主動擴大其社交面,幫助他們學會與一般孩子也能不分你我地融洽相處。

加強正面引導 等孩子稍大,便可有意識地引導他們明白一個道理:左撇子孩子也是正常人,而且左撇子在運動方式和思維方式上與一般人相比有其獨特之處,在競爭中反而具有某些特別的優勢。實際上,左撇子的政治家、科學家、藝術家、企業家、體育明星比比皆是,如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大科學家愛因斯坦,藝術家達·芬奇、貝多芬,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及足球明星羅納爾多等等。 加強對孩子的保護 左撇子兒童發生意外事故(包括跌跤、被尖銳硬物割傷、運動中受傷等)的可能性要比一般兒童大。這首先是因為,左撇子的腦結構決定了其身體協調和平衡能力稍遜於右撇子,如左撇子兒童一聽到聲響(不管來自左方還是右方)往往會把頭一律轉向左側,正因為如此,他們走路、騎車、溜冰時較易摔倒。其次,我們生活環境中的各種用品都是按照右手的使用方便設計的,所以日常生活中、特別是孩子遊戲時,父母更應該注意對他們的保護。但這並不是說不允許孩子參加正常的活動,要知道:孩子正是通過參加實踐活動來獲得保護自己的安全知識,提高注意安全的積極意識,並由此而形成一種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的。 3歲的寶寶應該單獨睡了!   分床而睡是每一個孩子都要面臨的問題。常聽家長談論自己的孩子八九歲了,還賴在大人床上不肯走,甚至近年也有一些特殊家庭的已有十幾歲的孩子,為與父母分床而患上焦慮症的事件見諸報端。專家勸誡:父母與孩子分床不要超過3歲。     一方面,3歲正是孩子獨立意識萌芽和迅速發展時期,安排孩子獨睡,對於培養孩子心理上的獨立感很有好處。這種獨立意識與自理能力的培養,對孩子日後社會適應能力的發展有直接關係。     另一方面,孩子四五歲時,到了男孩戀母,女孩戀父的時期,這個時期的戀父戀母情結比之前單純的喜歡和父母在一起有所不同,不但會表現得對父母更加依戀,而且具有排他性。因此,3歲之前分床是順水推舟,而到4~5歲時,再分就挺難了。越到大越難,如果強行分床,就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此外,分床時要注意:     1.講明道理並做準備:先要讓孩子明白獨睡是一個人長大了的標誌,而不是父母從此不再愛他了。此外,要逐漸培養孩子晚上睡覺不亂踢被子或小便時知道叫大人。     2.布置小床和睡房:可以給孩子布置一個快樂的兒童天地,在牆上掛上各種五顏六色的圖案,再把孩子平時喜歡的玩具掛在床邊,入睡時可開個弱光燈。還可根據需要不斷變換擺設,讓孩子總是充滿新鮮感。     3.循序漸進:先分床,再分房,讓孩子慢慢適應。必要時給他一個抱抱熊作為替代物。誘導睡眠時,可講個小故事,可輕輕拍拍背,讓孩子有種安全感,安靜入睡。有的家長分床後一見孩子哭鬧,就難以堅持,又讓孩子回來同睡。這樣不行!孩子和父母分床而居並鞏固成習慣,不是一夜間就順利完成的,反覆也是難免的。但家長只要決心已下,就要持之以恆,好習慣才可能日趨鞏固。 地震對兒童心理傷害的程度   前日下午,記者採訪了四川華西心理衛生中心的心理專家孫學禮教授。據他講,任何形式的災難都會對兒童心理直接造成傷害。

  記者:受災兒童和孤兒與普通受傷兒童有何不同?

  孫學禮:由洪水、地震、突發惡性事件造成的傷害叫急性創傷應激。對兒童來說,最多見的反應形式,首先是痴呆、麻木、喪失警覺狀態不知閃躲或逃避,接著會出現驚恐、喊叫、惡夢,而且受傷情景會反覆在腦中閃現。

  記者:急性創傷應激引起的兒童異常反應什麼時候會出現?

  孫學禮:多在事件發生後的半天或一天內出現。如不及時干預,影響可能是終生的。

  記者:心理專家會對地震中受災的兒童採取哪些干預?

  孫學禮:現場緊急心理救助是一方面,後期還必須接受心理機構更專業和全面的治療,如進行認知重建、系統脫敏、對一些問題進行合理化解釋。若孩子在事後1個月,仍然狀態不好,家長應繼續向專業兒童精神醫學專家求助,避免其出現慢性、嚴重的創傷後應激障礙。 兒童常用的行為治療方法 行為治療專家經過實驗與臨床經驗,創立了許多治療方法,現介紹十種兒童常用的行為治療方法。   (一)系統脫敏法   系統脫敏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是一種逐步去除不良條件性情緒反應的技術。 Wolpe 1958年根據條件反射學說,通過動物實驗研究,發展了這套完整的行為治療方法。Wolpe認為恐懼或焦慮不可能與鬆弛同時並存。它們相互抑制或排斥,而剋制焦慮(或恐懼)最有效的反應是肌肉鬆弛,故以逐步肌肉鬆弛作為陽性刺激,用於對抗焦慮(恐懼)情緒,建立系統脫敏技術。   適應證:兒童焦慮症、恐怖症、神經性厭食等。   操作方法:   分三個步驟。   1.肌肉鬆弛訓練。   2.設計一個供想像的焦慮(恐懼)層次。   3.將鬆弛訓練與想像層次結合。即首先教病兒學會由頭部、頸肩、上肢、軀幹至下肢的全身肌肉鬆弛法,同時根據病兒焦慮(恐懼)程度設計一個等級層次。病兒經過1~2周放鬆訓練,達到幾分鐘內全身自我放鬆之後,便可進入系統脫敏程序。治療開始,讓病兒躺在一張睡椅上放鬆肌肉,並想像第一個最小焦慮(恐懼)情境(物),如體驗到焦慮(恐懼),即刻舉起一手指作為信號,若無焦慮(恐懼)產生,約7~1O秒鐘後,讓其放鬆,並停止想像此情境(物)。每一焦慮(恐懼)層次經過兩個程序的想像,不產生焦慮(恐懼),便可進人下一層次。如此,使病兒逐漸經歷最小焦慮(恐懼)到最大焦慮(恐懼)的各個層次,基本上能對實際的恐懼情境(物)不再產生焦慮。   (二)實踐脫敏性   年幼兒童無法學會自我鬆弛,也不可能對焦慮(恐懼)情境(物)進行想像,便可採用實踐脫敏法(Invivo desensltlzatlon)。   適應證:兒童焦慮症、恐懼症。   操作方法:   將病兒不良情緒分為若干層級,讓其逐級暴露於引起焦慮(恐懼)的實際情境或實物前,並在暴露同時,給予陽性刺激(如給吃喜愛的食物),使二者產生桔抗而逐步脫敏。例如,某幼兒怕狗,治療開始,讓他吃糖果的同時,看狗的照片,談狗的趣事,之後看遠處關在籠子里的狗,然後再分次逐漸走近狗籠(或將狗籠移近),直至消除害怕狗的情感反應。   (三)衝擊療法與暴露療法   衝擊療法(implosive therapy)與暴露療法(Flooding Therapy)均為以恐治恐的方法,亦是系統脫敏法的一種變型。Stampf 1975年認為,當病人體驗到最可怕的恐懼時,看到自己仍安然無恙,恐懼便會降低或消退。因此他提倡反覆重現刺激,讓病人重新充分體驗全部不愉快的情緒,從而使原來引起的癥狀逐漸減弱,直至消失。   適應證:兒童恐怖症、焦慮症、強迫症等。   操作方法:   1.衝擊療法是強迫病兒想像焦慮(恐懼)的物體或情境,使其體驗強烈的焦慮(恐懼),並維持這種水平,直至焦慮反應自行消退,然後給予新的刺激,再引起高度焦慮,如此反覆進行,達到焦慮(恐懼)明顯減退為止。想像層次由重至輕。如某病兒怕手臟而不停洗手,便讓他想像用手摸鞋底、摸地板,不給洗手。再想像用手摸桌椅,不洗手。然後想像用手摸其他東西。如果出現明顯焦慮或哭鬧,不予理睬,仍然繼續令其想像用手摸髒東西,連續數小 時,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及儀式動作(洗手)便會逐漸消失。   2.暴露療法則要求病兒面對或接觸焦慮(恐懼)的真正物體或情境,與衝擊療法一樣,使之經歷強烈的焦慮(恐懼),並認識到自己的焦慮(恐懼)毫無根據,從而消除焦慮(恐懼)。   一般說來,兒童焦慮症與恐怖症在採用脫敏法療效不明顯時,方可考慮改用衝擊療法或暴露療法。   (四)厭惡療法   厭惡療法(Aversive theravx)或稱厭惡條件反射法(aversive conditionins),又稱迴避學習法(Avoidance Learning of Therapy)。這種方法是對不良行為或變態行為施加一個不愉快的體驗,如電擊、催化劑或言語責備等,利用痛苦的條件刺激來替代異常行為的快感,從而減少或消除異常行為,因此人們通常又稱之為"以毒攻毒療法"。   適應證:青少年酗酒、貪食症、強迫症、性心理異常等。   操作方法:如採用電擊,電器一般安置在手指、腳或腿上,均系低壓電刺激。當酗酒青少年喝酒時,立即施以電擊,一旦他將酒吐出,電擊停止。療程一般為5日。如果採用藥物,則給病兒服用引起嘔吐的藥物如阿朴嗎啡,並在他即將出現嘔吐時,讓其飲酒而嘔吐,如此通過多次配合,直至不使用藥物,單純飲酒也出現噁心,對酒產生厭惡情 緒,形成迴避酒的條件反射。如果兒童吸吮手指,可在其手指上塗抹黃連水、奎寧水等苦味劑,使之吮吸苦味成為一種厭惡刺激,如此多次接合,可以減少吮指行為。   現有一種新形式的厭惡療法,稱之為內隱脫敏法(covert desensitization),它以厭惡法與脫敏法相結合。如以戀物癖青少年為例,當他出現這方面慾望或行為時,令其立即閉目,想像或回憶被群眾憤怒申斥的場面,可以達到減少與控制此種性變態行為的效果。   (五)正性強化法   正性強化法(Positive reinforcement Procedures)或稱陽性強化法,應用操作性條件反射原理,強調行為的改變是依據行為後果而定的,其目的在於矯正不良行為,訓練與建立某種良好行為。即運用正性強化原則,每當兒童出現所期望的心理與目標行為,或者在一種符合要求的良好行為之後,採取獎勵辦法,立刻強化,以增強此種行為出現的頻率,故又稱獎勵強化法。   適應證:多種行為問題,如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孤獨症、神經性厭食等,以及新行為的塑造。   操作方法:   1.治療前,首先了解病史,再確認目標行為,划出基準線。被選出的目標行為應該是能被客觀地控制,可觀察與評價其程度,而且能夠反覆進行強化。   2.選擇有效增強物。如消費性增強物、活動性增強物、操作性增強物、擁有性增強物、社會性增強物等。針對兒童具體情況,選擇有效增強物,以期達到確實有效的強化與矯正目的。   3.擬訂矯正方案或塑造新行為方案,以期取得病兒的積極配合。矯正方案不但確認被矯正或塑造的行為,還應包括採用何種治療形式和方法、確定應用何種增強物等。根據情況變化,矯正方案還可隨時調整。   4.治療過程中,每當目標行為出現,應立即給予增強物,不能延擱時間並向病兒講清楚被強化的具體行為,使之明確今後該怎麼做。   5.一旦目標行為多次按期望的頻率發生時,應當逐漸消除可見的增強物,而以社會性 增強物及間歇性強化的方法,繼續維持。以防止出現強化物的飽厭情況。   6.治療程序結束之後,周期性地對該行為作出評價。   Foxx與 Azrin等於 1973~1974年報道採用正性強化法,快速而成功地培養訓練幼兒的大小便習慣。Ayllon 1977年正性強化兒童在課堂認真學習的行為,提高學習成績,減少多動與擾亂教室秩序的不良行為。萬文鵬1980年報道以正性強化法治療13歲女性病兒的神經性厭食症。   (六)負性強化法   對某良好行為給予獎勵,可以促進該行為的發生,如若使某行為與擺脫厭惡刺激相結合,同樣能使該行為增多,這便是負性強化法(negative reinforcement procedures)的理論基礎。因此負性強化是通過厭惡刺激來抑制不良行為的,從而建立良好行為。   適應證:多種行為障礙和情緒障礙。   操作方法:病兒一旦出現某項良好行為,便立即減少或撤除其原來經受的痛苦、厭惡刺激、懲罰或情景,(等於給他"負性獎勵"),並使其日後在同樣情況下,獲得相同的"釋放",從而增強其良好行為的出現率。   負性強化與正性強化關係密切,都是用以增加良好行為發生率的強化過程。例如,精神發育遲滯的病兒經常自己用手打頭,如果採用正性強化法,不能消除其打頭的行為,便可以運用負性強化法,即打頭不給玩具,不打頭立即給玩具。換言之,他若不打自己的頭,就取消不給他玩具的厭惡刺激。又如一名住院治療的病兒,在病房裡吵鬧不休,就不准許他出院,一旦他停止吵鬧,才准許他出院回家。或者要求他完成某些所要求的行為之後,方可取消他禁止會客的禁令。   (七)懲罰法   懲罰法(punishment procedures)是對病兒某項不合適的行為,附加一個令他嫌惡的刺激或減弱、消除其正在享用的增強物,從而減少該行為的發生頻率。所謂懲罰,範圍甚廣,如治療者的搖頭反對、批評譴責、終止增強物、暫時隔離及矯枉過正等,均是試圖在病兒出現不良行為後,讓其經受不愉快的體驗,從而消除此種不良行為的發生。   適應證:多種行為障礙和情緒障礙。如攻擊性行為、違紀、脾氣暴發、傷人自傷等。   操作方法:   1.暫時隔離當病兒出現某種不良行為時,及時撤除其正在享用的強化物,並將病兒暫時轉移到另一情境中去。假如將該病兒隔離在一個單獨的隔離室,則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有自傷行為的病兒不能單獨進隔離室,以免發生危險。   (2)孤獨症病兒很喜歡單獨活動,隔離室不可能成為懲罰的強化物,故對孤獨症病兒進 行行為矯正時,一般改用其他行為矯正方法。   (3)隔離室應當採用單向玻璃設施,以便隨時觀察病兒在室內的反應,防止發生意外。   (4)隔離時間:據蔡逸周1992年報道,正常兒童一歲隔離1分鐘,精神發育遲滯病兒應當按其心理年齡計算隔離時間。   (5)利用隔離的這段時間,讓兒童靜下來,使其了解被隔離是因為自己的行為表現不被喜歡,從而要改變這種不良行為。   (6)隔離前,應該注意病兒是否存有利用某些行為來達到被隔離而不做其不喜歡做的事的意向。   2.矯枉過正法   (1)恢復原狀的矯枉過正法:讓病兒將搞亂的環境恢復到原來狀態,甚至要求比原狀更好。如將地板搞臟,則要求他打掃乾淨,甚至把整個房間的地板打掃一遍。   (2)陽性實踐性矯枉過正法:不是針對行為與環境,而是對病兒進行小便訓練。如每當病兒尿褲時,要求他自己更換褲、襪,並練習如何正確解小便。FOXX等1973年曾經採用此法對遺尿病兒經過1O次訓練,情況大為改善。   懲罰法與負性強化的後果不相同,前者後果是不愉快的、痛苦的,後者是愉快的。治療者只能在不得已時運用懲罰法。一般來說,負性強化更具有積極意義。但是,懲罰法與負性強化都需要運用厭惡刺激,容易產生副作用,因此必須慎重使用這兩個反應。   (八)消退法   消退法(extinction procedures)是通過削弱或撤除某不良行為的強化因素來減少該項不良行為的發生率。一般常用漠視、不理睬等方式,達到減少和消除不良行為的目的。   適應證:多種行為障礙、情緒障礙、神經性嘔吐等。   操作方法:治療前,找出導致不良行為或情緒問題的強化因素,然後消退這種強化因素。例如,一個21個月的幼兒,每當父母放他在床上就大哭大叫,發脾氣,所以父母要在床旁陪一、兩個小時,直至睡著為止。顯然,父母陪伴是該幼兒大發脾氣的強化因素。治療方法:讓父母漫不經心地把他放在床上,告訴他不再陪伴,然後離去,置發脾氣而不顧。如此,第一晚哭鬧3O分鐘,第二晚縮短到15分鐘,……第七個晚上吵鬧完全消失。   運用消退法矯正兒童行為時,必須注意:①在消退不良行為的同時,如能對良好行為進行強化,可以取得較好的消退效果。②應當嚴格控制要消退行為的強化物。換言之,在使用消退法時,必須確保在被消退的該項行為之後,不呈現任何正性強化物,否則消退法多數會宣告失敗。③執行消退程序時,物質環境、有關人物的角色扮演以及言語等都必須妥善安 排,使各種強化物對消退的不良影響降至最低限度,以利於良好行為的形成。④消退需要較長的時間,因此對某一個不良行為需要連續採取消退法,該行為方能消退。   (九)代幣制   代幣制(token Program)又稱標記獎酬法(token economy),是在病兒出現目標行為(期望行為)時,立刻給予一種"標記"或代幣加以強化,然後再將"標記"或代幣換取各種優待的一種行為矯正方法。此處所謂的代幣,是一種在內部流通的類化的制約增強物,其優點:①可在目標行為出現時立即發放,適當時間兌換,在反應與強化物間建立一個較長時間的延緩橋樑;②在任何場合均可根據行為表現增減代幣;③可獎勵一連串列為動作,不因給獎勵而終止;④可選取最喜歡的增強物,避免對增強物失去興趣或引起飽厭現象;⑤對不良行為則扣回其一定數量的代幣作為懲罰,此法較體罰或暫時隔離優越。   適應證:兒童多種行為障礙、情緒障礙、神經性厭食、功能性遺尿或遺糞等。   操作方法:   1.確認目標行為在實際生活中,選擇有價值、希望被矯正兒童所要增加的一個或一個以上的良好行為作為目標行為。   2.建立行為基線矯治前,取得目標行為出現的基線數據,以便為矯正程序開始後的行為變化提供一個比較的基礎。   3.確認代幣或"標記"如五角星、彩色紙塊、小紅旗、印花、代價券、金屬或塑料籌碼等一些馬上可以利用的實物或象徵性的東西,可以隨時方便地發放且不易被複制,不具有其他實用功能,只能在行為矯正交換系統中使用。   4.選擇支持代幣的強化物所謂代幣的強化物就是以代幣換取的物品或服務,如食物、娛樂權利等。選擇時,既要考慮其強化價值,又要考慮經濟價值。   5.建立兌換規則如完成何種動作和目標行為可以得到多少代幣,出現某種不良行為罰多少代幣,多少代幣換取某一種物品或服務等。代幣兌換必須訂得合理,並指定交換的時間和地點等。   6.當兒童出現目標行為時,立即以代幣強化,適時兌換其需要的獎賞,否則代幣獎酬價值將很快失效。   代幣制有許多優點。例如:代幣能在所要求的行為發生後立即發放;適當時候兌換;可在反應與強化物之間建立一個長時間的延緩橋樑;也可在任何場合根據行為質量好壞,對代幣進行增減;還可以避免初級強化物引起的飽厭現象。不過,代幣制也有一定的不足之處:如施行時,在代幣制上花費的時間與精力較多,大多自然環境下不能為所需要的良好行為提供代幣,局限了代幣制的使用。   (十)示範法   Bandura 1967年創立示範法(Modeling)。他認為,兒童的許多行為並非通過直接實踐或受到強化形成的,而是通過觀察、學習產生共鳴,從而增加良好行為的獲得或減少、削弱不良行為。因此,模仿與強化一樣,是學習的一種基本形式。示範法包括現場示範法、參與模仿法、自我示範法、電影電視或錄像示範法以及想像模仿法等多種類型。示範法有許多優點,如成效快、適用情境廣泛,還可與其他行為治療方法結合使用,特別適合於集體心理治療時應用。 Lovaas 1977年報道,應用示範法與強化相結合,促進孤獨症兒童的語言與行為發展。   適應證:兒童恐怖症、社會退縮、精神發育遲滯與孤獨症病兒的行為問題等。   操作方法:(例如,病兒怕狗)   1,現場示範法讓病兒在現實環境中,觀看其他兒童如何與狗玩耍、相處。據報道,該法有效率達5O%~67%。   2.參與模仿法讓病兒觀摩示範兒童與狗玩耍,還讓他在指導下逐步參與此種活動。有效率高達8O%~92%。   3.電影、電視或錄像示範法讓病兒觀看示範者與狗相處的有關電影、電視或錄像,使之逐漸模仿示範者的行為舉止,消除對狗的恐懼。有效率為20%~3O%。在運用示範法時,尤其應當根據病兒的能力來確定目標行為。示範過程中,病兒若能集中注意力,可以增加示範行為的呈現時間,讓他有較多的時間觀看示範行為。在模仿行為產生之後,立即記錄其進步情況,確保強化效果。 請多花些時間陪伴孩子 年輕的爸爸、媽媽工作非常繁忙,很少有時間陪伴孩子,他們可能會請孩子的祖父母幫忙,也可能為孩子請一個保姆,還可能給孩子一堆玩具,或將電視打開,讓孩子獨自玩玩具或看電視。但是父母並不知道,缺乏父母的陪伴和關心對孩子來說將意味著什麼?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當孩子需要父母關心、陪伴的請求被拒絕以後,他會非常失望,會導致孩子煩躁、脾氣多變,甚至他會通過摔打自己的玩具發泄內心的不滿。父母不能很好地和孩子接觸、不重視與孩子的交往,會導致孩子性格的孤僻、冷漠,產生攻擊性和行為失控。

所以,爸爸媽媽不要認為孩子進了幼兒園就可以放手不管,為了孩子身心的健康,在工作之餘,務必要抽出一些時間,儘可能地多陪伴孩子,與他做一些遊戲,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如果因為工作忙,無法滿足孩子的這點要求,請耐心向孩子作解釋,以得到孩子的理解。

儘管這一年齡段的孩子已經不像小嬰兒那樣需要父母更多的撫摸、擁抱等肌膚接觸,但他們對父母情感上的需求卻更加增多。不知做父母的有沒有發現,自己的孩子特別喜歡父母與他一起做遊戲、一起看圖書、希望父母能有更多的時間和他在一起,給他講故事、解答他的問題,能得到父母的讚賞和鼓勵是他最感快樂的事情。請多花一些時間陪伴孩子,不是要你看著他玩,而是要你多和他一起做遊戲,走進他的生活。 孩子頂嘴與父母教育有關 孩子長到6―7歲時就有了獨立自主,形成性格的要求,所以從這個年齡段開始,孩子就會變得不聽話,和父母頂嘴的情況也時有發生。到了11―12歲的時候,隨著孩子接受外界信息的增多,這種反叛精神更加突出,頂撞父母的時候更多,因此有些父母會感到委屈,甚至以為孩子和自己不親了。

  殊不知,孩子和大人頂嘴多數情況下是父母所逼!說白了,就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出現了偏差。大凡孩子與家長頂嘴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孩子雖做錯了事,但是對父母漫無邊際、長篇累牘的說教感到厭煩;   (2)孩子犯錯後有了悔改的表現,但是父母的處理不冷靜,讓他們感到家長有些小題大作;   (3)孩子沒做錯事,但卻遭到無端的責備;   (4)父母逼迫他們去做他們不想做或者不願立即去做的事;   (5)父母之間鬧矛盾,孩子無端受牽連。

  從以上幾點看,孩子和父母頂嘴的確是"一個巴掌拍不響",父母親應當反思一下自己,在教育方式上多下些功夫!同時還要有一顆包容的心,因為現在的孩子畢竟接受教育早,接觸的傳媒多,而且頂嘴也是孩子不良情緒得以宣洩的一個途徑,從另一方面也說明它們判斷是非的能力強了。

  但是頂嘴不是解決問題的好方式,一旦習慣成自然,也不利於他的學習和成長,甚至會影響長大成人後的人際關係的和睦。所以作為家長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引導:

  一、遇事冷靜,賞罰有度:作為家長無論孩子犯了多大的錯,都不要急躁,先要問清事情的來龍去脈,再決定處治方法,不搞連帶處罰,不翻舊賬。賞罰前,要講明道理,讓孩子徹底信服。

  二、注重言傳身教: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作為家長也應對其父母或上司表現出應有的尊重,少與之發生爭執,否則就會影響到孩子。

  三、給孩子申辯權利:即便知道它們在狡辯,也要耐心聽他們把話講完,然後因勢利導,幫助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如果條件允許的話還可以讓他們選擇將功補過的辦法來彌補過錯,這往往是他們最樂於接受的。 關注學齡前兒童異常心理 學齡前兒童的情緒、情感雖然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但由於皮層下中樞的活動仍佔優勢,故此期兒童的情緒易激動、不穩定,常見的心理異常有以下幾個方面:異常表現:   反抗行為:他們對家長提出的要求總回答"不",家長常感到自己的權威受到威脅。   專家點評:這種行為是自我意識獨立的一種表達方式,屬正常發展的表現。家長應予理解和尊重,適時地進行引導,這一階段會很快度過。   異常表現:發脾氣。兒童已經開始獨立並且知道自己的需求,但還不知道如何表達其感受,常表現為賴在地上、踢腿、揮舞手臂、大聲哭鬧。   專家點評:小兒發脾氣的原因常是疲勞、家長未能滿足他們提出的要求或反覆批評某些行為等。在避免兒童自我傷害的前提下,不要特別留意正在發脾氣的幼兒,並儘可能轉移孩子注意力,事後給予安撫。不能隨意懲罰幼兒,只告訴他的行為是不可取的。   異常表現:遺尿。北京友誼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陳海明介紹說,小兒5歲以後仍會發生遺尿症。遺尿大多發生在夜間熟睡時。   專家點評:對於無器質性病變的小兒,中醫主張滋陰壯陽,如六味地黃丸或金匱腎氣丸,5歲以下小兒按大人量的1/4服用。對有遺尿現象的孩子應耐心尋找原因,努力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   異常表現:咬指甲和吮手指。這是嬰兒與生俱來的反應,它能給孩子帶來安全和滿足感。   專家點評:吮指和咬指甲多在安靜、寂寞、飢餓、睡眠、身體疲倦而自尋安慰時出現,家長應給孩子更多的關愛和安全感。   異常表現:手淫。學齡前小兒常常因為外生殖器局部積污刺激、褲子太緊或騎車摩擦發癢而去撫摸外生殖器。有的孩子可能由於缺乏玩具和遊戲,也有些小兒因睡眠習慣不良,醒後不肯起床。   專家點評:作為家長應仔細查明原因,給小兒安排合理的作息時間,提供充足的遊戲機會以矯正不良習慣。若對學齡前兒童手淫行為處理不當,會造成兒童自戀,不願意與他人接觸,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   異常表現:攻擊破壞行為。有些小兒在遊戲時會表現出咬、抓或打傷別人等攻擊性行為。有些小兒常因好奇、取樂、顯示自己的能力或精力旺盛無處發泄而無意中破壞東西,有的小兒則是由於無法控制自己的嫉妒、憤怒或無助情緒而有意地採取破壞行為。   專家點評:這些小兒或因遭受挫折,或是模仿成人的行為,或為引起父母或老師的注意等。父母和教師可在制止其行為後,帶他(她)到安靜的地方,讓其自己反省,學習控制自己。還可幫助孩子使用適當的方式發泄情緒,如運動、做遊戲等。 3~4歲幼兒的心理和行為有什麼特徵 3~4歲幼兒的語言和遊戲能力發展極為迅速。他們變得特別愛說話,即使一個人玩的時候也會自言自語地邊說邊玩,跟小朋友或大人在一起時,話就更多。對這個時期的幼兒來講,他們接觸到的任何對象都是有生命的,天上的太陽、月亮,地上的樹木、小河或公園裡的動物、鞦韆等,都可以成為他們交談的對象。例如,他們會對飄走的雲彩招手說:"請再來玩。"會對被雨淋濕的童車同情他說:"你在哭嗎?我來幫你打傘好嗎?"這就是幼兒心理最突出的特點。   到了4歲,幼兒的話題會更多,他們會交換看電視節目的感受,並會互相誇耀:"我坐過碰碰車。""爸爸給我買了把衝鋒槍。"他們之間可談的話題越來越多。   遊戲是3~4歲幼兒的主導活動。由於這個時期幼兒想像活動異常活躍,因而他們的遊戲也非常有趣,他們可以給任何一樣東西加上他們所想像的象徵性意義,例如,一片樹葉在過家家時可以當作盤子,在買東西時可以當錢用;一塊木片,一會兒當火車,一會兒當手槍,一會兒又當木頭人。幼兒在一起遊戲時,一塊積木寶寶掉到地毯的大海里,馬上會有一輛紙盒急救車開去救援。每一種遊戲都有孩子自命的意義,任何一個遊戲里都藏有打開孩子心靈大門的鑰匙。這個時期幼兒遊戲的另一個特點是共同遊戲,他們不再像1~2歲幼兒那樣各玩各的。   3~4歲幼兒的心理和行為的另一個重要特徵就是他們開始學習性別的區分。起初,孩子由於男女間身體上的差異和行為特點而對性的區別發生興趣,隨後幼兒便知道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開始習得同自己的性別相適應的態度和反應。在幼兒習得性別區分的過程中,父母及周圍人給予的賞罰起著直接而巨大的強化作用。幼兒往往以同性家長為榜樣,求得同樣的行為和感受。女孩子們模仿母親玩當媽媽的遊戲,盡量地學著母親的溫柔、能力和女性的性別行為;男孩子們則模仿父親的男子漢態度和行為,希望自己像父親那樣嚴厲、果斷。   3~4歲的幼兒很喜歡結識夥伴。這個時期孩子在夥伴中體驗到了完全不同於父母及其他成人之間的人際關係。在同小朋友一起遊戲的過程中,幼兒的知識、想像力和各種社會能力都能得到較充分的發展。這種在夥伴幫助下的自主活動能使幼兒認識到自我的存在。因此,在這段時間裡為幼兒創造同眾多的夥伴相互接觸的機會,對他們的心理發展是十分重要的。幼兒園是孩子們結識夥伴的好場所。

依據色彩來判斷孩子的性格 洞悉孩子的性格,是父母迫切想了解的。這裡介紹一種簡易的方法,那就是"依色彩來判斷孩子的個性"。

  色線,線條的心理意義及孩子的特性

  心理學家阿爾勒對150名2至5歲兒童所作的畫做為其一年的追蹤調查,所得到的結論是:色彩與線條各有其固定的心理意義。假如兩種具有不同意義的色彩與線條重疊出現在同一畫面上,即表示內心裏面有兩種不同的感情,願望互相糾葛。

  喜歡紅色的小孩特性

  喜愛紅色者確是個性較低強烈的人,精力充沛。其缺點如個性較衝動且感情較豐富。所以,容易引起與異性關係的麻煩事件。

  一般來說,小孩子有喜歡紅色的本能。如果由喜愛紅色轉變為褐紅色的人,在個性上兼有兩者的優點,且能控制其衝動情緒。

  喜愛粉紅色的小孩特性

  大部分的女孩子喜歡漂亮的粉紅色。如果您所愛的小女兒喜歡粉紅色的話,表示您的家庭經濟環境在一般水準之上,而且,也象徵著雙親愛心的充分表現。

  在愛心的保護下,這種女孩子多具備"高度審美觀"、"細心體貼","優雅","柔順"的物質,亦正是吸引人之處。

  喜歡黃色的小孩特性

  喜愛黃色的小孩,有天才的一面,對於智慧的需求比任何人都來得強烈,更渴望追求理想,雖然處事態度較不踏實,但是他的腦筋靈敏、反應敏捷。可是此類型者,不容易保持到成年。如果您的子女長大成人,仍然深愛黃色的話,那麼,他是所謂"理想家的類型",同時,他(她)亦會是個重感情、講義氣並深得他人信任的人。但,請務必特別注意,喜愛黃色,亦有可能是一個 精神分裂症患者。

  喜愛綠色的小孩特性

  喜愛綠色的孩子,個性上較隨和開朗,沒什麼心機,具有包容寬恕的心胸及強烈的好奇心,而且頗有求知的上進心。

  此類型者,成人後適宜於領導階層,如能有恆心踏實做下去,也可有成功的一日,許多才氣縱橫的男孩多屬此類型。

  喜愛橙色的小孩特性

  喜愛橙色者,個性上較外向活潑,喜愛說話而且人緣很好,有趣的是,幼小就喜歡橙色的人,會從一而終地喜歡到成年,雖然有時人暫時喜歡其他顏色,但仍會再度重返橙色的懷抱。

  此類型者創造性,自我為中心,較不懂得體諒他人,粗枝大葉,幼稚地認為天底下都是好人,所以,易被歹徒所騙。

  喜愛藍色的小孩特性

  其責任感較重,處事態度細心周全,內向而不善言辭。

  喜歡紫色、黃色等中間色的小孩特性

  喜愛紫色的女孩,容易沉溺在自戀的狀態中,同時,亦具有病態體質的一面,所以,需加以關注。幼兒期與少年期的孩子,如喜歡紫色,則雖然表面上看似健康無恙,但必須探討是否含有隱疾!

  除此色外,對喜歡欖綠、藍綠色、黃綠色等中間色系的小孩須留意,以探究其心理背景。根據色彩心理學家表示,喜愛橄欖綠者,大多屬於被壓抑者,個性較乖張彆扭,而且,有傾向"歇斯底里症"的趨勢。

  喜愛綠色、黃綠色者,常屬多愁善感型的感性人物!黃綠色尚含一絲積極性,而藍色綠色則完全屬閉塞的人物。   

3種有問題的情感依戀關係 每天都要花一定的時間和孩子在一起說話、嬉鬧、玩,對孩子的任何煩躁、不滿、啼哭行為,都必須反應及時,這是形成孩子與親人之間安全依戀的重要途徑。

  美國一位女心理學家設計了一種專門研究嬰兒依戀的方法,叫做陌生情境法。在這種測驗中,她先讓媽媽抱著孩子進入一間實驗室,玩了幾分鐘後,一個陌生人進入實驗室,先沉默,再和孩子媽媽交談,之後讓媽媽離開房間,看孩子的表現。過一會兒,媽媽回來,再看孩子的表現。以孩子的不同表現來對親子間的依戀狀況做一個劃分。

  中國的心理學者也做了同樣的試驗。研究者根據孩子的反應,把孩子與媽媽的依戀分成了4種類型:

  第一種類型是淡漠型依戀,約佔所有孩子的11%。他們的表現是,單獨與媽媽在一起時,很少關注媽媽的行為,專心於探索周圍的環境和玩具。在自由活動和其他不同程度的壓力條件下,與媽媽的身體接觸很少,也很少主動與媽媽交談,與媽媽的分享行為少。對陌生的人和事物,表現得膽子大,不退縮。與媽媽分離時,不哭泣,悲傷程度小,仍然專心玩玩具;對媽媽的歸來不積極歡迎,也沒有明顯的喜悅。

  第二種類型叫做安全型依戀,大約佔73%。這種類型的孩子單獨與媽媽在一起時,積極地探索周圍環境和玩具,同時經常與媽媽進行遠距離的交往,與媽媽分享喜歡的玩具;在緊張情境下,迅速地回到媽媽身邊尋求保護和安慰;在媽媽的鼓勵下,能很好地與陌生人交往;與媽媽分離時,有的哭泣,如果不哭泣,則表現出不安,對玩具的注意力減少;媽媽的歸來能迅速緩解悲哀和不安,並能很快與媽媽一起遊戲。

  第三種類型叫做纏人型依戀,只佔7%。這種孩子單獨與媽媽在一起時,喜歡纏在媽媽身邊,和媽媽的身體接觸或接近比較頻繁,探索活動不積極;對陌生的人和事物拘謹、退縮;與媽媽分離時,表現出反抗、哭泣,悲傷程度高;與媽媽重聚時,急切地尋求媽媽的安慰,但是不容易平靜下來;有的甚至在與媽媽重聚時表現出生氣、反抗、踢打媽媽的行為。

  第四種類型是混亂型依戀,約佔9%。這種類型的兒童對媽媽有較多的身體接近,與陌生人交往少,不友好。一部分兒童分離和重聚時表現出混亂的、不適宜的行為,如獃獃地站在那裡,長時間不動,或斜眼看媽媽,有的是既親近媽媽又反抗媽媽。

  把孩子分成這4種類型之後,研究者又通過孩子的父母調查了孩子平時的表現,發現第二種安全型依戀的孩子,平時的表現正常,很少有反常的行為問題。但其餘三種類型的孩子,則表現出各種心理、行為問題,如攻擊性、過失行為、焦慮、情緒 抑鬱、退縮、膽小,等等。淡漠型依戀的孩子容易出現外顯的行為問題,如攻擊性和過失行為;纏人型依戀的孩子容易出現內隱行為問題,如情緒抑鬱、膽小、退縮等;混亂型依戀的孩子則兩種問題行為都可能發生。

  這一研究結果證明,孩子長大以後出現的問題,實際上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埋下了禍根。那些對孩子冷淡、反應不及時,對孩子關心照顧不夠的父母,正是導致孩子對父母形成不安全依戀關係的責任人。 

關注學齡前兒童異常心理 學齡前兒童的情緒、情感雖然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但由於皮層下中樞的活動仍佔優勢,故此期兒童的情緒易激動、不穩定,常見的心理異常有以下幾個方面:異常表現:   反抗行為。他們對家長提出的要求總回 答"不",家長常感到自己的權威受到威脅。   專家點評:這種行為是自我意識獨立的一種表達方式,屬正常發展的表現。家長應予理解和尊重,適時地進行引導,這一階段會很快度過。   異常表現:發脾氣。兒童已經開始獨立並且知道自己的需求,但還不知道如何表達其感受,常表現為賴在地上、踢腿、揮舞手臂、大聲哭鬧。   專家點評:小兒發脾氣的原因常是疲勞、家長未能滿足他們提出的要求或反覆批評某些行為等。在避免兒童自我傷害的前提下,不要特別留意正在發脾氣的幼兒,並儘可能轉移孩子注意力,事後給予安撫。不能隨意懲罰幼兒,只告訴他的行為是不可取的。   異常表現:遺尿。北京友誼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陳海明介紹說,小兒5歲以後仍會發生遺尿症。遺尿大多發生在夜間熟睡時。   專家點評:對於無器質 性病變的小兒,中醫主張滋陰壯陽,如六味地黃丸或金匱腎氣丸,5歲以下小兒按大人量的1/4服用。對有遺尿現象的孩子應耐心尋找原因,努力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   異常表現:咬指甲和吮手指。這是嬰兒與生俱來的反應,它能給孩子帶來安全和滿足感。   專家點評:吮指和咬指甲多在安靜、寂寞、飢餓、睡眠、身體疲倦而自尋安慰時出現,家長應給孩子更多的關愛和安全感。   異常表現: 手淫。學齡前小兒常常因為外生殖器局部積污刺激、褲子太緊或騎車摩擦發癢而去撫摸外生殖器。有的孩子可能由於缺乏玩具和遊戲,也有些小兒因睡眠習慣不良,醒後不肯起床。   專家點評:作為家長應仔細查明原因,給小兒安排合理的作息時間,提供充足的遊戲機會以矯正不良習慣。若對學齡前兒童手淫行為處理不當,會造成兒童自戀,不願意與他人接觸,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   異常表現:攻擊破壞行為。有些小兒在遊戲時會表現出咬、抓或打傷別人等攻擊性行為。有些小兒常因好奇、取樂、顯示自己的能力或精力旺盛無處發泄而無意中破壞東西,有的小兒則是由於無法控制自己的嫉妒、憤怒或無助情緒而有意地採取破壞行為。專家點評:這些小兒或因遭受挫折,或是模仿成人的行為,或為引起父母或老師的注意等。父母和教師可在制止其行為後,帶他(她)到安靜的地方,讓其自己反省,學習控制自己。還可幫助孩子使用適當的方式發泄情緒,如運動、做遊戲等。   

孩子心理發展的關鍵期 在心理門診或諮詢電話中,我們發現某些年齡段的孩子特別容易出問 題,例如, 三歲以前的孩子多見任性、發脾氣、不願上幼兒園、膽小、多動等問 題; 六、七歲的孩子常見不適應學校生活,上課坐不住,愛做小動作等, 但學習成績還能湊合; 八、九歲(三年級)是諮詢學習障礙問題最多的年齡段,那些在早期 僅發現是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到了這個階段則開始出現學習成績下降、 紀律更差,不愛寫作業;到了十一、二歲學習就開始跟不上了,還會出現厭學情緒和逃學問題;青春期又是各種心理問題的高發期,除了學習問題外,又有與家長的關係問題,與異性同學的交往問題,壞習慣、學習問題,性知識問題等等。 心理學家早已研究發現,兒童從出生到成熟(0~18歲)要經歷6個關 鍵的轉折時期:1、新生兒(0~1個月);2、一歲左右;3、三歲左右;4、六歲左右;5、女孩的十一、二歲和男孩的十三、十四歲;6、十七、八歲。如果在這些關鍵期里的主要問題沒有得到充分重視和解決,就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 每個家長都會深切體會到培養孩子成長的艱辛,但是,如果家長能夠 了解孩子在成長發育過程中有哪些階段是關鍵的轉折點,在這一時期要重 視哪些問題,進行哪些科學的訓練和培養,那麼,就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   

如何調節孩子餐前情緒 良好的餐前情緒,是兒童增加食慾的重要措施。這對學齡前兒童來說,更為重要。現代生活中的一些厭食、挑食、偏食、拒食兒童,有近半是因為餐前情緒不良引起的。

  日本的研究人員在《食的科學》中強調,孩子從幼兒期到學齡期,智力發生了一個飛躍。在這一時期,兒童的空腹感與食慾的關係,不再是必然,而是顯得十分複雜。因為,在這兩個生理環節之間,已摻雜了心理因素的作用。他們可能是空腹時不一定想吃,或是在吃得很飽後對所喜食物繼續吃。他們的吃,不再是生理性食慾,而是經驗性、能動性食慾。所以,孩子的食慾,除其生理本能之外,還需作後天培養。因此,調節其餐前情緒是一項重要內容。

  我國家庭中影響孩子餐前情緒的表現,最為突出的有兩種--

  單獨進餐:忙於事業和情感的年輕父母,不時或經常讓孩子單獨進餐。獨生子女在單元房中獨玩,已是冷冷清清,又要單獨進餐,更覺少了和諧與熱鬧,怎不面對電飯煲中的豐盛菜肴而發獃呢?因為,孩子把進餐看得很重要。單獨進餐會促使其產生父母對自己生活並不關心的孤獨感和被遺棄感,甚至出現負性性格,影響兩代人感情。另一方面,孩子單獨進餐,沒有家長的管教和指點,一般都會胡挑亂選,自己認為好吃的吃一點,其它的菜肴營養再豐富也不會問津;或者吃一點、玩一陣,有的乾脆把飯菜倒掉一些而謊稱自己吃了;當然,飯前洗手細嚼慢咽之類的衛生訓誡,對這些孩子更如耳邊風,少有遵循者。

  情寄他事:到了吃飯的時間,孩子正在看書、遊戲、生氣之類,其精神尚處在緊張狀態,情寄他事而一時無法擺脫,根本不想吃飯。這並非其有意剋制食慾,而是精神作用從根本上切斷了空腹與食慾的生理聯繫。這時的家長,應該在察顏觀色中去了解其真正的心態,用適當的言行把其注意力轉向吃飯的事情上。譬如,餐前叫孩子幫著抹桌、端羹、拌佐料,或者介紹即將上桌的菜是其最喜愛者送的,營養和味道如何之類。當然,孩子思想幼稚,光靠這種方法可能難達目的。必要時可帶他去走一走,使之精神愉悅,再行進餐,則會食慾大增。千萬不可在餐前大聲呵斥、責罵。因此舉對其情緒有極大的破壞性,哪怕剛有一點因腹內空空而生的生理性食慾,也會因此而蕩然無存。孩子自然會在極壞情緒中拒食了。

學齡前兒童的心理護理 學齡前兒童,在心理護理上應注意心理特徵。此時的兒童抽象思維已經產生,能夠對抽象的數概念有所認 識;創造想像也已出現,個別兒童還能畫出很新穎的畫面,編出有情趣的小故事。因此,家庭生活環境和社會 生活環境都要給兒童創造一個良好的氛圍,要讓兒童從日常的生活中,感受真善美的陶冶,通過耳濡目染,培 養兒童良好的品質,使其心理在一種健康、向、友愛的環境中得到發展。在心理護理上,要十分注意方法, 對兒童切忌採用粗暴簡單的訓斥,這樣容易使兒童產生自卑心理也不能採用遷就、縱容的方法,這樣就會使 兒童產生不辨是非,自以為是的心理,採用正面引導,循循善誘的方法,如通過勞動培養兒童勤勞、助人為樂 的品德,讓孩子在心理上感受到勞動後的愉快及幫助他人後的快樂。在兒童的心理護理上還應注意順其自然, 要和兒童教育、兒童 保健緊密地結合起來。護理得當,可使兒童教育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同性格決定教養方式  現在爸媽對寶寶的氣質歸屬瞭然於胸了,針對寶寶的性格特徵,該制訂怎樣的養育方針呢?複合型性格的寶寶又會有哪些特點呢?   寶寶的性格不同,爸媽需要制訂相應的養育方針來對待,只有這樣,才會發揮寶寶性格中的優勢,將劣勢降到最低。   喜歡嘗新的活潑典型   個性特質:   樂天派的活潑型,總有新主意,思維特別活躍,說干就干。做事易受情緒干擾,心直口快,而且說得多幹得少,遇到困難容易失去信心,雜亂無章,做事不徹底,愛走神兒,愛找借口。容易交上朋友,天生的社交家。健忘多變,辦事沒有恆心。   教養方式:   爸媽要特別注重恆心與毅力的培養,做事力求有始有終,否則將來會導致學習和事業上難有所作為,這也需要爸媽不厭其煩的督促和鼓勵。   永不言敗的力量典型   個性特質:   力量型的寶寶目標明確,看問題具有全面性,組織力強,行動迅速,解決問題不過夜,果敢堅持到底,在反對聲中成長。但是,因為過於強調結果,往往容易忽視細節,處理問題不夠細緻。喜歡控制別人,不會說對不起。   教養方式:   爸媽在養育此類寶寶時注重情緒控制的培養,力量型的寶寶容易憤怒,性格比較逆反。爸媽應當以冷處理、軟處理為主,這類寶寶可是吃軟不吃硬的哦。   只有更好的完美典型   個性特質:   完美主義者的寶寶,標準高,計劃性強,注重細節,講究條理,整潔,能夠發現問題並制訂解決問題的辦法,堅持己見,善始善終。但是,很可能是一個優柔寡斷的人,容易自我否定,似乎始終有一種不安全感,特別需要別人的認同,又愛挑剔別人。   教養方式:   給予充分的鼓勵與肯定是教養的重點。千萬不要管教過嚴,事事高標準嚴要求,以免導致寶寶將來有強迫傾向。   溫和忍耐的平和典型   個性特質:   這種類型的寶寶能夠按部就班地行動,有耐心,並能夠持之以恆。但是,似乎總是慢吞吞的,很難被鼓動,懶惰,馬虎,得過且過。人際交往中顯得不熱情,比較退縮。   教養方式:   爸媽在養育此類寶寶時應該多給寶寶創造交際的機會,比如購物付款、問路之類的小事,教會他們學會展示自己的優勢,不善言辭的悶罐子在當今社會可是吃不開的哦。   複合型1:活躍的外向型=活潑+力量   兼備活潑與力量的雙重特性,爸媽要注意是哪類因子比較佔主導,以區別對待。這類寶寶是標準的外向型,容易取悅也容易發怒。爸媽要注意培養自省能力,讓寶寶學著體貼他人。針對喜動不喜靜的特點,可以讓寶寶學書畫、樂器,怡情養性。   複合型2:內斂的內向型=完美+平和   兼備完美與平和的雙重特性,爸媽要注意是哪類因子比較佔主導,以區別對待。這類寶寶是標準的內向型,感情不愛外露。爸媽要注意培養人際交往能力,讓寶寶學著與他人溝通。針對喜靜不喜動的特點,可以讓寶寶學舞蹈、運動,增添激情與樂趣。   複合型3:易於接近的人=活潑+平和   這種互補性格的寶寶最是平易近人,特別容易相處。爸媽應多多引導善惡觀念,增加寶寶的自我保護意識。   複合型4:優秀的領導人=力量+完美   此類型的寶寶是另一類的互補性格,特別具有領導能力,既有力量型的執著又兼備完美型的細密。爸媽應多讓寶寶學習體貼與忍耐,注意增加寶寶的親和力,以防自高自大,目空一切。   複合型5:矛盾性格=活潑+完美或力量+平和   活潑與完美是一對矛盾,力量與平和又是一對矛盾,不論是哪一種矛盾性格的寶寶,爸媽都要特別地小心引導。注意觀察寶寶的性格傾向是外向或是內向。既內向又矛盾的性格要防範憂鬱哦,既外向又矛盾的寶寶就要防止乖張。 兒童性心理的發展  好幾位媽媽談關於孩子性方面的問題。我和大家簡單談談關於兒童性心理方面的發展。   性心理活動是人最重要的心理活動,對一個人從年幼的時候到成年、甚至老年的生理、心理、社會能力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也可以說,與一個人的健康有很重要的關係。弗洛伊德認為性是人心理活動的動力,人的所有的心理活動的動因都要歸因於他廣義上的性。這個觀點雖然已不被大家所接受,但性對人的意義的確是很重要。   人的性心理在兒童時期慢慢發展出來,一直到青春期以後。在伴隨著性生理髮展的基礎上,性心理一直持續的發展,與之相關的性的社會能力也持續發展出來。雖然對絕大多人,性生理髮展的過程、速度基本一致。但性心理的發展和成人後的性心理狀態,及伴隨的性社會能力的差異性很大。青春期以後,有的人性心理比較健康,有的性心理出現障礙,更多的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和性社會能力缺乏。性心理發展延緩在我國青年人、乃至成人中很常見。   兒童性行為在什麼時候開始出現。我們在幾個月的孩子身上都可以看到孩子的性行為。有少數男孩子,在半歲以後都可以觀察到在吃奶的時候,邊吃奶,邊用手去拽自己的"小雀雀"。平時不拽,一含住媽媽的奶頭,就開始這樣的行為。觀察到這些現象,不能不認為弗洛伊德的性理論有其合理性的方面。   孩子到三歲左右,性心理開始迅速發展。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性別認同,性角色認同,性社會活動的學習,早期的性情感指向,性快感的體驗。這幾個方面是兒童早期性心理發展的必然過程。是以生理的發展過程為基礎,是由人遺傳所決定。人和動物不同,人的先天的、遺傳、潛在的基質是需要後天的環境才能得到很好的發展,不同的後天環境,可以造成先天基質的發展速度、指向、程度不同。不同的社會化過程造成個人性社會行為、能力也有很大的不同。無論如何,兒童早期性心理發展的幾個方面不可缺失或太少,也不可太過。只有發展到一個合適的程度,對孩子成長是最為有利。   性別認同:小孩子在兩歲多、三歲左右的時候,就開始有性別的區分。媽媽是女的,爸爸是男的。男女之間在身體上是不一樣的。孩子在這個時期去觀察這些區別。生殖器的差別、第二性徵的差別。小孩子除觀察父母和其他成人以外,還非常注意去觀察同齡的孩子,異性之間互相觀察生殖器。弗洛伊德認為女孩子這個時候有"被閹割的恐懼感",男孩子有一種驕傲感。其實主要實施性教育不夠所造成的。在維多利亞時代的歐洲,對"性"十分保守,沒有人給三歲的孩子進行性教育,結果自然的過程可能被小孩子認為是一個不自然的過程。所以這個階段,性器官的認識,性徵的認識和觀察是性教育的第一課。最好的教材就是爸爸、媽媽的身體。爸爸、媽媽要以坦誠的態度給孩子講性器官,性徵的差異。在和孩子一塊洗澡的時候,就進行性教育。使孩子對性器官不神秘。父母越是遮遮掩掩的,孩子就越有神秘感。孩子觀察其他異性孩子的生殖器時,也要採取以幫助孩子進行性認識態度,不要認為是不好、不道德。以成人的觀點去看問題,三歲的孩子觀察生殖器和觀察街上跑的汽車是一樣的動機,沒有什麼區別,他搞清楚了,就沒有多大的興趣。成人卻更多的把成人的觀念強加到孩子身上。結果給孩子到來壓力。認為不好、不道德,開通一點的父母態度曖昧,保守一些的父母訓斥孩子。   性角色認同:性角色的認同是在兒童性自我意識和性別認同的基礎上建立起來。性角色認同,說簡單一點就是兒童認同自己是男性還是女性。因為性角色是一種社會角色,兒童要建立其自己的性自我意識。問一個男孩子你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他回答說他是男孩子。你說你不是男孩子,你是女孩子。他會告訴你,他不是女孩子,是男孩子。並不是所有的孩子到三歲左右的時候,都有很清楚的性角色認同,有不少孩子是懵懵懂懂。性角色的認同,是需要兒童在性自我意識的基礎上,發展兒童性社會行為的同時建立起兒童的性角色認同。   性社會行為能力:兒童性角色認同和兒童學習性社會行為是在同時發展。在孩子們所處的文化中,不同性別應該具有什麼樣的社會角色,應該有什麼樣的社會行為、責任。孩子們都要去學習。男孩子喜歡玩槍,女孩子喜歡玩布娃娃。男女應該有什麼樣的分工,承擔什麼樣的責任,父母都要去教孩子,並且在孩子的遊戲中都應該穿插這樣的內容。儘管現在社會,男女平等,在很多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分工越來越不明確,這也是性社會能力的一個方面,也需要對孩子進行教育。現在很多男孩子,在家裡是奶奶、姥姥、媽媽、保姆。到幼兒園有女老師、阿姨。這些孩子的性社會能力很差。很多男孩子缺乏陽剛之氣。   早期的性情感指向:性情感是人類特有的一種情感。我們也稱為"性依戀"。我們有很多朋友,和他們之間有很好的感情,但只有對少數異性朋友有一種非常特殊的感情,這種感情和性的要求聯繫在一塊。說通俗一些,就是常說的"來電"。如果一個人僅僅只對同性"來電",對異性不"來電",這個人就是一個同性戀。如果對同性、異性都"來電",說這個人是雙性戀。如果這個人對誰都不"來電",這個人就是性冷淡。這些都是性心理障礙。這個時期兒童的心理發展與成人後的性心理障礙有非常重要的關係。在兒童時期,就開始發展齣兒童的性情感。但這種早期的性情感是有特殊指向。就是弗洛伊德認為的"戀母情結","戀父情結"。戀母情結在人類可以觀察到普遍存在。男孩子對母親的依戀和性聯繫起來。這個時期的男孩子很有意思,媽媽是他的,不許爸爸去碰,看見爸爸和媽媽坐一塊,一定要把他們分開。我們可以觀察到很多男孩子在和媽媽親昵的時候,特別是晚上睡覺和媽媽親昵時,小生殖器有勃起現象。兒童的這些心理活動都是無意識的。上幼兒園和小學後,男孩子的性依戀隨後指向漂亮的女教師,哥哥的女朋友。到青春期前後,逐步指向和自己同齡的異性。性依戀持續終生,如果兒童早期依戀的發展存在問題,會影響到以後的一生的性依戀。性依戀對男孩子和女孩子都很重要,父母必須要對孩子建立起很好的依戀,並建立起良好的早期"性依戀"。   兒童性快感的體驗:兒童性快感對兒童性心理發展也有很重要的意義。半歲以後的兒童吃奶時去"拽"自己的生殖器。三歲左右的兒童,男孩子的手淫,女孩子的擦陰。都是性快感體驗。兒童性快感體驗對兒童性心理發展可能存在一定的意義。一般在五、六歲會自然消失。如果兒童的性快感體驗一直持續到青春期,會給孩子的心理帶來很多問題。所以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的手淫、擦陰行為不要給與非常特別的關注,你的特別關注可能會加強孩子的行為。更不要把孩子的這些行為與道德觀聯繫的過於密切。傳統中一些老年人常常逗男孩子的生殖器,這並不好。兒童自然性快感的適度體驗對孩子性心理發展可能具有積極意義。過渡的性快感體驗可能會帶來問題。父母應該掌握這一原則。   兒童時期性心理的良好發展是青春期發展的基礎:前面講過,性心理的發展對人非常重要。如果性角色認同、兒童性依戀發展不良會給成人後的性心理帶來很多問題。是成人後性變態和性障礙的潛在原因。而良好的性社會能力,兒童時期良好的性依戀又是青春期性心理發展的基礎,是一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礎之一。性角色混亂的孩子到青春期對自己的角色定位感到困惑,兒童時期這個問題可以馬虎過去,到青春期就不能馬虎。特別是性社會能力差的孩子,給青春期的人際交往、社會適應帶來很多問題。幼兒園和小學期間不知道如何與異性孩子交往,青春期就會有更多的問題,因為異性之間的交往和適應是社會能力的重要方面和基礎。所以要鼓勵孩子多與異性孩子交往。翩翩媽媽不要擔心,小學期間如果兒童沒有這樣良好的基礎,對進入青春期是非常不利的。在幼兒園和小學之間男孩子與女孩子之間的親密交往,應該不伴隨明顯的性依戀與性快感體驗。儘管現在兒童受電視文化的影響很大,在這個原則下,親密是正常、應該的。不知道如何交往是說明存在問題。兒童早期對父母的性依戀也影響到青春期的性心理發展,甚至會影響一生性態度。青春期的愛或者青年時期的愛,更多的是性衝動與情感依戀的結合。如果我們在孩子進入青春期以前,沒有給孩子進行性教育,對突如其來的性衝動,孩子們不知所措。孩子不能從理智上去認識這是荷爾蒙所致。性衝動的力量是巨大的,它給青春期帶來勃勃生機,是兒童成人化的動力源泉。如果它僅僅是一種盲目的、巨大的力量,它可能就是一種可怕的力量。所以青春期的性教育是要在青春期前開始。如果兒童在青春期到來之前,性的社會能力,特別是早期的性依戀存在問題。一進入青春期,在巨大的荷爾蒙力量推動下,青少年們必然開始去尋找自己的性社會能力和性依戀,他們會感到非常饑渴,盲目的去尋找,如果在某些不良文化的引誘下,他們什麼事情都可能幹出來。我們在瓊瑤小說里可以看到這種盲目,甚至是變態的愛。可以在西方社會和我們正在發展的社會裡看到性泛濫和性犯罪。當父母用不合適的方法去阻止他們的時候,遇到強烈的反抗,甚至離家出走。當孩子處於青春期時,很多父母都會感到非常頭痛,甚至提心弔膽。如果這個時期青少年對性無動於衷,這也並不是好事情,一種可能存在強烈的性壓抑,當它爆發的時候,其後果難以預料。一種是性冷淡,其後果可能更為糟糕。兒童時期性教育和幫助兒童性心理得到良好的發展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流行文化對兒童性心理發展的影響。有了電視,開始有了流行文化,現在又有互聯網。以電視為代表的流行文化的積極方面我就不講了。講講對兒童性心理方面的影響。在弗洛伊德時期講,兒童到小學年齡段,性處於潛伏狀態,稱為潛伏期。這是人類的一種自然規律。當電視為代表的流行文化發展以來,這種規律開始發生變化。為什麼?因為在以前的人類文化里,成人的性行為兒童是不能了解,兒童看不到。現在可好,只要打開電視機,到處都有成人的性行為表演。兒童就會去模仿成人的性行為。尤其是那些黃色、准黃色、低俗的電視劇、動畫片、卡通書,現在還有互聯網,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這些東西不能給兒童提供精神食糧。甚至有很大的害處。所以我們一再強調,雖然不拒絕流行文化,但是要拒絕黃色、准黃色的流行文化。要給兒童更好的精神食糧,要以人類我們民族優秀的文化教育孩子們。抵禦黃色、流行文化中糟糕的部分,最重要的基礎是兒童良好的性心理發展與性教育。是不是完全部讓孩子接觸這些不太健康的東西,也不是這樣,第一,完全杜絕不可能,這些東西無處不在,是一個社會問題。第二,完全不接觸,可能就喪失產生免疫力。堅實的性心理發展基礎、性教育、學習優秀文化,有了這三個基礎,孩子們就能夠分辨是非。有的父母問,我們怎麼知道,這些東西對孩子的影響達到什麼程度?有一個標準:青春期以前的孩子不是主動的、有意識尋求性快感體驗和性依戀,都屬於正常範圍。   噹噹媽:   請教張教授關於幼兒性心理   張教授您好!   看過您一系列關於幼兒性心理方面的帖子,解決了很多實際問題,非常感謝!   現在常可以引經據典地告訴嫉妒兒子的爸爸,如果父母過於清教徒式地排斥孩子對異性父母的親昵,可能會導致孩子成年後對異性的過度迷戀哦!不過有一個疑問:我記得您以前的帖子中,對傳統老年人逗男童生殖器的行為好象是比較寬容的態度,但這次的帖子里寫到這事的口氣較為不同,是否是說需要把握分寸,不能過度?據我觀察,不少"知識型"媽媽在這一點上與公婆常常有衝突。   覺得您在這方面的見解既有最新理論,又有"與中國實踐相結合",令人耳目一新。能否推薦一、兩本書籍給大家?謝謝!   張仲華回復噹噹媽:關於兒童性心理、讀書等   你好。中國傳統習慣中老人逗小孩子生殖器的問題,有著很深層的原因。從南宋到明清、民國、一直到九十年代初期,在中國文化的深層里有一種很強烈的性壓抑,近年來雖然表面上性開放的程度很大,但文化深層的東西很難在短時間內去掉。在中國文化里,採取間接、象徵的方式去宣洩人的性壓抑是表現在我們的生活、習俗中的各個角落裡。成人逗男孩子的生殖器,在我們的文化中非常普遍。我認為從成人的角度看,主要是性壓抑的宣洩。中國人從接受朱子提出:"存天理、滅人慾"後,對待性的態度非常複雜。一方面認為對性需要去克制,甚至認為是不道德、不好的東西。另一方面卻把性表現在文化中的各方面里。在成人中不能表現出來的、認為是不好的行為、觀念,但可以在逗孩子的過程中表現出來,並認為是合理的、普遍可以接受的。現代年輕一代的知識性父母親為什麼不能認同老人的這些行為,主要是這兩代人文化的差異太大,中國文化的的轉型太快。中國現代年輕人對性的態度、觀念。表面上是現代的、西方的,骨子裡實際上仍是傳統的。這些問題在中國非常缺乏研究。   從兒童心理發展的角度看成人逗男孩子生殖器,有性心理方面的積極的一面,主要是在性別認同、性角色建立方面有積極的意義。當然從性社會學的角度看問題,在一個夫權社會裡,男性有很大的優越感,這樣的教育也從小灌輸給男女孩子。從逗孩子普遍使用的語言、情感看也很有意思。因為二者之間常常是分離的,互相矛盾的。一個老人很有感情的去逗一個小男孩子的生殖器。她滿面笑容的、非常富有感情的去用手逗,嘴裡說道:"羞啊、羞啊、羞啊、羞啊......"。從感情上理解,是讚許、驕傲。從語言所表達的道德觀念看,卻表達著另一層意思。所以從性別、性角色的發展上看,成人這種行為有積極的意義。但從性道德觀的角度看,與現代文化不相容。從性快感體驗的角度看,老人的行為也有助於孩子對兒童性快感的體驗。但是少數孩子因為過於頻繁、特別是孩子到五、六歲以後仍然持續去逗孩子,就可能造成兒童性快感體驗持續到學齡段,這樣就有可能給孩子帶來問題。我認為在具體實踐上,兩歲多、三歲左右的孩子。傳統的逗孩子的生殖器的行為,積極的意義要更多一些。但到四歲以後,就要注意,五歲以後最好就不能再有這樣的行為對待孩子。   關於推薦書籍的問題,還真是難住我。國內介紹國外的讀物很多,國內的研究很少。你是研究人類學的。從文化人類學的角度看不同的民族文化,差異很大。從一個傳統的老人逗孩子的方法,就可以分析出在性心理、倫理、社會學、文化人類學、教育等方面的問題。中國幾千年文化沉澱下來的東西非常多,要用西方的科學理論去解析我們的文化,現在只是剛剛起步。真正認真去做的人很少。要深入的去研究西方的科學理論,特別是方法。有的人知道一大堆理論,但是缺方法,如果缺方法,只能說明知道的理論是空洞的、灰色的,並不是自己的。科學理論與科學方法是融為一體的。科學的精髓不是理論,而是實證的理念與方法。要對整個科學的框架有所了解,自然科學的框架、人文科學的框架。知識面要寬。心理學、教育學、文化人類學、社會學等等這些學科在我們的工作中完全融為一體,你分不開的。知識積累的多了,看問題的時候眼界就寬得多。我的意思是說,你有很好的基礎,一般的書少看,特別是那些告訴你應該如何去做的書,就沒有必要去看。多看一些理論方面的書籍,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遇到問題時,自然就會有答案。我關於兒童性心理發展的觀點,主要是借鑒弗洛伊德的理論,並且在幼兒期把把弗洛伊德與包爾拜(John Bowlby)的生態學理論結合起來,在學齡期和青春期和埃里克森(E.H.Erikson)的理論結合起來。在方法學上,注意把精神分析的方法與行為主義的方法套換式使用。結果發現能更合適的解釋很多現象。理論離開實踐就是灰色的,生命之樹常青。我們很多從事教育研究的人在第一線工作的機會很少,不是在長期的實踐中去發現問題,而是為理論而理論。長期在實踐中的教師們有非常缺乏理論知識和研究的素養。這是我國教育研究中的大弊端。有很多"專家"你就沒有辦法和他交談。你在教育第一線實踐。只要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注意在方法的下功夫,就一定會大有成就。   植根於自己的文化是根本所在。西方人談我們的文化無論多深刻,總使你有隔靴搔癢的感覺。他總是隔著一個什麼東西,既是抓得是地方,也不能解決問題。中國儒學文化體現在一個"用"子上面,實踐性很強。正是因為這一點,如何把西方的科學與我們自己的文化結合起來,還得我們自己去做。近百年來,有很多中國的知識分子到西方求學,回到中國除了傳播西方文化之外,沒有多大的成就。關鍵就在於"根"的問題沒有解決好。關於讀書,用朱子的一句話共勉:讀書不廣,索理未精,乃不能致疑,而先務立說,所以徒勞苦而少進益。

寶寶動手 心理大發展  手的操作及動作的發展,對幼兒心理的發展有重大的意義。   首先,手的操作可以直接促進視覺、觸覺、動覺及感知 覺的發展和相互間的協調;   其次,幼兒通過動用玩具及操作日常生活用品,可以掌 握使用物體的方法。以後,幼兒便會逐步地掌握成人使用工 具的方法和經驗;   再次,幼兒通過手的操作,能進一、步認識同一類物體的 共性,因而使知覺更加具有概括性,並為概括表象和概念的 產生準備條件;在日常生活中,應及時為不同年齡的幼兒提供合適的動手操作的機會。幼兒表示願意自己動手做的事,成人應耐心地在一旁指導,而不應自己動手代替幼兒去做。如孩子希望自己學吃飯的時候,就不要喂他;該讓孩子自己學會穿衣服時,就不要再替他穿衣服;孩子可以自己握筆時,就可以給他紙和筆,讓他畫著玩。孩子剛開始學習這些動作時,難免做得不完善,這就需要反覆地練習,通過反覆運用,幼兒便會掌握比較複雜的手的動作。練習的內容一定要適合幼兒的年齡特徵,如經常讓幼兒做手工,包括畫圖、剪貼、泥工、摺紙等,能夠促進幼兒手的動作發展。   當發現幼兒有不正確的操作時,應及時予以矯正。例如,要注意幼兒端碗,拿匙子、筷子,握筆,握球拍,用剪刀以及拿其他工具時的方法是否正確,發現問題應及時予以指導、糾正。當然,最好從一開始就教會幼兒正確的操作方法,盡量杜絕不正確的操作方法。   最後,要特別注意幼兒操作時的安全衛生。同一操作活動不應持續過久,以免孩子手部過度疲勞而失去控制力,造成"事故",並影響手的正常發展。孩子在使用金屬工具如剪子、刀子、鏟子和榔頭等之前,應教給孩子正確的操作方法,並一定要囑咐孩子注意安全。孩子使用的工具,也應有安全措施。如剪子最好是圓頭的,刀子、鏟於不要過於鋒利。當完成手的操作活動後,還要提醒幼兒及時洗手,以保持手部的清潔。

兒童多動症拖了天才的後腿 多動、衝動和注意力不集中是常見癥狀 兒童多動症嚴重影響兒童成長 人民網北京3月4日訊 記者王毅報道:兒童精神衛生專家,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教授王玉鳳今天在"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國際研討會"上呼籲,ADHD已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應得到全社會的關注,應該消除對患兒的歧視,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簡稱多動症,是最常見的兒童精神障礙。王玉鳳告訴記者,在美國學齡兒童中,3-6%患有ADHD,而我國ADHD發病率更高。根據上個世紀7項調查的薈萃分析結果表明,這一比例達到4.31-5.85%,估計全國共有患兒1461-1979萬。   多動、衝動和注意力不集中是常見癥狀   王玉鳳說,ADHD是個複雜疾病,病因很多,其中80%具有基因遺傳性,並且有神經生物學表現(比如腦體積異常和神經遞質缺陷)。主要癥狀表現為活動過度、注意力難集中、情緒不穩、衝動任性及學習困難等。而且由於學校、家庭和社會對這種疾病普遍不了解,往往對這些兒童採取粗暴、歧視等不正確態度,使得患兒通常發展為社會功能出現障礙,比如品性障礙、抑鬱障礙、情緒障礙和學習障礙等行為對抗。患兒發展到這種程度,治療就比較困難,所以ADHD要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王玉鳳強調,由於ADHD患者人數多、損害嚴重、預後(治療後果)差、對病因和發病機制尚不清楚等原因,已成為我國一個嚴重的公共問題。   不及時治療終身受累   王玉鳳介紹,ADHD的預後不佳,兒童期起病終身患病率為6-9%,70%患兒的癥狀會持續到青春期,30%持續到成人期。ADHD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治療,將終身影響一個人生活的各個方面,包括學校、家庭及社會上的功能。   到青春期,與同齡人群相比,物質濫用(違法藥物及酒精)、反社會行為、逃學以至於被開除的比率明顯較高。   到成年期,雖然很多患者可以發展出隱蔽癥狀的行為機制,但是卻依然無法避免ADHD造成的影響。比如,工作適應能力較差,無法維持固定的工作;很難與他人融洽相處,社會關係緊張等。根據統計,ADHD患者成年期物質依賴、反社會性人格障礙和違法犯罪的風險是一般人群的5-10倍,該類患者是學業和職業成就低下的高危人群,給家庭和社會均造成沉重負擔。美國每年花在ADHD上的直接和間接成本高達218.7億美元。   兒童多動症拖了天才的後腿   在公眾的印象中,很多天才人物在兒童時期都有多動的表現,而且在某種程度上說,多動是兒童的天性,即使兒童可能有ADHD病症,家長也很難判斷。   對此,王玉鳳說,這涉及到一個癥狀程度的問題。可以通過神經生物學檢查,也有常規的描述性診斷標準。對於ADHD患兒衝動性表現以及注意力難以集中的程度,家長一般是可以感覺到異常,從而領小孩到精神科或者兒科就醫。   通常,ADHD患兒的智商與常人無異,ADHD對這些兒童的影響,表現在疾病影響了正常智商值可能取得的成就。換句話說,有兒童多動症的天才們,他們本來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

寶寶愛玩弄生殖器是為何  有一些的家長來信提及自己的孩子有不時撫摸外陰或陰莖勃起,用力來回摩擦或使勁地壓的習慣,一旦大人發覺制止此事,小孩會感到臉紅和不好意思,經家長的多方努力,收效都不大,仍時有發生,為此這些家長十分擔憂。   對於家長的這種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為在他們的頭腦中往往把性看作是一種壞事,所以當他們發現孩子剛這麼小就這麼"壞",自然感到著急了,其實這是小兒手淫的各種表現而已。   手淫泛指自己撫弄外生殖器以獲取快感的行為。手淫在嬰幼兒時間就可出現,到兒童期已相當普遍。嬰兒從幾個月就開始探索自己的身體,小手不停地摸來摸去,其中包括生殖器。撫摸生殖器帶來的快感往往比其他部位強,所以他們會給予特別的注意。   最初的快感體驗可能是無意的,其強度也往往較弱,但反反覆復就會得到強化。這完全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就象孩子們摸摸鼻子,揪揪耳朵一樣,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這是孩子探索自身和外部世界的求知慾的一種表現。   嬰幼兒期和兒童期的手淫對孩子們的成長和日後建立正常的性反應很重要,具有積極影響。關鍵是正常對待和處理,以避免孩子過份沉緬於這種興趣中。父母要注意讓孩子養成開朗、大方、合群的性格,多與其他孩子交往,減少孤寂獨處的機會;讓孩子建立多方面的興趣,充實其生活和學習內容,可有較好的淡化和轉移注意力的作用;一旦碰上這種場面也宜不動聲色、故作不知,想法分散和轉移孩子的注意。    事後可以輕鬆的方式與孩子聊聊天,交換感受和看法,講授淺顯易懂的必要的生理知識。千萬不要簡單粗暴地訓斥、打罵,那樣只會激起強烈的逆反效應,並給孩子留下不可磨滅的消極印象和產生厭噁心理,長大後常常造成性反應和性表現能力的抑制。

寶寶被"緊張"侵襲怎麼辦? 最近有些家長反映,寶寶有時晚上愛哭愛鬧,不愛吃飯,去幼兒園也不愛去等等問題,不知是怎麼了,這些問題家長們要注意了:   八種徵兆,寶寶正被"緊張"侵襲   睡眠   如果睡眠一向正常的孩子突然難以入睡了,經常在半夜醒來後哭鬧,或反常地特別嗜睡,那麼很可能他正承受著對他而言難以承受的心理緊張。這類壓力可能直接源自他睡眠環境的突然改變(如他不能適應和父母分開睡,或換了一張他感到陌生的床等),也可能間接來自於其他因素(如父母吵架、遭到大人斥責等)。   食慾   長期的食慾減退可能會導致孩子不愛吃飯甚至拒絕吃飯,如果出現厭食而又找不到腸胃或消化方面的問題,這很可能是寶寶的情緒出了問題。   敏感   原本性格隨和的孩子突然變得異常敏感,如:當他正在用積木搭建一座大樓並即將完工時,卻突然倒塌了,他可能會失望甚至絕望地大聲叫罵、號哭起來,那麼這很可能就是精神緊張所引發的神經質表現。   行為   語言能力有限的嬰幼兒排遣壓力的最常見手段便是通過咬、打、激怒或欺負玩伴等攻擊性行為。這種下意識的"准暴力"可能源於其內心的強大壓力。   性情   如果一向熱愛幼兒園的孩子有一天突然賴在床上不起,借口說"我今天肚子痛、頭疼,不想去了",或突然與幼兒園裡最要好的小朋友疏遠甚至不再理睬他,此時孩子必定心中有著巨大的煩惱。   恐懼   孩子怕動物園裡的毒蛇、猛獸倒不值得大驚小怪,但如果他既害怕一個人獨睡又害怕所有的陌生人,既害怕上幼兒園又害怕參加遊戲競賽,那麼就一定不是正常事了---原因很簡單:越來越強、越來越多的恐懼感極可能與其內心的不安定情緒息息相關。   謊話   如果孩子突然謊話連連,如:前天假裝生病,昨天謊稱別的小夥伴擁有了什麼新玩具以"敦促"父母也為其購買等等,那麼理應引起父母的注意。要知道,如果孩子在已經能夠分清真假的情況下撒謊,這可能是因為他正經受著太多的壓力。   哭泣   通常寶寶哭泣是由於飢餓、疼痛、疲勞或其他類型的不適,但如果一個本來不大愛哭的孩子變得動不動就淚眼汪汪,那麼這也許是他正遭受心理折磨的一個信號,而且他還下意識地將哭泣當作減輕壓力的一種有效方式。   孩子有時有小病小痛,父母給他處理一下就行,不一定非要上醫院,這時,父母扮演的是"家庭醫生"角色。但從全面來講,父母扮演"家庭醫生"這個角色,不僅要醫治孩子身體上的小病小痛,還要醫治孩子心理上的小病小痛,也就是說父母要扮演孩子的心理保健醫生角色。   通過反射情感的方法,安撫委屈的孩子   孩子受到委屈時,父母應該設身處地地理解孩子當時的心情。當孩子向你表達某種感受時,你可用孩子的原話表示你對他的理解。這種方法,在心理學上稱作反射情感。   如,小勇從幼兒園回家後,一直不高興,媽媽問他出了什麼事,小勇說:"今天下午,明明不是我打劉娟的,可是老師硬說是我打的,真氣人!"這時,我們可以接著說:"明明不是你打的,老師硬說是你打的,是氣人!"小勇覺得父母是站在自己一邊的,氣也就慢慢地消了。   又如,孩子告訴媽媽:"今天上課時我一直舉手,可是牛老師就是不叫我回答問題。"這時,我們可以這樣說:"是啊,一直舉手不得回答問題,心裡一定不好受!"。   父母用孩子的原話,把孩子的情感反射出來或者將孩子潛在心裡的話說出來,使抑鬱的情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宣洩,孩子的情緒便會趨向平靜。   相反,有的父母看到孩子委屈的樣子,一個勁地追問:"老師對你說了什麼?!幹了什麼?!","你為什麼不對老師說清楚?!你怎麼這麼蠢?!"   這種追問和責備,只會火上澆油,使孩子越加感到不滿和委屈,使孩子負性情緒的能量成倍地增長,這更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 心平氣和地接納孩子各種情緒的自然流露   與成人一樣,孩子也具有喜怒哀樂等情緒體驗,他們的情緒是毫無掩飾的,敢愛敢恨敢說敢笑,這是幼小孩子心理方面的一種優勢,這種優勢會使得孩子的各種情緒能量得到及時的宣洩,這當然有利於他們心理的健康發展。他們這些情緒的自然流露並不是什麼可恥的事,只要不擾亂別人的正常學習和生活,不傷及別人,就沒有什麼對和錯之分。孩子情緒的自然流露應該得到鼓勵,而不是壓抑。發脾氣、反抗行為、哭泣、大聲喊叫比默默承受更有利於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當然,這裡所提倡的情緒宣洩,與以哭鬧為手段去達到某種不合理的需要是不一樣的。)   有的年輕父母或者不了解情緒自然流露對孩子心理健康的意義,或者缺乏相應的耐心,他們往往不允許孩子公開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情緒,特別是當孩子出現了不良的情緒時,他們強行地讓孩子自我壓抑,甚至有的父母還用體罰或變相體罰的方式壓抑孩子的情緒的自然流露。有的男孩心裡難過時大哭不已,往往會遭致父母們的譏笑或者斥責:"男子漢也哭,羞!羞!!羞!!!"、"男子漢要堅強,不許哭!"如果長期地經常這樣壓抑自己或者受到壓抑,最終將會使孩子不堪重負,而導致心理失衡,造成人格方面的病態發展。孩子的殘忍行為、強迫行為、攻擊性行為、破壞性行為等等,很多時候就是其內心的緊張情緒得不到及時的或者正當的宣洩而造成的。   通過玩具和遊戲,促進孩子心理的健康發展   玩具不僅有玩耍功能,還具有對孩子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矯治的功能。把爸爸媽媽可以根據孩子不同的心理問題選擇玩具。   如,為缺乏耐性、注意力不易集中的孩子提供積木、棋類、串珠等需要"靜心"的才能玩得好的玩具。經常玩這類玩具,有利於培養毅力和注意的堅持性。而這些玩具,對於那些性格孤僻不愛動、沉默寡語、不合群的的孩子來說,會更容易令他們沉迷於此,而失去許多與人交往的機會,孩子越是沉迷於此,他們就越發變得孤僻不愛動、沉默寡語、不合群。   製作性玩具可以糾正孩子急躁的脾氣。孩子性情暴躁,做事毛手毛腳,"破壞性"很強,他們如果自己動手製作各種各樣的玩具,會慢慢培養耐心、細緻、不急不躁的良好性格,使孩子變得心靈手巧。   給內向的孩子買些特別"好"的玩具,讓其有"資本"吸引其他孩子,並從中獲得與人交往、分享的快樂。   給性格孤僻不愛動、沉默寡語、不合群的的孩子,提供動態的玩具,如慣性玩具、聲控玩具等,讓他們在輕鬆、自由、不受壓制的遊戲氛圍中追逐汽車、飛機、坦克,踏著童車四處轉,並和小夥伴一起共同操作,使用同一玩具。   對孩子存在的某些心理行為問題可以通過遊戲方式進行矯治。如孩子對黑暗產生恐懼時,可以和孩子做這樣的遊戲--將房間里的燈全關上,在黑暗中進行搶球比賽,看誰搶得多。多次活動後,孩子也就不怕黑暗了。   總而言之,作為一個現代的父母,要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要促進孩子心理的健康發展。   當寶寶出現種種心理緊張的徵兆時,只要父母能夠及早發現並加以適當的引導,他的心理壓力便會有效地得以緩解或消除。當然如果癥狀嚴重,那就應該向心理醫生求助了。   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   要想幫助孩子克服壓力先要了解孩子心理上有什麼壓力、壓力是從哪來的,所以就必須每天都聽孩子的傾訴,要抽出時間和孩子面對面地交談,專心地看著孩子,認真地聽他說話,只要父母肯把心交給孩子,孩子才肯把心交給父母,這樣你才能了解孩子心理的起初情況,才能夠針對問題幫助他們。   幫助孩子面對恐懼   有時候孩子會因為自己和別人不一樣,比如不跟著別人逃學、不跟著別人作弊、抽煙、抄作業,別人有異性朋友自己沒有等等,就因此會受到別人的嘲笑,甚至會受到孤立,於是孩子會感到恐懼、不知所措,這時候做父母的應當教導孩子要堅持原則,不對的事一定不能做,要和孩子講清道理,讓孩子知道,能夠做到不隨波逐流是很不容易的,這正是一個人成熟和勇敢的表現,也是有主見、有頭腦的表現。   和孩子一起分享自己的經驗   父母小時候一定也曾經遇到過和孩子類似的情況,當時是怎麼樣對待的或現在遇到了什麼難題又是怎樣處理的,這些都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孩子分享,當孩子知道了父母原來也是常常會面對壓力和煩惱的時候,他們對父母所說的話就比較容易聽進去了。父母告訴子女自己是怎樣應付壓力的,那實際上是為孩子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也就增強了孩子克服壓力的勇氣和信心了。父母還可以和孩子一起做演習,比如你假裝做你孩子的同學,要抄他的作業,或你扮演他的一個同學,慫恿他抽煙,讓他學著怎麼樣去拒絕,也可以把角色顛倒過來演習,讓孩子先經歷一下模擬的情況,培養實踐經驗。   培養孩子的自尊   培養孩子的自尊可以加強他們抗拒各種不良誘惑的能力,比如讓孩子發表一些意見、建議,把一些適合孩子年齡的事情交給他自己去做,並且重視和尊重孩子的想法和言行,駛都是培養孩子自尊的好方法。孩子有了比較強的自尊就會擁有勇氣、膽量和單間別力,就能不和一些人同流合污。   關心孩子的成長   鼓勵孩子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多參加一些學校組織的課外活動,這對舒解孩子的心理壓力是大有裨益的。因為假如所學的東西都是他所喜歡的,他就不會覺得是負擔是壓力了;相反的,假如他所不喜歡的卻偏偏要勉強他去學的話,那肯定就是一種沉重的負擔了,所以最好不要強迫孩子去學這個、學那個,應該多聽聽他自己的意願。 寶寶需要自己感覺  火車在軌道上行駛,這是成人的規則,當孩子用玩具火車進行其他玩法的時候,爸爸會說:"不對,火車應該在軌道上走。"你能知道兒童的內心嗎?這可能是一個與火車無關的探索。   兒童的理性   兒童始於一無所有,並獨自向前發展,這就是"兒童的理性"。兒童的整個生命發展依據他自己進行。很多父母都說,我要教這個孩子,要把這個孩子教出來……好像兒童的整個智力發展依據這個成人。如果這個成人不在了,他就會成為白痴,大多數成人都是這麼認為的。蒙特梭利說,我們成人最喜歡做的一件事情是把自己扮演成上帝,尤其當兒童在做些不對的事情時,成人會急切地想給他改正,急切地想告訴他這不對,應該怎麼樣。實際上,兒童是依據內在的理性獨自發展的,這種理性的過程是自然的和創造性的。蒙特梭利說:"理性提供了最初的動力和能量。各種印象被整理、排列起來服務於理性,兒童吸收他的最初的印象來扶助理性。"這個理性的過程就是一種自發的運動。儘管兒童的這種精神發展需要我們成人的幫助,就好比說一個嬰兒,如果沒有成人的幫助,他會死掉,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能成為他的"救世主"。儘管我們幫助了他,但他精神的發展是依靠他自己的,我們只是幫助他形成概念,聯結概念,區別概念,發展思維。   舉一個例子。我孩子因為第一個認識的是"天"這個概念,所以天上的星星也是他隨之最早認識的事物之一,"天"、"星星"屬於一個範圍之內。當時我已經搞了幾年蒙特梭利教育,現在想起來,當時我的好多觀念還是傳統的,所以我在給他灌輸所謂的知識時,依然是以傳統的方式進行的。直到寧夏蒙特梭利幼兒院建立以後,我開始觀察大量的孩子,我傳統的觀念才逐漸轉變過來,我的行為才同蒙氏教育配上對。有一天我們家的電視上出現了黑猩猩,我對兒子說:"辛辛,你快看,這是猩猩!"我兒子當時的狀態真像計算機出現故障一樣,他說:"星星,啊……"目瞪口呆地指著天,極為驚懼。他不知道這個"醜八怪"怎麼跟天上的星星是一個詞。這說明什麼?他內在的理性開始分辨和推理了,所以他對同音不同對象特別敏感。當時我就明白了,他的心智還沒有達到區別這兩個音同意不同的"xing xing"的能力。而我的"強行灌輸"使他產生了極大的恐懼。   經驗的獲得   "實體化"也是蒙特梭利教育的一個概念,什麼是"實體化"呢? 我們知道,兒童內在的精神胚胎指導兒童發展。精神胚胎要變成兒童肉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需要有一個過程,這一過程就是"實體化"。比如我們聽講做記錄,字的筆順、筆畫就意識不到,就實體化了。有時我們思考一個問題,思考得很深很深,忽然發現走了很長的路,這段路上遇到過誰,我們怎麼搭話的,我們是用什麼姿勢走路的,我們都不知道,這時我們的話語,我們的走路方式,就作為已經實體化的東西而存在著。   兒童怎麼樣才能實體化呢?只有通過一個辦法,就是不斷地活動,通過不斷地活動來把精神胚胎實體化。比如說兒童眼前有個瓶子,兒童內在的衝動告訴他:"去抓瓶子,"然後他就蹣跚地走過來開始抓這個瓶子,不斷地抓。在他反覆活動的過程中就把他內在的精神胚胎要求他做的那件事情實體化了。實體化講的就是這樣一個過程,兒童內在精神的那種衝動實現的過程。蒙特梭利說,兒童進行一個組織自我的過程,並且把這些東西都變成記憶。   再舉一個例子。一個小孩子拿來一個枕頭,枕套上有花,小孩子就聞這朵花,親吻這朵花。保姆認為他在乎這個東西,那我應該拿別的東西也讓他親。於是她拿了一大堆東西讓孩子親。這位保姆不了解兒童的心理,兒童要親什麼是受他內在的理性衝動來支配的,而不在於外界。但她匆匆拿了各種各樣的東西說:"聞這個!吻這個!"結果,兒童的心靈被搞亂了。   我想何止是她這樣,我也是這樣。我的兒子在做某一件事情時,我看他反覆努力沒有成功,就會給他拿個東西:"來試一試這個,兒子!"幸虧我兒子說:"閉嘴!你安靜一點好不好?"每天早晨起來我就想給他說好多的事情,我丈夫就說:"你安靜一點吧!讓他自己思考吧!"後來我兒子聽到這句話,早晨我一說話,他就說:"閉嘴! 請你安靜!"後來我開始變得安靜。有一天早晨,我給孩子穿衣服,當我幫他把衣服穿起來,讓他站立起來的時候,我發現孩子臉上的神態那麼專註、神往。我想:這傢伙看什麼呢?我順著他的目光望去,看到早晨的陽光從玻璃窗射進來,射在了一件粉色的睡袍上,粉色又將光反射過來,那景色特別漂亮。孩子在看,我不敢吭聲,我想,我不能破壞他這個內在的自然組成的過程。過了一會兒,他不看了。我問:"你是不是看到陽光照在媽媽睡袍上特別漂亮?"我兒子點點頭。但誰知道,那其中發生了什麼事情呢?我們那詩意的感覺是怎樣產生又是怎樣流連的呢?如果這個時候我廢話一大堆,這個過程是不是就不存在了?很顯然,我們有些成人太喜歡說話了!   自己的智力   蒙特梭利曾經舉過一個例子。一個孩子拿著玩具火車玩,他不讓火車在軌道上走。火車必然要在軌道上行駛,這是成人的規則,而孩子用這個火車在進行其他玩法的時候,爸爸就會說:"兒子,這是不對的,這個東西應該在火車的軌道上走,應該這樣。"他的孩子不想這樣做,但爸爸認為應該這樣做,他就不斷地干涉孩子。   這同我們幼兒園濟濟的爸爸有著驚人的相似。濟濟的爸爸非常愛他的孩子,但他孩子的狀態並不好。他的孩子有時候拿一條毛巾往衣架上搭,搭不上,那孩子就站在那兒,能提毛巾站半個小時。後來我的孩子去他們家,我孩子一玩什麼東西,那孩子就一把抓過來說:"不可以這樣,應該這樣玩!"我兒子就把這個東西放下,又拿起那個東西。剛一拿起來要玩,他一把又抓過去:"不對!這個東西應該這樣玩。"等到下午四點鐘的時候,我發現我兒子已經被壓抑得受不了了,借了一件事情哇哇大哭。他們說我孩子跟濟濟爭玩具,我說:"不是的。濟濟壓制辛辛太久了,他每次要按照自己的方法去玩的時候,濟濟就一把搶過來說:"應該這樣玩"。"濟濟的做法純粹是他爸爸的作法。濟濟很聰明,他的聰明表現在哪兒?他機靈,非常非常機靈。機靈得像什麼?像鴿子、小鹿,很多人都喜歡。但是我認為,他自己的自我組成的能力已經喪失了,他的創造性不好。   因為兒童應該在他自己的發展點上探索、努力、成功,將經驗實體化,將概念內化。這個經驗是從兒童自己的探索開始,通過他自己的每一個小開拓而進行的。幼兒期是感覺經驗開創期,創造經驗感覺期,感覺知識敏感期。這時,如果是從自己的經驗得出結果,它變成你生命的一部分,那是你自己的,但別人教給你的東西,那是別人教的,那是別人的感覺經驗,感覺經驗是不能代替的!創意是不能教的!   蒙特梭利說:"兒童保留他所得到的清晰印象是絕對必要的,因為只有當這些印象清晰,並且對它們進行了區分之後,他才能形成自己的智力。"   哈佛大學有一個經典性的實驗。它提出,兒童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是這樣的,當你給他一個全新的知識時,兒童不接收,如果你給他一個東西,他曾經認識,只有一丁點兒新內容,他也不接受。但是,如果其中有一大部分是他認識、已經掌握的,少一部分的內容是他沒有掌握的,這時候他接受得最快。因為兒童喜歡把一個事物跟另一個事物聯繫起來。其實成人也一樣。   我們都看過迪斯尼經典動畫片《小魔琴》,那架鋼琴能夠自己彈,影片中的小男孩就跟這架鋼琴達成協議。於是每一次鋼琴自己彈的時候,大家都以為是小男孩在彈,就不斷地讓他去參加晚會,不斷地誇他;於是小男孩就驕傲了。孩子通過這個故事,明白了驕傲的概念。當你有點成績,你這個人或許就"驕傲"了。這個概念是貶義的。但是有時候,因為孩子做得特別好,媽媽就會說:"啊,兒子,我真為你感到驕傲!"在生活中孩子又明白了"驕傲"的另一種含義,但是孩子會產生疑問。我兒子這兩天問我:"媽媽,《小魔琴》上有一個"驕傲",你剛才也說了一個"驕傲",怎麼兩個"驕傲"呀?"他開始區別同音字了。"驕傲"是對一個情景和事件的感覺的描述,這個感覺較複雜,它的難度正好同孩子的接受能力和興趣相符。   智力也表現在對事物的區分能力上。在區別這個東西的時候,他也抓住了共同的東西,抓住了那概念的內核,這樣,"他才能形成自己的智力。"

別讓孩子承載你的壓力 有一句手機廣告詞叫什麼?"溝通無極限",這使我一度自豪地認為自己是一名完美媽媽--可以一邊帶著我的動動在沙灘上玩兒,一邊在筆記本上修改項目報告;可以不在單位加班,而是趁著動動看電視的時間處理EMAIL。是的,我和周圍的許多人一樣,扮演著超級媽媽的角色,我相信自己在平衡工作和家庭兩者的關係方面做得已經夠好。直到有一天,4歲的動動拽著我的袖子可憐巴巴地說:"媽媽,你弄完你的電腦了嗎?"我突然覺得自己每天和他"待"在一起的時間不少,真正屬於他的時間卻不多。   身為兒童教育專家的姐姐對我說:"孩子其實比我們想像的敏感,他知道你雖然和他在一起,心並沒有屬於他。因為他總能判斷出父母是真心陪他還是"虛情假意"地敷衍。"   我的理由--"不能失去工作"   害怕失去工作和害怕照顧不好孩子,對有責任心的父母來說,實際上不相上下。當耳邊不斷聽到公司裁員和行業不景氣的消息,沒誰敢輕鬆地說:"我不在乎失去工作"。一位6歲孩子的母親憤怒地對我說:"請別告訴我該怎麼帶孩子,假如我因處理不好工作而丟掉了飯碗,到時候我拿什麼去養孩子?"   兒童心理學家的建議:現代家長們確實一刻也離不開工作。我們或帶著筆記本回家,或在廚房裡通過手機和同事討論明天的計劃。家庭和工作的界限模糊了,我們腦子裡塞滿了沒有完成的任務。可父母們卻一點兒沒意識到,我們正在把自己遭受的壓力傳遞給孩子們。   如果在家辦公的情形難以避免,我們可以注意自己對著電話的言談,或迴避孩子,到自己單獨的空間進行,不要把不良情緒或尖銳的言談,甚至不雅的舉止傳遞給孩子。對於那個餓得直叫的孩子,可以在吃飯前先準備出健康小吃填填肚子,使你不會因為擔心他們餓著而變得著急或脾氣暴躁。   我的節奏--"孩子,我不想聽你啰嗦"   蘇貝是一家網路公司的總經理,有一個8歲的兒子。她曾經是我"事業、家庭雙豐收的楷模",而她的育兒經更源源不斷地傳給我:每天早上6點就爬起來,先用1個小時查看昨天晚上收到的幾十封郵件,7點催促孩子快吃早飯。晚上回到家裡花兩三個小時在網上處理工作,孩子就在身邊寫作業。   1年前我們參加了一個兒童心理健康諮詢會,我卻聽到她這樣對專家說:"每當我一回家,他就在那裡嘀嘀咕咕,提出沒完沒了的要求,有時候甚至大吵大鬧,脾氣也變壞了。"   經過專家的詢問發現問題出在蘇貝身上,因為工作壓力大,她變得沒有耐心。總是跟兒子說"快點兒穿衣服"、"別折騰了",而不是問他"今天在學校過得怎麼樣"……   蘇貝說,她常常一回到家就已經疲憊不堪了,沒有精力關心孩子的心理需要。她和孩子溝通時根本就不想傾聽和做出任何決策,因為她已經白天在公司幹了一整天這樣的事情。   兒童心理學家的建議:表面看去,蘇貝似乎正在為了孩子做出巨大"犧牲":按時回到家裡,衝進廚房為孩子做晚飯,急急忙忙地幫他洗澡,又不耐煩地讓他趕快睡覺。結果卻是--孩子變得不敢大聲說話,生怕你沖他們吼叫。其實他們不過正度過自己的童年時光,每天最著急的事不過是不要忘記明天帶大字本或半圓儀。而現在孩子卻不得不像你一樣匆匆忙忙,為你的下一個指令"奔命"。研究證明:不善溝通的孩子童年時往往會有一位性格急躁、愛發號施令的父親或母親。當然,沒有哪個父母能夠做到絕對完美,但至少在你壓不住焦躁催促或呵斥他以後,找個機會,在你們都放鬆的時候,溫柔地告訴他:"媽媽最近太忙了,可能對你說話比較急,能原諒媽媽嗎?"其實,承認自己不完美,可以令我們在孩子面前更具親和力,甚至從小培養他體諒別人的美德。   孩子的感受--你們總在敷衍我   豆豆是個令人頭疼的孩子,只要爸爸一回家,他就開始在家裡製造麻煩,常常在爸爸周圍發出噪音,甚至偷偷弄壞爸爸的東西,這樣爸爸就不會一回家就盯在電腦上,而是"單獨"為他花一點兒時間處理他的"淘氣行為"。   兒童心理醫生的分析:童年時能夠得到家長的關注,可以給人一種被愛和信任的安全感,印證自己和這個社會及其他人的善意關係,也可以讓孩子學會長大以後去關心別人。可是當正常的關注喪失時,孩子惟一的辦法就是"創造"一些讓爸爸媽媽可以關注的事情。   豆豆的父母不妨試試這種方法:在日曆上鄭重留出給孩子的時間,並告訴他:"爸爸媽媽都很忙,但和豆豆在一起是我們最快樂的時候,所以爸爸媽媽把可以跟豆豆在一起玩的時間用彩色的筆標出來,如果爸爸或媽媽沒有做到,豆豆可以提醒。"   一定要讓孩子知道你和他在一起時有多高興。因為對孩子來說,對他最大的肯定就是父母因為跟他們在一起而感到快樂和驕傲。一副繃緊的臉孔常常會毀了你和孩子的關係。蹲下來和他一起遊戲、一起哈哈大笑。千萬不要像音樂學院的考官一樣讓她唱個歌給你聽,而是和她一起放聲高唱。所有的這些小事都會給孩子的心靈留下美好的感覺,讓他們知道你是多麼投入、多麼愛他們。   其實,父母陪孩子並不是一種單純的"給予", 對父母來說,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本身就是一種絕佳的放鬆方式。 不可忽視孩子耍"酷"行為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許多家長只注意到如何滿足孩子物質生活方面的要求,然而在心靈方面卻很難走進他們的心裡,由此現代青少年抑鬱症發病率近年趨升,但家長和老師對此病仍無多大了解,以為孩子只是在耍"酷"。其具體表現如下幾個方面: 1、反抗父母。孩子在童年一般都很溫順,到了青春期或走上社會後不但不跟父母溝通交流,反而處處與父母鬧對立,一般表現為不整理自己的房間,亂扔衣物,洗臉慢、梳頭慢,吃飯慢,不完成作業等,較嚴重的表現為逃學,夜不歸宿,離家出走,要與父母一刀兩斷等。   2、似病非病。孩子一般年齡較小,不會表述情感問題。只說身體上的某些不適,如有的孩子經常說頭痛頭昏;有的說呼吸困難;有的說嗓子里好像有東西。他們的"病"似乎很重,呈慢性化或反覆發作,但做了諸多醫學檢查,又沒發現什麼問題,吃了許多葯,"病"仍無好轉跡象。   3、討厭環境。可能在學校發生過一些矛盾,或者根本就沒有什麼原因,他便深感所處環境的重重壓力,經常心煩意亂,鬱鬱寡歡,不能安心學習,迫切要求父母為其想辦法,調換班級、學校。當真的到了一個新的地方,反而會另有理由和借口,還是認為環境不盡如人意,反覆要求改變。   4、進校就煩。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潛意識層的,會導致生理障礙。如患者一到學校門口、教室里就感覺頭暈、噁心、腹痛、肢體無力等,當離開這個特定環境,回到家中,一切又都正常。另一種是意識層,專往負面去猜測。如他自認為考試成績不理想;自己不會與人交往;自認為某些做法是一種錯誤甚至是罪過,給別人造成了麻煩等。   5、無端生厭。面對達到的目標、實現的理想、一帆風順的坦途,他並無喜悅之情,反而感到憂傷和痛苦,如考上名牌大學卻愁眉苦臉、心事重重,想打退堂鼓。有的在大學學習期間,經常無故往家跑,想休學或退學。   專家認為,父母對孩子耍"酷"行為,不能只看表面,如果影響到了他的情緒和精神,就該提早重視,這可能是抑鬱症的表現。對這類青少年抑鬱症的治療,應以藥物與心理治療並重為原則。當藥物治療緩解改善了病情後,再配合心理治療,會使他們改變認知,完善人格,增強應對困難和挫折的能力與自信,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根治的目的。 成長漫話:不要小看孩子  女兒5歲多,我理所當然地把她看作不懂事理、只知哭鬧的孩子。常不屑地教訓她,"小孩子家懂什麼?一邊玩去。"然而,最近我對她有了新的認識。   鄰居孩子來玩,女兒挺熱情的,一會兒拿奶糖,一會兒拿餅乾、水果,還非要讓我熱一袋牛奶給她。因為手頭很忙,我裝模作樣地問小客人喝不喝。小姑娘可能膽小,扭捏著小聲說:"我不喝。"女兒卻連聲追問她:"你到底想不想喝牛奶,快說呀。"我不耐煩地訓女兒:"人家都說不想喝了,你還問啥?"女兒望著我說:"爸爸,你是不是不想讓她喝咱家的牛奶?"我的臉像被女兒狠狠地煽了一巴掌,火辣辣地發燒。我心虛著,語無倫次地吱唔,"沒有呀,怎麼會這樣呢?"   常說的"小大人",大概就是指像女兒這樣的孩子吧。雖然表面上還是個孩子,但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洞察力,能看懂大人的內心,而家長卻仍然將他們看作是只知玩樂哭鬧的小孩子,便會不自覺地流露出內心虛偽、醜陋的一面,從而對孩子幼小心靈造成不應有的傷害。現在,我再也不把女兒視為懵懂無知的小孩子了,一言一行之前,都仔細掂量,自己這樣做,她會如何想、如何看待?

衝動把人累的多動兒 巍巍,一個讓幼兒園老師既喜歡又頭痛的孩子,喜歡他是因為他的聰明可愛,對他"頭痛"是因為他的"無規則紀律"。他總是喜歡動個不停,不是去捉弄其他的小朋友一下,就是突然把自己剛搭拼好的積木向地上一推,或者他就僅僅是在班級內走來走去,就是不能安靜坐一會。當然這樣來形容他也有一些不妥,因為在他喜歡的卡通片之前,巍巍可以安靜地坐半個小時,但除此之外,似乎很難找到其他的"法寶"能使巍巍靜靜地坐一會……   巍巍雖然能夠在喜歡的卡通片前"坐下來",但是在大多數的時間和場合他卻"坐不定",這說明他是一個具有多動傾向的孩子,他具有一定的衝動的性格偏差,這類偏差的典型特徵是:   1.喜歡做的事情有很多,但很難將精力集中於某一件事情,喜歡的事情也只有三分鐘的熱度。   2.精力充沛,行為多動,但有的時候能靜下來。   愛心提醒:   對於巍巍的這種性格偏差,媽媽在幫助巍巍的時候,可以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從環境入手,減少環境中新奇多樣的刺激與誘惑,使巍巍能夠在熟悉的環境中比較自然地安靜地從事目的明確的活動。   2.設立目標,培養巍巍的耐性。例如對巍巍的延遲滿足能力加以訓練,根據巍巍在活動過程中堅持的時間不同而給予不同程度的獎勵。   3.父母要對巍巍活動的過程多加關注,而減少對巍巍活動的結果關注,樹立巍巍對活動本身的內在興趣,從而使父母對巍巍活動的外部控制轉換成為巍巍自身對活動的內在約束。

從玩具看到孩子的性格 孩子對玩具愛不釋手,似乎有多少也不能滿足他們。偏愛哪類玩具、怎樣玩耍,都能反映出孩子的心理狀態,與孩子的性格發展有一定的關係。   兒童的天性是玩。通過玩,孩子們感觸現實、認識世界,增長才智;而玩的時候是不能缺少玩具的。不同年齡的兒童心理發展水平不一,選擇玩具及玩法自然不同。   比如:嬰兒眼睛喜愛追逐色彩鮮亮的物品,手中搖動能發出響聲的玩具。1歲的孩子不僅看,還要動手去拿,那是想親自感覺一下物品,體會物品的質地、溫度。2??3歲時開始對能活動的玩具感興趣,似懂非懂之間什麼都要摸摸。3歲以後的孩子更是喜歡自己動手擺弄玩具,擺弄甚至拆毀東西是因為他太好奇了。"這是怎麼回事兒?我一定要弄明白。"於是,便出現了在大人看來的"破壞"行為。   喜歡懷抱絨毛類玩具的孩子,有可能是一些感情豐富、細膩、依戀、溫情的人。絨毛玩具常常是各種可愛的小動物,即可當做玩具,也可以視為夥伴;可以哄著它玩,也可以用它來發泄情緒,能滿足孩子不同時刻的感情需要。另外,絨毛玩具特有的柔軟質地,對性格孤獨、膽怯,渴望關懷的孩子有安慰、穩定情緒的作用。   喜歡拼裝玩具的孩子,通常好奇心強,容易被吸引,注意力保持較久,做事比較有耐性。拼裝玩具需要孩子腦、手、眼配合,鍛煉其動手能力和協調能力。塑料拼裝玩具的色彩漂亮、反覆拆裝且較安全,是幼兒的必選玩具。3歲以內的兒童隨搭配,到4??5歲時就可以要求他們根據圖型安裝成一個"命名"的物品,也可以鼓勵他們發明創造"自編"圖形。   有的孩子喜歡運動性玩具,比如說:球、車、槍、劍、棍、棒等物。這些孩子從小好動,經常做出踢、跑、跳等動作,被家長認為"不安穩"。他們通常精力充沛、膽量較大,對內心的情緒不加掩飾,動作就是他們的"言語",是一種表達方式。這樣的孩子喜歡簡單的玩具,他的快樂源於活動本身,玩具在其中只是一個"飾物"。   還有的孩子喜歡電動玩具,一按電鈕開關,玩具就可以讓他們開心一刻,但這類玩具的缺憾是只能看到"表面熱鬧",無法探知其內部秘密。也有的家長因為電動玩具價錢最貴易損壞,就只讓孩子看著家長操作,而不讓他親手觸摸。這樣做的結果是只搏得孩子一樂,他對玩具的興趣不會維持太久,更不要說培養探索精神了。

打孩子會引起哪些心理偏差 可是孩子說謊,往往站不住腳,易被家長發現。為了懲罰孩子說謊,家長態度更加強硬。為了逃避挨打,孩子下一次做錯事更要說謊,這樣就構成了惡性循環。 懦弱 如果孩子經常挨家長的拳打腳踢,時間一久,這種孩子一見到家長,就會感到害怕、不敢接近。因此,不管父母要他做什麼,也不管父母的話是對是錯,他都只得乖乖服從。在這種不良的絕對服從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常常容易自卑、懦弱。這種孩子往往會唯命是從,精神壓抑,學習被動。 孤獨 經常挨打的孩子,會感到孤獨無援。尤其是父母當眾打孩子,會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往往會懷疑自己的能力,會自感"低人一等",顯得比較壓抑、沉默認為老師和小朋友都看不起自己而抬不起頭來。於是這種孩子往往不願意與家長和老師交流,不願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性格上顯得孤獨。 固執 有的家長動不動就打孩子,損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們產生對立情緒,逆反心理。於是,有的孩子用故意搗亂來表示反抗,你要東,他偏要西,存心讓家長生氣。有的孩子父母越打越不認錯,犟勁越大,常常用離家出走、逃學逃夜來與家長對抗,變得越來越固執。 粗暴 由於孩子模仿性很強,在家裡父母打他,到外面他就打別的孩子,尤其是比他小的孩子。父母打孩子,實際上起了教自己的孩子去打別的孩子的壞榜樣作用。 怪僻 有的家長打了孩子以後,還硬要孩子"認錯",表明孩子是接受教育了。這樣做,只能促使孩子思想的排他傾向加劇。表面上看,孩子似乎是依照家長的要求去做了,實際上,抵觸情緒很大。 在被打之後,他會不知所措,惶惶不安,久而久之,孩子會變得越來越怪僻。 喜怒無常 有的家長打過孩子以後,又覺得心痛後悔,即去撫摸孩子挨打的痛處,甚至抱著孩子痛哭,並加倍給孩子以物質上的補償。這種情況,在開始時孩子會感到莫名其妙,但是時間一久,也就習以為常了。慢慢地孩子也變得喜怒無常了。 焦慮不安 有的家長對孩子期望過高,超過了孩子的實際能力,就會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使孩子焦慮不安。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家長不是細心幫助孩子找原因,而是簡單地痛打一頓,使孩子總擔心自己不能使父母滿意而又要挨打,異常緊張,焦慮不安。結果,離父母的要求反而更遠。 犯罪 有一個孩子,父母自幼就盼望他能成才,可他貪玩,成績差。有一次曠課看電影,被父親知道,狠揍了他一頓。他認錯了,父親還不住手。被打之後,他一肚子委屈,憎恨父親。他暗暗下決心: 父親越打,我越玩。慢慢地,他走上了流竄、偷竊的犯罪道路。從這個孩子的變化說明,家長粗暴地打罵對孩子會造成多麼嚴重的後果。 作為一個兒童心理醫生,我認為家長期望通過打來教育孩子的做法,肯定是錯誤的。打,只會造成孩子種種不良的心態和心理偏差,決不能獲得地教育孩子的效果。懇切希望每一位孩子的家長,今後再也不要打自己的孩子了。 大人和孩子的好奇心指標 從好奇心的角度來說,孩子對於學習的需求可以說是如饑似渴,這一點恐怕我們都要向他們學習。

  驗證您的孩子是否有創造力的前奏,列出如下好奇心的指標:

  ·具有較強的直覺能力,對環境敏感,觀察力強;   ·有旺盛的求知慾和強烈的好奇心;   ·思維靈活,富於幻想,愛別出心裁,甚至想入非非,腦子總不閑著;   ·體力充沛,健康狀況優於常人;   ·喜歡強烈的刺激,甚至有時還常抱怨生活單調、沒意思等等。

  具備創造型兒童父母的常見特徵:

  ·常為孩子的偉大發現而驚嘆,儘管在成人眼裡孩子的發現太過平常。比如孩子說"天上有飛機",父母可以說:"我居然沒看見,好高啊!哇,看!後面還有一條白煙!";   · 在孩子面前常把自己所發現的事物的獨特之處用驚嘆、搞笑的語氣說出來。比如"畫上的小孩子只有十幾根短髮,象被拔過的,老天!";   ·父母對藝術有興趣。比如媽媽在聽到《同一首歌》的音樂時情不自禁地哼出音調,一副陶醉的樣子,這樣幼小的孩子也會感受出音樂的美妙;   ·父親常常與孩子一起玩遊戲,做體育活動。這樣有利於向孩子傳遞父親的智慧,培養孩子樂觀、開朗、向上的性格,並且在親子交流過程中,孩子會經常讚歎爸爸真是無所不能,簡直是在創造奇蹟!

  孩子會在父母的熏陶下感到生活很有意思,那麼豐富多彩,要不然爸爸媽媽怎麼會對這些東西那麼著迷!所以特別建議做父母的不要只把人生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犧牲了自己人生拓展的機會,父母和孩子共同創造美好的人生是皆大歡喜的成功。 膽大迫人的冒險性格  強強突然看到了放在書架中一件玻璃製品,已經對玩具很厭倦的他,立刻給媽媽要"我要玩,我要那個老虎,我要……",媽媽立刻給強強打開了電視中卡通片,想轉移強強的注意力,可是在這個短暫的過程中,她發現強強已經爬到了沙發的靠背上,強強正在斜斜晃晃地想站起來……恐怖的後果,使媽媽只好自己將玻璃老虎遞給了強強,但一會兒,媽媽就聽見了強強用力把玻璃老虎投向牆壁的聲音……   強強總是使當媽媽的神經綳得緊緊的,一會兒他可能去觸摸飲水機的開關;一會兒他又可能爬窗檯……雖然強強的額頭已經被摔出了大疤,屁股也多次被爸爸教訓,但他還是在不停地惹麻煩,去做一些很危險的事情……   其實強強屬於一種冒險型性格,這種性格的典型特徵是:   1.總是處於一種興奮的情緒狀態,習慣性地動手去摸摸東西,用腳去踢踢周圍的物品。   2.按自己的想法去行動,從不考慮後果,也記不住以前得到的教訓。   3.喜歡攻擊、侵犯他人,逆反心理比較強。   愛心提醒:   強強的這種冒險性格偏向,迫使爸爸媽媽軟硬兼施,爸爸以巴掌"狠心"地教訓了強強多次,媽媽也一直不斷地以"乖寶寶"利誘,但仍不能使強強發生改變。那怎麼辦呢?   1.營造安靜平和的家庭氣氛,減少或杜絕一些暴力刺激的來源,使強強在一種平和安靜的氣氛中能靜心從事一些閱讀或手工製作類的活動,從而減少他冒險行為的可能性。   2.對強強的行為活動設定規則,並堅決按照這種規則來約束強強的要求與行為。例如對一些擺設類的物品,只能觀賞而不能拿來做玩具,這種規則之下,媽媽和強強之間沒有任何的協商或者條件交換。無論強強怎樣的要求,採取怎樣的冒險行為,媽媽都不能允許他拿這一物品。這樣才能使強強意識到冒險行為並不一定會自己得到滿足,學會放棄。   3.對強強的冒險性格偏向,媽媽可以先從外部控制他衝動的情緒,再漸漸讓他學會自我控制,而不能因為強強的行為引發自己的消極情緒,從而造成對強強更進一步的消極暗示。 當你的孩子覺得委屈時 現在的孩子大多總是倍受關注,這就造成了孩子的的自我優越感越來越強,自尊心更強。因此,當給予他們的關注稍微欠缺一點時,他們往往不能正確的理解和接受,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一句無足輕重的話語,可能就會使得孩子感到莫大的委屈,傷心不已。   釋放孩子的委屈情緒   當孩子覺得委屈時,爸爸媽媽要及時了解他們委屈的原因,讓他們的情緒得到釋放,這樣才能讓他們形成健康、樂觀的人格。   接納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受委屈時,能夠將不快宣洩出來,是件好事。應該讓孩子適度哭鬧宣洩自己的情緒,之後,再好好地去安慰孩子,設法使孩子的情緒在爆發後能夠漸漸平復下來。但是,安撫孩子不應該是無條件地順從孩子。如果毫無原則地一味遷就孩子,並不能真正解決孩子的問題。   讓孩子訴說   當孩子的情緒平靜下來以後,讓孩子主動述說事情的原委,當孩子提及自己的感受時,鼓勵其說出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受。父母要仔細聆聽,可以心平氣和地從其他人的角度假設幾個問題問孩子,引導孩子從他人的角度看問題。   提高孩子的心理成熟度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小挫折,爸媽要提高自己孩子的心理成熟度,而不是一味覺得委屈,要讓孩子學會合理調節自己的情緒。 分清孩子的"任性"與"韌性" 對待任性的孩子,既要用一些具體的方法糾正他的壞毛病,又要從根本上營造一種寬鬆和諧的家庭氣氛和親密平等的親子關係,可說是"無招勝有招"。經調查發現,父母既有權威又能尊重孩子的民主型教育,能培養情緒穩定、善於控制自己和約束自己的孩子。這樣的孩子較少任性。   父母尊重孩子的人格和自主精神,多給孩子些"自由度",孩子有事願意和父母交流,父母也主動和孩子多談心,平等、真誠地對待孩子。父母能得到孩子信任,就能增強教育效果,防止孩子任性。如果父母不尊重孩子的人格,整天嘮叨得孩子煩不勝煩,孩子就容易任性。   特別要提醒父母的是:孩子任性不好,要糾正。但父母不能把孩子有主見、想法和自己的不一樣就看作任性。確定孩子任性的標準決不該是"聽不聽我的話"。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表現出一定獨立性,對事情有了自己的見解,父母要允許。父母還要分清楚"韌性"與"任性"的界限。   "韌性"是堅信自己的做法正確,無論有多大的困難,也要堅持下去的一種頑強精神的表現。而"任性"則不同,它是不分是非,固執己見,不受任何約束。任性是缺乏控制自己的能力,不聽勸告的表現。一個人要是沒有絲毫主見,做事情沒點韌性,很難成功。

改善家庭的心理環境 家庭心理環境是由多種因素構成的。例如,家長的性格、興趣、才能以及情緒狀態等,時刻表現在家庭生活中,影響著家庭心理環境,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如果家長有健全的品格,爽朗、樂觀、豁達,那麼這個家庭就會 充滿歡樂;如果家長對生活充滿熱愛,興趣廣泛,勤於學習和鑽研,那麼這個家庭定會充滿學習的氣氛;如果家長有音樂、美術方面的才能,那麼這個家庭則會充滿藝術的氣息。無疑,這些對塑造孩子的個性是十分重要的。 一個家庭的心理環境如何,還取決於家長的教育能力的高低和對子女的態度。父母若有較強的鑒定、教育能力,那麼教育方法就易為 子女所接受,發現問題也能及時處理好。反之,父母教育能力低,平時不會管教,那麼出了問題便會束手無策,不是唉聲嘆氣,就是打罵孩子,這樣的家庭氣氛肯定會很緊張。 由此看來,家長應當根據時代和孩子年齡特點,創造良好的家庭心理環境,培養孩子良好的個性,發展他們的智能。這樣的家庭就會始終充滿親切、友愛、平等、歡樂的氣氛,孩子就會在輕鬆、溫暖的 環境中受到影響和教育,從而健康而活潑地成長。 宋國林 孩子更需要健康的家庭心理環境 人人都需要健康的家庭心理環境,而孩子對家庭心理環境的感受 和需要,往往比成人更加迫切。 孩子知覺閾值偏低,對外界環境尤其是對家庭環境,反應更敏感、 更直接、更具體。過去,人們常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打 地洞",說的就是家庭環境的影響作用。 以往,人們也會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是有它一定道 理的。尤其是處於認知、情感、意志、性格等因素都不成熟的孩童時 期,環境的作用更顯得重要。特別是家庭中的心理環境,對孩子健康 個性的培養尤為重要。 試想如果一個家庭中的成員之間不和睦,經常吵架、賭氣發火,那麼生活在這種環境中的孩子,不僅"安全"需要得不到滿足,還會產生緊張衝突、恐懼不安的負面心理,這樣的環境下怎會培養出個性健康的孩子? 如果在一個家庭中,父母對生活充滿熱愛,對學習肯於鑽研,而且興趣廣泛,個性品質健康向上,思想感情積極熱情,觀念信仰正確得體,風俗習慣有趣活躍,便會使孩子生活在積極向上的心理環境之 中,造就出孩子的良好個性。 父母具有良好的素質,特別是健康的心理素質,對孩子的心理健 康非常重要。當父母本人情緒低落時,要善於協調與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讓負面情緒影響孩子。當夫妻之間發生爭吵時,要盡量避開孩子, 不讓孩子因此感到恐懼、憂愁。 作為父母,要有責任、有義務提高自己對孩子的管理、教育能力, 及時發現和解決孩子產生的問題。孩子的問題往往與父母有直接的關係。人們常說:"有其父必有其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等,就 是這個道理。為此,作為父母,須時時依據社會發展的特點和孩子的心理特徵,主動創造良好的家庭心理環境,講究教育孩子的方法,注 重培養孩子的健康個性。當然,父母們自身的身心健康也是頭等大事。 為人父母者,對待孩子培養教育,切不可等閑視之。 如今,給孩子創造良好的物質生活環境,一般不是那麼困難;可 要創造出健康的家庭心理環境,可就不是簡單的事了。比如,為了孩子,能不能不吃一頓洋快餐,去書店買點父母孩子都需要的書籍資料, 或者訂份報刊雜誌?這樣,不僅能提高家庭成員的素質品位,而且還會在建設家庭心理環境中,起到積極的影響作用。 在日常家庭活動中,父母們當以積極的向上情感,以和顏悅色的 表情對待孩子;通過與孩子的交談溝通,激勵孩子;在抓"大"放"小"中,給孩子寬鬆的心理空間。營造健康的家庭心理環境,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迫切的,因為孩子的成長與家庭心理環境的關係 太密切了。 阮宏喜 給孩子補充點"維生素N" 父母疼愛子女乃人之常情,家長除了無微不至地呵護孩子的衣、 食、住、行以外,適當給孩子補充點"維生素N"很有必要。 美國心理學家湯姆生將拒絕、否定兒童的某些要求的行為,稱作 "維生素N"(NO),他建議家長適當給兒童補充點這樣的"營養品",此見頗有見地。每個家長都應認識到,人生道路坎坷而漫長,要培養 孩子堅韌不拔、百折不撓的品格和勇於克服困難、迎接挑戰的素質,從小就應給他創造磨練的機會,有利於孩子長大以後適應當今社會的 競爭機制。 話又說回來,維生素畢竟是維生素,過量了也不適宜。在大多數場合,對孩子的進步和良好表現,還是應以肯定和鼓勵為主。故此,"維生素N"只能適當補充,不可濫施。 改造消極性格的孩子 內向型的孩子遇事總畏畏縮縮,這種消極態度令他們的父母非常焦急。為了糾正他們的不良行為,一些父母心急地再三責罵"你怎麼這樣死氣沉沉",或是"你就不能活潑一點嗎",要不然就是以鼓勵的方式對他說"好好加油吧!"。   然而,這兩種方式皆難奏效。因為愈加斥責,就愈容易使孩子畏縮、消極;反之,給與鼓勵又會形成孩子心理上的負擔,使他更為畏縮,尤其是以命令式語氣,對孩子負面影響有正面之刺激。最不應該的是在他人面前說:"這個孩子太內向、消極…… "   當然,也有不少父母做得比較耐心,鼓勵自己的孩子與積極活潑的朋友一起遊玩。內向的孩子與活潑好動的孩子相處,反而會形成更大的壓力,內心在無形中形成了一堵心牆。因此,當對方露出不滿意的表情時,則更加深了傷口裂痕,此舉不僅不能使孩子"近朱者赤",甚至加深了他的自卑感。   專家表示:改造一個性格畏縮且消極的孩子,父母首先應製造一個沒有壓力、寬鬆的環境,讓比較內向的孩子一起嬉戲,彼此之間便沒有自卑感,這樣能使他們主動開口。如果讓這類孩子與年紀較幼小的孩子一起遊玩,也可以使其消極的態度大為改善。只要讓這些孩子們擁有自信,經過一段時日,自然能與同齡玩伴相處和諧。   總而言之,讓消極的孩子擁有自信,時日一久,自然可以改變其原有的態度,因此,與其斥責個性怯懦、消極的孩子,不如讓他們擁有自信。 調教好孩子的性格偏差 過於敏感與膽小型 如果發現孩子性格屬於這種類型,家長非但不能苛責他,相反,必須多花些力氣與心思,給他以儘可能多的撫慰與關愛,避免讓他感到不安或是受到傷害。同時,家長還要在現實生活中尋找一些適當的機會,溫和但又必須堅決地對他敏感、膽小的性格做出一些挑戰。   冒險型 這種類型的孩子在2歲左右會明顯地表現出喜歡攻擊、侵犯他人的傾向。家長要採取的對待方式是:先從外部控制他衝動的情緒,再漸漸讓他學會自我控制。   冷漠型 對待這種類型的孩子,家長應該特別注意兩個方面:其一,如果他和其他的孩子發生衝突,應該多去其他孩子那裡尋找衝突的原因,因為這種孩子很少會主動和別人鬧彆扭,也很少會去訴說他人的不是。其二,為了避免他過度關注自己的社會交往能力,家長不僅要與他多說話,多陪他玩,還要儘可能為他創造與外界接觸的機會。   注意力渙散型 對這樣的孩子,家長需要動腦筋激發並保持他的興趣。選擇一些對他的能力來說具有難度的遊戲項目,並配合相應的強化措施:完成遊戲的第一步可以得到一種獎勵,完成第二步則可以得到另一種獎勵等。   執拗呆板型 對這樣的孩子,許多家長會採取強硬的方式,讓他服從家長的安排。但是研究表明,強行命令只能收到短暫的效果,真正能幫助孩子糾正這種性格偏差的辦法是同他進行協商,共同商討出彼此都能接受的結果,並且,一旦商討出結果,雙方就要堅決執行。久而久之,使之與家長協商成為他的一種習慣,執拗的小暴君也就會自然消失。 獨立性格儘早培養 很多父母都覺得,小寶寶還不懂事,能做的事情也很少,要等到孩子大些才開始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其實不然,也許孩子還不能自己去做什麼事情,但是獨立性的性格和意識,應該是越早培養越好。    獨立自主性是指在思考、想像和活動中,較顯著地不依賴、不追隨別人,能夠相對獨立地進行活動。獨立自主是健康人格的表現之一,它對孩子的生活、學習質量以及孩子成年後事業的成功和家庭生活的美滿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力。      孩子一歲左右時,就可以進行獨立自主性的培養。   首先,要正確地認識和理解孩子。你要了解孩子在各個年齡階段所普遍具備的各種能力。知道在什麼年齡,孩子應該會做什麼事情了,那麼就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不依賴別人。你還要了解你孩子的"特別性"。知道你的孩子有哪些與其他孩子不同的地方,對這些特別之處,你要相應地採取特別的教育。如有的能力是你孩子的強項,那麼你可以用更高的標準來要求他;若你的孩子生性敏感、膽小,那麼你應該多鼓勵他大膽嘗試。       其次,在進行孩子的獨立性培養的時候,要做到:   1、給予充分的活動自由     孩子的獨立自主性是在獨立活動中產生和發展的,要培養獨立自主的孩子,就應該為他提供獨立思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機會。       2、與孩子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     讓孩子充分感受到你的愛。與他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從而使他對你和周圍事物都具有信任感。因為獨立自主性的培養,需要以孩子的信任感和安全感為基礎。只有當孩子相信,在他遇到困難時一定會得到幫助,他才有可能放心大膽地去探索外界和嘗試活動。因此,在孩子活動時,你應該陪伴在他身邊,給他鼓勵。       3、循序漸進,不隨便批評     獨立自主性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循序漸進地進行。切不可急於求成,對孩子的發展作出過高的、不合理的要求。也不能因為孩子一時沒有達到你的要求,就橫加斥責請先冷靜地分析一下孩子沒有達到要求的原因,以科學的準則來衡量,然後再做出相應的調整策略。       孩子兩歲是培養獨立自主的關鍵期,要好好把握。   兩歲左右,孩子的獨立意識增強,什麼事都要堅持自己做,拒絕別人的幫助。這是孩子心理發展的第一個"執拗期"。家長正好可以因勢利導,把握孩子這個時期印心理特點,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讓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並適時地提供給他適當的幫助、指導和讚美,讓孩子享受到成功的快樂。       1、給孩子一個獨立自主的好榜樣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如果你自己就是一個處處依賴他人,對什麼事都拿不定主意、動不動就尋求幫助的人,那你不要指望你的孩子能夠獨立自主。你的一舉一動,還有你的品質,都是孩子模仿和學習的榜樣。所以,先從你自己獨立自主做起吧!       2、創造一個安全的家庭生活環境     家庭環境安全了,同時教給孩子基本的安全常識,就免除了你擔心孩子受到傷害的後顧之憂,也就不會過多限制孩子的活動,孩子獨立自主性的發展就獲得了機會和可能。教給孩子基本的安全常識,讓孩子學會躲避危險,學會自我保護。讓孩子在自由自在地玩耍和學習的同時,不會受到不必要的危害,為孩子獨立自主性的發展提供安全的保障。

兒童的心理需求 現在的父母,常常為了兒童的身體的發育,竭盡所能為兒童補充大量的營養品,以期他們有一個健康的體魄。然而,有些父母往往忽略了兒童在其心理的成長過程中也需要補充一些"心理營養素"。那麼,正常的兒童心理發育有哪些需求呢? 被愛、被關懷是需求 要讓孩子感覺到你非常愛他。父母一定要把愛"表達"出來,讓孩子能真正體驗到、感受到。一個得不到愛的孩子其心理發育必將是不平衡的。只有感受到愛的孩子,才會學習如何去愛別人、愛社會、愛自然、愛生活。 歸屬感的需求 兒童是社會中的人。他喜歡有同伴、有父母、有家庭。當兒童受到冷落時,可能會很敏感地認為大家都看不起他。產生"大家都排斥我"、"這個家好象不是我的"。久而久之,他就會對家庭和集體產生排斥心理。目前一些離家出走和不良少年組織中的兒童就屬於這種心態。 自尊心的需求 自尊與自信的建立,對兒童心理發育及未來的發展尤為關鍵。應多給予孩子表揚及鼓勵,一句鼓勵頂一萬句批評。應該讓孩子感到自己的價值所在,相信自己的能力,這是兒童學會生活繼而邁向社會的動力源泉。 成就感的需求 當兒童第一次體驗到成功的滋味,並得到適當的鼓勵時,他會繼續做下去。這種成就感是促使兒童繼續去嘗試他所遇到的任何事情的主要原因。 滿足好奇心的需求 好奇心也是一種天性。兒童對於他不曾看到過的或不曾聽說過的事物,會主動去問、去摸、去看,這樣就產生了學習。所以,大人最好認真解答孩子的問題,在滿足其好奇心的同時,增加其知識的積累,啟發其認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兒童的好奇心得不到滿足,就會降低他們學習的慾望和求知的興趣。 活動的需求 活動不僅能增強兒童的身體發育,同時也通過活動提供兒童與他人相處的機會。在活動中心身都得到鍛煉。

兒童公正觀念的發展 在社會生活中,公正是調節人際關係的重要槓桿。因此,培養孩子的公正觀念不僅有助於發展孩子良好的與人交往的能力,同時也是他將來能夠適應社會競爭、和以良好的心態融入社會的根本。   要想幫助兒童樹立公正的觀念,首先要了解兒童的公正觀的發展過程。

  兒童生來並不懂得什麼是公正,2-3歲、3-4歲的孩子往往是以自我為中心的。那麼,兒童的公正觀念是怎樣發展起來的呢?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對年幼兒童來說,有兩類基本的公正觀念是他們最早接觸到的。

  第一類是對成人懲罰的公正性理解。如果成人不是嚴格地按照功過大小給兒童懲罰,我們就說這種懲罰是不公正的,我們把這類公正稱作"懲罰的公正"。當兒童還沒有積累相應的社會經驗時,當他們還處於"他律"的道德判斷階段時,這種懲罰的公正是兒童關心最多的。

  第二類是在分配上的公正性。如果成人在分配物品或其它東西時,以犧牲一些孩子的利益來有利於另一些孩子,我們也說這種分配是不公正或者不平等的。我們把這類公正稱作"平等的公正"。當兒童逐漸長大,到了5、6歲以後,他們就慢慢形成了這種平等的公正觀念,但最後真正形成,大約要到11-12歲。

  最後,在平等的公正基礎上,孩子們對"平等"又有了新的認識,比如,他們認識到,平等不是絕對的,對不同年齡的孩子,應該不同地對待,大孩子有時候要讓著小孩子,但是小孩和大人在大多數情況下是應該受到平等對待的。

  兒童能否認識到這兩類公正性,不僅取決於他們的知識、經驗,取決於成年人對他們的教育方式,取決於他們和成人建立的關係模式,更取決於他們和小夥伴之間的交往。

  家長對孩子的過多約束、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是"絕對權威",將不能促進孩子公正觀念的發展;父母對孩子的獎罰不公正,也無助於孩子公正觀念的形成;還有,如果孩子做了錯事,家長聽之任之、無動於衷,不給他的壞行為以恰當的"回報",自然也不利於孩子公正觀念的形成。

  所以,父母應該儘可能地給孩子一個公正的教育環境,促進兒童公正觀念的發展,以滿足未來社會競爭的要求。 兒童孤獨症的常見行為特徵 兒童孤獨症又稱兒童自閉症,與兒童感知、語言和思維、情感、動作以及社交等多個領域的心理活動有關,屬於發育障礙。很多國家對兒童孤獨症的患病率進行調查,加拿大為萬分之十,美國為萬分之四,日本為萬分之七。 我國尚未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從有關臨床病例的統計中發現: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比例大約為5.1左右。調查研究發現一些有趣的現象:兒童孤獨症患者的父母具有較高的社會經濟地位;在孿生子女中,單卵孿生子中若有1個患孤獨症,另一個的患病率高達36%左右,而雙卵孿生子中卻沒有這種現象。這說明孤獨症的發生與遺傳有一定的關係。    最新醫學研究發現,兒童患者腦中鴉片素含量過多,故常出現孤獨、麻木癥狀和感情交流障礙等。到目前為止當前有多種病因學說,但究竟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兒童孤獨症,尚未明確。    兒童孤獨症常見以下行為特徵:   (1)與周圍人的情感交流受限,孤獨症患兒不同程度地分不清親人或陌生人,在與人交往過程中,不望對方的臉,迴避眼光的接觸。喜歡獨處,一人玩反而自在,缺乏同情心。   (2)保持固定生活模式:對生活環境要求刻板,傢具的移動,以至飲食起居的改變都會引起他們情緒變化,比如:發怒或恐慌,有些患兒嚴重得甚至連吃飯 時坐的位置、碗和筷放在什麼地方,甚至上廁所用哪個便池都不能改變。   (3)言語障礙,兒童孤獨症患者多言,但領會能力低,常用詞不當。發音不正,發出怪腔怪調。   (4)孤獨症患兒常坐不住,活動過度,以腳尖走路。他們的注意力分散,習慣東張西望,或作伸頸、裝相等怪異姿勢。    一般來說,具有以下三個基本特徵,就可診斷為兒童孤獨症:   (1)對人普遍缺乏情感反應,嚴重影響社會性相互作用;   (2)語詞性和非語詞性交往和想像性活動嚴重減少;   (3)刻板、重複或儀式性行為,嚴重約束生活活動。 通過治療,可減少行為癥狀、促進發育,常見的治療方法有:遊戲、擁抱、家庭、藥物療法等。 兒童精神異常有何表現? 許多類似的患孩均有一段時間的異常表現,卻往往未能引起足夠重視,直到癥狀十分明顯才找醫生,以致耽誤了治療。因此提醒家長、老師,如發現小孩出現以下幾種異常情況,均應到醫院檢查,以便早期治療。   睡眠障礙出現早醒、易醒、入睡困難(表現時卧時起)等睡眠欠佳現象。   性格改變原先小孩性情溫順,安靜聽話,而一段時間以來,小孩變得性情急躁,情緒不穩定,易發怒,父母不答應要求就大吵大鬧,甚至摔東西,毆打父母。 有的小孩原來活潑好動,興趣廣泛,無明顯誘因表現獃滯,反應遲鈍,情緒低落,經常無故發獃。生活懶散,對以前感興趣的事物興趣下降,與親人同伴疏遠,喜歡獨居一處,變得孤僻離群,不能堅持學習,學習成績下降。還有的小孩表現膽小怕事,緊張焦慮,疑心重等。   言語的改變有的表現為言語比平時增多,滔滔不絕,高談闊論;有的則沉默少語,數問一答,談話內容空洞單調;有的問之不答,不願講話;還有的小孩有時自言自語,無故自笑或哭泣。   動作行為方面的改變有的出現動作增多,坐立不安,四處走動,東摸西弄;有的則表現動作遲緩或減少,時時呆立一處;有的經常保持一種固定姿態,少動或不動;還有的表現行為紊亂,動作怪異,反覆做某種無意義的動作,裝怪樣,扮鬼臉等。   此外,從患兒眼神的變化中也可以看出一些異常現象:如目光無神、眼神不自然等。還有面部表現的變化:如表情呆板、緊張恐懼等。另外還會出現頭痛、頭昏、食慾減退等癥狀。

兒童偏食與性格有關 孩子出現的某些異常情緒或行為,除了疾病方面的原因外,還可能與挑食、偏食等不良習慣密切相關。   偏食可致兒童多動症:主要發生在5?7歲的男孩,以任性、好動、語言過多、注意力分散、好勝甚至打架、罵人等為特點。   進食過多含有酪氨酸、水楊酸鹽的食物以及進食大量調味品、人工色素和受鉛污染的食物,可使具有多動症遺傳素質的兒童發生多動症,或使該病患兒的癥狀加重。   只要限制這類食物,癥狀可明顯好轉,其療效高達93%。因此,多動症患兒應忌食含有酪氨酸的挂面、糕點及乳製品,不吃含有甲基水楊酸鹽較多的西紅柿、蘋果、橘子、杏等。   患兒的食物不要加辛辣調味品,也不宜多食貝類、大紅蝦、向日葵等含有鋁成分及受鉛污染的食品,平時可多吃含鋅、鐵較多的食物。   葷食為主暴躁易怒:游牧民族比較好鬥,實與其生活飲食習慣有關,他們以肉類食物為主食,以至血中兒茶酚胺水平升高,會使脾氣暴躁。   相反,出家人多性格溫良,少思寡怒,與世無爭,這雖與其身心修養有關,但亦與長期素食有關。長期吃素可導致血中5?羥色胺水平升高,使人心境平和,性格溫順。由此可見,偏食肉類的兒童同樣會產生暴躁易怒,喜動好鬥,不聽勸阻等不良表現。   甜食過多脾氣乖戾:一些孩子喜歡鬧脾氣,除了家長的嬌慣、溺愛和教育方法不當外,還與平時吃甜食過多有關。大量的糖在體內代謝,需要消耗大量的維生素B1。   體內一旦缺乏維生素B1,會使丙酮酸、乳酸等代謝產物蓄積,特別在腦組織內蓄積過多時,就會出現情緒不穩、愛激動,好哭鬧、多躁動等莫名其妙的脾氣乖戾的現象。   此外,偏食挑食常致體內某些營養素的缺乏而影響心理行為。例如缺乏維生素E,會引起各種類型的智能障礙或行為異常;缺乏維生素C,可致性格孤僻、鬱鬱寡歡、反應遲鈍、表情麻木;缺乏鋅,會產生嗜食媒渣、泥土、紙屑、頭髮等異食癖現象;缺乏鈣,常夜間手腳抽筋等。   因此,家長要重視糾正孩子偏食挑食的不良習慣,科學地安排日常飲食,作到"食物多樣,葷素兼吃,粗細搭配,酸鹼平衡,三餐合理",以利於孩子健康的身心發育。 兒童性格孤僻是如何形成的?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在不斷的發展,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也就越來越多,兒童性格孤僻就是一例,特別是改革開放、實行計劃生育獨生子女愈來愈多後,兒童性格孤僻的現象就變得更加嚴重,據一些學者推算,我國目前約有30-50萬兒童患有孤僻性情。性情孤僻是3~7歲的兒童常見的心理障礙之一。 孤僻是我們常說的不合群,指不能與人保持正常關係、經常離群索居的心理狀態。孤僻的人一般為內向型的性格,除了沉默寡言,表情平淡外,主要表現在喜歡封閉自己的內心,常常獨來獨往,不願與他人接觸,待人冷漠。對周圍的人常有厭煩、 鄙視或戒備的心理。在對一些事情的處理上顯得膽小、退縮、懦弱。   具有這種個性缺陷的人猜疑心較強,容易神經過敏,辦事喜歡獨來獨往,但也免不了為孤獨、寂寞和空虛所困擾。因此,孤僻對兒童的身心健康十分有害。孤僻的人缺乏同學、朋友之間的歡樂與友誼,交往需要得不到滿足,內心很苦悶、壓抑、沮喪,感受不到人世間的溫暖,看不到生活的美好,容易消沉、頹廢、不合群,缺乏群體的支持,整天提心弔膽地過日子,憂心忡忡,易出現恐怖心理。 受這種消極情緒長期困擾不僅會損傷身體,對今後一生的發展都會影起不良的後果。    因此,必須採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去盡量使少年兒童避免或改變這樣的性格。但首先,還是先分析分析造成兒童性格孤僻的原因,只有在這個基礎上才能做到對症下藥。   一般造成性格孤僻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一些: (1)本人氣質因素。先天適應能力差,主要與遺傳因素有關。 (2)幼年不幸經歷的影響。研究表明,父母離婚是威脅當代兒童精神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這種遭遇使孩子享受不到家庭的溫暖,過早接受了人世間的煩惱、鬱悶、焦慮的不良體驗,幼小的心靈上留下一道很深的傷痕。他們只好通過封閉自己,給自己創造一個較為安寧的空間。此外,在某些特殊的環境里,例如在陌生的環境里,親人突然離去,或父母吵架、不和睦,或經常的訓斥,孩子的心理承受不了這種壓力,也會使孩子變得不願與人接觸,出現退縮、孤僻等現象。 (3)缺乏交際技能力和方法,導致人際交往的挫折。華盛頓大學的心理學家菲利普斯認為,許多兒童不能與他人正常交往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在生命的早期沒有學會基本的社會交往技能,從而也不能以正常的方式和別人交往。   這使得他們在人際交往中遭到拒絕或打擊,如恥笑、埋怨、訓斥,使他們的自主性受到傷害,隨著這種失敗次數的增多,逐漸變得懼怕,對交往失去信心,與別人產生隔膜,在團體中找不到歸屬感,便把自己封閉起來。越不與人接觸,社會交往能力就越得不到鍛煉,結果就越孤僻。最後他們經常處於壓抑、孤獨和冷漠之中,性格變得喜怒無常,難以自制,並且無法與他人進行溝通協調。  (4)撫養教育不當。家長對孩子過分溺愛與遷就。當孩子哭鬧不願去幼兒園時,父母就依順孩子的要求,使孩子得不到集體生活的鍛煉;有的家長怕孩子與其他小朋友玩時吃虧(挨打、受氣),就整天把孩子關在家中,讓他獨自玩耍。   此外,父母的粗暴對待,夥伴欺負、嘲諷等不良刺激,使兒童過早地接受了煩惱、憂慮、焦慮不安的不良體驗,會使他們產生消極的心境甚至誘發心理疾病。 缺乏母愛或過於嚴厲、粗暴的教育方式,子女得不到家庭的溫暖,會變得畏畏縮縮、 自卑冷漠,過分敏感、不相信任何人,最終形成孤僻的性格。 下面就談談克服孤僻性格的注意事項和方法: (1)正確進行家庭教育。哥倫比亞大學的心理專家戴斯認為家庭是學習人際關係的第一所學校。也就是說,兒童與人交往的技能首先是在與家人的情感交流過程中形成,兒童會在與父母的情感交流中學會獲得愛和表達愛的方式,學到基本的說話方式、手勢、表情和交往方式。   父母在教育孩子方法上,既不能過分溺愛,也不能要求過嚴。過多指責,會捆住孩子的手腳,使其成為謹小慎微的人;過分溺愛易使孩子產生依賴心理,缺乏積極主動的進取精神。 (2)正確評價和認識自己和他人。一方面要正確認識孤僻的危害,孤僻只能給自己帶來痛苦,沒有人生的樂趣,在社會上、工作終與人不能團結協作,終將被社會淘汰;另一方面正確地認識別人和自己,努力尋找自己的長處,看到自己的短處。   孤僻者一般都沒能正確地認識自己。有的自命不凡,不屑和別人交往;有的則過於自卑,總認為自己不如人, 交往中怕被別人譏諷、嘲笑、拒絕,從而不與別人交往。 這兩種人都需要正確地認識別人和自己,多與別人交流思想,溝通感情,享受朋友間的友誼與溫暖。   (3)學習交往技巧,優化性格。主動找些相關書籍,學習交往技巧。同時多參加體育、文藝等集體活動,在活動中開放自我,真誠坦率地對待他人。要敢於與別人交往,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同時要有與任何人成為朋友的願望。 這樣,在每一次交往中都會有所收穫,豐富知識經驗,糾正認識上的偏差,獲得了友誼, 愉悅了身心,便會重樹你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長此以往,就會喜歡交往,喜歡結群,變得隨和了。 (4)正確看待交往挫折。不要因為交往中的一兩次失敗,而否定了世上的所有人,其實大多數人還是十分友好坦誠的,如果因此而自我封閉,從此與孤獨寂寞相隨,實在對自己不利,也不值得。因此應該鼓足勇氣,勇敢走出來,主動與別人接觸,感受人世間的溫暖,享受生活的美好。 兒童性格特徵與培養 一、什麼是性格 性格是指一個人對現實的穩定態度和行為方式方面的心理特徵。人的性格表現是多種多樣的,如誠實、謙虛、善良、勇敢、自豪、果斷、虛偽、自負、自卑、怯懦、優柔寡斷等,以及對於事業的輕率態度或負責態度,在決定中匆忙或鎮靜,善於使自己的行為服從於社會的心理或是想成為一個利已主義者,對待人們抱著體貼的態度或漠不關心等。   所有這些特點都具有一定的固定性,這都是他的性格的特點,這些性格的特點表現出對待勞動、對待自己的基本態度。   二、學齡前兒童的性格特徵   1、求知慾強:愛學習,有各種各樣的興趣,注意力比較穩定,善於把開始的事一直做到底。   2、富於友愛感:愛和其它小朋友一起玩,玩時能友好相處,善於把自己的願望與集體相結合。   3、愛勞動:自主能力強,穿衣、吃飯都要求自己做,主動幫成人做事。   4、有同情心:關心老人,願意幫助他人,不欺侮比自己小的孩子。   5、道德感和美感:具有愛人民、愛祖國的萌芽,喜愛唱歌、跳舞、朗誦詩等。   6、克服困難的態度:遇到困難努力去克服,並想出辦法去完成任務。   7、獨立性逐步得到發展。   三、對兒童性格的培養   1、培養活潑開朗的性格。   2、培養獨立性:一是日常生活的獨立性(如自己洗臉、穿衣、吃飯等);二是精神生活方面的獨立性(如人際交往、自信心等)。   3、培養果斷性:即在一個複雜而困難的面前,能明確而及時地做出決定。這須要有勇敢、沉著冷靜的性格。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培養。   4、培養堅持性:平時要培養兒童堅持完成作業,堅持為集體做事的性格。   5、培養自制力:要將其與培養自覺性聯繫起來,明確行動的目的和意義,養成按照一定的要求約束自己的好習慣。   6、培養交往能力:培養小孩子和別人相處好,多照顧別人,要從小訓練,認真去做。   四、 其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人的非智力因素還包括自信心、獨立性、堅持性、忍耐性,不怕困難的勇敢精神等等。 有了這些精神,才可能發展創造力。但是據了解,許多家長尤其是獨生子女的家長,不大注意這方面的培養,結果是幼兒的獨立生活能力很差,膽小嬌弱等等。   培養幼兒獨立生活能力,是培養幼兒自信心和獨立勇敢精神的第一步。在生活中習慣於依賴,遊戲中缺乏主動積極性的幼兒,在學習上也往往缺乏旺盛的求知慾和學習新鮮事物的積極性。   老師要他做手工等作業,一遇困難,就會喊:"老師我不會!","媽媽幫幫我!"這樣的孩子怎麼會發揮創造性呢! 作家長的不能溺愛子女,要放手訓練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鼓勵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幼兒在實踐中,通過自己成功、失敗的經驗和成人的支持、鼓勵,形成了幼兒的自信心。 首先,要使孩子養成收拾自己玩具的好習慣。有的孩子,在使用玩具後,常把玩具一推就干別的去了,*別人幫他收拾玩具,久而久之,養成了依賴大人的壞習慣。所以要教育孩子要自己收拾玩具。這樣有幾點好處:孩子知道愛護東西,有利於形成愛整潔的觀念;訓練孩子辦事要井井有條,不致雜亂無章;使孩子認識自己有整理東西的能力,初步樹立自信心。 其次,要讓孩子幫大人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先叫他幫媽媽拿東西,指導他擦擦桌子,掃掃地;大一點時,可以自己洗手帕。一般說來,孩子是喜歡幫大人做事情的。   作父母的應該放手讓孩子去干。如果孩子做不好或不會做,也不要埋怨,而是一邊鼓勵,一邊教他。當孩子做得有了進步時,就要表揚他,以滿足他求勝的心理,堅定他的信心。 此外,還可以設計一些克服障礙的遊戲,如各種障礙 運動、賽跑、拔河、爬山等等。 家長還要常帶孩子去公園,培養他們的應激能力。比如,前面出現一汪積水,媽媽可以問孩子"我們怎麼過去?"啟發孩子動腦筋想辦法克服困難。如果採取把孩子抱起來越過積水,會滋長孩子的依賴性,膽子更小,獨立性更差了。   母親不可能永遠代替孩子越過生活中一個又一個的"積水"。父母的責任,就是要從小鍛煉孩子,使其具有克服困難的能力,誘導他們去積極思考解決困難的方法。這樣,才能培養出勇敢、自信、堅韌不撥和不屈於困難的。 憂鬱媽媽易撫養出暴力兒童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產後患有憂鬱症的婦女,其孩子到11歲時,與那些產後沒有憂鬱現象的婦女所生的同齡孩子相比,前者更易出現暴力行為,例如在打架時使用武器。此外,這項新的研究還指出,母親若反覆受憂鬱症困擾,會使孩子出現暴力行為的風險進一步升高。      英國加的夫大學的研究人員說,問題兒童長大後往往會成為有問題的大人;而該研究結果顯示,初為人母的女性如果感到憂鬱,可能是一項警訊,她們的孩子可能會面臨長期的問題。研究人員對122個家庭進行了調查,在母親懷孕、生產三個月後,以及孩子1歲、4歲和11歲時,定期詢問母親有無憂鬱癥狀與孩子的行為特徵。      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孩子沒有出現暴力行為,但是生產三個月後患有憂鬱症的母親所生的孩子易出現暴力行為,特別是憂鬱症反覆發作的母親所生的孩子更易出現暴力行為。暴力行為包括在學校打架和在打架中使用武器。      研究人員說,憂鬱的母親撫養的嬰兒日後之所以會面臨較容易出現暴力行為的風險,可能是由於他們較難控制包括憤怒等情緒。撫養者為嬰兒所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安撫他們、對他們講話,使他們感到舒適,而這些都有助於使嬰兒平靜下來;而以前的研究認為,憂鬱的母親較難把精力集中在嬰兒身上,或難以像正常成年人那樣,用"逗趣、誇張"的口氣跟孩子講話。所以,憂鬱母親撫養的孩子可能較難學會如何減輕自己不安的情緒,從而面臨日後容易出現行為問題的風險。

怎樣對付幼兒的反抗行為 青年作家小蔣一見到我,就訴說她那兩歲兒子的種種劣跡:不肯洗澡,一見浴室牆壁上的水珠,便拚命哭喊;吃飯時把筷子匙子全抓到自己手中,將飯菜撒一地,你要奪他的筷子,他就嚎叫、反抗……她問我該怎麼辦。   顯然,小蔣對漸漸長大的兒子感到困惑了。我勸慰小蔣不必為兒子擔心,兒子的種種劣跡是成長過程中必然出現的心理變化。孩子兩歲正步入幼兒期,已經獨立行走,與周圍環境的接觸愈來愈多,又加上言語的迅速發展,他不但能理解大人的簡單言語,自己也能以言語與大人交談。他往往多嘴多舌,問這問那,父母對此不應嫌麻煩而加以阻止,應多給小兒言語交談機會。孩子隨著語言的發展和見識的增長,就會逐漸產生簡單的想像。有些父母或婆婆、奶奶在小兒不聽話時,常使用恐嚇的辦法,如嚇唬小兒狼來了,老虎吃人來了,結果使小兒在想像中加以誇大,引起極大驚恐。小蔣的兒子在洗澡時見牆壁上的水珠便拚命哭喊,這是他在想像中產生驚恐的緣故。大人如果在深夜把哭鬧的小兒推出戶外,會使小兒對外界產生恐懼,形成膽孝畏縮和孤僻等個性特點,嚴重時會變成恐怖症和反應性精神病。   我建議小蔣要針對幼兒期孩子的心理特點進行教育。幼兒期的特點是:   一、運動器官發育很快,言語活動使他逐漸提高了學習與掌握複雜動作的能力。   在成人示範以及自己不斷模仿中,兒童逐漸學會了洗手,用勺子吃食、穿衣、扣紐扣、揩鼻涕等;   二、言語迅速發展,在成人用詞的指導下,兒童對外界事物認識逐漸增多,詞的概括能力和行為的調節能力也初步發展起來,開始知道一些什麼可干,什麼不可干,什麼對,什麼不對等社會行為準則;   三、隨動作、言語的發展,孩子的獨立行動傾向也發展了,他希望自己能做的事,不願意讓別人幫助;四、由於學會獨立行走,加上手的動作和言語的發展,出現了最初的有目的活動。   我特別提醒小蔣,兩三歲的兒童已進入最初反抗期。這個時期的兒童傾向於頑固和嚴厲,想要什麼,就非要什麼不可,不但不容更改,而且十萬火急,不容易妥協,不容易適應環境。為此,我勸小蔣在教育她的兒子時要特別注意:   首先,要分清感覺和行動。   行動是孩子的外在行為,如孩子在馬路上亂跑,這跑就是行動;感覺則是孩子內心的情緒,或怒或喜、或懼或羞等。孩子有時會產生憤怒,要求他控制這種感覺是不合理的;可是卻可以希望他學著去控制自己的行為,不要動不動就打人,丟東西。   其次,要設立合理的規範。   父母完全不限制孩子的行動是錯誤的;反之,如果對兩三歲的孩子設下許多限制,也會使家長陷入困境。因此,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提出確實能做到的規章制度。   再次,要支持、鼓勵孩子自己做事,堅持做好做完,養成習慣。做不好,教一教;做好了,誇獎他;在做中教,教育孩子去學習,去觀察,去思考。   第四,要培養孩子言語交際的能力。   父母應注意:   一要教兒童說正確而清晰的言語。兩歲的孩子言語發音不正確,語句不完善,家長不能當好玩,更不能以此為笑料;否則,孩子就不願意講話了,長此下去,既影響孩子智力的發展,又會造成孩子性格孤僻。   二要多給孩子以言語交際的機會,豐富他的知識,使其掌握更多的辭彙;對孩子提出的問題,要認真、科學地回答。   三要讓孩子盡量多認識一些具體事物,正確地說出其名稱,然後運用兒童能理解的形象語句,結合成人示範,給孩子講清楚道理。四要力求語言美,家長要以身作則,不亂說髒話。   第五,要滿足幼兒的生理需要。   幼兒必須滿足大肌肉及小肌肉兩項發展所需要的生理需要。幼兒有種內在驅策力,促使他釋放體內精力,他要跑、跳、爬、動及從事各種動態活動。這就意味著家長必須給孩子提供許多戶內及戶外的活動場地和遊戲器材,以發展大小肌肉的控制及技能。大人需要安寧、秩序,孩子卻相反,他需要跑、跳、喊叫,可是家長不容易完全配合孩子的這項需要。   第六,要從訓練感官入手。感知是幼兒認識的來源。要更多地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去充分感知觀察外界事物,豐富幼兒關於社會和自然的感性知識,這是發展幼兒記憶、想像、思維的基矗如帶孩子外出散步,不僅可以增進其身體健康,而且可以動用幼兒的感官,提高認識世界的能力。   小蔣不愧是一位女作家。她聽了我的一番話,竟然感慨地說:我用自己的血肉孕育了自己的兒女,卻很少認真地將他(她)們看成是個獨立的小生命。是啊,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小生命,一個獨立的世界。做父母的要對這個世界充滿愛,要理解這個世界,而非一味強調做這個世界的主宰。

怎樣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兒童知識經驗增長、個性和獨立性發展的必然表現,每個兒童都不同程度、 不同方式地表現出逆反心理。對於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應持冷靜、民主的態度。以下幾種教育方法,您不妨一試。 一、體驗法??   夏季的一天晚飯後,我們到街上散步,孩子見到西瓜攤的西瓜很大,興奮地叫我買。我解釋說,天氣這麼熱,回家還有兩站路,抱個大西瓜太累人了,不買。孩子先是說這說那,彎眉撇嘴,後來怨氣連天地說:"我最喜歡吃西瓜,你們不買。你們最喜歡我學習好,我也不認真學。"我想,我硬壓孩子也沒用,不如讓他體驗一下,以後他就不會這樣犟了。於是 ,我說:"買瓜可以,你要負責拿回家。"孩子同意了,抱著瓜就走。一會兒就滿身大汗累 得抱不動了。一路歇了好幾次才把大西瓜抱回家。孩子深有體會地說:"吃這個瓜太不划算了!"??   二、順水推舟法??   一個星期天,我們計劃在家做家務,搞大掃除,孩子叫我野外去玩,我說去不了。他玩 耍心切,很不滿意地說:"我叫你做什麼你不做,以後,你叫我做什麼,我也可以不聽。" 我就順著他說:"你不要我管太好了,我確實不想管你,以後,你的衣褲你洗,你用的文具 你買,你的事情你自己管……"話還說完,孩子變得嬉皮笑臉地說:"爸爸,我要你管,我 聽你的,下次到野外去。"??   三、將心比己法   孩子稱呼長輩直呼其名,以此為樂。這樣不尊敬人很不好。一天在路上遇見熟人黃新榮,他搶先招呼道"黃新榮、黃新榮。"事後我教育他,他反而生氣地說:"他是叫黃新榮, 你為啥不許我喊?叫名字有啥錯嘛?"我說:"如果有個小朋友不尊敬我,在街上見到我叫我唐心貴,你怎麼想?你以後長到三四十歲,小朋友不叫你唐叔叔,叫你唐井,你怎麼想?"孩子沉思了一會兒。這以後,對長輩直呼其名的缺點改正了。   四、分析說明法??   一天,我見孩子做作業時字寫得很潦草,不如過去寫得好。我叫他把字寫好些。他說: "我們班長羅意的字寫得那麼潦草,老師還表揚他寫得好,我比羅意寫得好多了,卻沒得到表揚,我也不好好寫了。"孩子產生了逆反心理。他做完作業後,我給他分析:"全班幾十個學生,老師一時沒注意到你,這沒什麼。從今天起,你認真寫,要不了幾天,老師肯定會表揚你。"過了兩天,孩子放學回家,高興地說:"爸爸,就和你說的一樣,今天,老師在全班表揚我的字寫得好。 子不教父之過 大量的心理學、社會學研究顯示,父親在家教中的重要作用是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的。

  首先,父親參與家教有利於子女的智力開發和體質的增強。父親的邏輯思維和創造力、想像能力一般都優於母親。他們與孩子遊戲時,善於變換花樣,更能滿足孩子們的不同愛好和情趣的需要。一些運動量較大的活動,如騎車、游泳、玩球等,有父親陪伴和指導,孩子就能玩得更積極、更科學和更安全。在這過程中,開發智力、鍛煉身體、磨鍊意志的目的也能順利實現。

  其次,父親參與家教有利於培養子女的社交能力。父親常和孩子在一起,孩子在人際關係中就有安全感和自尊心,容易與他人友好相處。此外,父親參與教育孩子還能促使孩子產生對事業成就的追求。社會學家認為,一個人的事業成就感與父子(女)關係有密切的聯繫。換言之,與父親關係密切的子女,一般都有較強的上進心和工作毅力。如果父親和母親一起關心培養孩子,那麼無論男孩還是女孩,在語言、理解各種概念和數學計算等方面都發展得比較全面。

  大量研究資料表明:孩子總是接受母親的教育而缺乏父親的參與,就容易產生依賴性,一旦離開家庭,獨立自主能力比較差。"子不教,父之過",此話一點都不假。 自卑感的動力 人都希望在團體中被接納,並參與團體,對於兒童而言(成人也如此)最痛苦的經驗莫過於他感覺到不如別人。只要不隱含社會地位的低下,任何苦難、悲劇和不方便都是可忍受的。對任何人而言,沒有歸屬都是莫大的苦難。自卑感抑制或限制了必要的社會興趣之發展。

不幸的是,父母常沒有給孩子"你們是夠好了"的感覺,因為父母害怕這樣做,會使孩子停止發展和進步。有兩種方式去刺激成長,一是在垂直面,為自我成功而提升;另一是在水平面,通過貢獻、擴展,而非壓過他人。這兩種方式中的任何一種都可以達成目標,但垂直面成功的代價太高了,沒有安全感。一個人可能得到它,也可能失去它。我們現在的教育方式正是如此,容易使兒童遭遇到一連串的沮喪經驗,它剝奪了個體對自己能力的自信心,而無法去應付可能面臨的事情。

自卑感受到"自卑"字面解釋不同的困擾,自卑感不應該和實際不如人混淆不清。真正不如人的人在某些方面可能不承認他們的缺陷,甚至於可能不會產生自卑感。反過來說,許多有自卑感的人並沒有客觀地證明自己是有缺陷的,而且他們往往是高地位和有成就的人。除了真正不如人和自卑感之外,我們必須了解自卑情結(inferiority complex),這個名詞是說用一個真實的或假想的不如人的事情作為借口,要求別人特別的服務,這種常是心理上的逃避。

區分自卑感和自卑情結有實質上的意義,因為兩者在心理的效果上有所不同。不足或不如人的感覺,不論是意識或非意識的,可以產生補償性的努力,因此可以引導出正向的特質和成就的發展,這不是自卑情結的情況。而自卑情結這種自認卑下的心理是會阻礙進步的,不管它是個人的想法或是社會的現象,它的結論是絕望的。自卑感的一般感受是模糊的,而自卑情結不只是完全地感覺到不好或是不能做一些事情,而且是清楚地表露自我缺陷。

每個兒童當他在大人的世界裡成長的過程中,都經驗過自卑感,並且痛苦地了解到自己的弱小與渺小。我們現今教育的方法,非但沒有緩和兒童的自卑感,反而加速並增強兒童的自卑情結。兒童變得對他的社會地位失去信心--不僅是和圍繞在他身邊的成人的成就和能力比較,甚至於和兄長或其他兒童比較。

這種社會的自卑情結嚴重地影響兒童的心理,並引導他去尋求個人的補償。而且,自我評價的慾望使得他去參與的基本衝動被導入歧途。自我評價也是歸屬感的一部分,但是從團體中去贏得被接納的能力,似乎要先對自卑感有所補償。假使做不到這一點,只有使孩子產生退縮。

自卑感的經驗可能產生兩種反應,兒童不是嘗試尋求補償,就是退縮。補償可以是正向的或偏離的:它能借著有用的方法或無用的方法,引導兒童脫離自卑感,然而沒有一個單一的規則可循。

尊重孩子的隱私權 孩子有了隱私,許多做父母的總是千方百計地去偵察,如翻抽屜看日記、拆信件,甚至打罵訓斥。殊不知這種做法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造成孩子沉重的精神壓力,甚至產生敵意和反抗,採取全方位的信息封鎖和防備措施,導致父母與孩子關係的惡化。

理智的做法是尊重孩子的隱私權,也就是尊重孩子的人格。給他們一個自由的空間, 但並非放任自流,對孩子的隱私要給予充分的關注,積極的引導。

首先,主動以平等的態度與孩子多交談,談父母在與他同齡時的一些所思所想、成功和挫折,甚至談一些當初的隱私,談自己對事物的看法和想法,傾聽和徵求孩子的意見和建議,使自己成為孩子可以信賴的朋友。一段時間後,孩子會願意把自己心中的秘密告訴父母,這樣才能了解和掌握孩子的隱私,給予必要的指點和教育。

其次,要培養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獲取有關孩子隱私的信息,即使有些越軌和不良因素,也不必大驚失色、毆打辱罵,可以與孩子一起討論理想、事業、道德、人生觀、價值觀等問題,引導孩子自己悟出為人處世的真理,提高孩子按規範要求調整自己行為的能力。有了這種自我教育能力,一些隱私中的危險傾向,都有可能自我解決。 電視暴力影響兒童為人 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行為模式的精神病學家傑夫里·約翰遜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完成了一項長達17年之久的研究項目:對受試者看電視的時間進行詳細的統計。其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科學》雜誌上,可以說是迄今為止最具有說服力的一份研究報告。研究發現,處於青春期的未成年人每天看電視的時間如果超過1小時,其成年後產生暴力傾向的可能性將增加1倍。  傑夫里領導的研究小組對707名兒童(絕大部分是白人)進行了跟蹤調查。研究剛開始時,受試者還只有1~10歲。在17年當中,這些兒童一直在接受各種測試和調查。  研究人員通過長期的跟蹤調查和詳細的統計發現,年齡在14歲左右的少年兒童如果平均每天看電視的時間在1小時以內,當他們長到16歲時,有5.7%的人有過激行為;平均每天看電視時間在1~3小時的上升為28.8%。  研究人員還對平均年齡為14歲左右的男孩子和女孩分別進行了統計。對於男孩子來說,平均每天看電視不超過1小時的,成年後只有8.9%的人會有過激行為;每天看電視在1~3小時的,成年後有32.5%的人會發生過激行為;而每天看電視3小時以上的人發生過激行為者佔45.2%。對於女孩子來說,發生過激行為的比例分別為2.3%、11.8%和12.7%。  此外,童年時期存在被忽視、家庭收入低、父母離異等問題的孩子,往往比正常的孩子更喜歡藉助電視來消除煩惱。所以,他們看電視的時間更長一些。  傑夫里指出,60%的電視節目都帶有暴力內容。美國心理協會的統計數字表明,美國平均每小時的電視節目中就有3~5個暴力鏡頭,這對於男性和女性的影響有所區別,對於正處在青春期的未成年人影響尤為明顯。  研究人員認為,兒童長期在電視上看到大量的暴力場面會漸漸感到麻木,習以為常。不僅是電視的暴力內容會使青少年產生暴力傾向,長期沉迷於電視還會影響兒童的交往能力,以至於當他們與別人發生衝突的時候,不能妥善處理。他們不知道除了大打出手以外,還有什麼別的方法。儘管我國的電視節目內容與美國不同,但是家長仍要設法把孩子每天看電視的時間限制在1小時以內,同時對兒童看電視的內容要有所干預,不能聽之任之。  學齡前兒童看電視有"十忌":  一忌時間過長  兒童正處在身心迅速發展時期,每天長時間地看電視,容易使孩子神經系統與機體產生疲勞,影響身心健康發展,影響學習等其它活動的正常進行。學齡前兒童每天看電視時間最好控制在40分鐘之內為好。  二忌距離過近  學齡前兒童看電視總喜歡往前面坐。這樣,孩子的眼睛在屏幕發出的強光的長時間刺激下,不僅容易使孩子視覺的敏銳度與適應性降低,而且容易造成眼睫狀肌調節功能的降低,晶狀體逐漸變凸,導致近視出現。一般來說,看電視時,把孩子的座位安放在距離電視機2.5~4米處為宜。  三忌音量過高  學齡前兒童看電視時,長時間在較高音量的刺激下,不僅容易使聽覺的感受性降低,形成不良的聽覺習慣,而且容易導致視覺等感受性的下降。相反,採用相對小的音量,對孩子的聽力、視力、注意力等的發展均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四忌光線過暗  看電視時,室內光線過暗,則影響孩子視覺功能的發展,也容易導致近視現象的出現。晚上和孩子一起看電視時,不要把照明燈都關閉,在電視機後方安上一盞小紅燈,可起到保護視力的作用。  五忌坐姿不正  孩子看電視時,歪歪斜斜地就坐,如靠在被子上、躺在父母懷裡,都容易使孩子未定型的脊柱發生變形與彎曲等,養成不良的坐姿習慣。  六忌飯後即看  飯後孩子即看電視,容易使孩子的大腦興奮中心轉移,注意力高度集中於電視內容,形成消化液分泌的停滯與食物的沉積現象,影響腸胃的消化。飯後,讓孩子輕微活動一會兒後,再看電視為宜。  七忌邊吃邊看  孩子邊看電視邊吃飯或糖果、瓜子等,嘴裡的食物往往咀嚼不夠,容易加重孩子的消化負擔,影響消化功能。長期如此,還容易養成吃零食的不良習慣。  八忌看武打兇殺內容的電視  學齡前兒童常常看武打兇殺片,不僅容易使孩子長時間處於緊張、恐懼狀態,影響身心健康發育,而且容易使孩子產生好奇心,進行模仿,導致孩子對打架鬥毆等不良社會現象適應性的提高。攻擊與冒險行為增多。  九忌患電視孤獨症  電視和電視遊戲機對兒童的吸引力極大。兒童思維分析力差,模仿性很強,長此下去,兒童只對電視節目感興趣,對周圍事物漠不關心,性格變得孤獨,嚴重的可出現反常的心理狀態。  十忌讓孩子躺著看電視  一些父母讓小孩躺著看電視,以為孩子舒服,其實適得其反,這對孩子的健康頗為不利。有些人喜歡躺在床上或沙發上看電視,覺得這樣看電視舒服自在又省勁。他們的孩子也跟著學,躺著看電視。其實,躺著看電視害處是很多的。這是因為躺著看電視時,不但要仰著頭,側著身,而且需要歪著脖子和偏轉眼睛。  這樣,眼睛的視線與電視機屏幕就不能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上,這就需要用眼睛來進行調節,時間長了會引起眼球外肌和眼球內的睫狀肌發生痙攣收縮,從而造成眼球脹疼、結膜充血、雙目流淚,甚至出現眼壓增高,視覺模糊和視力下降等現象。  如果經常躺在床上或沙發上看電視,還會使眼球內外直肌和上下斜肌重度疲勞,收縮失調,從而造成眼睛斜視等疾病。青少年的身體正處在發育時期,不但容易使眼睛感到疲勞,而且還容易造成眼睛散光等疾病。  另外,躺著看電視,由於身體的大部分肌肉已經放鬆,人體內的呼吸和血液循環減慢,大腦中樞神經系統逐漸進入抑制狀態,大腦的思維和記憶能力也大大減弱,從而造成抑制和興奮的嚴重失調,這樣不但達不到欣賞電視節目的目的,而且還會引起失眠、神經衰弱和腰背酸痛等不良後果。所以,為了保證身體健康,預防發生疾病,最好不要躺著看電視,尤其是兒童。  兩歲半的小語尤其不愛到奶奶家,用她的話來講,是因為奶奶很兇,不讓小語看電視。因為要上班,小語媽媽很無奈,只好請了個保姆照料小語的日常生活。但是,經常陪伴小語的不是保姆阿姨,而是電視。小語媽媽向醫生描述小語愛看電視的痴迷狀態:"只要有電視看,她可以一整天呆在家裡也不會嚷著出去玩,也不愛說話,甚至有時候我們下班回家叫她,她也不理你。"但是,小語媽媽也沒覺得怎樣,畢竟電視節目豐富,知識廣博,比保姆有文化,對小語的智能開發應該更有利吧。  但是,她的無心之語卻道出了很多家長在養育孩子方面存在的誤區。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林少勇醫生指出,家長是電視迷、家長因工作忙碌而無暇分身照料孩子、以為電視有助於智力發展成為現今"電視保姆"風行當下的主要原因。  事實上,電視並不能承擔孩子的貼身保姆一職。甚至還有不少副作用:  一、長時間看電視會損害兒童的視力、聽力。  兒童的身體各器官機能仍未發育成熟,人的視力一般到25歲才定型,嬰幼兒的視力很弱,電視所帶來的強光會令孩子的視力受損;至於聽力,正常人談話時聲音的強度為35分貝左右,而電視節目的聲音強度常達90分貝,電視中歌曲的聲音強度高達118分貝左右,學齡前兒童很難承受電視所帶來的長時間的刺激。  二、長時間看電視對孩子的腦發育會造成不良影響。  很多父母認為,經常看電視的小孩會模仿電視中人物的動作、語言,甚至還看得懂劇情,電視使孩子變得更聰明。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解。林少勇指出,電視不會造就神童!人對物體有認識,是因為腦細胞受到重複的刺激。但是電視畫面難以重複刺激嬰幼兒的腦細胞,反而會令嬰幼兒的腦神經迴路產生異常,學不到什麼。長期以往,注意力難以集中。這也就難怪不少家長會有這樣的煩惱:孩子對電視劇的劇情記得絲毫不差,可學習起來總是精神不集中。  三、"電視保姆"會破壞親子關係,影響孩子的社交能力。  林少勇指出,三歲前的孩子並不能看懂電視,只是對電視的聲音、顏色感到好奇。尤其是廣告,因其畫面轉換非常快,動感十足,色彩鮮明強烈而最能吸引孩子眼球。在"電視保姆"無時無刻的"照料"下,孩子與家長缺乏有效溝通,長此以往,孩子只對機械的聲音有反應,對人的聲音無反應,容易從小養成孤僻的性格,更為嚴重的還可能產生自閉等問題。如不及早糾正,這種不良影響會一直伴隨孩子,直至孩子長大成人,令他們難以融入社會、適應社會。  鑒於"電視保姆"會從生理、心理上蠶吞小孩的健康,林少勇建議,1歲以內絕對不要讓孩子看電視。1~3歲要控制孩子看電視的時間,每天看2次,每次不超過15分鐘。學齡前(7歲前)的兒童應盡量減少看電視的時間,每天看電視的時間不要超過0.5-1小時。   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林少勇建議家長首先應徹底改變自己的觀念和行為,盡量多陪孩子,盡量多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和社交活動,減少孩子與電視相處的時間。同時與孩子約定嚴格的看電視時間,大人小孩共同遵守。   其次,家長要有選擇地讓孩子看電視。俗話說得好,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早期教育在孩子一生中佔有重要位置,早期的思想教育不能少。孩子天生就喜歡模仿,愛模仿電視中人物和情節,且沒有善惡的自我分辨能力,因此,家長應慎重地為孩子選擇合適的電視節目。可選擇看一些知識性較強、有教育意義的、光線顏色變化較慢的動畫片、動物紀錄片等,例如《動物世界》、《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藍貓》等,或是一些經典的動畫片,如《西遊記》、《七個葫蘆兄弟》、《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藍精靈》、《米老鼠和唐老鴨》。而在成人看來老土的一些國產動畫片,事實上非常適合孩子看,尤其是以中國典故為題材的動畫片,如《三顧茅廬》、《愚公移山》等,有很好的教育意義。  同時,家長要時刻擦亮眼睛,廣告、含有恐怖、暴力、色情等成分的電影和電視節目以及描寫暴力、愛情的"成人動畫片"是不適合孩子收看的。例如很多日產和港產動畫片,《龍珠》、《聖鬥士》。值得一提的是,我們津津樂道的《貓與老鼠》,在兒童保健專家看來,也由於裡面有太多惡作劇情節而被歸入不適宜孩子觀看的動畫片之列。孩子猶如一張白紙,還沒有善惡的分辨及判斷能力,家長的選擇就顯得異常重要了。  家長不僅應陪著孩子看電視,還不要忘記與孩子交流、討論這一重要環節。讓孩子歸納故事內容、分角色扮演某些經典的故事情節等,有助於提高孩子的觀察力、記憶力、語言表達能力、表演能力以及創造力。對已有電視癮的小朋友來說,家長更應該多與孩子相處,與孩子做遊戲,分散孩子對電視的注意力。

測測寶寶心理健康指數 幼兒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其合理的需要和願望得到滿足之後,情緒和社會化等方面所表現出來的一種良好的心理狀態。良好的心理狀態表現為:幼兒對自己感到滿意,情緒活潑愉快,能適應周圍環境,人際關係友好和諧,個人的聰明才智得到充分的施展和發揮。幼兒期的心理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孩子性格特徵的優劣,直接影響孩子今後的健康成長和對待未來的態度。      看看下面的15個問題,再對照一下自己的寶貝,然後回答兩個答案:"是"或"否"。      1、孩子能否輕易被逗笑?     2、孩子是否經常耍脾氣?     3、孩子能否安定地躺下睡覺?     4、孩子是否總把家人激怒?     5、孩子是否挑食?     6、孩子的飯量是否穩定?     7、孩子吃飯時是否經常耍脾氣?     8、孩子有沒有要好的小朋友?     9、孩子是否經常失去自制力?     10、孩子是否總是需要看管?     11、孩子是否能夠做到夜間不尿床?     12、孩子是否有吮手指的習慣?     13、孩子是否經常抽噎、啜泣?     14、孩子能否安靜地獨自呆一會兒?     15、孩子是否有恐懼心理?      看看你的寶寶得了幾分?

  題號1、3、6、8、11、14選"是"記1分;題號2、4、5、7、9、10、12、13、15選"否"記1分。      對號入座,看看你的寶寶心理健康程度?      A.得分在11分以上,說明你的寶寶心理很健康,但也不能因此而放鬆對他的要求,從小培養良好習慣,可激發孩子在生活和學習中更大的潛力。      B.得分在6~10分,說明你的寶寶心理健康中等,存在一定的隱憂。孩子成長的道路有時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父母應注意培養孩子戰勝失敗、消除恐懼的技能,磨鍊孩子的意志,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例如孩子對黑有恐懼心理,不敢獨自一人睡覺時,父母可在3歲孩子的卧室放一盞調光檯燈;對於4歲的孩子,父母則可關燈,讓孩子邊聽錄音磁帶里的故事邊進入夢鄉。研究表明,最初的成功對幼兒以後的學習有著極大的影響,因此,父母要創造條件讓孩子體驗成功的喜悅,這有利於培養孩子的毅力及健康的心理狀態。      C.得分在5分以下,說明你的寶寶心理健康指標較低,這可能是由於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作為父母,讓孩子的身體和心理健康成長,責無旁貸。你可以針對寶貝相應的弱點慢慢地有耐心地尋求解決的方法,例如:為寶貝樹立模仿的榜樣,時時處處以自己樂觀向上的情緒去感染孩子;多帶孩子去參加集體活動,培養孩子與人合作的意識,增加孩子的合作能力。如果必要時你也可以去尋求心理專家的幫助。


推薦閱讀:

你見過有靈氣的小房子嗎?
被別人說無聊的人,真的很無聊嗎?還是因為他們有童心。
世界上最符合童心的夢幻地
這部短片展現了每個人心裡的那片「黑森林」
叟童心語(7101---7200)

TAG:兒童 | 心理 | 兒童心理 | 童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