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餐桌熊孩子

文|曾焱冰

在餐廳里,我們都有過這樣默默崩潰的時刻——鄰桌的孩子不停打鬧、上竄下跳、互相追逐;小孩把盤子碗敲得叮噹亂響,挑揀食物或把食物當做玩具;席間一同就餐的孩子不斷打斷大人談話,大聲尖叫、嬌縱頑劣……

每當這種時候,作為旁觀者總是心裡恨恨地想,如果是我的孩子,一定臭揍一頓!但孩子在餐桌上沒樣兒,並非抽他兩個嘴巴,然後告訴他一堆條條框框就可以解決的。多觀察就會發現,那些可以安安靜靜、舉止得體的小孩,都是在平日里就受到過良好的言傳身教,有愉悅的生活環境,並時刻被成人禮貌對待著的孩子。反之,沒有被好好尊重過的小孩是不會理解這些抽象辭彙中的含義的。

「禮法並不是為了看著漂亮,禮法的真意是理解生命中的一些本質。」日本知名平面設計師山口信博如是說。就像我們了解,殘酷是生命的真相,因而我們懂得了珍惜那些被我們剝奪生命而得來的食物。在西方的餐桌上,飯前會為上天賜予的食物祈禱,在東方,亦以不可掉落飯粒和剩餘食物成為重要的用餐禮節;自私是人的本性,剋制自己為他人著想則成為重要的禮儀。謙恭、隱忍、注重禮節——不打攪別人,讓他人感到愉悅是其中的本質……

對於幼童,在一餐一飯的日常生活中培養的禮儀,並不僅僅是這些規矩本身,而是通過這些細小的行為方式,告訴他們一種與人、與世界相處的模式,並通過這些獲得自信和他人的尊重。英女王皇室家庭總管Alexandra Messervy女士這樣詮釋禮儀——擁有好的禮儀的全部目的,是為了建立自信。因為它可以使其他人感到舒服、自然。

同樣,對於孩子的教育和培養,也並非一個粗魯的命令和強加式過程,而是在尊重他們,為他們著想的基礎上,讓他們從懵懂的模仿,到能體會出其中的美好的真諦。

一起就餐是為了愉快

這麼說聽起來有點白痴,誰不知道用餐是為了愉快呢?但事實往往本末倒置,在我們過多專註於嚴格練孩子用餐禮儀、培養用餐好習慣時,常常忘了讓他們首先感受到,吃飯是一個享受愉悅的過程——這才是我們的出發點。那些懂得享受用餐樂趣的孩子總能在舉手投足間恰到好處,而缺乏用餐禮儀的小孩更多時候甚至不知道他們為何會出現在餐桌前,為何總在這種時候被父母教訓?更不知道他們究竟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去對待食物或周圍環境?

李安導演曾說過拍電影有幾條定律,不要碰小孩、不要碰動物,不要碰水。確實,這些都是最難掌控的部分,但電影可以避開小孩,可作為生活的導演,我們必須面對我們的孩子。在這部戲的腳本中,就要從心底認同,教會孩子餐桌禮儀的目的,不是在外出吃飯時做給別人看,也不是在家裡拿著遊標卡尺盯住孩子在餐桌上的一言一行就夠了。餐桌禮儀不是桎梏,不是讓孩子戴著腳鐐舞蹈,而是灰姑娘的水晶鞋,把孩子最天真美好的部分連同他們古靈精怪的熱情一起安放其中,用最自然最舒服的方式展現出他們閃閃發亮的一面。

教養首先要講道理

一次吃飯時,一個孩子不斷大聲地打斷我們的對話,對她的媽媽以及其他人大叫——吃飯的時候不可以說話!

場面尷尬。作為父母,是粗魯地呵斥,大人說話小孩不要搭茬兒,還是含糊地說,大人可以說話小孩不可以?這似乎都不合理。難道不是他的老師或父母曾經這樣要求他嗎?是否有必要先給他解釋清楚,吃飯的時候為什麼不能說話?

是的,吃飯的時候為什麼不能說話呢?

難道吃飯的時候不正是大家交談最好的時機嗎?這條規矩的形成也許起因於希望孩子儘快專心吃完食物,並且不要被飯粒嗆到,但這並不合乎生活常理。日本小說家、評論家宮本百合子在她的著作《新教養》中提到,教養要合乎道理,這是非常重要的事。煩瑣而不得要領的教養,是最差的。因而,吃飯不能說話這條規矩應該稍作修改——嘴裡含著食物的時候,請不要說話。

教養首先要講道理。實際上,無論是拿筷子的方式,還是左叉右刀從外而內的餐具擺放順序,都是符合人體工學的。千百年來形成的禮法,一定會是最方便、最有效率的章法。無論中西,上菜的順序、品嘗美味的講究,又都內含著對人味覺的深入研究。我們為什麼要告訴孩子,先品嘗清淡的前菜,味重的葷菜要在海鮮之後,而甜品壓軸?因為這樣才能享受到味覺豐富的層次。又為什麼拿酒杯的時候只能捏住杯腳?專喝勃艮第酒的酒杯杯口窄,而喝波爾多酒的酒杯杯口寬?這裡面關於化學和生理學的道理可以等他們長大點後慢慢講解。但你要做的是,教給孩子之前,自己要深諳其中的道理,即使像不能抖腿斜眼、筷子不能插在米飯上、不能敲盤子敲碗這些要求,雖然盡可以大喝一聲,少廢話,這就是老祖宗留下的規矩!但其實,這一切也是和社會文化與心理學之間有著扯不完的關聯和典故的。

不被打擾的小孩才懂得安靜

在餐廳里,我們會遇到這樣的孩子——像有多動症一般,一直處於不安的狀態。對父母說話高聲而無理,甚至尖叫,把食物亂丟,杯盤弄得亂響,還會撒潑哭鬧。

我們也會遇到這樣的孩子——一直專註地吃著面前的食物,小手的動作甚至還笨笨的、萌萌的,但卻很努力地吃完食物。想要什麼的時候會向父母提出請求,會和父母交流,但不會過大聲量或一直打斷大人的談話。

這兩種孩子從生下來都是一無所知,並沒有誰對餐桌禮儀或用餐規則天生就懂,但發展到如此極端的兩個方向,必然有其中的原因。我們把鏡頭再推過去仔細觀察,會看到第一個孩子的媽媽一直在絮絮叨叨問孩子吃這個不吃那個不,要擦手要喝水要撒尿,不要摔筷子不要敲碗要坐直。那個孩子剛吃一口米飯,媽媽便塞過來一口青菜,剛要喝水,媽媽又叫著擦擦嘴,而孩子的父親一直在玩手機,與這對母子的交流幾乎為零。而第二個孩子的父母則穿戴精緻得體,一邊用餐,一邊彼此輕聲愉快地交談,他們的目光時常會落在孩子的身上,但很少去打擾他,只在他最需要的時候及時而到位地提供幫助。如果他要說什麼,他們總會轉過目光,注視著他認真傾聽,並耐心地和他交流。

就像前文所說,被好好尊重和禮貌對待的小孩,才會以同樣的禮貌待人。同樣,在日常生活中不被隨意打擾的孩子,才能夠懂得安靜和專心。從兒童心理學上講,專註力是幼兒發展的第一要素,成人過多指令和頻繁的干擾會阻礙專註力的發展;不能懂得他們內心的需求,錯誤的教育手法和無效的溝通方式,都會讓孩子因為無路可走而變得焦躁——他們除了以發脾氣和搞破壞為手段地發泄和引起關注外,別無他法。做一個簡單的置換遊戲,假設你是那個被一萬隻蒼蠅嗡嗡嗡包圍住的可憐蟲,三分鐘被人擺弄一下頭髮抹一下嘴角,兩分鐘糾正一次坐姿,並不斷地讓你吃這個吃那個要這樣不要那樣,你還不能掀桌子也不能起身就走,不可以以成人的方式表示抗議,怎麼辦?估計也只能嚎啕著滿地打滾兒了……

為孩子外出用餐做足準備

經常看到一些年輕而時髦的父母會帶著他們一兩個月甚至更小的小嬰兒一起吃飯、喝咖啡、曬太陽,小寶寶也許只是躺在嬰兒提籃里,或依偎在大人懷裡睜大眼睛吃著手指好奇地看,但最好的家庭教育,不正是一家人在一起,愉快地吃很多很多頓飯嗎?

千萬不要因為怕麻煩而放棄帶小孩出門。在餐廳里看各式各樣的人、觀察環境,感受輕鬆歡樂的氣氛,都是潛移默化的啟蒙。只是當你決定帶小寶寶出門前,備課工作要做仔細,這樣才能讓吃飯變成一個令人愉快的過程。

首先是餐廳選擇。對於嬰幼兒來說,希望他們接觸的環境是明亮的、充滿陽光,寬敞、不那麼嘈雜,環境雅緻乾淨,尤其是氣味上要清新自然,用餐的客人也是彬彬有禮的——好的審美和舉止對小寶寶都是正面的熏陶。那些提供周末早午餐的西餐廳會是很好的選擇。這些餐廳在入夜後也許是正式的Fine Dining餐廳,不適合兒童出沒,但周末早午餐則不同,沒那麼正式,用餐的人群也會包含很多家庭。

當小寶寶會走路了之後,則可以選擇一些有花園、戶外走廊或專門設有兒童活動區域的餐廳。耐性短是小孩子的天性,當他有些坐不住的時候,可以帶他出去放放風,尋找點其它樂趣。而在他能吃東西後,要在選擇餐廳的時候著重考慮,是否有提供適合小寶寶食用的安全可靠的食物,畢竟,和大人一起享用美味才是出去吃飯的根本。

至於絕對不要選擇的地方,一類是非常正式的高級餐廳(尤其是晚餐),無論是否有明文規定,帶低齡的孩子去都是不禮貌的;有酒吧性質的餐廳,吵鬧的音樂和狹窄的環境也不適合兒童;洋快餐實在是摧毀味覺和健康的地方,建議遠離;火鍋、燒烤一類的有危險係數的餐廳更不適合孩子。

此外,一些對孩子友善(Children-Friendly)的餐廳,會提供可愛且不易碎的兒童餐具,對於不單獨提供餐具的地方,要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決定是否隨身攜帶專屬的杯盤勺筷。還有用餐時間,即使愛麗舍宮的總統晚宴也會嚴格規定時間不超過55分鐘,更何況小孩子的天性使然,不可能安安靜靜地一直坐著,所以要考慮到餐廳上菜速度和用餐時點菜的數量,如果是和友人相聚暢聊的飯局,就乾脆把孩子放在家裡吧。

餐桌禮儀就是日常的教養

在保羅·福塞爾的《格調》一書中提到,人的生活品位隨著他的成長一旦形成之後,一般不再會發生大的改變,即使經由有意識的熏陶和訓練似乎也收效甚微。這也是你很難看到通過一兩個療程的「貴族禮儀培訓課」就能培養出貴族一樣。尤其是在經歷過天災人禍,傳統文化曾經嚴重斷裂的中國,重拾禮儀更是一個急迫卻也漫長的過程。如今迅速成長的中產階級父母會格外看重下一代的教養養成,希望他們的孩子可以在餐桌上舉止優雅,在社交場合待人接物彬彬有禮,成長為社會中的「新貴族」。但這一切又真的急不得,比如我們討論的餐桌禮儀,說白了,實際上都是日常的教養,它們並不獨立存在,也不會像餐巾布一樣,只短暫地展示於餐桌之上,而是整個家庭生活水平、成員教育程度和教養綜合熏陶的呈現。

因而餐桌禮儀的培養,不應該僅僅限於在餐桌之上。一言一行具體的身教,勝於空洞乏味的言傳。就像簡單的請、謝謝、對不起,每個成年人都會教給孩子,但小孩更直觀地感受到的不是這些辭彙的應用,而是父母對待服務人員的態度;為他人著想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在降低了嗓門、打噴嚏知道遮住嘴巴後,在餐桌上是否會傾聽配合別人的談話則是潛移默化中教養的體現。筷子刀叉的使用方法可以通過嚴格的管教來傳授,但吃相中的貪相和貧相則是更細微之處的流露。

在遇到孩子失禮於人的時候,我們總是先想到,你丟了我的臉。但要知道,他並不會為了你的面子而活。教養並不是只針對孩子,要時刻透過孩子的行為反思自己的舉止。

也不要喋喋不休地去說這樣不可以那樣不可以,而是去做。一個溫和謙恭的父親,不會教出對人頤指氣使的女兒;一個舉止優雅的母親,也不會有粗俗莽撞的兒子。在一個頑劣的孩子身上,反射出的實際上是父母的粗魯和不自知。

因而我們也會說,養孩子也是一個不斷自我修正的過程。與其說,孩子,你要為我爭氣!不如說,孩子,我會為你爭氣!

全世界通用的餐桌禮儀

在我們的印象里,總有個誤區,覺得西餐的規矩更多一些,而中餐不必那麼講究。但其實,光秦漢以前的各種禮儀就已經寫成了一部《禮記》,其中關於餐宴中的諸多規矩細緻到驚人,「毋吒食,毋嚙骨,毋反魚肉,毋投與狗骨。毋固獲,毋揚飯……」,翻譯成大白話就是吃飯別吧唧嘴;不要大口撕咬著啃肉;吃多少夾多少,別再放回去;狗也有尊嚴,別把自己不啃的骨頭扔給狗;不能愛吃什麼就猛吃,更不能因為燙嘴就扇風吹熱氣兒……這些東西放在今天,依然是完全通行的標準,而且,如果細細想來,其實無論中餐西餐,好的禮儀,全世界通用。

比如說手腳。在中國,老祖宗留下的規矩是,吃飯時,手要扶碗,決不許一隻手垂在桌下,當然,也不能胳膊肘上桌子。空著的手,輕握在桌邊,小孩可以放在膝蓋上。雙腳要平放,脫鞋或叉開雙腿都很不禮貌;不翹腿,不抖腳。在西方,這些規則都可以直接翻譯,分毫不差。

再說坐。無論中西,坐如鐘,便是要正,穩。椅子要深座,不靠椅背,整個人腰背挺直,在任何文化中,歪斜的坐姿或癱軟趴下都是不入流的表現,挺拔而不僵硬為最佳。

具體到吃飯,不管哪國人,主人(或長輩)不開動,客人(或晚輩)不能吃;中式飯碗要端起,不低頭扒飯,西餐餐叉送嘴邊,不為食物而折腰;喝湯不出聲,中式湯燙不要吹,放涼一點再喝也不遲;從小學會把食物分成一小口一小口吃,不撕咬、整塊啃,吃相不野蠻,不要騷擾到別人;一隻手一次只做一件事,輕拿輕放,不撞杯子不撞盤;吃相要乾淨,保持自己碗盤餐具整潔;無論西式自助還是中餐分享,不要一次取食太多,不可挑挑揀揀,筷子不能伸到別人面前夾菜,不能把喜歡的食物都攬到面前;勤擦嘴,不喜歡吃的東西要悄悄吐在紙巾中;吃飯只能在餐桌上,不能滿餐廳亂走,坐下後不可換座位,提前離座要徵詢大人同意;嘴裡含著食物不要說話;西餐桌上夠不到的東西不要伸胳膊去拿,請旁人幫忙傳遞,中餐轉盤,小孩不可擅自轉動,而應該請父母代替夾取食物。

這些規矩,都是從小便應該熟知的,它就像音樂或藝術,是一種非語言的交流方式。掌握這種技能,就猶如讓孩子瞬間擁有了好的歌喉或神奇的畫筆,無論是在金髮碧眼的國度,還是在我們古典的東方,都可以順利與人交往。文明的禮儀,實際上是一本全球免簽的護照,能幫孩子走得更高、更遠。

「救火」和「應急」

在說完所有這些之後,還要說一件事。

要知道,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都是天使和惡魔的混合體,或者說就像來自藍星的生物,平時再有教養的小孩也會有這樣的時刻——也許是身體不舒服,或者是情緒不佳,再或者只是忽然想念自己的星球而有些傷感,在你完全無法掌控的某個點上,他失控了。

這時你要做的肯定不是當眾訓斥孩子,那隻能讓場面更糟。先穩定住自己的情緒,放鬆,要知道大家雖然被打攪都會不愉快,但文明社會中的人們,對於難以掌控的低齡幼童還是會有寬容之心的。迅速而平靜地把他帶離餐廳,哪怕是捨棄還沒有端上桌的龍蝦或鵝肝,到一個安靜的、不會打擾到其他人的地方等他穩定情緒。溫和地對他。這時最怕的是大人的慌亂和緊張,至於如何讓自己在這種尷尬的時刻泰然自若?

旅行作家,且育有一個非常出色的女兒的英國紳士Mark Graham曾告訴我,當年他在帶著三歲的女兒外出偶遇狀況時,心裡默念十遍讓自己鎮定的「秘密口訣」是:我默默忍受了那麼多年吃飯聽熊孩子吵鬧,現在終於是你們該償還我的時刻了!

編輯:趙梓童

這是《置愛》的第34期

生活之美,需要人們捨得花時間、花心思去創造。

即使繁忙而疲憊,也依然要以智慧去尋找樂趣。

一成不變的厭倦是最大的深淵,而愛和美,

是我們能對庸常生活所做的最大的改變和不妥協。

鮮花、美食、漂亮的布置

讓我們親手搭建美好的一切,

讓愛變得具體而真實,

讓想要的生活,成為每一天的日子。

推薦閱讀:

不用畫筆的繪畫 16種另類工具讓孩子飛一會
爸媽必讀,別讓孩子輸在情商上
佟大為有幾個孩子?
評論|四問「校園欺凌」:你的孩子 真的安全嗎?

TAG:孩子 | 熊孩子 | 餐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