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長壽葯」即將問世 人有望活到800歲

「長壽葯」讓人活到800歲?

大洋新聞 時間: 2011-12-18 來源: 廣州日報 作者: 卜松竹

秦始皇(雕像)曾企圖能夠長生不老。

人類夢想長壽

  長壽幾乎是世界各民族的追求。中國歷史上,秦始皇、漢武帝等強大的帝王,也不能免俗地求仙、服丹,以求長生。那麼人類到底能活多長?最近,研究人員發現一種藥物療法,有望通過限制並修復細胞DNA損傷的方法治療一種影響兒童的早衰疾病。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醫學院院長彼得·史密斯也宣稱,隨著幹細胞治療等新技術以及用於幫助人體自身修復的新藥物的研發,人類壽命預期將很有可能達到150歲。由於醫藥、生活方式和公共衛生事業等方面在不斷取得進步,那麼,人類的長壽問題,是不是得到了解決?

  策劃:趙潔撰文:卜松竹

  實習生:鄭育傑通訊員:郝黎、靳婷

  圖片:Gettyimages

  人類壽命不斷延伸

  各國熱研「長壽」課題

  在一些古代資料中,可以查到享壽高達200多歲的記錄,比如據說逝於1933年的中醫師李清雲,生年有說是1677年,即他活了256歲。更詳細的說法是在他100歲時曾因在中醫中藥方面的傑出成就,而獲政府的特別獎勵;200歲的時候仍常去講學;還說他曾娶過24個妻子,育有180位後人;而他的去世也一樣傳奇——據說當天上午仍在山間採藥,下午就無疾而終了。果如是,他的一生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九代清帝,直至民國,是極為罕見的超級壽星。但這些數據的可靠性相當令人懷疑,甚至已經近乎神話傳說。但現實中超過100歲的老人並不鮮見,而根據現代的確鑿數據,世界平均壽命最長的日本,國民的平均壽命已經超過83歲,女性更是高達86歲;男性平均壽命最長的是香港,為80歲。

  如果把這些數據與人類歷史不同時期的數據相比較,可以看出人類壽命在數千年來的確有了相當長足的進步。比如歐洲人青銅時期的平均壽命據估計可能只有18歲左右,古羅馬時代達到了29歲,文藝復興年代為35歲,直到19世紀末,也不過45歲,但到了上世紀50年代,這個數字就大幅躍升至68歲左右。在中國,有專家推斷的數據大致是:夏代,18歲;秦漢,20歲;東漢,22歲;唐朝,27歲;宋代,30歲;清代,35歲;民國時期,35歲,目前約為72歲。可以說,人的壽命有相當大的潛能可挖。問題是,潛能到底有多大?

  第一批「長壽葯」

  有望5~10年內問世

  科研人員正在一群罹患Ⅱ型糖尿病等老年病患者中進行的一種合成分子藥物的臨床試驗。這一試驗已經取得了初步效果。據了解,這種藥物的性能比已知的「長壽葯」白藜蘆醇(紅酒中發現的植物化合物,可以激活一種叫做去乙醯化酶的蛋白質,已實驗能延長酵母、蠕蟲、果蠅和非洲肥鼠的壽命)的效力要強1000倍。澳大利亞的老齡化研究專家們認為,儘管這種用來進行身體自我修復的新葯尚處於研發初期,但是「相信隨著技術的進步,終有一天,人類將能活到150歲以上」。有研究人員更進一步宣稱,基於已有的研究,第一批能夠延緩人類衰老的藥物將有望在5年至10年內問世。

  對於「長壽葯」的研究世界各國都在進行:2006年的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就報道俄羅斯莫斯科州立大學研究人員已經發明了一種強大的抗氧化劑,如果這種抗氧化劑工作正常,人類將來甚至可以活到800歲;2009年,美國科學家在《自然》雜誌上宣稱,一種名為雷帕黴素的藥物可能延長人類壽命;2010年,英國科學家稱,從千年冰川中提取的細菌有可能使人類活到140歲,但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如何將這種細菌製成藥物並進行臨床試驗;同年,美國紐約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老齡化研究協會的一個科研小組表示,他們已經找到三種可以阻止老年疾病,延長壽命的基因,據此原理研製的藥物,讓人們活到100歲沒問題。

  150?200?800?人類到底能活多久?

  目前得到較為廣泛認同的推斷壽命極限的方法有五種:

  一、按生長期推算壽命。法國生物學家巴豐指出,哺乳動物的壽命約為生長期的5~7倍,這就是通稱的巴豐壽命係數。人的生長期為20~25年,預計壽命可達100~175年;

  二、生命周期演算法。俄羅斯莫斯科海洋生物研究所所長穆爾斯基和莫斯科大學數學系教授庫茲明指出,人的生命周期時間是15.15的倍數,例如人的第一個生命周期是誕生時期,第二個時期是正常妊娠天數266天的15.15倍,即約11年——統計數字表明,人在11歲時體質最弱;用11再乘以15.15,為167歲,他們認為這個就是人類的壽命極限;

  三、按細胞在體外分裂次數推算。美國佛羅里達大學遺傳學研究中心的海弗利克博士在實驗室條件下對人體細胞進行實驗,發現人體的成纖維細胞在體外分裂50次左右中止,「50次」被視為培養細胞的「傳代次數」,也即「海弗利克限度」,細胞的每次分裂周期約為2.4年,因此人類壽命可能為120歲左右;

  四、按性成熟的時間推斷。一般哺乳動物的壽命是性成熟期的8~10倍,人類的性成熟期為14~15年,壽命因此可達110~150年;

  五、按剩餘壽命計算。這是一種較新的衡量方法,是將某一時期仍在生的人士的平均年齡與當時的平均壽命相比。

  此外還有些推算方法,認為人類的壽命應該更長,可達200~300歲,而現在平均壽命大大低於此數是因為人經常受到各種「意外」的影響。又如俄羅斯科學家的「800歲」之說,則是建立在通過抗氧化物控制自由基的活動,以達到長壽效果。

  長壽就能不老嗎?

  科學家們研究的「長壽葯」與市場上各種宣稱「抗衰老」的營養品、保健品是不是一碼事?兒童早衰症的治療成果能否移植於普通人的「抗衰老」過程?

  廣東省醫學科學院院長助理余細勇主任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認為,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醫療研究的不斷突破,人類壽命延長應該是大勢所趨,但人類壽命是不是可以在短期內達到150歲,這應該是一種理論上的假設。要想短期內實現人類壽命的大幅度延長,還需要考慮許多操作上的問題。他認為,營養品和保健品的抗衰老主要通過調節人體免疫、補充微量元素等來實現,主要是針對正常人的保健而言的;對於兒童早年衰老綜合征這些先天造成衰老問題的藥物治療是立足於基因層面的,和普通的細胞衰老並不完全一致。也就是說,普通保健品具備的抗衰老療效無法解決基因造成的早年衰老問題,而針對基因問題造成的早年衰老癥狀的藥物對抵抗普通細胞衰老也不一定有效。

  不過一些科學家指出,控制「生命之鐘」的動力目前仍然超越人類的認識能力之上,實驗室中的結果並不能完全說明人在現實生活中的生老病死。例如,在自然條件下,「海弗利克限度」是否仍舊是試管中測得的50次?又如,很多人都認為基因是控制壽命的密碼所在,但美國斯坦福大學一些研究人員對某些線蟲的研究發現,在基因不變的情況下,上一代線蟲似乎可以根據與基因接觸的物質的變化,改變相應基因的功能,從而使自己的壽命增加,並將這種「長壽」現象遺傳給自己的後代——這種遺傳並非是通過基因的傳遞完成的,這又怎麼解釋?

  人類壽命並非越長越好

  既然人類在抗衰老領域的研究已經頗具成果,那麼當人真正可以「活到150歲」時,「衰老」會不會成為一個大問題?對此余細勇認為,在考慮人類長壽以後會出現什麼問題時第一個要考慮的就是人類的壽命增長是不是會導致其生活質量的下降。壽命不是越長越好,長的壽命必須是要保障生活質量為前提。如果一個人的壽命越來越長,但身體機能卻沒有相應增強而僅僅停留在保持機體運行的狀態,他將如何保證自己的生活質量,如何讓自己不存在太大生活壓力,這些都是人類長壽後要面臨的問題。

  牛津大學神經學家蘇珊·格林菲爾德預測,如果壽命足夠長,那麼人在65歲時可以開始自己一生當中的第二個職業。不過,這一預期的前提是要先解決好包括阿爾茨海默氏症在內的老年痴呆症等問題,否則,長壽很可能對社會和經濟造成災難性的影響。

  研究者指出,影響人類壽命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父母壽命、智能、腦力活動、社會經濟地位、工作環境、運動性生活、心理、音樂、陽光、射線、睡眠等等。除了醫學治療、保健等之外,健康、有度的生活方式也同樣重要。


推薦閱讀:

長壽最關鍵的因素居然是這個,90%以上的人完全沒有意識到
想長壽就來多鍛煉膝關節
長壽篇--1
美人長壽盦詞集【下冊】·十鞬詞鈔 【民國·程頌萬】
命中注定長壽麵相

TAG:長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