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帝王世系考南北朝篇之南朝宋、南齊卷
南朝,公元420---589年,凡一百六十九年,歷宋、齊、梁、陳四代。
宋,公元420---479年,凡六十年,歷八帝。
420年,晉劉裕受禪稱帝,國號宋,建都於建康(今江蘇南京)。479年,為齊所代。
武帝高祖劉裕,字德輿,小字寄奴,彭城(治所在今江蘇徐州)綏輿里人。漢楚元王劉交二十一世孫,世居於此。晉司馬氏東遷,隨遷至丹徒之京口裡。祖父劉靖,在晉為東安太守。父劉翹,字顯宗,郡功曹。武帝生於晉哀帝興寧元年三月。初為冠軍孫無終司馬。隆安三年(399)十月,為前軍將軍劉牢之參府軍事。元興二年(401)元月,為彭城內史。十二月,桓玄篡位,遷於尋陽。三年二月,起兵反桓玄。十月,領青州刺史。義熙元年(405)三月,受安帝封為侍中、車騎將軍、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九月,加兗州刺史。二年三月,為督交、廣二州。十月,為豫章郡公。四年正月,入輔,為侍中、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揚州刺史、錄尚書事。七年十一月,為太傅、揚州牧。十二年正月,加領平北將軍、兗州刺史、增督南秦,凡二十二州。三月,加中外大都督。四月,加領征西將軍、司豫二州刺史。後又加領北雍州刺史。九月,加領北徐州刺史。十二月,進為相國、總百揆、揚州牧。十三年十月,進為宋王。元熙元年正月,入輔。六月受晉帝禪即位為帝,國號宋。在位三年(420---422)。年號為永初三年(420六月---422五月)。病歿時年六十歲(363---422),七月葬于丹陽建康縣蔣山初寧陵。
少帝劉義符,小字兵車,武帝長子,母張夫人。晉義熙十一年(415)為豫章郡公世子。宋台建,為宋世子。元熙元年(419)為宋太子。武帝即位,為皇太子。永初三年五月即帝位,在位二年(423---424)。年號為景平二年(423---424)。二年五月,被皇太后生母張氏廢為營陽王。六月,被徐羨之使中書舍人邢安泰所殺,年十九歲(406---424)。
文帝太祖劉義隆,小字車兒,武帝季子,母胡婕妤。晉義熙十一年(415)封彭城縣公。永初元年為宜都郡王,鎮西將軍、荊州刺史,加都督。景平二年五月,由皇太后迎立為帝,在位三十年(425---454)。年號為元嘉三十年(425---454二月)。病歿於合殿,年四十七歲(408---454),謚為景帝中宗。三月葬長寧陵。後改為文帝太祖。
武帝世祖劉駿,小字道人,文帝第三子。元嘉十二年(436)為武陵王。二十二年(446)為雍州刺史。二十八年(452)為都督、江州刺史。即帝位十一年(454---464)。年號為孝建三年(454---456),太明八年(457---464)。五月,病死,年三十五歲(430---464),葬丹陽秣陵縣岩山景寧陵。
前廢帝劉子業,小字法師,孝武帝長子。孝武即位時為皇太子。太明八年閏五月,即帝位,在位不一年(465)。年號為永光一年(465五月---七月),景和一年(八月---十一月)。病死於華光殿,年十七歲(449--465),葬丹陽秣陵縣南郊壇西。
明帝太宗劉彧,字休景,小字榮期,文帝十一子。元嘉二十五年為淮陽王。二十九年改湘東王。孝武即位,累遷鎮軍將軍、雍州刺史。即帝位八年(465---472)。年號為泰始七年(465---471),泰豫一年(473)。四月病死於景福殿,年三十四歲(439---472),葬於臨沂縣莫府山高寧陵。
後廢帝劉昱,字德融,小字慧震,明帝長子,母陳氏。泰始二年為皇太子。四月明帝死即帝位,在位五年(473---477)。年號為元徽五年(473---477七月)。遇殺,年十五歲(463---477),被太后貶為蒼梧郡王,葬丹陽秣陵縣郊壇西。
順帝劉准,字仲謨,小字知觀,明帝第三子。泰始七年(471)封安成王。廢帝即位,加揚州刺史。元徽元年,加督揚、南豫二州諸軍事。四年,進號為驃騎大將軍。廢帝被殺,即帝位,在位三年(477---479)。年號為升明三年(477七月---479),禪位於齊,宋亡。
南齊,公元479---502年,凡二十三年,歷七帝。
479年,蕭道成代宋稱帝,建都於建康(今南京)。502年為後梁所代。
高帝太祖蕭道成,字紹伯,小字斗將。其先居東海蘭陵縣(在今江蘇常州)中都鄉都里。晉元康元年(291),晉帝分東海為蘭陵,故稱蘭陵人。高祖蕭整,字公齊,事晉為淮陽令。曾祖父蕭雋,字子武,為丘令。祖父蕭樂子,字閨子,為輔國參軍,宋升明時贈為太常。父蕭承之,字嗣伯,為漢中太守,又功封龍騎將軍,後為南泰山太守,晉興縣五等男,遷右軍將軍。元嘉二十四年(448)父死,襲爵為晉興縣五等男,官居右軍將軍。宋明帝加為輔國將軍,後為驍騎將軍,西陽縣侯,遷巴陵王衛軍司馬,繼又為桂陽王征北司馬、南東海太守、行南徐州事。又為假冠軍將軍、持節、都督北討前鋒諸軍事,鎮淮陰,遷南兗州刺史,加督五州。泰始七年(471),為散騎常侍、太子左衛率。明帝薨,為右衛將軍。後廢帝五年,加侍中、司空、錄尚書事、驃騎大將軍,竟陵郡公。順帝二年,為太尉、都督十六州軍事,九月,加黃鉞,都督中外諸軍事、太傅、領揚州牧。三年,為相國,總百揆,封十郡為齊公。不久進為王。三月,受禪即帝位,改國號為齊。在位四年(479---482)。年號為建元四年(479三月---482)。薨於臨光殿,年五十歲(433----482)。四月,葬武進泰安陵。
武帝世祖蕭賾,字宣元,小字上為龍兒,高帝長子。宋元徽四年(476),累遷晉熙王鎮西長史、江夏內史、行郢州事。順帝立,為左衛將軍。順帝二年,遷江州刺史、聞喜縣侯,同年征侍中、領軍將軍,不久加京畿諸軍事。三年,加尚書僕射、中軍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進爵為公。齊國建,為齊公世子,改加侍中、南豫州刺史。後為王太子。高帝即位,為皇太子。高帝死,即位,在位十一年(483---493)。年號為永明十一年(483---493)。七月,死於延昌殿,年五十四歲(440---493)。九月,葬景安陵。
廢帝鬱林王蕭昭業,字元尚,小字法身,武帝文惠太子長子。武帝即位,為南郡王。永明十一年,太子死,位為皇太孫。七月,即帝位,在位不一年(494)。年號為隆昌一年(494正月---六月)。七月,被太后廢為鬱林王,遇殺,年二十二歲(473---494)。
廢帝海陵王蕭昭文,字季尚,文惠太子次子。永明四年,為臨汝公。鬱林王即位,為新安王。由太后立,在位不三月(494)。年號為延興一年(494七月---九月)。被太后廢為海陵王,不久死,年十五歲(480---494)。
明帝高宗蕭鸞,字景棲,小字玄度,始安貞王蕭道生之子。宋升明中,累遷淮南、宣城二郡太守,進號輔國將軍。高帝立,為西昌侯,郢州刺史。永明元年,為侍中、驍騎將軍,轉散騎常侍、左衛將軍。十年,累遷尚書左僕射、領右衛將軍。武帝死,為侍中、尚書令,後加鎮軍將軍。隆昌元年,為大將軍,不久加中書監、開府儀同三司。海陵王立,為驃騎大將軍、錄尚書事、揚州刺史、加都督。、宣城郡公,不久加黃鉞、都督中外諸軍事、太傅、領大將軍、揚州牧,宣城王。海陵王廢,入纂為高帝第三子,即帝位,在位五年(494---498)。年號為建武五年(494十月---498三月),永泰一年(498四月)。七月,死於正福殿,年四十七歲(452)。
廢帝東昏侯蕭寶卷,字智藏,明帝次子,本名明賢,明帝輔政後改。建武元年為太子。498年七月,明帝死即位,在位三年(499---501)。年號為永光三年(499---501三月)。十二月,被雍州刺史王珍國、侍中張稷等入殿刺殺,年十九歲(483---501)。
和帝蕭寶融,字智昭,明帝八子。建武元年為隨郡王。永元元年改南康王,出居西中郎將、荊州刺史,督七州軍事。三年正月為宣城王,相國、荊州牧。二月即帝位,在位二年(501---502)。年號為中興二年(501二月---502),四月,禪位於梁,被封為巴陵王。沒幾日,被梁帝派人殺死,年十五歲(488---502),葬恭安陵。南齊亡。
注;史料依據《南史》、《宋書》、《南齊書》等。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