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解密》期待經典 大眾高爾夫家族

1第一代高爾夫:1974-1983年

《鳳凰解密》 2013年12月11日,讓中國高爾夫的擁躉們期待的七代高爾夫終於在廣州正式發布了。雖然它有些姍姍來遲,在各類車展上吊足了大家的胃口,但是這一點也不影響它萬人迷式的登場。1974年,當傳統大排量大尺寸轎車深陷能源危機帶來的陰霾之中時,一款具有「顛覆性」的大眾兩廂轎車,在義大利設計師喬治亞羅的智慧和德國政府資金的支持下橫空出世。從此,這款名稱取自墨西哥暖流的掀背小車就開始了它不平凡的「一生」。

在歷經39年發展之後,高爾夫已經成功完成七代車型的演變。在這段歷史中,我們只需要列舉幾個數據就能讓你對它肅然起敬,全球累積銷量突破3000萬輛(首尾相連可繞地球三周),平均每分鐘銷售1.47台。在這些數字背後意味著什麼呢?為什麼一款兩廂的小車竟然可以如此經久不衰?這還要從神奇的喬治亞羅大師設計的第一輛高爾夫說起,我們就簡單的梳理一下這款大眾汽車引以為傲的核心產品---高爾夫。

第一代高爾夫:1974-1983年

1974年,在整個歐洲遭遇石油危機重創的背景下,大眾決定研發一款新型的小車來應對當時惡劣的大環境。不出所料,著名的設計大師喬治亞羅再次讓世人眼前一亮,這個浪漫的義大利人放棄了當時較為流行的圓滾流線的外觀,反而主打「摺紙」的概念,將這款作品打造的「方方正正」,他用極為簡潔的線條勾勒出了一款年輕時尚的掀背小車。這不但成為高爾夫驚艷亮相的最大因素,也為此後歷代高爾夫的設計打下了性格獨特的經典特徵。

就在這次上市活動的現場,七代高爾夫的總設計師依然強調,「我們認為去繁為簡才是時尚,簡潔大方的線條往往更美。」的確,從第一代高爾夫的方頭圓燈你會發現,這種簡單勾勒出的線條是如此耐人尋味,整條塑料進氣格柵內鑲嵌著兩顆圓溜溜的大燈,前進氣格柵略微高於車燈,其實簡單的背後都是精心設計的痕迹。除了俊朗的外觀,設計大師喬治亞羅對於安全的要求也極為苛刻,沿用至今的標誌性C柱,就是高爾夫家族的典型特徵,還有動感粗狂的輪拱,這些設計至今都沒有改變過。

在1974年3月正式投產的第一代高爾夫身上,大眾汽車果斷放棄了傳統的後置風冷發動機布局,大膽嘗試了採用全新前輪驅動水冷布局,輕量化承載式車身,這樣的好處的結果就是省油。但顯而易見的低油耗並沒有讓高爾夫變得拖泥帶水,相反,動如脫兔的個性使它受到了各個年齡層消費者的歡迎。高爾夫最早搭載的1.1升四缸發動機,最高車速可以達到140公里/小時,不要小看這個成績,這在當時已經是讓人眼前一亮的成績了。後來換裝了1.5升的發動機,極速則上升到了160公里/小時。

第一代高爾夫如此的成功對我們來說非常意外,對於大眾公司來說也是如此。起初大眾公司本沒有希望高爾夫取得「甲殼蟲」式的成功,但事實證明他們低估了它,高爾夫瞬間就抓住了消費者的心。它的造型不僅提供了更寬敞的空間,而且還解決了甲殼蟲線形側風下不穩的問題。高爾夫實現了更快的車速和更高的安全性。

1976年10月27日,第100萬輛高爾夫在沃爾夫斯堡下線。這是高爾夫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件事,從這個恐怖的數字我們也可以看到,高爾夫將來無窮的潛力。作為大眾汽車史上最暢銷的車型,高爾夫的誕生與甲殼蟲一樣,在世界汽車工業的發展史上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2第二代高爾夫:1983-1991年

第二代高爾夫:1983-1991年

第二代高爾夫車型於1983年8月正式上市,但當時人們首先震驚的是它的生產過程。因為從設計之初就考慮到了完全符合大型流水線自動組裝工序,所以在高爾夫的新廠房裡,自動組裝機器人第一次被應用到了汽車製造上。當觀察那些機械手臂靈活而有節奏地在生產線舞動時,一個似乎曾經只出現在科幻電影里的場景活生生的出現在了人們面前。

為滿足客戶不斷增長的需求,第二代高爾夫車型的軸距更長,行李艙更為寬敞。全新的扭力梁式後懸掛,有效的改善了路面操作和行駛狀況。第二代高爾夫擁有多款排量發動機可選,排量從1.3升到1.8升配備齊全,同時還匹配有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從市場表現來看,第二代高爾夫為大眾公司帶來了大筆的現金收入。

1984年大眾汽車推出配備1.8升8氣門112馬力發動機的第二代GTI,而到了1986年,高爾夫GTI全面換裝16氣門發動機,最大功率達到了139馬力。與此同時,它使用了四輪盤剎制動系統,這是將賽道技術全面民用化的創舉,也因此高爾夫GTI有了「小鋼炮」的美稱,成為了現代運動性能轎車的垂範。

1988年,大眾汽車將配有機械增壓的1.8升8氣門發動機裝配到高爾夫上,並命名為G60。除高爾夫16V和高爾夫GTI之外,G60成為了一個特別的型號,很快G60的發動機又升級為16氣門結構,由此將最大功率提高至209馬力,在人們的一片驚愕的表情中又一次刷新了記錄。

在第二代高爾夫平台上,大眾公司相繼投產了眾多車型。我們最為熟悉的,一汽-大眾生產的捷達就是其中之一。到1988年6月,高爾夫系列轎車的產量己經高達1000萬輛,高爾夫己經無可替代地成為大眾公司的主力車型。

3第三代高爾夫:1991-1997年

第三代高爾夫:1991-1997年

1991年8月,第三代高爾夫正式上市。第三代高爾夫車身線條一改此前稜角分明的設計,整車造型更加圓潤。大燈造型由上一代的矩形設計改為內側橢圓形的不規則樣式,黑色橫條型進氣格柵視覺效果更為修長,這種感覺來源於大燈和進氣格柵下方與車身同色的裝飾條面積被刻意放大。第三代高爾夫給了市場一個完全不同的新形象,很快便成為市場的焦點和馬路上人們目光的中心。

在第三代高爾夫的身上,前排雙安全氣囊的使用將緊湊型兩廂車的安全水平提高了一個檔次。與此同時,大眾汽車在汽油發動機方面也進行了革新。受人追捧的GTI車型在推出的前期採用了1.8升發動機,而在產品小改款時,動力總成換成了2.0升直列四缸發動機,功率調校更為強勁,150馬力的數據讓人極為難忘,從此,GTI正式拉開了「2.0」時代的序幕。

大眾汽車在1991年11月推出了採用夾角僅為15度的V型6缸發動機,並配備給第三代高爾夫車型。這款首創名為VR6的緊湊車型迅速被人青睞且揚名海內外。體積龐大的VR6發動機被安裝在了靈巧高爾夫身上,2.8升的排量將動力發揮到極致,235牛?米和174馬力的動力輸出,造就了7.6秒的百公里加速成績,這個成績讓當時的一些跑車都十分頭疼。

性能版高爾夫VR6上市後的第二年,大眾推出了第三代高爾夫家族中的當家花旦——GTI。但由於VR6太過耀眼,使得第三代GTI有些黯然失色,而且外觀與普通高爾夫無異的GTI也沒有了以往的霸氣。由於最初推出的第三代GTI與「小鋼炮」的稱謂相差甚遠,大眾在1993年1月追加了GTI 16V車型,該車搭載2.0升直列四缸16氣門發動機,最大功率150馬力,最大扭矩180牛?米,百公里加速時間8.1秒,最高時速225公里每小時。GTI 16V的推出總算是為「GTI」挽回了一些顏面,

自1991年至1997年,大眾汽車的第三代高爾夫共製造了480萬輛,再次創造了汽車歷史上的一個奇蹟。

4第四代高爾夫:1997-2003年

第四代高爾夫:1997-2003年

1997年8月,第四代高爾夫問世。與第三代車型相比較而言,第四代高爾夫在車身尺寸方面有所變化,長寬高尺寸分別增加了80毫米、50毫米以及10毫米,隨之而來的還有軸距也增加了40毫米。車身尺寸的變化直接影響了車內空間的變化,第四代高爾夫的內飾空間更為寬敞,乘用舒適性更高。

在第四代高爾夫上,大眾汽車又引用了V型5缸發動機,這種V5發動機極少出現在量產車上,因為運轉平順性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然而大眾高爾夫的V5發動機不但運轉平順,而且加入雙可變氣門正時系統以及可變進氣歧管設計,令動力輸出更為充沛、高效且平順。

第四代高爾夫GTI的推出與第三代一樣,依然顯得「綿軟無力」2.0升116馬力的自然吸氣發動機很難襯得上GTI的身份。大眾顯然明白這一點,2001年,第四代高爾夫GTI換裝了1.8升渦輪增壓發動機,179馬力的數據才讓GTI更加名副其實。隨後大眾在2001年推出了高爾夫GTI 25周年紀念版車型。全車運動套件、18英寸BBS RC鍛造輪轂、紅線真皮打孔方向盤、拉絲鋁內飾面板和RECARO運動座椅才讓大家又開始將GTI供奉起來。

2002年,大眾推出了第四代高爾夫的巔峰之作——高爾夫R32。裝備6速DSG雙離合變速箱的R32配備了換擋撥片,帶有「R」標誌的運動型真皮方向盤、真皮座椅和鋁合金踏板使高爾夫R32專屬感倍增。大眾為高爾夫R32配備了大眾4MOTION四驅系統和一台與奧迪TT相同的3.2升VR6發動機,最大功率241馬力,最大扭矩320牛?米,其百公里加速時間僅為6.4秒。由於稀少的產量和強悍的性能,使得高爾夫R32擁有極高的保值率。此外,第四代高爾夫還曾出現在眾多汽車賽事中,其中高爾夫R32的曝光度最高。

2000年9月,高爾夫全球累積產量達到了2000萬輛。到2002年6月25日,第21517415輛高爾夫下線,超過了大眾甲殼蟲的生產量,甲殼蟲用56年取得的輝煌,高爾夫僅用了29年的時間便超越了。2003年7月,一汽-大眾將第四代高爾夫引入國內市場,採用與寶來相同的PQ34平台進行投產。

5第五代高爾夫:2003-2008年

第五代高爾夫:2003-2008年

2003年9月,第五代高爾夫亮相於法蘭克福車展,新車採用大眾汽車經典的PQ35平台進行投產。新高爾夫繼承一貫的高爾夫血統,但無論在造型視覺上、科技進化上,都較前幾代車款有著更進一步的革命性開創,是高爾夫有史以來最大幅度的改款。與第四代高爾夫相比,第五代在外觀上最顯眼的變化當數前燈,採用了當時極為流行的犀利銳角設計,其時尚與動感躍然紙上。

第五代高爾夫的懸掛系統由第四代的半獨立扭力梁式改為完全獨立的4連桿式懸掛系統,這是當時眾多中高檔轎車的常用懸掛形式,極大的提升了整車操控性和舒適性。除此之外,第五代高爾夫還加大了車體尺寸,長寬高尺寸相比於第四代產品分別提升了58毫米、24毫米以及39毫米,乘用空間由此增大。從後排乘用空間來看,膝部周圍及頭部空間分別擴大了65毫米和24毫米,行李艙容量也提升至347升,大大的滿足了舒適乘用的空間需求。

大眾吸取了第三代、第四代GTI過於平庸的教訓,於2004年9月推出了第五代高爾夫GTI。當它亮相在世人面前的時候,車迷們心中的GTI終於回歸了。熏黑大燈、黑色U形大嘴、紅邊蜂窩狀進氣格柵和無數車迷心儀的戰斧輪轂,讓GTI再次成為人們熱議的焦點。2.0升渦輪增壓直噴發動機,可以爆發出200馬力和280牛?米的最大扭矩,搭配6速手動變速箱及6速DSG雙離合變速箱,其百公里加速時間6.9秒,最高時速235公里。

GTI當然不是五代高爾夫的巔峰,R32承載著一顆3.2升VR6的強勁心臟,經過調校後,它可以爆發出250馬力和320牛?米的最大扭矩,百公里加速時間僅為6秒,在電子限速下,其最高時速為250公里。高爾夫R32順理成章的坐上了第五代高爾夫王者的寶座,但好景不長,高爾夫R32很快便被一個更狠的角色奪走了其王者地位。

2007年,大眾將一款名為GTI W12-650的概念車呈現在車迷面前。這款誇張到近乎變態的「高爾夫」至今還是很多車迷電腦上的壁紙,大眾僅用了8周時間就趕製出此車,車頂採用碳纖維材質,前杠上的大嘴彷彿能吞噬一切,車門後方的進氣口和車尾雙邊四齣排氣更預示了其狂暴的性能。這台概念車搭載了一台賓利歐陸GT的6.0升W12雙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達到650馬力,最大扭矩720N?m,百公里加速時間僅僅3.7秒,雖然擁有強悍的動力,但「速成」的GTI W12-650操控性簡直是個噩夢,當然大眾並沒打算將這個「躁狂症患者」量產。

由於五代高爾夫並沒有國產,所以我們對它的印象也只是停留在進口的五代GTI,這款GTI至今還偶爾能在街上看到,而今天很多的車迷也是從五代GTI開始了解的。2007年3月26日,第2500萬輛大眾高爾夫在德國大眾沃爾夫斯堡工廠下線。

6第六代高爾夫:2008—2013年

第六代高爾夫:2008—2013年

2008年的巴黎車展上,大眾汽車將精心設計的第六代高爾夫正式發布。新車型完全展示了大眾汽車在強化家族設計風格方面的舉措,並且更加精緻,具有高品質感的設計和製造工藝讓第六代高爾夫一經推出,便獲得諸多的榮譽。

2009年,一汽-大眾將國產版的第六代高爾夫帶到了國內市場,並且亮相於同年7月的長春車展,將海外版原汁原味的引入到了國內市場。第六代高爾夫車身的所有關鍵部位都進行了全新設計,採用歐洲最新設計風格融合大眾汽車全新設計語言,集高雅、靈動、時尚的氣質於一體,簡約而強勁有力,令全新造型更加動感前衛。第六代高爾夫延續了大眾汽車的高標準主動安全配置,即最新版本的ESP車身電子穩定系統及智能輪胎壓力監測功能。配合DSG手自動一體式變速器和換擋撥片功能,為駕駛者帶來了安全、舒適、刺激的駕駛感受。

對於中國GTI車迷來說最好的消息莫過於,國產六代GTI的推出,雖然有些人認為這版GTI被「閹割」了,但其實以這個售價來說,國產GTI的性價比還是非常高的,至少它讓許多GTI車迷的夢變得真實,甚至很多人可以擁有。2.0升直噴渦輪增壓發動機、200馬力、280牛?米扭矩、6速DSG這些核心的技術並沒有縮水,雖然與上代GTI相比,國產GTI在數據上沒有什麼提高,但是它在國內的售價低了40%。

2009年大眾發布了「最強高爾夫」——高爾夫R。按照大眾以往的命名方式,這款車應該被稱作高爾夫R20,黑色鋼琴漆進氣格柵內嵌有代表性能的「R」標識,前杠上配以大尺寸進氣口,LED日間行車燈鑲嵌在兩側進氣口頂端,標誌性的雙排中出排氣讓很多高爾夫迷如痴如醉。高爾夫R摒棄了此前R32使用的3.2升VR6發動機,而是採用2.0升直列四缸渦輪增壓直噴發動機。鍛造活塞、強化連桿和活塞環、大尺寸中冷器、鑄鐵缸體、K04渦輪增壓器和第四代4MOTION四驅系統,這些使高爾夫R可以爆發出256馬力和330牛?米的最大扭矩,百公里加速時間僅為5.7秒。

相信第六代高爾夫的銷售情況大家都很了解了吧,在1年多以前還供不應求的「高6」火爆程度可見一斑。作為大眾汽車品牌最好的詮釋者,高爾夫不僅在造型上引領著每一代大眾車,更代表著大眾汽車最先進的造車理念。

7第七代高爾夫:2013年

第七代高爾夫:2013年

2013年12月10日,在海外上市已經一年之久的第七代高爾夫終於國產了。每一代高爾夫車型的成功都說明了,它們的誕生對於同級別車型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大眾集團的高層對於這代高爾夫擁有很高的期望,他們希望全新高爾夫在設計上遵循以往的理念並加以創新,對每一個細節都精益求精。

全新高爾夫外形設計總負責人表示:「我覺得需要有一條獨特的腰部線條出現了。」然而這根線條又不能過於突出,在這樣一款緊湊型大眾車上,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平衡,而一條過於突兀的線條會破壞平衡。所以取代腰線的是一根很細的線,平行筆直,從前輪到後輪。當我們第一眼見到第七代高爾夫的時候,印象最深的就是這條腰線,確實夠特別而且讓人印象深刻。

第七代高爾夫比上一代車型在車長上增加了56毫米、軸距增加了59毫米,同時更寬,更低,前輪直接向前移動了43毫米。這一切都反映出設計師有意識的賦予第七代高爾夫更加運動化的基因。全新高爾夫全系標配電子手剎、Auto Hold自動駐車系統。一鍵啟動功能第一次出現在高爾夫的身上,XDS動態電子差速鎖將穩定性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ACC主動巡航系統等多重駕駛輔助系統的應用使駕駛過程更安全、輕鬆和自如。

此前的1.4升和1.6升自然吸氣發動機不再繼續使用,入門級車型配備85馬力和105馬力的1.2TSI發動機,1.4TSI發動機則成為高爾夫7的主流動力選擇。高爾夫7並沒有沿用高爾夫6那台代號EA111的1.4TSI發動機,而是採用了全新的EA211全鋁發動機,其重量比EA111還要輕22公斤,且擁有可變氣缸技術,其最大功率140馬力,最大扭矩250牛?米。此外,大眾藍驅技術的應用幾乎涵蓋了高爾夫7所有車型。

當然評價不一定全都是好的,批評聲大多來自外觀除了腰線與六代有些雷同,炮筒式的儀錶盤與六代幾乎一樣,低配車型採用的是扭力梁非獨立後懸架等等。我們可以確定的是,這不是唯一一代在發布時收到質疑的高爾夫,但是歷史已經證明質疑聲是無法阻擋高爾夫的成功和火爆的銷售業績的。

對於第七代高爾夫的未來,我們不敢做出推斷,畢竟在這瞬息萬變的市場格局中已經沒有誰能絕對掌控,但是對於像高爾夫這樣的車型來說,哪怕只是「吃老本」也會讓競爭對手倍感壓力。全新高爾夫的到來,正是在「Simple」、「Product」、「Universal」、「Sympathy」、「Iconic」五大設計原則的指引下,向我們展示了全新一代大眾汽車的造車宗旨——Design an Icon。


推薦閱讀:

高爾夫服飾時尚的變遷
一貫中庸之道 體驗一汽-大眾新款高爾夫家族
全新高爾夫R上市引發的血案
打高爾夫與割麥子(金台隨感)
縮小版高爾夫6 實拍上海大眾新一代POLO

TAG:經典 | 家族 | 解密 | 期待 | 高爾夫 | 鳳凰 | 大眾高爾夫 | 大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