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米公開課⑨】沒有設計構思,連個雞窩也搭不好

【老米公開課⑨】沒有設計構思,連個雞窩也搭不好

文/米博華

寫文章總要討論結構。不論是鴻篇巨製,還是即興小品,都必須「有想法」。所謂「想法」,無非是遵循文章構思的一些基本原則。猶如造宮室,由廳而堂而樓,或三進或五進或七進,總歸要有一個草圖。沒有設計構思,連個雞窩也搭不好。

有人說「怎麼想的就怎麼說」或「想怎麼說就怎麼說」,據說這是大作家寫作的秘訣。這恐怕是個誤解。寫作的大家可以這麼說,因為他寫文章時已經從心所欲,遊刃有餘,提煉、剪裁,瞭然於胸,當然可以做到筆到意到。既是如此,也還是「有想法」。

構思的自覺,是由業餘到專業的必經之途,是必然到自由的質的飛躍。坦率地說,再短的文章也要構思,再小的題目也要經營,如果把帽子套在腳上,或把門開得過大,窗鑿得太小,都會很彆扭。事實上,看上去流暢、清通、圓潤的文章都是精思妙構的魔力。閱讀的舒服是文思的妙運,而文章的至境據說正是無斧鑿之痕,渾然天成。當你認為事實提供的依據恰好可以得出某種結論時,作者說出來了,那是一種滿足;當你看到同樣的事實由於不同作者的分析得出新穎的結論,那是一種意外的驚喜。言論的意義就在於釋惑解困,在雜蕪的表象中理出頭緒,指出「所以然」,因而豈可以不清晰,不清楚?

當然,實踐起來卻又因人因文而異,不可強求,也沒必要整齊劃一。規則就是怎樣使讀者看得更明白、更輕鬆、更有興味,似乎一切都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而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就要付出極大的努力。像好的烹飪師那樣,出鍋的菜肴總是那樣色香味俱全。就是那些佐料,先放什麼,後放什麼,放多少,火候如何,大有講究,做出來的東西也絕不相同。

【例文】人民日報社論

中華民族的百年盛事

——熱烈慶祝香港回歸祖國

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零點,全世界都在諦聽從東方響起的莊嚴鐘聲。它響徹環宇,向五洲四海鄭重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的時刻到來了!中華民族洗雪百年恥辱、揚眉吐氣的時刻到來了!

以中英兩國政府完成交接儀式,香港特別行政區宣布成立為標誌,圓了中華民族期盼了一個多世紀的香港回歸夢,實現了幾代人的夙願。這一天,舉世矚目,永載史冊。

香港回歸,百年盛事,普天同慶,舉國歡騰。在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國土上,熱血沸騰的中國人民,以千歌萬曲、千言萬語表達著自己歡樂、自豪、振奮的感情。

在歡慶香港回歸的時候,我們決不能忘記,為了這一天,中國人民走過的不平凡的道路:

——為了這一天,無數中華民族的英雄兒女御外侮、爭主權,前赴後繼,同殖民統治進行不屈不撓的鬥爭,充分顯示了維護民族尊嚴和國家主權不可動搖的信念,表現出崇高的愛國主義情懷。但是,由於當時的祖國積弱積貧,由於當時的政府腐敗無能,鬥爭是壯烈的,結局是悲哀的。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壯志難酬。

——為了這一天,新中國成立後,我國政府多次莊嚴申明,香港自古以來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承認英帝國主義強加給中國的三個不平等條約;對於這一歷史遺留問題,將在條件成熟的時候通過和平談判解決;未解決之前維持現狀。新中國第一代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等,十分關心香港的前途,關懷香港同胞。在新中國建立前後,毛澤東同志先後提出了「暫不收回香港」、「長期打算、充分利用」和「一九九七年平穩交接」等一系列解決香港問題的戰略決策,為保持和促進香港的繁榮穩定,為香港回歸祖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國進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的歷史時期,社會生產力蓬勃發展,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日益提高。中國作為一個最具發展活力的國家,巍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為香港的順利回歸創造了決定性條件。

——為了這一天,中國政府以統一祖國的大局為重,以保持香港繁榮穩定的大局為重,按照「一國兩制」的構想,為解決香港、澳門、台灣問題,最終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提供了一條現實可行的途徑。實踐表明,「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針,符合香港的利益,符合全民族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廣大香港同胞和全國各族人民的擁護,也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贊同。這是一個高瞻遠矚的偉大創造,是人類文明進步史上的一個創舉。

在歡慶香港回歸的時候,我們深切懷念敬愛的鄧小平同志。他作為一個偉大的革命者、愛國者和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畢生以祖國的解放、振興、統一為己任。他作為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以罕見的政治勇氣、恢宏氣度、高超智慧,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為香港順利回歸祖國起到了巨大作用。「一國兩制」構想將作為他對中華民族的偉大貢獻而功垂青史、光照中華。

在歡慶香港回歸的時候,我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沒有祖國的日益強盛,沒有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沒有新中國三代領導人的不懈努力,特別是沒有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引,就不可能有今天的香港回歸。這就是一百多年歷史寫下的莊重結論。

香港回歸,是落實「一國兩制」方針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確保香港長期繁榮和穩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是根據「一國兩制」的構想而制定的一部全國性法律,是今後香港特別行政區一切運作的法制基礎,更是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根本保證。香港回歸祖國以後,《基本法》即開始實施,從中央到地方,廣大幹部和群眾都要認真學習、嚴格遵守《基本法》。香港特區政府和廣大港人也會認真貫徹、執行《基本法》,以主人翁的責任感,肩負起「港人治港」的重任,把香港管理好、建設好。

現在,在黨的基本理論和基本路線指引下,在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們國家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民族團結,社會進步。世界將看到,中國的明天會更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在新世紀的征途上,將向著現代化的宏偉目標昂首闊步前進,中國的完全統一、中華民族的全面振興,將成為輝煌燦爛的現實。

《人民日報》[1997 .7 .1 三版]

【老米按】

這是為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而發表的人民日報社論。因事件極為重要,故起草和修改花了很大功夫。

社論約1700字,比原先起草的幾稿都短得多。考慮到這是百年一遇的重要歷史事件,要回顧百年回顧歷程,要總結豐富歷史經驗,要表達複雜感情,要傳達明確政策信息,寫5000字不為多,寫一萬字也未必長。之所以定稿時只有1700字,不僅出於寫短文的考慮,更重要的是,在文章結構上頗費思量。

經過幾次討論,大家一致認為,儘管要說的話很多,但最重要的就是,三個部分。

1,敘述新聞事件,表達欣喜感情;2,回顧艱辛歷程,概述歷史經驗;3,宣示政策和展望未來。為此,設計了11個自然段。

第一部分,四個自然段:起勢,總領全篇——宣布香港回歸大業完成——舉國歡騰——過渡段。

第二部分,五個自然段:分別用三個「為了這一天」領題,對應香港回歸的三個歷史階段:近一百年來——新中國成立歷來——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中英談判以來。遠略近詳。與此密切相關的:毛鄧等老一輩革命家歷史性貢獻——共產黨領導社會主義制度的決定性作用。

第三部分,兩個自然段。「一國兩制」構想的正確性和堅持基本法的堅定性——香港回歸與民族振興的必然聯繫。

其實,原稿也都有這些內容;但比較麻煩的是,史實,經驗,政策 情感等要素交織在一起,比較亂。結構設計上的突破,是用三個「為了這一天」,把香港回歸百年全部裝進去。因為,這既符合歷史分期,也更清楚標註出中華民族由衰而興的發展曲線。

原先這一部分用了很長文字,既涉及清政府的軟弱腐敗,又涉及近代中國無數國內紛爭和戰爭,還涉及我們與港英政府的矛盾和鬥爭,線索雜亂,頭緒紛繁,寫多了,反而沖淡主題。因此,對顯而易見的史實不再追述,對複雜政治議題不再糾纏(比如中英關係)。從政治上考慮,香港回歸已經成為事實,牽涉太多既不必也無益。

用緊接的後面兩段論述,處理好了敘述和論述的關係。

壓縮文字其實是對主題的進一步提煉和概括。其中,最重要的是,讀者應注意對自然段的劃分,絕對是提煉和概括的硬功夫。我體會,評論創作,開段,絕不可以隨意。段落劃分,是結構設計的最重要的工作。


推薦閱讀:

【今日喜劇】夏洛的反擊——一場後發制人的電影危機管理公開課
斯坦福大學公開課:編程方法學
時常便血 是痔瘡還是直腸癌?#馬醫生科普公開課1#
級部公開課之後的班級日誌
慚愧學人《三命通會》講座 第二階段 第42課時 公開課筆記

TAG:設計 | 沒有 | 構思 | 公開課 | 公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