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在金錢的匱乏 情緒 口頭禪——情緒的衍生物

文/meiya我曾經在豆瓣發了一條廣播:「大學的時候和室友一起逛超市。因為窮,為了省錢,看到便宜和打折的食品和日用品就買了很多。因為買的東西太多,兩個女孩子力氣小拎不動,超市離學校又有點遠,於是就打車回學校。原來是為了省錢,結果省的錢都不夠打車的車費。一個人做事情別忘了自己的初衷啊!」當時看完自己寫的這段話,我便意識到自己最後的總結並不準確,我的這一行為明明是:貧窮導致的認知和判斷力的下降。哈佛大學的教授穆來納森(Sendhil Mullainathan)和普林斯頓大學教授沙菲(Eldar Shafir)對稀缺資源狀況下的人的思維方式進行了研究。他們的研究表明:匱乏會導致認知和判斷力的下降,無論這種匱乏是金錢上的還是時間上的,人的思維方式會受其影響。「長期的資源稀缺培養出了「稀缺頭腦模式」,導致失去決策所需的心力。」穆來納森稱之為「帶寬」(bandwidth)。「一個窮人,為了滿足生活所需,不得不精打細算,沒有任何『帶寬』來考慮投資和發展事宜;一個過度忙碌的人,為了趕截止日期,不得不被看上去最緊急的任務拖累,而沒有『帶寬』去安排更長遠的發展。即便他們擺脫了這種稀缺狀態,也會被這種『稀缺頭腦模式』糾纏很久。」更簡單點講,就是給擁有「稀缺頭腦模式」的窮人一筆錢,或者給拖延症患者一些時間,他們也無法變得富足和高效。「最終,稀缺會俘獲我們的大腦,漸漸讓我們失去認知能力和執行控制力,變得更加愚笨和衝動。」我上大學的時候因為窮,遇上各種兼職的機會都會盲目又拚命地抓住,做家教、發傳單、咖啡館服務生、時尚雜誌推銷員、電話銷售……只要能賺到一點錢,我並不在意這些工作對我個人成長、未來職業發展有什麼幫助。說實話,我幾乎從來沒有想到過這個事情,因為「帶寬」不夠,我要為這些低薪的工作奔忙,當時還有學業上的壓力,貧窮讓我變成短視、注意狹隘、急功近利。後來,雖然我以優秀的成績畢業了,但因為缺乏在專業性的公司實習的經驗,又遇上金融危機,我的第一份工作的薪水很低。於是,我領著低工資又過了貧窮的一年。曾有幾個剛大學畢業不久的網友跟我諮詢過自己的職場問題。他們的情況大致如此:農民或者小鎮工人的子女,大學畢業後來到北上廣打拚,做著一份忙碌又薪水不高的工作,幹了幾個月就受不了,覺得工作太累,薪水太低,於是在衝動之下辭職。原本想利用辭職這段時間好好想一想自己到底適合和喜歡做什麼工作。但因為存款不多,大城市生活的壓力又大,辭職之後更加焦慮,眼看著錢快花光了,於是也沒法靜心找工作,焦慮之下隨便找了一份工作先幹起來。可是,這份新工作薪水還是不高,還是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時又陷入焦慮和痛苦之中……於是他們在不自知中陷入:「金錢的匱乏——擺脫匱乏引起的焦慮和痛苦——決策錯誤無效逃離——匱乏維持或加劇」這一循環模式,我稱為「匱乏模式。」通常我會建議他們一方面節衣縮食,繼續堅持工作下去,這是為了存錢,緩解金錢上的焦慮和不安。另一方面我會建議他們利用下班之後的時間去探索和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專業。如果他們工作不僅薪水低,還異常忙碌,周末都需要加班,我還會建議他們換一份不那麼忙的工作,以此擴展注意力的「帶寬」,利用空餘的時間學習和思考,為審視和選擇自己的行為贏得空間。當一個人對稀缺資源過分的關注和焦慮的時候,他的思維能力和判斷能力會下降,導致他做出更多錯誤的選擇,然後一不小心就走入「匱乏模式」。當一個窮人產生金錢和時間上的雙重匱乏時,如果缺乏清醒的認識,沒有做出調整,會導致他因逃離痛苦和焦慮,更快地進入「匱乏模式」的循環,最後整個人的生活將陷入混亂和毀滅。最近我在長投學堂上學習,有一課的內容叫「窮人心態」。2003年英國彩票大獎得主卡莉?羅傑斯(CallieRogers)把300萬美元獎金揮霍在瘋狂購物、吸食可卡因、交朋結友以及隆胸手術上。後來,她又開始從事女僕的工作,因為破產了。1988年賓夕法尼亞州彩票大獎得主威廉姆?巴德?珀斯特(William"Bud"Post)把超過1600萬美元獎金花在豪宅和汽車以及糟糕的生意上,後來珀斯特宣布破產,在向一位要債人開槍後又身陷囹圄,最終於2006年在潦倒中死去。這些例子並不是特例,根據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的調查顯示,最近20年來,歐美的大多數彩票頭獎得主,在中獎不到5年之內,都會因為揮霍無度等原因變得窮困潦倒。這個調查顯示,美國彩票中獎者中獎之後的破產率高達75%。為什麼有這麼多中獎者破產?有的人說他們運氣用光或者遇人不淑。我也在網上查過相關的資料,有研究者認為:「彩票玩家的收入和受教育程度均低於平均水準,他們的理財能力往往有限。另外,中獎者的頭腦中可能還會存在一種被行為經濟學家稱為心理賬戶的現象,對中獎得來的錢抱著隨意態度,不像對辛苦掙來的薪金收入那麼謹慎。」小熊老師的解釋是:那些中彩票的人的觀念停留在窮人層面,他們自身的財富已經超越他們的理念,最後決定他們人生的不是現有的財產而是觀念,他們不懂像富人一樣思考。他進一步說:這個人窮在自己的心理,給他多少錢,中多少彩票都填補不了。我個人比較認同小熊的觀點。這與穆來納森所說的「稀缺頭腦模式」其實是異曲同工的。窮人在長期生活中匱乏和緊張的狀態會形成「稀缺頭腦模式」,後來即便擺脫了這種稀缺狀態,也會被這種「稀缺頭腦模式」糾纏很久。在我們接觸到的很多成功故事和傳媒信息里展現的是:貧窮這種逆境對一個人的成長會有正面積極的影響,會激發起一個人的潛能去努力超越自己。現在五六十歲的成功企業家中有不少人從小的家境就非常貧困。松下幸之助也曾說自己成功的秘訣之一是「貧窮讓我知道只有奮鬥才能成功」。但這些只是特例,這與個人強大的內心素質和機遇有關,現實生活中更普遍的現象是,貧窮像一種慢性病毒,中了這種病毒的人連心智都會被其腐蝕掉。貧窮對人最大的傷害不是肉體上受了多少苦,也不是為了生存要付出更多艱辛的努力,而是影響一個人的心態和思維方式,那種內在心理的金錢匱乏感,會讓窮人難以擺脫貧困,就算有幸擺脫了,他們也不易自在地做富人。作家傑克·倫敦有個短篇《熱愛生命》。一個美國西部的淘金者在返回的途中被他的夥伴拋棄了,他獨自在荒原上尋找著出路。冬天逼近了,環境十分惡劣,他沒有一點食物了,而且他的腿受了重傷不停的流血。他只能靠著自己,蹣跚前行。就在他身體非常虛弱,只能匍匐在地上,一點點挪動身體的時候,遇見一匹又餓又病的狼,這匹狼舔著他的血跡尾隨著他。就這樣,兩個瀕臨死亡的生靈拖著垂死的軀殼在荒原上互相獵取對方。最終他咬死了狼,借著狼血充饑的力量,爬到海岸,被一支科學考察隊救下來。小說的這一部分內容讓我震撼,但是更讓我震撼的是他獲救之後的表現。他身體恢復健康,理智也很清楚,但是每當看到美食被人吃進肚裡,他便焦急難耐,人們每咽下一口,他的眼裡就會流露出一種深深惋惜的神情。每逢吃飯的時候,他免不了要憎恨那些人。他總是無法擺脫一種恐懼,總怕糧食維持不了多久,不停地向廚子,船艙里的服務員和船長打聽食物貯藏的情況。他像乞丐一樣向一名水手伸出手,討要硬麵包,然後儲存起那些麵包。在他的床上和褥子里,以及每一個角落裡都塞滿了硬麵包。這個故事,讓我看到,在嚴酷的生存環境下生存下來的人,不論有多少食物擺在他面前,他依然難以忘記飢餓的感覺,依然難以忘記和狼搏鬥而生存下來的情形,他依然要在豐衣足食的日子裡囤積食物。窮人往往在有錢之後也難以擺脫內在金錢的匱乏感。成為有錢人的他們感受到的匱乏感不是在現實層面的,而是在心理層面的。他們中有的人像中彩票頭獎的窮人一樣,很快將金錢揮霍掉,重新變窮。有的人通過不斷掙錢,不斷消費來填補內心的匱乏感。那些過度消費,無法節制自己購物慾的女性有部分就屬於這一類,她們並不是人們認為的那樣虛榮和貪婪,而是內在金錢的匱乏。還有的人終其一生都過分關注和追求金錢,被金錢所控制。我有個朋友的同事,他們是一對夫妻,都在比較大的國企上班,收人不錯又穩定,在上海的中環以內已經有三套房子了,對很多人來說他們已經是富人了。但是在他們心理層面上還充滿了金錢的匱乏感。兩夫妻在最熱的夏天都不開空調,經常將辦公室廁所中的捲紙帶回家,家裡的傢具都是撿別人扔掉的。兩個人每個月都節衣縮食,為了買他們下一套的房子而努力攢錢。因為對自己和他人都摳門得太厲害了,他們的行為在同事和朋友的眼中看來荒誕得近乎可笑。原來這對夫妻各自都經歷過長期的貧窮和住房的緊張。有個朋友的母親六十多歲,年輕的時候窮怕了,留下一句口頭禪:留著,以後用得著。當她從鄉下搬到兒子在城裡的大房子里住的時候,總是喜歡在外面的街上撿點破爛回家囤積著,在家裡也囤積各種各樣的垃圾袋。每次家人勸阻她,她都要說那句:留著,以後用得著。那些內在對金錢充滿匱乏感的人,他們對金錢的焦慮有時是不太現實的。心理學家張怡筠就見過一個擁有5000萬元存款還活得非常焦慮的女人。理財專家認為安全感的底線是假如你6個月沒有收入,還能保持良好的生活狀態,說明你是足夠安全的(可以按如下公式計算:存款(可用現金)+不工作得到的被動收入/月支出=安全期)。你的安全感的底線是多少個月呢?如果一個人內在充滿金錢的匱乏感,他窮在自己的心理,給他多少錢都無法讓他有富足的感覺。即便他看起來是個富人,其實本質上還是一個窮人,他們把錢看成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過度追求,受金錢的奴役,沒有享受到物質富足帶來的心之自由和平和。如果一個人內在充滿金錢的富足感,即便他現在看起來是個窮人,因為擁有「帶寬」思考未來,他能夠像富人一樣思考,能夠克己自律,克服短視和急功近利,為了長遠的未來進行規劃和發展,相信金錢一定會在不久的將來眷顧他。
推薦閱讀:

姑父的鐵鍋燉
為什麼有人說轉基因沒問題?
【T-187d】密閉空間健康管理——心理篇
如何看待韓春雨2016年10月31日宣稱:已能重複實驗結果 近期將有消息向外界公布?
為什麼人類不進化成一生下來就能獨立生活的生物?就比如小雞一樣,一出生就能自己取食。

TAG:情緒 | 生物 | 口頭禪 | 內在 | 金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