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王廷不是太極拳鼻祖
太極拳源遠流長。李亦畬整理《王宗岳太極拳譜》,1881年抄存郝和珍藏本有《太極拳小序》說「太極拳不知始自何人,其精微巧妙,王宗岳論詳且盡矣。後傳至河南陳家溝陳姓,神而明者,代不數人」。馬印書從姨丈李亦畬處抄得《太極拳譜》,為1867年之初稿,小序首句作「太極拳始自宋·張三丰」。太極拳尋蹤,是太極拳史學研究的課題。拳史研究,從屬於通史研究。經歷二十世紀百年大潮的落差,伴隨甲申三百六十年風雨,明末李自成及其將領的人物史料挖掘,為太極拳史學研究揭開新的一頁。2005年3月8日《大河報》第26版發表記者張體義撰寫考證李自成部將李岩的文章,標題:《李氏家譜》為李岩身世提出新證——明末李岩是河南博愛人?本文切入「李岩研究」良好契機,認為張三丰先師十三勢拳法,在明朝末年,啟迪著北派傳世發展。文中由千載寺太極宮武道長李博及其弟子唐村李春茂授拳,兼及蔣仆、王廷年代,以提供深入研究。
一、太極拳,道家傳之一證
(河南)博愛縣唐村《李氏家譜》為清·康熙五十五年李氏十世李元善主持編修。其中,有可資談論太極拳源流的一段文字,茲為點校,徵引如下:
李信(九世,八世李春茂四子也)「與兄仲、陳溝姑表奏庭,千載寺三聖門太極宮,拜師結義,樹志文武,雙傑成名,創藝太極養生功,十三勢、拳、劍、箭,藝名傳數省,故奏庭考舉,考官不平之,抱打,誅辭,避開封、杞城姨母家傳拳,嗣叔父春玉糧行主賬銀,造賑謠,石粟危,糧行破,入千載寺再拳。崇禎十三年,堂弟李牟牽誘入闖賊營將焉,十七年遭賊冤殺,潔妻佛緣,取二門兄仲四子元善奉祀。」
按:宮,原作「功」,抄誤。
在研究李岩的專家借調《李氏家譜》之後,李氏十八世李立炳向紛至沓來的造訪者展示《李氏家譜》原件照片和抄件資料。茲就譜序一段文字,標點徵引如下:
「八世祖諱春茂名葉蓁,中貢後人千載寺三聖門太極宮拜師博公武道,習拳渡劍,看星相,讀兵法,弘揚三教合一論,無極養生功,十三勢、拳、劍、槍藝,譽傳神功,游教傳拳於晉、魯、陝、浙、湖廣,數省赫名焉。九世公諱仲、諱信,結陳溝姑表陳公諱奏廷,三表兄弟,太極門拜師結義,樹志文武,兢功成名,創藝太極養生功,練傳無極功、十三勢、通臂功,考舉選貢,誘闖賊營,文武智傑,威振賊雄。」
譜文八世李春茂辭條也說:
「春茂,字廷璧,號葉蓁,配趙氏、辛氏,行一生四子,長李倫,次李仲,三李俊,四李信。萬曆年貢生。生於隆慶二年八月,卒於康熙五年九月。早年依父濟源讀習四書五經,後入千載寺、三聖門、太極宮拜師博公習拳,讀《孫子兵法》,練無極功、十三勢、拳、劍、槍藝、箭藝,譽傳神功,弘揚三教,論游教傳拳於晉、魯、陝、浙、湖而名焉,擅觀星相,推[步]八卦,號稱三教武師,又稱武傑進士。以教書傳拳為生焉。」
查《辭海》:李岩,本名信,河南杞縣人,明·崇禎十三年(1640)參加李自成起義軍,對義軍的發展擴大,多所建樹,晉封為制將軍。郭沫若《關於李岩》,引無名氏《檮杌近志》,肯定其歷史地位。(《甲申三百年祭·風雨六十年》116頁,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李氏家譜》的這幾段文字,透視出太極拳歷史悠久的信息,更透視出千載寺太極拳傳入陳家溝的歷史背景,大致如下:
1、李信為李族九世,在兄弟之中排行第四,曾經與二哥李仲和陳家溝小老表陳奏庭有過拜師結義儀式;先拜師,後結義。師乃李仲、李信生父李春茂。李春茂乃陳奏庭舅父。李春茂拜師千載寺太極宮老道長李博,唐村人以「博公武道」稱頌之。這位道長收徒授拳之功不可抹。太極拳源於道家,亦屬不爭之歷史事實。很顯然,唐豪謬說「太極拳之祖,予斷為陳王廷」,欺世謊言,塵埃落定!
在唐村,與李春茂同時之習武人物有李佩、李倬、李罄、李馨等,活動年代都早於李仲、李信與陳王廷。李佩大李春茂一歲;李倬年長於李仲二十五歲。《李氏家譜》說:
「李倬,庠生,生於萬曆元年,一生教拳,山西、山東,京師弟賢數千,十三勢,太極養生功,揚名武林。」
可見,十三勢拳、太極養生功,在李仲、李岩、陳王廷之前早有流傳。《李氏家譜·序》說李仲、李岩「創藝太極養生功,練傳無極功、十三勢、通臂功」,只可以理解為里巷教拳與街頭演藝時的個性發揮,並不是內家拳法的根本創立。謬說陳王廷「創拳」,顯然是武技門外漢國語閱讀能力低下,文史知識貧乏之市場炒作,也是對《李氏家譜》的曲解,更何況李仲、李岩後來又峰迴路轉地折入千載寺再拳,以提升拳學修為呢!
博公武道傳授李春茂等人武技,這位道長師事何人?仍然有賴於史料的深入發掘才能回答。千載寺太極宮傳播《十三勢拳》名目如何?唐村李立朝收藏先輩拳譜抄件,正好回答如下:
十三勢拳
攬雀尾、單鞭、提手上勢、白鵝亮翅、摟膝拗步、手揮琵琶、搬攬捶、如封似閉、抱虎歸山、攬雀尾、肘底看捶、倒輦猴、斜飛勢、提手上勢、白鵝亮翅、摟膝拗步、海底針、扇通臂、撇身捶、卸步搬攬捶、上勢攬雀尾、單鞭、雲手、高探馬、左右分腳、轉身蹬腳、進步栽捶、翻身撇身捶、反身二起腳、雙風貫耳、披身踢腳、轉身蹬腳、斜單鞭、野馬分鬃、玉女穿梭、單鞭、雲手、下勢、金雞獨立、倒輦猴、斜飛勢、提手上勢、白鵝亮翅、摟膝拗步、海底針、扇通臂、上勢攬雀尾、單鞭、雲手、高探馬、十字擺蓮、指襠捶、上勢攬雀尾、單鞭、下勢、上步七星、退步跨虎、轉腳擺蓮、彎弓射虎、上步攬雀尾,合太極。
李氏先輩抄件《十三勢拳》名目,與宋遠橋緒記《宋氏家傳太極功源流支派論》中許宣平卅七式太極功,張三丰傳張松溪、張翠山十三勢以及太一山人珍藏、文山遁叟蕭天石編輯《張三丰太極煉丹秘訣》中太極拳拳路勢名相同。
博公武道收徒授拳時,入門儀式如何?今人不得而知。清末,趙堡鎮陳清平傳任長春,任傳杜育萬,杜育萬著《太極拳正宗》一書,系1935年開封石印本流傳於民間。杜育萬在該書的《武當太極拳溯始》中說:
「余先師蔣老夫子,原籍懷慶溫縣人也。……世居小劉村,在縣之東境,距趙堡鎮數里之遙。至二十二歲學拳于山西太原府太谷縣王老夫子諱林禎。事師如父,學七年,禮貌不稍衰。師亦愛之如子。據聞王老夫子學於雲遊道人。學時即告以此拳之來歷久矣。此拳何時來乎?有歌為證,歌曰:太極之先,天地根源。老君設教,宓子真傳。玉皇大帝,正坐當筵。帝君真武,列在兩邊。三界內外,億萬神仙。傳予拳術,教成神仙。」
杜育萬說:「名曰三豐傳,然究其根,則此拳之發源,不自此始。何則據?余師所聞,雲此拳系老子所傳。惜余師等皆早仙逝,余言無處可證。雖無處可證,卻有前歌尚存,說是『宓子真傳』,即此一句,可以證明。宓子即宓喜,號曰尹文始,為老子高徒,越五世傳與張三丰。」
杜育萬又說:「世皆謂是張三丰祖師所傳,余亦特信。想當彼時,三豐祖師因世亂,隱居武當,寫曰丹士,將此拳練至神化之域,技冠當代,名著環宇,朝野之人,無不欽佩。在武術中不亞孔子;在文學內集諸聖之大成,所以斯術號為武當派。」
魯迅先生說:「中國文化之根底全在道教。」(《魯迅書信集》)杜育萬《太極拳正宗》記載的那首古傳歌詞,雖然帶有濃厚的神話色彩,其宗旨在於傳頌太極拳的淵源,並且說明此拳是道教隱仙學派護道技藝。歌詞大意透露出古老的太極拳術師承授受有履行道門儀式,包括神像張掛和拜師開拳的禮儀。雖然這種古典禮儀離開今天的教育形態已經遙遠,但是在古人是奉行不懈的。究其意義,在於堅誠信念,尊師重道。老師授拳伊始,不可能不講學派源流,《武魂》雜誌1990年連載北京白雲觀安聲遠道長公開的「原始太極拳」,分為動、靜、快、慢四部。安道長答記者問,稱譽道教內部不只是張三丰,還有眾多名師對促進太極拳的定型發展,都曾建樹過一定的貢獻。中國道教邋遢派功法研究會《原始太極拳法》有安聲遠道長之弟子啟澤散人駱巨方《拳源宗述》,是太極拳學術史研究的必備文獻。(參見中國原始太極拳法研究會非賣品內部資料)。原始太極拳更推原華夏始祖黃帝發明創造。在中華文化史,東漢後期,學術整理,始自黃帝然後入說,這是中華傳統文化悠久歷史的表述形態。太極拳溯始,推原黃帝然後入說,這是追述傳統,自尊自重的民族精神的表達方式,應無可厚非。這更加說明,太極拳是我國勞動人民幾千年來強身健體和防衛禦侮技藝的經驗總結,是中華傳統文化和武術寶庫的一項寶貴遺產。
2、元末明初,張三丰真人先後住武當山三十年,繼承了呂洞賓、陳摶、火龍先生的道功道術與武技。有邱元靖者,「與先生遇,拜為弟子,遂傳以道妙。命住五龍,結庵修鍊,以了大事。」有太和四仙者:盧秋雲、周真得、劉古泉、楊善登,皆楚人也。「四人請為弟子,遂傳以清靜守中之秘,於是命秋雲住南岩,真得住會仙館,古泉、善登住紫霄峰。四時靜煉,後皆證果。」(《張三丰全集·後列仙傳》)所謂「道妙」,所謂「清靜守中之秘」,就是「太極用功,法守中土」。
太極拳古譜《張三丰先師十三勢法說》,簡稱《張三丰太極法說》(或者徑稱《太極法說》),為楊露禪傳家之秘譜,遞經楊班侯、楊健侯至楊少侯、楊澄甫而嫡系秘傳。現行刊本為兩家著作所完整批露:一見於《楊澄甫式太極拳·楊澄甫家傳的古典手抄太極拳老拳譜影印》,即楊氏家藏本。此譜為楊露禪曾孫、楊澄甫次子楊振基 「趁出書之機」 於1992年6月20日公布。一見於《太極拳講義·附錄·太極法說》,即吳愛仁堂珍藏本。此譜為吳鑒泉次子吳公藻著作之香港再版易名《吳家太極拳》一書中所公布。楊氏家藏本和吳愛仁堂珍藏本,同為精良之手抄珍本。北京圖書館典藏抄本《太極拳宗譜·張三丰先師十三勢法說》,多出《張三丰先師本傳》,稱述張三丰先師繼承唐代仙學名人許宣平以來之太極功秘法而集成太極煉丹秘藝,宋遠橋、俞蓮舟、張松溪、張翠山等武當七子均拜於張三丰門下,是張三丰集太極拳之大成。張三丰先師十三勢拳法經過武當道人云游而傳播於道教名山和著名道觀,在道教內部世代相傳,千載寺老道長當有所耳濡目染,致以傳道、授業、解惑為己任。武當派太極拳專家尊張三丰為祖師,如同土木工程專家尊魯班為祖師,戲劇曲藝專家尊唐明皇為祖師,走方郎中尊李次口為祖師,都是歷史人文觀念和尊師重道、高尚其事、弘揚遺產、繁榮學術的重要標誌。黃宗羲、黃百家、王漁洋、曹秉仁、沈復等明末清初乃至清代中葉之文史名家稱道之,尊我齋主人《少林拳術秘訣》尊崇之,是明清時代肯定張三丰為武當派之鼻祖,早已為學術界所共識。
3、既然李仲、李信、陳奏庭等從李春茂學拳,李春茂拜師博公武道,那麼,有沒有其他人士也曾先後從師博公武道或者李春茂學呢?博公武道、李春茂、李仲等經歷亂世有無雲遊行蹤呢?回答應該是肯定的,也就是說,千載寺內外,會當另有其他人士得其真傳,以至傳遞於南明清初時期。杜育萬所聞先師王林禎學於雲遊道人,殆屬此類途徑。
4、張三丰先師十三勢軟手,在唐村李春茂只是家傳兒孫李倫、李仲、李俊、李岩、李元善等;而將金剛捶硬手和春秋刀,外傳侄子陳王廷,以為入門之學習。
然而,年青氣盛,「奏庭考舉,考官不平之,抱打,誅辭」,李仲、李信、陳王廷為躲避緝拿,只得各自遠走他鄉,以避風頭。
李仲出走開封、杞縣教書傳拳謀生,未久,加入李自成軍中。及至李岩、李牟遭受冤殺,仲解甲離闖營,李牟之子李懷功隨之,復入千載寺再拳,後同赴浙江弟俊府書社、武堂傳拳為生。康熙一十八年卒。
李信避開封、杞城姨母家傳拳,嗣叔父春玉糧行主賬銀,造賑謠,石粟危,糧行破,入千載寺再拳。崇禎十三年,堂弟李牟牽誘入闖營,成為李自成農民義軍著名將領。其太極學識,包括兵爭思想,當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太極拳法也定然會在軍旅中廣為流行。
明末,有李際遇,或寫作李積玉,率領農民義軍佔據河南登封縣玉岱山抗糧。陳王廷避難玉岱山李際遇處,是其不能繼續從舅父學習。其所習金剛捶硬手,或曰通背功,未成功器,勿名師門。時有蔣姓先輩亦在玉岱山中傳授忠義拳法,所以有李際遇部將蔣八之稱。滿清開國之後,李際遇降清,但未能免於殺戮;蔣姓先輩則匿名為仆,隱入山西;王廷遁歸故里,向縣令自首,得了個鄉兵守備任職,即鄉長下屬地主武裝頭目,也是村溝露臉角色,隨從防範流賊。適值蔣氏奔回小劉村探母之際,陳王廷察覺,暗中挾入村溝,尊為宗族武技教師,更從而問業。未久,王廷老病,陳氏子侄拳藝,端賴蔣仆傳授。
5、陳奏庭的母親原是唐村李氏七世李政德之長女。其撫養兒孫之際,於武技方面,當有所指授。相傳太極拳又稱作「大姑拳」,此一說耶?大姑者,《聊齋》李超所遇俠女之流耶?
6、李信與陳奏庭是表兄弟關係,稱奏庭為姑表而不稱表兄,顯然與「兄仲」之稱有別,證明奏庭之年齒較李信起碼要小几歲。李信生於萬曆三十四年(1606),則陳奏庭之生年大約在萬曆四十年(1612)左右。
7、無極而太極,又無極而千載,寺歷千載,寺名幾易;拳歷千載,拳圖各異。滿清開國,千載寺被清兵以藏賊為由而焚燒。清廷又多次明令禁止漢人習武與執服兵器。人物流散,拳技密傳,實時勢使然。
8、太極拳術源遠流長,隱顯傳世,代有其人。陳家溝太極拳家陳鑫深知太極拳歷史悠久,也曾意圖闡述太極拳之淵源。陳鑫根本不認為陳王廷創太極拳,例如,他在《增補陳氏太極拳圖說·自序》中追述先人拳技,卻連陳王廷的名字也未提及;而在《陳氏家乘》之中也只是說陳王廷「精太極拳」。
《陳氏家乘》說:
「陳奏庭,名王廷,明庠生,清入武庠,精太極拳。往山西訪友,見兩童子扳跌,旁有二老叟觀,公亦觀之。老者曰:「客欲扳跌乎?」曰:「然。」老人命一童子之扳跌。童子遂摟公腰,亮起,用膝膝公氣海者三將公放下,忽老幼皆不見。天亦晚,公悵然而歸。公與登封縣武舉李際遇善,登封因官逼民亂,以際遇為首,公止之。當上山時,山上亂箭如雨,不能傷公。遇一敵手,公追之,三週御寨未及。李際遇事敗,有蔣姓仆於公,即當日所追者。其人能百步趕兔,亦善拳者也。公際亂世,掃蕩群氛,不可勝記,然皆散亡,祗遺長短句一首。其詞云:嘆當年披堅執銳,掃蕩群氛,幾次顛險。蒙恩賜,罔徒然。到而今,年老殘喘,只落得《黃庭》一卷隨身伴。悶來時造拳,忙來時耕田,趁餘閒,教下些弟子兒孫,成龍成虎任方便。」
陳王廷的形象刻畫得很糟糕。從誰習《黃庭經》?從誰「精太極拳」?姑且不論。先看其體態,雖然美言「精太極拳」,可是前往山西訪友途中,神識錯亂,白日幻影,心情惆悵,半途而廢,抱病而歸,是一個腦病患者,何有精太極拳之體格風貌?次看其武藝,與幻影中的童子扳跌,表現如何?遇一敵手,追之,三周御寨未及,這表現又如何?何有精太極拳技藝之誇飾?再看其詞句,「到而今,年老殘喘,只落得《黃庭》一卷隨身伴,悶來時造拳」。年老殘喘,患得患失,心情苦悶,如此精神狀態,能否讀《黃庭經》?能否造太極拳?
隨身研讀道教典籍《黃庭經》,又研究太極拳功夫的長者,定具體格能耐,耄耋禦眾。這裡,不妨與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文史學家黃宗羲春秋筆法肯定張三丰的文句加以對照,黃宗羲《王征南墓志銘》說:
「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於搏人,人亦得而乘之,有所謂內家者,以靜制動,犯者應手即仆,故別少林為外家,蓋起於宋之張三丰。三豐為武當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得進,夜夢玄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單丁殺賊百餘。」
夜夢雖為虛境,卻有其實境之基礎。在道教,玄帝即真武大帝。武當山曾為真武養靜之處,山名武當,系由「唯真武當之」一語而得,明、清兩朝,皆尊奉真武大帝為護國神靈。顯然,夜夢授拳是生理現象,而白日幻影卻是病態體征。
陳鑫說:「太極理循環,相傳不計年。」「及拳之一藝,不知始自何時,俱未見有成書,歷唐、宋、元、明、大清。即間有書,不過圖畫已耳。」
陳鑫又說:「拳以太極名,古人必有以深明乎太極之理,而後於全體之上下左右前後,以手足旋轉運動發明太極之蘊,立其名以定成憲,義至精也,法至嚴也。」
陳鑫還說:「斯人父天母地,莫非太極陰陽之氣醞釀而生。天地固此理,三教歸一亦此理,即宇宙之萬事萬物又何莫非此理?況拳之一藝,焉能外此理而另有一理?此拳之所以以太極名也。」
這裡,陳鑫言三教歸一本太極之理,不正是張三丰《大道論》所演講的三教同此一道——太極大道的思想理論嗎?《太極法說·口授張三丰老師之言》說:「三教三乘之原,不出一太極。願後學以易理格致於身中,留於後世也可。」太極拳之藝術形態,雖說因為「性相近而習相遠」,然而,其原本不出大道淵源,當為定論。那種自外於武當,自外於道家學派的狹隘的封建宗族門閥觀念,究非太極拳家之所取。唐豪原非太極拳業內人士,受人指使而居心叵測地散布流言蜚語,卻也滑稽可笑。爾曹學識短淺,孤陋寡聞,曰證曰考,何足道哉!
二、蔣仆原來是蔣培禮之後裔
《李氏家譜》序言中有兩段話,茲為標點而徵引之。
其一曰:「始主妣王氏聚廣濟寺大槐樹蔭,徙河邑千載寺,應官府設司駐員,迎遷分辦。眾徙下山,四方不一,同足潮入千載寺、三聖門、太極宮,碩四鄰茅舍茶待。」
《李氏家譜》的這段序文透露著明·洪武鼎定之後的政府移民情節。千載寺,與洛陽白馬寺齊名。查相關史料,千載寺前身是東漢無極廟,北魏太平真君年間(公元440~450年)改名太極廟,文成帝年間復稱無極廟,東魏武定三年(545年)改名千載寺。寺東有三聖門,亦稱三聖祠,供奉伏羲、文王、孔子三位先哲。再東,有太極宮,內設老君殿、太極殿、藥王殿、八卦門和練武堂(亦名太室祠)。寺南有博鰲潭,人稱伏羲觀魚潭。潭邊有周易祠。祠旁塑伏羲、女媧雕像,四方香客遊人多所駐足,瞻仰和論易。
其二曰:「始主與河邑常楊村陳公諱卜、郝庄陳公諱厚、李窪李公諱清河、劉村蔣公諱培禮故,徙途相舍,衣食義厚,入寺廟拜聖結義。」
《李氏家譜》的這段序文,更透視出明朝末年太極拳人物的不解之緣,諸多學術研究疑點亦迎刃而解,茲簡析如下:
1、《懷慶府志》和《溫縣誌》的《吳從海傳》載:吳從海,北直隸人,崇禎末,以府判攝溫縣時,河南土寇猖獗,沿河而來,直叩溫城,從海率鄉兵守備陳王廷、千總郭忠等,親御諸河,縱火焚賊船,溺死者無數,遂遁去。忠中流矢死。據《安平縣誌》,吳從海攝溫縣時為崇禎十六年(1643年)。若此,其時陳王廷正值壯年,當年過而立。如果在滿清開國(1644年)時32歲,至康熙元年(1662年)為50歲。設陳王廷年老殘喘之時為60歲,時當康熙十一年(1672年),上溯出生之時為明·神宗萬曆四十年,即1612年,不會超過這個時限,而只會稍後。因為有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所立王廷墓碑文字 「清故庠生」為前提條件。所謂庠生,即吃氏族宗祠公糧的鄉辦小學生畢業生。如果是明末庠生,6歲入小學,則在1618年。陳小旺編著《世傳陳式太極拳》說「陳王廷約公元1600~1680年」,其定出生之年或誤,因為1600年出生至崇禎十七年(1644年)明亡,則為44歲,與「明末庠生」不合。其定卒年為1680年,此言亦多水分,值得商榷。
王廷墓碑碑文:
康熙己亥年十月初三日吉旦
清故顯考庠生陳公諱王廷字奏庭元配王、崔氏三位之墓
奉祠子汝為汝弼汝人
孫宏印元印××曾孫××同立
2、陳績甫1935年著《陳氏太極拳匯宗·自序》云:
「清康熙年間,先世奏庭公系武舉,拳尤高超,曾降服河南登封玉岱山巨寇李積玉,隻身入山,眾不能敵,一寨驚拜投焉。後在山收孝子蔣發為弟子,授以真傳,名負當時。奏庭公老,繪一肖像,以蔣侍立,用示後人,至今像存祠中。」
陳績甫說「先世奏庭公系武舉,拳尤高超」,已為上述《李氏家譜》文字「奏庭考舉,考官不平」所否定。而招安草寇李際遇被指為蔣仆王廷畫像的前奏曲,亦曾為陳家溝太極拳伊始之疑案研究,提供過下手之處。筆者曾撰著專題論文:《王宗岳年代新釋與蔣仆王廷畫像質疑》,該文說:
查閱《明史》與《流寇志》等歷史文獻,對照陳溝所出材料,得出如下史實:
①李際遇在明末崇禎十三年(1640)為河南登封土寇,是否系登封武舉,史料未載。《明史》載其在崇禎十四年攻打登封縣城,十五年攻打汜水縣城,後據洛陽一帶,十六年四月接受朝廷招安,據洛陽、寶豐、郟縣、汝州、禹州等地,十六年九月陰通李自成,十七年(1644),盤據洛陽,列寨最大。清·順治二年(1645),即南明弘光元年正月附清,引導清·豫親王多鐸騎兵渡河孟縣……欲往潼關。
②史載崇禎十六年(1643)四月,帝特下詔,招安李際遇等幾處土寇。《流寇志》卷八載:「河南巡撫秦所式、副將李成棟屯孟縣,官兵守懷慶郭家灘,沿河列炮,帝遣兵部職方司主事王某,聯絡土寨,恢復中原,宣旨招降李際遇。際遇迎詔使入山寨。」
③據《明史》,李際遇活動地區在黃河以南,不涉及黃河以北,更不涉及溫縣。崇禎七年以後,黃河以北「賊未再犯」。
(《武當》1999年第4期第34~36頁)
顯然,《匯宗·自序》既自嘲解說,又欺騙唐豪,如此而已,豈有他哉!
由上述《李氏家譜》序文,劉村蔣培禮是當時五家結義中人。這位蔣姓先輩,殆《陳氏家乘》所謂清初隱入陳溝之李際遇部將蔣氏之先祖耶?或者正因為陳卜與蔣培禮遷徙之際,有結義之舉措在前,而後的特定情勢下,陳王廷避難李際遇處,看中了蔣氏武功與拳技之精深造詣,所以在玉岱山義軍慘遭清廷鎮壓之際,存了一個幫助蔣氏隱居的善念。蔣姓僕夫隱入陳溝,以終養老母而盡孝道。未久,陳王廷亦老病,獨自呻吟:「嘆當年披堅執銳,掃蕩群氛,幾次顛險。蒙恩賜,罔徒然。到而今,年老殘喘,只落得《黃庭》一卷隨身伴。」於是以友誼延請蔣仆擔任陳氏宗族武術教師,從而協助「悶來時造拳,忙來時耕田,趁餘閒,教下些兒孫,成龍成虎任方便」。
蔣仆將玉岱山忠義拳易名砲捶指授陳氏子弟,陳家拳法為之一變,以致有陳氏二路砲捶世代相傳。後來造作陳王廷與長工蔣仆之畫像,按輩份和年齡數算,則蔣姓僕夫的輩份和年齒均晚於陳王廷,此所以畫面取陳王廷正襟危坐,而蔣仆則持刀侍立,宛若關雲長與周倉之圖影情形。
3、陳鑫於「大中華民國十七年歲次戊辰(1928年)九月初二日」特意地撰寫短文《辨拳論》,爭辯拳技源流說:
「前明有父女從雲南至山西,住汾州府汾河小王莊,將拳棒傳予王氏,河南溫東劉村蔣姓得其傳,人稱僕夫,此事容或有之。至言陳氏拳法,得於蔣氏,非也。陳氏之拳,不知仿自何人?自陳氏遷溫帶下,就有太極拳。後攻此藝者代不乏人,如明之奏庭,清之敬柏、季□,好手不可勝數;後有趙堡邢西懷,張宗禹;又後有陳清平、牛發虎皆稱名手。陳必顯不摸原由,謂學於蔣氏,大為背謬。」(和有祿:《和式太極拳譜》271頁,人民體育出版社2003年第1版)
陳鑫見爭辯不起作用,於是又感憤地寫下了一篇短文插入文修堂《拳械譜》之中,短文說:
「我陳氏陳州府陳胡公之後,自敬仲奔齊。陳溝之陳,不知由陳州遷山西,由齊國遷山西。年代延遠,宗譜失傳。今之陳溝陳氏,相傳由山西洪洞縣遷河內,由河內縣遷溫東常陽古郡,即今陳溝是也。言由洪洞,亦未有據。以陳應雲說:『以與盱眙姓陳,同到過土城村,余不記屬何縣管。土城陳氏,尚能指我始祖陳卜所自出之墓,有碑記可憑。』要之,陳氏之拳,元朝已有大名。我始祖在明初即有大名,非蔣氏所教。至陳奏庭時,前明成手,不可勝數。陳奏庭以後,成手亦不可勝數。要之,陳奏庭明時人,蔣把拾乾隆年間人,何得妄為指說:陳氏之拳,傳於蔣氏。此言大為背謬。且蔣氏實不稱與陳奏庭當老夫子,人不同時,道統之深又不如陳奏庭,何得胡言亂語,啟人疑惑?嗣後決不可言陳氏拳法傳於蔣氏。吾所明辯,雖不能與陳氏爭光,亦不至敗先人宗幸。民國十七年九月二十二日,歲貢生縣丞,行年八十歲,陳鑫,字品三,號應五,別號安愚謹志。」
按:盱眙xu yi,江蘇省縣名。
蔣把拾,當為「蔣疤是」之訛。
陳鑫所說的「前明有父女從雲南至山西,住汾州府汾河小王莊,將拳棒傳予王氏,河南溫東劉村蔣姓得其傳,人稱僕夫,此事容或有之」,事件時間跨度當在明·崇禎元年與清·康熙年間之大順時段,即1628~1676年之間。
查《中國歷史紀年表》,公元1644甲申年至1661辛丑年,當清·世祖順治1~18年,此期亦即南明·福王弘光、唐王隆武、紹武,以及桂王永曆,韓王定武相繼延續時期;自公元1662壬寅年至1676丙辰年,當清·聖祖康熙1~15年,此期尚有南明·韓王定武17~18年,時當康熙1~2年;大順耿精忠裕民1~3年,時當康熙13~15年。(《辭海》縮印本1999年版)
聯想千載寺遭遇清兵焚毀,博公武道很可能擁戴南明王朝而退守雲南,兵敗,遂父女雲遊至山西,住汾州府汾河小王莊,將拳棒傳予王氏,河南溫東劉村蔣姓僕夫得其真傳。
蔣姓僕夫與陳王廷恰逢上述跨度之時段。文修堂《拳械譜·陳鑫短文》中雖然以不可言蔣氏為陳奏庭之老夫子而訓示後輩,但是仍然沒有陳王廷造太極拳之說。陳鑫說陳氏之拳,不知仿自何人?欲蓋彌彰,原來,陳王廷的拳技老師是千載寺「博公武道」之弟子李春茂。
4、蔣氏拳法除了密傳陳溝之外,還流傳於登封少林寺和開封普濟寺,後來分別為郭永福與宋本意而得發揚。筆者曾經發表論文提及陳溝炮捶由玉岱山農民義軍首領李積玉部將蔣姓友人於義軍失敗後,匿名隱入陳溝,遂易忠義拳之名以利傳世所指授。拳名忠義,自有來歷,非同凡響。清兵入關,玉岱山義軍成為反清力量之一支;滿清開國以後,朝廷曾經多次明令禁止漢人傳習武術,忠義拳又豈能輕易公開傳授?然而,漢人反清復明之忠義舉措又豈易止息?只不過更加隱匿罷了。古人結義是奠定拳名忠義之基石;結義而有義舉,是拳術迎敵之大用場,此忠義拳名稱之所由來也!這位蔣姓先輩還曾經將忠義拳易名為通背拳秘密流傳於登封少林寺、開封普濟寺等處,乃至於經郭永福而存通背拳法傳授于山西洪洞;經宋本意而有「鬼扯攢」拳法流傳於定襄一帶。因此,陳溝炮捶與山西洪洞通背拳以及定襄「鬼扯攢」拳法,實本一源,乃河南蔣派拳系。這就不難理解炮捶與通背拳之總歌和名目歌訣竟相契合,而鬼扯攢拳家一直尊奉蔣姓先輩為祖師的原因所在了。(筆者:不遇真師莫詳猜——評唐豪武斷太極拳之祖,《中華武術》1995年第5期第11~13頁以及1995年台灣太極拳總會編印《海峽兩岸太極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89~93頁)
5、太極養生功與十三勢拳有同有異,相輔相成。
《張三丰太極法說》曰:
「懷藏八卦,腳跐五行。手步八五,其數十三,出於自然十三勢也,名之曰:八門五步。」又曰:「自己用功,一勢一式,用成之後,合之為長,滔滔不斷,周而復始,所以名長拳也。」
王宗岳《太極拳論》曰:
「十三勢者,掤攄擠按,采挒肘靠,此八卦也。進步、退步、左顧、右盼、中定,此五行也。合而言之,曰十三勢長拳者,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也。」
太極拳是我國上古仙學行氣導引和仿生體操而手戰演繹的養生禦侮技藝。太極拳技藝修鍊進程中,八門五步的用功方法,是入門功夫訓練的萬能金鑰匙。張三丰先師十三勢拳法在歷代傳播發揚的過程中,由於教師的理解發揮和學生的求速心理與用武意識不盡相同,以致拳式名目與行功火候或有差異。正因為張三丰祖師研究漢、魏、唐、宋各個歷史時期諸家太極拳功理功法,整齊劃一地集成太極功乃文乃武七十二行功架式,成為十三勢軟手定型傳播的基礎課程教學內容,所以後世武當內家嫡派真傳,其入門教學的基本內容應該說大致是統一的。楊澄甫在長期的教學與研究過程中,對這一基本認識的理解是精深的,把握是嚴謹的。其《太極拳體用全書·例言》說:
「太極拳祗有一派,無二法門。不可自眩聰明,妄加增損。前賢成法,倘有可移易之處,自元明迄今,已數百年,如有可改之處,昔人亦已先我行之矣,烏待吾輩乎?願後之學者,弗惟外之是鶩,而惟內之是求。欲進精醇,期日可待。要之,拳式細目,非取形似,必求意合。惟恐私心妄改,以誤傳誤,易失體用之真傳,以致湮沒昔賢之本意,茲照舊本校正,以垂為正范。」
楊氏太極拳保持了蔣發傳至陳長興的太極養生功夫形態。
在陳家溝,陳長興之後的太極養生功架有所變異。《陳氏家乘》說:「有本尤得驪珠。子侄之藝,皆其所成就。丰度謙沖,常若有所不及。當世精太極拳者,率出其門……陳耕耘亦師事焉。」
閱此,陳發科傳遞的陳式太極拳一路,後之學者目為新架,也就不難理解了。發科之子照奎一改「纏絲勁勢特剛強」,回溯「遲緩柔和擅勝場」的風格,深刻地影響著當今陳式太極拳的發展。
6、二十世紀末,筆者研究傳統太極拳術,在探討太極拳悠久歷史時,關於蔣仆王廷畫像問題,得到了陳家溝陳炳同志的應答。
陳炳說,蔣發「死後葬於陳家溝西北楊海窪」。(《中華武術》1995年第9期)
陳炳又說:「楊海窪,陳家溝村西北一華里,人煙稀少,荒草遍野,禽獸出沒,事故繁多,村人稱為是非之地。故蔣發死後,王廷後人將其葬於此地,以鎮邪惡。」(引文從略)
陳炳還說:「民國時期,王廷後人十七世陳正述常到楊海窪祭奠蔣發。」
據此可證三事:
①蔣氏武技為陳溝人所尊崇,尊崇之致,奉若神靈。
②蔣氏卒於王廷之後。
有趙堡太極拳著作述蔣氏出生於1633年,於1648年在廟會上身著紫花背心演拳,遇山西師,允收為徒,第二年赴山西楊城縣七里崗小王莊師門學藝八年。師年邁,讓獨生女輔導蔣氏,同學者,還有鄭州孫某。蔣氏卒於1714年。(宋蘊華:《趙堡太極拳圖說》,陝西科技出版社1991年版第141頁)
說蔣氏1648年遇山西師,有其可信性。若此,是否可以排出一個年表?其或如下:
山西師→蔣 氏→邢喜槐→張楚臣
1648165816681678
③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民國時期,陳正述祭奠蔣氏,猶存緬懷先輩與尊師重道之傳統。今日的陳家溝太極拳市場炒作人士,若能為蔣氏修建墓園,那麼,其歷史人文效應定當高出陳溝現有墓園效應之千百倍,從而更有利於武術之鄉的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
註:本文不涉及對王宗岳的考證,已撰論文:只恐相逢認不真——評唐豪的王宗岳考,見於中國河北·永年國際太極拳聯誼會《太極》1999年第1期第26~31頁;另見於台灣·中華太極館《太極學報》總第18期,1999年元月30日出刊。www.21Bowu.con亦發布。
本文根據www.21Bowu.con發布之初稿和《武當》2005年第9期第33~37頁刊文再度文檔修訂。2005-11-16
推薦閱讀:
※趙堡太極拳第四代掌門人陳敬柏乾隆年間把趙堡太極拳傳給了陳家溝陳繼夏
※太極散手
※心性到了無處不太極
※問道武當太極,名師薈萃,2016不容錯過的巔峰盛會!
※陳照奎談太極拳的發勁震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