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一.中國名君.1

1.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8月11日),氏,名,又稱趙政[1][2],後世俗稱嬴政[3]。自稱「始皇帝」,是中國戰國末期秦國君主,後經秦滅六國之戰統一中國開創秦朝,成為中國首位皇帝(不含追尊皇帝),於13歲即王位,先後剷除嫪毐與呂不韋,重用李斯、尉繚,39歲統一六國建立秦朝,50歲出巡時駕崩。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皇權專制社會中央集權體制國家的創立者,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秦朝的建立對2000年的中國帝制歷史和世界歷史產生深遠影響。

姓名 秦政
謚號 [注1]
陵墓 秦始皇陵(今西安市臨潼區下河村)
政權 秦朝
在世 前259年-前210年8月11日
在位 前247年7月6日-前210年8月11日
秦莊襄王
帝太后趙姬
年號

2.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前256年-前195年6月1日),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平民出身的皇帝,台灣民間稱為流氓天子,字[1],漢朝(西漢)開國皇帝,廟號為太祖,初稱高祖[2],謚號為高皇帝[3],所以史稱漢太祖高皇帝漢太祖漢高祖漢高帝。出身平民階級。起兵反秦時,稱沛公,秦亡後,被項羽封為漢王

姓名 劉邦
廟號 太祖(初為「高祖」)
謚號 高皇帝
陵墓 長陵
政權 西漢
在世 前256年-前195年6月1日
在位 前202年2月28日-前195年6月1日

漢太宗孝文皇帝劉恆前202年-前157年),漢高祖第四子,母薄氏,漢惠帝之庶弟。西漢第五位皇帝(前180年—前157年在位),在位23年,享年47歲。葬於灞陵(在今陝西省西安市灞橋區白鹿原東北角)。其廟號太宗,謚號孝文皇帝。也是《二十四孝》中親嘗湯藥的主角。漢孝景皇帝劉啟前188年-前141年),漢族,為漢朝第六位皇帝(前157年—前141年在位),在位16年,享年48歲,謚孝景皇帝,無廟號,前141年正月甲子崩於未央宮,二月癸酉葬於陽陵(今陝西高陵縣西南)。為漢文帝劉恆中子,母竇姬。他在位期間,主要是削諸侯封地,平定七國之亂,鞏固中央集權,勤儉治國,發展生產,他統治時期和他父親文帝統治時期合稱文景之治。漢世宗孝武皇帝劉徹前156年8月10日-前87年3月29日),漢朝的第七位皇帝。漢武帝是漢景帝劉啟子、漢文帝劉恆孫、漢太祖劉邦曾孫,其母是皇后王氏。四歲封為膠東王,七歲時冊立為太子,十六歲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在位時期,漢朝盛極,稱漢武盛世,然而史學家亦常批評他過份迷信及暴虐。

姓名 劉徹
廟號 世宗
謚號 孝武皇帝
陵墓 茂陵
政權 西漢
在世 前156年8月10日-前87年3月29日(68歲)
在位 前141年3月9日-前87年3月29日(54年)
年號

建元前140年—前135年元光前134年—前129年元朔前128年—前123年元狩前122年—前117年元鼎前117年—前111年元封前110年—前105年太初前104年—前101年天漢前100年—前97年太始前96年—前93年征和前92年—前89年

後元前88年—前87年二月

漢中宗孝宣皇帝劉詢前91年-前49年),本名劉病已,字次卿,即位後改名,西漢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9年在位)。漢武帝的曾孫,戾太子劉據的長孫,史皇孫劉進的長子,生母為王翁須。

姓名 劉詢/劉病已
廟號 中宗
謚號 孝宣皇帝
陵墓 杜陵
政權 西漢
在世 前91年—前49年
在位 前74年—前49年
年號

本始:前73年—前70年地節:前69年—前66年元康:前65年—前61年神爵:前60年—前58年五鳳:前57年—前54年甘露:前53年—前50年

黃龍:前49年

漢世祖光武皇帝劉秀前6年-57年),字文叔,中國東漢帝國的建立者,廟號為世祖,謚號為光武皇帝

劉秀是漢高帝九世孫,西漢景帝子長沙王劉發之子舂陵節侯劉買的後裔,與更始帝有同一個高祖父劉買。其父為南頓令劉欽,母樊嫻都。世代居住在南陽郡蔡陽(今湖北棗陽西南),屬地方豪族。自幼鍾情於南陽少女陰麗華,後至長安,見執金吾車騎甚盛,因嘆曰:「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1]

姓名 劉秀
廟號 世祖
謚號 光武皇帝
陵墓 原陵
政權 東漢
在世 前6年十二月-57年3月29日
在位 25年8月5日-57年3月29日
年號

建武:25年六月-56年四月

建武中元:56年四月-57年

建武中元二年(57年)二月戊戌(二月初五,公元57年3月29日),崩於雒南宮前殿,享壽63歲,在位33年。葬於原陵(今河南孟津縣鐵謝村附近),廟號世祖,謚光武皇帝漢顯宗孝明皇帝劉庄28年-75年),原名劉陽,字子麗,東漢第二位皇帝,廟號顯宗,謚號孝明皇帝。漢光武帝劉秀的第四子,母為陰麗華。

姓名 劉庄
廟號 顯宗
謚號 孝明皇帝
陵墓 顯節陵
政權 東漢
在世 28年-75年
在位 57年-75年
年號 永平:58年-75年

東漢肅宗孝章皇帝劉炟58年-88年),東漢第三位皇帝(75年—88年在位),廟號肅宗,死後謚孝章皇帝。在位13年,享年僅31歲。漢孝和皇帝劉肇79年-106年2月13日),東漢第四位皇帝(88年—106年在位),在位17年,得年27歲,他是章帝四子,母貴人梁氏,死後謚號為孝和皇帝,廟號穆宗,葬於慎陵。

姓名 劉肇
廟號 穆宗(後除廟號)
謚號 孝和皇帝
陵墓 慎陵
政權 東漢
在世 79年—106年
在位 88年—106年
年號

永元:89年-105年三月

元興:105年四月-十二月

漢烈祖昭烈皇帝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漢族,涿郡涿縣(今河北涿州)人,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他為人謙和、禮賢下士,寬以待人,志向遠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為世人稱讚,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公元221-223年在位。謚號昭烈帝,廟號烈祖,史家又稱他為先主。

姓名 劉備
廟號 烈祖
謚號 昭烈皇帝
陵墓 惠陵
政權 蜀漢
在世 161年—223年6月10日(63歲)
在位 221年四月—223年6月10日
劉弘
年號 章武:221年四月—223年四月
姓名 劉炟
廟號 肅宗
謚號 孝章皇帝
陵墓 敬陵
政權 東漢
在世 58年——88年
在位 75年——88年
年號

建初:76年-84年八月元和:84年八月-87年七月

章和:87年七月-88年

3.王莽(前45年—23年10月6日,字巨君,受漢朝的劉氏禪讓,建立了「新朝」(公9年—23年在位),後來在新朝政權結束後,漢朝恢復了其政權。歷史學家一般都認為是王莽篡漢立新朝,同時也有史學家認為他是一個有遠見而無私的社會改革者[1]

姓名 王莽
廟號
政權 新朝
在世 前45年—23年
在位 9年—23年
王曼
年號

始建國:9年-13年天鳳:14年-19年

地皇:20年-23年九月

4.(1)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國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三國時代魏國的奠基者和主要締造者,後為魏王,去世後謚號為武王[1]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為太祖武皇帝

姓名 曹操
廟號 太祖
謚號 武王/武皇帝
陵墓 高陵
政權 曹魏
在世 155年7月18日-220年3月15日(66歲)
在位 在世時未稱帝
曹嵩
年號

曹魏世祖文皇帝曹丕187年-226年6月29日),字子桓,謚文皇帝,一般稱魏文帝,三國時期曹魏的開國皇帝。曹操的嫡長子,母親是卞夫人。他繼承父親的魏王封號與丞相的大權,最終迫使東漢王朝的末代皇帝禪讓,取而代之。

除軍政以外,曹丕自幼好文學,於詩、賦、文學皆有成就,尤擅長於五言詩,與其父曹操、弟曹植,並稱「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另外,曹丕著有《典論》,當中的《論文》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有系統的文學批評專論作品。

姓名 曹丕
廟號 世祖
謚號 文皇帝
陵墓 首陽陵
政權 曹魏
在世 187年-226年(40歲)
在位 220年-226年
曹操
年號 黃初:220年十月-226年

曹魏烈祖明皇帝曹叡205年-239年1月22日[1],字元仲,是曹魏的第二位皇帝,從226年五月丁巳到239年在位,年35歲。

睿能詩文,與曹操、曹丕並稱魏之「三祖」,但文學成就遠不及操、丕。

姓名 曹叡
廟號 烈祖
謚號 明皇帝
陵墓 高平陵
政權 曹魏
在世 205年-239年(34歲)
在位 226年-239年
年號

太和:227年-233年正月青龍:233年二月-237年二月

景初:237年三月-239年

魏帝曹髦241年-260年),字彥士,三國時期曹魏第四位皇帝(254年-260年在位),曹霖之子,魏文帝曹丕孫,史稱高貴鄉公

姓名 曹髦
廟號
謚號
陵墓
政權 曹魏
在世 241年-260年(20歲)
在位 254年-260年
年號

正元:254年十月-256年五月

甘露:256年六月-260年五月

(2)孫堅155年-191年[1],字文台,吳郡富春縣(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陽縣)人。東漢末期地方軍閥,將領。史書說他「容貌不見,性闊達,好奇節」,據三國志記載是大軍事家孫武的後裔[2]

姓名 孫堅
廟號 始祖
謚號 武烈皇帝
陵墓 高陵
政權 東吳
在世 大約155年—191年(37歲)
在位
年號

孫策175年-200年),字伯符,吳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陽)人,是東漢末期的重要勢力之一。他是孫堅的長子,吳大帝孫權之兄,被朝廷封為吳侯,為東吳勢力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有「小霸王」的美譽。

吳太祖大皇帝孫權182年-252年四月廿六),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三國時代東吳的建立者。他於222年稱吳王,建立吳國;229年稱帝,建立吳,即東吳。

孫權的父親孫堅和兄長孫策,在東漢末年群雄割據中打下了江東基業。十八歲時兄長孫策遭暗殺死亡後,掌權而成為一方諸侯。

姓名 孫權
廟號 太祖
謚號 大皇帝
陵墓 蔣陵
政權 東吳
在世 182年—252年(71歲)
在位

229年—252年

實際統治:200年—252年

孫堅
年號

黃武:222年十月—229年四月黃龍:229年四月—231年嘉禾:232年—238年八月赤烏:238年八月—251年四月太元:251年五月—252年正月

神鳳:252年二月—三月

吳太宗景帝孫休235年-264年),字子烈,為孫權第六子,在父親孫權、弟孫亮後繼任為吳國第三任皇帝,在位六年。

姓名 孫休
廟號 太宗
謚號 景皇帝
陵墓 宣陵
政權 東吳
在世 235年--264年(30歲)
在位 258年--264年
年號 永安:258年十月-264年六月

(3)司馬懿(179年-251年),字仲達,河內郡溫縣孝敬里(今河南省溫縣招賢鎮)人,出身士族家庭,三國時期魏國大臣,政治家、軍事家。生平最顯著的功績是多次親率大軍成功對抗諸葛亮的北伐,以其功著,封舞陽侯;其子司馬昭稱王后,追尊為晉王;其孫司馬炎稱帝後,追尊為高祖宣皇帝,故也稱晉高祖晉宣帝

司馬姓
仲達
封爵 河津亭侯→安國鄉侯→向鄉侯
出生 漢靈帝光和二年179年東漢末河內溫縣孝敬里
逝世 魏齊王嘉平三年八月初五251年9月7日 (72歲)曹魏末洛陽
謚號 舞陽宣文侯→晉宣王→晉宣帝
墓葬 高原

司馬師208年-255年3月23日),字子元,三國時期魏國後期大臣,官至大將軍,是西晉開國君主晉武帝司馬炎的伯父,司馬懿與張春華的長子,司馬昭的兄長。司馬師沉著堅強,且有雄才大略,與夏侯玄、何晏齊名。辛亥(二十八)日(3月23日)痛死於許昌。二月,曹髦素服臨吊,謚忠武。後來司馬昭受封晉王,追尊司馬師為晉景王。司馬炎稱帝後,尊司馬師為晉景帝,陵曰峻平,廟號世宗司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是司馬懿與張春華的次子,司馬師的弟弟,西晉開國皇帝司馬炎的父親,曹魏後期著名政治家和軍事家。司馬昭繼其父兄的事業,消滅蜀漢,基本上完成了取代曹魏。其子司馬炎稱帝後,追尊為晉文帝

出生 211年東漢末河內溫縣
逝世 265年9月6日曹魏末露寢
籍貫 河內郡
職業 曹魏大臣,晉朝皇帝(追尊)
配偶 王元姬

魏元帝於264年5月2日(景元五年三月三十日)再次下詔拜司馬昭為相國,封為晉王,加九錫。265年司馬昭死後葬在崇陽陵,數月後司馬昭被謚為文王。他的兒子司馬炎代魏稱帝,國號晉,史稱西晉。西晉建立後他被追封為文帝,廟號太祖。司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字安世,河內溫縣人,為晉朝的建立者,謚號武皇帝

姓名 司馬炎
廟號 世祖
謚號 武皇帝
陵墓 峻陽陵
政權 西晉
在世 236年—290年5月16日
在位 266年2月8日—290年5月16日
司馬昭
年號

泰始:266年2月4日—274年咸寧:275年—280年四月太康:280年四月—289年

太熙:290年正月—四月

晉元帝司馬睿276年-323年1月3日),東晉的第一代皇帝。字景文,為司馬懿的曾孫、琅邪武王司馬伷之孫、琅邪恭王司馬覲之子,母為琅邪王妃夏侯光姬。

司馬睿於290年襲封琅邪王,曾經參與討伐成都王司馬穎的戰役;但是由於作戰失利,司馬睿便離開洛陽,回到封國;晉懷帝即位後,司馬睿被封為安東將軍、都督揚州諸軍事,後來在王導的建議之下前往建康,並且極力結交江東大族。311年晉懷帝被俘遇害後,晉愍帝即位,晉愍帝封司馬睿為丞相、大都督中外軍事。晉愍帝被俘後,司馬睿在晉朝貴族與江東大族的支持下於317年稱晉王,318年即帝位,為晉元帝。

但是晉元帝本身為一個流亡政權,本身並無權力,大權掌握在王導與王敦之手[1]。晉元帝聽從刁協與劉隗的言論並有意削弱琅邪王氏權力,導致王敦於322年反叛,攻入建康,並且殺害重臣戴淵、周顗等人。但是王敦無力消滅東晉,最後採取與晉元帝和睦的策略。晉元帝便在王敦之亂中因憂鬱過度而過世。

姓名 司馬睿
廟號 中宗
謚號 元皇帝
陵墓 建平陵
政權 東晉
在世 276年-323年
在位 318年-323年
司馬覲
年號

建武:317年三月-318年三月大興:318年三月-321年

永昌:322年三月-323年二月

晉明帝司馬紹299年-325年),字道畿,東晉的第二代皇帝,晉元帝司馬睿長子。母親是豫章郡君荀氏。在位不足三年,但在位期間平定了王敦之亂。

姓名 司馬紹
廟號 肅宗
謚號 明皇帝
陵墓 武平陵
政權 東晉
在世 299年-325年(26歲)
在位 322年-325年
年號 太寧:323年三月-326年正月

晉簡文帝司馬昱320年-372年9月12日),字道萬。東晉皇帝。晉元帝少子,母鄭阿春。自永和元年(345年)開始一直以會稽王輔政,掌握朝廷的決策權,但其時權臣桓溫的勢力亦一直增強。於太和六年十一月己酉日被桓溫擁立司馬昱為帝,改年號為咸安。次年七月己未日病逝。在位期間只有250日,大約8個月,期間朝政完全在桓溫控制之下。

姓名 司馬昱
廟號 太宗
謚號 簡文皇帝
陵墓 高平陵
政權 東晉
在世 320年-372年
在位 371年-372年
年號 咸安:371年十一月-372年

晉孝武帝司馬曜(362年-396年),字昌明,東晉的第九個皇帝,在位時間是372年至396年。他是晉簡文帝的第三個兒子,晉安帝和晉恭帝的父親,母李陵容。

晉孝武帝四歲時被封為會稽王,372年被立為太子,同年晉簡文帝逝,他繼位,當時才11歲。第二年立年號為寧康。一開始由太后攝政。14歲時(376年)開始親政,改年號為太元。當年他改革收稅的方法,放棄以田地多少來收稅的方法,改為王公以下每人收米三斛,在役的人不交稅。此外他在他在位期間試圖加強皇帝的權力和地位。383年前秦進攻晉,試圖滅晉,在淝水之戰中晉軍大勝。

晉孝武帝即位時期由於稅賦改革與謝安當國,被稱為東晉末年的復興;但是謝安死後司馬道子當國,以及晉孝武帝嗜酒成性,《晉書》說「醒日既少」,優柔寡斷,導致東晉政局再度陷入混亂。

晉孝武帝由於對他當時寵信的張貴人開玩笑說:「你已經快要三十歲了,按年齡應該要被廢棄了」,導致當晚張貴人一怒之下殺了他,享年36歲。死後葬於今江蘇南京的隆平陵。

姓名 司馬曜
廟號 烈宗
謚號 孝武皇帝
陵墓 隆平陵
政權 東晉
在世 362年-396年
在位 372年-396年
年號

寧康:373年-375年

太元:376年-396年


推薦閱讀:

一些剛剛解禁的老照片,中國人必看!
郎遙遠:中國婚姻的守護神下崗了嗎?
「中國詩詞大會」啟示錄:中華文明為什麼不會亡?(深度分析,推薦閱讀)
歐迪芬杯2013中國內衣設計大賽
中國內陸最有名的10大女明星座駕配對

TAG: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