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界法師: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第十一卷
凈界法師: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第十一卷
《佛說阿彌陀經》,諸位法師、諸位同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補充講表〉第十五頁,「附表五,九品往生」。
○附表五─「九品往生」
九品往生差別一覽表
前面一科信願持名,是講到凈土的因地;這一科是講到往生不退,是說明凈土的果地。凈土果地的功德,雖然前面永明大師講到念佛有十種利益,就是我們能夠信願,來憶念阿彌陀佛的名號,這樣有什麼好處呢?能夠得到二十五位大菩薩、諸天神將的保護,以及念念之間能夠滅除我們的這種罪障,能夠得到這種特別色身康健、具足威德的色身。這種情況,就好象在經典上說的:「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是則名曰香光莊嚴。」這種情況就好象說:我們一念這種業障的心,去憶念萬德洪名,蒙佛慈悲,我們也能夠得到佛陀一部分的功德。就好象我們一個人,本來沒有香氣;但是我們經常跟香接觸,哦,我們也能夠得到香的一部分氣味。說我們不斷的念佛,就使令我們念念之間能夠業障消除、福慧增長。但是這不是一種真正的凈土功德。換句話說,凈土的功德不是安立在你今生福報的受用。從本經上來觀察,凈土的功德是安立在往生不退這二個力用上。說我們念阿彌陀佛幹什麼呢?主要的不是想要在人世間得到種種的安樂,而是能夠往生到四種凈土,能夠成就三不退轉,這才是一個真正的目的。
就著往生四土這方面來說,基本上值得我們關心的是凡聖同居土,帶業往生的凡聖同居土。凡聖同居土當中,根據經典有三輩九品這種果位的差別。「三輩」我們前面講過了,這以下我們就根據《觀無量壽佛經》,把它摘錄
中中 中上 上下 上中 上上 品別
鈍根回大聲聞,即信行人。利根回大聲聞,即法行人。悲增上菩薩,但發無上道心故。智增上菩薩,解第一義故。悲智雙運菩薩根機
若一日一夜持八齋戒、沙彌戒、具足戒,威儀無缺。受持五戒、八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患。三心、勤修第三福。三業皆清凈。三心、三福、六念。略遜於前者。三心、三福並六念,具足圓滿而修。行法
阿彌陀佛,與諸眷屬來迎。言:「如汝善人,隨順三世諸佛教故,我來迎汝。」阿彌陀佛,與諸比丘來迎。「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讚歎出家得離眾苦。」化佛菩薩眾來迎,贊言:「法子!汝今清凈,發無上道心,我來迎汝。」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無量大眾,至行者前,贊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義,是故我今來迎接汝。」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無數化佛,百千聲聞,無量諸天,七寶宮殿。臨終所見接引
身坐七寶蓮華,坐已華合隨佛往生。 身坐蓮華台,拜佛即往生。坐金蓮華,坐已華合,即得往生。乘紫金台於一念頃,往生彼國。自見其身乘金剛台,如彈指頃往生彼國。華台不同往生遲疾
經七日始開。到已華開經一日一夜始開。經一夜始開。華本已開 華開時節
華開見佛,聞法歡喜,得須陀洹,經半劫已,成阿羅漢。華開見應佛,聞四諦法,即得阿羅漢道,具三明六通。七日始見應佛,三七乃了了見,聞甚深法,經三小劫,得百法明門,住歡喜地。禮佛合掌,聞甚深法,七日即得不退轉地,一小劫得無生法忍,蒙諸佛授記。見佛色身眾相具足聞一乘法。聞已即悟無生法忍,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蒙諸佛授記。生後得益
成「九品往生差一覽表」。這九品往生的差別,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上說,這九品是分成三種根性:上品的三種根性,是屬於大乘的凡夫;中品的三種根性,是修小乘的凡夫;下面的三種根性,是一個造作惡業的凡夫。善導大師說這個九品,完全是根據凡夫來安立,因為根性的不同,就有這樣的差別。好,我們看第一個「上上」品,看他的「根機」,「悲智雙運菩薩」。這個往生到上上品的人,他在因地的時候,他很難得,他能夠二空自調、大悲利他。他一方面有這種智慧,我空、法空的智慧,來調伏心中的愛取煩惱;一方面有大悲心,廣泛的利益眾生。套一句經典的話說,他能夠「猶如蓮華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他有這種二空的智慧來調伏自己,有大悲心來利益眾生。這種根機的人,他的修行方法是什麼呢?「三心、三福並六念,具足圓滿而修。」上品的三種人都具足這三種的法。我們解釋一下「三心」,在後面「注」的解釋。這個悲智雙運的菩薩在修行的時候,他在修習自利利他的時候,他具足三種心情:第一個「至誠心」,第二個「深心」,第三個「迴向發願心」。這三心,以下我們根據善導大師的解釋加以說明。
善導大師說:這個「至誠心」,它的內涵就是一種真實之心,沒有夾雜虛偽。什麼叫真實心呢?就是他在整個修學的過程當中,絕無夾雜世間名利,一心一意求生凈土、成就佛道。他不管是在佛堂中,自己拜佛、念佛,或者利益有情,他決定沒有夾雜世間的名利,一心一意要把這種功德求生凈土、成就佛道,這種叫做真實之心,也叫做至誠心。這種情況跟本經《阿彌陀經》所說的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這種願力,是相隨順的,沒有一種貪染娑婆世界安樂的這種心情。
第二個是「深心」。這個「深心」,善導大師說:「深心」就是深信之心,它是一種深信。這個信有二方面:第一個,「決定深信自身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已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說我們相信我自己是一種罪惡的凡夫,無量無邊的這一念明了心,積集了多多很多殺盜淫妄的罪業。依止這個罪業的因緣,曠劫以來在這三界當中「常沒常流轉」,業力不可思議,一次一次的得果報。在這個強大業力的系縛之下,我們自己決定沒有出離的因緣。就是我要靠我自己的力量,是沒有辦法出離三界的。這是第一種信心。其次,「決定深信阿彌陀佛有大願力,蒙佛願力,定得往生。」第二個信心是決定深信阿彌陀佛有「四十八大願」力,我們臨命終的時候,仰仗佛的願力,決定得以往生。一方面相信自己沒有能力、沒有出離的因緣,一方面相信阿彌陀佛的大誓願,決定能夠救拔我。這個時候對阿彌陀佛一心歸命、通身靠倒,這個叫做「深心」,就是完全一種真實的信心,深信之心。這個是偏重在「信」這一部分。
第三個「迴向發願心」。「迴向發願心」就是說:「願將畢生所修功德,至誠懇切迴向凈土。」願將今生所修種種福德智慧的功德,很至誠懇切的迴轉導向到凈土去;不要使令這樣的功德,流漏到三界裡面得果報。就把整個功德累積起來,把這個方向統一,迴向到凈土去。這個就是「迴向發願心」。這個是一個總結,把前面的信跟願總結起來,迴向到凈土去。善導大師他是用凈土的觀念,來解釋這三心,這就是所謂的三心。就是說悲智雙運的菩薩,不管是在修智慧、修慈悲,就具足這三種的心情。
第二個「三福」,這個是《觀經》的三福,我們也簡單的把它說明一下。這個「三福」,第一個是屬於人天的福報,人天福,就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個人世間對於父母師長的孝養恭敬,乃至修十善業,這個是人天福報。第二個「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個是屬於二乘的果報,這是偏重在持戒,三歸五戒,乃至比丘、比丘尼、菩薩戒,能夠持戒清凈,這是二乘的福報。第三個「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第三種能夠在寂靜當中,讀誦大乘經典、發無上菩提心,這種是大乘的福報。這三種福報,包括人天、二乘跟大乘的福報。這個「六念」,就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這個前面已經說過了。不過這個地方的念佛,主要的是憶念佛的功德,在六念當中,主要是念佛的功德。這種悲智雙運的菩薩,他平常的修行方法,除了「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以外,他能夠「三心、三福並六念,具足圓滿而修」,把這功德修得非常的圓滿。這前面二個是講他在生的時候,他的根機跟他的修行方法;以下二個是講他臨終的情況。他臨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無數化佛,百千聲聞,無量諸天,七寶宮殿」,一時現前。我們看《觀經》會有一種感覺,就是這個人因地更圓滿的時候,他臨命終見到的境界就更加的莊嚴。有些人臨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沒有來,就是觀世音菩薩來、或者蓮華來。因為這個悲智雙運的菩薩因地的時候,他積集萬善,「萬善為因,萬德為果」,所以他臨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與」諸大菩薩薩,乃至「百千聲聞,無量諸天」,不但是正報,連依報的「宮殿」都現前。這個時候,這個菩薩「自見其身乘金剛台,如彈指頃往生彼國。」這個上品上生,他的蓮華是「金剛台」。就像「彈指」那麼短暫的時間,「一剎那間離五濁,屈伸臂頃到蓮池」,一剎間就到極樂世界。這是講臨終的情況。那往生以後是怎麼情況呢?這下二段是講往生以後。「華本已開」。上品上生的人,蓮華根本就沒有合,就是說他看到阿彌陀佛、無量菩薩現前的時候,他就發現自己的神識已經坐在蓮華當中,華都沒有合,就直接到極樂世界的七寶池、八功德水。到了以後,他就直接從七寶池、八功德水下來,「見佛色身眾相具足、聞一乘法。聞已即悟無生法忍,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蒙諸佛授記。」離開了七寶池、八功德水,就見到佛了。看到佛陀是什麼境界呢?「眾相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放大光明,無量無邊的相好具足。見到佛陀,佛陀是不空過的,佛陀就為他說「一」佛「乘」的「法」門。「聞已即悟無生忍」,就悟到了無生法忍。這個無生法忍是初地的時候分證、八地的時候圓滿,換句話說是初地以上了。這個時候,「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種種的陀羅尼就成就了,「蒙諸佛授記」。「蒙諸佛授記」是這樣的,極樂世界只有一尊佛,就是阿彌陀佛。不但是極樂世界,十方諸佛世界也是一樣,一個世界不可能有二尊佛現前,不可能。這個「蒙諸佛授記」的意思就是說:這個往生極樂世界的這一個初地菩薩,他能夠乘神通力,「供養他方十萬億佛」,「蒙諸佛授記」。他有這種神通力,親近十方諸佛,而得到十方諸佛的授記,是這個意思。他不是在極樂世界授記,他是蒙十方諸佛授記,授記作佛。這是一個悲智雙運的凡夫菩薩,他因地的修行,乃至他臨命終的情況,到他往生的情況。
再看第二個「上」品「中」生。上品中生是「智增上菩薩,解第一義故。」這個菩薩在行菩薩道的時候,有些人偏重在慈悲,有些人偏重在智慧,就有悲增上、智增上的差別。這個「智增上」的菩薩,他偏重在智慧,偏重在個人的修止觀,他能夠了「解第一義」諦。這「解第一義」諦,簡單的說就是他能夠明白這一切法是「即空、即假、即中」,看到了中道實相。「三心、三福、六念,略遜於前者」,他三心、三福、六念的功德,比前面的上品上生稍微差一點。臨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無量大眾,至行者前,贊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義故,是故我今來迎接汝。』」本經講到我們臨命終的時候,說我們這個「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蕅益大師解釋我們一個人能夠達到臨終不顛倒,他認為主要是彌陀在我們臨終的時候現前的開導安慰。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其實阿彌陀佛在我們臨命終現前的時候,他一定會對我們開示的,他說:「法子」啊!「汝行大乘,解第一義,是故我今來迎接汝。」這一方面有讚歎、有安慰的意思,使令我們在這個時候,蒙佛的開示,能夠不顛倒。這個時候,「乘紫金台於一念頃,往生彼國」,看到的是「紫金台」。「華開」的「時節」,「經一夜始開」。這個上品中生的人到了蓮華以後,蓮華是合起來的,經過一天一夜以後就打開;打開以後,他就看到阿彌陀佛現前;看到以後,他就拜下去「禮佛合掌,聞甚深法」,聞大乘的法門,在「七」天當中就成就了「不退轉」。這個「不退轉」就是別教講的初住,初住以上的菩薩就不退轉了,位不退。「一小劫得無生法忍」,經過一小劫的時間,成就初地,這個時候他也是一樣,遍至十方國土,「蒙諸佛授記」。這是上品中生的情況。
再看上品下生。「悲增上菩薩,但發無上道心故。」悲增上的菩薩,他修行的內涵,偏重在慈悲。換句話說,他在布施、持戒的時候,偏重在事相的修行;對於理觀,觀照「真如佛性」這件事情,比較不偏重,「但發無上道心故」。他修行的內涵,「三心、勤修第三福」,偏重在「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偏重在人天福報。但是他的「三業清凈」,他的持戒也是很清凈的。臨命終的時候,「化佛、菩薩眾來迎,贊言:『法子!汝今清凈,發無上道心,我來迎汝。』」這時候佛陀也是對他讚歎說:你身口意清凈,能夠持戒念佛,而且能發無上菩提心,我來迎接你。這個時候,臨命終的人得到佛的開示以後,內心感到很安慰、感到寂靜,這個時候就「坐」在蓮華當中,「坐」了以後蓮「華」就「合」起來,一剎那間就到極樂世界的七寶池、八功德水,就蓮華化生。「經」過「一日一夜」的時間,蓮華打開。打開以後,因為他的福報功德力,特別是智慧般若波羅蜜的栽培不夠,他一開始並沒有明顯的見到佛陀現前,佛陀是現前,但是他看不到。他「七」天以後,慢慢慢慢才看到「佛」陀現前;到「三七」日才「見」得非常清楚,看到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眾相具足。這個時候,聽聞佛陀為他說大乘法,「經」過「三小劫,得百法明門,住歡喜地」,成就了「百法明門」。這個「百法明門」就是前面的陀羅尼的意思,就是總持的意思。這個三昧跟陀羅尼不同,這個三昧是會退失的。法華三昧、首楞嚴王三昧、華嚴三昧,這個大乘的三昧都是有止、有觀,這個禪定當中有智慧相應。但是這個三昧會退失掉,你禪定退失以後,三昧就退失了。但是你在三昧當中得到陀羅尼,就不會退失,生生世世不退失了,它有這個總持的力量,不退失。像智者大師,他得到旋陀羅尼,雖然後來在弘揚佛法的時候,禪定有所退失,但是他聞思的智慧特別的強。他講到一段的時候,他就引經據典,哪一部經怎麼說,他那個文詞的攝持力特彆強。所以說這個陀羅尼的菩薩,他對於法義的攝持,就永遠不會退失,跟三昧不一樣。前面的三品,都是屬於大乘根機的凡夫。
再看中品。「中」品「上」生,「利根回大聲聞,即法行人。」這個是屬於「聲聞」人,但是他臨命終之前聽聞大乘佛法,已經「回」小向「大」了,他是「法行人」。法行人是屬於智增上的,智增上的聲聞。他的行法是「受持五戒、八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患」,偏重在持戒,身口意當中,沒有種種的過患。看這個意思,這個人持戒持很清凈,「無眾過患」。臨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與諸比丘來迎。『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讚歎出家得離眾苦。』」這個時候「阿彌陀佛」跟「諸比丘來迎」。前面的上品,這個大乘根性的菩薩臨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及蓮池海會的諸大菩薩現前;但是這個地方,因為他是小乘根機,所以不見到菩薩,而見到比丘來迎接。佛陀為他說「苦、空、無常、無我」四諦法門,「讚歎出家」的功德,能夠「離苦」得樂。他聽了以後,特別的契機,內心感到安慰、感到不顛倒。這個時候「身坐蓮華台,拜佛即往生。」他就發現自己坐在蓮華台上,感激佛陀的慈悲接引,他就拜下去,一拜下去以後,一下子就到極樂世界。一「到」的時候,「華」就「開」了,一下子華就開了。看這個「華開」,我看《觀經》的內涵,就跟你一個人罪障的厚薄有關、跟你的罪障厚薄有關係。這個罪障厚的人,他的蓮華會開得慢一點;罪障薄一點的人,蓮華會開得快一點。不過蓮華開了以後,見到佛陀是說大乘法、小乘法,那是根機的差別。我們看佛陀為他說什麼法:「華開見應佛,聞四諦法,即得阿羅漢道,具三明六通。」蓮華開的時候,他看到的是應化身佛,佛陀為他說「四」聖「諦」的法門,告訴他:應該要知苦、斷集、慕滅、修道──四諦法門。聽聞以後,成就「阿羅漢道,具三明、六通」、八解脫。所以本經上說:「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
這個事情是這樣子的:事實上極樂世界攝受的根機,它沒有攝受三乘根機。我們看《法華經》,十方諸佛的國土,有很多的國土都講三乘法,以一佛乘分別說三,攝受三乘根性的人。乃至釋迦牟尼佛在我們娑婆世界應化,他的弟子也有三乘根性的人,有大乘的文殊、普賢菩薩,小乘有舍利弗、目犍連尊者,有三乘根性。但是事實上,極樂世界是「大乘善根界,等無譏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二乘種不生」,這個時候為什麼會有阿羅漢呢?因為中品的人是一個小乘的凡夫,他生生世世所串習的小乘善根特別的強。雖然臨命終之前遇到了大乘的善知識開導,回小向大;但是他小乘的等流習性勢力太強,所以佛陀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以「一佛乘分別說三」,為他說小乘法,先證得小乘果。但是因為他已經發了菩提心,事實上也可以說是大乘的菩薩,是這個意思。
看中品中生,「鈍根回大聲聞,即信行人」。前面的聲聞人是偏重在智慧,以智慧來修行;這以下是偏重在信心,「信行人」。「若一日一夜持八齋戒、沙彌戒、具足戒,威儀無缺。」他持戒的功德就比較少分了,或者「一日一夜」,時間也比較少。臨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與諸眷屬來迎。言:『如汝善人,隨順三世諸佛教故,我來迎汝。』」阿彌陀佛跟諸位眷屬,看這個眷屬對照前的意思來看,應該是比丘眾現前。佛陀就讚歎說:你是一個世間上的「善人」,而且你能夠「隨順諸佛」的「教」誨,這個地方偏重在持戒,你能夠好好的持戒,威儀無缺,「我來迎」接汝去。這個時候,這個人「身坐七寶蓮華,坐已華合隨佛往生。經」過「七日」,這個時候華「開」。「華開見佛,聞法歡喜,得須陀洹,經半劫已,成阿羅漢。」華開見佛的時候,佛陀為他說四諦法門,證得初果,再經過半劫在極樂世界修行,才成就阿羅漢果,有這樣的差別。
再看「中」品「下」生。中品下生他的根機,是「一般修人天善法行者,有出離心」。這個人做了一些世間的慈善事業,但是他厭惡生死,他那種小乘的根機,「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有出離心。那他的行法,「
註:一、三心─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
二、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
三、下輩三品,雖造眾惡,但有大乘善根及正信,不誹謗正法。
──糅合《觀無量壽佛經》──下下 下中 下上 中下 品別
造上品十惡者(五逆、十惡、具諸不善)。造中品十惡者(毀犯五戒、八戒、具足戒。)造下品十惡,不謗大乘。具正信者。一般修人天善法行者,有出離心。根機
命終遇知識為說妙法,令稱佛號,具足十念。命終地獄猛火一時俱至,遇知識開示彌陀威德。臨終幸遇知識為說大乘經題,稱「南無阿彌陀佛」,信願往生。孝養父母,行世仁慈,臨終遇善知識說「極樂」、「本願」行法
見金色蓮華如大日輪,住其人前。化地獄猛火,為清涼風,吹諸天華,華上皆有化佛菩薩,迎接此人。見三聖化佛來迎。「善男子!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此中亦應有化佛接引等事,惟經文略而未言耳。臨終所見接引
於一念頃,往生七寶池蓮華內。於一念頃,往生七寶池蓮華內。乘寶蓮華,隨佛往生。聞法歡喜即生華台不同往生遲疾
經十二劫始開。經六劫始開。經七七日始開。經七日始開。華開時節
華開見觀音、勢至,為說諸法實相,除滅罪法,聞已歡喜,即發菩提之心。華開見觀音、勢至菩薩,安慰彼人,為說大乘甚深經典,聞已即發無上道心。華開見觀音、勢至菩薩說甚深十二部經,聞已信解,發無上道心,經十小劫,得入初地。華開見觀音及勢至菩薩,聞法歡喜得須陀洹,經一小劫成阿羅漢。生後得益
孝養父母,行世仁慈,臨終遇善知識說『極樂』、『本願』。」平常孝養父母、行世仁慈,到了臨命終的時候,看這個意思:到了臨命終的時候,他才遇到大乘的善知識,說「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說彌陀的「本願」功德。臨命終的時候,「此中亦應有化佛接引等事,惟經文略而未言耳。」按照彌陀本願的說法,我們到極樂世界不是我們自己去的,我們自己沒有辦法去的,一定要阿彌陀佛來接引我們,我們才能去,我們沒有辦法突破三界的業力。這三界的業力,一定要業盡情空才能夠出去。所以我們今天要離開三界,一剎那間離五濁。憑什麼能夠一剎那間離五濁呢?憑的就是彌陀本願的攝持。所以說,從義理上來判斷,「應」該也是「有佛」來「接引」,只是「經文略而未言耳」。因為佛陀不來接引,誰都不能出去的。所以從這個義理上來看,應該是「略而未言耳」,是這樣子的。這個時候,「聞法歡喜即生」,「經」過「七日」,這個時候蓮華打「開」。蓮「華」打「開」的時候,見到「觀音及勢至菩薩,聞法歡喜得須陀洹,經一小劫成阿羅漢。」他也是聽小乘法,先得小乘的初果,經過一小劫成就阿羅漢果。這個中品的三種人,都是屬於小乘根性的凡夫。
看這個下品,下品是一個造惡的凡夫。看這個「下」品「上」生,「造下品十惡,不謗大乘,具正信者。」這個人不要說是學佛,連一般的世間善業都沒有修習的,這個人是造惡業的,「下品十惡」。但是他的一個特色,他「不謗大乘」。這個不謗大乘通於下面二個:下中、下下,都是不謗大乘。對於佛法、對於業果是有一點信心。這個人什麼時候開始遇到凈土法門呢?到了「臨」命「終」的時候,「幸遇知識為說大乘經題,稱『南無阿彌陀佛』,信願往生。」為他說大乘的經題,或者講一些大乘的要義,要他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個時候信願往生。這個時候,「見三聖化佛來迎。『善男子!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這個時候,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菩薩現前。我們知道一個人造業了以後,這個造業的眾生臨命終會恐怖的、會不安的。我們平常可能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到臨命終的時候,「
看「下中」品,「造中品十惡者(毀犯五戒、八戒、具足戒。)」這個人是造中品的十惡,造這個惡業的時候,心力也特別的強,比前面的造惡強,特別的堅固。造了什麼罪呢?犯了「五戒、八戒」,乃至破了比丘、比丘尼戒。這個造罪的凡夫,臨命終的時候,那就有問題出現了。臨「命終」時,「地獄猛火一時俱至,遇知識開示彌陀威德。」這個造了罪業的人,臨命終的時候,這個罪業、煩惱火,一開始是煩惱的火,就轉成罪業火,轉成果報火,「地獄」的「火」就現前了。當這個地獄火現前的時候,還沒有投胎之前,善「知識」趕快為他開示,請他懺悔,說「彌陀」本願的「威德」,這個時候念阿彌陀佛。這個經典上說:「具足十念」,念了十聲,這個時候這個念佛的威德力,「化地獄猛火,為清涼風,吹諸天華,華上皆有化佛菩薩,迎接此人。」就在這十句的信、願、持名的佛號當中,念念之間,就把「地獄」的「猛火」轉成「清涼風」。這個風又能夠「吹」很多很多的「天華」,天上的妙華。那每一株「華」當中,「有化佛菩薩」現前,「迎接此人」。在這一念之間,「往生七寶池蓮華內。經六劫始開。」這個人罪業重了,罪業比前面重了。「華開見觀音、勢至菩薩,安慰彼人,為說大乘甚深經典,聞已即發無上道心。」也是「觀音、勢至菩薩」現前「安慰」,「為」他「說大乘經典」,聽了以後「即發無上」菩提「心」。不過這個地方的發菩提心,他不是始發,是重發,因為三輩往生都要發菩提心,這個人肯定是大乘善根的。我們今天如果經常去參加助念,你會發覺,一個臨命終的人,你跟他講什麼,他不容易改變,凡夫的這個我執、我見,不是三言二語就能夠改變的。不要說臨命終的人,你看平常這個人,要是佛法的善根薄,你跟他開示佛法,他也不見得能夠接受。但是臨命終的人,在地獄猛火現前的時候,在這麼短暫緊急的情況,居然遇到彌陀的本願,馬上能夠接受、馬上能夠念阿彌陀佛,所以這個人的大乘善根是很強的、大乘的善根是很強的。所以說,它這個地方所說的發無上道心,肯定不是剛開始發的,是重發的,再一次的熏習。
看「下下」品,「造上品十惡者(五逆、十惡、具諸不善)」。這個人的罪業特別的重,他造罪的時候,心也特別的猛利,不但造「十惡」,還造「五逆」,殺父、殺母、殺聖人、破和合僧,「具諸不善」,所有的惡業都干盡了。臨「命終」的時候,「遇」到善「知識為說妙法,令稱佛號,具足十念。」為講大乘妙法,使令他稱念佛名。這個時候你念什麼佛、念什麼聖號、念什麼咒都來不及了,趕快念阿彌陀佛,具足十念。這個時候「見金色蓮華如大日輪,住其人前。」看到這個金蓮華華就像太陽一樣,就現在這個人前面。「於一念頃,往生七寶池蓮華內。經十二劫始開。華開見觀音、勢至,為說諸法實相,除滅罪法,聞已歡喜,即發菩提之心。」見到「觀音、勢至」菩薩的時候,「為說」明「諸法實相」,大乘的諸法實相,這個諸法實相就是萬法唯是一心,這「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講到業性本空,除滅他的罪法,那聽到以後歡喜就發菩提心。
這個地方「除滅罪法」,值得我們注意。過去我們台灣有一些居士,他提出說:這個凈土法門,帶業往生是沒有根據的,經典上沒有說帶業往生。換句話說,極樂世界這種清凈的功德,你要消業才能往生。這時候有很多的法師、居士,寫了很多的文章來回應。這個當中,主要的根據就在這段經文。因為一位凈土的法師就提出來說:這個下品下生的經文當中,明白的講到這個往生的人,到了極樂世界以後,經過十二小劫蓮華開,開了以後觀音、勢至為說諸法實相,除滅罪法。如果他不是帶業往生,為什麼要除滅罪法呢?既然除滅罪法,表示他內心當中有罪,要不然幹嘛除滅罪法!佛法都是應病與葯,有病才能夠對治的。所以從這個地方,可以證明這個往生的人,他是帶業的,而且還帶罪業的,帶罪業往生的。所以這個除滅罪法,就是一個明顯的證明。這個是講到下品的造惡凡夫。
這個地方有一個問題。在《無量壽經》當中,彌陀的第十八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在《無量壽經》當中的往生,是遮止五逆往生的,五逆是不能蒙佛攝受的,不能蒙十八願攝受。但是在下品下生當中,居然有五逆的情況出現!我們看下品下生,在經文當中,他造「造上品十惡」,而且「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它也攝受五逆。這二部經典就有不同的地方。善導大師就提出說明,他說:這個《觀經》的五逆,是已經懺悔的;前面《無量壽經》所說五逆不能往生,是約沒有懺悔的,如果你五逆當中沒有懺悔,正是遮止你往生。《觀經》裡面的五逆是說:他臨命終已經懺悔。善導大師說:懺悔則清凈,懺悔則安樂。既然是懺悔了,那我們就不能說他有五逆的罪業,因為他已經懺悔,這個時候他的業就轉了。所以這個意思就是說,因為約著懺悔、不懺悔來看這個情況。
最後一點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說五逆的懺悔是可以攝受的,但是毀謗大乘、毀謗正法這就不能接受了。因為毀謗大乘,這個人是不會懺悔的,這個人邪知邪見、謗無因果,說大乘非佛說,這個人肯定不會相信因果,不會相信凈土。所以說,這個五逆的罪業,在《觀經》當中還能夠攝受,約懺悔的力量能夠攝受。但是毀謗正法,不管《無量壽經》、不管《觀經》,都是遮止的,這個人肯定是不能往生的。你一個人有一點罪業,因為懺悔的力量、因為彌陀本願的攝持,還可以往生。你一個人邪知邪見,那彌陀本願所不攝持了,在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的。
這是講到三輩九品,這一段剛好是講到《講義》第十二頁,「若執持名號,未斷見思,隨其或散或定,於同居土分三輩九品。」這是講到凡聖同居土的一種果位差別。我們把《無量壽經》的三輩,跟《觀經》的九品,把它融通起來觀察,可以得到一個結論:我們往生極樂世界以後,這個品位的高低,跟二個內涵有關係:第一個是你的根性,你是大乘根性、二乘根性、人天根性,這跟你的根性有關係,這決定你的品位;第二個跟你所積集的功德有關係,跟你的福德智慧資糧有關係。跟你的根性有關係、跟你功德的厚薄有關係。不過往生與否,在信願之有無,你要成就往生,還是要靠信、願、持名。好,我們先講到這裡,休息十分鐘。
推薦閱讀:
※8.凈界法師講楞嚴經
※【兩天一課】凈空法師:【根熟眾生】善根、福德、因緣成熟
※十番顯見3(顯見不滅)編號029a《楞嚴經》凈空老法師主
※宏圓法師:一切境界心中無住
※生西法師入行論講記第七課
TAG: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