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孝道論文

建構當代孝文化,助推和諧社會建設razx-zengxiaofu幾十年的教師生涯,耳聞目睹了許多發生在身邊的與「孝道」相關的事例,感覺到「孝道」在淡化。早想就此問題向社會呼籲,希望大家關注這個問題,希望大家為共同構建當代「孝文化」添薪加油。但又覺得「孝文化」是一個很沉重的話題,它容易觸及人性中敏感的「神經」。因為它承載太多,是一個太大的課題。曾國藩說:「讀盡天下書,無非一孝字。」可見,「孝經」是一本多麼難念的經。一、追根溯源——走近「孝文化」孝文化,指涵蓋古今一切有關孝的思想理論、法律、制度、行為規範、民風民俗以及各類文藝成果在內的社會現象和客觀存在。《辭海》注釋:「善事父母曰孝」,「善待祖先曰孝」。這是孝文化最直接的含義。「孝文化」的核心和基礎內容是「善事父母」,主要包括贍養、順從和悅親等內容。贍養,即從物質上奉養和悉心照料;順從,指尊敬父母和不違背父母意志,使自己成為父母意志的執行者和體現者;悅親,則是指體貼和關心父母,在精神上使父母感到愉悅。在現實生活中,「孝道是一套子女以父母為主要對象之社會態度和社會行為的組合。」(楊國樞·《中國人之孝道觀的概念分析》)在我國,孝的思想源於父系社會。「孝」字最早見於殷商甲骨文,距今已有4000多年。被尊為儒家經典之一的《孝經》,成書於2000多年以前。《孝經》說,孝是「德之本也,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教民親愛,莫善於孝」。「孝」作為儒家倫理和中華文化的原生性核心概念和首要德性,一直延衍至今。漢字教育的「教」字,就由「孝」和「文」組成。《孝經》和《二十四孝》是孝文化最重要的著作,前者為理論闡述,後者是實踐例證。二、理直氣壯——談論「孝文化」中華「孝文化」源遠流長,可以說是傳統文化的瑰寶。雖然其中有消極、落後的東西,但我以為只要辯證對待,它還是很珍貴的。它的最大價值就在於滋養了親情,讓人感到苦有所值、生有所樂;增強了家庭、族群的凝聚力。孝文化里的奉養、悅親、尊親若能推而廣之,及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豈不美哉!然而,在我國漫漫的歷史長河中,特別是在「親不親,階級分」的年代,因受政治思潮影響,談「孝」總讓人把「封建」、「愚孝」聯繫起來,使人避之唯恐不及,回首思量,這實在是對人性的扭曲。星轉斗移,黨和國家早已讓「鬥爭哲學」靠邊,而把「和諧哲學」作為治世之理念推到前台,引領全國各族人民共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正是遵循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按規律辦事的體現。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沒有和諧的家庭,哪來和諧社會?崇尚「孝道」是培育和諧家庭的強力劑。它不論是哪個時代,什麼樣的政治體制,都是符合人性要求的。因此,建設、弘揚「孝文化」是和諧社會建設的助推劑。新版高中政治教材《文化與生活》、《生活與哲學》,都有引入「孝文化」內容——談論「孝文化」已登上大雅之堂。但我以為教材這方面的內容還過於簡單、過於理性化,只是輕描淡寫帶過,也沒有作為一個重要的知識點列入考試要求似有「猶抱琵琶半遮面」之嫌;我以為「孝文化」內涵豐富,很有潛力,很有價值應作一個重點來要求。因為,「孝道」雖然需要理性的指導,但更是人們情感的表達,是人的一種真正需要。最近,我看過美國總統奧巴馬的著作——《無畏的希望》。作品中,他經常談到妻子、女兒及其他親人,甚至是描寫在國會十分繁忙工作的章節中也是如此。我覺得這是作為人的真實思想——親情總是這樣令人牽掛。相比之下,在我國,如果在這麼「莊嚴」的場合,談家人怎麼樣,反而讓人覺得不合適。鄧小平同志曾經以「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為主題,創立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指導我國取得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江澤民同志曾仿照這一思維模式,提出「在實行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是一個重大現實問題,直接關係到我們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的觀點;我想再依照一下這個模式,提請人們思考:「在現實的條件下,人們最需要的是什麼?怎樣才能滿足這一需要。」因此,我感覺到談論構建當代「孝文化」的時機已經到來,創建當代「孝文化」的重要課題已經凸顯在我們的面前。三、推陳出新——建設「孝文化」構建當代「孝文化」,是加強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需要。建設和諧社會,必須大力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孝」,是一切德行之根本,是中國人最基礎的道德。「孝」是親情之愛,是生生不息的愛心,是形成個體品德之根源。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父母都不愛,而要他愛社會、愛國家都是難以想像的。由於經歷現代多次政治運動的衝擊,「孝道」淡化的趨勢需要引起大家共同關注。我們可以通過下面的調查資料對當前孝道狀況有個初步了解,以提高對構建當代「孝文化」建設必要性的認識。資料一: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人大代表、雞西市佳和礦產資源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翟玉和,自費出資10萬元,組織三個調查組,普查全國農村孝道現狀。普查組從2005年11月初至12月底,歷時50天,踏訪全國31個省46縣72村,行程5萬多公里,走訪了萬餘名農村老人,調查組采寫了大量翔實的調查手記,展示了我國部分地區農村老人的生存現狀。通過對調查表的匯總:在10401名被調查者中,被確認為孝(對父母如同對兒女的視為孝)的佔18%;不孝(對父母視同路人,不管不問的為不孝)的佔30%;一般的佔52%。精神狀態好的老人佔8%。翟玉和告訴記者,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很多老人的兒女生活水平高於父母幾倍乃至更多。很多兒女們認為,父母沒凍著,沒餓著,就是自己盡孝的最高標準了。調查組總結:「吃得最差的是老人,穿得最破的是老人,住得最小的是老人。鄉村老人們普遍缺衣少食,貧病交加,苦熬殘年。」三個調查組錄製的錄像印證了托爾斯泰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人大代表翟玉和在黑龍江省人大會上,曾幾次提出農村老有所養及孝道問題,他甚至將該問題上升到這樣的高度「在家不盡孝,在職難盡責,為國難盡忠」。《北京青年報》2006年03月03日刊登了《全國人大代表翟玉和——鄉村孝道調查讓我們憂心如焚》的文章。(調查數據來自《人民網》)資料二:兩年前,鄧希泉(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系碩士研究生)、風笑天(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組織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系課題組,以《城市居民孝道態度與行為的代際比較》為課題,以武漢市城鎮三個不同年齡段(代表三代人,每個年齡段男女100人)居民為樣本進行了調查(詳情見《中國青少年研究網》)。調查者通過資料分析,總結出當代「孝文化」的主要特點是:第一,孝文化仍然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在當代社會成員中——無論是經歷過新舊社會制度的成員,還是新社會制度下成長的成員,對「照顧父母」、「尊敬父母」和「體貼父母和令他們開心」,有著相當認同性。這構成了社會成員孝道態度最堅實的組成部分。孝文化仍然是一種較為突出的中國國民性。第二,孝文化從他律性向自律性轉變,從人格尊嚴的不平等向平等轉變。根據三代城市居民對待「順從父母」具有顯著性差異來分析,年齡越少,越趨向反對,也即表明由原來的無原則順從父母的他律性狀態,向按自己的原則對待父母的要求這種自律性狀態轉變。另外,根據三代城市居民對待「悅親」具有顯著性差異來看,說明年齡越輕,越趨向要求與父母擁有人格和尊嚴上的平等權。第三,社會存在著一種以物質層面的孝來取代精神層面的孝的趨勢,社會成員較為重視生活照顧和金錢資助,但在精神慰藉、體貼、關心和經常問候方面存在不足。隨著年齡遞減,存在著一種在金錢上資助父母贊同率逐漸增高,而經常問候父母和加強精神溝通的贊同率降低的傾向。這是一種以物質層次的孝道來取代精神層次孝道的不良趨勢。武漢是我國東西南北文化交匯之地。對武漢市三代城市居民的調查數據有較典型的代表性。城市居民的經濟狀況和文化素養普遍高於農村,孝道踐行方面也優於農村。在調查者總結的這三個特點中,有表明孝道觀進步的一面。但從原始表中也反映出有一定比率的人對「金錢資助」、「精神慰藉」上輩持不認同的態度。不孝使親情疏遠,感情麻木,家庭失去和諧,後果還導致高離婚率及高犯罪率。一些離婚者將自己的子女交給父母,導致孩子缺少爹娘的親情關懷和管教,使孩子容易走上犯罪道路。其後果是給父母添憂,給社會添亂。其實,人們在心底都在呼喚親情、嚮往家庭和社會的和諧。一首《常回家看看》只所以能唱紅中國,正是唱出了人們的心聲。另有資料顯示:預計再過十多年,我國將成為由獨生子女支撐的國家與老年人比率超高的社會。3—4億老年人大國,對以「養老」、「敬老」為中心的孝道教育與建設,將日益重要和迫切。解決老年社會的諸多問題,除了要大力發展生產力,提高社會保障能力外,許多問題是無法由國家解決的。如果不抓緊建設當代孝文化,任由這代人「孝心」淡漠或缺失,把問題留給社會,國家哪堪重負?社會和諧從何談起!「孝道」是維繫人類繁衍、發展的原始紐帶。古人云:「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我以為,「孝道」的產生是自然而然的,是人性本能凝聚而成的亮麗風景。然而,隨著人類社會的高度發展,現代人面對如此紛繁複雜的世界,承受著這麼繁重的工作和生活壓力,僅憑人類本能的「孝道」是不夠的,人們的孝心、孝行是需要培育的。因此,在當今這個時代,構建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孝文化」顯得尤其重要。談到構建當代「孝文化」,就想到當代「孝文化」建設的基本框架問題。我們要針對不同的對象,通過不同的平台,賦予不同的內容,達到共同的目標——使大家都成為有孝心、踐孝行的人。我以為,構建基本框架涉及到宏觀指導的問題。要堅持在黨的領導下,政府職能部門要象制定《中小學德育大綱》一樣,分層、分塊編製基本內容、確定基本運行載體、建立常規管理系統。文化創新必須立足現實的土壤。今天的中國不同於昨天的中國。要堅持從國情、民情出發,從未來發展的需要出發。借鑒傳統孝文化,去粗取精,推陳出新;要大膽借鑒國外優秀的思想成果;要大力推廣國內一些地方成功的實踐經驗。營造好濃厚的建設當代「孝文化」的氛圍。我國通過改革開放把自己融入了國際社會。中西文化的相互激蕩,社會生活的急劇變遷。給人們的思想意識和價值觀念造成極大影響。我們需要重新審視傳統文化,需要審慎展望未來。我們要充分認識到構建、踐行當代「孝文化」價值,「孝文化」觸及的正是人類的原需要。中國古代君王講究「經德治國」,以孝治天下,「百德孝為先」等理念,雖然有維持其封建統治需要的一面,但也包含著教化人的合理因素。江澤民同志提出過「以德治國,以法治國。」我認為,孝文化過去是「人治」的輔助手段,如今也可以為「法治」社會服務。構建、踐行當代「孝文化」是一個社會性的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孝文化內涵豐富,正確引導,能夠派生出許多健康的社會規則,促進社會和諧。西方社會有位學者,就他們長期積成的垢弊說:「21世紀的人類如何發展,要請教中國2000多年前的孔子,學習其『仁』、『愛』」。可見,中華「孝文化」中蘊藏著力量之光芒,可以照亮人類的靈魂。體驗新版博客(2008-3-20 10:16:14) 稿件來源:來源:中國孝網孝道文化是企業文化的核心——青島寶德龍企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首席管理專家隨筆市場經濟在中國起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對傳統的倫理觀念形成了挑戰,其在贊成人的主觀能動性的同時,卻也在有意無意間陌生或淡化了人際間的親情交往。同時,各個企業都在奮力掙扎,幾乎都有一種困獸的感覺,想突圍,想立即變成另外一種形象,而世界經濟無國界的競爭卻也日益激烈。在市場大潮面前難有常勝將軍,研究企業文化、變革公司管理模式,就成了今天企業的主體。一、社會呼喚「孝道」的出現經濟全球化漸近的腳步正在使地球成為一個真正的整體,未來必定是一個沒有疆界的社會。而可達全球各個角落的先進通訊設備使得這種展望能夠變成現實,從而也使競爭更加激烈殘酷。那麼,對於市場主導者企業而言,在新的市場競爭者來獲取市場份額之前應該做些什嗎?認為需要制定一項能夠長期實施的新戰略,以及可行的隱性壁壘,變革創新企業文化也是當務之急。同時,由於經濟發展所導致的道德滑坡為全球的人們平添了無盡的困擾,政府所倡導的高素質、高道德要求也似乎成了一種傳說,於是乎維持道德平衡就成了企業的責任,於是企業與社會一道呼喚「孝道」的出現。二、孝道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孝道是中國古代社會的基本道德規範。一般指社會公德要求子女對父母應盡的義務,包括尊敬、關愛、養老送終等等。在中國,孝的觀念源遠流長,甲骨文中就出現了「孝」字,就是說在公元前11世紀以前,華夏先民就已經有了「孝」的觀念。《詩經》中亦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哀哀父母,生我勞瘁」的詠嘆。孝道作為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文化,隨著中國社會文明的發展而不斷地豐富和賦予新的內容。十九世紀的法國思想家孟德斯鳩曾經對中國的孝道給予了積極的評價。他在其名著《法的精神》里寫到:「中國的立法者們認為政府的主要目的是帝國的太平。在他們看來,服從是維持太平最適宜的辦法。從這種思想出發,他們認為應該激勵人們孝敬父母;並且他們集中一切力量,使人恪守孝道。他們制定了無數的禮節和形式,使人對雙親在他們的生前和死後,都能恪盡人子的孝道。尊敬父親就必然和尊敬一切可以視同父親的人物,如老人、師傅、官吏、皇帝等聯繫著。對父親的這種尊敬,就要父親以愛還報其子女。由此推論,老人也要以愛還報青年人;官吏也要以愛還報其治下的老百姓;皇帝要以愛還報其子民。所有這些都構成了禮教,而禮教構成了國家的一種精神。」其實,能夠將孝道作為核心信條的人們必也能夠將此精神移植到對企業的敬業上來。1、對「孝」的定義儒學大師孔子給孝的定義是:能敬者謂孝;和顏悅色者謂孝;荀子則云: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人之大行也。誠然,孝的定義可謂多多,也可以包含人們的種種言行,但世人所認可的「只有孝子才能對得起朋友,才可深交、信任;才能對得起企業和社會」,不能不說是對「孝」的最好的定義了。2、孝的表現形式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黃河流域所孕育的文化源遠流長,五千年的文化養育了一代又一代人,究其根本,朔其本源,寶德龍發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底蘊就是「孝」,孝的具體表現形式有誠、信、禮、義、敬。誠,就是真誠坦率、直言相向信,就是言出必踐,信守承諾禮,就是愛己愛人,大家風範義,就是如果玉碎,青山亦留敬,就是不恥下問,敬人敬崗3、民族企業要樹立孝道文化民族企業是中華民族各個行業企業的代表,有義務承擔民族文化的傳播與發展。而且,我們不是欺世盜名,而是從實際出發,腳踏現在,放眼未來,鼓勵並支持孝子的孝行,從而向全社會發出號召共同來關注老人的生存情況,動員全社會乃至全世界一起來倡導孝道,喚醒不孝子的良知並能夠得以自我改進,使世界充滿愛充滿關懷,使神州大地到處都能聽到老人們歡快的笑聲,讓地球成為孝子村。4、孝道是民族企業的對外形象通過樹立民族企業的孝道文化,讓全社會明了我們公司的行為準則,從而樹立民族企業的良好的對外形象——孝子企業。讓人們明白我們是孝子在管理企業,孝子在生產產品,孝子在銷售產品,那麼消費者就會設想只有孝子才能夠消費該產品,從而使民族企業的產品精神化,脫離產品的層次,進入人格殿堂,那麼每個民族企業所在的地方就是孝子聚集的所在,恰如古人云:鄉有賢人,農人知廉恥!5、孝道是企業的的用人宗旨。每個民族企業都要倡導「非孝子不用」。在招聘員工時,在能力與學歷都符合條件的情況下,還要符合最後一個必要條件那就是是否是孝子,還需要有應聘人員的父母親簽字來證明,否則堅決不與錄取。同時,在年終考核時,每個職工同樣要有父母親的書面證明,表明該員工在過去一年裡能夠關心父母,否則,企業可將該員工的年終獎勵交給其父母,並終止其在公司的一切工作,直至解除合同。6、孝道是敬崗的表現敬崗就是熱愛自己的企業,喜愛自己的崗位,能夠不斷地向公司提出合理化建議。同時,公司也要適時地制定並出台一些有利於推動員工建議的制度規範,要尊重員工的知識並能夠給於一定的獎勵,企業領導人要明白促銷活動要先從企業內部開始,因為員工才是企業的第一個消費者。企業以前沒有得到利用,甚至被忽略的員工的知識、動力和責任感,由於一個簡單的尊重就可以充分利用,只有這樣,企業才可以真正發揚並鼓勵員工潛在的企業家精神。7、企業要營造孝道工程,創辦或贊助「孝子學校」孝道工程是修建人們靈魂、良知的工程,而孝心則是人們最樸素的表現,是人性的自然流露。企業要投資創辦「孝子」學校,首先要求學校的老師是孝子,其次要求學生也是孝子,須有其父母親的證明。中國的教育正在走向市場化,多種方式辦學不僅僅是主政者的課題,從事教育或有興趣於教育的人們都可以關注。而寶德龍認為抓教育就要從孩子抓起,營造孝道工程,投資孝子學校,是民族企業的百年基業。總之,有孝心才能有孝行,有孝行才會有歡快的人群。其實,這個世界並不寂寞,寂寞的只是彼此的性靈。朋友,走出去吧,只要你輕推眼前窗,你就會發現屋外已經有人在那裡等你,走吧,去想要去的地方。中國傳統的孝及其在當代社會中的新特點 (2010-2-6 11:30:09) 稿件來源:北京孝贏天下文化 摘要:孝,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不僅是一種「善事父母」的日常倫理意識、規範和實踐,實際上它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整個中國文化的首要精神,其影響之大、涵蓋之廣,既深且遠。孝是中華傳統文化中,集道德觀、人生觀、宇宙觀為一體的核心和首要觀念。孝是中華傳統倫理體系的起點與諸道德之首。對當代中國影響深遠且發展至今又具有新的時代特點。關鍵詞:孝 孝道 儒學 倫理道德Summary: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ivilization filial piety is not only a kind of normally ethic consciousness and practice ,but also the core of the confuciouism and the chiefly spirit of the Chinese culture.Key words: Filial piety Confuciouism ethic consciousness傳統中國文化在某種意義上,可稱之為孝的文化;傳統中國社會更是奠基於孝道之上的社會,因而孝道乃是使中華文明區別於古希臘羅馬文明和印度文明的重大文化現象之一。孝不僅在中國文明中有其廣泛的文化綜合意義,它不僅是一種親子間的倫理價值觀念與規範,而且包含著宗教的、哲學的、政治的、法律的、教育的、民俗的、藝術的等諸多文化意蘊,可以說是中國文化的一個核心觀念與首要文化精神,是中國文化的顯著特色之一。孝之含義、起源與孝道理論的完成中國孝文化,其初始含義是什麼?它產生於何時?這是我們首先要從歷史現象的角度予以探討的。何為孝?《爾雅?釋訓》中對孝的解釋是「善事父母為孝」 ①;《說文》的解釋是「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當今學者對「孝」的金文字形的解釋與上述說法大體相同,不過更加具體形象。唐殷的《文字源流淺說》分析的更有趣:「像"子』用頭承老人行走。用扶持老人行走之形以示"孝』」。後來,「孝」的古文字形和「善事父母」之義完全吻合,因而孝就被看作是子女對父母的一種善行和美德。但是若從文化的其他要素如宗教哲學的視野,從孝之發生的初始含義上再做細究的話,似乎孝之含義還不僅於此,還有另外兩層含義。這就是尊族敬宗;生兒育女、傳宗接代。孝的這三種含義是同時共有的,但在周至春秋戰國這段時期,是後兩意佔主導,之後,善事父母成為孝的核心意蘊。關於孝產生於何時,存在三種不同的說法。康學偉在其《先秦孝道研究》一書種認為「孝觀念是父系氏族公社時代的產物」。但這種觀點爭議頗多,在此不另贅述。孝道起源還有一種意見認為產生於殷代。這種觀點的代表論著是楊國容的《中國古代思想史》,但這種觀點也被較多的論者批評。另有論者何平在其《「孝」道的起源與「孝」行的最早提出》一文中,指出「"孝』這一德目應是由周人首先提出的。在西周時,"孝』又擴張為一中倫理政治範疇,從而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封建社會,這是不言而喻的③。」 儘管有上述三種不同的觀點,但是認為孝是大興於周代是被眾論者普遍肯定的。孝之初始含義有二,其一:尊族敬宗。查昌國認為:「西周孝的對象為神祖考妣,非健在的人,孝是君德,宗德;其內容為尊祖,有敬宗抑父的作用。」周代以致春秋之孝,其主要內涵為尊族敬宗,並且施孝的方式主要是祭祀。現有文獻中大量可見的享孝連文的語言表現形態證明了這一點。其二:生兒育女,傳宗接代。如果說尊族敬宗是出於祖先崇拜,那麼,生兒育女,傳宗接代則是出於生殖或生命崇拜。周予同《「孝」與生殖器崇拜》一文,揭示了「孝」與生殖崇拜文化之間的淵源關係,指出「儒家的思想為其出發於"生殖器崇拜』與"生殖崇拜』,所以郊天祀地,祭日配月,尊族敬宗,迎妻納妾等,都與"孝』有一貫的關係。」金文中的「孝」大多是以求子為目的的一種祖先祭祀,即祈求祖先在天之靈保佑多子多孫。至春秋戰國之際,隨著社會生活的重大變革,孝的含義也發生了重大的轉變,這就是西周春秋之尊族敬宗,生兒育女、傳宗接代之初義,向善事父母的轉變。這是與當時的社會狀況、社會意識、家庭結構的變化相一致的。經過儒家的闡釋發揮,使「善事父母」最終成為孝的核心甚至唯一內容。這是因為:隨著社會意識的進一步理性化,人們對鬼神的觀念也由盲目畏懼變為敢於與之鬥爭,由此導致世俗對祖先神敬畏的減輕,相應地「追孝」的觀念也日益淡漠;另外,各諸侯國為了維護社會安定和正常的社會運轉,無不重視自己的「編戶齊民」的穩定。當時有所謂「諸侯之寶三:土地、人民、政事④」的說法。當時的政府不但依靠輿論提倡孝道,甚至以法律為強制手段來維持「孝」在社會倫理中的地位。《周禮?地官?大司徒》有「鄉八刑」,其第一項便是「不孝之刑」。春秋戰國之際「孝」觀念的這種變化,確立了後來中國社會倫理中重人事,輕鬼事的基礎,因而具有深遠重要的歷史意義。那麼孝道理論創造是如何逐步完成的呢?首先要從儒家孝道理論的開山鼻祖孔子說起:孔子是儒家學說的創始人,在中國文化史上是一個承前啟後的文化巨人,他出身於貴族家庭,他所生活的魯國又是周公旦後人的封地,保存著大量的周文化典籍,所以,他是在周文化熏陶下成長起來的,對西周傳統的思想和制度極為贊成和擁護,因而對周初以來所大力提倡的孝道,當然是持完全肯定的態度,而且對西周傳統孝道有重大發展。孔子為傳統孝道的合理性找到了人性的根基,解決了孝道存在的哲學前提。孝被孔子還原為一種樸素的家庭倫理意識,它的人性基礎既不是具有很強宗教意味的祖先崇拜,而將注意力轉向了廣大人群所共有的人心之仁,從而為孝道的合理存在找到了更普遍更堅實的根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仁不僅是孝之人性根源,而且是孝之要努力實現的終極目標。仁可以說是人行為的最高準則,但仁是一種普遍原則,要實現這一原則,必須有一個切近的入手處,這就是孝,「仁者,人也,親親為大⑤」。一個人只有先愛其親,才能推及於愛人,由父母和血緣親人推廣開去,一直到愛一切人。在孔子看來,「仁」(此指個性品質修養)的實踐完全是個人自己的行為。而奉行孝道(即餞行社會關係中的倫理)就是「為仁」的起點,假若每個人都能做到孝悌,則「犯上作亂」者就少,達到「天下歸仁焉」。由此可見,孔子把孝的地位和作用抬高到了何等的高度!孔子緊緊圍繞善事父母這一核心內涵,提出了豐富的重要觀點和規範,完成了孝從宗教到道德,宗族倫理向家庭倫理的轉化,並為孝道找到了其合理的人性根基和哲學論證,把孝納入其「仁」的最高理想目標之中,從而使孝成為仁學思想體系的基礎與起點。在孔子以後的儒學發展中,曾子可以說是儒家孝理論的集大成者。孔門中曾子不僅以其孝著稱,而且在孝道理論方面無疑是從廣度還是深度方面都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孝道思想。曾子思想以孝為核心,開創了儒家的至孝派。曾子對孝道理論進行了全面泛化和深化。首先,曾子強調指出孝是人們內心情感的真實流露,它存在於人類的自然天性之中。這是曾子關於孝道理論的基本點。曾子強調發自內心的誠懇的孝。其次,曾子把孝作為實現一切善行的力量源泉和根本。在傳統的儒家中,仁、義、禮、信、忠等都是十分重要的內容,而曾子則以孝為中心,將這些內容都和孝聯繫在一起,或者說是將這些都納入了孝的體系之中。第三,曾子還論述了社會各階層之孝,及孝之等級等一系列問題。曾子說:「君子之孝也,以正致諫;士之孝也,以德從命;庶人之孝也,以力惡食,任善不敢臣三德。⑥」並且說「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第四,把孝理解為一種柔美的思想意境,力求達到和諧完善,這是曾子關於孝的理論的一個重要特色。曾子把原本是家庭倫理德目之一的孝,無限地擴充到道德、政治、社會生活甚至天地間,這種孝道泛化思想對後來的中國社會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而曾子對孝作為一種倫理觀、理論與規範的論述,又全面、細緻、深刻,極大地發展了儒家的孝道理論。《孝經》則是儒家關於孝道的專論,其思想全面完備,把孝之地位與作用推至極致,成為儒家極其重要的經典,它是對儒家孝道思想的全面繼承和闡發,標誌著儒家孝道理論創造的完成。在以後漫長的中國歷史發展過程中,多是對上述孝道理論的附會、政治方面的實踐而再少有理論的創新。《孝經》思想的主題或最大特點仍然是孝的泛化、政治化、甚至神秘化。其主題無外乎孝為天下之大經,以孝事君及以孝治國。《孝經》的理論還有些獨特的內容,如用刑罰來維護孝道等。孝之文化綜合意義那麼作為「天下之大經⑦」的「孝」在傳統中國文化中究竟具有怎樣的意義呢?孝是中華文化的中華倫理的鮮明特點。西方文明、印度文化雖不能說沒有養、愛、敬父母的倫理觀念,但是哪個民族文化也沒有像中國文化把孝道提到如此重要的地位上,也沒有像中國人如此重視孝道。中國文化雖然是由儒釋道等多種要素組成的,但其中心則是儒學,而仁學又為儒學之主要精神,但仁學之精神卻是完全由孝道出發的。所以孝道也可以說即為中國文化的核心。孝是貫穿天、地、人、祖、父、己、子、孫之縱向鏈條,孝是中國文化邏輯之網的紐帶和核心。又由於在孝中已經全部包含了儒家親親、尊尊、長長的宗旨,因而成為儒家文化甚或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 孝是中國文化中出現最早的倫理觀念與德目之一。在周代,孝是尊祖敬宗的宗教與人文合一的意識,再發展,才產生了「善事父母」的人文倫理意識。從孝義的產生、發展本身來看,它就是合天道與人道為一的觀念,把天、祖、親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了。從孝本身的內涵看,也是把自然親情的天道與親子倫理的人道很好地結合起來了。孝在中國文化中是連接過去、現在與未來的縱向鏈條。倫理上的祭天敬祖等,思維方式上的縱向思維,崇古取向等都是其顯明表現。不僅如此,由這種血統之所系,命根之由出,報效之主標的孝道意識中經過提升衍伸,又產生了「愛國愛鄉」的道德感情,因為黃帝是大中華民族共同的元祖,我們都是炎黃子孫,最大的追孝敬祖就是孝敬中華民族這個命根。因此,孝意識是中華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孝之珍惜生命價值的哲學意義。儒家之孝道,首先表現為對生命生生不息的肯定和對血緣關係的眷戀。珍視生命,首先要珍視自己的身體,因為自己的身體是父母給的,也是父母、祖宗生命的延續,同時也是開啟家族生命的基礎。《孝經》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⑧」;這說明,中國人是非常重視現世生命存在的。中國自古以來養生理論之發達,也許就是基於孝道這種珍視現世生命的哲學理念。孝是傳統倫理的元德。「百事孝為先」。孝是中華傳統倫理體系的起點與諸德之首。正如《孝經》所說:「曾子曰:"敢問聖人之德,無以加於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⑨」孝是中國古代政治的倫理精神基礎。在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孝,不僅是德之本,教之所由生,而且也是古代政治倫理精神基礎。這不僅體現在思想家的著述與文化觀念中,而且也貫徹實施在古代社會的政治中。孝之所以成為仁之根本,關鍵在於孝是維護封建社會政治、社會穩定的倫理精神基礎。封建統治者以孝道治天下、順天下,目的是為了鞏固封建基礎,防止「亂」和「逆」。《孝經?紀行章》說:「事親者,居上不驕,為下不亂。」「居上而驕,為下而亂者則刑」。孝道價值觀的核心的對權威的服從,因而在行為規範上突出了一個「順」字,即「孝順」。孝是對父家長權威的服從,忠則是對君主權威的服從,忠孝相通在觀念上使君和父的權威聯成一體,兩種權威相互滲透,使君主帶有更多的父家長色彩,父家長則類似家中的帝王。兩種權威互相支持,使其變得神聖而至上,君父權威的相互影響強化了全社會的權威認同意識普遍化。從上述的分析中可看出,孝,雖然本是基於人類至誠內發之愛,而對祖宗、父母的敬養、順從、報恩之倫理情感和義務,但由於中國傳統社會所特有的歷史發展道路所帶來的血緣與政治關係合一,家國一體,倫理政治,家天下,家長制等,從而使「孝」這一家族倫理道德觀念和規範成了傳統政治統治的倫理精神基礎,到了漢代以後,統治者或思想家則自覺地使孝成為封建政治統治的倫理精神基礎,因而,從客觀上講,孝道及其教化,還是幫了統治者的忙,維護並延續了他們的統治,起碼是主要精神要素之一。孝文化在當代的地位與特點孝道在中國傳統社會有極高的社會地位,它不僅是傳統倫理文化的基石,而且是整個文化和社會、政治生活的基石。簡而言之,泛孝主義是孝在傳統社會的地位,但在當代社會,孝不可能再繼續享有這樣的地位了。它只適用於家族主義盛行的傳統農業社會,而不適合於宏揚個性獨立的現代工商社會。於是,在範圍上,孝道只能局限於家庭之內;在性質上,孝道只能局限於親子之間。也就是說,在現代這會,孝道只能是家庭中的一套人際態度與行為??子女對父母的良好態度與行為,這是因為:1.封建家長制的社會經濟基礎已經不復存在,平等觀念開始深入人心,家長的威信大大下降了,家產的父傳子承弱化甚或不再保持。致使「孝」文化受到嚴重衝擊。2.現代人趨向於工作認同,以事業為重,家庭意識弱化,同時生活節奏的加快,社會流動性的增強,都直接影響了對父母的「行孝」。由於提倡尊重個人獨立人格,以個人成就為取向,家庭本位逐漸讓位於個人本位,使得「孝」的意識淡化了,此外,不同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等,造成了兩代人之間溝通了障礙,「行孝」也更加不容易了。3.現代知識和經驗的獲得,已不主要靠老年人的身教口授。年齡已不是權威的象徵和一筆寶貴無比的財富了。老年人在整個社會地位庭地位中的下降,使得「孝文化」基礎變得更脆弱了。4.現代家庭教育功能中的很大一部分轉到了有關社會機構,學校和大眾傳媒在人們的生活中發揮了重大影響,從而削弱了「孝文化」的力量。5.現代家庭關係,以夫妻為中心而不是以父子為中心,家庭結構趨向於小型化、鬆散化,兩代之間的關係更多地靠親情力量來維繫,「孝」的倫理道德已不再是強有力的了。儘管在當代社會變遷中,「孝文化」顯得如此「不景氣」,但是,只要家庭生活依然存在,只要親情關係依然是一種重要關係,只要晚輩和長輩之間的關係依然需要調節,那麼,孝文化就依然有其存在的現實意義和天然基礎。孝道在當代社會確實只能具有家庭道德之一的德目的地位,但並不意味著孝作為中國文化之源,倫理文化之根本精神的深刻而廣泛的影響就全部消失了,泛孝主義的社會基礎當然不復存在了,但傳統的泛孝主義對於當代人來說,已經是一種即成的文化資源,它不合理的部分自然會被拋棄,但其某些合理內核可能還會對當代社會發生其文化影響。比如養親、敬親、悅親的基本內核,養老尊老精神,孝之仁心擴充,追求社會和諧等。在建設當代社會的孝文化的過程中,實現由傳統孝道向現代新孝道的創造性轉化是至為重要的。那麼較之於傳統孝道,現代新孝道有哪些特點呢?主要可以概括為:1.人格平等性。傳統孝道的建立在父尊子卑,父主子從的人格不平等關係上的,父輩僅是權利主體,而子輩僅是義務主體,父為子天,父叫子亡而子不得不亡。而現代親子關係及一切人際關係的基礎均是人格平等,這是建立新孝道的基石。2.義務並行互利性。由於人格上的不平等,必然造成履行義務方面的不平等,傳統孝道本身有明顯的「重孝輕慈」傾向。從人際互動的觀點看,它主要是單方面的。這種單向的觀念與做法。在傳統社會中雖有必要,但在現代社會中卻難繼續有效。也就是說,親子的良好關係必須是雙向的互動,父母應該以慈養孝,子女應以孝養慈。即只有在互愛、互尊、互重、互敬的關係中,孝道才能有效運作,慈道也才能有效運作。3.注重感情性。傳統的舊孝道雖是愛與敬並重,但是在以父權為基礎的權威主義下,父母的管束甚為嚴苛,子女對雙親特別是父親往往是敬畏有餘而親愛不足。但自進入現代社會以後,權威主義逐漸勢微,父母的管束日漸寬鬆,子女對雙親漸少畏懼親愛的感情自易滋生。4.強調自律性。在傳統的中國農業社會內,一如其他的道德項目,孝道的他律性是很強的。傳統的舊孝道主要是一套強固的對待父母的規範,但在社會化的過程中,教導者只注重孝道行為習慣的訓練,忽略子女對孝行背後之意義與道理的理解。這樣的孝是機械的,而不是理解性的;是動作性的,而不是認識性的;是社會性的,而不是自我性的。到了現代社會,它律性的孝道失去其原有的作用與功能,現代社會中,個人獨立自主的傾向很強,他律的孝道訓練不易為子女接受,也難以產生預期的效果。比較明智的辦法,只有代之以自律的孝道教育。在這種教育過程中,父母應該放棄以權威的方式訓練子女盲目的服從與外表的恭敬,改以理喻的方式教導子女理解善待父母及其他人的重要與意義,從而學得設身處地的孝道原則。這樣的孝道原則則屬於個人自己的,不必靠外在的權威或規範來監督,即能自動自發的做出自己認為適當的孝行,所以,這種孝道是自律性的而不是他律性的。總之,我們既要繼續發揚我國孝親尊老的優良傳統,同時也要吸取重視代際親子平等的合理因素,在新時代建立和享受我們的「新孝道」。注釋:① 《爾雅?釋訓》② 唐殷 《文字源流淺說》③ 何平 《「孝」道的起源與「孝」行的最早提出》④《孟子?盡心下》⑤《禮記?中庸》⑥《大戴禮記?曾子本孝》⑦《大戴禮記?曾子大孝》⑧《孝經?開宗明義章第一》⑨《孝經?聖治章》參考書目:《詩經》《尚書》《孝經》《論語》《孟子》《爾雅》肖群忠博士《孝與中國文化》 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駱承烈《中國古代孝道資料選編》 山東大學 2003年版參考論文:楊宜彥:《當代孝道蘊涵何種深刻內涵》 摘自《北京科技報》黃震:《西周孝道與判例精神》 刊登於《法律史論集》第四輯譚寶剛:《中國古代孝道觀淺探》 摘自「孔子2000」網中華孝道的當代價值與實踐弘揚 (2009-7-24 23:48:38) 稿件來源:北京孝贏天下文化「孝文化與構建和諧社會高峰論壇」,近日在首都師大舉行。有百餘位學者參加的此次會議旨在釐清孝文化的當代價值。圍繞這一主題,任繼愈先生對孝道在傳統農業社會、家國同構社會的重要性和在現代中國的命運及其孝道問題研究的意義,提出了宏觀指導性的意見。張豈之先生對我國當代孝文化研究的歷史進行了回顧總結,並提出了研究孝道的新視角。會議舉辦四團體即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中國倫理學會、中華母親節促進會、北京東方道德研究所還向大會提出了「中華孝道弘揚書」的徵求意見稿,供大會討論。一、中華孝道的義理、文本研究湯一介先生認為,社會雖然在變化,但如果從「親親」、「仁民」、「愛物」的儒家仁學角度看,孝之「仁愛」精神具有普遍意義。清華大學彭林教授對中國孝文化的發展提出了孝行、孝德、孝道、孝治等幾個大的發展階段。他認為虞夏殷商為孝之為行的階段,孝既未成為理論,也未成為普遍的社會風氣,而只是某些優秀人物的品德。西周是孝之為德的階段,推廣孝行,是周人施行德政的重要內容,孝是周人維繫宗族內部團結,維護社會安定最核心的力量;周人敬德是傳統。東周是孝之為道的階段,糾正社會亂象、使孝成之為道的關鍵人物是孔子,標誌性成果是《孝經》的出現;漢魏以後歷朝均是孝之為治的階段。所謂「孝治」,就是將孝道轉化為治國的基本理念,並體現於具體的政策中,這一階段始於漢初,強化於魏晉,成熟於唐宋,貫穿於明清。林安梧教授認為,孝是我們民族文化的核心價值,孝意味著對我們生命本源的尊重。中國民族文化的某一時期的停滯和消極現象如帝皇專制,父權高壓、男性中心並不是孝本身產生的,而是由於孝與政治性聯結造成的。孝究竟包含了什麼樣的倫理義務?有的學者通過分析認為,主要是養親、敬親、悅親、諫親、念親、顯親、繼志述事、盡職盡忠。還有的學者提出了行孝八法:養親、關親、敬親、順親、禮親、諫親、光親、延親。孝體現著如下三種人文精神:感恩、仁愛、責任。新型孝道不僅要繼承這些基本精神,而且還應該包含平等、自由、人權等現代精神,這樣才能得到當代年輕人的認同。二、中華孝道的當代價值很多學者強調孝道的仁愛和諧精神價值。王殿卿教授認為「孝乃天下和諧之源」。顧祚華教授認為,中華孝道是富含人類博愛精神的整體和諧觀。它融理性與感性於一體,是人類純真、美好、崇高的思想境界與行為準則。駱承烈先生認為孝的現代價值在於:第一,孝親體現人類「永恆的範疇」;第二,孝親體現人道主義;第三,孝親促進社會穩定;第四;孝親促進經濟發展。呂宗海認為,孝文化是公民道德品質塑造的基石;孝文化是現代家庭、鄰里和睦的紐帶;孝文化是社會經濟穩定發展的有力支撐;新孝文化是傳統文化復興繁榮的開端。錢遜指出,我們在建設和諧社會時要注意傳統孝道的二重性,不能把血緣親情的孝和被異化了政治的孝混為一談,在批判「愚孝」的同時,否定了原本意義上的「孝」。三、中華孝道的實踐弘揚李寶庫向會議介紹了他所領導的中國老年基金會在弘揚孝道方面的基本理念即「孝行天下,共建和諧」及其實踐。李漢秋先生作為中華母親節促進會會長,其「弘孝培愛的中華母親節」一文向大會介紹了他們的實踐,認為建立中國的母親節必將有利於弘揚愛母、孝親情懷,是推動孝道弘揚的重要途徑。來自北京、湖北等地的代表介紹了他們進行孝道教育的實踐經驗。有的學校開展儒家經典、蒙學經典的背誦活動,開展孝星評比活動,為學生樹立身邊的榜樣,唱響「孝親敬老歌」。有的學校還使孝道「三進」即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有的學校把孝道教育作為自己學校的基本理念:學孝、行孝、傳孝。印光法師:佛教以孝為本論孝之為道,其大無外;經天緯地,范聖型賢。先王修之以成至德,如來乘之以證覺道。故儒之《孝經》云:「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佛之《戒經》云:「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亦名制止,是世出世間,莫不以孝為本也。奈何世俗凡情,只知行孝之顯跡,不知盡孝之極致。每見出家釋子,輒隨己臆見,肆其謗讟,謂為不孝父母,與盪子逆徒無異。不知世法重孝,出世間法亦無不重孝。孝順之為道,其廣大含容一切眾生而無外也。可以如同經線成就蒼天、如同緯線持守大地,軌範聖人形塑賢者,中國過去的先王修之以成就至善之德,釋迦如來乘之以證得覺悟之道。是故儒家之《孝經》云:「所謂的孝,乃是上天之常經也,大地之常義也,是人民之所行也。」《梵網經》云:「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亦名制止。」是故可知不論是世間或出世間,莫不是以孝為根本也。蓋世之所謂孝者,有跡可循者也;釋氏之所謂孝者,略於跡而專致力於本也。有跡可循者,顯而易見;專致力於本者,晦而難明。何以言之?儒者服勞奉養以安其親,孝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其親,大孝也。推極而論,舉凡五常百行,無非孝道發揮。故《禮》之祭義云:「斷一樹,殺一獸,不以其時,非孝也。」故曰:「孝悌之道,通於神明,光於四海也。」論孝至此,可謂至矣盡矣,無以復加矣!然其為孝,皆顯乎耳目之間,人所易見。惟我釋子,以成道利生為最上報恩之事,且不僅報答多生之父母,併當報答無量劫來四生六道中一切父母;不僅於父母生前而當孝敬,且當度脫父母之靈識,使其永出苦輪,常住正覺。故曰釋氏之孝,晦而難明者也。奈何世俗的凡情之人,只知道孝行顯著的形跡,不知道窮盡孝道之極致。每次見到出家的釋迦牟尼佛之弟子,往往便隨著自己臆測之見解,肆意地毀謗責備,認為說是不孝父母,與放蕩之子、忤逆之徒毫無差異,卻不知世間法重視孝道,出世間法也無不重視孝道。這是由於世間之所謂孝道者,是有外在的形跡可以依循者也。而佛家所謂的孝道者,是比較簡略於形跡而專門致力於根本也。有形跡可以依循者,明顯而容易見到;專門致力於根本者,則是隱晦而難以明了。何以如此說呢?儒家之人服務勞動、飲食奉養以安定其雙親,乃是孝也。建立自身行持聖道,流傳名聲於後世以顯耀其雙親,乃是大孝也。推至究竟而論,舉凡仁、義、禮、智、信之五常和種種善行,無非皆是孝道之發揮也。是故《禮記》當中的《祭義》云:「砍斷一顆樹,宰殺一隻獸,如果不以其正當之時,都不是孝也。」是故曰孝悌之道,通於天地神明,光耀於四海也。談論孝道至此境界,可以說是究竟也,窮盡也,沒有辦法更再進一步了。然而其為孝道,皆是可以顯現在耳目之間,在於人們所容易見到之處。唯有我釋迦佛之弟子,以成就佛道利益眾生,作為最上的報答父母恩德之事。而且不僅報答多生以來的父母,並且必當報答無量劫來在四生六道當中的一切父母。不僅是於父母在生之前應當孝順恭敬,並且應當度脫父母之靈覺神識,使其永遠超出苦輪,恆常住於正覺之境界。是故說佛家的孝順,隱晦而難以明了者也。雖然,儒之孝以奉養父母為先者也;若釋氏辭親出家,豈竟不顧父母之養乎?夫佛制,出家必稟父母。若有兄弟子侄可托,乃得稟請於親,親允方可出家,否則不許剃落。其有出家之後,兄弟或故,親無倚托,亦得減其衣缽之資,以奉二親。所以長蘆有養母之芳蹤(宋長蘆宗賾禪師,襄陽人,少孤,母陳氏鞠養於舅家。及長,博通世典,二十九歲出家,深明宗要。後住長蘆寺,迎母於方丈東室,勸令念佛求生凈土。歷七年,其母念佛而逝。事見《凈土聖賢錄》),道丕有葬父之異跡(道丕,唐宗室,長安人,生始周歲,父歿王事,七歲出家。年十九,世亂谷貴,負母入華山,自辟穀,乞食奉母。次年往霍山戰場,收聚白骨,虔誦經咒,祈得父骨。數日父骨從骨聚中躍出,直詣丕前,乃掩余骨,負其父骨而歸葬焉。事見宋《高僧傳》)。故經云:「供養父母功德,與供養一生補處菩薩功德等。」親在,則善巧勸諭,令其持齋念佛求生西方;親歿,則以己讀誦修持功德,常時至誠為親迴向。令其永出五濁,長辭六趣,忍證無生,地登不退,盡來際以度脫眾生,令自他以共成覺道。如是乃為不與世共之大孝也。雖然如此,儒家之孝道,乃是以恭敬奉養父母為最首要者也。若是佛門中辭親出家,豈是完全不顧及父母之奉養嗎?依照釋迦牟尼佛之制度,想要出家必定要先稟告父母。若是有兄弟、或兒子侄子可以將父母依託之,才可言語稟白於父母雙親,雙親允許了才可以出家,否則不許剃度落髮。如果有的僧人在出家之後,兄弟等人或是身故,使父母雙親沒有可以倚靠付託之人,也可以減少其出家的衣缽等資具,以奉養父母雙親。所以長蘆禪師有奉養母親之芳蹤。宋代時長蘆宗賾禪師,襄陽人,年少時便喪父而為孤兒。母親陳氏將他帶回舅舅的家中養育,長大成人之後,廣博通達世間典籍。二十九歲出家,努力修行而深深明了禪宗心要。後來住持於長蘆寺,迎接母親於方丈室東邊的屋子,勸導母親念佛求生凈土。經過了七年,其母親念佛而往生。其事迹見於《凈土聖賢錄》。道丕法師有埋葬父親的奇異事迹。道丕法師,是唐代皇族的宗室,長安人。出生才周歲時,父親在國事之中死亡。七歲出家,年十九歲時,世間荒亂稻穀極貴,於是背負母親進入華山,自己辟穀斷食,乞食而來的食物都奉養母親。次年前往過去父親戰死的霍山戰場,收拾聚集當地戰死的一切白骨。虔誠地讀誦經咒,祈禱能夠得到父親的遺骨。誦經數日之後,父親的骨骸從白骨堆中跳躍而出,直接前往道丕之前。道丕於是掩埋了其餘的白骨,自己背負其父親之骨骸而歸鄉埋葬。其事迹見於《宋高僧傳》。是故經典中云:「供養父母之功德,與供養一生補處菩薩的功德相等。」雙親健在,則應當要以善巧方便來勸導開示,令其持齋念佛求生於西方極樂世界。雙親死亡後,則以自己讀誦經典修持的功德,常時至誠為雙親迴向,令其永遠超出於五濁惡世,長辭於六道生死輪迴的痛苦,能夠證得無生忍之智慧,高登於不退轉之地。使其盡於未來之際行菩薩道以度脫眾生,令自己與他人皆能共成無上正覺之道。如此乃為不與世間共有之大孝也。推極而論,舉凡六度萬行,無非孝道擴充。故《梵網戒經》一一皆言應生慈悲心、孝順心。又云:「若佛子以慈悲心行放生業,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是殺我父母。」因茲凡所修持,皆悉普為法界眾生而迴向之,則其慮盡未來際,其孝遍諸有情。若以世孝互相校量,則在跡不無欠缺,約本大有餘裕矣!惜乎不見此理者,不謂之為妄誕,便謂之為渺茫,豈知豎窮三際,橫遍十方,佛眼圓見,若視諸掌也。推至究竟而論,舉凡一切的六度萬行,無非皆是孝道之擴充。是故《梵網菩薩戒經》當中,其中的戒條皆言:「應當生起慈悲心,孝順心。」又云:「若是佛子以慈悲心,施行放生之業,一切男子皆是我父親,一切女人皆是我母親,我生生世世以來,無不從之而得以受生。是故六道的眾生,皆是我的父母。而殺害眾生而食其肉者,即是殺害我之父母。」因此之故,凡是所有一切的修持,皆悉普為法界的一切眾生而迴向之。如是則其思慮盡於未來之際,其孝道普遍於諸一切有情。若是以世間的孝道來互相比較度量,則在形跡事相上也許不無欠缺,可是在根本究竟之利益則大大有餘也。可惜不能明見此道理者,不是認為佛門此說極為虛妄荒誕,便是認為太過虛無渺茫。豈可了知不論是豎窮於過去、現在、未來之三際,或是橫遍於十方之世界,以佛陀的佛眼皆能圓滿而明見,就如同以眼睛觀視自己的手掌也。對未來中國養老模式的思考 存在問題目前全國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存在四大主要問題。——居家養老服務內容單一,不能滿足多樣化的需求。目前各地開展的居家養老服務,雖然承諾的服務內容和項目較多,但實際上真正提供給老年人的往往比較單一,由此所提供的居家養老服務內容與老人的需求之間存在著一定程度的錯位。——居家養老服務組織體系的運轉需要銜接規範。各地居家養老服務的工作機制是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民間組織運作,形成了區、街道、社區三級組織架構,分工負責居家養老服務的各項工作。目前,居家養老組織體系中各有關部門之間缺乏有效配合,各涉老部門之間缺少協調溝通,沒有真正形成合力。——居家養老服務需要廣泛開拓,資金來源需要多元化。各地居家養老服務的資金來源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財政撥款,二是彩票公益金的資助,三是社會捐助,四是市場化運作。這些資金的用途大致為三個方面:一是用來支持各級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建設,二是補貼接受服務的老年人支付服務費用,三是用來支付居家養老服務人員的報酬。目前的資金數量普遍較少,補貼的服務對象數量也比較少,如果要擴大補貼服務對象的範圍,則需要進一步拓寬資金來源渠道和增加資金總量。——居家養老服務隊伍的規模、素質有待擴大、提高。各地居家養老服務的提供者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受薪的服務人員,另一類是不受薪的志願服務人員。由於居家養老服務對象的有效需求不足,使得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或服務站僱用的服務人員數量嚴重不足;另外,現有居家養老服務人員的專業化程度不高,絕大部分人員沒有經過系統的專業培訓,不具備養老服務護理員的專業資質和執業資格。(中國經濟網)(李菲) 學術觀點我國80歲以上高齡老人將以平均每年百萬以上的速度增長。這項由中國人民大學人口研究所最新完成的我國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預測結果,是在綜合考慮了我國人口的生育率、預測壽命等多種變化因素的基礎上得出的。人口老齡化已是全球普遍存在的現象,老年人增多,高齡比例加大,就意味著需要別人來照顧的老年人規模不斷擴大。如何讓老年人安享晚年,是各國普遍關心和努力探索的問題。我國人口老齡化特點是在經濟不發達的前提下未富先老。這和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計劃生育政策的施行有關。老年人增多,高齡比例加大,就意味著需要別人來照顧的老年人規模不斷擴大。這是一個嚴峻的社會問題。在今天社會中,一方面政府正在推進養老的社會化進程,另一方面城市居民社區也正在運作社區養老,但是就我國國情來看,養老的社會化必須與居家養老相結合,以家庭養老為基礎,以社區養老為依託,而不是借社區養老把贍養老人的責任推向社會。在對養老問題的一些調查發現,有90%的老年人養老方式首選家庭。因為居家養老讓老年人不脫離習以為常的家庭生活方式,不脫離熟悉的社區環境,這更符合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但隨著家庭核心化,小型化的發展,家庭成員照顧老人勢必力不從心,於是社區服務進入養老領域。養老的現代化的進程並不會削弱家庭的老年照顧功能。即使在高度發達的國家,90%以上的老人仍然生活在家庭之中,美國95%的老人過著家庭生活,英國只有佔2%的老人住在養老院里。為了適應人口的老齡化趨勢和家庭的變化情況,政府採取了許多措施,並且相應地建立了一些服務機構,來分擔原來由家庭承擔的一些養老工作,這就是社區照顧。它為有各種需要的老年人提供服務,這樣老年人便不用脫離他們所熟悉的社區,使居家養老可以藉助社區養老的幫助解決許多實際問題。我們是發展中國家,又具有「孝親」的優良傳統,家庭照顧將長期居於主導地位,現代化的進程為老人的家庭照顧提供了強有力的社會支持,使家庭養老進入社會化網路。可以預見:以家庭養老為基礎,以社區養老為支撐的養老體系將是未來中國養老事業發展的前景。為此,社區的工作是:第一,社區要把「孝」的教育放在文明建設的重要位置上。重人倫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顯著特徵之一。而倫理文化的核心之一便是「家庭孝敬」尤其是對老人、對父母的尊敬。沒有上一代對下一代的養育,人類的繁衍、發展就會停止。尊敬老人,贍養老人,這是人類社會所崇尚的美德。「養親必敬」,不單是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報償,也是對人類歷史的尊重。傳統的孝道精神從根本上說,它表現了人禽之別,表現出人類的文明進步的程度。孝心的養成是一個長期教育、熏陶、培養的過程,家庭「孝道」的教育是家庭文化的主要內容之一,也是塑造完整人格的基地。社區是由一個個人組成的,每個人又都來自一定的家庭,家庭擔負著消費、生育、撫育、教育、贍養、休息、娛樂等功能,這些是維持社會正常運轉的基礎機制。家庭「孝」文明的建設成為衡量社區文明程度的標誌。社區對居民進行孝敬父母,贍養父母的思想教育,這是要對不同年齡層次的人們進行尊老敬老教育,將尊老敬老教育納入社區教育的體系,逐漸使社區居民養成尊老敬老的行為習慣,並把尊老境老作為評定「文明家庭」的重要評定尺度,從而形成良好的尊老敬老的社會氛圍,為家庭養老奠定思想基礎。第二,社區要把孝心教育活動經常化、普遍化。老人是家庭中最需要照顧的成員,老年人由於身體功能不可抗拒的自然衰老,其參與經濟生活和社會生活的能力也會日漸衰退,因而不管他願意不願意,都不得不處於一種必須仰仗其它人來滿足自己各方面需要的地位。他們在生活上或者在經濟上處於依附地位,加上生活觀念的差別,使得他們與兒女間難以溝通,加上社會競爭激烈,兒女們各自為事業忙碌也很少考慮到老人的困難,老人疼愛子女,也不願麻煩子女,於是孤獨和寂寞成了老年人的共同問題,影響了老人的晚年生活質量。社區應該組織不同年齡層次,如中小學生、大學生、青年夫妻、中年夫妻等開展孝心評比活動,文明家庭標兵活動,孝敬父母演講會活動等等,這些都有利於推動家庭良好的親子關係的和諧和培養人們的「孝心」。其中社區要經常開展文明家庭評選活動,要把尊老、敬老作為重要的評比條件,在社區中形成一種敬老、助老,家庭和睦的輿論導向,起到教育引領作用。對模範家庭要進行各種形式的表彰,宣傳他們尊老、敬老、養老的事迹。同時對社區中發生的虐待老人的不文明行為採取必要的手段進行調解和制約,譴責虐待老人的各類行為,加強對社區內人們行為的約束作用。形成一個揚善抑惡的社區道德環境。第三,社區要為老年人提供心理溝通,感情交流的平台。家庭核心化、家庭規模不斷縮小,應供養的老人不斷增加,而供養他們的子女後代卻日益減少。家庭成員的相互支持和照顧相應減少,老年人的活動圈子縮小,交流範圍狹小,精神孤獨日趨嚴重的現實,需要社區提供服務。孤獨和寂寞成了老年人的共同問題,影響了老人的晚年生活質量。在對北京西城區部分社區的調查中發現,有85%以上的老人表示非常希望與人交往,但子女很難滿足他們的要求,原來的居住環境有利於鄰里之間的相互關照,隨著市場經濟的建立,由於利益的驅動,原有的和諧的鄰里關係遭到破壞。在調查中當問道「您同您的鄰居的關係」時,認為「互相關照」的佔總數的69.8%,選擇」關係一般」的佔27.9%,「互不往來」的佔1.7%表面上看多數居民鄰里關係相處不錯,但另一項調查表明,與鄰里關係「關係一般」和「互不往來」的人中,城鎮佔35%,農村佔25%,說明居住在城市的居民鄰里關係比居住在農村的人們更疏遠些,而居住在高樓中的居民比居住在北京四合院和平房區的居民鄰里關係更疏遠些,約佔71.6%,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居住環境的改善,鄰里交往越來越少,傳統的家庭之間的溝通正在消失。為此,社區要通過居民環境的創設,老年人交往環境的建設,比如遊藝室,體育活動,垂釣活動,健身操活動,戲迷協會等等。社區養老是將家庭養老擴大和延伸,它創造了良好的養老和服務環境,使老年人身心愉快地生活。第四,社區要幫助解決老年人生活中精神贍養的問題。對老年人的贍養包括物質贍養和精神贍養,在精神贍養方面又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文化生活,娛樂活動,體育活動,營養保健等等;另一類是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情感生活。例如老年人的婚姻家庭生活中對愛情的渴望同年輕人是一樣的執著,他們愛與被愛的權利應該得到人們的普遍尊重,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甚至包括老年人自己的子女對這個問題都缺乏足夠的認識。他們無視甚至誹謗老年人對情感的需求,有時還要自覺不自覺的給他們人為的設置種種限制和障礙。其實,老年人在晚年生活中,精神需求同物質需求缺一不可。比如有的年輕夫婦為了自己的需要,使年邁的父母分居,根本不考慮父母感情的需求,孰不知愛情是沒有年齡限制的,老夫妻幾十年風雨同舟,患難與共,心心相印,情投意合,有著共同的回憶和經歷,這些是他們寶貴的人生財富,也是他們情感交流的源泉,這是任何人都無法代替的。還有老年人的再婚問題等等。因此,社區要宣傳《老年法》,宣傳孝敬父母的中華美德和維護老年人權益的新的道德觀念,支持並提供各種幫助,使老年人晚年享受應有的夫妻生活。社區養老畢竟不能取代傳統的居家養老。我們處在一個正在變革的時代,傳統的「孝」觀念受到衝擊也是必然的,但是一些人片面強調個性獨立,主張個性自由,認為家庭是束縛自己,年邁的父母是自己發展的絆腳石和沉重的包袱,不履行法律規定的子女對老人的贍養義務是錯誤的。我們要大力倡導對老年人在物質生活上的贍養的孝心,在精神生活上的贍養的孝心,在生活照料上的孝心,兩代人之間建立一種相互關心,相互尊重,相互扶持,平等溝通的新型代際關係,使尊老愛老成為人們的自覺行動。第五、社區要把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作為重要的工作。老年人從工作崗位退下來以後,他們的物質生活特別在滿足各種服務需求方面,包括醫療、保健、活動設施等等,都離不開社區。他們的精神生活,尤其是文化娛樂、人際交往方面,主要是在社區。有老年人的家庭,要以社區為依託,才能更有效地發揮居家養老的功能。老年人權益保障是社區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它通過街道辦事處,公安部門,公商稅收等政府行政管理機構,有工會、共青團、婦女聯合會等社會團體,有熱心老年維權工作的社會工作者,這是一種多元的老年人權益保障體系,形成保障老年人權益的社會力量,這是對家庭維護老年人權益的強有力的保證力量。因此,要加強社區與居民家庭的聯繫,形成家庭依託社區,社區支持家庭的老年保障體系。使居家養老與社區老年保障功能相得益彰,綜合發揮兩方面的功能,更有效地提高社會系統的老年保障實效。家庭對老年人的積極保障作用是任何其它社會保障難以完全代替的。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社會福利和社會服務水平比較高,他們給老年人帶來了物質方面的援助,但無法提供感情上的慰籍和相互關懷,因而大多數老年人仍願意生活在家中。中國是在經濟基礎薄弱,社會化服務水平較低的情況下迎來人口老齡化的 。社會養老保障很有限,這就決定我國家庭養老仍然起著重要的作用。第六、 社區要依靠法律的手段懲治不孝之子。道德和法律都是調整社會關係的行為規範,法律是由國家制定的,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範。而道德則是通過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內心信念來發揮作用的。法律的維護避免了人們在婚姻家庭問題上的隨意性和任意性,保證了社會生活的有序進行和人們的合法權益的實現。家庭美德建設也只有在法律的支持下,才能更好的發揮其規範作用。許多國家的政府制定了相關的法律對贍養老人進行強制性約束。比如,在美國1935年制定了第一個有關老年人的法律《社會保障法》,1965年國會批准《美國老人法》,其中對老人退休後的待遇,老人住房,衛生狀況,對老人的服務計劃等都作了明確規定。在法國,老人村代替了敬老院。老人村裡有醫院,郵局,圖書館,美容美髮店,健身中心,酒吧,音樂廳,餐廳等服務機構。在日本,出台了《退休金改革法》,規定了男職員從60歲起全額領取養老金,女性從58歲開始領取。如果不夠維持生活,可申請領取老年基礎年金。日本1963年頒布《老人福利法》,新加坡國會在1995年通過了《贍養老人法》按照法律,子女有義務照顧60歲以上的年老父母。我國制定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保障法》其中規定了老年人養老主要依靠家庭,家庭成員應當關心和照料老年人。對於虐待老人,侵犯老人權益的不孝之子要予以法律的嚴懲。居家養老是迄今為止最古老的也是最基本的和最富有生命力的養老方式。我們要進行各種形式的傳統「孝「道的宣傳教育,使每個社會成員都知道尊老敬老養老光榮,把尊老敬老養老變成全社會的自覺行動。在目前的條件下,中國的老年人養老問題的最佳途徑是居家養老與社區養老的有機結合。民諺道:「家有一老,勝有一寶」,這句話不僅是對老人的尊重,更是把老人當作了一種財富。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在社區建設中,如何逐步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為,老有所樂就成為新時期和諧社區建設的一個重要的課題。(全國老齡辦)(吳來蘇) 政策措施針對日趨嚴峻的養老問題,2008年2月21日,由全國老齡委、國家發改委、民政部、勞動保障部等10部委聯合制定的《關於全面推進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意見》公布。《意見》要求,全國城市所有社區「十一五」期間都要基本建立起多種形式、廣泛覆蓋的居家養老服務網路。農村要力爭8成左右的鄉鎮擁有一處集院舍住養和社區照料、居家養老等多種服務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老年福利服務中心,三分之一左右的村委會和自然村擁有一所老年人文化活動和服務的站點。同時,《意見》還提出,要對養老院類的養老服務機構提供的養老服務免徵營業稅,對各類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免徵自用房產、土地的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以更好地開展居家養老服務。(北京晨報)(趙王月)「新孝道」是否可能?傳統中國非常講究「孝道」,號稱「百行孝為先」,「百善孝為本」,皇帝標榜「孝治天下」,選官則「舉孝廉」,所謂「求忠臣於孝子之門」,儒家經典有《孝經》,通俗讀物有《二十四孝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被設想為「孝道」的最高境界。近代以來,「新文化運動」興起了一股「非孝」的思潮,反對做「孝子」,號召打倒「吃人禮教」。建國以後,「孝」被列入應清除的「封建流毒」。當代中國,「孝道」完全過時了嗎?傳統「孝道」中有沒有合理內核?「新孝道」建設是否必要?是否可能?一、「孝道」的歷史傳統與近代危機在傳統「家天下」的中國,「孝道」文化源遠流長。傳統倫理德目中,「忠孝」、「忠孝節義」並稱,「孝」赫然名列第二。作為最重要的禮法的一種,不僅要求「孝子之養老也,樂其心,不專違其志,樂其耳目,安其寢處,以其飲食忠養之孝子之身終」。而且在法律上把「不孝」列入「十惡不赦之罪」。《唐律·斗訟》甚至規定:「罵祖父母、父母者,絞」,「諸子孫違反教令及供養有缺者,徒二年」。理想的「孝道」是充分地體現「仁」的,「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而「仁者愛人」,「愛人」是「仁」的基本內容。「仁」在家庭的體現就是親情之愛,其行為展示為孝。其擴展後的含義則更加廣泛,幾乎遍及從政治到生活的各個領域。「居處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蒞官不敬,非孝也;朋友無信,非孝也;戰陣無勇,非孝也。」傳統「孝道」視「孝」為培養仁愛、禮義、恩報、責任、忠君等意識和行為的基礎。《孝經》開宗就說:「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被視為道德之本,教化起點。「孝」在古代被政治化,權力化了,成為一種權力話語與意識形態話語。 歷代 君主大力提倡「孝治天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被看作一體相通。「忠孝」並稱,甚至完全等同。「忠者,其孝之本與」,「孝親」往往成為考驗大臣和百姓是否「忠君」的試金石。統治者往往認為「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而「非孝者無親」,被視為「大亂之源」。「君子之孝也,忠愛以敬,反是亂也」。在漢代的選官制度中,「孝」是一種基本的人才選拔標準。在「父為子綱」、「家無二尊」的政治性的權力構架下,家庭關係是天然不平等的。遊學則「父母在,不遠遊」,擇業則「三年無違父之道」。特別是所謂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成為多少婦女的生命和家庭關係緊箍咒。「無後」乃「六齣」之罪,婦女因之被公婆或丈夫遺棄。傳統「孝道」建立在宗法等級權力,而非父母子女權利一體平等、個性自由的基礎上。因而,必然具有濃厚的政治色彩。不可否認,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向推崇的傳統「美德」,子女對父母的孝敬,是出於內心的真情實感的。孝不僅是生活上的瞻養,更是一種敬愛之情、精神溝通和心靈慰藉。真正的「孝道」,是使父母生前享受人生安樂,死後對之表達哀戚之情。老人是弱勢群體,需要特別照顧關懷,「孝道」就是對這種特殊關懷的體認和提升,因此,「孝道」本該是一種「人道」,但傳統「孝道」把這種對父母的敬愛慰藉之情推向極端,進而僵化、異化為絕對的「天道」與「天理」,則使父母與子女的權利義務關係大大失衡。結果是,「孝道」與正常的人情、理性對立起來,完全否定子女個人的主體存在及其價值,子女只是為父母而活著,成為父母慾望和權力的犧牲品。在父母對子女有仁愛之心且素質較高的家庭里,「孝道」還有可能成為合乎人情理性的正道,而在感情扭曲,出現溝通障礙,或父母愚昧的家庭里,「孝道」則往往成為「吃人的禮教」。傳統「孝道」賦予父母的無形權力太大,幾乎使子女的一切行為都受到父母的支配,並把這種支配性權力視為天然權利(所謂「天理」),而不「孝」,則「天理」難容。無怪乎,清代學者戴東原痛斥理學家「以理殺人」。近代中國興起了一股強大的 「非孝」思潮,稱其「流毒誠不減於洪水猛獸矣」,激進者甚至宣判其為「一文不值」,不贊成把「兒子孝順父母」列為一種「信條」。其中的《二十四孝圖》在「新文化運動」時期受到過嚴厲的批判。魯迅曾說,《二十四孝圖》中最讓他不解,乃至反感的就是「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胡適堅決反對父母企求子女「恩報」的思想,「叫他們不要做放高利貸的債主」。相反,激進點說,父母應該對子女懷有「罪」的警惕,「生了個兒子,就好比替他們種下了禍根,又替社會種下了禍根」,因此,「對他只有抱歉,決不居功,決不市恩」,「我要我的兒子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不要他做我的孝順兒子」。當然,胡適認為,「一個堂堂正正的人決不致於做打罵爹娘的事,決不致於對父母毫無感情。」(胡適:《我的兒子》,姜義華主編《胡適學術文集》(哲學與文化卷),中華書局,2001年,447、448頁)由此可知,「非孝」思潮是在「自由」、「民主」、「平等」、「人權」的旗幟下對傳統「孝道」進行重新省思,剝離其中的「天理」外衣,恢復其 「人道」本色。二、當代中國的家庭關係問題與倫理迷失當代中國逐漸進入一個經濟市場化、政治民主化、社會法治化、人際關係平等化、個人自主化的新時期。個人角色認同從封閉式「單位人」向開放互動式「社會人」演化。這一時期被認為既是「黃金髮展期」,又是「矛盾突發期」。「家和萬事興」,家庭問題不是小事。經濟市場化,導致社會競爭加劇,個人的生存與發展問題顯然成為高懸在每個人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為了個人的生存與發展,目前中國家庭人際關係和相互責任普遍淡化。冷淡甚至遺棄老人的問題嚴重。年邁無生產能力且需要贍養照顧的父母往往被視為必欲去之而痛快的「累贅」,父母的財產則成為覬覦掠奪的對象。結果,對年老父母的漠視、打罵、禁食、遺棄、驅逐、甚至殺害,就成為社會高發的倫理和法律案例。久之則可能形成一種不良家風和社會風氣,從而影響青少年心靈的健康和社會和諧。間接而言,還有損經濟效率。我國在基本小康的背景下,迎來了老齡化的巨大浪潮,尚不具備向全體老年人提供完善社會保障的經濟能力,特別是農村老年人基本上還沒有納入國家社保體系,他們的養老主要還要靠子女。而農村老人的子女大量流入市場成為「民工」,也的確面臨個人生存和發展的嚴峻壓力。留在鄉村的子女則不僅隨時可能外出打工,在個人生活方面也傾向個體生活或小家庭生活,而不願與父母住在一起,甚至不願贍養父母。目前老齡父母受到虐待和遺棄的社會案例多如牛毛。具體看來,有以下幾種類型:第一種類型:溫飽不保型。有時也伴隨暴力。案例一:70多歲的張大爺一天只被允許吃一頓飯,只好撿垃圾吃。後又被5個子女打傷。(《七旬老漢吃飯要扒垃圾 數百鄰居怒指兒女虐父》,中原新聞網2005年12月21日)案例二:中央電視台的《焦點訪談》節目,曾播出過浙江省天台市一個70多歲的喪失勞動能力的劉姓老農狀告兒子不贍養老父的報道。三個兒女都互相推諉承擔贍養老父的責任。案例三:一位無生活來源的67歲老人,控訴兒子不盡贍養義務,還對她惡言惡語,甚至毆打她,要求與兒子解除母子關係。(《宿遷晚報》2005年6月21日)。第二種類型:飽受暴力型。案例一:廣西柳州市78歲的某老人飽受二兒子暴力。2000年至今,被打了4次。其中一次,被打成心臟病突發而住院。據說兒子主要是為了要回先前住的簡易房以便出租。案例二:四川雙流縣白沙鎮團山村72歲的老太被兒子打傷。兒子住裝修得很氣派的二層小洋房。母親住在一樓緊挨豬圈的小屋,房屋瀰漫著豬糞味,廚房就在緊挨廁所的豬圈內。無論天氣炎熱還是颳風下雨,都必須挑糞種莊稼,如果提前回家就會遭兒子、媳婦打罵。(《兒子住洋房老母睡豬旁 不孝子虐待生母遭譴責 》南方網2003年6月12日)案例三;媳婦常打罵,甚至用大糞潑老人,導致83歲老人自殺身亡,媳婦兒子竟棄屍不管,導致屍體內臟幾乎被豬吃光,可依然找不到兒媳。最終,當地民政部門出面將老人慘不忍睹的遺體火化。(《老父自殺停屍數日豬吃內臟老母狀告兒媳虐待》,南方網2005年5月27日)第三種類型:驅逐遺棄型。案例一:河南省柘城縣遠襄鄉司窪村81歲、82歲的一對老夫婦不但不靠兒孫養活,還自食其力在村裡開了一個小賣部,因兒子兒媳非讓他們搬到村子外面住,他們不答應,身上被兒媳抹上大便,就連鍋里也被倒上大便。為了不讓兩位老人在原處居住,其兒孫們把他們的衣服、柜子等用品扔進水塘里,老兩口有家難歸。(《老人受虐待兒媳鍋里倒大便》,珠海信息港信息網2006年7月17日)案例二:89歲的老太受到的令人髮指的虐待,包括鋼針扎臉、拳打腳踢、逼喝人尿、斷水斷糧,虐待她的是孫子夫婦。目的是將奶奶趕出家門,而在這之前,夫婦倆已將母親及兩弟一妹趕了出去。(《孫子瘋狂虐待89歲奶奶 逼喝人尿鋼針扎臉》,東方網2006年7月27日)案例三:80歲的劉老漢被小兒子打成重傷。目的是將老人攆出門,然後獨佔老人出錢所建的房子。第四種類型:物質滿足精神不滿型。案例一:《家庭》雜誌報道一個喪夫的婦女在晚年欲尋伴侶卻遭兒反對。種種干涉、歧視老年人再婚的行為,甚至使老年人遭到虐待、迫害以及精神折磨,造成有情老人不能如願成為眷屬。更有甚者,有些老人再婚後遭到子女及各方面的粗暴干涉和精神折磨而被迫分離,給渴求再婚或已再婚的老年人帶來極大的精神痛苦和思想壓力。案例二;據某地調查資料反映,子女與老人交談的佔23.26%,較少交談的佔40.39%,而經常交談的僅佔35.81%。這些數據揭示出一個事實,超過半數的家庭缺乏對老年人的精神贍養。第五種類型:生前受苦死後風光型。有些人,父母生前不能孝敬,等到父母死後卻大辦喪禮,有權有勢者甚至圈地築墳,車隊簇擁,絡繹不絕,連日宴席,以顯示其能「光宗耀祖」。對於這些嚴重的家庭問題,我們當然要區別對待。凡是觸犯法律的,要堅決依法辦事,不能包庇縱容。但對於沒有違法的輕度虐待以及精神虐待問題,法律是無能為力的。因此,有人想出了其它種種「妙招」。如某村捐資一百多萬元,在村廣場豎起一組「二十四孝」主題石雕;有律師向人大提出制定《孝法》;有主張公務員錄用「以孝為先」;有地方開展評選十大「孝男孝女」的活動;有規定不孝敬父母者不能當領導幹部,在職的不能提拔重用,等等。這些顯然不是真正的解決方法,要麼是「作秀」,要麼是「愚昧」的產物,都是一些「怪招」、「損招」或「偏方」,而非「正道」與「良法」。三、「孝」的合理內核與「新孝道」建設我國是世界上老齡人最多的國家。聯合國將一個國家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超過7%定義為「老齡化社會」,依此標準,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時,中國已經基本進入老齡化社會。2000年老齡化比例為7.0%,2005年達到7.69%(老齡人口為10055萬)。在國家經濟實力還不夠強、社會保障體制尚未健全的情況下,如何贍養老齡人問題就顯得尤為突出。有學者堅決反對「孝道」建設,認為寄希望復興傳統孝文化來規範現代中國人的道德生活是一種時空錯置。應通過法治建設,發展生產,縮小兩極分化,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和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同時嚴格執法。誠然,贍養老齡人根本上要靠現代法治,而非傳統的德治。《憲法》、《婚姻法》、《繼承法》中都有了這方面的內容。《憲法》第四十九條有「禁止虐待老人」的規定,《婚姻法》第三條有「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的規定,《刑法》中有關於虐待罪的規定。1996年8月29日還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各地又依據《老年法》對制定了有本地色彩的老年人保護條例。然而事實上當前我國虐待、遺棄老齡人仍然非常嚴重,老齡人的合法權益得不到有效保障。關於老齡人立法還存在諸多有爭議和不健全之處,執法過程還存在著過多的人情干擾、權力尋租,調查取證也存在一定的困難,更何況執法人員也還有「不干涉家務事」的認識誤區,因此,社會輿論與家庭倫理的建設也必須得到一定的重視。任何良法美意,如果沒有良好的倫理、輿論與社會環境的支持,其效果將大打折扣。「孝」從其起源看,並不具有所謂的「封建毒性」,完全是發乎情,止乎禮。但在其演化過程中單方面的責任義務束縛性不斷增強,最後被推向「父為子綱」、「父尊子卑」的極端。即使在這種情況下,其合理內核仍然是存在的,否則無法解釋何以歷兩千年而不衰。要等到近代啟蒙運動的領袖們舉起自由、平等、博愛、民主、人權的旗幟來大加撻伐,才有所衰歇,等到新中國利用政治權力來清洗所謂「封建流毒」,利用階級鬥爭手段來分化家庭成員,利用意識形態工具把「孝道」徹底「醜化」,才使「孝道」完全瓦解。然而近代「衰歇」的僅僅是不合人情、理性的「吃人」一面,不是其以人為本、「父子相親」的一面,而「瓦解」的確是整個家庭倫理體系,包括其「親情有愛」的人道一面,結果是人們一提「孝道」,就不屑一顧,甚至掩耳而走。惟恐沾上「孝子」的「惡名」。現在恐怕不能再這樣對待有兩千年文化傳承經驗的「孝道」了。是應該理性地看待其中的合理內核與操作方法的時候了。「孝者,教也」,可以說,傳統「孝道」的倫理教化熏陶功能完全可以傳存,其中的內核「仁」(人道)與「愛」(愛心)可以成為「現代新孝道」的內核之一。「仁」主要體現為對人的個性與尊嚴的尊重,老人也是人,不能因為喪失了生產能力或生活自理能力,就不當人看。「愛」則不僅包括「親情有愛」,心靈溝通,而且「大愛無邊」,應該擴展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全社會普遍形成對老人的關愛。「現代新孝道」的內核也有其現代性,那就是其中內置的人格平等、民主協商、互助互愛、交往理性等。只要我們秉承「相親」、「相敬」、「相愛」、「相助」的基本原則,使其中的地位權利不平等不平衡變成平等平衡,剝離其「天道」外衣,恢復其「人道」本色,由絕對「天理」降為普通「倫理」,這樣,壓抑個性、摧殘人性就能轉化成個性自由發展,父尊子卑就能轉化為父子關係獨立、平等、相親、和諧,「新孝道」建設就成為可能。「新孝道」與法律對老齡父母合法權益的保護並不矛盾,相反,法定權益的真正落實必須藉助於「新孝道」。二者是合則兩美,離則兩傷。「新孝道」不要求固守在父母身邊,更不要求絕對聽從父母的指揮與安排,只要求在父母喪失生產能力而社會保障又不健全的情況下對父母實行物質救濟,保證老人自我生活娛樂的物質基礎;在父母喪失自我生活料理能力時,或委託親戚,或找保姆,或親自照顧;尊重父母的人格與個性,不侮辱父母,不對父母施以任何暴力,常常給父母通通電話,有閑暇,常回家看看,在節假日陪父母玩玩,在精神上與父母達到一定程度的溝通,使老人得到精神慰藉與精神自由,從而身心健康。
推薦閱讀:

論文:正確的父母應該做正確的的事
論文閱讀:Synthetic to Real Adaptation with Generative Correlation Alignment Networks
杜甫研究論文綜述(1911—1949;1950—1976;1977—1985) - 文賦 ...
Madoko-簡潔而強大的學術寫作工具
觀看:以我觀物??(論文)

TAG: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