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去賞析詩詞和評閱詩詞?】

課已經講到現在,也基本說的差不多了。總也再跑不出這些範圍。我認為要想寫好詩,就必須要先學會去賞析詩。從中悟到精髓,才能更好地寫詩。這就是我一再強調的學詩要先多讀詩的道理。

至於大家如何去學習古詩,各人有各人的方法。我是這樣想,最好不要通篇的去讀,發一大堆的解釋,那個感覺用處不大,習慣了看解釋,自己就懶的動腦了,我們可以拿一首詩來。去進行表意和引申的分析。這個就是讀意吧,就是了解詩的意境,作者的心境。以便於了解古詩人的思維方式。再一個就是詩之骨。就是架構,形式,包括格律和章法。

研習古詩在這裡說了,一個是讀意,一個是格律章法。哪怕一天弄懂一首詩呢,也都是有收穫的。再就是大家在晚上或者平時領讀的時候。可以找一些古時候的小故事啊。一些典故啊道理啊。來和大家一起學習。以增加自己的學識。好東西要和大家分享,才是快樂的事情。

每個人的理解不同。理解的東西也是有局限的,只能作為參考;今天要討論的題目是:意境、境界、意象!咱們先來討論第一個話題:什麼是意境!其實,我認為,不管是什麼藝術,只要是藝術,而這個藝術又是建立在民族文化基點之上的。有一個算一個都要講意境,只是藝術的形式不一樣而已。

這裡說的藝術是正統的,傳統的藝術。不包括那些前衛的、抽象的。不包括那些東西。只要是正統的藝術,就要講意境,沒有意境,就不能稱為藝術,因為意境是藝術的內涵架構。沒有意境的支撐,那麼也就不存在藝術了。這個好像是題外話了,下面咱們言歸正傳。大家可以暢所欲言的說自己的理解。等會大家都可以來說說。

一、意: 就是思想,作者的思想意圖。境啊是環境。意境,就是作者用其思想營造一個感覺氛圍。不是用語言營造氛圍,是用思想。從而在藝術作品中形成一個環境,讓看客的思想進入其中。所以一個好的作品,會有身臨其境的感受,這個不只是詩詞。繪畫,雕塑,音樂,舞蹈,等等。只是形式不同而已。

二、境界: 其實這個詞啊,涵蓋的含義範圍非常的廣大,因為這個詞最早是佛家術語,說到這裡先了解一下佛家對宇宙的概念。佛教對宇宙空間的概念是:十方世界,十個方位:四面八方加上下。為什麼要說這個呢?因為境界的詞啊,和這十個方位是分不開的,在縱向的,橫向的都有其自己的含義。咱們說能讓大家明白呢?

舉個例子,大家都知道圓錐體是吧,好比是一個倒放的圓錐體錐尖向下,在圓錐體的中心有個軸,隨著軸的位置的變化,所涉及的範圍就會發生變化,越往上去,範圍越廣大越往下來,範圍就越渺小。界,就是橫向所涵蓋的範圍。境就是在那個高度上的環境。所以境界是有高低的。

而這個境界又是指人的思想,所以說,境界是指人思想高低的一個標誌,人的思想境界越高,心胸越寬廣,志向越高遠,心裡能容下的東西越多。智慧也越大,反之亦然。這裡說的智慧和咱們平時說的聰明是兩回事情。這裡說的是對事物能認識的程度,對生命能理解的深度。可能不是太好理解,因為這個名詞來源於宗教不是現實社會中產生的。好像有點難理解,因為它是宗教中的東西,不是咱們社會中的東西,所以不是太容易理解。

今天咱們只說境界,意境,境界,意象。關於境界,咱們就說到這裡。下面來說第三個話題:

三、意象。 什麼是意象?還記得咱們前面說過的詩語嗎?說到意象啊就要說到詩之語,什麼是詩的語言?是用景來說話,即所謂的物象,物之形象。那麼這個物的形象是會變的,是受著作者的意來移動的。同樣的一個物象,不同心境的詩人,可能用此物象表現的也不同。

再前者眼裡可能是豪放的,在後者眼裡可能就是憂傷的。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注入在了物象中,就形成了意象,把這個意象用引入到了詩中,就形成了詩的語言。人悲山亦悲,人喜水亦喜。其實山會悲嗎?水會喜嗎?當然不會。都是詩人的悲,詩人的喜。在詩人眼中,那山水也有了和自己一樣的感覺。這裡說意象啊主要是告訴大家,用來載意的物象是而動的。詩人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注入到了物象中,形成了意象。知道這個就夠了。

中國的文化大家都知道,博大精深字字珠璣。問題在於大家不是逐字的去推敲,而是大概的去理解。不去想每一個字所能表現的含義。中國的文字都不是簡簡單單的,都有其深厚的內涵。不同境界的人,把文字組合起來形成作品,那麼這個文字的背後就是那個人的思想,那個人的境界,同樣的文字,卻能表現不同的境界。這個是很玄妙的事情。所以咱們在今後所涉及到的一些名詞概念,都要逐字的去推敲,理解,才會有收穫。還有就是,不管是什麼釋義,都只能作為參考。今天和大家交流的東西,也只是參考。一人之言,不足為憑。

如何去賞析詩呢?怎麼去評閱詩呢?一、起、承、轉、合是否清清楚楚;評詩先評起、承、轉、合;自評或者評別人的詩詞都要先看「起承轉合」。大家看看下面這首詩:《五律 南山竹海》一片南山海,搖天蔽日稠。年年清節撥,世世品行修。常與滄桑伴,不丟疊翠求。眼前溪水躍,身後古今流。

我們看起句「一片南山海,搖天蔽日稠」。 你們看看寫的什麼,大家回答 承句,「年年清節撥,世世品行修」。承句寫的什麼? 承句在起句的基礎上進行了擴展竹子的成長與品格轉句,「常與滄桑伴,不丟疊翠求」。大家看看轉句還在原地打轉。 再看最後一句,「眼前溪水躍,身後古今流」。跟前面有什麼聯繫,毫無聯繫而且所要表達的也不明確結尾要扣題,扣了嗎,大家一看便知:寫南山竹海,合句卻寫溪水,嚴重跑題。大家謹記「起、承、轉、合」要銜接合句,一定扣回主題。

二、寫詩可以是景+情;或是全是景,或全是情,景+情有三種情況:1.先景後情2.先情後景3.情景交融看例詩 《望月懷遠》 作者: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三、句與句之間要有銜接性不可斷裂;

四、時間是否交代清楚:我們寫詩時盡量不直接使用時間用語 以物體表現出時間是最佳選擇,比如用桃花,杏花,嫩芽表現是春天;雪、紅梅表現是冬天;放煙花鞭炮誰都知道是過年;吃粽子,誰都知道是端午節;

大家看看屬於那種 大家看看屬於那種:1、各句要有獨立性,各句完成不同的任務,但是各句跟前一句必須有關聯;2、每句的前分句跟後分句之間要有銜接性,你評的時候要注意銜接了沒有,你自己寫的時候也要注意銜接了沒有;3、句與句之間要有銜接性,不可斷裂四、時間是否交代清楚;我們寫詩時盡量不直接使用時間用語,道是過年吃粽子,誰都知道是端午節;

五、承句是否承接了起句: 承句須擴展起句的主要景色,要擴展起句的主要景色;就是承句的作用是否為下句做了鋪墊轉的後分句要為合句埋下伏筆是否有斷裂的痕迹轉句是很難寫的一定不能跟承句斷裂 承句的後分句要給轉句做好 準備 承句的後分句後三字要為轉句鋪墊這很重要 要不然 就轉不過來 轉句用情語感情螺旋上升這個 大 家體會 吧 最後 第八句 達到高潮

六、起句要求興,合句要求比: 我初寫的時候常被老師批,合句比的;不夠換句話就是寫的不好起句一定要興,有詩感直敘太平淡,讓人覺得乏味,當然就不會吸引人,不吸引人誰還會往下看!合句最好比,要把人帶到無限遐想中去;一定要做到筆盡意不盡,詩在句號外就是雖然打上句號了,但還是意猶未盡經驗是合句,用景來比比用情來更可以出漂亮句子。

七、七律起句前後分句不得超過四個景物: 七律字多很容易犯這條毛病,景色堆積名詞太多;很多同學在羅列名詞寫景時不要面面俱到,要突出主要景色能夠展示主題的景景物太多就畫蛇添足了,給人感覺凌亂。再說,起句把景物都寫了,那下面寫什麼。得留點....

八、注意音節尾三字盡量沒有片語,出現片語會破壞語感:詩跟詞不同,詩盡量不用少用片語,填詞的時候要用片語。

九、合句前分句(就是第七句)是否收住前6個句子;並給合句做一個相當好的鋪墊,合句後分句(就是第八句)一定要筆盡意不盡;一定要下足了功夫用最普通的文字寫出,有深意的句子要把讀者的思維引向句號的後面……..去繼續思維想像;

十、韻要選的好:別犯險韻,窄韻,串韻等等韻律錯誤; 一首詩中幾個韻字不可都是名詞,不可都是陰平或者都是陽平。看例詩 《登金陵鳳凰台》 作者:李白鳳凰台上鳳凰游,鳳去台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看看5個韻字那些是陰平那些是陽平 愁形容詞遊動詞陽平 丘,洲 名詞,陰平

十一、句中要有動詞把畫面活起來: 整個詩中要少寫名詞多寫非 名詞 也就是動、形容、虛名詞不可都在每句的同一位置以避免句式相同。看例詩《登金陵鳳凰台》作者:李白鳳凰台上鳳凰游,鳳去台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看看詩中的所有名詞是不是錯開的

十二、景色要跟感情絕對配合好,用景色渲染心情; 即便是八句都寫景也是為了表現一種情感,喜怒哀樂,不要寫花 凋零了,你卻很高興;也不要情色很美,你卻哭了

十三、整體要扣題目:景情都要圍繞這個題目展開,不可題目跟內容分家。

十四、各句首字五律平仄比例 4/4 或者3/5

十五、入聲字要求:七律入聲字不可多於5個,最多六個;五律入聲字不可多於4個,最多五個;七絕入聲字不可多於3個,最多4個;入聲字盡量避免在音節處,最多一兩個在音節處。七律沒有明確。

十六、不求句句好,但求一句精:找不出啥毛病但是也沒被讀者感動的純屬垃圾作品;

十七、五律承句、轉句中名詞的位置: 名詞的位置14/25至少一個準確;1/3雖然也可以,只是兩個名詞的位置近了就欠生動;評閱要起碼根據今天講的十七條來評,根據你們的學習進度;評閱也會相應增加,如果你今天記住了十七條今後的詩進步會很大的。評閱也會很棒!我今天雖然講的是評閱大家寫詩時也要盡量按著這個要求去寫七律,錯開名詞的位置就可以了。

注意事項:1、起句要求興,景不能太多;2、承句須擴展起句的主要景色,為轉句做鋪墊;3、轉句要轉開,景+情的,此句要轉入情,並為合句做鋪墊;4、第七句要收住前6個句子,並給合句做一個相當好的鋪墊,合句後分句一定要筆盡意不盡,也就是要比承句承接起句,進行拓展轉的時候要銜接承句,不可斷裂第七句要收住前六句,為最後一句做好鋪墊最後一句,一定要筆盡意不盡詩寫出來才會很美的。

南飛雁/鈴歌編輯


推薦閱讀:

唐詩賞析 過華清宮絕句
端午原文、翻譯及賞析
名句賞析 聽雨軒sjh
《春夜喜雨》賞析
杜甫《詠懷古迹五首之三·群山萬壑赴荊門》賞析

TAG:詩詞 | 賞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