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廣博佛學論》月光菩薩造

月光菩薩造·賴秋雨作一、世間導引事有兩分,一為世間往來雜務,商工仕農。古文「仕」即代指為官和政治,中國又常言「士可殺不可辱」,「士」表有崇高追求之人,此「士」加人部旁成:「仕」,士之領導之義,所以用「仕」代指「官」。說到中國語言,最早為甲骨文,漢字傳為黃帝之臣倉頡所造,語言用來表達人類的種種活動,包括思想。但人類只經歷過一個文明嗎?文明之前是否有文字,顯而易見。農為大眾生活基礎,沒有農也沒有我們的衣服、糧食來源,人類從而也無法進行其他活動。農科同時有種植與養殖,或單從事一種,到此不細說。工商即工業和商業。手工業,機械加工都可劃分到工業,截至目前科學也可以概括為機械工業的研究。——在科學為未成型之前,依然有農業、依然有研究政治思想的心理學,之後被攝取進這個比較被大眾認可的學科。但是科學的主要貢獻仍表現在人類的機械工業。商業,名詞常見「市場」、「經濟交流」…是世界目前普遍流行的活動,因為工業革命人們的工作開始分工化,乃至一個機器的零件都不再統一製作,政府又不參與全體管理,於是商業活動你來我往:你用我做的帽子,我穿你織的毛衣…開始流行起來。人的愛好、需求、可見利益增多,商業的行為也就更為繁多。即是「供需關係[supply and demand〕」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政府都是最可信的一個:人或群體的集合管理、引導交流and武力平台。政府也由人構成,並且比商業看見的更加整體和真實。有以「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作為區分的國家政府,大體是對人自由性的管理和引導做出變化。人與人在有限的利益面前有所衝突,於是有審核、約束行為即為法律,和武力強制行為即為軍事。這四種即成世間往來雜務。也有人不做事,終身娛樂的,不一定花紅酒綠。這些世間事古人用詞為「紅塵」,紅塵種種,無非塵事。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僅僅是在慾望和維持生存之間嗎?這另一分事即是探索真諦的出世法——或概括稱「宗教」,即無信仰、修為之人的義,。除大逆大惡之人,世間一切眾生皆有向佛之心,人輪迴世間如久不聞深妙法,必如渴求甘露的饑渴之人。若有其信仰者,他們對於信仰的義接近理解為一切,而不是宗教這麼簡單化。宗教是科學的代名詞,有信仰者對於他們信仰的理解大都遠超科學。宗教信仰的歷史遠比現代科學更加長遠複雜。現代科學的函數曲線、齒輪槓桿、人群心理天文種種,宗教歷史裡早有痕迹。在科學未興以前,人們除了用自己的耳朵、眼睛感受外,是以宗教的教義作為世界觀、價值觀。絕大多數古代政府他所採用的思想也大都來源宗教。孔子儒家即儒教,墨子墨家即墨教,獲得政府認可後廣大推行就設成了教,實際聖人以善化世人為真實事業,並不為教而教。我們已能察見:人活著才有種種世間行為。一旦身死神離,是否真的進入永遠的睡眠狀態亦或者另有所歸。凡人不能理解生死之外的東西。探索生死也就成了宗教研究之一。「子不語怪力亂神」,儒家主要還以世間禮教為主。現在世界主要的三大出世法以人數、地域劃分有:佛信者、基督信者、伊斯蘭信者。在科學歷史面前真正得到「真理〔指代義〕」的人也是極少數。宗教就不應以人數地域作為名分高低。「真理」:既然一切都如同水花一樣為一段時間下的興起。是否有永恆不變的絕對之見。中國本土有道教,一部分信仰也同基督信者主張入天堂福地、成為「神」。一部分也和佛理主張「道成肉身」入「得道、涅槃」永恆不生滅極樂。但無論顯密,釋加牟尼佛的教導涵蓋了其他宗教的一切言論,一邊部分主升天宗教和佛教的三界諸天劃分大體也只是同義不同名相。然佛之出世之無為本非事,以作世俗導引故與世間同而談之。如兩個未來不同職業的人因為義務教育會暫時在一個學校,但長大之後去向絕而不同但是他們依然因為在同一個學校呆過,依然用相同的語言和一部分相同的哲學觀念做事。佛法以其他宗教也如是,因為在同一個世界許多善處有所共鳴,但佛法的廣博與深度是悟道聖人中,最尊勝、究竟的。佛法主張:一切凡眾都有生死輪迴,人世皆苦,縱有歡樂也是彈指而逝。生於天堂也會有輪迴過渡以及死後之不同去處。二、大中小乘佛法是徹徹底底的出世道路,假如其他宗教設立的種種,為的是發展世界和追求另外一個美好的世界,那麼與科學哲學也就是整體世界觀倚立點有所不同。達芬奇實際上是天主教信仰者,他的手稿有很多醫學、工學發明,被科學歸入了科學。說宗教有些觀念如「太陽繞著地球轉」是錯的,就否定宗教——那麼科學也有很多被打破和驗證出來的錯誤。佛〔Buddha〕有多名稱: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明行足…以其世間相為徹覺徹悟智慧神通之人。因此在不同群體有不同稱號。如天人師:即天人導師之義。善逝:善於觀察一切有無為易逝之道。無上士:已經覺察到究竟至深之道,再也沒有能超之法,也有宗派這麼歌頌他們的神,但是佛與他們相比譬如全息攝影與單面攝影。…需要明確的是:佛在同一世界同一時代不會有第二個,而且至第二個佛出世,中間會經歷遠比佛法在世要長遠得多的時間。可以從佛法計算時間的單位來窺斑見豹:劫,以世界經歷成立和毀壞的時間來算(從宇宙爆發到宇宙末日)。一大劫的時間接近133840000年,將近13億年。不退轉菩薩從初行至成佛則要經歷三大阿僧祇的時間。一阿僧祇劫為千萬億的千萬億…倍接近無盡。經論說,在無佛時代,許多菩薩境界的聖人因沒有所倚賴,會暫時用其他教派來彰顯他的教化,總皆不離十善。釋迦牟尼佛、世尊、應供,未成道前俗身為兜率天(天有不同之分,生活習慣也不同。天人居住美妙宮殿樓閣,兜率天眾以握手行淫為樂)等覺菩薩轉世至凈梵王國為太子姓名為:喬達摩悉達多。釋迦牟尼為菩薩的被授記道號。時間是無限的,不是人的方式可以衡量得知。在釋迦牟尼佛成佛以前、成佛之後還有無量其他佛,其之前佛,燃燈佛為其授記為釋迦牟尼佛。究竟法為一非二,但探其外有境界之分,大中小三乘指:菩薩乘、辟支佛乘、聲聞乘。現在工業尚有分大小,況於佛法羅漢亦屬聲聞乘,然只求自度至禪定涅槃之樂,脫離世間欲苦、種種苦。可以為世間供養福田,不度人度他。辟支佛乘:辟支佛在無佛指引時代而自悟明心見性得道,亦可以受人供養作善因果福田,以神通游化方式度人,不能為眾生說法。菩薩乘則自利利他以求求究竟佛果,並能為人演說種種法,可度人以法樂,聲聞羅漢回心向大亦可入菩薩乘。佛、如來不在相中,以無所求,達於究竟,不屬三乘。三乘中戒律行為也有不同。聲聞多是出家人,也有在家眾。放棄世間經營、生活方式,隨緣一切乃至食物即為出家。聲聞和菩薩的戒律也有不同:聲聞人守精嚴戒,為求涅槃畏於犯種種過,以免受於業障牽連。菩薩則有開遮戒,為研究、度人亦有外相造作。但實為自利利他,無為無所求。毗尼經曰:菩薩為貪所犯如來不說其為有犯,為嗔而說其有犯。因為貪慾能使菩薩入世親近眾生,嗔則使菩薩遠離眾,追求禪樂。瑜伽師地論中彌勒菩薩說菩薩修行之人,在特殊情況為了保護大德或者碰見多人即將遭遇強盜、凶人等迫害的甚至可以開殺遮戒,並且不會有過,能生功德。三、依義不依語真正的佛法義理極深,破除萬相,如香象過河,截斷眾流。這就是禪宗的本質所在。西藏咒術方法成了密宗,然而俱是小乘。當然也有大乘在中作導。金剛經: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則是如來…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什麼意思呢?真正的佛法不在外相,在內「行深」,顯露外相一是為了法儀,二則是為使那些沒有悟道的人信任、更好理解。佛法絕非一個有點道理的人在滔滔不絕,雖然以唯物主義觀看待歷史上似乎真的存在一個釋加牟尼的人在講述真理,然而這只是對其表面的唯物判斷。世界上不可用唯物主義解釋的非常之多,包括特異功能也是同樣的。但佛法不停留在一些外在的神異現象,他是完全法,不妄語法。其真正追求的是離苦入般涅槃,何謂般涅槃,般涅槃是真正不生滅、不增減的喜樂之地。眾生有苦樂受、苦樂感覺,一般人對於苦與樂的感覺還是非常粗糙的。相對法喜禪樂,無論苦受與樂受皆是苦的,但又不是真實存在,而是內性妄執抓緣無法放下,就像一面掉進污泥里,沒有磨乾淨的鏡子,擦掉污泥以後,鏡子自然乾淨;就像被烏雲遮住的月亮,月體本凈,烏雲散開後自然而見。本身佛法也如此,暫依眾生業力而顯現。眾生還沒有達到自在的能力,要先依法到達超越輪迴之彼岸,佛法就好比度人之船,未到彼岸需要它,到了彼岸自然不再需要船。所以說依義不依語(Don"t rely on language and listen to philosophical truth)義理和定慧相同才是佛學真正到達的地方,佛法不僅僅是一種學問,還是實在的修行方法,菩薩六波羅蜜種種圓滿行為是真實可求的。有人多智但是沒有實踐的行為或者未有守好戒定,也是會導致無法證道。這個義是世界在空性裡面,世界的存在是真空生妙有。人的身體外有眼耳鼻手腳,內有心肝脾胃腎這些器官,但都只是暫時屬於你的。這個身體由地(固體)、水(血液等)、火(熱能)、風(動能)四大所組成。而你的神識也並非大腦這麼一個東西,大腦還只是他一個作用機理。當你生時,神識由觀看男女和合,被吸引進父母體內的受精卵投胎,跟坐牢一樣在裡面遭受十個月左右的刺激,最後生下來長大成人。直到死時,你附在身體的這些神識開始解散,脫離關聯。身體四大分散,也猶如一堆爛肉一樣。人死之時,有一種風叫作「識風」會解體,慢慢出來,這個時候「人」因為身體行為停止,腦子和心臟也不再動用了,於是神識變得模糊。禪定力弱的還會化出自己的意識環境,停留在人間成為孤魂野鬼。如果你不是大好或者大壞人,你的神識會有49天左右的中間期。並非真正自由,要據業受生,根據你自己的業債去投胎,大多數人也真的會碰到陰司和你對辯種種善惡。人投胎時有可能到其他世界。這邊就是一般未解脫的凡眾,超脫輪迴的聲聞眾以上稱為聖人,因為勤加修行悟得空理,且有善緣,能夠自由所主。或者進入般涅槃,入不生滅地。另外一種是現世涅槃,現世已經修行到極高境界,達到超越性法樂,沒有了苦樂受想行識,只剩下一個身體沒有死,還在人間活動,也稱作涅槃。四、諸天三界九地佛教也有神鬼之說,還且劃分得更詳細。除其他教的天堂地獄,佛法對於天堂地獄的劃分有系統的三界九地。天堂地獄,並非得道之人審判,而是眾生造作業感而成。孔子即有言: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佛經記載地獄在我們地球東方,或許就在太陽系某個星球上,我們肉眼無法觀察到,經言:有地獄名極冷,有地獄極熱。而科學的顯相觀察確實發現有些近恆星星球非常熱,遠離恆星的星球常年溫度非常低。以我們生活的範圍「閻浮提」所處小世界為例,三界指一欲界、二色界、三無色界。九地包含指1.五趣雜居地、2.離生喜樂地、3.定生喜樂地、4.離喜妙樂地、5.舍念清凈地、6.空無邊處地、7.識無邊處地、8.無所有處地、9.非想非非想處地。天堂地獄即在更小的劃分裡面。六欲天、人類、動物、鬼道、地獄所在的世界即是五趣雜居,都是根據業力輪迴到這輪迴到那的。不同於人類的肉慾,天人的生活不僅更廣闊而且,較人類慾望也比較輕。而色界指僅存有色慾之地,無色界,並非無形色,而是見色之欲也無。五趣雜居里有六欲天。這六欲天是:四天王天(或耶穌所在天層)、忉利三十三天(道教所依)、夜摩天、兜率陀天(彌勒菩薩所在)、化樂天、他化自在天、魔天。每層天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天層由低到高,天堂的地方越廣闊、天人的身體也越高大,都是人的好幾倍。依佛法解釋在人類的世界還有處於可能處於不同星球的四大洲:東勝神洲、南贍部洲、西牛賀洲、北俱盧洲。而地球即在南瞻部洲。天層以忉利三十三天來說:在宇宙真空中樹立有一座大山,叫須彌山,比太陽系還要大。而三十三天就是處於這座大山的頂部。天上生活的人即叫天人,天人里女多於男,實行的是一夫多妻制。忉利天有官員管理、有交易市場(真需要的東西不收費)、有汽車、公園浴池,還有不收錢的演唱會…為什麼叫三十三天呢,天層劃為三十三個行政區,每一個行政區都有一個天帝。管理忉利天中央的天王叫帝釋天,帝釋生前和他的三十多個好友一起行善死後轉生到這,成了這邊的帝王。天人思衣得衣,思食食來。不需要自己工作。生活環境乾淨整潔,有香風吹。四天王天、忉利天的婚姻生活方式也跟人間男女一樣:男女二根和合,只泄風氣,沒有不凈液體。夜摩天男女則只擁抱,夜摩天天人已經不依賴日月了,他們的身體自己會發光。各天人中也有一輩子修梵行不做男女事的。兜率陀天男女依賴握手,化樂天以笑交接,他化自在天男女以眼視交接,這是六欲天男女之欲,六欲天以上則已無男女之慾望了。在須彌山腳下有修羅,或者就是道教說的妖。阿修羅常與天眾發起戰爭,然雙方皆不會有傷亡,只有疼痛苦惱。每場戰爭參與的人數都有上億以上。阿修羅常戰敗,並且每次都是戰爭的發動方,從四天王天開始進攻,這時有龍等去通報帝釋。阿修羅好鬥非神非鬼,男眾形貌醜惡,女性貌美痴情。其他經論記載帝釋之正妃舍脂即是阿修羅三王之一的女兒,帝釋見舍脂端正美妙無比,於是以兵力威脅去提親,阿修羅王恚怒發動大戰,兩方最後以一方同意,一方送美酒暫時結束戰鬥——之後仍爭戰不止。最早的地球人是從色界光音天(光音天在欲界天上面的色界)飛來的,因為吃多了地球上的食物而失去神通留在了地球。在閻浮提里六欲天里是沒有惡道存在的,只有人和畜生、鬼道生活在同一個空間。人世最偉大的國度是轉輪聖王的統治、遠超大唐盛世、康熙王朝。光音天里來到地球的天天人後來一部分相愛了,淫慾造作得多的成了女人,淫慾少的成了男人,後來逐漸又有了兒女繁衍。因為懶惰,人們開始出現偷盜種種行為,就有了最早的武力管理政府。轉輪聖王出世伴隨多種瑞相,最頂級轉輪聖王的世界食物自然成熟無需栽培,如同光音天人初到地球;最頂級轉輪聖王統治四天下、四部洲,地球為其一,那時人民好善離惡,戰爭減少;轉輪聖王和他的大臣,玉女寶死後必生忉利三十三天(轉輪聖王出世時同時有諸多寶物、善臣自然而現,玉女寶指輪王美麗的處子后妃群),但轉輪聖王只是治理好世界,並不能如佛說法。五、其他佛世界三千大千世界,一千小千世界為一中千,一千中千為一大千。我們的生活的大千世界叫「娑婆世界」,閻浮提是娑婆世界大千世界裡其中小千世界的一個洲。釋迦牟尼佛是這個娑婆世界的佛,還有其它佛世界。比如凈土彌陀世界、藥師佛世界。彌陀世界也是常稱的極樂世界,裡面沒有三惡途——畜生動物、鬼道、地獄。皆自然信佛。彌陀經:若有人一日一夜持戒念阿彌陀佛,死後阿彌陀佛即與彼界諸大菩薩化身來接。藥師佛世界,藥師佛全稱藥師琉璃光如來,藥師佛世界沒有女人,三惡道。經常受持藥師經,念其名號發願生彼世界,也可以往生。彼實際兩大菩薩月光遍照菩薩與日光遍照菩薩次補藥師佛涅槃後的佛位。其中月光遍照菩薩跟閻浮提釋迦牟尼佛末法出生的月光菩薩並非同一位。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即在彌陀世界。以專求往生的受佛教法之人設立了凈宗,以觀察世界種種現象從而入內在空性的方法,集合了唯識宗。佛教這些分化大該都是佛般涅槃後,已證菩薩位的人所帶頭。佛法中的十方世界指過去、現在、未來、上中下、東西南北十方。六、無常四諦無常指世間一切有為都沒有常態,易為變更。有流動無常變相無常,時間和水可以說是流動無常,身體細胞的變化可以說是變相無常,統稱無常。時空也是變化無常的,有為心不可得,探索心的究竟無有,不在肉身,不在身外。佛法在世只短短一瞬,人難逃一死,為了免落惡道,應當常修行佛法十善: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嗔、不痴。常行忍辱布施等法。釋加牟尼佛菩薩地修行時,出海尋寶曾救一講溺死的老鼠和一男人,男人因為貪戀菩薩財寶,反而忘恩負義冤枉菩薩入獄,後得老鼠相救,當時彌勒菩薩在世做的是國王(還未證道),國王查明真相後,殺了那個忘恩的男人,並與菩薩對談,後發現其學識淵博,拜為宰相,菩薩當時為其說的就是無常之義。四諦、四聖諦即指苦、苦集、苦滅、苦滅道。人在禪定中能獲極大快樂。凡人起心動念都是慾望使然、是業苦。苦成型,苦滅,滅苦道即法。一般修禪,見塵交雜過多慾望,即人們的眼根較聲音複雜,所以推崇觀音法門,從觀聲音的發起、中間段、尾端而領悟空性。亦或水觀、中觀、不凈觀。禪坐採用的是雙腿盤坐,或宴坐,時間久長,不僅可以引動體內真氣達到養生的目的,還能發起本源神通。七、選《心經》解《心經》這個經開頭沒有「如是我聞」,「如是我聞」是佛在世時要求結集經典的阿難尊者在經文上加上的開頭,以獲得經文者認可。阿難尊者因為結使未盡,佛陀般涅槃後,在最初結集經典的時候未被批准參與,阿難多聞,但佛法證道需定智平等,之後他被要求斷除結使才能入內(結使:眾生無法證入聖境界,因為生死之中積累的種種貪嗔痴如同打結了一般,阿難尊者當時還有欲結),阿難思億佛陀教法苦禪,在當晚困得想要睡覺、頭快要碰到枕頭時,突然悟開了,並證出了神足通。證了神通以後,阿難去會見舍利弗,舍利弗故意不開門,讓他從門中的鑰匙縫隙進來,阿難隨心一動就進去了。那麼《心經》有說它是從《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觀世音菩薩回答舍利弗尊者問的一段話,它的開頭是:「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觀自在菩薩,即觀自己自在的菩薩性,佛說每一個眾生都有佛性,唯除「一闡提」(斷善根即罪惡之人)沒有。那麼在未成道之前有自己的菩薩性也就如理了。大乘里有很多很多菩薩,並不是虛構的,而是佛法廣大,已經超越了時空,空間無限量、時間無限量,這種無限量下佛的累劫教育,已證聖地之人就多得不可思議。行深,指色相參空,物我兩忘。般若波羅蜜多,諸佛智慧空性之地。智慧空性它是一切萬法的源頭,一切萬法因此生,因此同。「照見五蘊皆空」由此覺察到的五蘊:色、受、想、行、識。都是空性下的暫時的因緣聚合,蘊字描述得很好,色蘊是色的業緣潛意識分別集合,受是由外界刺激的感受潛意識分別集合,想是自體空性下的另一個狀態。行是無明所推動,因為分段生死的記憶喪失,很多事都沒理由在做和推動。比如血液為什麼這樣流、皮膚為什麼會自主呼吸。識,我們對這些現象,不會漠然,有一個明確的分別,就是識了。這些究竟為空,因為它沒有具體的定相、不是永恆,隨著時間的流逝都會遭到改變。,埃及金字塔那麼堅固的東西也會有被腐蝕倒塌、或者被大海深埋的一天。以後人類文明變更,語言也隨之變更,或許不再用紙或者電腦作媒介了,真諦是不會變的。要不然佛看見外國人豈不是因為語言不同而無法講法?語言只是媒介,真諦自然還有其他方式表達出來。「度一切苦難,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以法性,順度一切挫折、苦難,知道一切皆無常,快樂幸福也有它的變化,苦難也是暫時的。舍利子是人名,同「舍利弗」色不異空,這個色不是色情的色,是指形色的色。色相不離空相,我們的一切你如果仔細去觀察會發現它的根本站立點就是空。空不異色,空也不是目中無人的空,非是不存在之義,空是自然空,空與色相融相交接,你生活在裡面,但是你無法捉住它的存在。「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受,苦樂受,平時會有感覺苦、感覺快樂,就是受體的分別,苦樂受是人包括其他生命的普遍感覺能力;想,想像功能;行,行動活動,人類行為以及血液流動、細胞新陳代謝。識指識體、識陰,記憶、知識。文字是一種識、語言是一種識,知道手機是手機也是一種識。它們都是在空而成,在空而滅,變化是無形的,就像磁力磁場一樣,在客觀環境里還是有它的脈絡,而變化速度比人動心起念還要快。舍利弗!這個解決生死難題、遠離生死斷續的法,一切眾生皆有輪迴,死而後生,生而後死,但是佛法的空相是跟他不同,不生不滅沒有生死輪迴的,它根據眾生的需要會出現顯著的變化,說到這,有一本經叫「僧伽吒」,它會根據眾生對法的狀態,變化成仙人來說法。諸法的體性也是不垢不凈,不增不減,叫「一如」,不會隨外界有染污的行為,就像雲遮月,月本身沒被雲給渲染,但當雲退去的時候一切恢復正常,除一闡提外各種生命的包括草木無情生命體的貪嗔痴妄念就好比這雲。貪、嗔好理解,痴就是痴情類又或者明知是錯的又放不下叫作「痴」。法體同時也是不增加、減少的。所以空體,比真空還要客觀,離於色、離於受想行識,離於眼耳鼻舌身意、離於色聲香味觸法,不變不動而自然存在。眼界,即是眼睛(也包括佛說的天眼)所能看見的範圍。另外一種叫眼叫法眼,非世俗所言「不過您法眼」,這是一種能與佛法有關的功能。意識界,我們的思考意識也是有範圍的,做人就很難覺察到動物在意識界是怎樣的。無無明,離於不清楚、莫名其妙。幾乎每個人生下來就自主地要吃東西、睡覺,這叫無明。空相離於老死、離於不再老死。「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磐。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苦集滅道:苦、苦集、苦滅、苦滅道。苦不會無因緣而生,由業力因果遂成苦集,成世間困苦、欲苦、求不得苦、愛恨情仇、分離苦…,苦滅即苦無,滅苦道即法。智慧顯現在裡面但是究竟了無所得,以究竟無所得故,菩提薩埵梵語bodhisatto,心裡沒有牽掛、掛礙,沒有貪婪,沒有這些他也就沒有害怕失去什麼東西,老子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遠離顛倒夢想,畢竟是般若之空,究竟至涅槃不生滅地。過去、現在、未來的佛依空性智慧,可以得無上正等正覺。所以說這個「般若波羅蜜多」本身就是一個咒,一個大威神咒,一個大光明咒,一個無上、無法超越的咒,一個無與倫比的咒,接下來就說了這個咒怎麼念、是什麼:「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八、佛道管理與社會交互佛法不僅是出世法,在於世間也可以成為一種哲學。那麼把佛法融入管理智慧可以嗎?事實上很多地方都不知不覺地用到了。佛法推行十善,對於人來說行十善能夠清心寡欲、免除雜擾更好地開發智能。佛法有情心識外六識、末那識、阿賴耶識有情指除植物外的一切眾,植物則屬於無情。外六識:眼、耳、鼻、舌、身、意科學之心理學即是研究到意上面,潛意識即在意識與末那識之中。通過凈行修禪觀法,能更快、更好地發展自己的末那識及阿賴耶識。那麼什麼是末那識、阿賴耶識?末那識是以我執,觀察內與外現象的倚立點,或稱為神識。而阿賴耶識是涅槃識。正確的說三乘佛法既在阿賴耶識內也非在阿賴耶識。不是口頭可以說白。這個佛法外相期已經到了末法之時,水旱不調,災疫流行,魔僧橫度,更有明目張胆進行「雙修行為的」。「雙修」不屬於任何佛的法,好一點也只是夫妻法。甚容易走火入魔,公開推行也是觸及法律的。這個時代和尚好一點像是留光頭穿古服的居士,差一點則完完全全為了混飯吃,這大概就是「沙門變白衣」。真正的出家人如人中尋龍,萬里無一。佛經:居士若明知是為了錢財飯食營生的「和尚」,可以不禮拜供養。又有一實例:一居士把一喜笑的小孩捉住令它大笑,最後小孩被逗死了,問佛:算殺生否?佛答不算,因為是遊戲心,但以後應小心注意。很多人往西藏密宗跑,殊不知真正佛法非有顯密之別。顯者,以種種建立在世俗法上的之知識觀察微細為多,密者主修禪通咒術主多。顯密之結合方可說大乘佛法。顯可以度人,密則能證道。不僅佛法亂相,善法缺失,社會亂相也可見一般,男子由於好淫,普遍壽命在60到70歲間,末法時女子反而精進修行,壽長在90歲左右。社會的實在價值缺失,只剩下表面空號,人們工作的動力也就為了養家糊口。青年男女已經無法控制地沉浸在夜生活,應該回首一下十善法了。其次吃肉易多欲,易斷大悲種性。吃葷實指大小蔥蒜韭菜,容易生嗔生淫、生痰。男女關係亂搞,感情一瞬而過不如不設婚姻制度,以免為情愛相爭,使其變得單身自由交往莫若更佳。關於教育天平可以更趨向靈感開發、素質教育,機械時代有計算機可以協記知識,很多東西已不必死記硬背,死記硬背頭昏腦脹,更利發揮主觀能動性與創造力。創造力很重要,時代是變化的,一成不變的可以經由慢慢熟悉掌握,新時代新的要求則需要有創造力的人才做先鋒。試想一個時代如果沒有創新,而地球的空間、資源都在不斷改變,現有的東西將可能不太適用。人畢竟是人,一代過去以後,另外一代需要引導而步入正軌,如果整個社會的軌道都走錯,後代人延續這種錯誤的軌道,並習以為常,如何能返?依然說現代科學是對有形物質面作觀察,很多無形面是絕不如佛法透徹。現代人大可不必工作那麼多天,一星期三四天就夠了,否則一輩子到老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工作,最後一死,人和工作成果都化為灰土,沒有必要。學佛先要放空自己,找到正確的善知識,古代老子說:當其無,有器之用。慢慢的,把器也放下了,覺了無一物,就是正覺。為人處事過於嚴格,不利修道,沒有道緣強修,亦無需如此。很多人還只是想飽暖思淫慾,對於道,只注重實際利益。必要由內在的歡喜心,求道心發起,才可直趨大殿。九、依空而起佛法有六神通之說,傳說釋迦牟尼在世時,就是離地三寸行走。六神通:宿命:可追憶往昔及今後輪迴之事。天眼:可以不藉助工具看到很遠的地方、世界天耳:可以聽到很遠的地方,包括不同世界的聲音神足:身體可以飛行、可以隔空控制物體…漏盡:不再有任何苦痛、煩惱,凡人遇到特定的外境多多少少會有一些煩惱,得漏盡通的聖人則無。他心:可以在別人不說話的情況了解知曉他人內心、神識傳達的信息。這些神通都是現實存在,依空性原理髮起。神道有五通缺漏盡,鬼道也有一些有他心、宿命通。佛曾無量劫修布施善行,講了很多宿命故事。如住菩薩地時發心施捨自己身體與天神化作的老鷹,從而拯救亦是另外一天神變化、將被捕食鴿子,並做誓言,如果布施身體之心誠切,則身體恢復如初,須臾之間果然血肉生回。以及為王女時曾割大腿肉治一和尚惡疾。這些現代人都難以相信。關於神通的故事還有著名的賓頭盧羅漢取物:佛在世時印度有一長者掛了一袋錢在很高的樹竿上,並明言,有神通能拿走的可盡情取。賓頭盧羅漢於是入於禪定展現神足瞬間取走,後來受佛呵責:不應如同妓女為了一袋錢而展露神通,並罰其永久住世,不許入般涅槃。此外,古印度曾有一國王名迦丹延,去拜訪賓頭盧羅漢,賓頭盧不主動迎接,後來國王受大臣挑撥生氣了想殺掉他。再次去拜訪時,賓頭盧羅漢主動起身迎接了七步,並說明原因:他已證羅漢果,為其尊,如果主動屈尊,國王將失王位。國王大悔,七天之後竟然真的被敵國攻打,失去了王位,並遭到鎖腳囚禁。這兩個故事,古來佛典皆有記載。十、略說三昧三昧是修行人善心止一處,自身入禪定產生的一種正定與作用。一切法體性平等三昧: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一切法為一非二、菩薩與一法相應。得此三昧多不樂名利,看破世間種種。佛法門眾多,本性我們只要一法入定,開悟萬法歸宗的大智。楞嚴三昧:可以使人不胡亂造作,井然有序的守好戒律的三昧力量,從實修和經論已得知,三昧是大乘度人的一種禪定神通。般舟三昧:常見三世十方種種諸佛,如在眼前。行此三昧:勿念人我,勿念思與不思,勿念食與不食。月愛三昧:釋迦牟尼佛曾發此三昧為一國王治療病痛,其病痛當即消除。身體會有清涼的感受,熱惱自然而消。一切眾生差別身三昧:菩薩得此三昧可出意生身、分身,意生身隨意所去、不受約束,能穿牆越海,眾生在中陰時也能發起種種這些妙用。一身入定,多身起。內身入,外身起。人身入,夜叉身起;夜叉身入,龍身起……僧伽吒經:葯上菩薩踴身虛空,身出獅子、大象、猛火,於高山上雙腿盤坐,化千百日月照明世界…是真的!大乘人已經入了: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得真性里,非目中無人,而是空靈到超我已不存在了,(心理學的超我追求即是宗教天人合一的物質心理形態描述),他可以藉助精神的強大力量影響人。三昧也可說是種念力、將其譬喻為大乘願力的一個工具。而佛發出光明也可以說是三昧的外相作用了。三昧之能,環遍周宇。是十方都可以作用的。以此三乘人神通不單單在特定的當下,而且超越時空,有偈: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過去已經隨空流逝,現在則分分秒秒在變不可把握,未來暫未到來無能觸及。所有之法,都以其空性發露智慧,然後融入世間。再說灌頂:是一種佛力加持之法,灌頂不是現科學物質形態可以看見、研究的。主灌頂之聖者境界必須高於被灌頂者。甘露灌頂:顧名思義會從頭頂會逐漸湧入一股很舒服清涼、乾淨的不思議的快樂感受。與三昧有同道之處。文殊八字咒:唵(引)·阿(引入惡聲)·尾(引)·啰·吽(引)·佉·左·[口*洛]
推薦閱讀:

什麼是魔、魔法?
修行?凈土?
四臂觀音修法(更新) | 實修引導 | 國際佛學網
天有暗示,人有感應
漢傳佛教造像藝術淺探(上)

TAG:佛學 | 菩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