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與殘忍的日本文學
圖片發自簡書App
近日讀罷《挪威的森林》,沒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沒有優美華麗的言詞修飾,卻自始至終將人壓抑在不可名狀,不知所以的層層哀傷之中。細細讀來,書中出場的每一個人物,又有幾個是正常的呢?無論是因好友自殺陷入死亡沼澤無法自拔的渡邊,男友死亡又與其好友發生關係心生愧疚不能自我救贖的直子,還是屢次經歷死亡以致麻木,對現世強加之事極力反抗卻也活力四射的綠子,全力奪取蔑視世俗無人理解自我壓抑卻也放蕩不羈享受生活的永澤……死去與存留,表象與內在,所有的角色,實際上一開始就營造了陰冷與悲哀的氛圍,散發著孤獨與死亡的味道,赤裸裸的消極現實,令人不得不直面死亡。
「死並非生的對立面,而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
如此說來,生就是死,死即為生,死,倒也沒什麼可怕的了。那麼,死去的人,為何還無限「折磨」著在世的人呢?那是因為,他們都在持續地「自我囚禁」。
我們都清楚,死亡是一切存在事物的最終歸途,無論世事如何演變,生物的實際存在都將最終退場,真正經久不衰的,是冰冷的符號。因此,不必自我否定,無論諳熟怎樣的哲理,也無以消除所愛之人的死帶來的悲哀,無論怎樣的哲理,怎樣的真誠,怎樣的堅韌,怎樣的柔情,也無以排遣這種悲哀,畢竟,我們都是擁有七情六慾的情感生物。這是生命強加給我們的情感賦予與情感遺失,所有人都不能倖免,這也是最接近死亡與失去的時刻。
雖然整本書洋溢著絕望的氣息,但不可否認,村上實際上是在宣揚一種隱秘而積極的價值觀----終使所愛之人死去,活著的人也該好好活著。
渡邊帶著摯友死亡的陰影一邊淪陷,卻也一邊成長,這樣的成長,艱辛得令人絕望,孤獨得令人窒息,就像迷失在潮濕陰暗的大森林裡,不知來處,不明歸路,幾乎要放棄,卻又未曾放棄。所有的文字,緩慢地讓人的整個心沉浸在無情的死寂之中,但最終又溫柔地將人引導出黑暗的境地,讓人慢慢理解成長,慢慢接受死亡。
有人說,讀村上,覺得是在讀自己,是在叩問自己的心靈,傾聽自己心靈的回聲,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遊歷,看到的是我們自己。我深以為然,渡邊面對摯友死亡選擇封閉自己的孤獨與絕望,成年期對性的衝動與渴望,面對世俗醜惡之事的不屑與蔑視,成長中的迷茫以及與周遭脫節的無奈,何嘗不是我們自己的樣子。
圖片發自簡書App
村上的《挪威的森林》讓我深刻體會了一念之間的死亡與救贖,也漸漸認為,日本作家似乎更擅長刻畫深刻的人性,他們對人性的冷靜觀察和深刻反思常達到令人震撼的地步。可日本文學更多的,是帶給我一種很殘忍的感覺,既折磨讀者,也虐待自己。他們大多都以極其平靜的口吻敘述一個原本令人極其痛苦的故事,但那樣的雲淡風輕,卻使痛苦更甚幾分,深入骨髓。每一句看似溫暖的話語,都是在凌遲人的心。
殘忍的日本文學對「美」的無限追求也是極令人敬佩,如渡邊淳一的《 失樂園》,凜子與久木為避免已達頂點的愛情落入生活的俗套,最終選擇在最好的時候與最愛的人一起死去。愛的極致與極端,身體的依賴繼而帶來心靈的依賴,對情感變化和莫測未來的不信任,無法再進一步表達的愛,無法忍受平庸的愛,愛到最後,就只有破壞,才能永留。這種對短暫之美願意用生命去追隨和祭奠的勇氣,大概是最乾淨純粹的信仰了。
日本文學的愛情小說大都離不開性,這也是很多人不鐘意日本愛情文學的原因,認為其過於赤裸地描寫性,顯得低俗。尤其在中國「四書五經」「三從四德」封建保守的價值觀幾千年的束縛下,性是多麼令人談之色變,黑暗骯髒的東西啊。但事實上,性是人性的一部分,它同貪婪,懶惰一樣,都僅是人性的一個組成部分,無所謂高低,無所謂貴賤,可笑的是,人們能理解並原諒人性的懶惰和貪婪,卻不能公平對待人類對性的崇拜與追隨。所謂的黃暴骯髒,不過是本就內心骯髒邪惡的人賦予的畸形意義,如果人的存在是個奇蹟,那麼作為人的附屬品--性也該是神聖而非下流的,可世間多少正人君子一面鄙夷一面渴望。
人性本就這樣滑稽。
不得不說,殘忍的日本文學帶給人的思想侵蝕度也很大。初讀《失樂園》,確實給我很大的思想衝擊,但當我深入理解後,我已無比同情,這樣高於世俗高於人性的愛情,令人震撼,而我對日本性的自我說服也擴大到我自己都未曾知曉的範圍,但一個人無論對性有多麼開放寬鬆的理解與贊同,骨子裡的傳統認知是無法改變的,這樣執拗的信念在《挪威的森林》中渡邊與大其十九歲的玲子發生關係後赫然醒悟,這種突破倫理道德界線的性,我想,誰都不能接受。我逐漸發現,前文渡邊永澤在外廝混時的性,我下意識地選擇了理解,認為這是對當前生活的拯救,可性不該是這樣。
人性中,性究竟是怎樣的存在,無法言說,更無從說起。不過,能肯定的是,日本文學,真的是一個神奇的存在。
有人說《挪威的森林》沒有跳脫出村上本人的性格影響,甚至隨便一部作品,都能窺出其本人的情緒來。作品中私人東西太多,缺乏普世性,這也是他一直未能獲得諾貝爾獎的原因。可我想,大概正是因為這類未能跳脫出自己私人情感的作家寫出的「私人」作品,我們才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直面自我,而不必去攀登那些遙不可及,懵懵懂懂的「高峰」。
推薦閱讀:
※巴黎流行起「生態豪華酒店」,在大樓做出了森林的感覺
※亞馬遜森林奇遇記
※島上隨筆(7/31)2017阿里山櫻花祭
※主人因森林大火被迫放棄2隻牧羊犬,20天後回家發現生了一群!
※婚禮精選 | 把大樹搬進婚禮,做的最好的是這10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