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緩中華文明進程的罪魁禍首--儒家文化(轉載)
06-12
(一)破舊1,儒為何未亡。2,儒之偉大(反諷)。3,五千年史實。4,國民性格演變。5,文化復興淺議。6,儒教與腐敗(二)承上啟下1,吸毒成癮。2,破舊立新。(三)立新(地基)1,民族與民主。。2,自由與自利。。3,分餅與遺產。(本文為編輯)---------------------我先說一下「儒學為什麼不衰亡的原因」作者:昵不來第一、兩千年中,中華文明的相對拓展和相對封閉。相對拓展是指:中華文明是以中原文化為核心,在兩千年的征伐戰中、不斷與周邊少數民族文化融合。這種融合是地理的融合、文化的融合、血脈的融合。兩千年來這種融合是沒有斷續的,所以才有了今天的中華文明、中國之地理。相對封閉是指:兩千年來,中華文明的形成、中國地理的形成,都僅限於東方世界。向東、因大海相望,征伐戰遺棄了島國日本;西南、因大山屏障,隔離了與印度文明的交融;向北、大漠長驅,一直是中原文明憂患之地,但分分合合、生生不息的交戰,終因元、清兩代融為一家;向西、中亞地區一直是中原文化的集中輻射地,時分時合;亦因此阻隔了直接與地中海文明(即西方文明)的融合。如此,因應地理環境、大一統的國力因素形成了相對封閉於西方文明的中華文明。正是這種相對拓展和相對封閉,為兩千年的儒家文化奠定了延續的自然基礎和社會基礎。「相對拓展」使得儒家文化不談「秩序世界」、迴避「物質世界」的弱點,在拓展中得以稀釋。「相對封閉」又使得儒家文化的優點充分得到生息,得到發展。第二、儒家文化與帝王制度遙相呼應漢代儒學之所以能夠從眾多學所中脫穎而出,是因為董仲書的儒家文化和治國方略、彌合了社會各層人士在戰後思安定的心理訴求,所以能夠在人們心中紮根發芽。就如同當民主和生存矛盾時,寧可忍受非民主之煎熬、也要求得生存之物質、生活之安定。這就是當時儒學脫穎而出的社會環境。它是建立在農耕經濟基礎之上的帝王精英文化。其所倡導的重農輕商建國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治國思想,雖然利於治國安邦、教化民生,但實際上卻滅了人慾、扼了人智。而這種滅人慾、扼人智,又恰能為統治者提供最「經濟」的治國成本。在農耕生產力尚未發生質的變革前,這種統治文化是有效的。儒學的教化思想是:通過打壓草根文化的惡、來褒揚精英文化的善,從而教化民眾循規蹈矩帝王的「秩序世界」。這在當時的農耕生產力環境中,客觀上平衡了帝王制度、農耕生產力、主流文化的均衡發展。並在兩千年相對拓展又相對封閉的歷史長河中,以漢文化為根、發展成了今天的中華文明和獨一尊的儒家文化。中國的儒家文化是在久分必合、合久必分的帝王更迭戰中形成的一種帝王精英文化,是生存環境相對封閉的真空文化。當其賴以生存的農耕生產力發生革命性變革時,當工商業主導人們生活時,儒家文化滅人慾、扼人智的教化邏輯將會暴白於天下,暴露出其缺陷。當在更大的「征伐戰」中與外來文明相撞時,就會重演兩千年前中原文化與黃河流域文化的融合景觀,兩千年中漢文化與蒙、滿等等文化的融合景觀。融合實乃人類文明發展曲: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融者昌、獨者亡,螳臂當車、斷路自絕。第三、儒家文化和農耕生產相生相剋。兩千年來,儒家文化不是促進了農耕生產力的發展,而是遏制了農耕生產力的發展 。帝王制度下自給自足的農耕生產力是儒家文化的傑作,也是儒家文化賴以獨尊的沃土。在西方文明未侵蝕前,自得其樂。真有天人合一、逍遙自在的人間美景。文化上呈現的是融道、融墨、融法、融術,金雞獨立、群英共處的指尖舞蹈。「相生」就是:儒家文化的獨尊地位與帝王制度下的農耕經濟生產力互為依存。儒家的「重農輕商、無知便是德」就是旨在框定人的視野、遏制人的獨立思考能力。對人民政施的「心理世界」教化就是要人民的思想、人民的邏輯思維、人民的智慧按照代代相傳的統治者既定的方向前行和想像。同時:蝸牛一樣的農耕生產力發展速度、也為儒家的「教化邏輯」鋪設了彎彎曲曲的康庄大道。「相剋」就是:儒家文化和農耕生產在互為依存的生存環境中,任意一方的生存都是以另一方的「裹足不前」為代價的。兩千年來,農耕經濟裹足不前、中華文明固步自封、國門已洞開仍迷濛於「古為今用、洋為中用,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這種激昂高漲的口號似的愛國熱情中。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社會現象,難道還硬需要從古文堆里研究出正統的邏輯嗎?其實,這「從古文堆里研究正統的邏輯」思維方式本身就是儒家文化為人們設置的「靜止輪迴」怪圈。怪圈不破,儒學難以新生、中華文明難以抗衡現代的西方文明。歷史的車輪是不以某個文明中心為獨立循環體的,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必將從更大的範圍建立起更大的文明中心。當鴉片戰爭中、西方的堅船利炮打開國門時,送來的不僅僅是鴉片,還有百姓視野的洞開、理性智慧的萌生(儒家的獨尊文化並不是完全滅絕了中國人的智慧,相反的是創造了中華民族獨一無二的「人情世故之智慧」。在那受盡屈辱的一剎那間,儒家文化獨霸天下、威嚴一尊的神聖面孔受到了先驅們的質疑。外來文明驅動的知本生產力衝破了自給自足的農耕生產力,撞擊了只關注「心裡世界」、迴避「物質世界」、不談「秩序世界」的儒家文化塔樓。但:在「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愛國熱情中,精英們仍舊捍衛著不談「秩序世界」。如今是心欲膨脹、物慾橫流、貪慾滿天飛。何也?——不談「秩序世界」之惡果。「封閉的秩序世界」在現代文明、現代生活的衝擊下,就更顯「虛偽」了。時下有人提出的讀經、國學、儒學等儒家文化,拜託千萬不要是「不談秩序世界」的教化邏輯了。綜上所述,兩千年中頻頻的帝王更迭史、自給自足的農耕生產力,造就了人們求心安、慕生息的心理訴求,哪還有閑心著摸:是要百家爭鳴或是要獨一尊呢?這就是「獨一尊」的社會基礎。如果不是外來文明與之相撞,在以自給自足的農耕生產力為基礎的帝王社會中,儒家文化就是一部平衡人心、生產力、社會制度的浩宏帝王社會哲學史。歷朝歷代的大儒家就是名副其實的帝王社會哲學家。 (待續)2.看見日出,幸甚至哉,歌以詠志。(作者:認字的人,略改)儒學如此偉大儒學如此偉大,令日本臣服,歐洲震顫,美國膽寒。儒學如此偉大,韻味深遠,意境奧妙,蘊藏玄機。儒學如此偉大,造就了中國15億人口,擁有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15億人又創造了世界第四的生產總值,令世界震驚。儒學如此偉大,底蘊深厚,堅如磐石,雖屬陰性,但卻銳利無比。儒學如此偉大,深藏不露,窺視四方,等待時機,一統世界。儒學如此偉大,幫助中國人創造了博大精深的思想,燦爛的科學文明成果,這種文明無疑是世界最好的。儘管我們還很貧困,但我們的精神面貌和心態絕對世界第一。儒學如此偉大,造就了中國人絕頂聰明的智慧,儘管我們沒能發現電、磁、波,儘管我們沒有創造出蒸汽機,電燈泡,儘管世界上的各種數理化定律都是白痴歐洲人所創造的,但他們的精神面貌和無恥心態怎麼能和中國人相提並論呢。儒學如此偉大,它讓中國人思維開闊,心情舒暢,目光銳利深遠,看看其它的垃圾民族,各個都木納獃滯,心懷鬼胎,形容枯槁。儒學如此偉大,它讓我們思想純潔,待人友善,愛人如己。它讓我們行為規範,充滿道德,勇氣過人。儒學如此偉大,它讓中國人思想深邃,對科學、思想、藝術產生天然的興趣,從而創造了人類最偉大的科學、思想、藝術成就,歐洲那些垃圾成就如何能和我大中華取得的成就相提並論呢。儒學如此偉大,它讓我們耳聰目明,能很好的理解事物蘊涵的各種複雜規律,它讓我們能夠洞察那些垃圾民族的一舉一動,能夠深入探明他們的一切卑下可笑的想法。儒學如此偉大,它是我們民族永恆的靈魂,不落的燈塔。沒有它,就沒有我們,沒有它,我們就會滅亡,它高於我們的生命。儒學如此偉大,它最科學,最實用,最美麗。它象初升的太陽,給我們溫暖,它又象朝霞,給我們祖國大地披上絢爛的色彩。儒學如此偉大,它讓我們橫眉冷對一切異族的文化,但不包括我們享用他們的一切成果,也不包括我們喜愛他們的美圓,更不包括我們樂意把我們聚斂的錢財轉移到那些私弊國家。儒學如此偉大,它讓我們團結如一人,眾志成城,時刻警惕那些垃圾民族的可能入侵。儘管我們武器沒他們的先進,產品沒他們的優良,生活沒他們好。但我們比他們機靈,大腦比他們聰明,手腳比他們靈活,勇氣和智慧更是那些垃圾民族無法相比的。儒學如此偉大,文化是工具嗎?那些異族的垃圾文化當然可以看成工具,但我們的儒學不是,它是我們的生命,我們的靈魂。如果我們確實承認儒學也是工具,但工具的新陳代謝規律不可能在儒學上體現,因為它最美麗,最科學,最玄妙。儒學如此偉大,儒學能一統世界嗎?這肯定無可質疑,儒學最美麗,最科學,最玄妙這個事實本身就在證明,儒學比其它任何異族的垃圾文化都具有蓬勃的生命力。這就進一步的暗示,儒學本身就是為一統世界而定製的。這確實應該感謝我們祖先的偉大智慧,深遠的構思妙竟,這猶如我們應該感謝老子發現玄之又玄的「道」理。儒學如此偉大。儒學能一統世界還在確證,我們的祖先能掐會算,料事如神,雄才大略,目光銳利深遠,這是那些白痴歐洲人永遠無法相比的.儒學如此偉大。要想明白我們的國家為什麼總是出現這些智慧超群的人和事,答案只能是大中華人傑地靈,這一點沒人會懷疑。儘管我們的社會還存在這樣那樣的醜惡現象,但與那些異族的垃圾國家相比,我們的國家無疑充滿了明媚陽光。儒學如此偉大。遺憾的是,現在居然有人散布荒謬的言論,說儒學是中國苦難、落後的罪魁禍首,是中國復興和崛起的最大絆腳石。說這話的人不是瘋子就是白痴,儒學是我們的生命和靈魂,說儒學的不是,就等於誣衊我們的生命,踐踏我們的靈魂,就等於謾罵我們偉大的祖國,這無論如何是不能接受的。儒學如此偉大。白痴和瘋子還忘了另一個事實,那就是中國過去創造的輝煌歷史,這些都是中國人擁有博大智慧的鐵證,說儒學是導致中國人思維落後的罪魁禍首,真是荒謬到家了,我們決不能答應這種奇談怪論的蔓延。儒學如此偉大。我們沒有發現電、磁、波,沒有發明蒸汽機、電燈泡,沒有創造各種數理化定律是我們儒學思維方式落後的標誌嗎?滾他大個但吧,決不是。這完全是中國2000多年封建制度造成的惡果,和我們的思維毫無關係,跟儒學就更粘不上邊。儒學如此偉大。天下老大輪流做,這就是我們信奉的哲學,這也是千古不變的規律。現在美國看似是老大,實際上,他也當不了多長時間,下一個老大肯定就是中國無疑。(待續)3.漫漫五千年(6.1)引用1,......在處理民族危機時所表現出來的矛盾心理,他們一方面全面拒絕儒家傳統,同時又完全認同中國作為文明古國的光榮,這促使他們尋求一種新的文化認同,以拒絕千百年來主宰中國政治意識與社會架構的主流思想。2,(儒家)雖然有一些思想家試圖開發非儒家的傳統資源,如墨家,法家,道家等,來塑造中國的新形象,但是知識界的主流是把現代化等同於西化,並且認為中國要想成為一個獨立富強的國家,首先必須有勇氣跨越甚至否定「封建過去」。隨之儒家人文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說服力.不無諷刺的是,推動他們排斥儒家人文主義而採用現代西方啟蒙價值的動力竟然是民族主義。——杜維明評論:首先我要再次強調,道---法---自然,而非,道---法---儒家或「道法傳統---儒道墨法等」。這,只是一種比喻。萬事萬物萬法----皆可為我所用。目的是自我的生存,成長,發展。決非為了「分門別戶」。更不是為了所謂的「儒家傳統」。在中間加的「括弧,儒家」,無非是還在幻想---暗示---你也是儒家弟子!!!---所以議論不能夠超出儒家範疇。(這其中的邏輯概念偷換問題暫略)評論:1,......在處理民族危機時所表現出來的矛盾心理,他們一方面全面拒絕儒家傳統,同時又完全認同中國作為文明古國的光榮,這促使他們尋求一種新的文化認同,以拒絕千百年來主宰中國政治意識與社會架構的主流思想。。。評論為轉貼。我並不認同所謂的「中國作為文明古國的光榮」。漫漫五千年,屬於老百姓的歷史,只有三個字,那就是---活下去!!!(待續)舉報 回復樓主:靜虛散人001 時間:2008-12-01 17:34:59兒時常常翻閱史書,在積滿灰塵的黃紙黑字間,是金戈鐵馬的昔日故去.他被稱之為――上下五千年.一部史書,往往是統治者的歷史,其中屬於人民的,寥寥無幾.從先秦諸子百家,到唐宋詩詞散文,再到明清小說傳奇,中國的歷代聖人賢才,用自己的畢生築就輝煌文化.然而,屬於老百姓的歷史,卻只有三個字:活下去!!!看一個美國人,從他的靈魂深處都會透出一句話:我一定是最好的.看一個日本人,你能看出他的努力拚搏精神,團隊精神,虛心與狂妄並存的極端兩重性特點.然,中國人之性格卻雜而不同,但在貧弱的國家面前,生計卻是首要,於是困擾百姓最大的話題就是:如何活下去?如何穩定可靠的活下去?如何活的更好?從秦漢時期的匈奴,隋唐時期的突撅,到北宋南宋時期的遼金元,明朝時期的清兵入關,再到清朝時期的八國聯軍,民國時期的日軍入侵.中華民族所奉行的一貫方針就是:打的過就打,打不過就逃,逃不了就拖,實在拖不下去,那就只有投降了.反正只要能活就行,然後拚命的繁殖,再想辦法同化你.等你一步步衰弱下去時,我們就造反,再把你給推翻了,於是一個新的朝代又開始了.所以有人說,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在殘酷的歷史環境下延續至今,就是因其民族有一個普遍的觀念,那就是:1,繁殖能力超強----不孝有三,無後為大。2,好死不如賴活著----士可殺,不可辱----呵呵----你是英雄,所以士可殺,不可辱;我是,,,嗯,,,所以。。。嗯。。。再議再議。。。所謂好死不如賴活,劇字典解釋,那就是:與其壯烈輝煌的去死,還不如無賴般的苟延殘喘下去.雖從個人角度講:這叫苟活.從國家角度講,這叫賣國.但在當時條件下,你要活下來,就必須做漢奸,做亡國奴.於是,廣大老百姓還是做了.雖然說來難聽,但無論如何,能活下來就已不錯.畢竟,人首先是動物,其次才是人.所以,在中國歷史上,老百姓真正做人的機會,其實並不多.而他們對於人生的期望,也實在低的可憐。中國的百姓可以拋棄理想,拋棄尊嚴,拋棄自由,拋棄人格,但是有一點!只要你給我活就行了.所以,中國的百姓們,把他們所有的愛,所有的忠,都獻給了統治者!(待續)4.孔儒不死,中國人很難找到真誠坦誠說話的人,各個裝成仁義道德,結果卻因為壓抑,干出令人作嘔的勾當!數千年中國,行使孔儒思想,上到皇帝,一邊推行仁義,一邊殺自己的兄弟甚至父親,下至各地方官員,什麼勾當都幹得出來,如同當今社會那些貪官污吏,哪一個不是在人前信口開河,在人後偷偷摸摸!5.胡適說:「新文化運動根本意義是承認中國舊文化不適宜於現代的環境而提倡充分接受世界的新文明。「6.「國學」的精華就是阿Q精神,永遠能在失敗了後,找到自已精神勝利了的理由,這句話說准了。7.這世界上再也找不到一個國家像中國這樣整日躺在歷史裡洋洋自得、從歷史裡尋找所謂的真理!社會問題,從孔子那裡找解決之道,身體出問題,從幾千年前的書里找藥方,還自鳴得意。8.儒家思想才是禍害中國2千多年的罪魁禍首!你同意嗎?(轉載)話說,要不是孔子懦弱的儒家思想,我們也不會現在這般無為、軟弱;這種思想在當今社會,害了很多人再看儒家弟子數千人,有幾人如墨家子弟一般,做生龍活虎的真人?有幾人不是唯唯諾諾的弱細無用之輩?陰有所求,卻做文質彬彬的謙謙君子,求之不得,便罵盡天下!更有甚者,爾等儒家公然將虛偽看作美德,公然引誘人們說假話:為聖人隱,為大人隱,為賢者隱;教人自我虐待,教人恭順服從,教人愚昧自私,教人守株待兔;最終使民人不敢發掘醜惡,不敢面對法制,淪做無知茫然的下愚,使貴族永遠欺之,使爾等上智永遠愚弄之!險惡如斯,虛偽如斯,竟大言不慚的奢談解民倒懸?敢問諸位:春秋以來五百年,可有此等荒誕離奇厚顏無恥之學?有!那便是儒家!便是孔丘孟軻!」「老闆打了員工一巴掌,看各國員工的不同反應, 日本員工:頭一點:「嗨!」 。美國員工:立刻叫來了自已的律師。 英國員工:微笑地報警 。俄羅斯員工:反手就給老闆一巴掌 。法國員工:想辦法搞到老闆妻子和情人。義大利員工:叫黑手黨。中國員工:立刻編織一條微博——泄憤!」這條微博估計大部分人都看過吧!其中含義就更不用解釋了孔子和與他時代差不多的跑官人物范睢、李斯、張儀、蘇秦等人想做官第一步:接近權貴。想做官第二步:展示才學。為什麼范睢、李斯等人知道去秦國有機會,他們都選中了秦國。因為秦國對召納人才感興趣,能實現自己的抱負。但是孔子呢?他根本就不知道那裡需要人,需要什麼人?他也不知道甚至是根本不願意知道君王招人的標準是什麼?孔子,只是一個名頭響的人而已,他本身並沒有治政的才能,這一點和他身後無數的學子一樣,我們知道,孔子手下的學生有會做生意的,有會幹別的,但沒有做實事的,有一個務農的,還讓孔子看不起。所以儒學者都是一群理想主義者,他們自己沒有才學,卻喜歡指東劃西的,覺得自己有才,這一點,都是和孔子一樣。張儀說儒學就是處子賣娼。意思是一個處女想當婊子賣,但別人看不上她,不用她,賣到了最後還是一個處子,最後看別人親熱,就大罵別人下流無恥。就是這種人。儒學者,他們指斥一切,說墨家空洞無義,且行下鄙之事,不登大雅之堂。說法家苟政猛於虎,不足道哉。說兵家把人都教壞了,打仗屍橫遍野,都是不好。孟子在大秦帝國里說,自有法墨兵三家,世德淪喪,不亦悲乎。但他自己提得是什麼政治主張?復古,回到夏商周三代。這是什麼?這就是無能。最後,用孫老師的大秦帝國里,張儀的一段話結尾。儒家大偽,天下可證:在儒家眼裡,人皆小人,唯我君子;術皆卑賤,唯我獨尊;學皆邪途,唯我正宗。墨子兼愛,你孟軻罵做無父絕後。揚朱言利,你孟軻罵禽獸之學。法家強國富民,你孟軻罵成虎狼苛政。老莊超脫,你孟軻罵成逃遁之說。兵農醫工,你孟軻罵為未技細學。縱橫策士,你孟軻罵作妾婦之道。你張揚刻薄,出言不遜,損遍天下諸子百家!卻大言不慚,公然以王道正統自居。憑心而論,儒家自己究有何物?你孟軻究有何物?一言以蔽之,爾等不過一群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書獃子,整天淹沒在那個消逝的大夢裡,惟知大話空洞,欺世盜名而已!國有急難,邦有亂局,儒家何曾拿出一個有用主意?爾等竟日高談文武之道、解民倒懸,事實上卻主張回復井田古制,使萬千民眾流離失所,無田可耕!爾等信誓旦旦,稱『民為本,社稷次之,君為輕』,事實上卻維護周禮、貶斥法制,竟要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使萬千平民有冤無訟、狀告無門,天下空流多少鮮血?如此言行兩端,心口不應,不是大偽欺世,卻是堂堂正正么?儒家大偽,更有其甚:爾等深藏利害之心,卻將自己說成殺身成仁、捨生取義。但觀其行,卻是孜孜不倦的謀官求爵,但有不得,便惶惶若喪家之犬!三日不見君王,便其心惴惴;一月不入官府,便不知所終。究其實,利害之心,天下莫過儒家!趨利避害,本是人性。爾等偏無視人之本性,不做因勢利導,反著意扼殺如閹人一般!食而不語、寢而不語、坐懷不亂,生生將柳下惠那種不知生命為何物的木頭,硬是捧為與聖人齊名的君子!將人變成了一具具活殭屍,一個個毫無血性的閹人!http://bbs.tianya.cn/go_reply_position.jsp?mobileLink=1&item=free&id=3057589&position=5ece9cb38560c4764c85f2cb268f91198.中南大學哲學教授張功耀:初識國學(國學批判)1---中南大學中南大學科學技術哲學專業學科帶頭人,湖南省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及湖南省科普作家協會常務理事,湖南省科技新聞學會高級會員張功耀教授當前,我國興起了一股「國學熱」。作為一個學術問題,國學研究是本不應該熱的,熱了就沒有辦法靜下心來認真地做研究了。當前的「國學熱」,不但妨礙我們研究,而且還把一些原來已經弄清楚了的問題重新搞亂了。為了使各位對國學有一個正確而全面的了解,我今天就來談談國學問題。國學問題涉及的方面很廣。我今天所要談論的只能作為一個入門看待。所以我把今天的題目定名為:初識國學。一、「國學」的由來「國學」這個詞,源自《周禮·春官·樂師》:「樂師掌國學之政,以教國子小舞。」依據這個記載,國學就是教人舞蹈。漢代學者鄭玄著《周禮註疏》(第23卷)解釋說:「謂以年幼少時教之舞。」據鄭玄考證,國學所教的舞為「小舞」,只適合於20歲以前的人學習。20歲以後的人不學小舞,而學「大舞」。現在,我們叫「跳舞」。戰國及其以前,舞就是舞,不存在「跳」舞一說。我國什麼時候在「舞」前面加了一個「跳」字,我沒有查考。反正在周朝和戰國時期的文獻中,沒有「跳舞」這個說法。小舞和大舞有什麼區別呢?小舞不戴冠,大舞戴冠,就是這個區別。周朝的時候,設置樂師這個官職,專門教20歲以前的人小舞。這就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國學」。我們現在所講的「國學」,是從日本引進的一個概念。日本這個國家,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學習中華文化。公元10世紀的時候,日本開始致力於建設屬於自己的「國風文化」。16世紀中葉,西方文化開始傳入日本。於是,「蘭學」興起。「蘭學」進入日本以後,既衝擊了進入日本的中華文化,也衝擊了日本本土文化。從那以後,中華文化、日本文化和西方文化在日本進行了長達300多年的碰撞。到19世紀中葉,這個碰撞最後導致了日本的社會革命。1853年,日本與美國之間爆發了「黑船事件」。它以雙方簽訂《神奈川條約》為結束。依據這個條約,日本的港口對美國開放。從那以後,日本正式結束了「鎖國時代」,開始了走向世界的歷程。它為後來的明治維新奠定了思想和文化基礎。在這個過程中,中華文化在日本的國家體制中全都被拋棄了。這在日本的歷史上就叫做「脫亞」。實際上,在這個「脫亞」過程中,日本本土文化也面臨著崩潰,蘭學則甚囂塵上。在這種情況下,日本一批守舊分子開始站出來力圖保護日本自創立「國風文化」以來的成果。於是,1882年,在日本東京的千代田,出現了日本歷史上第一家私人創辦的「皇典講究所」,專門教習日本皇家典籍。1890年,這個「講究所」開始設立「國學系」。講習內容擴大到日本神道教、日本古代文學和詩歌。以後,這個「國學系」逐步繁榮成了「國學院」。1906年,日本成立了第一所「國學大學」。1920年,所有這一類的「國學大學」都得到了文部省的承認。隨之,它的教習內容也在不斷更新,除傳統的東西外,現代日本人創造的哲學、文學、詩歌、經濟理論、宗教習俗,也被列為了教習內容。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中日文化交流甚頻。許多中國人到日本留過學。像魯迅、蔣介石、周恩來都到日本留過學。通過旅日留學生這樣一個途徑,「國學」這個概念就從日本傳到了中國。只是這個時候中國的「國學」,不再是周朝那個時候「教人小舞」的那個國學了,而是以研究和發揚中國本土文化為目的的那種國學了。於是,湧現了如梁啟超、王國維、林語堂、錢穆、傅斯年、章太炎、胡適之,那樣一批卓有成就的國學領袖。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講堂214期實錄 劉君祖 告訴你一個真正的儒家
※悲乎哀哉:看西漢如何被儒家滅國
※如何看待「繼儒藏、佛藏、道藏之後,又要搞《馬藏》了」?
※新元墨學不必以師者自居貶斥新墨家|黃飲冰
※陳立夫:唯生論宇宙觀之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