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飲一食有哲學
一飲一食有哲學
——《士大夫食時五觀》解讀
金風寒露,秋夜岑寂,靜如禪境,仰觀星空,俯首讀書,伴以鳥鳴蟲吟,恍如置身深山古寺之中,心內頓生出塵出世之思。是夜,隨手拿來一本書,竟是《山谷題跋》,作者宋人黃庭堅,山大屠友祥教授校注。夜已深,只一味靜心讀書,哪知深幾許。無意中讀至《士大夫食時五觀》,言簡意賅,低徊沉吟,拍案稱賞良久,稱之奇文,願與良友共賞析,聊以作野人獻芹,不知幾人可納芹意也?
茲抄錄如下文:
古時君子有飲食之教,在《鄉黨》《曲禮》,而士大夫臨樽俎則忘之矣,故約釋氏法,作士君子食時五觀雲。
一曰計功多少,量彼來處。
此食,墾殖、收獲、舂磑、淘汰、炊煮乃成,用功甚多。何況屠割生靈,為己滋味。一人之食,十人作勞。家居則食父祖心力所營,雖是己財,亦承余慶。仕宦則食民之膏血,大不可言。
一曰忖己德行,全缺應供。
始於事親,終於事君,終於立身。全此三者,則應受此供。缺則當知愧恥,不敢盡味。
一曰防心離過,貪等為宗。
治心養性,先防三過:美食則貪,惡食則嗔,終日食而不知食之所從來則癡。君子食無求飽,離此過也。
一曰正事良藥,為療形苦。
五穀五蔬以養人,魚肉以養老。形苦者饑渴為主病,四百四病為客病,故須食為醫藥,以自扶持。是故知足者舉著常如服藥。
一曰為成道業,故受此食。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先結款狀,然後受食。「彼君子兮,不素餐兮」,此之謂也。
山谷老人曰:《禮》所教飲食之序,教之末也。食而作觀,教之本也。大概今之士大夫誦先王之法言,則一人也;起居飲食,則一人也。故設教不得不如是。君子有九思,終身之思也。食時作五觀,終身之思也。日一日如是行之,念念在仁智,則二人者,合二為一矣。
先做題解,再做釋義。
一個人的教養修養,往往從其飲食起居的日常行為當中,就能看出所以然來。一日三餐,日日要吃飯,但從這簡簡單單的吃飯當中,恰好培養了一個人從小逐漸形成的教養。
吃飯也要講究禮儀,不能沒有規矩。東西方不同的就餐方式與飲食習俗,形成了迥然不同的禮儀文明。使用西餐的時候,手中的刀叉不能碰撞,咀嚼食物不能發出響聲,參加宴會必須著裝整潔,而在盛大的慶典晚宴中,人人都要穿禮服。中國人的家庭就餐比較隨便,沒有這麼多的講究,但也有一些傳統的禮儀,沿襲至今。譬如,餐桌上要按照主賓長幼的次序就坐,先賓後主,先長後幼,依次落座。吃飯的時候,筷子不能插到飯碗裏,更不能用筷子敲碗,餐畢起身離開桌子時,碗筷要放在一起,尤其是兩只筷子要排放整齊。
這就是飲食當中的禮儀。事情不算大,但要注重日常養成,待到一個人長大成人的時候,他就會懂得什麼叫修養,並且將這種教養內化為自己的品格。
中國古代的人們早就注重飲食上的禮儀,《禮記》一書中的「鄉黨」「曲禮」篇章,對飲食禮儀進行了係統的規范,成為士大夫階層的日常行為準則。但在黃庭堅看來,《禮記》所作的禮儀規范,不過是形而下的東西,殊不知飲食之中尚有形而上的內在本質,卻被疏忽掉了,故而作《士大夫食時五觀》,警醒世人,特別是要喚醒士大夫君子之流的思想覺悟。
觀者,道也,從飲食日常生活中揭示出隱含著的內在哲理,「五觀」可與我們教育青少年的「三觀」聯係起來思考,當作如是觀。
文章是倣照佛經的章法撰寫,俗語白話之中,隱含著精深的哲學意蘊。所以,這篇短文的確需要下一番功夫研讀,仔細琢磨,才能參透其中的深厚意味。正如毛澤東所言:「這個酸菜裡面有政治。」我們就是要把它搞懂。
明代王世貞《弇州山人四部稿》卷一三六稱:「涪翁《食時五觀》,乃小乘經粗語耳。」
禪有南北宗,又分大小乘。小乘切近俗事,揭示的是世間淺顯易懂的道理,大乘則非登堂入室者不得其中奧妙。王世貞指明《食時五觀》為小乘禪,可謂一語破的。看到王世貞的這句評語,我便把《食時五觀》等同於一部通俗哲學。
釋氏經典常作譬喻,黃山谷此文借用其筆法,類比推宕,舉例多端,多有言外之意,味外之旨。
一解「計功多少,量彼來處。」
一飲一食當思來之不易。唐詩《憫農》:「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吃飯的時候,就要想一想,這碗飯是從哪兒來的?在家中吃飯,應知來自父母的辛勤勞作,小兒女輩應當具備感恩的心。官員們山珍海味的公款吃喝,誰能想到一飯一菜都是來自老百姓的辛勤勞動呢?「一人之食,十人作勞。」一位局級領導幹部一個月的俸祿,等於多少普通農民的人均年收入呢?一擲千金萬元人民幣的公款宴席,等於多少普通民眾依法納稅的總額呢?
當今國泰民安,許多人飽食無憂,而在饑餓的年代裡,溫飽卻是人們朝思暮想的美夢。溫飽解決了,我們正在奔向小康的康莊大道上。傳説胡耀邦曾經講過,為什麼有人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罵娘呢?有錢吃海,沒錢吃肉。山珍海味吃的是公款,吃肉是花的自己工資,所以心中憤憤不平。
韓信一飯之德必償,千金獻給當年送給他一碗飯吃的那位漂母——那位樸實善良的洗衣婦。
基督徒在晚餐前要禱告,感謝上帝賜給我們糧食。
《聖經》中記述,從前的麥子産量很大,麥粒也比現在大十倍。有一天,上帝發現人類不愛惜糧食,於是就讓麥粒縮小成為現在我們見到的這個樣子,而麥子的産量恰好可以養活地球上現有的居民。但是,如果人類還是不懂得珍惜,那就會有許多人挨餓。
二解「忖己德行,全缺應供。」
官場酒場名利場,哪講什麼德行不德行的,沒皮沒臉吃個夠,要臉的人只能是死要面子餓著肚子。正如賈府裏的鳳姐所説的「那沒臉的爭著往前湊,什麼好事都想沾光。」
混跡官場,奔波酒場,酒肉穿腸過,彈冠慶升職,多早晚就會在不知不覺間淪落為酒囊飯袋,跌入恬不知恥的地步。
君子有慚德,領導幹部咋就忘了官德呢?
夜宴越千年,我們都做了饕餮客。工作幹不幹,一天三頓飯;幹好幹不好,一頓不能少。讀到《士大夫食時五觀》之後,我們就可以想一想,白活一天,是不是對得起這一日三餐呢?我們是否真該愧對每一粒糧食呢?
三解「防心離過,貪等為宗。」
飲食亦為養生之道,俗話説「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殊不知整日裏好吃好喝也並非搞得身體健康,營養過剩,養尊處優,病從此起。各種現代病,諸如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腦血栓、肥胖症等等,正源於營養過量,而又消化不良,都是貪戀美食惹的禍啊!
凡事過猶不及,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吃飯混日子,天長日久,享受便會演變成受罪。古人有「七分飽三分饑」之説,實在是大有道理。許多人生病,不得不説是吃飽了撐出來的病。吃上一頓自助餐,三天不想吃肉。養生之道最忌飽食,切記,切記!
有一則育兒經講到,要想小兒安,常帶三分饑和寒。積食與過熱,都會帶來惡症。小兒如此,成年人也是這番道理。
美餐美食為美事,貪戀不已則為惡。
四解「正事良藥,為療形苦。」
藥分君臣配伍,病有主客之別。對症下藥,辯證施治,良醫之道。「食為醫藥」,當今之食療法也。當代神醫宣揚食療的神奇效果,聲稱「把吃出來的病,統統吃回去。」於是,綠豆、黃瓜、酸角、茄子皮之類,頓時被眾人捧熱了。效果如何呢?食物終究是食物,無論説得多麼神奇,食物代替不了藥物,食物還是食物,藥物還是藥物。
還是黃山谷説得有道理:「舉著常如服藥」。當我們在餐桌前坐定,拿起筷子吃飯,就像病人開始服藥一樣,應當慎之又慎。藥嘛,畢竟是藥,不可不吃,不可多吃,不能亂吃。五穀雜糧養人,食以清淡為主,葷素合理搭配,大快朵頤,可以偶一為之,日日珍味佳肴,那就該吃藥了。
黃連治好病無功,人參吃死人無過。藥不在貴賤,對症下的藥才是好藥。
人在極度饑餓的時候,一頓粗茶淡飯就是美食。不必人人都去爭當美食家,須知知足者常樂也。
五解「為成道業,故受此食。」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古人兩千多年前在《詩經》中發出的浩嘆,至今聽起來,仍是振聾發聵。正人君子,局長處長,不要白吃飯不幹事啊!幹不成大事還好,幹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不要養尊處優卻幹那禍國殃民損人不利己的惡事蠢事缺德事。既然要做正人君子,就要多做一些積善積德的好事。即使是在吃一頓飯的功夫,也不要忘掉了自己的德行。這是孔夫子講的話,我認為老先生講的挺有道理。
在黃山谷生活的宋代,他就發現許多士大夫,也就是我們今天所稱的正人君子,領導幹部們,説一套,做一套,個個都是雙面人,臺上臺下兩個樣。久在官場,身不由己,漸漸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大會上宣講廉政準則,下班後鑽進高檔會所公款消費。黃山谷認為,領導幹部們若能認真學習《士大夫食時五觀》,並深刻領會其精神實質,就能做到表裏如一,成為德才兼備的優秀領導幹部。
我看未必。廉政準則啊,紀律條例啊,八項規定啦,轉變四風了,豈不比黃先生的《士大夫食時五觀》更加切合實際?但雙面人依舊充斥在官場上,臺上臺下變換著臉面。
宋代僧人惠洪為《士大夫食時五觀》題跋:「山谷冠冕道德,偉俊聳於縉紳,宜其倚花叫飲,高追晉宋風流之遊。方其窮約,乃知跏趺而食。又作觀法,非直己好之,且欲移於天下,其信道為法之勤,可謂透脫情境者耳。」
惠洪的跋語,對黃山谷其人其文做出了褒獎。
2015年仲秋寒露寫於津南北洋園杏蓀樓
係統分類:雜談個人分類:麥揚雜文 ·本文只代表博友個人觀點。本文版權歸作者和新華網共同擁有,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推薦閱讀:
※我是誰?我是什麼?
※【行道?道本】三,都是正確的廢話?——從源流看道家有多牛逼
※愛吃|義大利面的哲理
※古人比擬的陰陽五行生剋平衡的哲學
※無睡意哲學 | 現象學:胡塞爾、海德格爾、梅洛
TAG: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