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在中國舉辦的全球航天探索大會上,可重複使用的往返飛行器已完成發動機地面試驗及部分披露的黑科技...
太空精釀航天、啤酒、精釀啤酒話題的優秀回答者 本次全球航天探索大會選址在中國本身就意味著對中國航天技術的充分肯定,中國也自然而然要展示下自己的肌肉,從目前公開的信息來看,中國這些年取得的成果是讓人很震撼的。按照重要性的先後順序,我覺得中國的重大突破和所謂「黑科技」應該按照以下排列(本文所有信息都是大會公布的東西): 1. 嫦娥五號登月著陸採樣返回 2013年12月,嫦娥三號帶著月兔號月球車成功著陸在月球,是1976年蘇聯探測器月球24號之後第一個著陸月球的探測器,中國也成為世界第三個探測月球的國家。在經過了四年蟄伏之後,本次會議將確定在2017年11月前後發射嫦娥五號,使用的就是中國最新的長征五號運載火箭。 嫦娥五號重達8.2噸,竟然一次性執行繞月、降落、軟著陸、採樣和返回的所有流程,讓人震驚。畢竟這只是中國第四個月球探測器,就實現了如此多的成就,不可思議。 2. 嫦娥四號驗證人類新月球探測方案
嫦娥四號是三號的備份,在三號成功之後便被雪藏,這次大會也正式公布了嫦娥四號的任務。
由於地球的強大引力影響,月球早就被潮汐鎖定,自轉周期和公轉周期完全相同,意味著月球相對地球永遠只有一面可以看到,背面永遠無法從地球上看到。人類也只是通過探測器繞飛的時候探測過,但從未在那裡著陸。
而曾作為備份的嫦娥四號任務將會挑戰這個人類的記錄:首先在2018年發射一個月球/地球中繼衛星到地月引力平衡的拉格朗日L2點(嫦娥二號在任務結束時飛到過日地L2點已經驗證了通訊技術),轉發與月球背面通訊用的信號(否則地球信號會被月球阻隔),然後再發射嫦娥四號登陸月球高緯度的背面區域,並釋放月兔月球車,探測人類從未抵達過的未知地帶。
無論是地月中繼衛星還是月球背面登陸還是高緯度月面登陸,都是人類首次,嫦娥四號可以叫做黑科技了。
(這是嫦娥三號,事實上嫦娥四號不可能看到地球,來自新浪)
3. 高景系列商業遙感衛星
遙感衛星的意義自然不用說,如果能把地面看個清清楚楚,軍事意義和商業價值都是不可限量的。高分系列衛星給國家國土資源部做出的巨大貢獻,相信大家如果有相關部門工作的朋友應該了解,從去年起國土資源部門就在按照衛星圖片逐點排查土地和資源使用情況,上至森林礦山預警,下至農田違法使用,都無法逃脫法眼。
而高景系列則是一個更新的商業版本,是要拿出來盈利的,目前高景一號1組衛星已經升空,高景一號2組將在2017年底發射。到了2022年,要發射16顆0.5米解析度光學衛星,4顆0.3米解析度光學衛星,4顆0.5米解析度雷達衛星,多顆視頻高光譜等微小衛星組網。
這個實在太恐怖了,幾乎全球實時覆蓋,星座的作用和精度將遠遠超過單顆衛星,對於國防和商業遙感意義極其重大。
來看個高景一號1組衛星傳回的圖像,全建成後精度要比這高非常多,基本上鳥巢里發生了任何事情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4. 火星探測和小行星探測工程
這已經不是新消息了,中國火星探測已經在準備中,在下一個火星窗口的2020年發射螢火二號探測器(一號被俄羅斯火箭搞失敗了。。)。
野心勃勃啊,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就要實現繞飛、著陸和釋放火星車,這個步子跨的比嫦娥要大了太多,簡直要捏一把汗了。不過中國人航天探測效率之高還是可以期望一下的,畢竟已經震撼了大家太多次。
也公布了小行星探測工程,但沒有說具體方案,按照嫦娥和螢火的節奏,我估計中國第一個小行星探測工程至少也是著陸、採樣加返回的節奏。如果要超過前輩隼鳥一號的話,估計還要一次執行多個小行星探測任務。。。
中國航天,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的,我要是國家管航天經費的,看見航天人搞東西效率這麼高,每個人加薪一倍都不為過啊(也向那些處於加班重災區的航天人致敬!)。
5. 科工五大工程
以上基本都是航天科技集團的東西,航天科工自然也不甘落後啊,拿出了五大雲工程。
之一:騰雲工程-臨近空間空天往返飛行器
科工集團絲毫不遜於科技集團,拿出了五大工程,最吸引眼球的就是這個臨近空間天地往返飛行器。目前發動機初步測試已經基本完成,但還有一系列關鍵技術需要攻克,順利的話將於2030年二級系統整體首飛(China Spaceflight,官方可沒說過明年就能整體首飛了,沒那麼快)。2016年這個項目就已經公布了,但毫無疑問這次更吸引眼球。。
它的特點是:
a. 複雜的動力體系:首先由母機載著由地面起飛,使用低速性能最高的航空渦輪發動機;抵達30千米高度時,二級脫離,採用高速衝壓發動機(空氣由發動機前部進入,必須有較高飛行速度時才能工作,但真空中也無法工作);飛到大氣層較高位置時,採用火箭發動機(無需空氣)。這三種方案糅合在一起可謂是前所未有的創新了。
b. 由於強大的過載和再入時的巨大空氣阻力,對飛行器強度和熱防護等要求極高,要求各種新型材料(在這方面不亞於太空梭的)。
雖然存在很大不確定性,但這個如果成功對軍事國防的意義是極其重大的。
有同學好奇它和太空梭的區別,二者沒有可比性,很遺憾太空梭還是要比它複雜上一到兩個量級的。太空梭是個超大火箭系統(將近3000噸,飛機部分載入荷也超過100噸),不可能通過這種飛機背起來的二級方式起飛的,是比土星五號還要厲害的一整套系統,我國得先有長征九號超重型運載火箭再說(現在我國的科學技術研製太空梭難嗎? - 知乎)。
騰雲工程的直接對比方案是美國NASA2001年測試的X43飛行器和美國波音2010年測試的X51飛行器。而且現在二級尺寸和整體尺寸都沒有公布,還不好直接對比哪個更厲害。
X43巔峰狀態飛到了10馬赫,簡直無情啊。。。。目前保有大氣層內世界最快飛行記錄。
中國要在它基礎上多一個火箭發動機,要飛出大氣層再入,如果能成功是超越這個東西滴,相當於X43(母機航空發動機+二級衝壓發動機)和X37合體(母機和二級都只有火箭發動機)。
這可以叫做黑科技了,不過存在不確定性。
之二:快雲工程-長期駐空飛行平台
(圖片來自微博ChinaSpaceflight)
新時代的飛艇,能夠長期駐空並藉助太陽能攜帶各種儀器,這個軍事意義很大。和平年代監控一個地區的天氣和地面(配合衛星遙感系統),戰爭時期就是一個大的衛星信號干擾器/增強器、空中預警平台啊(參考預警機)。
之三:飛雲工程-高機動性飛行平台
機動性高於快雲平台,或者說機動性極高,二者互相補充,能夠提供大區域的導航、通信和遙感服務。快雲和飛雲都已經沒問題了,基本建設完畢。
之四:行雲工程-大型通訊網
這個的思路是發射48顆在800千米高度軌道運行的信息接入衛星和9顆在1400千米高度軌道運行的中繼衛星,主要功能是雙向通訊。和目前的移動服務、互聯網有所重合,目測主要用來軍事和民用的海事應用等。
之五:虹雲工程-星載寬頻全球移動互聯網
一句話就可以介紹完畢了:覆蓋全球的WiFi系統。你再也不用擔心滿世界找WiFi了,這個星座由156顆衛星組成,能在全世界任何一點提供WiFi服務。
不過風險在於Space-X和OneWeb這兩家公司都已經有了更好的方案。
當然即便國外有咱們中國也要建,就好比別國有GPS咱們還要弄北斗(有了GPS為什麼還要做北斗? - 知乎),畢竟別人家的WiF不告訴你密碼也瞎啊是不,但估計虹雲商業化前景會很有限,很難面對其他家的競爭。
這還是目前公布的東西呢,感覺已經非常震撼了,未來還有啥不斷補充進來,我們拭目以待。如此小的投入能做出這麼多東西來,中國人真是讓人不服不行啊。
當然,我還沒提咱們這幾年剛剛做出來的東西,比如天宮實驗室、長征五、六、七、十一運載火箭、天舟飛船、高分系列衛星、天鏈系列衛星、實踐系列衛星。。。。。各個都是國之棟樑。。(關於這些任務我基本都寫過答案,歡迎圍觀)。
每每說到這裡都想向航天人致敬!
415 人贊收藏編輯於昨天 19:11肛里拉出個電鋸知乎越來越無聊了年底或明年年初試飛。超燃衝壓非常難美帝也只能維持很短時間。so,既然能正式整合在一起,那就說明子系統困難部分已經差不多了,就是需要實測(哪怕是地面實驗,但這已經不是一個子項目的驗證機了)在超音速燃燒這一塊土鱉一向不落後,尤其是理論很紮實(雖然很多都保密了),對於超音速燃燒也一直在堅持研究,力度也不小。至於書記說預算少那就看核算方式了總之這玩意兒搞出的是整機,要是超燃這一塊沒解決的話,最多也就台架,而測試機外形也會大不一樣(因為只能用火箭發動機替代)。so,很顯然這個試飛器並非如此so只有兩個可能1:中國某些部門有毛病,直接上了一個奇怪的東西,而這個東西如果事先沒有產品,那h和支持曲率引擎沒啥區別。2:從90年代末開始的神經病一樣的超燃終於有了具體有一定實用性的成果了。48 人贊收藏
狗子反對意見請你們自己保留反對意見請你們自己保留這個多次往返飛行器的事情放在一邊,我比較關注的是那個載機,也就是那個母雞……母機。如果真的是按照實際的設計圖來做的小模型的話……這個空天飛行器的載機會不會是H20啊?如果是真的話……那是真的牛逼20 人贊收藏
推薦閱讀:
※ea211發動機有什麼樣的優缺點?
※三大發動機制動原理解析!你可能不知道的是……
※渦輪增壓or自然吸氣 買車到底該選哪種發動機?
※買車時,渦輪增壓、自然吸氣到底該怎麼選?
※寶馬發動機到底好在哪兒?
TAG:中國 | 航天 | 科技 | 發動機 | 飛行 | 飛行器 | 黑科技 | 面試 | 探索 | 動機 | 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