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照奎談太極拳的發勁震腳
發勁震腳,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如何,有不同的看法。我的體會是只要按陳老師的要求掌握得當(震腳時腳掌放平,不要偏重於震腳跟,不要在水泥、瀝青、石板之類的地面上猛震),震腳不但沒有害處,還有許多人們意想不到的好處。有的醫學專家說:腳掌是人體的「第二心臟」,「腳掌上具有通往全身的穴位,刺激腳掌能使末梢神經活躍,植物神經和內分泌充分做功。其結果,不僅腿腳,連腦袋都感到輕快,記憶力也得到提高。」我國傳統針灸學上介紹,刺公孫穴(在足內側,第一趾骨基底的前下緣第一趾關節後一寸),可以治胃痛、頭痛就是一例。還有的醫學專家在研究一種「震動療法」,除了依靠震蕩醫療器械之外,特彆強調依靠人體內在的震動能力,對末梢血管病患者,防止血管末端壞死,改善供血狀況會有明顯作用。
一位女性拳友雙腳患脈管炎,足趾紫黑,疼痛,藥物療效不明顯。1982年學習陳式太極拳,按照陳照奎老師傳授的練法,剛柔相濟,快慢相間,發勁松活彈抖,震腳。她還特別注意老師要求的「五趾抓地,湧泉穴要虛」的要領,練拳三個月之後,她的雙腳足趾紫黑癥狀和疼痛皆消除,脈管炎痊癒了。她高興地逢人便說:「陳式太極拳治好了我的脈管炎。」
當然,陳老師對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要求,他常講:「震腳,愛震不震,但是即便不震腳,腳落地時也要意、氣、力一齊貫註腳掌、腳跟。」從技擊角度分析,這種以螺旋形式發出的松活彈抖勁,比直線發出的硬勁威力要大得多,它可以使對方內傷而外不顯,並且有利於勁兒的放長和力點的集中。
從虛實協調,輕沉兼備的角度講,打拳就是為了鍛煉隨時能保持自身的平衡,推手就是為了設法破壞對方的平衡。要掌握自身平衡,做到隨遇平衡,就要掌握好運動中的兩種虛實。太極拳處處都有一虛實,這一點人們都知道,但是怎樣掌握虛實,特別是在怎樣保持重心隨遇平衡方面,則不一定人人都明白,除了前面講的「變換虛實要做到襠走下弧」之外,陳照奎老師講虛實的獨到之處還在於「虛」和「實」包含兩個方面的含意:一是指人體重心倒換之虛實;二是指發勁主輔之虛實。陳老師在談重心時說: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虛,就是說左手下沉發采勁時,左腳為虛,右腳為實(重心所在所偏);手向前推或發橫捌勁(偏上)時,右手實,右足也可以是實。但右手向下發采勁時,則右足必須虛。震腳發勁,蹬腳發勁,從身體重心來說都為虛。但論發勁之虛實,則又可稱為實。還說:前發後塌,指的是對稱勁,前發部位為發勁之實,後塌部位則為重心之實。陳老師還舉例進一步生動地闡明其理:如冬天站在結冰的河邊,用一隻腳踩冰,試冰凍之薄厚,不論用多大力去踩跺,其身體重心之實必然在岸上之腳,踩冰之腳為虛;但從發力講,前腳則為實。必須分清這兩種虛實,才能達到輕沉兼備,才能維持身體之平衡。這些論點,不論從健身、技擊上講,都有其重要意義。
關於重心的虛實,除了獨立步之外,一般都是四六分。但也不絕對,有時是三七、二八(如某些虛步動作、過渡動作)。總之要根據維持身體平衡的需要來掌握。
愛太極,愛生活,愛身體!愛自己,愛親人!
古老國術,傳承瑰寶!
分享是一種快樂,也是一種美德!
純屬個人興趣,多謝各位朋友關注支持!
推薦閱讀:
※龐明:太極拳系列講座之二
※陳氏太極拳傳承的著名人物有哪些
※太極八卦掌 太極拳(四十八式)第二段*
※再談太極拳內功心法
※[學太極]楊氏太極拳的要領與準則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