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給孩子耳朵,少給孩子聲音
轉載
標籤: 親子溝通 傾聽 共情 教育 | 分類: 數據與觀點 |
溝通不僅僅是表達,還包括傾聽。只有用心聆聽對方的語言,才能真正了解對方的感受,才能更好地溝通。親子溝通中,比「說」更重要的是傾聽,是感受,是與孩子共情。
☆急於表達父母的感受
長久以來,我們做家長的太善於「說」了,太著急「說」了。當孩子向父母陳述一件事情時,父母們往往過於相信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孩子的感受。
孩子:媽媽,我覺得這兒一點兒也不好玩。
媽媽:不會吧,這兒多有意思啊!
孩子:這裡都沒幾個人,好無聊啊!
媽媽:多安靜啊,讓人心裡很舒服。
孩子:你帶我來這個破地方幹什麼?
媽媽:真沒良心,花了這麼多錢來,你一點兒也不感謝?!
孩子:爸爸,我不愛看這個電視節目。
爸爸:這個節目多有趣啊!你瞧那個主持人說的多有道理啊?
孩子:他們看起來真傻!
爸爸:不要這麼說,這個節目很有教育意義!
孩子:換台吧,我不想看。
爸爸:不行!一定得把這個看完,這對你寫作文也有啟發啊!
從上面兩段對話中父母們可以看出,爸爸和媽媽都太急於表達自己的想法了。當孩子說他們不喜歡那個地方、那個電視節目時,父母並沒有去了解孩子的感受是什麼,為什麼產生這樣的感受,而是急於表達他們的感受。這樣的溝通開端自然不會取得好的溝通效果。
☆與孩子共情
同樣,用否定、拒絕、建議、提問、過分同情、邏輯分析等態度來否定孩子的感受,也是不可取的。主動傾聽並接納孩子的感受,與孩子產生共情,即站在孩子的立場,理解他們,才是交流的良好開端。
當孩子說:「我真討厭我們的那個語文老師,她就像個巫婆。」您的反應會是什麼?
「你怎麼能這麼說?!老師管你們是為你們好。」(否定了孩子的感受)
「不是這樣吧?剛開始你不是還挺喜歡她的嗎?」(拒絕了孩子的感受)
「不可能吧?我見過你們老師,她人挺好的!她發脾氣可能是壓力太大了吧!」(偏袒老師)
「你千萬不能讓老師聽見你怎麼說,不然你的語文就難過關了。」(表示同情)
「好了,別生氣了。用不著小題大做的。趕緊做你的作業吧!」(給出不切實際的建議)
「老師做得事情讓你感到不公平,你心裡一定又委屈又氣憤。」(試圖了解孩子的感受)
前幾種表達會讓孩子認為父母根本不在乎他的感受,會感到困惑或者憤怒,可想而知結果會是怎樣。只有最後一種方式說出了孩子的感受,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談話才可以繼續深入下去,並在交談中幫助孩子理清情緒、解決問題。此時,應對孩子的負面情緒,對孩子最有幫助的就是主動傾聽——全神貫注地傾聽,說出並接受他們的感受。當孩子說出自己的困擾或問題時,敘述的過程就是幫助他整理思路和感受的過程,這樣他就有可能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共情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多去接納少問為什麼。當孩子表達他的想法或者感受時,父母要多去接納孩子的感受,而不是總是問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會那樣。因為對於孩子來說,他的感受只是感受,只是情緒的正常反應,未必能答不上來為什麼。
積極回應而不是事事認同。共情的主要目的是能感受和了解孩子的想法,尤其要讓孩子知道父母了解他,願意認真傾聽他,而不是事事都要贊同孩子的想法。
細緻表達您的回應和態度。父母不要簡單地說「我理解你」,「我知道你的感受」,而要將問題細化,告訴孩子您知道他「今天寫那麼多作業很累」,他「被同學欺負一定覺得很委屈」,等等。
靜靜地陪著孩子也是共情。當人們遇到了不開心的事情時,往往不想說話,也不願意聽別人在身邊喋喋不休。這時,父母可以安靜地陪在孩子身邊,什麼也不說。例如,當媽媽看到女兒淚眼婆娑地從學校里回來時,也許她不想馬上講述在學校里的遭遇。媽媽可以走過去擁抱她,陪她靜靜地坐一會兒。父母的陪伴就是給孩子的最大支持。
反應不要過於強烈或冷淡。孩子向父母描述一些事情或感受時,父母的回應要有度,既不能反應過度,給孩子帶來較大壓力和心理負擔,也不能過於輕描淡寫,似乎那是意見與自己毫不相干的事情。
選擇我的書《改變孩子一生的8種教育智慧》,旅遊教育出版社推薦閱讀:
※【轉載】僅僅聽一個人聲音就硬了濕了是什麼體驗
※在安靜環境下,你為何能聽到不存在的聲音?
※我要大聲說話
※合唱中演唱者的聲音狀態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對立與統一的關係
※咽部異物感、乾咳、聲音嘶啞……可能是「咽喉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