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經絡穴位在人體的重要作用!
督脈之絡
督脈之絡為十五絡脈之一。名曰長強,即從長強穴處由督脈分出,然後在脊柱兩旁肌肉邊上上行,直達項部,散絡於頭上。下面則在肩胛部左右有分支,走向足太陽經脈,穿入於脊柱兩旁肌肉之內。此絡脈病候分為虛實兩證:實證為脊柱強直;虛證為頭部沉重。當取長強穴治之。
任脈
任脈最早記載於《黃帝內經》,為人體經脈之一,屬於奇經八脈,有」陰脈之海「之稱。任脈起於小腹,止於眼眶,共有關元、氣海等24腧穴。此經主要有調節陰經氣血、調節月經的作用,主要治療經脈循行部位的相關病症。
手厥陰心包經
本經起於胸中,出屬心包絡,向下穿過膈肌,絡於上、中、下三焦。其分支從胸中分出,出脅部當腋下3寸處天池穴,向上至腋窩下,沿上肢內側中線入肘,過腕部,入掌中,沿中指橈側至末端中沖穴。另一分支從掌中分出,沿無名指尺側端行,經氣於關沖穴與手少陽三焦經相接
手少陽三焦經
十二經脈之一,簡稱三焦經,統屬於上、中、下三焦。本經發生病變主要表現為耳聾,耳鳴,咽喉腫痛,外三焦經眼角痛,汗出,腮腫,耳後、肩、肘、臂部本經脈過處疼痛等。《靈樞·經脈》:三焦手少陽之脈,起於小指次指之端,上出兩指之間,循手錶腕,出臂外兩骨之間,上貫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陽之後,入缺盆,布膻中,散絡心包,下膈,遍屬三焦。其支者,從膻中,上出缺盆,上項,系耳後,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頰至出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過客主人,前交頰,至目銳眥。
手少陰心經
其分支從心系向上夾著食道連於目;其直行主幹又從心繫上肺,向下斜出於腋下,沿上肢內側後邊,至肘中,沿前臂內側後邊,到手掌後豆骨突起處進入掌內後邊,沿小指橈側到達其末端。脈氣由此與手太陽小腸經相連。該經發生病變,主要表現為咽干,心痛,口渴,目黃,胸脅痛和上肢前邊內側本脈過處發冷,疼痛,手掌熱痛等。
手太陽小腸經
人體十二經脈之一。簡稱小腸經。出《靈樞·經水》。即手太陽小腸經,《靈樞·經脈》:「小腸手,太陽之脈,起於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內側兩骨之間,上循臑外後廉。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絡心,循咽,下膈,抵胃,屬小腸;其支者,以缺盆循頸上頰,至目銳眥,卻入耳中;其支者,別頰,上(出頁),抵鼻,至目內眥,斜絡於顴。」
手太陰肺經
十二經脈之一。該經起自中焦(腹部),向下聯絡大腸,回過來沿著胃的上口貫穿膈肌,入屬肺臟,從肺系(氣管、喉嚨)橫行出胸壁外上方,走向腋下,沿上臂前外側,至肘中後再沿前臂橈側下行至寸口(橈動脈搏動處),又沿手掌大魚際外緣出拇指橈側端。 其支脈從腕後橈骨莖突上方分出,經手背虎口部至食指橈側端。脈氣由此與手陽明大腸經相接。該經發生病變,主要表現為胸部滿悶,咳嗽,氣喘,鎖骨上窩痛,心胸煩滿,小便頻數,肩背、上肢前邊外側發冷,麻木酸痛等症。
手陽明大腸經
十二經脈之一。手陽明大腸經的簡稱是大腸經。人體主要經脈有14條,以各種臟腑為名的有12條,再加上督脈和任脈。大腸經是其中的一條。大腸經共廿穴,原穴為合谷穴,絡穴為手太陰肺經之列缺穴。為陽氣盛極的經絡,主治陽症 實症,也治發熱病,與肺相表裡。大腸經共廿穴,原穴為合谷穴,絡穴為手太陰肺經之列缺穴。為陽氣盛極的經絡,主治陽症實症,也治發熱病,與肺相表裡引。
足厥陰肝經
足厥陰肝經,簡稱肝經。十二經脈之一。該經一側有14個穴位(左右兩側共28穴),該經發生病變,主要臨床表現為腰痛不可以俯仰,胸脅脹滿,少腹疼痛,疝氣,巔頂痛,咽干,眩暈,口苦,情志抑鬱或易怒。
足少陽膽經
足少陽膽經簡稱膽經,是人體十二經脈之一,共四十四穴,原穴為丘墟穴,絡穴為光明穴,少陽是陽氣初生的經絡,所以他能治療發熱病,主要大致在足部以下,他的性質介於陰陽明之間。
足少陰腎經
足少陰腎經是十二經脈之一,起於小指之下,斜走足心,出於然谷之下,循內踝之後,別入跟中,以上踹內,出腘內廉, 上股內後廉, 貫脊屬腎,絡膀胱。
足太陽膀胱經
本經脈分支從頭頂部分出,到耳上角部。直行本脈從頭頂部分別向後行至枕骨處,進入顱腔,絡腦,回出分別下行到項部,下行交會於大椎穴,再分左右沿肩胛內側,脊柱兩旁,到達腰部,進入脊柱兩旁的肌肉,深入體腔,絡腎,屬膀胱。本經脈一分支從腰部分出,沿脊柱兩旁下行,穿過臀部,從大腿後側外緣下行至腘窩中。另一分支從項分出下行,經肩鉀內側,從附分穴挾脊下行至髀樞,經大腿後側至腘窩中與前一支脈會合,然後下行穿過腓腸肌,出走於足外踝後,沿足背外側緣至小趾外側端,交於足少陰腎經。
足太陰脾經
足太陰脾經是人體十二經脈之一。簡稱脾經。循行部位起於足大趾內側端(隱白穴),沿內側赤白肉際,上行過內踝的前緣,沿小腿內側正中線上行,在內踝上8 寸處,交出足厥陰肝經之前,上行沿大腿內側前緣,進入腹部,屬脾,絡胃,向上穿過膈肌,沿食道兩旁,連舌本,散舌下。本經脈分支從胃別出,上行通過膈肌,注入心中,交於手少陰心經。
足陽明胃經
人體十二經脈之一。簡稱胃經。本經一側45穴(左右兩側共90穴合天九之極,應土生金之意,胃屬土,45屬金,90屬金,也可譯為經絡生穴位之觀點),其中15穴分布於下肢的前外側面,30穴在腹、胸部與頭面部。首穴承泣,末穴厲兌。主治腸胃等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某些病症和咽喉、頭面、口、牙、鼻等器官病症,以及本經脈所經過部位之病症。
推薦閱讀: